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28分)1【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澳门回归的相关知识点。中国于1999年12月20日,正式收回澳门,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通过澳门回归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2【分析】本题考查袁隆平。题干关键信息“杂交水稻之父”。【解答】据题干关键信息“杂交水稻之
2、父”并结合所学,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袁隆平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3【分析】本题考查了两河流域和汉谟拉比法典。亚洲西部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因形似一轮弯月,土地肥沃,有“新月沃地”之称。【解答】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
3、法典,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两河流域中下游,故A正确;B项长江黄河流域诞生的是中华文明,与题意不符;C项尼罗河流域诞生的是古代埃及文明,与题意不符;D项印度河流域诞生的是古代印度文明,与题意不符。故选:A。【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4【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注意识记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解答】斯巴达和雅典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奴隶制城邦,公元前5世纪,希腊进入了全面繁荣时期,雅典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雅典的民主政治使全体成年男性居民拥有了民主权利。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
4、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的相关史实。5【分析】本题考查巴黎大学。在西欧古老的大学中,最为著名的法国大学是巴黎大学。【解答】在西欧古老的大学中,最为著名的法国大学是巴黎大学。巴黎大学是一所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综合大学,创立于9世纪,最初附属于巴黎圣母院,1180年法皇路易七世正式授予其“大学”称号,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并称世界最古老的大学,又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巴黎大学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6【分析】本题考查了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的统一。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国家,内忧外患,阿拉伯人
5、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应运而生。【解答】穆罕默德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民族统一体。该宗教信仰是伊斯兰教。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国家,内忧外患,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应运而生。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7【分析】
6、本题考查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从646年开始,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次改革学习吸收了中国文化。【解答】646年,通过政变上台的孝德天皇颁布诏书,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故646年,日本进行了一次改革,效仿中国,那么,这次改革是大化改新。故选:A。【点评】注意对大化改新内容的识记。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几位航海家远航的路线。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向西到达美洲的新航路,麦哲伦进行环球航行,达伽马开辟了从欧洲经好望角到达印度的新航路。1487年迪亚士率船队到达好望角。故选:
7、C。【点评】注意几位航海家远航的路线。9【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彼得一世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赫鲁晓夫改革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促进俄国历史进步的改革的相关史实。【解答】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出现了严重危机,农奴暴动此起彼伏,严重威胁着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为摆脱农奴制危机,沙皇被迫进行了
8、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中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重大的转折点。苏联在20世纪后半期进行的改革有: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由于赫鲁晓夫改革未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改革失败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彼得一世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赫鲁晓
9、夫改革的相关史实。1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玻利瓦尔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相关史实。【解答】玻利瓦尔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在南美洲北部地区,玻利瓦尔宣布解放黑人奴隶,承诺胜利后分给起义士兵土地。大批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参加起义部队。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越过常年积雪的安第斯山脉,大败西班牙军队。玻利瓦尔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当选总统后,他继续领导南美的独立战争。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先后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他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尔由于功勋卓著,被誉为南美的“
10、解放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玻利瓦尔的相关史实。1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牛顿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牛顿的科学成就的相关史实。【解答】据所学可知,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牛顿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系统阐述了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从而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力学,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牛顿的经典力学在科学技术上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牛顿的相关史实。12【
1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月革命。题干关键信息“列宁”“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冬宫”。【解答】据题干关键信息“列宁”“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冬宫”并结合所学,1917年3月(俄国旧历二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引起俄国士兵的不满,1917年11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1917年,列宁亲自领导起义。阿芙乐号巡洋舰一声炮响,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银行等站略要点,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苏俄(或苏
12、维埃俄国、苏维埃社会主义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十月革命的背景、经过以及影响。1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战后西欧和日本发展的有关内容,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后日本和西欧之所以快速发展,原因是都重视科技教育,采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都利用了美国的扶持。故选:D。【点评】注意准确识记战后西欧和日本发展的原因。14【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非洲独立运动,掌握重大事件的时间。【解答】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1971年
13、;纳米比亚独立是1990年;万隆会议召开是1955年;非洲独立年是1960年。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非洲独立运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二、非选择题(共37分)15【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始。【解答】(1)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的历史转折。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会议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这一决策的总设计师
14、是邓小平。(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1980年,我国建立了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1984年,我国决定开放14个沿海城市;从1985年起,我国相继在长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20世纪90年代起,开放内地,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3)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故答案为:(1)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2)“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5、。(3)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言之有理即可)【点评】掌握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和历史意义。16【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拿破仑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解答】(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议会制约王权”的政治体制指的是君主立宪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2)据材料二“北美13个殖民地正式脱离英国而独立,成为独立和自由的美利坚合众国。它在历
16、史上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所涉及的法律文献是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宣称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成为当时欧洲大陆各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面旗帜,独立宣言是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件。马克思称赞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3)据题干图片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体现了法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材料三中的内容来自于法国的人权宣言。1789年7月14日,巴黎
17、人民起义,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由此爆发,它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是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1789年8月,法国资产阶级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这个国家的历史上,拿破仑发动的战争征服了几乎整个欧洲大陆。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这些适应了资产阶级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建立了资产阶级军事专政。拿破仑时期,颁布了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拿破仑还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控制欧洲大片地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革命和侵略扩张的双重性,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利益
18、,又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又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4)题干这些法律文献都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而产生的,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答案为:(1)君主立宪制。(2)独立宣言。(3)人权宣言;拿破仑。(4)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或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拿破仑的相关史实。1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理解科技是一柄双刃剑。【解答】(1)阅读材料一“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
19、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当时就使英国一个国家能够对抗整个世界。”及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得益于英国历史上的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据所学知识可知,政治上,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较早的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济上,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英国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工业革命完成后机器大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2)观察材料二题干图片可知,材料二中图1是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电灯泡,图4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发明的电子计算机。以图1为代表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以图4
20、为代表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观察材料二题干图片可知,图2中的交通工具是汽车,其动力机是内燃机,图3中交通工具是火车机车,其动力机是蒸汽机。(3)观察材料二题干图片可知,图1是耐用电灯泡,其发明者是美国的科学家是爱迪生。图3中的交通工具是蒸汽机车,其发明者是英国的工程师斯蒂芬森。(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科技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也带来很多社会问题,我们应在发展科技同时,应该趋利避害,采用科技新成果,坚持可持续发展,减少和避免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故答案为:(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2)电气时代;信息时代。内燃机;蒸汽机
21、。(3)爱迪生;斯蒂芬森。(4)我们在发展科技同时,应该趋利避害,采用科技新成果,坚持可持续发展,减少和避免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言之有理即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18【分析】本题以战争与灾难相随。和平与发展相伴为切入点,以三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一战原因、一战和二战转折点战役、20世纪世界格局变动,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解答】(1)据材料一中的图片信息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两个原因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
22、衡,萨拉热窝事件。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国家要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殖民地,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形成了德奥意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转折性战役是凡尔登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性战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战期间的著名战役是凡尔登战役,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七十多万人的伤亡,史称“凡尔登绞肉机”。凡尔登战役是一战时德国在
23、西线发动的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从此德军开始衰落,逐渐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1942年7月,德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由此开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3)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三中图1、图2、图3的图片信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政治格局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两极格局;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多极化。(4)当今世界
24、环境整体和平,局部战争依然存在。观察材料三中图4和图5的图片信息,联合国大厦前的这两幅雕塑反映了人们渴望和平的心愿。图4中打结的手枪反映了人们反对武力、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理想,图5铸剑为犁反映了人们反对战争、发展生产的愿望。两者体现了人们渴望和平与发展的愿望。故答案为:(1)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萨拉热窝事件。(2)一战:凡尔登战役;二战:斯大林格勒战役。(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4)渴望和平与发展。【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一战原因、一战和二战转折点战役、20世纪世界格局变动的相关知识。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2/5 17:49:10;用户:微信用户;邮箱:orFmNt6JxbombNK-PZkfnvM8130;学号:42171657第9页(共9页)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