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在家庭厨房中,下列做法属于物理变化的是()用食醋除水垢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用西瓜榨汁用燃气煮饭ABCD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塞紧橡胶塞B稀释浓硫酸C测溶液pHD倾倒液体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4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高效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12D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
2、质量分数最大5食品安全无小事,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为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B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用来防腐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防腐D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作调味品6化肥能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粮食产量。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尿素CO(NH2)2B氯化钾(KCl)C硝酸钾(KNO3)D磷酸钙Ca3(PO4)27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固体物质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固体可以是()A食盐B硝酸铵C氧化钙D氢氧化钠8下列物质属于盐类的是()ANaHCO3BHgOCH2CO3DNaOH9(2分)一定条件
3、下,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质量(单位:g),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数值为8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C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3:1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10(2分)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式,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碱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成蓝色,则能使石蕊溶液变成蓝色的溶液一定呈碱性B物质燃烧的反应都能放出热量,则能放出热量的反应一定是物质燃烧的反应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11(2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
4、线如图所示,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乙中混有少量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Ct3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D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丙甲乙12(2分)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从粗盐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检验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取样,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D鉴别硫酸铵和硫酸钾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AABBCCDD二、非选择题13(
5、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氩气 (2)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化合价 (3)硝酸钠中的阴离子 (4)碘酒中的溶剂 14(6分)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1)图1是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X的值是 ,氯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2)图2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甲的原子序数 (选填“大于”或“小于”)乙的原子序数。同时,由图1、图2可推测出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3)图3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选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生成的A、B分子个数比是 。15(4分)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通电一段
6、时间后,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 。(2)过滤能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3)生活中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在生活中可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4)爱护水资源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请你写出一条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 。16(5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金属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铝合金与铝片相互刻画,在铝片表面会留下划痕,说明铝合金比铝硬度 (选填“大”或“小”)。(2)汽车表面的烤漆,不仅美观还能防锈,其防锈的原理是 。(3)工人师傅切割铁板时,用硫酸铜溶液在铁板上画线,可以留下红色痕迹,
7、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在含有硝酸银、硝酸亚铁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仍为浅绿色,则此时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5)为探究Fe、Zn、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选项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铁、氯化锌溶液、氯化铜溶液B.铜、锌、氯化亚铁溶液C.铜、氯化锌溶液、氯化亚铁溶液17(5分)某同学欲配制12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 g。(2)图示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3)若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
8、“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托盘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则应 直到天平平衡。(4)欲配制6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10%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18(6分)化学知识与生活、环境、健康等联系紧密。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用微粒观点解释其原因: 。(2)炒菜结束后,用关闭燃气阀门的方法灭火,其原理是 。(3)室温下,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 有关。(4)塑料制品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尤为严重。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使用可降解的塑料B.重复使用某些
9、塑料制品C.禁止使用塑料制品(5)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它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氮和 等,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6)酱油是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有些酱油中加铁强化剂可以预防缺铁性 。19(3分)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A的溶液为蓝色,B是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碱,C的浓溶液是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E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C的化学式为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
10、式为 。(3)图中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0(3分)结合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图A实验结束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2)图B实验中,发现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碘却可以溶解在汽油中,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 有关。(3)图C实验是蒸发食盐水的操作,其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21(5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中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检验瓶中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 (选填“b”或“c”)口处
11、,观察木条是否复燃;需要瓶中氧气时,可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水应从导管 (选填“b”或“c”)口通入。(4)通常状况下,硫化氢(H2S)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则制取硫化氢气体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22(9分)化学实验活动课上,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1)通过A实验验证了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2)B实验试管中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两者反应,某同学向A实验试管中逐滴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时,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提出问题】取B实验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分析,溶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12、?【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aCl2猜想二:CaCl2、Ca(OH)2和HCl猜想三: 猜想四:CaCl2、Ca(OH)2【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交流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二是不成立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进行实验】为进一步探究溶质成分,确定其他猜想是否成立,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同学取B实验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另一试管中,向里面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猜想 不成立乙同学取B实验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少许,测定其pHpH (选填“”、“”或“”)7猜想三成立【反思评价】实验过程中,丙同学取B实验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另一试管中,向里面
13、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现象是 ,他也得出猜想三成立的结论。但其他同学认为,丙同学的方案无法证明猜想三是成立的,原因是 。【拓展与应用】除以上方法外,要证明猜想三成立,以下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B.氧化铜C.锌(3)C实验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工业上常用该反应制取烧碱。23(4分)在实验室中做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反应后,生成了铜和2.2g二氧化碳。请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一、选择题1在家庭厨房中,下列做法属于物理变化的是()用食醋除水垢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用西瓜榨汁用燃气煮饭ABCD【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
14、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用食醋除水垢生成二氧化碳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西瓜榨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用燃气煮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变化判断,明确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塞紧橡胶塞B稀释浓硫酸C测溶液pHD倾倒液体【分析】A、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
15、断搅)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
16、操作错误。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试管没有倾斜、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分析】A、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
17、、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4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高效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
18、:1:12D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分析】A、根据物质的构成情况来分析;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解答】解:A、过氧乙酸是由过氧乙酸分子构成的,过氧乙酸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说法错误;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14+16376,说法正确;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3)6:1:12,说法正确;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3)6:1:12,可见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说法正确。故选:
19、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食品安全无小事,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为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B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用来防腐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防腐D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作调味品【分析】A、根据化肥与农药的使用原则来分析;B、根据氮气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C、根据甲醛有毒来分析;D、根据亚硝酸钠有毒来分析。【解答】解:A、为提高粮食产量,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不能大量使用,以防污染水体、污染土壤,说法错误;B、氮气的化学性质较稳定,因此可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用来防腐,说法正
20、确;C、甲醛能破坏人体内蛋白质的结构,因此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防腐,说法错误;D、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作调味品,以防危害人体健康,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全面性比较强,解答本题要加强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6化肥能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粮食产量。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尿素CO(NH2)2B氯化钾(KCl)C硝酸钾(KNO3)D磷酸钙Ca3(PO4)2【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尿素CO(NH2)2中
21、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B、氯化钾(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C、硝酸钾(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D、磷酸钙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7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固体物质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固体可以是()A食盐B硝酸铵C氧化钙D氢氧化钠【分析】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食盐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故选项错误。B、硝
22、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会导致溶液温度下降,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故选项正确。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故选项错误。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温度变化情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下列物质属于盐类的是()ANaHCO3BHgOCH2CO3DNaOH【分析】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NaHCO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正确。B、Hg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23、故选项错误。C、H2CO3是由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故选项错误。D、NaOH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盐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2分)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质量(单位:g),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数值为8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C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3:1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
24、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答】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18+3+1+2+592828,该选项说法正确;B、由物质的质量变化可知,该反应是甲和乙反应生成了丙和戊,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该选项说法正确;C、由物质质量变化可知,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189):(85)3:1,该选项说法正确;D、该反应是甲和乙反应生成了丙和戊,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1
25、0(2分)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式,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碱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成蓝色,则能使石蕊溶液变成蓝色的溶液一定呈碱性B物质燃烧的反应都能放出热量,则能放出热量的反应一定是物质燃烧的反应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分析】A、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蓝。B、根据化学反应时的能量变化,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催化剂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D、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解答】解:A、碱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成蓝色,则能使石蕊溶液
26、变成蓝色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故选项推理正确。B、物质燃烧的反应都能放出热量,但能放出热量的反应不一定是物质燃烧的反应,如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故选项推理错误。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等,故选项推理错误。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C2H5OH,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11(2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t1时,甲、丙两
27、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乙中混有少量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Ct3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D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丙甲乙【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解答】解:A、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故A错误;B、乙物质的溶解
28、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乙中混有少量甲,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故B错误;C、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g,所以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只能溶解30g的固体,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37.5%,故C正确;D、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小,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甲物质的溶剂最少,丙物质的溶剂最多,分别降温到t2,不会影响溶剂质量的变化,所以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丙乙甲,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2
29、(2分)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从粗盐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检验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取样,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D鉴别硫酸铵和硫酸钾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AABBCCDD【分析】A、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B、根据粗盐提纯是将粗盐中含有的泥沙等不溶物除去,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
30、法鉴别它们。【解答】解:A、氧气不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检验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碳酸钠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不能检验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还需证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的是硫酸铵,无明显气味的是硫酸钾,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
31、: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二、非选择题13(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氩气 Ar(2)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化合价 KO3(3)硝酸钠中的阴离子 NO3(4)碘酒中的溶剂 C2H5OH【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化学
32、式书写的一般规律是:正前负后,然后利用十字交叉法书写。【解答】解:(1)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氩气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表示为Ar;故答案为:Ar;(2)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氯酸钾中氯元素化合价是+5价,表示为KO3;故答案为:KO3;(3)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硝酸钠中的阴离子是硝酸根离子,表示为NO3;故答案为:NO3;(4)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表示为C2H5OH;故答案为:C2H5OH。【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要加强练习,理解应用本考点主
33、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4(6分)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1)图1是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X的值是 8,氯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17。(2)图2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甲的原子序数 小于(选填“大于”或“小于”)乙的原子序数。同时,由图1、图2可推测出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7。(3)图3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化合物(选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生成的A、B分子个数比是 1:3。【分析】(1)根据氯离子的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稳定结构、原子序数质子数分析解答;(2)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分析;(3)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微粒的变化分析生成物分子个数比
34、分析;【解答】解:(1)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原子序数质子数17;(2)元素在周期表中是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故甲的原子序数小于乙的原子序数;氟与氯是同一主族元素,故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是7;(3)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同种分子构成的,故属于化合物;由上图可知,生成的A、B分子个数比是1:3;故答案为:(1)8;17;(2)小于;7;(3)化合物;1:3。【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图示的考查,解题时的关键是要求学生据有一定的识图分析能力,并对化学反应的微观解释有较清晰的认识。15(4分)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宝贵
35、的自然资源。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 氢气。(2)过滤能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漏斗。(3)生活中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在生活中可用 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4)爱护水资源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请你写出一条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 利用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分析】过滤能使固体和液体分离。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
36、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解答】解:(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故答案为:氢气。(2)过滤能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故答案为:漏斗。(3)生活中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在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答案为:煮沸。(4)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是利用洗菜水浇花等。故答案为:利用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点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16(5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金属起着重要的作
37、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铝合金与铝片相互刻画,在铝片表面会留下划痕,说明铝合金比铝硬度 大(选填“大”或“小”)。(2)汽车表面的烤漆,不仅美观还能防锈,其防锈的原理是 隔绝氧气和水。(3)工人师傅切割铁板时,用硫酸铜溶液在铁板上画线,可以留下红色痕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Fe+CuSO4FeSO4+Cu(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在含有硝酸银、硝酸亚铁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仍为浅绿色,则此时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Al(NO3)3、Zn(NO3)2、Fe(NO3)2(用化学式表示)。(5)为探究Fe、Zn、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选项中
38、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A.铁、氯化锌溶液、氯化铜溶液B.铜、锌、氯化亚铁溶液C.铜、氯化锌溶液、氯化亚铁溶液【分析】(1)根据合金的性质来分析;(2)根据防锈的原理来分析;(3)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4)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以及实验现象来分析;(5)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以及验证方法来分析。【解答】解:(1)铝合金与铝片相互刻画,在铝片表面会留下划痕,说明铝合金比铝硬度大;故答案为:大;(2)汽车表面的烤漆,不仅美观还能防锈,其防锈的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故答案为:隔绝氧气和水;(3)由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所以铁能够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故用硫酸铜溶液在铁板上划线可以留下红色痕迹,该变
39、化的原理是Fe+CuSO4FeSO4+Cu;故答案为:Fe+CuSO4FeSO4+Cu;(4)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铝、锌、铁、银,在含有硝酸银、硝酸亚铁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锌与硝酸铝不反应,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然后再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硝酸锌,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仍为浅绿色,说明溶液中含有硝酸亚铁,则此时滤液中一定有未参加反应的硝酸铝、反应生成的硝酸锌,未充分反应的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故答案为:Al(NO3)3、Zn(NO3)2、Fe(NO3)2;(5)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Zn、Fe、Cu。A.铁与氯化锌溶液不反应,铁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
40、置换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可以验证;B.铜与氯化亚铁溶液不反应,锌能与氯化亚铁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铁和氯化锌,可以验证;C.铜与氯化锌溶液、氯化亚铁溶液均不反应,只能证明铜最不活泼,无法验证锌和铁的活动性强弱;故答案为:AB。【点评】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17(5分)某同学欲配制12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 12g。(2)图示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3)若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制溶
41、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偏小(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托盘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则应 继续添加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4)欲配制6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10%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30g。【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等于溶液质量乘以溶质质量分数进行分析;(2)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进行分析;(3)根据量筒读数的方法及天平使用的方法进行分析;(4)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解:(1)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120g10%12g,故答案为:12;(2)配制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装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故答案为:;(3)若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
42、数,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答案为:偏小;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托盘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则氯化钠的质量偏小,应该继续添加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故答案为:继续添加氯化钠;(4)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需要10%的氯化钠溶液质量为,故答案为:30g。【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溶液配制的步骤及注意事项,难度不大。18(6分)化学知识与生活、环境、健康等联系紧密。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用微粒观点解释其原因:温度升高,微粒运动速率加快。(2)炒菜结束后,用关闭燃气阀门的方法灭火,其原理是 隔离可燃物。(3)室温下,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
43、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 压强有关。(4)塑料制品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尤为严重。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B。A.使用可降解的塑料B.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C.禁止使用塑料制品(5)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它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氮和 二氧化硫等,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6)酱油是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有些酱油中加铁强化剂可以预防缺铁性 贫血。【分析】(1)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2)根据灭火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3)根据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来分析;(4)根据解决白色污染的措施来分析;(5)根据造成酸雨的物质
44、来分析;(6)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解答】解:(1)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温度升高,微粒运动速率加快,因此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故答案为:温度升高,微粒运动速率加快;(2)炒菜结束后,用关闭燃气阀门的方法灭火,其原理是隔离可燃物;故答案为:隔离可燃物;(3)室温下,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故答案为:压强;(4)A.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可以缓解白色污染;B.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可以缓解白色污染;C.禁止使用塑料制品是不现实的;故答案为:AB;(5)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它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等,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故答案为:二氧化硫;(6)酱油是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有些酱油中加铁强化剂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故答案为:贫血。【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9(3分)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A的溶液为蓝色,B是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碱,C的浓溶液是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E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