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5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2分)(2015•本溪)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求(qí) 滑(jī) 阻(sè) 通达旦(xiāo) B.嫩(lǜ) 扬(hóng) 受(xiáng) 金榜名(tí) C.力(qián) 射(fú) 脑(suǐ) 不其数(jì) D.尔(óu) 瑟(xiāo) 栖(qī) 锋芒露(bì) 2.(2分)(2015•本溪)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 A.他总是对其他同学的缺点,因而没有人愿意和他交朋友
2、 B.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那么我现在过的什么日子,真了 C.我们若想收获真挚的爱情,就要地站在朋友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D.他的思维缜密灵活,学习成绩优异,老师们也对他,关爱有加 3.(2分)(2015•本溪)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A.善良是火种,只有不停止传递,就能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修改:把“就”改成“才” B.组委会决定,每位参赛者总结发言的时间不能超过五分钟左右.修改:删掉“左右” C.学校经常开展的安全疏离演练活动,可以增强学生们的自我保护.修改:把“增强”改为“提高” D.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又怎能完成和参与一项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呢?修改:把“参与”和
3、完成”调换位置 4.(2分)(2015•本溪)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韩愈字退之,欧阳修字永叔,他们都是唐代文学家,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B.《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我们学过他的词《渔家傲•秋思》 C.宋濂,明初文学家,《送东阳马生序》是他写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是一篇赠序 D.《行路难》的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也是他的作品 5.(2分)(2015•本溪)选出对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中的“凄凉地”“弃置身”流露出作者对自己遭受贬谪的愤懑不平之情 B.颔联用“闻笛赋”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感叹,用“烂柯人”的典故表达了对被害友人的怀念 C.颈联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D.尾联是作者与友人共勉,“长精神”表现了作者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6.(2分)(2015•本溪)选出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 ) A.《西游记》中的孙悟空,酷爱自由、敢于反抗、充满斗争精神,
5、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了汗马功劳 B.“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是冰心《繁星•春水》里的一首小诗,语言简练,含义隽永,体现了她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C.《水浒》中“三打祝家庄”的情节,展示了宋江的军事才能和组织才能,为他赢得了人心,逐步奠定了他在梁山的领导地位 D.《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可是当梦想终于实现的时候,祥子却因小福子的自杀而万念俱灰,将这辆车卖掉了 7.(2分)(2015•本溪)“慢生活”绝非一种懒散的生活态度,而是一种谨慎用心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们用慢镜头播放生活, 就会发现其中更多的美好.请根据你对“慢生活”的理解补写下面的对联
6、. 上联:缓半拍,风轻云淡 下联: . 8.(3分)(2015•本溪)最近,上海某校举办了“孝敬文化节”.在盛大的仪式上,800多名学生在父母面前下拜磕头,在父 母的头上拔下一根白发,用作留念.对这种做法众说纷纭,你怎么看?并请说明理由.(40字左右) 看法: 理由: . 9.(13分)(2015•本溪)古诗文默写填空. (1)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 (2)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4)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5)黑云压
7、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6) ?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7)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8) ,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征蓬出汉塞, .(王维《使至塞上》) (10)学贵有思,学思结合,正如孔子所云“ , ”. (11)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 , ”两句道尽了千载离人的共同心愿. 二、阅读(满分60分) 10.(10分)(2015•本溪)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于是入朝
8、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工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①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带.”裂衣断带相望②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
9、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莫之服.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相望:相互都看得见.说明这类事很多. (1)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 B. C. D.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不逾月,而国莫之服.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文的主要事件. (4)简要说明邹忌和晏子在劝谏时的语言特点有何不同. 1
10、1.(20分)(2015•本溪)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父爱岂止八十里 小时候,我家有辆永久牌自行车,是母亲买给在大同煤校上学的舅舅的.买的时候就是旧的,他骑了几年就更破旧了.后来,舅舅毕业分配到外地,母亲就把车子寄放到村上庙里老和尚住的后大殿. 初中毕业后的那个假期,我接到省一中的录取通知书.一中离我家十里地,又没有公共汽车.我很想买辆新的自行车,母亲却说:“让老师父把大殿的车子取出来,擦洗擦洗骑去吧.”我自然嫌弃. 父亲说:“锈了修不好,闸不灵,娃娃出了事儿咋办?挣钱为啥?不就是为了给俺娃
11、花?爹给俺娃买辆新的.” 那时车子是紧俏商品,没个关系不好买.他托了好几个人都没能买到,只好趁去怀仁打工时给我买.一次来信,说买到了,是一辆绿色的飞鸽车,加重的,还说等有了顺路车就给我捎回来.我心想,哪会一下子就有顺路车?就写信对父亲说:“怀仁每天都有回家的火车,托运回来多方便.”我还催他说,学校就要开学了,可我还不会骑,我总得提前学会才行,学会也还得再练练,练得很熟才行.实际上,那时的我早就会骑,骑得还挺溜. 父亲倒是把车子给弄回来了.可他不是给托运回来的,他是一步一步地推着,推了八十多里推回来的. 那天半夜,我正睡得香,听母亲说:“好像有人叫咱们.”她拉开灯,听听,确
12、实有人在敲门.母亲说半夜三更的会是谁,穿好衣服就去开门,我也跟在后面. 天啊,是父亲! 他正扶着一辆自行车,站在那里,身子摇晃,好像要倒了.我和母亲急忙把他搀进屋,他一屁股跌坐在地上.我赶紧去扶他起来,他不让动,摆着手说:“缓缓,让爹缓缓.”又伸手说:“给爹倒口水.”我拿起暖水瓶,他摆手说:“冷水.拿瓢.”我从缸里舀出多半瓢水递给他. 这时我发现,他的灰衬衣上全是土,他的裤腿挽着,全是泥. 他喝光了瓢里的水,接着说为了抄近路,他蹚着水过的十里河,可过河的时候把脚给崴了,一拐一拐地又走了十里路,拐回了家. 这不会骑车的人,推车子会更费事,走个三五
13、里也还好说,可八十里走下来真是不敢想的事.他从一大早就开始走,整整走了十八九个小时,最后这十里路,还是拐着瘸腿.而那一年,父亲已经五十多岁了. 他坐在地上一动不想动,我站在那里陪着他. 我看着他,花白的头发乱蓬蓬的,汗水把脸上的土灰淌得一道道的,顺着皱纹的方向密密地织着,连他的眼角嘴角都是泥,嘴角好像还有血.我不禁暗暗地叹气,强忍着没让泪水流下来. 缓了好大一阵子,父亲才让我扶起他.母亲去做饭,我伺候着他洗了脸,换了衣裳.我给他脚盆里添上暖瓶的水,他靠着炕厢坐在板凳上烫脚. 我问他为啥不托运,他说他到怀仁火车站打听了,托运得半个月以后才到,“我怕误了俺娃
14、学车.多学半个月跟少学半个月,那就是不一样.”听了这话,我的心一紧,像是有鞭子在抽,强忍的泪水终于成串地流下. 父亲一看,赶紧说:“过河时把车子弄泥了,俺娃出院把它擦擦.” 当我擦完车子进屋时,母亲做好了饭,而父亲,脚泡在水盆里,坐着小板凳,身子靠着炕厢,就那么睡着了? (1)概括写出父亲推车回家后累得筋疲力尽的表现. (2)读选文第7段,说说“我”当时的心情,并分析原因. (3)选文第13段对父亲的外貌进行描写,有什么用意? (4)结合选文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听了,我的心一紧,像是有鞭子在抽,强忍的泪水终于成串地落下. (5)请用抒情议论的表达
15、方式,以“那八十里的路啊”为开头,给本文补写一个结尾.40字左右.(3分)那八十里的路啊, (6)选出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 A.选文开篇交代母亲给舅舅买自行车却舍不得给“我”买的情节,与父亲的做法形成对比,突出母亲爱舅舅甚于爱“我”. B.选文第5段在行文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蕴含了“我”内心的复杂情感. C.选文第8段中父亲的语言都很简洁,说明他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 D.选文第16段中,父亲让“我”去将脏了的自行车擦干净,是因为他理解“我”对自行车的珍爱,也和“我”一样喜欢这辆车. 12.(15分)(2015•本溪)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16、 树木空心之谜 很多大树随着年岁增长,树心会慢慢腐烂,最后成为空心,威胁大树的生长.在干燥的北方,空心树比较常见,如曹雪芹纪念馆前的歪脖子老槐树,北京植物园龙王庙前的老槐树等. 事实上,树木空心不止发生在北方我们所熟知的老槐树、大青树或常见的大树中,在水热丰沛地区,树木的空心现象也很严重.亚马孙热带雨林中的树木有37%的空心率;澳大利亚稀疏草原上66%~89%的物种会发生空心,在这里,有的树干空心直径达到整棵树木直径的50%. 从树木的生长环境与自身生长特征来看,潮湿的原始森林中空心数最多,那么,这些树木为什么会空心了呢
17、 1976年,生态学家丹尼尔•扎森发表了一篇名为《为什么热带树木的心会腐烂掉》的文章,提出了营养循环利用理论,认为空心现象是树木对生长环境采取的一种适应性策略,空心乃自然界“无用之用”的体现.树木因为闪电、火烧、真菌侵扰或动物啃噬之后,内心慢慢腐烂,营养物质逐步流到植物根部,被循环利用,树干形成空心. 扎森对树木空心“无用之用”的解释,听起来好像很合理,但细细思之,当树木中心在微生物或动物作用下慢慢腐烂的时候,营养首先被白蚁等昆虫大量获取.然后,腐烂的树心里面最重要的部分被雨水冲刷到地表的土壤里,这些到达地表的营养则会被浅根的草本植物获取,并不能到达大树的深根.此外,若树
18、木空心是一种适应性策略,理论上,空心木应该能吸引很多分解者和啃噬者,但事实并非如此,那些倒下的非空心树木更受真菌和动物们的青睐.所以,从树木的生长环境方面考虑,营养循环利用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最近,英国科学家在《生物学快报》上发表一篇名为《为什么那么多树是空心的》的文章,否定了扎森的营养循环利用理论,并认为树木在其生长过程中,为了节省能量而选择牺牲身体的一部分,从而造成了空心现象.对于一些粗矮的古树来说,保护树心可能并不是一种经济的选择.因为,树干外周的树皮是用来运输水分、矿物质的,对于较大的树木来说,要维持外周树皮的正常工作每年通常要耗费5%~13%光合获取的能量.为了节约能量,
19、有些树木便舍“内”求“外”,树干中间因缺乏营养而形成实心,这样的实心既不能储存能量也不能传输物质,化学防御物质也没法更新,因此抵抗能力降低了,自然容易受到真菌和动物的侵蚀而腐烂,造成树木空心. 此外,从树木物理稳定性考量,高大树木的水平侧枝通常比直立的主干更能忍受高强度的拉力.因此,水平侧枝通常生长更加强壮,更耐真菌和动物腐蚀一些,不易发生空心.硕大的侧枝同时会将拉力施加在空心树木的外周,树木空心的现象还能合理解释为什么树皮外周比树心结构复杂… 关于树木空心的谜题还有很多种解释,不过,至今仍然没有更权威的说法.有人可能还会问,为何有的植物(如伞树或竹子)的茎干生来便是空心的
20、呢?想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等待新的科研结果. (1)选文第2段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概括选文第4、5段的说明内容. (3)选文中关于树木空心之谜的两个理论,可以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4)说说选文第7段中加点的词语“或许”不能删掉的原因. (5)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A.北方的老槐树、大青树或其他常见树种比较容易发生空心现象. B.对于一些古树来说,保护树心比保护树皮更有价值. C.树木会发生空心虽然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但也会威胁到大树的生长. D.关于树木空心的谜题,人们还在期待更新的科研结果. 13.(15分)
21、2015•本溪)阅读下面的选文,完下列各题. 涵养人格魅力 据载,唐代天德军判官任迪简一日赴宴,倒酒的侍卫一时马虎,误把醋壶当作酒壶,给任迪简斟了一大盅醋.任迪简一喝,酸不可耐,但他知道军使李景略治军极严,部下稍有过失便遭重咎.于是,他咬牙饮尽,结果“吐血而归”.这件事传出去后,“军中闻者皆为感泣”. 让官兵们感动的就是任迪简宽厚仁恕的人格魅力.那么,人格魅力是什么呢?就是人的信仰、气质、品德、才智等汇聚而成的感召力量.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涵养自身的人格魅力. 拥有人格魅力会.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
22、真诚坦率,智慧幽默,勤政爱民,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人格魅力才让他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爱戴.在他去世之后人们自发走上十里长街,洒泪相送,联合国也为他降半旗志哀.拥有人格魅力会.心理学家称人格魅力是冬天里的火把,夏日里的清风.如果人人都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他人,并能从他人身上汲取养分完善自我,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不再有纷争和隔阂,人与人之间将不再有冷漠和疏离. 那么,如何涵养人格魅力呢?孔子曾经这样简洁地表述他对涵养人格的认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当前,我们可以对这四个方面进行现代诠释和转化. 志于道.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崇高位置.所谓道,可以理解为追求的理想、内心的
23、信念.志于道,就是要树立高远的理想.孔子说:“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要想有所成就,必须胸怀理想,拥有坚定信念.否则,就算才华横溢,也会因丧失理想而迷失方向,致使一生碌碌无为.涵养人格魅力,就要志存高远,信念坚定. 据于德.据,有依据、凭借的意思.德,简而言之就是道德.据于德,就是要以德树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儒家强调所谓“人禽之辨”,就是要人明晰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存在,认为人丧失了道德就无异于禽兽.涵养人格魅力,就要用道德滋润自己的心灵. 依于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范畴之一,内涵十分丰富.《中庸》说:“仁者,人也.”仁可以视为人的本质所在.大体言之,仁包含着
24、两个层面:一是自省,二是爱人.因此,依于仁,就是指人应该以自爱之心反省自己、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涵养人格魅力,就要激发自爱和爱人之心. 游于艺.艺在孔子时代专指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中技艺.时移世易,今天的六艺可以泛指各种艺术、技艺.“游”意味着游于艺是以轻松活泼的姿态完成的.今天的人们往往重视实用技术的训练,漠视艺术的修为、情操的陶冶.涵养人格魅力,就要浸染艺术气质,“游戏”于艺术世界.播下一种人格,收获一种命运.我们能否收获他人的感念,书写灿烂的人生,就看是能否播下“道、德、仁、艺”的种子,从而涵养我们的人格魅力了. (1)说说选文第1段有什么作用. (2)根据论述
25、内容,为选文第3段横线处填上两个分论点. ① ② (3)选文第5段是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6段是怎样证明“据于德”这一观点的? (5)选出下列不适合充当第7段论据的一项 A.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孟子》 B.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C.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亲也.﹣﹣《孔子家语》 D.巧言令色之人,一失其心于浮伪,未有能仁者也.﹣﹣(宋)胡宏. 三、写作(满分60分) 14.(60分)(2015•本溪)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 题目:(一)逆风飞翔 (二) 抵万金 要求:
26、1)如选择题目(二),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 (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15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2分)(2015•本溪)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求(qí) 滑(jī) 阻(sè) 通达旦(xiāo) B.嫩(lǜ) 扬(hóng) 受(xiáng) 金榜名(tí) C.力(qián) 射(fú)
27、脑(suǐ) 不其数(jì) D.尔(óu) 瑟(xiāo) 栖(qī) 锋芒露(bì)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音形的掌握,比单纯的考查字音或者字形要难一些.需要学生对音形有很准确的把握. 【解答】A.“通霄达旦”中的“霄”改为“宵”. B.“享受”的“享”读音错误,应改为“xiǎng”. D.“偶尔”的“偶”读音错误,应该为“ǒu”. 答案:C. 2.(2分)(2015•本溪)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 A.他总是对其他同学的缺点,因而没有人愿意和他交朋友 B.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那么我现在过的什么日子,真了 C.我们若想收
28、获真挚的爱情,就要地站在朋友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D.他的思维缜密灵活,学习成绩优异,老师们也对他,关爱有加 【分析】本题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可以从词意、感情色彩和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到、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妄自菲薄”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该成语用错对象; B.“不堪设想”指预料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 C.“身临其境”指亲自到了那个境地.该成语与语境不符; D.“顶礼膜拜”指虔诚地跪拜.该成语用错对象. 故选:B. 3.(2分)(2015•本溪
29、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A.善良是火种,只有不停止传递,就能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修改:把“就”改成“才” B.组委会决定,每位参赛者总结发言的时间不能超过五分钟左右.修改:删掉“左右” C.学校经常开展的安全疏离演练活动,可以增强学生们的自我保护.修改:把“增强”改为“提高” D.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又怎能完成和参与一项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呢?修改:把“参与”和“完成”调换位置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
30、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解答】C.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意识”; 故选:C. 4.(2分)(2015•本溪)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韩愈字退之,欧阳修字永叔,他们都是唐代文学家,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B.《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我们学过他的词《渔家傲•秋思》 C.宋濂,明初文学家,《送东阳马生序》是他写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是一篇赠序 D.《行路难》的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也是他的作品 【分析】本题要结合文学常识来分析.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的作家
31、可以从作品、朝代、字号等方面掌握. 【解答】A.欧阳修是宋代文学家. 故选:A. 5.(2分)(2015•本溪)选出对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中的“凄凉地”“弃置身”流露出作者对自己遭受贬谪的愤懑不平之情 B.颔联用“闻笛赋”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感叹,用“烂柯人”的典故表达了对被害友人的怀念 C.颈联借用自然景物
32、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D.尾联是作者与友人共勉,“长精神”表现了作者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的把握,注意逐项揣摩. 【解答】赏析:首联概写谪守巴楚、度尽劫难的经历.“凄凉地”、“弃置身”,虽语含哀怨,却在感伤中不失沉雄,凄婉中尤见苍劲.二联感叹旧友凋零、今昔异貌.“闻笛赋”、“烂柯人”,借典寄慨,耐人寻味.三联展示的却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寄寓在其中的是新陈代谢的进化思想和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困厄的豁达襟怀;在手法上,它则将诗情、画意、哲理熔于一炉,以形象的画面表现抽象的哲理,旨趣隽永.尾联顺势而下,请白氏举杯痛饮,藉以振奋
33、精神. 分析:B.颔联用“闻笛赋”的典故表达了对被害友人的怀念,用“烂柯人”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感叹. 故选:B. 参考译文: 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 6.(2分)(2015•本溪)选出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 ) A.《西游记》中的孙悟空,酷爱自由、敢于反抗、充满斗争精神,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了汗马功劳 B.“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是冰心《繁星•春水》里的一首小诗,语言简练,含义隽永,体现
34、了她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C.《水浒》中“三打祝家庄”的情节,展示了宋江的军事才能和组织才能,为他赢得了人心,逐步奠定了他在梁山的领导地位 D.《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可是当梦想终于实现的时候,祥子却因小福子的自杀而万念俱灰,将这辆车卖掉了 【分析】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解答】D项“祥子却因小福子的自杀而万念俱灰,将这辆车卖掉了”,说法错误,祥子第三辆车是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 故选:D 7.(2分)(2015•本溪)“慢生
35、活”绝非一种懒散的生活态度,而是一种谨慎用心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们用慢镜头播放生活, 就会发现其中更多的美好.请根据你对“慢生活”的理解补写下面的对联. 上联:缓半拍,风轻云淡 下联: 慢一步,鸟语花香. . 【分析】本题要结合对联常识来分析.首先,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其次,上联的末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第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第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第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解答】解析:上联的“缓”为形容词,下联应该对“慢”之
36、类的词语;上联的“半”为数词,下联也应该对“一”之类的词语;上联的“风轻云淡”为并列短语,下联也应该对一个并列短语. 答案示例:慢一步,鸟语花香. 8.(3分)(2015•本溪)最近,上海某校举办了“孝敬文化节”.在盛大的仪式上,800多名学生在父母面前下拜磕头,在父 母的头上拔下一根白发,用作留念.对这种做法众说纷纭,你怎么看?并请说明理由.(40字左右) 看法: 支持 理由: 学校通过盛大的仪式向学生普及传统文化,感染学生,唤起他们的感恩之心,使学生印象深刻,这种做法值得提倡 . 【分析】材料内容概括:上海某校举办“孝敬文化节”,学生给父母磕头,在父母的头上拔下一根白发
37、以此表达自己的孝心.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学生先要准确把握材料内容,然后再结合对材料中两种行为的认识综合评价. 给父母磕头和在父母的头上拔下一根白发,这两种行为是学生孝心的体现,在当代社会有积极的意义,但学生表达孝心不仅仅表现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要在内心中深处懂得感恩. 根据上述分析,学生可结合自己的认识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示例一:支持 学校通过盛大的仪式向学生普及传统文化,感染学生,唤起他们的感恩之心,使学生印象深刻,这种做法值得提倡.示例二:反对 下拜磕头,形式大于内容.日常小事中也能体现真情,多陪陪父母,帮忙做家
38、务,培养孝心从点滴做起比较好. 9.(13分)(2015•本溪)古诗文默写填空. (1)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诗经•关雎》) (2)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4)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5)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6)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7)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8)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征蓬出汉塞, 归雁
39、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10)学贵有思,学思结合,正如孔子所云“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11)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两句道尽了千载离人的共同心愿. 【分析】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解答】(1)在河之洲(注意“洲”的写法) (2)海日生残夜 (3)铜雀春深锁二乔 (4)忠之属也 (5)甲光向日金鳞开(注意“鳞”的写法) (6)问
40、君何能尔 (7)化作春泥更护花(注意“作”的写法) (8)所以动心忍性 (9)归雁入胡天(注意“雁”的写法)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注意“罔”的写法) (1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注意“婵娟”的写法) 二、阅读(满分60分) 10.(10分)(2015•本溪)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工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41、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①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带.”裂衣断带相望②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莫之服.
42、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相望:相互都看得见.说明这类事很多. (1)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C A. B. C. D.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不逾月,而国莫之服.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文的主要事件. (4)简要说明邹忌和晏子在劝谏时的语言特点有何不同. 【分析】参考译文: 【甲】因此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及身边的侍从
43、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人不惧怕您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深了!” 【乙】公喜欢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全国(女)人全都穿男人服装.灵公派官吏禁止她们,(并且)指出:“穿扮男人服饰的女子,撕破她的衣服,扯断她的衣带.”(虽然人们都)看见有人被撕破衣服,扯断衣带但还是不能禁止.晏子进见时,灵公问道:“我派出官吏禁止女子穿扮男人服饰,撕破她们的衣服,扯断她们的衣带,都亲眼看见还是止不住.为什么啊?”晏子回答说:“您让宫内(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却在宫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门口挂牛头却在里面卖马肉,您为什么不让宫内(女人)不穿扮(男人服饰),那么外面也就
44、没有人敢了.”灵公说:“好.”令宫内不要女穿扮男人服饰,过了一个月,全国就没有女穿扮男人服饰了.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 A项,前句句意为:全国(女)人全都穿男人服装;“尽”,全,都.后句句意为:一顿有时能吃一石粮食;“尽”,吃完.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 B项,前句句意为:灵公派官吏禁止她们;“使”,派.后句句意为:如果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使”,假使.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 C项,前句句意为:您让宫内(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内”,宫内.后句句意为:
45、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内”,宫内.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 D项,前句句意为:您为什么不让宫内(女人)不穿扮(男人服饰;“以”,与“何”连用,表示疑问,为什么.后句句意为: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认为.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 故选:C.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第一句话,注意“观”,看;“蔽”,词类活用,受蒙蔽.句意为: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了. 第二句话,注意“逾”,超过;“服”,词类活用,穿.句意为:没有超过一个月,都城的人(或
46、国人)也就不穿了. (3)本题考查概括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语段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阅读甲文,了解内容,按照“什么人干了一件什么事”的格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为: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 (4)本题考查理解劝谏的语言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阅读甲文,了解内容可知,邹忌语言比较婉转,他从自己的家事延伸到国事,让齐王很容易接受; 阅读乙文,了解内容,可知从“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这句话中可知,晏子劝谏是比较直接. 答案:(1)C (
47、2)①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了.②没有超过一个月,都城的人(或国人)也就不穿了. (3)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 (4)邹忌;委婉(1分);晏子;直接(1分). 11.(20分)(2015•本溪)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父爱岂止八十里 小时候,我家有辆永久牌自行车,是母亲买给在大同煤校上学的舅舅的.买的时候就是旧的,他骑了几年就更破旧了.后来,舅舅毕业分配到外地,母亲就把车子寄放到村上庙里老和尚住的后大殿. 初中毕业后的那个假期,我接到省一中的录取通知书.一中离我家十里地
48、又没有公共汽车.我很想买辆新的自行车,母亲却说:“让老师父把大殿的车子取出来,擦洗擦洗骑去吧.”我自然嫌弃. 父亲说:“锈了修不好,闸不灵,娃娃出了事儿咋办?挣钱为啥?不就是为了给俺娃花?爹给俺娃买辆新的.” 那时车子是紧俏商品,没个关系不好买.他托了好几个人都没能买到,只好趁去怀仁打工时给我买.一次来信,说买到了,是一辆绿色的飞鸽车,加重的,还说等有了顺路车就给我捎回来.我心想,哪会一下子就有顺路车?就写信对父亲说:“怀仁每天都有回家的火车,托运回来多方便.”我还催他说,学校就要开学了,可我还不会骑,我总得提前学会才行,学会也还得再练练,练得很熟才行.实际上,那时的我早
49、就会骑,骑得还挺溜. 父亲倒是把车子给弄回来了.可他不是给托运回来的,他是一步一步地推着,推了八十多里推回来的. 那天半夜,我正睡得香,听母亲说:“好像有人叫咱们.”她拉开灯,听听,确实有人在敲门.母亲说半夜三更的会是谁,穿好衣服就去开门,我也跟在后面. 天啊,是父亲! 他正扶着一辆自行车,站在那里,身子摇晃,好像要倒了.我和母亲急忙把他搀进屋,他一屁股跌坐在地上.我赶紧去扶他起来,他不让动,摆着手说:“缓缓,让爹缓缓.”又伸手说:“给爹倒口水.”我拿起暖水瓶,他摆手说:“冷水.拿瓢.”我从缸里舀出多半瓢水递给他. 这时我发现,他的灰衬衣上全是土,他的
50、裤腿挽着,全是泥. 他喝光了瓢里的水,接着说为了抄近路,他蹚着水过的十里河,可过河的时候把脚给崴了,一拐一拐地又走了十里路,拐回了家. 这不会骑车的人,推车子会更费事,走个三五里也还好说,可八十里走下来真是不敢想的事.他从一大早就开始走,整整走了十八九个小时,最后这十里路,还是拐着瘸腿.而那一年,父亲已经五十多岁了. 他坐在地上一动不想动,我站在那里陪着他. 我看着他,花白的头发乱蓬蓬的,汗水把脸上的土灰淌得一道道的,顺着皱纹的方向密密地织着,连他的眼角嘴角都是泥,嘴角好像还有血.我不禁暗暗地叹气,强忍着没让泪水流下来. 缓了好大一阵子,父亲才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