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小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含答案)1看拼音写词语。yn lio qing b yng gn wn shug bei ch bng jio wi zn men2“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这样的表达是多么生动有趣。下列句中用了同样表达方式的一项是()A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B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雨。C一夜秋风,一夜秋雨。D大树抖抖手臂,是黄叶道别的话音。3如何阅读童话故事呢?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先感受故事中美妙的想象,再感悟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B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童话中的主人公,和故事中的人物一起欢笑,一起悲伤。C只需要
2、根据插图来了解故事内容即可。D一边读故事,一边想象画面。4“啪”“吞”“喊”都有口字旁,分别与声音和动作吃、叫唤有关,照样子写一写,然后从中选择一个字组词并造句。啪:_吞:_喊:_ ( )_5下列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花骨(g)朵栖(q)息振(zhn)动拍拍胸脯(p)B胳臂(bei)挑(tio)战人参(shn)果实累累(li)C凝(nng)视担(dn)心中弹(dn)身处(ch)困境D磨(m)盘挣(zhng)钱沉浸(jn)丢三落(l)四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B小狗的鼻子很灵敏,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味道。C教室里很平静,大家
3、都没说话。D小明学习很勤奋,每天一有空就读书。7下面选项中,表达效果不同的一项是()A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B西瓜扑通一声掉进水里。C运动员嗖地一下子跑了出去。D陈明匆匆忙忙地往家赶。8按要求,完成练习。(1)读下面的词语,你的眼前会浮现怎样的画面?任选两个词语写句子。懒洋洋兴冲冲静悄悄空荡荡_(2)照样子,把句子写完整。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_得_。(3)照样子,续写句子。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弯弯的小桥旁边_(4)照样子,把句子写生动。我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早晨,我走在_树林中,花草的香气沁人心脾。(5)用规范的符号修改病
4、句。联欢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优美的舞蹈。_他挣开眼睛看见树上有一只小鸟。_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美丽的色彩: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_。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_!(2)美妙的声音:风,是大自然的_。他会在森林里_。当微风拂过,那声音_,好像呢喃细语,让人_。(3)壮美的山河:远上寒山石径斜,_。山行_,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_,碧水东流至此回。望天门山两岸猿声啼不住,_。早发白帝城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盯住你手上的石头一天,我走进一位石刻家的工作室。面对那一件件镂刻精美的艺术品,我不禁赞叹不已。我随手指着一个最小的石刻作品问石刻家花了多长时间雕成的,石刻家轻描
5、淡写地告诉我用了10年。“啊,10年!”我惊讶地张大嘴巴,感觉那实在太不可思议了。石刻家没有解释,拿起一块绘好图案的花岗岩,旁若无人地镂刻起来。在那坚硬的石头上运刀如笔,其难度叫人看着吃惊,因为他手上丝毫的颤动,都直接影响这镂刻的最终效果。石刻家全神贯注地盯着手中的石块,一点点地挪动着刻刀,认真得像一个眼科医生正在为婴儿做着眼球手术。那会儿,仿佛时间都凝固了。半小时后,石制家开始歇息,我不禁问道:“这个花岗石刻能卖多少钱?“不知道,也许能卖10元,也许能卖10万元。”石刻家很淡然。“那你在雕刻时,心里想到它能卖多少钱?”我追问道。“根本没想它能卖多少钱,我的眼睛只能紧紧地盯着手上的石头,只能把
6、全部的心心都投在上面。至于它最终的商业价值,那就不是我一个人所能决定的了。”“()我在做石刻,()必须做好它,这才是最重要的。”石刻家不紧不慢的话语中渗透着玄机。“哦,我明白了!”我恍然大悟地向石刻家深鞠一躬。道理再简单不过了谁的心中都可能有许多美好的憧憬,但谁都必须首先把目光凝聚到眼前,凝聚到最真切的现实中。盯紧手上的石头,用智慧和执着去精心镂刻,石刻家才能让普通的石块变成“金块”。10、根据语句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1)不停地赞叹,形容十分欣赏。( )(2)好像旁边没有人,形容态度自然。( )(3)忽然间明白过来。( )1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虽然但是不但而且既然就1
7、2、读句子,联系上下文思考。“不知道,也许能卖10元,也许能卖10万元。”石刻家很淡然。这里写出石刻家心态的词语是_,说明了_。13、作者说:“石刻家不紧不慢的话语中渗透着玄机。”其中的“玄机”是指()A石刻家故弄玄虚,让“我”摸不着头脑。B石刻家胸有成竹,知道了作品的价值。C用智慧和执着去精心镂刻,石刻家才能让普通的石块变成“金块”。14、“我”为什么要向石刻家深鞠一躬?_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用脑想,用心记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特别快,一目十行,囫图吞枣。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都没留下什么印象。这使他十分苦恼,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有次,他
8、向著名学者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了他的读书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告:“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反复读几遍,这样要比一味往前赶的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听了朱熹的忠告,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书记不住,不是因为记性不好,而是读书的方法不对。他把读书当成目的,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匆忙草率地读书,既不能消化书中的内容,又不能有重点地进行记忆。因此,读书的效果很差。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忠告。从此,他每读完一本书,就想想这本书讲了什么事,有哪几个主要问题 ,并且留心把重要的内容记住。通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15、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
9、地笼统接受。( )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16、“ _”一词说明了陈正之看书的速度特别快。17、用“”画出朱熹的忠告。18、本文讲了_(人物)的故事,不懂就要问讲的是_(人物)的故事。这两个人物,你更喜欢谁?为什么?_19、我是名言积累家:写出一句与读书相关的名言。_20、习作。本学期,我们游览了长江、洞庭湖、西沙群岛和小兴安岭,欣赏了美丽风光。你一定也游览过许多美丽的地方,请以“美丽的 ”为题完成习作。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做到书写工整,语句通顺。1颜料 墙壁 勇敢 玩耍胳臂 翅膀郊外 咱们【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
10、,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墙壁、耍、臂、郊”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D【解析】D【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题干的“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把“东风”人格化了,采用了拟人的手法。A选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把西湖比作了西子,采用了比喻的手法。B选项,“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雨。”中把“沙沙的竹叶声”比作“温柔的细雨”,采用了比喻的手法。C选项,“一夜秋风,一夜秋雨。”没有运用修辞手法。D选项,“大树抖抖手臂,是黄叶道别的话音。”中把大树人格化了,采用了拟
11、人的手法。故答案为:D。3C【解析】C【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童话故事是指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童话故事中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可以活跃读者的思维;生动的形象和美妙的故事,可以帮助读者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选项C的说法是很片面的,因为插图所反映的东西只是一小部分,是不全面的。插图只是帮助我们阅读,加深对童话故事某一部分的认识,并不能反映整个故事内容。故错误。4 哗 吱 咬 叼 唤 叫 叼 叼起 小狗叼起骨头往家跑。【详解】本题考查偏旁部首和组词造句。有口字旁,且与声音有关的字有:嗡、嘟、呜、嘀;有口字旁,且与动作吃有关的字有:喝、嚼、啃、咽;有口字旁,且与叫唤有关的字有:鸣、吵
12、、唱、嚷、喊。喊;组词:叫喊;造句:突然人群中传来一声叫喊。5A【解析】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A项:花骨朵hu g duo。6C【解析】C考查词语搭配。A项正确,发明:是应用自然规律解决技术领域中特有问题而提出创新性方案、措施的过程和成果。B项正确,灵敏:可指具有容易受影响或受感动的能力;能够显示微小差别。C项错误,平静:心情平和安静。结合具体语境,应该用“安静”,所以错误。D项正确,勤奋:是认认真真,努力干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7D【解析】D本题考查拟声词。ABC项都有拟声词“噌
13、的一下子”、“扑通一声”“嗖地一下子”,D项中没有,故D项的表达效果不同。8 教室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 演出结束后,剧场里空荡荡的。 老爷爷走 像蜗牛一样慢 有一条弯弯的小船。 枝繁叶茂的像迷宫一样的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1)选词语造句。懒洋洋:姨妈的那只大白猫懒洋洋地趴在院子里晒太阳。兴冲冲: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静悄悄:屋子里静悄悄的,只有时钟发出“嘀嗒嘀嗒”单调的响声。空荡荡:放暑假了,整个校园空荡荡的。(2)此题要求仿写句子。她气得跟发怒的狮子一样。他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3)此题要求续写句子。解题时展开想象,弯弯的小桥旁可能有什
14、么?什么东西会是弯弯的?因此会想到弯弯的小船。(4)此题要求把句子写生动。把句子写生动就得巧用修饰词或修辞手法。解题时要想想用什么词来形容树林,如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等。再想想可以把树林比作什么。如比作迷宫,比作地球的绿袍,比作绿色的大伞等。再把修饰词及修辞连起来使句子生动通顺即可。(5)此题要求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此题病因是:成分残缺。需要在“优美”的前面加上一个动词“看到了”。此题病因是:错别字。把“挣开”改成“睁开”即可。9 金色的海洋 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音乐家 演奏他的手风琴 轻轻柔柔的 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 白云生处有人家 遥望洞庭山水翠 天门中断楚江开 轻舟已过万重山【解析】本题考查课
15、文内容与古诗句的识记与默写。(1)选自课文秋天的雨,原文: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2)选自课文大自然的声音,原文: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3)出自唐代杜牧的山行,全诗内容: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出
16、自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全诗内容: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全诗内容: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唐代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全诗内容: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C【解析】10、 赞叹不已 旁若无人 恍然大悟52既然就53 淡然 说明石刻家并不在乎自己的作品的商业价值,而是更在乎雕刻的过程。54C55我被石刻家认真专注的精神折服,从心底表示敬佩。【分析】10、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赞叹不已:连声赞赏不止。出自儒林外史。旁若无人:身旁好像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
17、放在眼里,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也形容很投入,没有感到他人的存在。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恍然大悟:对某一事物突然明白、突然醒悟。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11、考查关联词的辨析和选词填空的能力。“虽然但是”属于转折关系。“不但而且”属于递进关系。“既然就”属于因果关系。结合题干来看两句话属于因果关系,所以选择“既然就”12、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从“不知道,也许能卖10元,也许能卖10万元。石刻家很淡然。”和“根本没想它能卖多少钱,我的眼睛只能紧紧地盯着手上的石头,只能把全部的心心都投在上面。至于它最终的商业价值,那就不是我一个人所能决定的了。”中的“淡然”可以看出石刻家并不在乎自己的
18、作品的商业价值,而是更在乎雕刻的过程。13、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从“谁的心中都可能有许多美好的憧憬,但谁都必须首先把目光凝聚到眼前,凝聚到最真切的现实中。盯紧手上的石头,用智慧和执着去精心镂刻”中可以看出“玄机”指:用智慧和执着去精心镂刻,石刻家才能让普通的石块变成“金块”。14、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从“根本没想它能卖多少钱,我的眼睛只能紧紧地盯着手上的石头,只能把全部的心心都投在上面。至于它最终的商业价值,那就不是我一个人所能决定的了。”和“谁的心中都可能有许多美好的憧憬,但谁都必须首先把目光凝聚到眼前,凝聚到最真切的现实中。盯紧手上的石头,用智慧和执着去精心镂刻”中可以看出因为刻石家的专注所以
19、表现出“我”的佩服。15、 囫囵吞枣 日积月累122一目十行123“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反复读几遍,这样要比一味往前赶的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124 陈正之 孙中山 我更喜欢陈正之,因为他热爱读书,而且知错能改。125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解析】15、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能力。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词语的积累,从中根据词语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囫囵吞枣: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日积月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信息筛选能力。本题不难,文中有文字信息可供参考分析。结合文中第一自然段句子“他看书看得特别快,一目十行
20、,囫图吞枣”,句中“一目十行”意思是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故这个词语说明了陈正之看书的速度特别快。17、本题考查学生寻找关键句子能力。解答时注意看清题目要求,画出朱熹忠告的句子。通过阅读短文可知,文中的陈正之读书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即使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但都没什么印象。文中第二自然朱熹给了他忠告“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反复读几遍,这样要比一味往前赶的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按照要求用波浪线把句子画出来即可。18、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内容的理解、课文的理解与语言表达能力。结合本文内容可知,这是讲述一个叫陈正之在朱熹的教导下认真读书,最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21、。故本文讲了陈正之的故事。结合学过的课文不懂就要问可知,文中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勤学好问,敢于质疑,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惩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故不懂就要问讲的是孙中山的故事。通过这两个人物的故事,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并说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更喜欢孙中山,因为他勤学好问,敢于质疑。19、本题考查学生对名人名言的识记能力。结合学过的课文与课外积累,与读书相关的名言有很多,如:孔子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朱熹的“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等等,写出一句即可。20、范文美丽的桂林桂林是中国的一个中小城市,有2000多
22、年的历史文化,鬼斧神工般的桂林山水美景,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素有“甲天下”之美称。桂林有一处有名的江,叫做漓江。这美丽的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奇峰夹岸、碧水萦回,削壁垂河、青山浮水,犹如一幅百里画卷。听那位小解说员说:“晴天的漓江,青峰倒映特别迷人,可烟雨的漓江,赐予人们的却是另外一种美的享受:细雨如纱,飘飘沥沥,云雾缭绕,似在仙宫,如入梦境。”在漓江边有座有名的山,是象鼻山。象鼻山位于市内桃花江与漓江交江流处,是桂林名山之一。由3、6亿年前海底沉积的纯石灰岩构成的,山开酷似一头巨象神长鼻临江吸水,因此而得名。走在江边,棕榈欢歌、崖花水藻、丛发清绮、老人高峰等景渐入眼帘,置身其中,倍感情青清新幽雅、舒适恬静,无处不体现“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详解】考查书面表达能力。学生准确把握题目要求,选一个觉得最容易的作文来写,语句要通顺,作文符合题意即可。构思指导:(1)、开头:开篇点题,引出所要描述的内容。(2)、过程:写游览过的美丽的地方,就是写景文,在写景的时候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按照移步换景的顺序,动静结合,注意抒发自己游览时候的心理感受,心情变化等。(3)、结尾:最后写自己的感受与收获,抒发感情。(4)、还可用上积累的好词好句或加入一些修辞,使内容更生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