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3分)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考点】34:董仲舒的思想主张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根据所学以及材料,A项说法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不够
2、恰当。民贵君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而董仲舒的“屈民以伸君”显然是注重君主,违背了原始儒家的民本思想,故B项正确。C、D两项中信息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而且与史实不符,应排除。故选:B。【点评】董仲舒的思想主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2(3分)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
3、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考点】2R:古代市的变迁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考查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解答】依据材料中“州县不得置市”“中县户满三千人以上,置市令一人”的信息可知,唐朝前期不准设置市,后期可以设置,从而说明市的建置管理有所变化,故A项正确。B、D均不符合题干信息。市的交易不在受官府监管出现在宋代,故C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是
4、材料型选择题。关于材料型选择题 (1)一般采用信息推断法: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结合教材知识迁移分析。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排除与材料明显不符的选项或结论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的选项。(2)注意细节:有时材料太长,观点隐藏在后半部分,需要完整阅读;有时设问为否定式,需要标记设问关键词;常见的名词在材料中有特定含义;注意材料中时空限制和材料出处。3(3分)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
5、精雕细校。由此推断()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考点】3B: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点雕版印刷术,从题干官方的“剧增”、“大量”到“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可知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解答】A唐朝就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的书籍,在此之后的五代后唐时期的人不可能发明雕版印刷术。B题中材料并没有提到活字印刷,材料也不能反映出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从官方的“剧增”、“大量”到“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可知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宋朝书
6、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可知雕版印刷不仅仅限用于官方刻书。故选:C。【点评】本题旨在通过学生对材料的阅读与分析来考查雕版印刷术的相关史实。4(3分)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考点】2Y: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考查明朝海禁政策的原因以及影响
7、,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的能力。【解答】废止明初以来“海禁”说法明显错误,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因势利导,请开市舶”“易私贩为公贩”、“奉旨允行”等信息说明政府对“海禁”政策有所放松。又依据“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等信息可知,政府是有条件的开放。故本题选择B项。国家的对外贸易权在中央而不在巡抚,故C项错误。D中的信息材料没有提及。故选:B。【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关于材料型选择题 (1)一般采用信息推断法: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结合教材知识迁移分析。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排除与材料明显不符的选项或结论正确但在材料中
8、没有体现的选项。(2)注意细节:有时材料太长,观点隐藏在后半部分,需要完整阅读;有时设问为否定式,需要标记设问关键词;常见的名词在材料中有特定含义;注意材料中时空限制和材料出处。5(3分)如图所示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考点】2Y: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和南京条约,学生解读图片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解答】由清道光帝谕旨中“准其贸易”“赏借”等信息可
9、以看出,清朝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仍有体现,故B项正确。由谕旨中通商口岸的名称及题干中“道光帝”可知,A项错误。由谕旨内容可知,南京条约尚未签订,中国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C项错误。由“香港仍坚持赏借”可以看出D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是识图,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解此种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图,获取有效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排除法解题。6(3分)如图所示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考点】H2: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解答
10、】漫画整体内容,剪掉一小部分叫崇尚西法,留下大部分辫子称“保存国种”。A项错在盲目,因为辫子没有完全剪掉,所以A错。B项错在偷换概念,辫子是中国落后腐朽的一个缩影,不是传统精华,错误。D项错在它不是本质,题干问本质上表明,错误。C项正好印证漫画保留辫子的主体部分的内容。故选:C。【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的了解。7(3分)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
11、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考点】A4: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是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也考查了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及知识迁移的能力。【解答】中国小农经济解体的标志是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材料中“粮食蔬菜自给自足”“家庭纺织业已被淘汰殆尽”说明该地区自然经济已经瓦解,故本题选择D项。A、B和C均不是小农经济解体主要标志。故选:D。【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考查的知识是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解题的关键在于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
12、息并进行知识迁移。8(3分)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考点】F7: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表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妇女有了选举权,故A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是在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
13、大会召开后确立起来的,故B项错误;政治协商制度是处理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关系的制度,李长凤老大娘并不代表某个党派,故C项错误;题中材料并没有出现相关民主政治建设的各项法律,故D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解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9(3分)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
14、隆会议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考点】FN:万隆会议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万隆会议。【解答】根据题干亚非国家开会,排除AB项,因这两项没有非洲国家参与。D项排除是因为联合国开会不是只有亚非国家参与,联合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组织。根据C项和基础知识知道:万隆会议是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因为西方国家的阻挠和破坏会议陷入僵局时,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让与会国重新团结起来,谋求亚非国家的发展,引起美国的不满。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万隆会议的了解,考查学生对材料分析的能力。10(3分)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
15、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D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考点】G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答】材料中“农民并非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说明农民主动实施某种制度,改革开放前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正是自己闯出了一条农业承包责任的形式新路,符合题干意思,故本题选择D项;A、B和C均是“制度的被动接受条件下产物”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家庭
16、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解,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11(3分)如图为李岚清同志篆刻的一方印。下列邓小平的活动,发生在“文革”后与之密切相关的是()A1975年进行“全面整顿”B1979年试点创办“特区”C1983年提出“三个面向”D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考点】II:邓小平理论;XC:邓小平的历史功绩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邓小平的历史功绩与邓小平理论,重要的是掌握改革开放后的教育成就。【解答】抓住关键信息“邓小平”、“文革后”、“教育后勤部部长”等信息,可知考查新时期邓小平在教育方面的成就,C项符合题意;A项1975年在文革中,故排除;“特区”和“南方谈话”分别涉及对外开放、社
17、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题目主旨无关,故排除B、D。故选:C。【点评】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要能发现图片上的文字信息。12(3分)“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A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B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C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D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考点】4H:罗马法的主要内容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依据题干时间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和材料中“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说明只要是罗马公民均受公
18、民法的保护。【解答】材料信息表明,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旨在保护罗马公民的合法权益,采用属人主义原则,凡是罗马公民,不管在本帮还是在外邦同样受到罗马法律的保护,因此A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提到“万民法”和“成文法”,由此排除B、C两项;D项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故选:A。【点评】本题旨在通过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对于罗马法相关知识的掌握。13(3分)“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A鄙视贫穷B认为财富即道德C揶揄上帝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考点】85:文艺复兴菁
19、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考查人文主义的内涵,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解答】“反对对财富的谴责”“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唯一方法”,表明人文主义者不反对对财富的追求,不主张清贫的生活,故D项符合题意。“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唯一方法”,说明贫穷只是显示品德的方法之一,不能说其鄙视贫穷,故A项错误。材料不涉及财富与道德的关系,故B项错误。人文主义者将自己建立的学说借上帝之名义说出,不是揶揄上帝,故C项错误。故选:D。【点评】人文主义: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它支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的发展。其思想核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
20、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反对基督教的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14(3分)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这种设想在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正确选项是()A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B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C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D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考点】6G: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德国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特点。【解答】联邦会议并不代表议员个人意志,议员代表的是各邦君主的意志,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
21、,是各邦君主权利的集中体现,发挥的性质是主权性质而非议会性质,不经过选民产生,故A项错误;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皇帝和联邦议会的批准才能生效,故B项错误;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故C项错误;皇帝是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等,是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的体现。故选:D。【点评】本题旨在通过材料分析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近代德国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特点的理解,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5(3分)如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1920192119211922192219
22、2319231924平均税款(卢布)10.306.113.983.06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考点】C8:新经济政策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解答】表格中时间是1921年以及表格中税款数字的下降,说明苏俄当时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体现出固定粮食税的作用。A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与题干信息不符合;D属于斯大林模式时期。故选:B。【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新经济政策内容的理解,考查学生依据表格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16(3分)美国自由的故事写道: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
23、;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事实表明,大多数美国人在1936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由此可知()A罗斯福新政体现了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B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C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D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考点】D3: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D7:国家干预经济模式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解答】题干时间1936年说明是罗斯福新政时期,材料中“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信息说明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
24、保障中得到解放”,故本题选择D项;罗斯福新政体现的是两种结合,故AB项表述项错误;C中“政治自由”与材料中“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的信息不符。故选:D。【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美国罗斯福新政相关知识的掌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17(3分)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B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C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考点】5B:第二次工业革命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
25、】本题以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掌握,以及学生对材料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解答】本题考查近代科技成就,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干信息“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说明知识与科技的紧密结合,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征,A项和B项与本题无关,C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选:D。【点评】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解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的有效结合。18(3分)“它站起来反对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强调“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
26、”。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作品是()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C母亲D老人与海【考点】87:启蒙运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以来的文学。【解答】题干材料中“启蒙思想、理性思想”“感情力量”等文字信息可以推断与浪漫主义产生有关;B属于现实主义;C属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D属于现代主义。故选:A。【点评】本题旨在考查解学生对19世纪以来的文学的了解。19(3分)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
27、()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考点】EA:两极格局结束及其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解答】根据题干材料中“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等关键信息说明当今世界格局是单极世界和多级的结合,选择A项符合题意。B不符合“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的信息;C说法不符合“美国也孤掌难鸣”的信息;D说法明显不符合当今格局的特点。故选:A。【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特点的认识,需要具备一定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20(3分)有学者认
28、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A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B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C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D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考点】EP: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解答】题干材料中“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说明经济全球化中不利于经济平衡,故本题选择B项。A和C只是材料反映一个方面信息;D材料中没
29、有提及该信息。故选:B。【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认识,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40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其中第21题第2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21(14分)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汉书严助传 材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
30、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旧唐书刘祎之传 材料三 (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日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明史职官一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
3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考点】1F:汉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1G:隋唐三省六部制;1S:明朝的内阁;1U: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汉代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的知识点,应把握汉代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的相关知识。(2)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应把握唐朝三省六部制运行的程序。(3)本题考查的是明朝的内阁制度。应把握内阁的职责与职权不对称以及官职不明确等知识(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应把握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有关知识。【解答】第(1)问从材料一中“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屡举贤良
32、文学之士,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等信息从贤良文学之士的地位及作用角度答题。第(2)中第依据材料二中“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并结合唐朝三省六部制运行的程序来概括答案,唐朝中央机构运作程序是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进行概括,材料三中“掌献替可否,皆起草进画,皆审署申覆,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等文字信息可以概括出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内阁的职责与职权不对称以及官职不明确等角度归纳答案。第(4)问属于开放型试题,回答时候围绕上述材料,概括作答即可,本题第一小问
33、围绕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分权与制衡关系来回答策略;第二小问从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主要出发点从分权就是最终为了集权的角度来思考回答。故答案为:(1)举措:任用贤良文学之士为身边近臣;让他们参与议政、奏事;令其诘难大臣。(2)说明: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3)职责:劝谏皇帝,匡正过失,讨论历代盛衰原因和典制沿革;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说明: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决策机构;不能统领六部。(4)策略:分散权力;权力制衡。原则:皇权至上。【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理解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结合所学
34、知识得出答案。22(13分)1885年早期维新志士王韬主掌上海格致书院,延请洋务大员,命题考士,士子们应时而对,颇多新见。从主考人员、考核内容和考核结果来看,王韬课士的整个过程体现出新旧杂糅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上海格致书院课士题表类别命题者试题格致(自然科学)类龚照瑗泰西格致之学与近刻翻译诸书,详略得失,何者为最要论。教育类刘坤一中国一乡一邑,皆有书院,大率工文章以求科举。而泰西艺学,亦各有书院,中西书院不同,其为育才一也。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第中西之载籍极繁,一人之材力有限,果何道而使兼综条贯,各尽所长欤?试互证而详论之。治术类周馥中国近日讲
35、求富强之术,富以何者为先论。据王尔敏王韬课士及其新思潮之启发相关表格简编 材料二 此编所命诸题,巨细精粗,无乎不贯。诸生所对,皆能荦荦举其大端,集思广益,萃众长而备一得。咸有裨于国家大计。盖诸生讲求西学,揣摩时局,日就月将,进而益上。较之前时,已大相径庭矣。王韬格致书院课艺请答题:(1)材料一中哪句表述典型地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什么指导思想?该表述内容的传统性体现在哪里?(2)与传统性相对应的是近代性。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王韬课士的近代性”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考点】A6:洋务运动;B4:洋务思想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洋
36、务运动。考查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影响,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第(1)问中第一小问从材料一表格中“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一句中可以得出答案;第二小问指导思想结合所学很容易回答;第三小问结合所学围绕传统性从纲常礼教等角度思考作答。第(2)问属于历史小论文撰写,解答该类型题目时现依据所给的观点,结合题干所给的材料以及所学进行论证,同时要表述成文,注意字数符合要求,本题的观点是王韬课士的近代性”,论据可以依据材料一中“自然科学”“教育类”“治术类”以及材料二中“诸生所对,皆能荦荦举其大端,集思广益,咸有裨于国家大计。盖
37、诸生讲求西学,揣摩时局,日就月将,进而益上。较之前时,已大相径庭矣”,围绕洋务运动以及中国向西方学习内容和历程进行论证。故答案为:(1)表述:(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体现:坚持纲常政教。(2)背景;19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剧,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思想内容: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与外国进行商战;思想文化上主张学习西方自然科学技术。影响:批判洋务运动,所提出的思想主张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当时的知识分子从激进的“中体西用”到向西方学习制度层面起了思想启蒙的作
38、用,为戊戌变法作了思想准备,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点评】洋务运动是高考的常考点之一,在复习中应注意全面把握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如兴起的背景、指导思想、内容、影响、结果以及评价。23(13分)在英国现代化过程中,以圈地运动为发端的农业变革与工业革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开阔的和公有的土地和公有草地分布得如此零散和混杂,以致不能方便地和有效地加以利用;再者,这些土地采取圈围就能获得很大的改良。同时,如将上述(土地)加以分开、圈围,并在有关人员中按其各自的产业,对公有地的权利和其他利益进行分配,那就会对上述有关人员均有好处。但是这一点如无议会的帮助和授权就不可能做到。辜燮高等选译
39、一六八九一八一五年的英国 材料二 地主们土地上的矿产和农产品需要运到城市和工业区去,他们所需要的农业设备和工业品也需要运进来,因此对修建公路、运河和铁路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18世纪,英国的圈地运动促进了乡村银行的发展,地主和农民手中的游资通过银行的渠道集中起来,为蓬勃发展的棉纺织业和金属加工业提供了资本。王章辉工业化历程 材料三 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产生了一批租用五十英亩、一百英亩、二百英亩或者更多的土地的大佃农,他们建立起大农场(那些小自耕农)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工随着冶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
40、发展,农业机械日益增多。许永璋世界近代工业革命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圈地者”圈地的理由,并指出影响圈地运动扩大的关键因素。(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圈地运动对工业革命的作用。(3)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农业变革的具体表现。(4)综观英国现代化的基本过程,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之间的关系纵横交错。综合上述材料,从纵横两方面说明它们的关系。【考点】58:英国工业革命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英国的工业革命。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圈地运动以及工业革命的影响,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概括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第(1)问中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采取圈围就能
41、获得很大的改良,对公有地的权利和其他利益进行分配”的信息从圈地运动是暴力使农民离开土地,从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和国内市场的角度概括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英国议会立法的视角去分析原因。第(2)问从材料二中“需要的农业设备和工业品”“修建公路、运河和铁路”“促进乡村银行的发展,为棉纺织业和金属加工业提供了资本”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原料、资本、市场以及劳动力等角度综合分析作答。第(3)问对应材料三,据材料进行概括,材料三中“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产生了一批大农场,农业机械日益增多”等信息从生产关系变革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等视角概括答案。第(4)问属于开
42、放型试题,回答时依据所给材料结合所学围绕“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之间的关系纵横交错”的信息,还要注意“横向”是指不同行业的关系;“纵向”是指不同时期的联系及主线,依据这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作答即可。故答案为:(1)理由:圈地有利于有效利用土地;进行土地改良;土地权益的再分配。因素:议会立法。(2)作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原料、资本、市场、劳动力等条件。(3)推动:促进英国农村封建生产关系的进一步瓦解;有利于资本主义大农场的发展;推动农业机械化。(4)关系:横向关系: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彼此促进。纵向关系:在不同时期,彼此关系的体现方式不同,但贯穿了现代化基本进程。【点评】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在复
43、习中还应掌握工业革命的成就、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以及与世界市场形成的内在联系。三、选做题2427为选考题,选考两题(每题10分,满2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4(10分)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顾准希腊城邦制度 材料二 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美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 材料三
44、(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论是罚金或是判刑。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祖”的理由。【考点】J2:梭伦改革的措施;J3:梭伦改革的特点菁优网版权所有【
45、分析】本题考查梭伦改革。考查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梭伦解决权利分享和转移的措施、对梭伦改革的评价。【解答】(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并联系梭伦改革的内容从废除债务奴隶制和参加公民大会等措施去分析作答。(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从雅典当时出现的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来回答;第二小问从材料三中“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围绕梭伦改革措施从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以及设立四百人会议等角度思考作答。(3)本小问属于历史论述
46、题,回答时围绕材料观点从支持和反对两个视角去分析,“支持者”主要肯定梭伦改革的积极意义,“反对者”主要点明梭伦改革的局限性来思考作答。故答案为:(1)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得议政的权力;赋予他们选举权(或表决权)。(2)阶层: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缓释途径: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会议;部分司法权转移到陪审法庭;最高决策权转移到公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3)理由:拥护者:梭伦改革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或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反对者:梭伦改革保留了贵族的一些特权(或贵族政治没有彻底改变)。【点评】梭伦改革基本特点:1、从目的上看,其主要目的是消除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2、从措施上看,很多措施都带有“折中”色彩。3、从立场上看,对贵族和平民采取了“不偏不倚”的政策。但自身却站在工商业奴隶主的立场上。4、从结果上看,既为雅典民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