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市酉阳县后溪镇后溪村把竹山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目 录项目特性表1第一部分 实施方案31综合说明31.1项目背景的31.2项目基本特性42 项目区概况62.1酉阳县简况62.2后溪镇简况72.3项目区基本情况72.4 社会经济条件112.5项目区基础设施现状113项目可行性分析123.1 项目的合法性分析123.2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133.3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153.4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183.5 新增耕地潜力分析203.6 水资源平衡分析243.7公众参与分析274 项目规划284.1 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284.2设计依据284.3设计目标314.3设计标准314.5 工程布局325工程设计
2、345.1土地平整工程345.2 灌排工程426 施工组织设计526.1施工条件分析526.2施工布置和方法536.3 施工质量管理576.4 施工进度计划587项目投资预算效益分析597.1 投资预算597.2 社会效益597.3生态效益607.4 经济效益618土地权属调整方案628.1权属调整原则628.2土地权属现状638.3土地权属调整方案639工程实施管理与后期管理建议659.1 组织机构设置659.2 工程建设管理669.3 资金使用管理679.4 质量管理679.5 文件资料管理方案689.6 后期管理建议68第二部分 项目投资预算说明书701 预算编制依据702 取费标准和计
3、算方法说明702.1 工程施工费702.2其他费用752.3不可预见费预算773 各单项工程实物工作量项目及技术经济指标分析774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78附 录801 酉阳县后溪镇后溪村把竹山土地开发项目预算表802 酉阳县后溪镇后溪村把竹山土地开发项目现状图803酉阳县后溪镇后溪村把竹山土地开发项目规划图804酉阳县后溪镇后溪村把竹山土地开发项目单体图8080 重庆市酉阳县后溪镇后溪村把竹山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项目特性表名 称单 位数 量备 注一、项目概况1、建设规模hm280.222、项目投资万元457.883、亩均投资元/亩38054、新增耕地hm253.365、新增耕地率%66.526、项目
4、性质开发、整理7、项目类型县级8、地貌类型高丘9、建设期月410、水资源利用地表水(池)二、土地平整工程1、耕地土方移动m397642、荒草地土方开挖m3363603、爆破取石m3269504、人工清理杂草hm259.265、人工砍伐灌木、挖树根hm26.446、耕地筑土坎m336117、荒草地筑土坎m3145508、土地翻耕hm253.259、耕地筑石砍m3185410、荒草地砌石坎m31236811、挖基槽m33934三、农田水利工程1、渠系工程新修排水沟(12条)0.3m0.4m(宽高)m1311新修排水沟(10条)0.4m0.5m(宽高)m1773新修排水沟(9条)0.5m0.6m(宽
5、高)m2398新建截水沟(2条)0.3m0.4m(宽高)m271新建截水沟(1条)0.6m0.8m(宽高)m10772、水利构筑物蓄水池(容积:50m3、100m3)口6、24沉沙凼(容积:主要、地边)口33、55过田间道农涵个5过生产路农涵个18四、田间道路工程1、田间道维修田间道(共2条,路面宽4.0m)m24932、生产路新修生产路(共34条,路面宽0.8m)m7982维修生产路(共1条,路面宽0.8m)m879六、综合经济指标1、年效益万元65.322、静态回收期年8 重庆市酉阳县后溪镇后溪村把竹山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第一部分 实施方案1综合说明1.1项目背景土地开发整理是增加耕地面积、提
6、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土地生产能力,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和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是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一方面土地开发整理可新增部分耕地,另一方面通过配套、完善田间道路和农田水利设施等措施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民增收提供可能。这也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是深化土地使用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必然选择。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退耕还林和非农建设对耕地的需求量却日渐增加,根据酉阳县农村经济统计年鉴(2005年度),全县2005年度新增耕地5773亩,同期减少9321亩,全
7、年耕地净减3548亩,耕地总量保持动态平衡的难度不断加大。200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根据国家制定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保持辖区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法定目标和加强建设基本农田、提高粮食产量的政策要求,酉阳县国土资源局立足于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以酉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酉阳土家族苗族后溪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顺应后溪镇政府及当地人民群众对土地开发整理的强烈要求与迫切愿望,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立足于项目区的实际,对荒草地和
8、耕地进行田、水、路综合治理,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条件。在酉阳县人民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提出将重庆市酉阳县后溪镇后溪村把竹山土地开发项目作为县级项目申报立项,并自筹资金。受酉阳县土地整理中心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实施方案和预算编制工作,接受设计任务后,我公司派设计人员对项目区进行了实地察勘,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现有水利设施、交通道路、排灌设施和电力设施进一步核实,最终确定了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预算编制。1.2项目基本特性1.2.1项目名称重庆市酉阳县后溪镇后溪村把竹山土地开发整理项
9、目。1.2.2项目性质及类型项目性质为开发整理(其中开发64.41 hm2,整理15.81 hm2)。项目申报类型为县级投资项目。1.2.3 项目建设规模、位置及范围项目区位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后溪镇,涉及后溪村九社一个村民小组。项目区东邻王家山脚,西至把竹山处,南达大水,北靠王家山中部,地理坐标在东经1090519-1090617,北纬285527-285623之间。项目建设总规模为80.22hm2。1.2.4地貌类型酉阳县地貌属四川盆地巫山大娄山中山区,山体以八面山、武陵山为主。项目区海拔高程在420m-670m之间,各小山丘相对高差多在30-120m,微地貌类型为高丘。1.2.5
10、项目区土地权属状况项目区只涉及酉阳县后溪镇后溪村一个行政村,土地权属均归后溪村九社农民集体所有。1.2.6新增耕地项目实施后,预计新增耕地面积53.36hm2(其中开发新增53.25hm2,整理新增0.11hm2),新增耕地率66.52%。1.2.7主要工程内容及投资根据规划设计,项目工程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和田间道路工程三部分。具体如下:(1)土地平整工程拟土地平整量为46124m3,筑土坎18161m3,人工清理杂草59.26hm2,人工砍灌木、挖根6.44hm2,爆破取石26950m3,干砌块石田坎14222m3,挖基槽土方3934m3,土地翻耕53.25公顷。(2)农田水利工程新
11、建0.30m0.40m排水沟1311m,新建0.40m0.5m排水沟1773m,新建0.5m0.6m排水沟2398m;新建0.3m0.4m截水沟271m;新建0.6m0.8m截水沟1077m;新修50m3蓄水池6座,100m3蓄水池24座;新建主要沉沙凼33座,地边沉沙凼55座,新建田间道农涵5个,新建生产路农涵18个。(3)田间道路工程维修田间道及边沟2493m;新建0.8m宽生产路7982m;维修0.8m宽生产路879m。项目预算总投资457.88万元,亩均投资3805元/亩,建设期4个月。2 项目区概况2.1酉阳县简况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渝东南边缘,渝、黔、湘、鄂四省(市)边区结合部
12、,东连湖南的龙山县,西濒乌江与贵州省的沿河县隔江相望,南与秀山县及贵州东北部的松桃县、印江县为邻,北和黔江县、彭水县及湖北省的咸丰县、来凤县接壤。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818301091902和北纬281940292420之间。幅员面积5173km2。受地质构造影响,境内山脉多呈东南-西南走向。境内地势起伏,河流交错,呈现立体地形,多元地貌特点,全县最高海拔1985米,最低海拔260米。土壤种类较多,根据全县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显示:全县共有5个土类,10个亚类,21个土属,104个土种。其中以黄色石灰岩(土)、水稻土所占面积最大,分布亦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温度14.316.0,全县
13、历年平均日照数为1131小时,年积温沿江河谷一般为6628,到中山区则递降到4341,平均年降雨量11001500mm,无霜期280天。按照地形、地势、土壤条件和耕作制度特点,全县划分为平坝、丘陵、低山、中山四个农业自然区。 全县辖39个乡镇,278个行政村,有土家、苗、汉等17个民族,是重庆市面积最大,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大县,县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正处于发展价段。2004年底总人口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5%左右,全县财政收入11213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6630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745元。酉阳县位于渝、黔、湘、鄂四省边区结合部和乌江中游地区,处于
14、武陵山区、和乌江干流沿岸地区两个经济开发区之间,319国道纵贯酉阳县境,酉水和乌江可全段通航,对外交通方便,具有综合开发、发展区际贸易经济的区位优势,随着渝怀铁路的通车,酉阳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已进入新一轮建设高潮。2.2后溪镇简况 后溪镇位于酉阳县东部,地理位置介于1090210911,北纬28492857之间,东接沙田,南与秀山县接壤,西与亮垭、米旺相连,北靠酉酬镇,距县城89km。全镇土地总面积168346.1亩,其中耕地18608亩,共辖7个行政村,6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796人,其中农业人口16133人,农村经济总收入2418万元 摘自酉阳县农村经济统计年鉴(2005年度),是酉阳县
15、社会经济较贫穷落后的地区。2.3项目区基本情况2.3.1项目区简况项目区位于重庆市酉阳县后溪镇后溪村,距镇驻地1.2km,东邻后溪村九社王家山脚,西至后溪村九社把竹山处,南达后溪村九社大水,北靠后溪村九社王家山中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90519-1090617,北纬285527-285623之间。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05.48 hm2,只涉及后溪村九社一个村民小组,权属归后溪村集体所有,土地开发整理实施面积 80.22hm2,地貌类型为高丘。2.3.2自然条件(1) 地形地貌项目区位居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形成的酉酬背斜,项目区属河谷高丘区,微地貌以高丘为主。海拔高程在420m-670m之间
16、,各小山丘相对高差多在30-120m。项目区地形总的趋势是南部地势较低,由北向南倾斜,其中项目区南部马家槽较低,地形海拔在420m左右。项目区内各丘顶地形坡度多在6-15之间,而山丘侧面地形坡度多为15-25,少部分山丘侧地形坡度在6-15,区内无大于25的坡耕地。(2)水文与地质酉阳县岩层属古生界和中生界沉积岩,岩性以碳酸岩和碎屑岩为主,加上新华夏构造运动所形成的断裂,为地下水运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境内地下水从类型上分有三大类: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小坝一带,蓄水性差,地下水贫乏;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分布最广、贮量最大,是最好的蓄水性岩层;基岩裂隙水(碎屑岩类),分布面积不大,地下水贫乏。
17、项目区虽处于地下水丰富的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区域,但出露低,又因地高水低,利用很不充分。项目区内及附近无水文、雨量监测站,根据酉阳农业区划资料汇编的径流深等值线图,项目区多年平均径流深910mm,常年平均降雨量1500mm,常年平均蒸发量660mm,降水量是蒸发量的2倍多。项目区地质构造属于新华夏构造体系,位居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形成的酉酬背斜,出露地层出露地层绝大部分为沉积岩,岩石种类以白云岩、灰岩为主。(3)气候项目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但冷暖不均;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农业气候条件较好,较适合农作物生产。境内耕地利用以粮食作物为主,属酉水流域粮油柑麻亚区。根据酉阳县气
18、象局资料显示:项目区年平均气温为15.3,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3.6,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1.9,极端最高气温为36.2,极端最低气温为-6.5,0的年积温5584.8,10总积温4341。常年平均降雨量1500mm,平均降雨蒸发量为660mm,多年平均年径流深910mm;降雨分布不均,大多集中在4月10月,占年降水量的84%。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31.0小时,全年无霜期为280天左右 资料来源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农业区划资料汇编。 (4)土壤项目区土壤主要为矿子黄泥土,土类为黄壤,亚类为山地黄壤。该区域内矿子黄泥土分布很广,其母质系由寒武系、奥陶系,二迭系、三迭系一套碳酸盐岩类发
19、育而成,主要性状为土层厚,团粒结构差、板结,属低硅土性质、渍水易分散,质地中壤至重壤,有后劲。由于各系灰岩岩性不同,发育成的土壤在后天的气候、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下,所具有的生产性能和肥力也表现极大差异,另受淋溶蚀作用,基石零星裸露,土壤不连续,俗称岩窖地 资料来源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农业区划资料汇编、酉阳土壤。项目区土层厚度约为60cm,旱地土层较薄区多分布在丘顶。项目实施后通过精耕细作和合理施肥,改良土壤结构和可耕性,提高土壤保水、保肥及供水、供肥能力,宜种玉米、红苕、马铃薯、油菜和蔬菜等作物。(5)植被项目区的自然植被有速生优质树种马尾松、杉木和竹林等;人工植被主要为农作物,有玉米、红
20、苕、马铃薯和油菜等。(6)自然灾害项目区的农业气象灾害较多,对农业生产威胁最大,而影响严重的是寒潮低温、连绵阴雨,其次是洪涝和伏旱,项目区出现伏旱灾害较少,一般是由于异常高温暑热天气,耕地缺水较严重。寒潮低温、连绵阴雨:寒潮低温多发生在每年的3月-4月,历年3月-4月是大春播种季节,也是冷暖空气交替活动的季节,月大于或小于10的演变很快,并伴有阴雨,作物播种后出现大量烂种;连绵阴雨多发生在每年的9月-10月,该时段正是秋收季节,不利于作物收获、贮藏,容易造成粮食霉烂损失。洪涝:夏季区域性大到暴雨天气较频繁,降雨强度大,洪水来势猛,导致田间水流不能及时排出,影响农作物生长,常常造成大量水土流失。
21、7月-8月的伏旱和局部地区的冰雹、大风也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2.3.3自然资源(1)光热资源项目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云雾多,光辐射能少,常年日照时数1131.0小时,全年以7、8月份日照时数最多,2月份最少,大春生长期日照时数866.0小时,占全年日照的80.2%,小春生长期日照时数511.3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的44.6%。全年平均日照百分率25%,其中2月最低,8月最高。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70.5千卡/cm2,其中大春生长季占77.9%,小春生长季占45.9%。年平均气温为15.3,0的年积温5584.8,10总积温4341 资料来源酉阳县农业区划资料汇编。(2)水
22、资源项目区内及周边虽无河流、水库、坑塘和泉眼等水源,但降雨量较丰富,年均降雨量1500mm,且降雨量大多集中在4月10月,占年降水量的84%。在80%保证率的大春生长季有1020mm,占全年的81.6%,小春生长季有620mm,占全年的49.6%。(3)生物资源项目区以中中亚热带植物为主。林木类型有常绿针叶林、常绿针阔混叶林、竹林、灌木林。植被中有速生优质树种马尾松、杉木等;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红苕、马铃薯、水稻和油菜;家畜主要为猪。2.4 社会经济条件后溪村现有人口4621人,其中农业人口4076人,劳动力2378人,耕地面积3978.3亩,人均耕地0.86亩/人。玉米亩产300kg/亩,红
23、薯1050kg/亩,马铃薯900kg/亩,油菜97kg/亩。农村年总收入655万元,人均1417元。 2.5项目区基础设施现状2.5.1 交通设施状况项目区未修建公路,对外交通较为不便。 项目区内未形成完整的农村道路体系,居民出行和生产仅靠两条田间道和两条生产路,且路况较差,不利于居民生产和生活,需要对其加以改善,修建相应道路,完善项目区农村道路体系。项目区内共有2条田间道,其中一条从项目区东南部关山进入项目区,呈东西走向横穿项目区,一直延伸到项目区西部把竹山寨,总长约1746m。另一条田间道以第一条田间道进入项目区后约300m处为起点,呈“之”字形沿关山山坡延伸,至项目区北部大槽附近,长74
24、7m。两条田间道均为土路,路面宽4米,无路边沟,地面坑洼不平,下雨泥泞,不利当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项目区内仅有两条生产路,一条位于项目区西北部,从把竹山寨至项目区北部的山坡,长约879m,一条位于项目区东北端,从关山至大槽,长约425m。项目区道路设施现状表表2-5-1 编号坐落长度(m)类型田间道1关山至把竹山寨1746(土)2关山至大槽747(土)合计2493生产路1把竹山寨至项目区北部的山坡879(土)2关山至大槽425(土)合计13042.5.2 电力设施状况目前项目区架设有220V、380V电网,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保障。2.5.3 农田水利设施现状项目区无农田水利设施,需加强农田水
25、利设施建设。2.5.4 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状况除有部分天然防护林外,项目区无其它生态防护设施,耕作方式仍为顺坡耕作,水土流失较重。3项目可行性分析3.1 项目的合法性分析该项目符合酉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酉阳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1999-2010年)和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后溪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规划的土地用途、位置和面积等与以上规划协调一致;项目区不在国家规定的退耕还林范围内,符合国家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当地林业等部门已出具对项目区内的荒草地进行开发利用的批准文件;项目规划设计标准符合已颁布实施的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3.2
26、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分析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土地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确定土地利用方向的基本依据。项目区现有耕地虽然部分存在质量低下、土地生产力不高的问题,但鉴于项目区人均耕地较少,当地农民已耕种多年的现实,拟通过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配套等措施消除或缓解其土地利用限制因子,继续作为耕地使用。所以,本研究确定的土地适宜性分析范围为耕地的后备资源。根据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在广泛征求当地领导、技术人员和相关农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规划拟将项目区现有荒草地开发为耕地。因此,本研究针对项目区的荒草地对于耕地用途的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1)评价单元划分及评价农作物的
27、确定本评价以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图斑作为基本评价单元,项目区共有荒草地4块,所以共有4个评价单元。项目区的荒草地拟开发成旱地,根据本项目的整理目标和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征求当地农民意见后,确定进行土地适宜性分析时,以玉米作为评价作物。(2)评价因子的确定、分级及评价方法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土地适宜性评价主要是考查土地的自然环境因素是否适宜某种土地利用方式。在自然环境因素中,气候是在宏观上起作用的控制性因素,鉴于项目区本身就种植有玉米,所以本评价不用再考虑气候因素。土壤、地形等是在微观上起作用的因素,在本评价中作为重点考查对象。参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
28、分析技术规程TD/T1007-2003,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选用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坡度、排涝能力、生态环境影响及水土流失程度等6个评价因子对荒草地以玉米为代表做适宜性评价。评价采用最小限制因子法,即在有关评价指标的分级中,以分级最低评价因子的分级作为该评价单元的等级。评价因子分级如表3-2-1。荒草地适宜性评价因子分级表表3-2-1评价因子最适宜适宜较适宜不适宜有效土层厚度100cm60-100cm30-60cm30cm土壤质地壤土砂壤或粘壤砂土或石砾含量15-50,可以改良的砾质土石砾含量在50%以上不能改良的砾质土坡 度66-1515-2525以上排涝能力常年不引起洪涝,不积水,排水
29、条件好,不需改良或简单改良。季节性洪涝或季节性积水,可采取防洪、排涝措施加以改良。常年洪涝或长期性积水,需采取比较复杂的防洪、排涝措施加以改良。常年洪涝灾害严重或长期性积水,即使采取复杂的防洪、排涝措施之后,其效果也不明显。生态环境影响无或较小潜在的生态退化可能性,不需或采取简单措施可以防止。有潜在生态退化可能性,需采取一定措施加以防止。有较大的生态退化可能性,需采取复杂的措施加以防止。生态退化可能性很大,切在采取相应的措施之后也难以防范。水土流失程度程度较轻,基本上能够保证保水保肥。程度比较适中,水土流失程度对土壤肥力影响不大,需要采取简单措施防治。程度较强,水土流失对土地肥力影响较大,但在
30、采取相应措施后能够改观。程度非常剧烈,水土流失程度严重影响作物生长,采取措施也难以防止或投入成本得不偿失。(3)适宜性分析评价过程根据实地踏勘,参考酉阳土地、酉阳农业区划图册等资料,对项目区荒草地进行综合分析。有效土层厚度:据实地踏勘,项目区4块荒草地的有效土层厚度都介于30-60cm之间。按耕地后备资源有效土层厚度限制等级的有效土层厚度标准,该项为较适宜。土壤质地:项目区4个评价单元内土壤质地并不均一,4块荒草地土壤质地一般为重壤或粘土,该项为适宜。坡度:项目区坡度在615之间的荒草地面积为19.32hm2;坡度1525之间的荒草地面积为45.09 hm2;坡度大于25荒草地面积为13.19
31、 hm2。 625荒草地为适宜或较适宜。大于25的荒草地不适宜开发,应从项目建设规模中扣除。排涝能力:项目区荒草地土壤质地较粘,虽然保水和抗旱能力强,但遇连续下雨,易引起湿害,荒草地开发为耕地后应完善排水设施,排水除害,该项为较适宜。生态环境影响:项目区4块荒草地成片分布在耕地周边,虽然有潜在生态退化的可能性,但进行田、水、路等综合配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会很大,并可采取一定措施加以防止。该项为适宜。水土流失程度:项目区荒草地土壤的保水能力较强,虽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但由于地表植被尚好,水土流失对土壤肥力影响不大,可采取简单措施防治。该项为适宜。(4)适宜性分析评价结果综合以上分析结论,4
32、个评价单元中有大于25坡度荒草地13.19 hm2,不适宜开发为耕地,其余荒草地6个参评因子都无不适宜的限制因子,故项目区有64.41 hm2荒草地适宜开发为耕地。3.3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3.3.1 土地利用结构根据2006年10月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资料,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05.48hm2,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耕地、林地和荒草地。其中农用地为27.88hm2,占土地总面积26.43%(其中:耕地12.21 hm2,占土地总面积11.58%;林地12.07 hm2,占土地总面积11.44%;其他农用地3.6 hm2,占土地总面积3.41%);未利用地为77.60hm2,占土地总面积73.57%。
33、项目区各地类面积见表3-3-1。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现状表 (2006年)表3-3-1 单位: hm2 地类总计农用地未利用地合计耕地林地其它农用地合计未利用土地小计旱地小计灌木林小计农村道路田坎荒草地114311小计其中:小计其中:岩石出露面积13215315725以上零星灌木丛岩石出露面积面积105.4827.8812.2112.210.2412.0712.073.61.092.5177.677.613.196.445.15比例(%)10026.43 11.58 11.58 0.23 11.44 11.44 3.41 1.03 2.38 73.57 73.57 12.50 6.11 4.88
34、 重庆市酉阳县后溪镇后溪村把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扣除不参与整理的林地面积(12.07hm2)和坡度大于25的荒草地面积(13.19hm2),项目建设总规模80.22hm2。其中:旱地12.21hm2,占15.22%;农村道路1.09hm2,占1.36%;田坎2.51hm2,占3.13%;25以下的荒草地64.41hm2,占80.29%。具体详见表3-3-2。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区土地利用现状表表3-3-2 单位: hm2 地类总计农用地未利用地合计耕地其它农用地合计未利用土地小计旱地小计农村道路田坎荒草地114311小计其中小计其中岩石出露面积153157零星灌木丛岩石出露面积面积80.22 15.
35、81 12.21 12.21 0.24 3.60 1.09 2.51 64.41 64.41 6.44 5.15 比例(%)100 19.71 15.22 15.22 0.30 4.49 1.36 3.13 80.29 80.29 8.03 6.42 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区旱地和荒草地分坡度面积表表3-3-3 单位:hm2 坡度级地类0-66-1515-25小计旱地0.619.771.8312.21荒草地0.00 19.32 45.09 64.41项目区内25以下的荒草地共64.41hm2,其中6-15坡度范围19.32hm2,占30.00%,15-25坡度范围45.09hm2,占70.00%(分
36、坡度统计详见表3-3-3);按图斑划分成4块,面积大小不等,在项目区的东南及西北部均分布。地块中零星分布有裸岩石和灌木丛,经实地勘测,岩石出露面积约占荒草地的8%,面积为5.15hm2,灌木丛面积约占荒草地的10%,面积为6.44hm2。土层厚度在30cm-60cm左右,基岩为奥陶系下统南津关组灰岩白云质灰岩、灰岩夹页岩。3.3.2 土地利用程度项目区土地利用程度不高,土地利用率仅为26.43%,耕地所占比例较小,土地垦殖率仅13.96%。因受地形地势的影响,田块布局较分散零碎,形状也不规则,且田土坎占地面积较大。现有净耕地面积为12.21hm2,全部为旱地,占整理总面积的15.22%;田土坎
37、2.51hm2,占整理总面积的3.13%;平均净耕地系数82.95%,平均田土坎系数为17.05%。3.3.3 耕地质量状况项目区耕地为14.72hm2,全为旱地,主要分布在项目区南部,坡度多在6-15之间。其中田坎占地面积为2.51 hm2,净耕地12.21hm2,平均田土坎系数为17.05%。土壤为主要为矿子黄泥土,土层厚度约60cm,土壤较粘重,保水保肥和抗旱力较强,经干怕涝。主要种植作物为油菜、玉米、红苕和蔬菜等,多为玉米、红苕套种,同时种植各种蔬菜,以马铃薯为主。项目区农作物产量较低,玉米亩产300kg/亩,红薯1050kg/亩,马铃薯900kg/亩,油菜97kg/亩。3.4土地利用
38、限制因素分析项目区土地利用主要存在以下限制性因素:(1)项目区的农业气象灾害较多,3月-4月的寒潮低温,9月-10月连绵阴雨和7月-8月的伏旱及局部地区的冰雹、大风等均对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2)农业投入不足,项目区灌排及蓄水设施缺乏,农业生产抗灾能力弱。(3)项目区绝大部分为荒草地,地块中杂草丛生,裸岩出露,且项目区所在地较贫穷落后,地方政府无力进行投资开发,当地农民自行成片开发难度较大。 (4)现有旱地均为坡耕地,田块不规整,灌排设施缺乏,旱季农田灌溉无保障,暴雨时排水不畅,易造成田埂被冲毁、低洼处受涝,作物产量不稳定。(5)项目区内田间道路较少,且路况较差,交通不便,不利于农业生
39、产,生产效率低。针对以上问题,将该项目列为县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对项目区进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整理成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农田。具体对策如下:(1)对旱地,通过坡改梯,将6以上旱地降坡,改为坡式梯田,合理布设排水系统,减少水土流失。(2)按旱地的规划标准,将荒草地开发整理成耕地。(3)新修各种灌排设施,提高农业灌溉保证率,减少受洪涝和旱灾的损失。(4)整修原有生产路,新修部分生产道路,改善生产交通条件,降低生产成本高,提高生产效率。3.5 新增耕地潜力分析项目区新增耕地潜力主要来源于荒草地开发和原有耕地整理。通过坡改梯工程减少田坎占地面积以及开发荒草地来增加耕地面积。(1)项目区净耕地
40、系数分析项目区现有坡度25荒草地面积为64.41hm2,旱地面积为12.21hm2,田坎面积为2.51hm2,项目区平均净耕地系数为82.95%,具体分坡度净耕地系数见表3-5-1。整理前各坡度净耕地系数统计表表3-5-1坡度净耕地系数(%)0-686.506-1583.2915-2580.11本设计拟将6-25的旱地整理成坡式梯田,减少田坎占地,适当增加耕地面积。另将荒草地开发成旱地,荒草地开发后净耕地系数与整理同坡度旱地标准相同。由重庆市酉阳县同类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净耕地系数并结合实地踏勘意见,确定开发整理后各坡度级净耕地系数。具体数据见表3-5-2。项目区整理后各坡度耕地预计净耕地系数
41、表表3-5-2 坡度旱地净耕地系数(%)荒草地净耕地系数(%)0-686.5086.506-1585.4585.4515-2583.7483.74(该表中各系数为预测值,允许与工程竣工后实际值有差异)(2)新增工程占地面积分析对项目区旱地及荒草地进行开发整理,按照“护土有坎,上山有路,排灌有沟”的要求,配套农田水利设施,完善田间道路,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生产水平。由于农田水利设施和田间道路的完善,需新增占地。工程占地情况见表3-5-3和3-5-4。项目区工程占用地类情况表表3-5-3旱地荒草地工程类型数量占地面积(hm2)工程类型数量占地面积(hm2)规划生产路12710.102 规划生产路
42、67080.537 规划0.3m0.4m排水沟3230.026 规划0.3m0.4m排水沟9880.039 规划0.4m0.5m排水沟3350.030 规划0.4m0.5m排水沟14380.129 规划0.5m0.6m排水沟3850.039 规划0.5m0.6m排水沟20130.201 规划0.3m0.4m截水沟规划0.4m0.5m截水沟2860.026 规划0.6m0.8m截水沟规划0.5m0.6m截水沟11020.110 规划0m3蓄水池40.018 规划0m3蓄水池2座0.009 规划100m3蓄水池60.044 规划100m3蓄水池180.132 规划主要沉沙凼110.005 规划主要沉沙凼220.009 规划地边沉沙凼190.003 规划地边沉沙凼360.006 合计0.266 合计1.199项目区工程占地分坡度统计表表3-5-4 单位:hm2旱地坡度荒草地坡度0-66-1515-256-1515-250.0160.2000.0500.3220.877(3)开发整理后新增耕地分析各坡度级毛面积见表3-5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