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脊脊 髓髓 白白 质质 white matter of the white matter of the spinal cordspinal cord1神经解剖学脊髓第1页脊髓白质按位置分:前索、外侧索和后索脊髓白质按位置分:前索、外侧索和后索主要由纤维束组成。主要由纤维束组成。纤维束普通是按其起止命名。纤维束普通是按其起止命名。纤维束可分为长纤维束可分为长上行纤维束上行纤维束、下行纤维束下行纤维束和短和短固有束固有束 2神经解剖学脊髓第2页上行传导束上行传导束(感觉传导束)上行传导束上行传导束传导经脊神传导经脊神经后根传入躯干和四肢经后根传入躯干和四肢感觉冲动感觉冲动 由脊髓向上到脑不一样由
2、脊髓向上到脑不一样部位。部位。后根进入脊髓分内、外后根进入脊髓分内、外侧两部分。侧两部分。3神经解剖学脊髓第3页内侧部内侧部纤维粗,沿后角纤维粗,沿后角内侧部进入后索内侧部进入后索主要传导主要传导本体感觉本体感觉和和精精细触觉细触觉。4神经解剖学脊髓第4页升支组成薄束、楔束升支组成薄束、楔束 降支组成短下行纤维束降支组成短下行纤维束束间束束间束隔缘束隔缘束椭圆束椭圆束三角束三角束直接或间接与前角运动神直接或间接与前角运动神经元组成突触,参加牵张经元组成突触,参加牵张反射。反射。5神经解剖学脊髓第5页外侧部外侧部主要由细无髓和薄髓主要由细无髓和薄髓纤维组成纤维组成这些纤维进入脊髓上升或下这些纤维
3、进入脊髓上升或下降降1-21-2节,在胶状质背外侧节,在胶状质背外侧聚成聚成背外侧束背外侧束dorsolateral dorsolateral fasciculus(Lissauerfasciculus(Lissauer束束),从此,从此束发出侧支或终支进入后角。束发出侧支或终支进入后角。主要传导主要传导痛觉、温度觉痛觉、温度觉和内和内脏感觉信息。脏感觉信息。6神经解剖学脊髓第6页1.1.薄束薄束与楔束楔束位于后索,上行止于延髓薄束核位于后索,上行止于延髓薄束核 和楔束核。和楔束核。分别传导来自同侧下半身和上半身分别传导来自同侧下半身和上半身肌、腱、关节和皮肤肌、腱、关节和皮肤本体感觉本体感觉
4、和和精精细触觉细触觉。薄束薄束 T5 以下以下 楔束楔束 T4 以上以上薄束在第薄束在第5 5胸节以下占据后索全部,在胸节以下占据后索全部,在胸胸4 4以上只占据后索内侧部,楔束位于以上只占据后索内侧部,楔束位于后索外侧部。后索外侧部。定位:定位:由内向外:骶、腰、胸、颈。由内向外:骶、腰、胸、颈。7神经解剖学脊髓第7页1)1)脊髓小脑后束脊髓小脑后束:位置:位置:外侧索周围后部外侧索周围后部起始:起始:主要起自同侧主要起自同侧板层板层胸胸核核,但也有来自对侧胸核经白质前连合但也有来自对侧胸核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过来少许纤维交叉过来少许纤维因为背核位于胸髓和上腰髓,所以因为背核位于胸髓和上腰髓,所
5、以此束仅见于此束仅见于L2-3L2-3以上脊髓节段。以上脊髓节段。经行:经行:上行经上行经小脑下脚小脑下脚终于小终于小脑皮质。脑皮质。2.2.脊髓小脑束脊髓小脑束 8神经解剖学脊髓第8页2)2)脊髓小脑前束脊髓小脑前束:位置:位置:脊髓小脑后束前方,脊髓小脑后束前方,起始:起始:主要起自腰骶膨大节段板主要起自腰骶膨大节段板层层-层外侧部,即相当于后角层外侧部,即相当于后角基底部和中间带外侧部基底部和中间带外侧部经行:经行:大部分交叉至对侧上行,大部分交叉至对侧上行,小部分在同侧上行,经小部分在同侧上行,经小脑上脚小脑上脚进进入小脑皮质。入小脑皮质。9神经解剖学脊髓第9页 脊髓小脑束脊髓小脑束功
6、效功效:传导传导下肢和躯干下部下肢和躯干下部非意识性非意识性本体感觉本体感觉后束传递信息可能与肢体个别肌精细运后束传递信息可能与肢体个别肌精细运 动和姿势协调相关动和姿势协调相关前束所传递信息则与整个肢体运动和姿前束所传递信息则与整个肢体运动和姿 势相关。势相关。10神经解剖学脊髓第10页3)脊髓小脑吻侧束)脊髓小脑吻侧束rostral spinocerebellar tract:起于颈膨大部第起于颈膨大部第IVIV层,相当于脊髓小脑层,相当于脊髓小脑前束前束传递同侧传递同侧上肢上肢冲动至小脑。冲动至小脑。4)楔小脑束)楔小脑束 cuneocerebellar tract:相当于脊髓小脑后束1
7、1神经解剖学脊髓第11页3.脊髓网状束脊髓网状束spinoreticular tract位于脊髓前外侧索,与脊髓丘脑束混在一起上行,位于脊髓前外侧索,与脊髓丘脑束混在一起上行,见于脊髓全长。见于脊髓全长。起始细胞多位于上颈髓,大部分在起始细胞多位于上颈髓,大部分在层,其次在层,其次在层,也可在后角。层,也可在后角。纤维上行止于延髓、脑桥网状结构内侧份许多核团,纤维上行止于延髓、脑桥网状结构内侧份许多核团,也止于小脑中继核团。也止于小脑中继核团。对维持意识和觉醒起主要作用,属于网状上行激动对维持意识和觉醒起主要作用,属于网状上行激动系统。系统。12神经解剖学脊髓第12页4.脊髓丘脑束脊髓丘脑束
8、spinothalamic tract:分为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侧束位置:外侧索前半部,并与其邻近纤维束有重合位置:外侧索前半部,并与其邻近纤维束有重合 功效:传递由后根细纤维传入功效:传递由后根细纤维传入痛、温觉痛、温觉信息。信息。脊髓丘脑前束脊髓丘脑前束位置:前索,前根纤维内侧,位置:前索,前根纤维内侧,功效:传递由后根粗纤维传入功效:传递由后根粗纤维传入粗触觉、压觉粗触觉、压觉信息,有些信息,有些人认为人认为痒觉痒觉也经过此束传导。也经过此束传导。13神经解剖学脊髓第13页起始:起始:主要起自脊髓灰质主要起自脊髓灰质和和IV-IV-层层,纤维上升纤维上升1-21-2节经白质前连合越边后至
9、外侧索和前节经白质前连合越边后至外侧索和前索上行(但脊髓丘脑前束含有少部分不交叉纤维)索上行(但脊髓丘脑前束含有少部分不交叉纤维)上行至脑干下部时,脊髓丘脑前束加入内侧丘系,上行至脑干下部时,脊髓丘脑前束加入内侧丘系,脊髓丘脑侧束纤维自成脊髓丘系继续上行脊髓丘脑侧束纤维自成脊髓丘系继续上行二者均止于背侧丘脑。二者均止于背侧丘脑。在脊髓有明确定位,在脊髓有明确定位,由外向内由外向内:骶、腰、胸、颈。:骶、腰、胸、颈。一侧脊髓丘脑束一侧脊髓丘脑束损伤损伤时,损伤平面对侧时,损伤平面对侧1-21-2节以下区域出现痛、温觉减节以下区域出现痛、温觉减退或消失。因为后索传递精细触觉存在,故脊髓丘脑束损伤后
10、,对触退或消失。因为后索传递精细触觉存在,故脊髓丘脑束损伤后,对触觉影响不大。觉影响不大。14神经解剖学脊髓第14页5.5.脊髓顶盖束脊髓顶盖束 spinotectal tract spinotectal tract 小,位于脊髓丘脑束前方,位置表浅小,位于脊髓丘脑束前方,位置表浅传递痛温觉至与视、听相关顶盖区传递痛温觉至与视、听相关顶盖区起始细胞与脊髓丘脑束相同,故有些人认为该束起始细胞与脊髓丘脑束相同,故有些人认为该束为脊髓丘脑束侧支。为脊髓丘脑束侧支。上传冲动可引发头颈转向刺激起源。上传冲动可引发头颈转向刺激起源。6.6.脊髓前庭束脊髓前庭束 spinovestibular tract
11、spinovestibular tract位于外侧索,紧靠脊髓小脑后束,终于前庭核。位于外侧索,紧靠脊髓小脑后束,终于前庭核。15神经解剖学脊髓第15页7.7.脊髓皮质束脊髓皮质束 spinocortical tract spinocortical tract始于脊髓后角,沿皮质脊髓束上行,大部分纤维经锥始于脊髓后角,沿皮质脊髓束上行,大部分纤维经锥体交叉到对侧,经内囊止于大脑皮质深层。体交叉到对侧,经内囊止于大脑皮质深层。可能为浅反射传入路径。可能为浅反射传入路径。8.8.脊髓脑桥束脊髓脑桥束 spinopontine tract spinopontine tract与脊髓皮质束伴行,有些人
12、认为是其侧支,上行止于与脊髓皮质束伴行,有些人认为是其侧支,上行止于脑桥核,将外部感觉中继至小脑。脑桥核,将外部感觉中继至小脑。16神经解剖学脊髓第16页9.内脏感觉束 内脏感觉纤维沿后根进入脊髓,经背外侧束终内脏感觉纤维沿后根进入脊髓,经背外侧束终于于和和V-V-层和后连合核层和后连合核二级纤维可经脊髓丘脑束上行至丘脑,也可经二级纤维可经脊髓丘脑束上行至丘脑,也可经固有束上行,进入脑干,再经脑干网状结构中固有束上行,进入脑干,再经脑干网状结构中继后到丘脑。继后到丘脑。Nathan 和和Smith 认为,传递膀胱、直肠感觉纤维在后索内上行,认为,传递膀胱、直肠感觉纤维在后索内上行,如切断双侧前
13、外侧索后,直肠和膀胱感觉依然存在。如切断双侧前外侧索后,直肠和膀胱感觉依然存在。17神经解剖学脊髓第17页下行传导束下行传导束又称运动传导束又称运动传导束 管理骨骼肌下行纤维束分管理骨骼肌下行纤维束分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束锥体系锥体系皮质核(脑干)束皮质核(脑干)束锥体外系锥体外系红核脊髓束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前庭脊髓束顶盖脊髓束顶盖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网状脊髓束橄榄脊髓束橄榄脊髓束内侧纵束内侧纵束18神经解剖学脊髓第18页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orticospinal tract:起源于大脑皮质起源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中央前回和其它一些皮质区域,下行至延髓锥体和
14、其它一些皮质区域,下行至延髓锥体交叉,其中大部分(约交叉,其中大部分(约75%-90%75%-90%)纤维交叉至对侧,称为皮质脊髓)纤维交叉至对侧,称为皮质脊髓侧束,少许未交叉纤维在同侧下行称为皮质脊髓前束,另有少许侧束,少许未交叉纤维在同侧下行称为皮质脊髓前束,另有少许不交叉纤维沿同侧外侧索下行,称为不交叉纤维沿同侧外侧索下行,称为BarneBarne前外侧束前外侧束.19神经解剖学脊髓第19页1)1)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侧束:在脊髓外侧索后部下行,达骶髓(约在脊髓外侧索后部下行,达骶髓(约S4S4),逐步终),逐步终于同侧灰质板层于同侧灰质板层-,来自额叶纤维能够直接与外侧群前角运动神经
15、元,来自额叶纤维能够直接与外侧群前角运动神经元(主要是支配肢体远端小肌肉运动神经元)相突触。(主要是支配肢体远端小肌肉运动神经元)相突触。2)2)纤维排列纤维排列由内向外由内向外:颈、胸、腰、骶。:颈、胸、腰、骶。2 2)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前束:在前索最内侧下行,大多数纤维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在前索最内侧下行,大多数纤维经白质前连合交叉终于对侧前角细胞,部分纤维一直不交叉而终止于同侧前角细胞。此束仅终于对侧前角细胞,部分纤维一直不交叉而终止于同侧前角细胞。此束仅存在于脊髓中胸部以上。存在于脊髓中胸部以上。3)Barne 3)Barne 前外侧束:前外侧束:由不交叉纤维组成,沿侧束前外侧部下降
16、,大部由不交叉纤维组成,沿侧束前外侧部下降,大部分纤维终于颈髓前角,小部分纤维可达腰、骶髓前角。分纤维终于颈髓前角,小部分纤维可达腰、骶髓前角。20神经解剖学脊髓第20页支配上、下肢前角运动神经元只接收支配上、下肢前角运动神经元只接收对侧对侧半球半球来纤维,而支配躯干肌运动神经元接收来纤维,而支配躯干肌运动神经元接收双侧双侧皮皮质脊髓束支配。质脊髓束支配。当脊髓一侧皮质脊髓束损伤后,出现同侧损伤当脊髓一侧皮质脊髓束损伤后,出现同侧损伤平面以下肢体骨骼肌平面以下肢体骨骼肌痉挛性瘫痪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等,也称硬瘫射亢进等,也称硬瘫),而躯干肌不瘫痪。),而躯干肌不
17、瘫痪。21神经解剖学脊髓第21页(2 2)红核脊髓束)红核脊髓束rubrospinal tract:起自中脑红核,纤维交叉至起自中脑红核,纤维交叉至对侧,在脊髓外侧索内下行,至板层对侧,在脊髓外侧索内下行,至板层-,仅投射至上,仅投射至上3 3个颈个颈髓段。此束对支配髓段。此束对支配屈肌屈肌运动神经元有较强兴奋作用,它与皮质运动神经元有较强兴奋作用,它与皮质脊髓束一起对肢体远端肌肉运动发挥主要影响。脊髓束一起对肢体远端肌肉运动发挥主要影响。前庭脊髓束前庭脊髓束vestibulospinal tractvestibulospinal tract:起于前庭神经外侧核,起于前庭神经外侧核,在同侧前索
18、外侧部下行,止于灰质板层在同侧前索外侧部下行,止于灰质板层和部分板层和部分板层。主要。主要兴奋躯干和肢体兴奋躯干和肢体伸肌伸肌。22神经解剖学脊髓第22页(4 4)网状脊髓束)网状脊髓束reticulospinal tractreticulospinal tract:起自脑桥和延髓起自脑桥和延髓网状结构,大部分在同侧下行,行于白质前索和外侧索前内网状结构,大部分在同侧下行,行于白质前索和外侧索前内侧部,止于板层侧部,止于板层、。主要参加对躯干和肢体近端肌运动。主要参加对躯干和肢体近端肌运动控制。控制。顶盖脊髓束顶盖脊髓束tectospinal tracttectospinal tract:起自
19、中脑上丘,向腹侧起自中脑上丘,向腹侧行,于中脑水管周围灰质腹侧经被盖背侧交叉越边,在前索行,于中脑水管周围灰质腹侧经被盖背侧交叉越边,在前索内下行,终止于上段颈髓板层内下行,终止于上段颈髓板层、。兴奋对侧颈肌,抑制。兴奋对侧颈肌,抑制同侧颈肌活动,使头转向对侧完成视觉、听觉反射活动。同侧颈肌活动,使头转向对侧完成视觉、听觉反射活动。23神经解剖学脊髓第23页(6 6)内侧纵束)内侧纵束medial longitudinal fasciculusmedial longitudinal fasciculus:位于前索,一些纤维起自中脑中介核、后连合核和位于前索,一些纤维起自中脑中介核、后连合核和D
20、arkschewitschDarkschewitsch核以及网状结构,大部分来自前庭神经核。核以及网状结构,大部分来自前庭神经核。纤维主要来自同侧,部分来自对侧,终于灰质板层纤维主要来自同侧,部分来自对侧,终于灰质板层、,经中继后再达前角运动神经元。经中继后再达前角运动神经元。作用主要是作用主要是协调眼球运动和头、颈部运动(头部姿势)协调眼球运动和头、颈部运动(头部姿势)。24神经解剖学脊髓第24页(7 7)下行内脏通路)下行内脏通路在脊髓中,下行纤维将冲动传至中间外侧核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和骶2-4节副交感节前神经元。经此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主要来自下丘脑和脑干相关核团及网状结构,下行于脊
21、髓前索和外侧索中。25神经解剖学脊髓第25页脊髓功效:脊髓功效:传导传导 反射反射 (一)脊髓反射(一)脊髓反射 按参加反射神经元(突触)数目分:按参加反射神经元(突触)数目分:单突触反射单突触反射最简单反射弧最简单反射弧 组成:一个传入神经元,一个传出神经元组成:一个传入神经元,一个传出神经元 局限于一个或相邻一个脊髓节内,为节段内反射。局限于一个或相邻一个脊髓节内,为节段内反射。多突触反射:多突触反射:反射弧有两个以上神经元,反射弧有两个以上神经元,其轴突在固有束内上、其轴突在固有束内上、下行数个脊髓节后,终于前角运动神经元,为节段间反射下行数个脊髓节后,终于前角运动神经元,为节段间反射按
22、效应分:按效应分:躯体反射躯体反射骨骼肌反射活动骨骼肌反射活动 牵张反射、屈曲反射、浅反射等牵张反射、屈曲反射、浅反射等 内脏反射内脏反射躯体内脏反射、内脏内脏反射和内脏躯体反射,躯体内脏反射、内脏内脏反射和内脏躯体反射,竖毛反射、膀胱排尿反射、直肠排便反射等竖毛反射、膀胱排尿反射、直肠排便反射等 26神经解剖学脊髓第26页1 1、牵张反射、牵张反射属于单突触反射,包含深反射深反射和肌张力反射肌张力反射。肌肉、肌腱肌肉、肌腱脊神经后根脊神经后根-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脊神经前根脊神经前根肌肉收缩肌肉收缩深反射(腱反射)深反射(腱反射)27神经解剖学脊髓第27页2 2、屈曲反射、屈曲反射 皮肤皮肤
23、脊神经后根脊神经后根后角后角中间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肌肉收缩肌肉收缩脊神经前根脊神经前根是一个保护性反射,属是一个保护性反射,属于多突触反射。于多突触反射。屈曲反射径路最少要有3个神经元参加,即皮肤信息经后根传入脊髓后角,再经中间神经元传递给前角-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兴奋,引发骨骼肌收缩。因为肢体收缩要包括成群肌肉,故受到兴奋-运动神经元经常是多节段。28神经解剖学脊髓第28页3 3、浅反射、浅反射 刺激皮肤后引发对应肌肉反射性收缩,常见刺激皮肤后引发对应肌肉反射性收缩,常见有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反射有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反射 有些人认为,浅反射有长短两个反射弧。短有
24、些人认为,浅反射有长短两个反射弧。短反射弧中枢位于脊髓内,长反射中枢可达大脑反射弧中枢位于脊髓内,长反射中枢可达大脑皮质。所以,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时,腹壁反射皮质。所以,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时,腹壁反射或提睾反射等会减弱或消失。或提睾反射等会减弱或消失。29神经解剖学脊髓第29页(二)脊髓损伤一些表现(二)脊髓损伤一些表现 脊髓全横断脊髓全横断 脊髓突然完全横断后,横断平面以下全部感觉和运动脊髓突然完全横断后,横断平面以下全部感觉和运动丧失,反射消失,处于无反射状态,称为丧失,反射消失,处于无反射状态,称为脊髓休克脊髓休克。数周至数月后,各种反射可逐步恢复,但因为传导数周至数月后,各种反射可逐步恢复
25、,但因为传导束极难再生,脊髓又失去了脑易化和抑制作用,所以恢束极难再生,脊髓又失去了脑易化和抑制作用,所以恢复后深反射和肌张力比正常时高,离断平面以下感觉和复后深反射和肌张力比正常时高,离断平面以下感觉和运动不能恢复。运动不能恢复。30神经解剖学脊髓第30页 脊髓半横断脊髓半横断 布朗布朗-色夸综合征色夸综合征 Brown-Sequard syndrome损伤同侧平面以下位置觉、震动觉和精细触觉丧失损伤同侧平面以下位置觉、震动觉和精细触觉丧失薄束、楔束薄束、楔束受损受损同侧肢体上单位瘫(硬瘫)同侧肢体上单位瘫(硬瘫)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束受损受损对侧身体损伤平面对侧身体损伤平面1 1、2 2节段
26、以下痛、温觉丧失节段以下痛、温觉丧失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侧束受损受损同侧对应节段下单位瘫同侧对应节段下单位瘫前角运动神经元前角运动神经元受损受损同侧肢体早期发红、发烧,后期发绀、发冷、泌汗障碍同侧肢体早期发红、发烧,后期发绀、发冷、泌汗障碍内脏运动束内脏运动束受损受损31神经解剖学脊髓第31页 脊髓前角受损脊髓前角受损 主要伤及前角运动神经元,表现为这些细胞所支配骨骼肌呈弛缓性瘫痪,肌张力低下,腱反射消失,肌萎缩,无病理反射,但感觉无异常。如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患者。中央灰质周围病变中央灰质周围病变 若病变侵犯了白质前连合,则阻断了脊髓丘脑束在此交叉纤维,引发对应部位痛、温觉消失,而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无障碍(因后索完好),即感觉分离,如脊髓空洞症或髓内肿瘤患者。32神经解剖学脊髓第32页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