1、试卷5一、概念(每题10分,共20分) 1 美元化 2 区域经济一体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经济全球化的成因2国际经济协调的形式 3“新经济”的主要特征4浮动汇率制对发展中国家的不适宜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战后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的原因2 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试卷5答案一、 概念1 所谓“美元化” ,广义而言是指一国当局放弃本国货币和金融主权,采用另一国货币(可以是美元,也可以是其他货币)作为本国法定货币,其实质是一种不可撤销的严格固定汇率制。2 通常是指一些地缘邻近的国家或地区,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为了谋求本地区的共同利益联合起来,在彼此
2、自愿地约束自己的部分经济主权甚至相互对等地分享或让渡部分国家主权的条件下,通过签订协议、规章组建国际调节组织和实体,使部分或全部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使资源在成员国内得以优化配置,实现产业互补和共同经济繁荣的过程。二、简答题1(1)科技革命的大发展(2)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3)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4)跨国公司的大发展2(1)国际贸易协调(2)国际金融协调(3)区域经济协调(4)发达国家经济协调(5)发展中国家经济协调3(1)经济知识化。(2)经济网络化。(3)经济全球化。 4 (1)发展中国家多为小型开放经济,进出口商品结构较为单一,出口供给、进口需求价格弹性不足,
3、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动来促进资源配置和改善国际收支的效果并不明显。相反,汇率浮动频繁而剧烈的情况会导致国际商品和资本市场价格波动,对企业收益和投资计划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2)浮动汇率具有内在的通货膨胀倾向,发展中国家往往具有加速发展经济的迫切愿望,多采用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但由于国内金融市场不健全、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多种因素的存在,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往往演化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最后陷入“通货膨胀 汇率贬值通货膨胀 ”的恶性循环中。 (3)发展中国家缺乏选择浮动汇率制度的市场条件。 (4)浮动汇率往往具有过度波动性,从而容易使汇率的波动幅度超过发中国家实体经济调整的需要而造成损害。三、
4、论述题 1(1)第三次科技革命为现代跨国公司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2)发达国家生产集中趋势的加强与国际竞争的激化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巨大推动力量(3)战后经济全球化和投资自由化趋势为直接投资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4)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促进国际直接投资和生产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因素2 (1)保持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2)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3)控制人口的数量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4)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5)依靠科技进步突破发展瓶颈(6)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试卷6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下列哪个国家没有
5、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A法国 B英国C荷兰 D美国2按照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下列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A商业 B 建筑业C运输业 D金融业3系统提出幼稚产业保护论的经济学家是( )A亚当斯密 B凯恩斯C李斯特 D普雷维什4世界经济最终形成期是在( )A15世纪末16世纪初 B18世纪60年代C19世纪70年代 D20世纪初5 2011年全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 )A36420.6亿美元 B29727.6亿美元C21738.3亿美元 D17606.9亿美元6WTO的最高决策机构是( )A部长级会议 B各专门委员会C秘书处 D工作组 7下列不属于一次能源的是( )A电力 B石油C核能 D煤
6、炭8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标志是( )A劳动者 B劳动工具C劳动对象 D教育水平9成员退出WTO必须在WTO总干事收到退出的书面通知之日起( )后才能生效。A三个月 B六个月C一年 D三年10在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中,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典型代表是( )A英国 B 美国C日本 D德国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2分,共20分)1、金本位制是一种严格的固定汇率制,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 )2、工业结构“软化”是指工业重心由重化工业转为高技术工业、由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工业转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的趋势。( )3、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传统分析方法,产品多样性较小的国家,采用浮动汇率制较
7、为有利。( )4、根据邓宁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只有当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都具备时,才会形成对外直接投资,出现跨国企业。( )5、如果某国征收的所得税很高,则跨国公司将产品转入该国时,转移价格会定的低些;将产品转移出该国时,转移价格会定的高些。( )6、各成员国之间实现了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同时成员国之间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也协调一致,这种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指的是关税同盟。( )7、目前,从主要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分布来看,占比重最大的是第二产业。( )8、在WTO的法律框架中,政府采购协议属于诸边贸易协定,仅对签署方有约束力,成员方可以自愿选择参加。(
8、 )9、国际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根据对世界市场的考察和公司自身的战略目标,通过协议进行联合与合作的经营方式,属于股权式国际直接投资。( )10、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关贸总协定(GATT)主持的“多哈回合”谈判的结果。(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可持续发展2、特里芬难题3、国际直接投资4、国际分工5、数字鸿沟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拉美模式”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马约规定的五项“趋同标准”是什么?3、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资源问题有哪些? 4、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对世界经济有何贡献?5、二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有哪些?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
9、20分)1、试述WTO当前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其未来的发展前景。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试分析跨国公司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试卷6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5 ABCDA 610 AABBD二、判断改错题(每题2分,共20分)15 610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
10、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2、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因此而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这一内在矛盾在国际经济学界称为“特里芬难题”。3、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以
11、控制企业部分产权、直接参与经营管理为特征,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的资本对外输出。国际直接投资可分为创办新企业和控制外国企业股权两种形式。4、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5、数字鸿沟是指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即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是“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12、(1)政府同样对经济进行了比较积极的干预,但更多侧重于通过制定经济计划、实施扩张性经济政策刺激需求;(2)依靠得天独厚的丰富自然资源,实行典型的进口替代发展战略(3)国内积累率较低,投资率不高,对外资依赖严重(4)公共政策并不积极,收入分配不均现象突出,对基础设施、教育等公共产品投入相对较少。2、马约规定了加入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5项“趋同标准”:通货膨胀率不能超过最低三个国家平均水平的1.5%;长期利率不能超过通货膨胀率最低的三个国家的平均利率的2%;汇率必须在加入前两年的时间里保持在汇率机制允许的波动范围内;政府财政赤字不能超过GDP的3%;公共债务不能超过GDP的60%。3、当代人类面临的
13、全球性的资源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自然资源退化、粮食危机加深和生态环境恶化。4、(1)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2)中国贸易的扩大促进了世界贸易的蓬勃发展;(3)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各国的投资者提供了创业机遇;(4)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助于邻国吸引外资;(5)中国加大对外投资步伐有利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6)中国为稳定世界金融秩序做出了贡献;(7)中国对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5、二战后的这次科技革命在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开发空间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等领域都出现了重大突破。特点:全面性和世界性;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同步发展,并形成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
14、革新了机器体系、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科技发展和在生产中的应用得到了政府的有力支持。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面临的挑战:西方贸易大国操纵多边贸易体制决策进程的现象仍然存在并很严重;多边贸易体制覆盖的范围存在局限性;区域主义对多边贸易体制构成严峻挑战;如何有效地协调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关系;进一步消除和规范国际贸易壁垒;WTO面临着最不发达国家被“边缘化”的倾向。发展前景:通过促进WTO协议的执行和实施来推动各成员的贸易改革;通过提供谈判场所不断消除贸易障碍;提供并鼓励通过争端解决机制来处理成员间的贸易纠纷;推动提高各成员贸易体制和政策的透明度来降低交易成本;WTO将进一步促进
15、国际贸易体制健康发展;WTO将进一步促进各成员方及全球贸易的发展;WTO将进一步顺应时代潮流,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做出更大的贡献。2、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正面效应主要有以下几点: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要素的国际流动和生产国际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扩大;推动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促使科技的开发和利用日趋国际化。跨国公司受其全球战略和经营策略的局限,对世界经济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加剧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矛盾;对东道国经济的消极作用。试卷7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目前,从主要发达国家国内生产
16、总值的产业分布来看,占比重最大的是(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 D制造业2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关贸总协定(GATT)主持的下列哪一回合谈判的结果( )A多哈回合 B安纳西回合C东京回合 D乌拉圭回合3世界经济最终形成期是在( )A15世纪末16世纪初 B18世纪60年代C19世纪70年代 D20世纪初4根据马约规定的“趋同标准”,成员国年度政府总预算赤字不得超过GDP的( )A60% B3%C2% D1.5%5在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下列哪个国家没有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A英国 B荷兰 C法国 D美国6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下列不属于实体要素的是( )A劳动者 B劳动对象C科学技术
17、 D劳动工具 7下列属于“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AASEAN BNAFTA CAPEC DEU8系统提出幼稚产业保护论的经济学家是( )A亚当斯密 B李斯特C凯恩斯 D普雷维什9在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中,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典型代表是( )A日本 B英国C德国 D 美国102011年中国外贸出口额居世界( )A第一位 B第二位C第三位 D第四位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2分,共20分)1、七十七国集团是协调发达国家之间经贸关系的组织。( )2、国际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根据对世界市场的考察和公司自身的战略目标,通过协议进行联合与合作的经营方式,属于股
18、权式国际直接投资。( )3、工业结构“软化”是指工业重心由重化工业转为高技术工业、由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工业转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的趋势。( )4、各成员国之间实现了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同时成员国之间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也协调一致,这种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指的是关税同盟。( )5、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特点是: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急剧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从停滞转为逐渐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 )6、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传统分析方法,如果一国经济具有较高的开放度,采用固定汇率较为有利。( )7、在WTO的法律框架中,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属于诸边
19、贸易协定,仅对签署方有约束力,成员方可以自愿选择参加。( )8、如果某国征收的所得税很高,则跨国公司将产品转入该国时,转移价格会定的低些;将产品转移出该国时,转移价格会定的高些。( )9、根据邓宁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只有当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都具备时,才会形成对外直接投资,出现跨国企业。( )10、金本位制是一种严格的固定汇率制,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产业结构2、跨国公司3、特里芬难题4、滞胀5、可持续发展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相比,具有哪些特点?2、“东亚模式”的主要特点有哪些?3、简述
20、二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及特点。4、什么是自由贸易政策?其理论依据有哪些?5、简述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当前WTO发展面临的挑战有哪些?其发展前景如何?2、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试述经济全球化的内涵、成因、主要表现及其意义。试卷7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5 CDDBC 610 CCBCA二、判断改错题(每题2分,共20分)15 610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
21、生和发展起来的。2、跨国公司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大型企业。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3、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因此而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
22、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这一内在矛盾在国际经济学界称为“特里芬难题”。4、指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5、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四、简答题(每
23、题5分,共25分)1、作为生产资本国际化实现形式的国际直接投资,与作为货币资本国际化实现形式的国际间接投资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国际直接投资的投资者拥有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权;国际直接投资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国际直接投资的投资周期长、风险大;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2、“东亚模式”模式的特点主要有五个方面:(1)内部普遍存在严重的市场不发育或短缺,为克服市场弱化压力,有效地实施“政府替代”;(2)通过政府强有力的行动,一方面给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另一方面控制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努力维持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3)在“强政府”的主导下,实行典型的出口导向发展
24、模式;(4)依靠国内高储蓄和政府控制的借款,实现高增长;(5)重视公共政策的积极作用,强调通过政策调整收入分配,建立相对合理的收入结构,重视基础设施、教育等公共产品的提供。3、二战后的这次科技革命在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开发空间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等领域都出现了重大突破。特点:全面性和世界性;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同步发展,并形成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革新了机器体系、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科技发展和在生产中的应用得到了政府的有力支持。4、是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活动一般不进行干预,减免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让商品和服务等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理论依据包括绝对优势理论、
25、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等等。5、(1)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2)中国贸易的扩大促进了世界贸易的蓬勃发展;(3)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各国的投资者提供了创业机遇;(4)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助于邻国吸引外资;(5)中国加大对外投资步伐有利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6)中国为稳定世界金融秩序做出了贡献;(7)中国对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面临的挑战:西方贸易大国操纵多边贸易体制决策进程的现象仍然存在并很严重;多边贸易体制覆盖的范围存在局限性;区域主义对多边贸易体制构成严峻挑战;如何有效地协调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关系;进一步消除和规范国际
26、贸易壁垒;WTO面临着最不发达国家被“边缘化”的倾向。发展前景:通过促进WTO协议的执行和实施来推动各成员的贸易改革;通过提供谈判场所不断消除贸易障碍;提供并鼓励通过争端解决机制来处理成员间的贸易纠纷;推动提高各成员贸易体制和政策的透明度来降低交易成本;WTO将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体制健康发展;WTO将进一步促进各成员方及全球贸易的发展;WTO将进一步顺应时代潮流,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做出更大的贡献。2、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信的大发展,以及国际间人口的迁移,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
27、,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空前加速和深化的状态和过程。成因:科技革命的大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主要表现: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和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逐步形成意义: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正面影响:经济全球化为后进国家的崛起提供了机遇;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开辟了和平共处的新时代:(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经济合作;(2)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经济主权互让;(3)经济全球化促
28、进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负面作用和反全球化运动:对发达国家的负面作用;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作用;对整个世界的负面作用;反全球化运动。试卷8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 世界经济2. 国际分工3. 区域经济一体化4. 国际经济协调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与作用。2. 列举一件近期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你最感兴趣的事件并进行简要评论。3. 谈谈你学习世界经济学课程的主要收获或体会。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试述经济全球化的成因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2. 试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分析其特点与经验。试卷8答案一、 名词解释1. 世界经济世界
29、经济是再生产过程超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完成其全过程,即世界范围内进行的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和一定的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具体说,世界经济是一个世界规模的经济体系,或者说是一个世界性的有机整体。这一含义表明:世界经济不是各国国民经济的简单总和,而是在国民经济基础上,由国民经济密切联系而形成的超越国民经济的实体。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世界经济包含的三个要素:各国国民经济;国际经济联系;世界经济整体的规律和问题。2. 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内社会分工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即社会分工超越国界而形成的各国国民经济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赖以形成、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30、。3. 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在彼此自愿地让渡部分经济主权的条件下,通过达成经济合作的某种承诺或签订条约、协议,实行某种程度上的经济联合和共同的经济调节而形成的一个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的过程,其宗旨是获取区域内国家或地区间的经济集聚效应和经济互补效应,以促进一定区域内产品的自由流动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4. 国际经济协调国际经济协调是指以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为主体,在承认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前提下,为了解决彼此间在经济利益中的矛盾与冲突,维护并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和正常发展,通过一定的方式,联合对国际经济运行进程进行干预或调节。二、 简答题1. 简述国际货
31、币体系的内容与作用。国际货币体系或国际货币制度是指各国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等问题共同做出的安排所确定的规则、采取的措施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形式的总和。有效且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环节。(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1.国际本位货币的确定和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包括使用哪种货币作为国际间的支付货币,一国应持有多少国际储备资产,整个国际社会需要多少储备资产,何种货币可作为国家储备资产以及保持怎样的储备资产结构等;2.汇率及汇率制度:包括各国货币的比价如何确定,是采取浮动汇率制度还是固定汇率制度,汇率的调整及汇率波动的幅度,汇率调整的依据和原则等;3.各国货币的可兑换性与
32、国际结算的原则:包括一国货币是否允许自由兑换成任何国家的货币,在结算国之间发生债权债务时采取何种结算方式; 4.国际收支及其调节方式:包括当国际收支失衡时,各国政府采取什么方法进行调节,顺差国和逆差国各自承担的责任如何等。;5.国际货币事务的协调与管理:由于各国本位货币、汇率制度、结算方式等均会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经济活动影响到其他国家,国际收支调节、国际汇率制度确立、国际储备体制安排等也会涉及各个主权国家,因而也就产生了国际事务的协调和管理的需要。(二) 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1.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可以使各国的国家储备趋于单一化和稳定化,减少国际储备调整的困难;2.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能够增强
33、各国货币体系的适应能力和稳定程度,促进各国之间的货币流通和经济往来;3.理想的国际货币体系能够保证币值的稳定和汇率的稳定,为各国的经济活动提供稳定的计价尺度和支付手段,减少由于汇率的频繁波动而带来的经济损失;2. 列举一件近期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你最感兴趣的事件并进行简要评论。3. 谈谈你学习世界经济学课程的主要收获或体会。三、 论述题1. 试述经济全球化的成因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商品、资本、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组合,进而实现优化配置,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在全球的建立与规范化的过程。 (一)经济全球化的成因1.生产力发展是内在要求工业
34、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而生产力发展客观上要求分工的深化与市场规模的扩大。这一要求推动着生产从国内分工向国际分工发展,销售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张;跨国公司在追逐规模效益与分工效益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在全球配置资源、跨国协调其生产与经营活动的格局。2.资本无限增殖的本能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因在运动中无限增值是资本的本性生产有无限扩张的趋势,但有效需求却无法与之同步增长,这一矛盾将导致生产的过剩,甚至经济衰退的爆发,这迫使资本所有者不得不极力开拓海外商品市场,寻求更有利的投资场所,资本必然要越出国界,在世界范围运营,最终促成经济的全球化发展。3.科学技术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高新技术推动
35、的运输、通讯技术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必要物质基础。现代化通讯技术发展,不仅使全球范围传递大量信息数据成为可能,也大幅度降低了成本。4.跨国公司是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力量跨国公司在世界形成了跨国的生产和销售网络,构筑起全球生产体系。5.国际经济体制的变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制度保障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的认同,使世界经济有了建立通行规则的基础,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体制、机制的条件。 经济全球化需要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就必然要求有超国家的国际经济组织发挥重要作用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作为协调全球经济运行的国际性组织,作用日益重要。 6.冷战结束为经济全球化发展创造相对缓和的环境 冷战结束为世
36、界各国经济往来创造了一个比较宽松的国际政治和社会环境,使国际竞争由军备竞赛转向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冷战结束为“军转民”以及民用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在一段时间内也为世界各国之间发展经贸创造了比较缓和的国际环境。(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促进作用:1.促进各国产业调整,优化全球资源配置。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最广阔的世界市场空间;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优化世界资源配置可能;信息网络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有效性2.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供了机遇;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对外贸易;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产品、服务供求
37、关系的改善;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体制改革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1.国家及地区间的经济依赖和传导性日趋明显,造成全球经济的不稳定。一些国家的经济波动甚至可能引发全球性的震荡,使各国经济运行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 2.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利益差别日益扩大。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被动参与者, 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面临更多的是挑战和风险。如果政策选择不当,经济全球化会冲击本国民族工业,在技术上被跨国公司控制,从而造成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经济发展更加恶化。 2. 试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分析其特点与经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在
38、彼此资源地让渡部分经济主权的条件下,通过达成经济合作的某种承诺或签订条约、协议,实行某种程度上的经济联合和共同的经济调节而形成的一个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的过程,其宗旨是获取区域内国家或地区间的经济集聚效应和经济互补效应,以促进一定区域内产品的自由流动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欧洲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典范欧盟。(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欧盟前身为欧洲经济共同体, 是战后第一个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建立起来的有重要影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也是当前一体化程度最高、制度性安排最完备、约束机制最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1.名称的变化: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 2.组织的扩
39、张(成员国的扩大):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欧共体;1981年,希腊成为欧共体第10个成员国;1986年,葡萄牙和西班牙同时加入欧共体; 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欧盟,欧盟成员国扩大到15个;2004年5月1日,10个中东欧国家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原中央计划经济国家中的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文尼亚,还有地中海的发展中国家马耳他和塞浦路斯;2007年1月1日,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入盟。3. 一体化的深化第一次飞跃(19581968年):实现关税同盟。关税同盟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起点,在这个十年间,逐步实行统一的工业品关税和统一农产品,建立起
40、统一的对外关税,以实现关税同盟的目标;第二次飞跃(19691993年):建立共同市场。逐步实现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在共同体内部的自由流动,欧共体在1992年以后允许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最终实现了共同市场的目标;第三次飞跃(1994年以来):实现经济与货币联盟。按照1993年11月生效的马约内容,将欧盟逐步缔造为一个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联盟,目标是:经济上,建立欧洲中央银行,实行单一货币,制定统一的货币兑换比率;政治上,组成统一的欧洲政治联盟,包括统一的外交政策和安全政策在内。(二)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特点1.欧盟具有严密的组织。这些组织对于欧盟的不断完善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为欧盟的制度性建
41、设奠定了有利的基础。2.欧盟有严格的入盟标准。申请入盟国家必须从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动力的自由流通,到经济立法、统一市场、技术标准和财政预算等方面达到入盟的标准。3.欧盟有很强的排他性。欧共体在取消内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同时,对外实行统一的贸易政策,这在客观上对其它国家构成了歧视。4.欧盟需要成员国让渡部分主权。例如,马约规定:财政赤字不得超过GDP的3, 通货膨胀率以最低三国平均+1.5%,银行长期贷款利率以最低三国平均+2%。(三)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经验1.从具体的经济合作开始,以经济手段实现欧洲统一的地缘政治目标。2.发挥“轴心国”的作用,重视成员国间的利益平衡。“法德轴心”一直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发动机。欧共体的“地区发展基金”、“共同农业基金”和“团结基金”都体现了利益平衡、共同发展的精神。3.合作制度化和一体化组织体制的不断完善。欧洲一体化从一开始就建立了一套具体分工的组织机构。并且一开始就形成了制度化的框架结构,具有法律的制约性和超国家的监管作用,同时保证了成员国的自主性和基本利益。 4.把握机遇,积极应对外部世界的变化和挑战。20世纪50年代的冷战是欧洲联合的直接推动力。1989年的东欧剧变为欧洲统一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欧盟适时推出东扩战略5.学会妥协与平衡。每当欧洲一体化进程遇到困难和挫折,欧盟领导人总能找到各方均能接受的利益平衡点,使一体化化险为夷后继续前行。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