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中船重工海为新能源和硕县100MW光伏产业园一期20MWp项目 建设单位 中船重工海为(新疆)新能源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联系人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 邮政编码 841200 建设地点 和硕县24 团场以北,国道G314、省道S325 以北10 ㎞处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D4419其他能源发电 占地面积 (平方米) 510043 绿化面积 (平方米) 总投资 (万元) 23301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2、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12年9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背景 中船重工海为(新疆)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在新疆成立的全资新能源投资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重工,CSIC)是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资产经营主体,由中央管理。 中船重工海为(新疆)新能源有限公司经过多方调研及实地考察,已具备成熟的太阳能发电领域建设条件。“十二五”期间,中船重工海为(新疆)新能源有限公司计划在疆内各地大规模开发太阳能发电项目,为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
3、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及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的有关规定,该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为此,中船重工海为(新疆)新能源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评单位在接受委托任务后, 立即确定环评人员,明确了评价任务。环评人员赴现场进行踏勘,并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按有关技术规范及相关规定,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报主管环保局批准后,即可作为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好环保工作的依据。 2、建设地点 中船重工海为新能源和硕县100MWp光伏产业园一期20MWp项目拟建和硕县特吾里克
4、镇西北部,和硕县24团场以北,国道G314、省道S325以北10㎞处。 3、项目投资 项目投资:本项目总投资23301万元。 4、建设内容及规模 4.1建设内容 本项目主要的建设内容:光伏发电系统建设、电气系统、建构筑物和公用工程建设。 4.1.1光伏发电系统 本项目建设光伏电站规以110kV 电压接入系统,本期建成1 回至金沙变的送出线路,导线采用LGJ-240 型,以2000kWp 为一个子单元并网发电,共10个单元;接入系统方案为初拟为光伏电站出1 回(终期2 回)110kV线路接于220kV金沙变电站。 4.1.2电气系统 (1)电气一次 选用1000kVA 双分裂
5、箱变,组成同一扩大单元的两逆变器相互影响小;与单元接线相比本期只需20 台箱变及出线,减少了箱式变电站台数及相应的高压设备,减小场地布置,2 台500kW 逆变器,接入一台1000kVA 双分裂升压箱变的升压组合,每4台箱变汇集后接入升压站10kV开关柜,集电线路汇集容量4MW,共5回。 (2)电气二次 升压站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设备配置和功能要求按无人值班模式设计。 升压站监控系统主要设计原则如下: ①采用开放式分层分布式网络结构,由站控层、间隔层以及网络设备构成。站控层设备按升压站远景规模配置,间隔层设备按工程实际规模配置。 ②应优化简化网络结构,站内监控保护推荐统一建模,统一组网,
6、信息共享,通信规约统一采用DL/T860通信标准,实现站控层、间隔层二次设备互操作。 ③升压站内信息宜具有共享性和唯一性,计算机监控主站与远动数据传输设备信息资源共享,不重复采集,节约投资。 ④升压站内由计算机监控系统完成对全站设备的监控,不再另外设置其它常规的控制屏以及模拟屏。 ⑤计算机监控系统具有与电力调度数据专网的接口,软、硬件配置应能支持联网的网络通信技术以及通信规约的要求。 ⑥向调度端上传的保护、远动信息量执行现有相关规程。 ⑦计算机监控系统网络安全应严格按照《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来执行。 4.3建构筑物及设备 本项目的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经济技术指标
7、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1 开关站 m² 4850 2 逆变器室 m² 507.6 3 水泵房 座 164 本项目设备主要有光伏区设备、110KV升压站设备两大部分,项目设备一览表见表2、表3。 表2 光伏区主要设备材料表 序号 名称 型号及规范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多晶硅光伏组件 230Wp 块 87200 2 直流防雷汇流箱 16路10A 个 280 3 逆变器室设备 直流配电柜 面 80 并网逆变器 500kW 台 40 通信柜 面 10
8、 4 双分裂升压箱变 变压器 S10-1000/10 10.5±2x2.5%/0.27/0.27kV 台 20 负荷开关柜 面 20 5 防紫外线光伏电缆 4mm2 km 380 6 户外100kVA箱变 S10-100/10 10.52x2.5%/0.27/0.27kVdy0-11 台 2 7 户外汇流箱至逆变器 室直流柜电缆 ZR-YJV22-1-2X70 mm² km 30.1 8 10kV汇集线电缆 ZR-YJV22-8.7/15-3x50 mm2 km 3.2 2MW之
9、间汇集线 ZR-YJV22-8.7/15-3x120 mm2 km 6.56 至10kV开关室汇集线 9 热镀锌钢管接地极 φ50 L=2500mm 根 100 10 热镀锌扁钢 --50X5 km 13.56 11 热镀锌扁 --40X4 km 7.3 12 户外直流防雷汇流 箱安装用材料 套 280 13 电力电缆 ZR-YJV22-10-3X35 mm2 km 1.24 施工电源至光伏区100kVA箱变电缆 14 动力电缆 ZR-YJV22-1-4X16mm2 km 5.602 逆
10、变器室至户外汇流箱电缆 15 动力电缆 ZR-YJV22-1-2X4 mm2 km 5.6 16 动力箱 面 10 动力负荷分配箱 表 3 110k升压站主要设备材料表 序号 名称 型号及规范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 110kV设备 1 主变压器 SZ11-20000/110 台 1 主变中性点内附套管CT 2 110kV 瓷柱式六氟化硫断路器 LW30-126 台 2 弹簧机构,储能电压DC220V,操作电DC220V 3 倒置式电流互感器 2×600/1A 10P30/10P30/10P30/0.5
11、/0.2S 只 3 2×300/1A 10P30/10P30/10P30/0.5/0.2S 只 3 4 110kV隔离开关 GW4-126D(W)/1600 单接地 组 3 5 110kV 氧化锌避雷器 Y10W-102/260kV(附在线式泄漏监测仪) 只 3 用于母线电压互感器 6 110kV 电容式电压 互感器 TYD-110/√3-0.02H 台 1 线路型 7 主变中性点设备 60kV隔离开关 GW13-72.5W/630A(单相完善化结构) 台 1 60kV氧化锌避雷器 Y
12、H1.5W-72/186(附在线式泄漏监测仪) 只 1 主变中性点放电间隙 LJW-200/1 套 1 8 110kV 高压在线检 测带电显示闭锁装 置 DXW20NYD-110kV/Z-3P(三相) 套 1 二 10kV设备 1 10kV 高压真空开关柜 KYN28A-12Z-015改 面 1 主变进线断路器柜 2 SVG 动态无功补偿 成套装置 4MVar 套 1 3 10kV氧化锌避雷器 HY5W5-17/50W(附在线式泄漏监测仪) 只 3 4 封闭母线桥 套 1 约4
13、5m 5、公用工程 5.1给水 本工程室外浇洒道路及冲洗电池组件用水水源均引自电站内水源井。在点站内主干道设置12 套地下式洒水栓,供浇洒道路及冲洗电池组件用水。本工程生活用水系统和浇洒道路及冲洗电池组件等的生产用水系统分开设置,生产用水储存在室外生产-消防合用水池内。场区内设给水泵房(生活泵房与消防泵房合建),泵房内设一座生活水箱、一套生活变频供水机组(含两台生活供水泵,互为备用)、两台生产泵和三台消防泵。 室外浇洒道路及冲洗电池组件用水由生产泵供给。生产-消防合用水池和生活水箱均由水源井补给。 5.2排水 生活污水排放系统包括:污水收集管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杂用水管网,各用
14、水点的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沉淀后,冬储夏灌。 5.3供暖 本工程在办公室、中控室、值班室及其它需采暖的房间采用电暖气采暖,可以满足人体舒适及设备运行要求。 5.4供电 交流站用电系统为380/220V中性点接地系统,由7 面交流低压配电柜组成。电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采用380/220V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向所区内动力、检修、照明、采暖等用电负荷供电。 对于光伏区逆变器通风用电及周围照明检修用电,从场地实际情况看,低压供电范围有限,无法从低压屏引电源,考虑从高压供电至负荷中心区,由附近10kV引入电源,以10 个区为一供电区域,增加两台变压器SCB10-100/10.5,变比10.5/
15、0.4kV 容量100kVA。 6、产业政策符合性 6.1 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根据国家发改委2011年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第一类鼓励类中的第五项新能源,“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应用、逆变控制系统开发制造”,本项目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应用,属于第一类鼓励类产业项目,符合我国的产业政策。 6.2 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符合《新疆“十二五”电力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发改能源[2007]2174号)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发改能源[2008]610号)的要求。 2009年国家新能源和可
16、再生能源司召开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会议提出的《太阳能开发利用状况及工作思路》的报告中指出:结合太阳能资源及光伏电站建设特点,以及已建成光伏项目和敦煌示范项目实践经验,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建设前期工作,在资源较好的省份,选择若干个20MWp以上的大型并网光伏发电厂,进行太阳能资源评价,提出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全国安排电站项目拟综合考虑资源特点及地区布局,发电厂址主要选择资源丰富地区的沙漠、戈壁、荒地等非耕用地。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中为规范太阳能光伏发电价格管理,促进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决定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价格
17、政策,表明国家大力扶持光伏电站产业。 为促进光伏发电技术进步,国家提出金太阳示范工程,金太阳示范工程是我国促进光伏发电产业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光伏发电技术在各类领域的示范应用及关键技术产业化的具体行动,计划在2~3年时间内实施完成。纳入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项目原则上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配套输配电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偏远无电地区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按总投资的70%给予补助。 本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及相应要求。 7.劳动定员 光电站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定员8人,其中生产人员3人,设班长1人,安全员1人,值班员1人,值班人员负责电站设备巡视、设备定期检查、日常维护,
18、安全人员负责光电站的安全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管理人员2人,负责生产经营和日常管理工作,本项目年工作时间365天。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无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相应环境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和硕县位于天山南麓,焉耆盆地东北部,总面积12892km2,南北长152.8km,东西宽141.8km,北依天山,南濒博斯腾湖,地处南北疆的交汇处,是
19、进入巴州和南疆的门户。县城北距乌鲁木齐市380km,西南距库尔勒市98km。 中船重工海为新能源和硕县 100MWp 光伏产业园一期20MWp 项目拟建和硕县特吾里克镇西北部,和硕县24 团场以北,国道G314、省道S325以北10㎞处。场区地势平坦,北高南低,项目区东南西北都为荒地,中心地理位置约为北纬42°19′17″,东经86°46′18″, 电场址高程约为1150~1300m 之间。地理位置图见图1,区域位置图见图2。 2、地形地貌 和硕县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项目区位于山前洪积冲积平原,由东向西、自北向南倾斜,地势较为平坦,坡降3-5‰。地面切割较轻,表层为洪水河水冲积物。地貌单
20、一,由于地表水缺乏而未开垦,呈荒漠特征。 项目区地势平坦场地平整。 3、水文及水文地质 3.1水文 和硕县境内主要地表水体分三个部分,北部有清水河、曲惠、茶汗通古河(乌什塔拉河),中部北干渠为区内最大引水渠,南部为博斯腾湖。清水河为一独立水系,河源发源于天格尔山海拔 4265m 的阿勒古达板,集水面积 1016km2,从河源至山口处的克尔古提水文站河长 60.2km,河道平均坡度3.7%,森林覆盖率 11.2%,克尔古提水文站是该河唯一的水文站,位于清水河出山口处。清水河径流补给主要为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大气降水及地下水补给。 由于地处内陆,受海洋季风影响很小,所以河流年径流量年际
21、变化小,但由于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因此河径流量50%以上集中在夏季的6、7、8三个月,形成年内水量极不平衡。清水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4 × 108m3占河年径流量的30.7%地表水利用程度低。 表4 清水河克尔古提水文站径流季分配表 季节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径流量(108m3) 0.115 0.626 0.269 0.134 占年比(%) 10.4 52.3 24.9 12.4 曲惠河河源发源于天格尔山海拔 4200m 的阿勒古达板,集水面积 392km2,从河源至山口处河长 43.6km,河道平均坡度3.7%,河径流补给主要为季节性积雪融水、
22、冰川、大气降水及地下水补给。最大洪峰流量为327m3/s,发生在1965年7月19日。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0.163 × 108m3/a。 茶汗通古河(乌什塔拉河),河源发源于北部天格尔山海拔 4500m 的阿勒古达板,集水面积783km2,从河源至山口处河长50.0km,河径流补给主要为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大气降水及地下水补给。最大洪峰流量为173m3/s发生在1956年7月19日。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5736 × 108m3/a为解决乌什塔拉乡春旱起到关键性作用。 北干渠引自开都河第一分水枢纽,水文特征随开都河而变化,具有开都河流的水文特征,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小,但年内月际变化较大,具有
23、春枯、夏洪、球稳、冬少的明显特点。多年平均引水0.70×108m3/a,主要解决农二师24 团、2 6团、清水河农场、包尔图农场、苏哈特乡北干渠以南农田。 本项目所在区域无天然地表水体,与曲惠河、茶汗通古河和北干渠均无直接水力联系。 3.2水文地质 地下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清水河、曲惠河、茶汗通古河(乌什塔拉河)3条河流的洪冲积扇地区,3个扇体连在一起,河水透漏补给比较充足,地下水量比较丰富,水质良好,可开发利用的地下水资源共 2.23亿m3,年可开采量为1.47亿m3,由于2007年和硕县境内机井数量多且分布广泛,地下水开采量没有确切可靠的调查统计数据。现状实际年开采量按境内灌溉面积(包括
24、马兰部队、州直农场、兵团)和机井数量推算,年开采量已达到1. 7亿m 3左右(包括生活和工业用水),已处于整体上超采的程度。 本项目位于和硕县冲积平原上,地下水埋深15m以下。 4、工程地质 和硕县位于博斯腾湖间凹陷的北侧,北部为重天山近东西向大幅度差异性断块隆起构 造带,南部为库鲁克塔格继承性长期缓慢隆起带,在大地构造上属于天山东西向符合构造带范围。 博斯腾山间凹陷在天山山西内一系列中新生代山间凹陷中,它是较大的一个。它发育仍然是继承着南天山的向斜褶皱带在华西晚期凹陷(复向斜)的位置。后来阿尔卑斯运动对它的改造,主要在于凹陷基底深大断裂继续活动,发生断块的错动位移,造成断块的阶梯状
25、陷落,从而形成博斯腾山间坳陷。 据新疆石油物探资料,凹陷北部即博湖以北到北边之间地带,为一个东西向的重力低带,第四系沉积物巨厚。在南部山前平原,厚度200~300m;博斯腾中部以北西--南东向呈菱形条带状,长轴部位厚度可达400~540m,北部山前平原厚度是400~700m。清水河入湖口一带,厚度达524m。西北部中更新统隆起台地以北厚度最大,厚度可达700m。 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北部山区以断块差异性上升运动为主,博湖山间凹陷以相对下降为主,表现为测区清水河出山口两侧第三级阶地上升,测区西部中更新统砾石层隆起,受切割形成较高的平台。清水河现代河谷向东偏移,侵蚀东岸,表明新构造运动不均匀上
26、升。西部上升幅度比东部大,证明新构造运动仍在不断地运动。 项目建设地点土地平坦,地质条件和环境较好。地质结构简单,地震烈度为7度,具备良好的工程地质。 5、气候气象 和硕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具有南北疆气候过渡的特点,四季分明,热量适中,光照充足,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无霜期段,气温年、日变化大,夏季炎热无酷暑,冬季寒冷持续时间长,春季干旱多风,气温多变,秋季短而降温迅速。年平均气温8.6℃,一月平均气温-12.2℃,七月平均气温23.7℃。年平均降水量76.4mm,蒸发量2224.0mm。年盛行风为西北风,历年平均风速1.6m/s。 6、土壤 项目区成土母质以砾质-沙壤为主,从土
27、层剖面调查结果来看,土壤通透性、氧化性强,但保贮性差,表土PH值8.1-8.25,30cm以下PH值8.25-8.4,60cm以下PH值8.6,90cm以下PH值8.5-8.7,属轻盐渍化;有机质含量为0.56%不等,含氮0.13%,含磷0.08%,速氮49PPM、速磷16PPM、速钾485PPM,有机质含量低,缺氮、磷,钾丰富。 7、植被 项目区属于暖温带灌木、半灌木荒漠地带的天山南坡-西昆仑山荒漠区。植被类型为典型的膜果麻黄群落,由耐旱的小灌木和半灌木组成,主要植被有:膜果麻黄、芨芨草、白刺、霸王、琵琶柴、泡泡刺、猪毛菜等,另外还有少量的柽柳、铁线莲等。 8、动植物资源 和硕县自然
28、资源十分丰富。农业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油葵、番茄、芳香植物、啤酒花、甜瓜为主;畜牧业以牛、羊、马为主,是巴州肉类重要产区。野生动植物资源有大头羊、石鸡、猞猁、雪莲、党参、麻黄、甘草等。项目所在地周边区域没有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一、行政区划及人口 和硕县行政区划面积1.28万km2,全县辖6乡1镇,26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 26个村民委员会。县域内有农二师24团、马兰部队和巴州清水河农场。总人口7.5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2.63万人,占总人口
29、的34.7%(维吾尔族12760人,占16.83%;蒙古族5955人,占7.86%;回族6826人,占9%)。 为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规划城市建设,确保城市健康发展,和硕制定了《和硕县县城总体规划》,规划了县域“一带、两片区”,主城区“一轴、两心、四区”的格局,并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入4000余万元新建、改扩建部分主干道、巷道,筹备5611万元启动集中供热项目,解决202万元加大环卫设施配备力度,投入1749万元建立生活垃圾处理厂,拿出250万元改造供排水管网。 近年来,和硕以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活动”为契机,实施了历史规模最大、投资最多、力度最强的城建工程。努力把
30、和硕建设成为具有湖泊特色、生态型的自治区园林县城。完成了葡萄文化公园、石材大道等重大建设项目,实施修整了城区段抗洪提,与河岸绿带结合起来,使河岸变绿、环境变美。其中:葡萄文化公园集展示葡萄文化与休闲、娱乐为一体。包括2个文化广场和2个酒堡及数个小品,又分为6个功能区24个景点,总占地面积860亩;石材大道是集观光休闲、凸显我县石材资源优势为一体的标志性道路。道路总长2.88km,宽39.7m,铺设材料包括粉红麻,马兰红,紫冰花,天山彩麻等多种具有和硕代表性的石材品种。 二、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 农业以粮食、棉花、工业番茄、甜菜为主;林果业以葡萄、欧洲李为主。尤其是葡萄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目前葡
31、萄面积近5万亩;畜牧业以牛、羊、猪、骆驼及家禽养殖为主。工业以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开发和石材加工、制药为主。主要工业产品有葡萄酒、辣椒酱、番茄酱、人造板、甘草膏、麻黄素、花岗岩板材等。 2009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9亿元,同比增长11.8%。实现工业总产值5.5亿元,同比增长8.28%。第三产业以旅游为主。金沙滩度假区位于博斯腾湖北岸,是国家4A级景区。金丝特避暑山庄三面群山环绕,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夏季旅游避署胜地。还有芳香科 技生态观光园、红蝶谷、银沙滩等旅游景点。目前正在开发中国核爆指挥中心旧址红色旅游项目。近年来,经过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和硕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
32、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3.4亿元,增长10.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9亿元,增长16.5%;地方财政收入8020万元,增长30.3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26元,较上年增加986元,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地方财政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奋斗目标。 三、资源物产 和硕资源丰富、物产多样。 一是旅游资源丰富。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处于县城边缘,金沙滩旅游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县域内还有红蝶谷、金丝特等风景区,其中金丝特是上世纪60年代中国核试验指挥中心所在地,发展红色旅游潜力
33、巨大。 二是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和硕属中温带干旱性大陆气候带,日照时间长,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丰富的水土光热资源十分适宜粮食、工业番茄、甜菜、油料、葡萄、棉花及各类瓜果和农作物的生长。尤其是和硕位于北纬42°,具备发展葡萄产业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条件,经许多权威专家学者研究论证,认为和硕非常适宜酿酒葡萄的种植,葡萄酒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三是矿产资源丰富。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51.1%,初步发现的矿产有20余种, 具有开发价值的有铜、钨等金属矿产和大理石、石灰岩、花岗岩等非金属矿产。储量最大的是花岗岩,已探明花岗岩矿床七处,成矿面积达250km2,总储量达1亿多m3,且矿山交
34、通条件相对便利,具有重要的开采价值。 四、交通 和硕距乌鲁木齐市387km,距库尔勒市104km。高速公路已全线贯通,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南疆铁路吐鲁番——库尔勒复线,全长320km,并在和硕县境内建立了3个火车站,该铁路复线途经和硕直达吐鲁番,横贯和硕全境,并一次性建成160km/h的双线电气化铁路,预计2012年通车。吐库二线的建成通车,将缩短铁路运输距离120km,极大地方便了全县人民的出行,和硕县南北疆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也将更加明显。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监测资料未到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35、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无风景名胜、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等特殊环境敏感区分布。 本项目的污染控制目标为: (1)空气环境:保护项目区所在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不因本项目实施而降低空气质量级别,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类标准。 (2)水环境:项目生活污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CB8798-1996)中三级标准,排入市政下水管网。 (3)固体废物:妥善处理本项目产生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等固体弃物,固废处置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避免对所在区域环境造成影响。
36、4)声环境:确保项目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区标准,防止本项目噪声对外界的影响。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1、《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污染物排放 标 准 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类标准; 3、《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37、6566-2001); 4、《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 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6、《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区标准; 总量控制指标 由于本项目生产期间不设锅炉等热源,生产期间只有清洗电池组件废水(污染物主要是沙尘)和少量的生活污水产生。污水经污水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外排拉运至污水处理下水管道中。因此评价建议本项目不考虑总量控制指标。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接受来自太阳的光能,经光电转换产生直流
38、电能;功率调节器由逆变器、并网装置、系统监视保护装置以及充放电控制装置等构成,主要用来将太阳能光伏电池产生的直流电变为交流电等;蓄电池则存储剩余电能,当太阳光伏电池不能发电时或电能不足时供负载所用。发电工艺流程图如下: 图3 本项目工艺流程及污染节点图 本项目20MWp光伏电站采用1000kWp光伏发电系统为1个模块设计,共20个。每个1000kwp光伏系统模块安装230Wp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87200块,采用地面固定式阵列安装,装机容量1012kWp,接入2台500kW光伏并网逆变器,所发出的交流电接入1台1000kVA升压变压器,升压至10kV电压等级,再经升压变升至11
39、0kV。初拟以一回110kV线路接入和硕县110kV变电站,线路采用高压架空线路。 主要污染工序: 1、施工期的主要污染工序 施工期间,会产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扬尘、建材运输车辆的尾气、噪声以及永久和临时占地等,均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工程建设完成后,除部分永久性占地为持续性影响外,其余环境影响仅在施工期存在,并且影响范围小、时间短。 1.1施工扬尘及废气 施工期间土地平整、地基开挖、电缆桥架基础开挖、车辆行驶等均会产生扬尘,造成大气中TSP值增高。根据类比资料,影响起尘量的因素包括:基础开挖量、施工渣土堆存量、进出车辆带泥沙量、水泥搬运量以及起尘高度、采取的防护措施、空气湿
40、度、风速等。 施工阶段,需频繁使用机动车辆运输建筑原材料、施工设备、器材及建筑垃圾,排出的机动车尾气主要污染物是HC、CO、NOx等,同时车辆运行、装卸建筑材料时将产生扬尘。 1.2施工废水 本工程施工几乎没有生产废水排放,生产用水主要为混凝土拌料用水,全部消耗在拌料中,所以几乎不产生废水。 施工期会有生活污水产生。施工高峰期间进场施工人数约为150人左右,工地生活用水按0.1t/人•d计,则施工期用水量为15t/d。生活污水排水系数以0.85计,那么排水量为12.75t/d。本项目施工期约为6个月,施工期以180天计算,则施工期的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2295t。由于在荒地内施工,因此施
41、工期的生活废水可排入临时建设的化粪池处理,可用于浇灌荒漠植被,故对施工区环境基本无影响。 1.3施工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 施工机械噪声由施工机械所造成,如挖土机械等,多为点声源;施工作业噪声主要指一些零星的敲打声、装卸建材的撞击声、施工人员的吆喝声、拆装模板的撞击声等,多为瞬间噪声;商品混凝土输送泵为持续噪声源;运输车辆的噪声属于交通噪声。在这些施工噪声中对声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施工机械噪声。本项目动用的施工机械也较多,大多为高噪声设备,其声值在85-90 dB(A)。 当多台机械设备同时作业时,产生噪声叠加,根据类比调查,叠加后的噪声增加3~
42、8dB,一般不会超过10dB(A)。 表5 施工期主要噪声源 噪声单位:dB(A) 序号 设备名称 预测噪声值 1 汽车式起重机 90 2 蛙式打夯机 80-85 3 混凝土搅拌机 78-90 4 混凝土搅拌机 78-90 5 小型自卸汽车 80-90 6 提升机 75-85 7 砂浆搅拌机 85-90 8 内燃压路机 80-85 9 钢筋调直机 85-90 10 钢筋切断机 85-90 11 钢筋弯曲机 85-90 12 钢
43、筋电渣焊机 85-90 13 钢筋对焊机 85-90 14 电焊机 85-90 15 反铲挖掘机 90 16 插入式振捣器 85-90 17 柴油发电机组 85-100 1.4施工固废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建筑垃圾及弃土,二是装修垃圾,三是生活垃圾。 在运输各种建筑材料(如砂石、水泥、砖、木材等)过程中以及在工程完成后,会残留不少废建筑材料。对于建筑垃圾,其中的钢筋可以回收利用,其它的混凝土块连同弃渣等均为无机物,可送至专用垃圾场所或用于回填低洼地带。 施工弃土为场地平整及基础开挖产生的弃方,经挖填平衡侯的剩余弃土方主要用于填充项目区的低洼
44、地。 室内装修阶段,将产生装修垃圾。工程的装修垃圾应按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另外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还将产生一定量的生活垃圾。本项目施工期约180天,施工人数约150人,按每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kg计算,则本项目施工期生活垃圾最大产生量约27t。施工期生活垃圾应收集到的垃圾箱内,运至和硕县垃圾处理厂。 1.5生态环境影响 施工期的生态影响主要产生于工程占地,本项目占地510043m²,占地类型为戈壁荒漠。其次是随着施工场地开挖、填方、平整,原有的表土层受到破坏,土壤松动,或者施工过程中由于挖方及填方过程中形成的土堆不能及时清理,遇大风会产生风蚀。 2、营运期主要污染工序 2.1废气 光
45、伏发电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在转换过程中没有废气排放。本项目正常生产期间不设锅炉等热源,采用电暖气取暖,属清洁能源。 项目区设置员工食堂,由于项目区只有8人住宿,因此,项目区食堂废气从数量较少,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2.2废水 本项目的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和清洗污水。 生活污水:本项目的供水由自打深井供给,运行人员按 8人考虑,用水包括站内职工的生活用水(包括饮用水、便器冲洗水等)、淋浴用水及冲洗用水,用水量约为292m³/a,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BOD5、CODcr、NH3-N,根据类比资料,未处理时其浓度大约为:SS 300mg/L、BOD5 150mg/L、CODcr 350mg
46、/L、NH3-N 30mg/L。 清洗污水:为保证发电效率,需定期(视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按每一月一次,一年共12次,遇沙尘暴多发期可增加清洗频率)对电池组件表面进行清洗,防止因积尘太厚而影响太阳能转换效率。本工程处于荒地,电池组件的污物主要是沙尘,采用清水冲洗即可,为了不影响发电,清洗工作主要应在早晨和傍晚,清洗废水均可自然蒸发消耗,不产生有组织排水。本期工程全厂设置 1辆清洗车,清洗车储水罐容量5m³,电池组件成排布置,本期工程太阳能电池组件总面积为141864m²,组件清洗用水量取 3L/m²,单次冲洗总用水量约为 425.5m3,年用水量为5106m3。清洗污水的主要污物为沙尘,无其他
47、 污染物且当地蒸发量大,光伏阵列区面积大且用水量相对较小,清洗污水流入地面不会对厂区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综上可知,本项目污水排放主要为生活污水,其排放量按生活污水量的85%估算,则项目排水量约为248.2t/a。站内设置隔油池和一座处理量为0.5t/h的化粪池+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污水不外排,全部用于项目区绿化。 2.3噪声 本项目的光伏发电本身没有机械传动机构或运动部件,运行期没有噪声产生。电站设备运行噪声主要为变压器、逆变器等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无强噪声源。 表6 废水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污染源名称 水量 (t/a) 浓度及产生量 SS(mg/L)
48、 CODc(mg/L) BOD(mg/L) NH3-N(mg/L) 生活污水 248.2 300 350 150 30 0.074(t/a) 0.087(t/a) 0.037(t/a) 0.007(t/a) 2.4固体废弃物 项目建成投运后,所排放的固废物主要来自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按照每人每天的垃圾产生量平均为1kg计,人员配备按8人计,则电站的生活垃圾产生量约2.92t/a,项目投运后,生活垃圾排放量很小,在站区内设带盖的垃圾箱收集,定期运至和硕县垃圾填埋场。 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废坏电池,废电池收集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变压器检修时和发生事
49、故时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油,项目区设有20m³事故油池,在变压器下方设有收集设施,通过管道排入油池,废油用油桶收集后交于有资质的回收单位处理。 2.5光污染 光伏阵列的反射光可能会使电站附近公路上正在行驶车辆的驾驶人员产生眩晕感,不会影响交通安全。 2.6电磁辐射及其他影响 输变电设施产生的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产生影响,输变电设施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也可能对操作人员的健康产生影响。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 及产生量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大 气 污 染 物 食堂 油烟 0.08kg
50、/a 0.08kg/a 水 污 染 物 办公楼 生活污水 CODcr 350 mg/L 0.087t/a 300mg/L 0.074t/a BOD5 150 mg/L 0.037t/a 60mg/L 0.015t/a SS 300mg/L 0.074t/a 200 mg/L 0.049t/a NH3-N 30 mg/L 0.007t/a 25mg/L 0.006t/a 固体 废物 办公楼 生活垃圾 2.92t/a 2.92t/a 噪声 运营期主噪声为机动车辆、换热站设备噪声,声源强度在60~85dB(A)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