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卷(B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答题卡的要求作答。1古代巴人在重庆境内留下了丰富的生产生活遗迹和遗物。如图所示遗迹为“李家坝水田遗址中的耕作牛蹄印”,是他们已使用牛耕技术的证据之一。这一遗迹发现于今天重庆的()A渝中区B涪陵区C奉节县D云阳县2有人曾经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这一评价旨在说明()A商鞅变法成效巨大B孝公确立皇帝制度C春秋时期诸侯称霸D战国时期大国争雄3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汉代巴郡人民创作民歌“晨风习习吹动,春雨滋润禾苗。太守注重农业,百姓丰足富饶。”颂扬一位清明正直的
2、巴都太守。这位太守是()A张仪B吴资C李盛D赵部4文物是考证历史的原始史料。下列图片所示文物,以当时人们日常书写材料为载体的是()A秦半两钱B居延汉简C东汉画像砖D龙门石窟北魏石刻5一些杰出人物在历史上创造了卓著的文化成果。下列历史人物与其文化成果的搭配,正确的是()A韩非子儒家学说B顾恺之兰亭集序C贾思勰齐民要术D苏格拉底“原子论”6赣南虽然山多,但山间溪谷多冲积成局部平原,颇宜于耕种。瑞金就是一个“种一年吃三年”的好地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下列革命根据地,以瑞金为中心形成的是()A中央革命根据地B闽浙赣革命根据地C湘赣革命根据地D湘鄂赣革命根据地7某校将以“百年历程”为题筹办纪念中国共产党诞
3、生一百周年的大型图片展。下列对中共中央在如图所示会址召开的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解说,正确的是()A通过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方针B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D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8从全国抗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抗日战场抗击和牵制着日军总兵力的78%94%,其中1937年末为88%,1938年末为94%,1939年末为83%,1940年末为78%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四年中,中国仍然抗击着日本总兵力的34%69%这表明中国战场()A是抗击日军的唯一战场 B是抗击日军的主战场C分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D最早结束二战的战事9英雄是民族的脊
4、梁。在抗日战争中,无数中华儿女以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下列图片所示民族英雄,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的是()A杨靖宇B赵登禹C张自忠D左权10七七事变后,随着大片国土的陷落,各类工厂从沿海和省外其他城市大批迁入重庆。这()使重庆成为全国唯一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区促进了重庆经济的发展为全国抗战提供了物质基础使重庆成为中国战时首都和中华民国陪都ABCD11揭示历史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以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如表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原因结果A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一二九运动的爆发C第三次长沙会战结
5、束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AABBCCDD12不同类型的资料具有不同的证史价值。下列资料中,对了解澳门历史史证价值最大的是()A电视剧澳门的故事 B档案“20世纪上半叶澳门档案”C小说澳门历史演义 D口述史“澳门口述历史丛书”13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出显著的地域特征。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埃及创造的是()A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C儒略历D帕特农神庙14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是发表于1939年4月的一幅由英国人创作的漫画德国永远不会被包围。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A德国全面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B德国避免了经济危机的打击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6、以打击德国D德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昭然若揭15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下列表述属于历史史实的是()A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B亚非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C罗斯福上台后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障法等法律D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5分,共5分。16(5分)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中国历经沧桑,民族认同始终如一,而且越是历经磨难、遭遇坎坷,越是增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和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造成这一鲜明特性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秦始皇统
7、一天下后,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和统一工作,实现了“书同文”。汉代儒者继承先秦儒家“大一统”思想,重视揭示春秋中有关“大一统”的微言大义。董仲舒宣扬“大一统”为“天地之常经”,汉武帝采纳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在大一统社会政治环境下,司马迁撰著的史记,不但重视反映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历史,而且对于汉朝的“海内一统”和国家强盛给予热情颂扬。秦汉以后的魏晋南北朝,即使在分裂割据的年代,各个政权的统治者,大都以统一为己任、以炎黄之后自居。儒家“大一统”思想始终是凝聚民族精神的支柱,使分裂的国家终归于统一。摘编自黄朴民“大一统”原则规范下的秦汉政治与文化等以下表述是从以上
8、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1)“大一统”思想增强了人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中华文明的认同。 (2)秦统一文字、汉统一思想等文化现象体现了“大一统”的时代精神。 (3)史记文笔优美,在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政权统治者不再坚持“大一统”思想。 (5)“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对中国历史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三、填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2分,第22题3分,共5分。17(2分)观察如图,请将下列遗址的名称写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1
9、)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性遗址。(2)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性遗址。18(3分)观察如图,完成下列问题:(1)请在图中的方框内写出相应国家的名称。(2)请在图例栏中对应的横线上写出:柏林墙。(3)仔细观察该图,指出柏林墙的修筑使西柏林处于怎样的状态。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7分,第24题6分,共13分。19(7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为发展同中亚、西亚各国的交往,修筑了令居(今甘肃永登)以西的道路,设置亭驿,便利商旅。据当时文献记载,通往中亚、西亚的大道,有南北两条,这成为后来著名的“丝绸之路”。19591969年,在“丝绸之路”的我国境内新发现了大批文物,在民丰这
10、个当时曾是南路要冲的地点,发现了“汉司乐府印”,说明那时在当地曾设立了专为供应汉朝使者和行旅所需食粮的管理屯田事务机构。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材料二:至1920年底,留法勤工俭学生人数约计1700人。遭受一战打击的欧洲经济萎缩。远涉重洋来到欧洲的勤工俭学生,遭受到苦力待遇,亲身体验了资本主义以掠夺别国和本国劳动者生存的事实。他们深切感受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和剥削、压迫、战争密不可分的,要想免除这些灾难,必须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因此,他们逐渐抛弃对资产阶级民主的信仰,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建立共产主义组织,走上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摘编自卫金桂等一战后的旅欧华工、勤工俭学生与中国社会主义运动材料三
11、:自1980年下半年开始,4个经济特区相继投入开发建设。短短几年时间,特区经济迅速崛起。仅以深圳特区为例,从开始兴建到1983年,就和外商签订了2500多个经济合作协议,成交额达18亿美元,引进了一批设备和技术成果。1983年与1978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1倍,财政收入增长10倍多,外汇收入增长2倍。张岂之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归纳留法勤工俭学生受到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方式及其成效。(4)综上,你可得出怎样的结论?20(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发展
12、到垄断阶段的产物,同时又是世界秩序严重失调的产物。第一次世界大战有30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人员死亡达1850万,其中1000万为非战斗人员,直接经济损失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1516亿美元。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材料二:随着大批新兴独立国家的加入,联合国的组成情况逐渐发生变化。1971年在第三世界国家(多为新兴的独立国家)的一致努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更使第三世界在联合国内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从而扭转了联合国受两个超级大国左右的局面。在这之后的历次联合国的重要会议上,都能听到一百多个第三世界国家的声音。据齐世荣世界史当代卷等整编材料三:疫情发生以来
13、,中国始终同国际社会开展交流合作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共产党同110多个国家的240个政党发出共同呼吁,呼吁各方以人类安全健康为重,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加强国际抗疫合作。摘编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2)依据所学知识回答,联合国是由哪次国际会议决定成立的?并结合材料二,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所产生的影响。(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获得的启示。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1(6分)一部人类文明史,是一部建设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增强国家治理能力的探索史。结合所学知
14、识回答:(1)法制建设有利于提升国家的治理能力和水平。经过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古罗马颁布了其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它被称为什么?其颁布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2)政治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1949年9月,为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党派等各界人士召开了什么会议?这次会议初步建立了哪一政治制度?(3)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家财力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观察如图,它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我国以经济发展为基石的综合国力的增强有何重大意义?22(6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中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涌
15、现了许多著名的医学家。东汉末年的张仲景被后世称为“医圣”,其原因是什么?(2)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的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革命文化的核心内容。历史上哪次大会开始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这有何历史意义?(3)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小岗精神”,是党和人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请指出小岗村农民“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具体表现和重要影响。2020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卷(B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答题卡的要求作答。1(1分)古代巴人在重庆境内留
16、下了丰富的生产生活遗迹和遗物。如图所示遗迹为“李家坝水田遗址中的耕作牛蹄印”,是他们已使用牛耕技术的证据之一。这一遗迹发现于今天重庆的()A渝中区B涪陵区C奉节县D云阳县【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李家坝水田遗址的相关史实。古代巴人在重庆境内留下了丰富的生产生活遗迹和遗物。【解答】1998年10月1999年1月,四川大学三峡考古队对重庆市云阳县李家坝遗址进行发掘。李家坝遗址作为巴人分布在澎溪河流域的一个区域性中心,是继涪陵小田溪遗址之后,巴文化研究领域的又一重要考古发现,对研究和揭示巴文化的历史面目、探索巴蜀文化及楚文化的联系和差异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17、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李家坝水田遗址的相关史实。2(1分)有人曾经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这一评价旨在说明()A商鞅变法成效巨大B孝公确立皇帝制度C春秋时期诸侯称霸D战国时期大国争雄【分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为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解答】“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意思是商鞅担任秦孝公的国相,为秦国开启了帝王之业,其含义商鞅变法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国力大增,为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影响深远。因此评价说明的是商鞅变法成效巨大。故选:A。【点评】本题以商鞅变法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3(1分)文化是社会政治、
18、经济的反映。汉代巴郡人民创作民歌“晨风习习吹动,春雨滋润禾苗。太守注重农业,百姓丰足富饶。”颂扬一位清明正直的巴都太守。这位太守是()A张仪B吴资C李盛D赵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巴都太守吴资的贡献的相关史实。掌握吴资。汉代巴郡的文化主要表现在民歌兴盛上,这是劳动人民抒发思想感情的一种重要形式。他们用民歌来谴责贪官污吏,赞扬劳动人民。【解答】吴资是东汉末年吕布部下济阴太守,他在任时期,农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巴郡太守吴资为官清明正直,百姓作歌颂扬他“晨风习习吹动,春雨滋润禾苗,太守注重农业,百姓丰衣足食。”题干诗句就是对他的贡献的描述。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
19、能力。理解并识记巴都太守吴资的相关史实。4(1分)文物是考证历史的原始史料。下列图片所示文物,以当时人们日常书写材料为载体的是()A秦半两钱B居延汉简C东汉画像砖D龙门石窟北魏石刻【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书写材料。纸发明前我国的书写材料有竹简等。【解答】纸发明前我国的书写材料有竹简等,A是秦朝的货币,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我国的书写材料开始以纸为主,故CD中的材料不是当时的主要书写材料,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掌握我国古代书写材料的发展和变化。5(1分)一些杰出人物在历史上创造了卓著的文化成果。下列历史人物与其文化成果的搭配,正确的是()A韩非子儒家学说B顾恺之兰亭集序C贾思勰齐民要术D
20、苏格拉底“原子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人物与其文化成果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韩非子、顾恺之、贾思勰、苏格拉底的文化成果。【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韩非子是法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德谟克利特率先提出“原子论”。选项C历史人物与其文化成果搭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
21、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韩非子、顾恺之、贾思勰、苏格拉底的文化成果的相关史实。6(1分)赣南虽然山多,但山间溪谷多冲积成局部平原,颇宜于耕种。瑞金就是一个“种一年吃三年”的好地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下列革命根据地,以瑞金为中心形成的是()A中央革命根据地B闽浙赣革命根据地C湘赣革命根据地D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分析】本题考查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知道中国革命根据地的形成以瑞金为中心。【解答】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到1930年初建立了赣南和闽西根据地。此后,赣南和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故选:A。【点评】掌握中国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和意
22、义。7(1分)某校将以“百年历程”为题筹办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周年的大型图片展。下列对中共中央在如图所示会址召开的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解说,正确的是()A通过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方针B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D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分析】本题考查遵义会议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图片信息的解读。【解答】观察图片可知,图中的建筑是遵义会议旧址。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
23、成熟。故选:C。【点评】注意掌握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8(1分)从全国抗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抗日战场抗击和牵制着日军总兵力的78%94%,其中1937年末为88%,1938年末为94%,1939年末为83%,1940年末为78%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四年中,中国仍然抗击着日本总兵力的34%69%这表明中国战场()A是抗击日军的唯一战场B是抗击日军的主战场C分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D最早结束二战的战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学生结合抗日战争的过程特征以及影响来分析。【解答】从材料可以看出,日本在中国大陆一直投入了大量的陆军师团。反映出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拖住了大量的日军,是抗击日军
24、的主战场,中国抗战的效果非常明显。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好考查的知识点是抗日战争,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做出正确的选择。9(1分)英雄是民族的脊梁。在抗日战争中,无数中华儿女以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下列图片所示民族英雄,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的是()A杨靖宇B赵登禹C张自忠D左权【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民族英雄。理解掌握选项中四位抗日英雄的事迹。【解答】张自忠,抗日民族英雄,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牺牲的最高将领。故选:C。【点评】本题以抗日民族英雄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10(1分)七七事变后,随着大
25、片国土的陷落,各类工厂从沿海和省外其他城市大批迁入重庆。这()使重庆成为全国唯一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区促进了重庆经济的发展为全国抗战提供了物质基础使重庆成为中国战时首都和中华民国陪都ABC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七七事变后各类工厂从沿海和省外其他城市大批迁入重庆的重要影响的相关史实。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主席林森率国民政府办事机构到达重庆,12月1日,正式在重庆办公。从此,重庆成为中国抗战时期的首都,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解答】七七事变后,随着大片国土的陷落,各类工厂从沿海和省外其他城市大批迁入重庆。这使重庆成为全国唯一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
26、区、促进了重庆经济的发展、为全国抗战提供了物质基础。使重庆成为中国战时首都和中华民国陪都是1937年南京的失陷。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七七事变后各类工厂从沿海和省外其他城市大批迁入重庆的重要影响的相关史实。11(1分)揭示历史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以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如表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原因结果A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一二九运动的爆发C第三次长沙会战结束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AABBCC
27、DD【分析】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意义。【解答】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A对应错误;西安事变的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5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是一二九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B对应错误;广州、武汉失守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C对应错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D对应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要熟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排除干扰项。12(1分)不同类型的资料具有不同的证史价值。下列资料中,对了解澳门历史史证价值最大的是()A电视剧澳门的故事B档案“20
28、世纪上半叶澳门档案”C小说澳门历史演义D口述史“澳门口述历史丛书”【分析】本题考查了史料。不同类型的资料具有不同的证史价值。【解答】就性质而言,史料有原始史料(当时留下的事物、文件、记录、日记、当事人的回忆录、调查记录、群众传说);撰述史料(根据原始史料撰写的历史著作,如春秋、史记等),原始史料史证价值最大,所以B档案“20世纪上半叶澳门档案”对了解澳门历史史证价值最大。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不同史料的价值,运用所学,准确作答。13(1分)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出显著的地域特征。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埃及创造的是()A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C儒略历D帕特农神庙【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埃
29、及文明,掌握相有关埃及的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解答】金字塔是为古埃及国王修建的巨型陵墓,它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既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其被奴役和压迫的历史见证,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巴比伦王国的成就;儒略历是古代罗马的成就;帕特农神庙是古代希腊的文明成就。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成果金字塔的相关史实。14(1分)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是发表于1939年4月的一幅由英国人创作的漫画德国永远不会被包围。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A德国全面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B德国避免了经济危机的打击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以打击德国D德
30、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昭然若揭【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知道漫画反映了德国企图称霸世界的野心昭然若揭。【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漫画发表时间是1939年4月,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漫画的名字德国永远不会被包围反映了德国企图称霸世界的野心昭然若揭。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15(1分)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下列表述属于历史史实的是()A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B亚非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C罗斯福上台后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障法等法律D世界
31、贸易组织的建立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的区别。把握北魏孝文帝改革、亚非会议、罗斯福新政、世界贸易组织的知识点。【解答】历史史实即历史事实,历史事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结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ABD三项分别是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亚非会议、世界贸易组织建立意义的评论,都属于历史结论,C项是历史史实。所以C项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亚非会议、罗斯福新政、世界贸易组织的知识点。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5分,共5分。16(5分)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中
32、国历经沧桑,民族认同始终如一,而且越是历经磨难、遭遇坎坷,越是增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和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造成这一鲜明特性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和统一工作,实现了“书同文”。汉代儒者继承先秦儒家“大一统”思想,重视揭示春秋中有关“大一统”的微言大义。董仲舒宣扬“大一统”为“天地之常经”,汉武帝采纳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在大一统社会政治环境下,司马迁撰著的史记,不但重视反映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历史,而且对于汉朝的“海内一统”和国家强盛给予热情颂扬。秦汉以后的魏晋南北朝,
33、即使在分裂割据的年代,各个政权的统治者,大都以统一为己任、以炎黄之后自居。儒家“大一统”思想始终是凝聚民族精神的支柱,使分裂的国家终归于统一。摘编自黄朴民“大一统”原则规范下的秦汉政治与文化等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1)“大一统”思想增强了人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中华文明的认同。A(2)秦统一文字、汉统一思想等文化现象体现了“大一统”的时代精神。A(3)史记文笔优美,在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C(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政权统治者不再坚持“大一统”思想
34、。B(5)“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对中国历史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A【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大一统思想的沿袭。大一统思想是中国始终走向统一,维持文明传承的重要因素。【解答】(1)根据材料“造成这一鲜明特性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可知“大一统”思想增强了人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中华文明的认同。故答案为A。(2)根据材料“始皇统一天下后,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和统一工作,实现了“书同文”。汉代儒者继承先秦儒家“大一统”思想,重视揭示春秋中有关“大一统”的微言大义。董仲舒宣扬“大一统”为“天地之常经”,汉武帝采纳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把儒家学说立
35、为正统思想。”可知秦统一文字、汉统一思想等文化现象体现了“大一统”的时代精神。故答案为A。(3)史记文笔优美,在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的说法正确,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故答案为C。(4)根据材料“秦汉以后的魏晋南北朝,即使在分裂割据的年代,各个政权的统治者,大都以统一为己任、以炎黄之后自居。儒家“大一统”思想始终是凝聚民族精神的支柱,使分裂的国家终归于统一。”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政权统治者不再坚持“大一统”思想的说法与材料不符。故答案为B。(5)根据材料“儒家“大一统”思想始终是凝聚民族精神的支柱,使分裂的国家终归于统一。”可知“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对中国历史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故答案为
36、A。故答案为:(1)A。(2)A。(3)C。(4)B。(5)A。【点评】掌握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的起源、传承和意义。三、填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2分,第22题3分,共5分。17(2分)观察如图,请将下列遗址的名称写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1)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性遗址。(2)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性遗址。【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始的农耕生活,把握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遗址。【解答】半坡原始居民生活于距今五六千年的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并且开始种植蔬菜,体现了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文化。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浙江余姚市,是世界上最早种植了
37、水稻的原始居民,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生活。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注意准确识记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18(3分)观察如图,完成下列问题:(1)请在图中的方框内写出相应国家的名称。(2)请在图例栏中对应的横线上写出:柏林墙。(3)仔细观察该图,指出柏林墙的修筑使西柏林处于怎样的状态。【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欧洲冷战对峙局面的基本形成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德国的分裂。【解答】(1)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
38、”或“东德”。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图中的方框内相应的国家应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民主德国;东德)。(2)德国分裂,柏林也一分为二,东西方的对峙在这里得到了体现。1961年,民主德国为防止居民外流和西方势力的渗透,在东、西柏林之间的己方领土上修筑了“反法西斯防卫墙”,简称“柏林墙”。 柏林墙由水泥墙、通电铁丝网和瞭望塔组成,全长约154千米,高34米,将西柏林包围起来。柏林墙成为东西方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冷战结束,民主德国政局发生急剧动荡。1989年11月,民主德国宣布开放柏林墙。观察题干图片可知,图中黑色实线在图例栏中对应的应是柏林墙。
39、(3)仔细观察“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示意图”可知,柏林墙的修筑使西柏林处于被包围、阻隔的状态。故答案为:(1)(2)(3)被包围、阻隔的状态。【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欧洲冷战对峙局面的基本形成的相关史实。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7分,第24题6分,共13分。19(7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为发展同中亚、西亚各国的交往,修筑了令居(今甘肃永登)以西的道路,设置亭驿,便利商旅。据当时文献记载,通往中亚、西亚的大道,有南北两条,这成为后来著名的“丝绸之路”。19591969年,在“丝绸之路”的我国境内新发现了大批文物,在民丰这个
40、当时曾是南路要冲的地点,发现了“汉司乐府印”,说明那时在当地曾设立了专为供应汉朝使者和行旅所需食粮的管理屯田事务机构。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材料二:至1920年底,留法勤工俭学生人数约计1700人。遭受一战打击的欧洲经济萎缩。远涉重洋来到欧洲的勤工俭学生,遭受到苦力待遇,亲身体验了资本主义以掠夺别国和本国劳动者生存的事实。他们深切感受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和剥削、压迫、战争密不可分的,要想免除这些灾难,必须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因此,他们逐渐抛弃对资产阶级民主的信仰,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建立共产主义组织,走上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摘编自卫金桂等一战后的旅欧华工、勤工俭学生与中国社会主义运动材料三:
41、自1980年下半年开始,4个经济特区相继投入开发建设。短短几年时间,特区经济迅速崛起。仅以深圳特区为例,从开始兴建到1983年,就和外商签订了2500多个经济合作协议,成交额达18亿美元,引进了一批设备和技术成果。1983年与1978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1倍,财政收入增长10倍多,外汇收入增长2倍。张岂之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归纳留法勤工俭学生受到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方式及其成效。(4)综上,你可得出怎样的结论?【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总结和概括能力。理解掌握丝绸之
42、路、马克思主义传播、经济特区建立等相关史实,认识到对外交流促进经济社会进步与发展。【解答】(1)由材料一:汉为发展同中亚、西亚各国的交往,修筑了令居(今甘肃永登)以西的道路,设置亭驿,便利商旅。据当时文献记载,通往中亚、西亚的大道,有南北两条,这成为后来著名的“丝绸之路”。19591969年,在“丝绸之路”的我国境内新发现了大批文物,在民丰这个当时曾是南路要冲的地点,发现了“汉司乐府印”,说明那时在当地曾设立了专为供应汉朝使者和行旅所需食粮的管理屯田事务机构。可以看出,汉代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措施包括:修筑道路,设置亭驿;设置供应商路所需食粮的管理屯田事务机构。(2)由材料二:至1920年底
43、,留法勤工俭学生人数约计1700人。遭受一战打击的欧洲经济萎缩。远涉重洋来到欧洲的勤工俭学生,遭受到苦力待遇,亲身体验了资本主义以掠夺别国和本国劳动者生存的事实。他们深切感受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和剥削、压迫、战争密不可分的,要想免除这些灾难,必须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因此,他们逐渐抛弃对资产阶级民主的信仰,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建立共产主义组织,走上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可以看出,留法勤工俭学生受到的影响包括:勤工俭学生亲身体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加深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抛弃了对资本主义的信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3)由自“1980年下半年开始,4个经济特区相继投入
44、开发建设。短短几年时间,特区经济迅速崛起。仅以深圳特区为例,从开始兴建到1983年,就和外商签订了2500多个经济合作协议,成交额达18亿美元,引进了一批设备和技术成果。”可以看出,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方式是与外商开展经济合作,引进设备和技术。由“1983年与1978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1倍,财政收入增长10倍多,外汇收入增长2倍。”可以看出,成效是促进特区经济迅速崛起。(4)由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对外交流促进经济社会进步与发展。故答案为:(1)修筑道路,设置亭驿;设置供应商路所需食粮的管理屯田事务机构。(2)勤工俭学生亲身体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加深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抛弃了对资本主
45、义的信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3)方式:与外商开展经济合作,引进设备和技术;成效:促进特区经济迅速崛起。(4)对外交流促进经济社会进步与发展。【点评】本题以丝绸之路、马克思主义传播、经济特区建立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20(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产物,同时又是世界秩序严重失调的产物。第一次世界大战有30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人员死亡达1850万,其中1000万为非战斗人员,直接经济损失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1516亿美元。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材料二:随着大批新兴独立国家的加入,联合国的组成情况逐渐发生变化。1971年在第三世界国家(多为新兴的独立国家)的一致努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更使第三世界在联合国内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从而扭转了联合国受两个超级大国左右的局面。在这之后的历次联合国的重要会议上,都能听到一百多个第三世界国家的声音。据齐世荣世界史当代卷等整编材料三: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始终同国际社会开展交流合作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共产党同110多个国家的240个政党发出共同呼吁,呼吁各方以人类安全健康为重,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加强国际抗疫合作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