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广西桂林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2分)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浩瀚(hn) 冗长(yng) 镌刻(jun) 偌大(nu)B奇崛(ju) 涓涓(jun) 嶙峋(xn) 颠簸(b)C斑斓(ln) 斟酌(zhu) 巾帼 (gu) 倔强(jing)D萋萋(q) 阴霾(mi) 呵护(h) 惘然(wng)2(2分)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凝固 咫尺 眼花缭乱 深居简出B剽悍 萦回 克勤克俭 义愤填膺C晶莹 热忱 风度翩翩 重峦叠嶂D幅员 藤蔓 煞有介事 才蔬学浅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仲春时节,花儿竞放,万紫千红。B老师语
2、重心长的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C这两座建筑物,造型相似,风格一致,大相径庭。D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怨的小夜曲。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自觉学习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B再别康桥表达了一种轻烟似的离情别绪。C不但桂林自然风光旖旎,而且文化底蕴深厚。D开往桂林周边县城的动车大约有十个班次左右。5(2分)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这是一句伟大的名言,它穿透了所有表层的现象。我们中学生应该奉行“成为你自己!”这一法则。思想家卢梭说:“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唐璜可以再写,但拜伦绝不会重现。不是吗?向日葵可以复制,但梵高不可以克隆。ABCD
3、6(2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代表作是茶馆和日出。B古代把祭祀时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称为“牺牲”。C敬称是表示尊敬的称呼,我国古代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驾、陛下等。D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合称为“四书”。二、现代文阅读(I)(每小题6分,共6分)7(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保护湿地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存、繁衍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态资本之一,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国际湿地公约认为,湿地系指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
4、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米的水域。湿地的主要类型包括:沼泽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浅海、滩涂湿地和人工湿地等。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享有“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等美誉。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湿地仅占地球表面面积的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我国湿地面临各种威胁。盲目围垦和过度开发造成天然湿
5、地面积削减、功能下降。近40年来,我国已有50%的濒海滩涂不复存在,全国近1000个天然湖泊消亡,三江平原78%的天然沼泽退化。湿地生物资源和水资源过度利用,造成湿地生物种类减少,威胁生态系统平衡。湿地污染严重,水质不断恶化。近岸海域屡受赤潮污染,影响生态环境。全国大型河流 61%的河段因被污染失去了饮用水的功能。东部地区湖泊、河流的污染和富营养化已成为公害。更令人忧虑的是,即使在今天,湿地的生态功能及其脆弱性仍未得到人们的认识和重视。从全国总体情况看,天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严重威胁仍在进一步加剧。如果再不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湿地资源的破坏将严重威胁当地
6、经济发展和居民生存环境。因此具有环保意识的人们要像保护自己的肾脏那样保护湿地。(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层次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B/C/D/(2)下列对我国湿地面临的威胁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面积减少功能下降B利用过度物种减少C污染严重水质恶化D涵养水源调节气候(3)对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享有“生命的摇篮”等美誉。(下定义)B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作诠释)C湿地包括:沼泽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浅海、滩涂湿地和人工湿地等。(分类别)D我国已有50%的濒海滩涂不复存在,全国近1 000个天
7、然湖泊消亡,三江平原78%的天然沼泽退化。(列数字)三、古诗文阅读(16分)8(11分)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甲)富贵不能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孟子译注)(乙)从容就义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注】自赞:自我总结
8、。庶几:差不多。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1)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独行其道B其真无马邪?C河伯始旋其面目D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2)下列加点词解释的有误一项是 A贫贱不能移(移动)B见闻者无不流涕(眼泪)C此之谓大丈夫(称作)D俄有使使止之(不久)(3)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4)请将“问市人孰为南北
9、,南面再拜就死”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译文: (5)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9(5分)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注】乌衣巷:位于秦淮河畔,东晋时名门望族的聚居区。王谢:指王导和谢安,二人均为东晋时的权贵。(1)有人评价杜诗“于寻常处见深刻”。你如何理解?请简述。(2)“诗贵含蓄”,两首诗在表达情感上均体现了这一点,但又各具特色,请比较分析。四、诗文默写与课外积累(10分)10(7分)默写 ,坐看云
10、起时。(王维终南别业)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数声风笛离亭晚,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11(3分)课外阅读积累路曼曼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那大虫望他势猛一扑。那他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不曾再掀再剪: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够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节选自水浒传)文段中打虎的“他”是 (人物),打虎的原因是 。五、请用正楷字体书写下面文字(5分)12(5分)
11、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六、综合性学习(6分)13(6分)综合性学习。【材料一】2016年10月17日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两名航天员送上太空。10月19日凌晨,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轨道高度相遇,两个比子弹速度还要快8倍的空中飞行器准确地对接在一起。景海鹏和陈冬两名航天 员进入天宫二号,并按计划开展空间科学实验。【材料二】下面是部分外国媒体对此事的反应。英国广播公司:这两次发射任务将引领中国进一步开展面向火星或月球的太空探索任务。西班牙埃菲社:此次飞行任务将为中国在2022年前后完成第一个空间站建设的计划夯实基础。
12、新加坡联合早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将代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第二阶段任务的完成。韩联社:目前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足以与美国、俄罗斯等老牌航天强国比肩,神舟十一号的发射将为中国实现建成空间站的目标奠定良好基础。(1)根据材料一写一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字(不含标点)。(2)请从材料二中整合出三条关键信息。七、现代文阅读(II)(15分)14(1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第二次考试何为声乐家苏林教授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在这次参加考试的200多名考生中,有一个20岁的女生陈伊玲,初试成绩十分优异:声乐、视唱、练耳和乐理等都列入优等,尤其是她的音色美丽、音域宽广,令人赞叹。
13、而复试时却使人大失所望。苏林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但这样年轻而又有才华的学生却还是第一个,这样的事情也还是第一次碰到。那次公开的考试是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的。当陈伊玲镇静地站在考试委员会的几位声乐专家面前,唱完了洗星海那支有名的二月里来时,专家们不由得互相递了递赞赏的眼色。按照规定,应试者还要唱一支外国歌曲。她唱的是意大利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咏叹调有一个良辰佳日。她那灿烂的音色和深沉的感情艺惊四座。 一向以要求严格闻名的苏林教授也颔首赞许。在他严峻的目光中,隐藏着一丝微笑。大家都注视着陈伊玲: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的西裤,宛如春天早晨里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在众目睽睽下,这个本来从容自若的姑娘
14、也不禁有点困惑了。复试是在一个星期后举行的。它将决定一个人的终生事业。经过初试这一关,剩下的人已经寥寥无几。本市有名的音乐界人士都到了。这些考试委员和旁听者,在评选时几乎都带着苛刻挑剔的神气。但是大家都认为,如果合乎录取条件的只有一个人,那么这人无疑应该是陈伊玲。谁知道事情却出乎意料。陈伊玲是参加复试的最后一个人,唱的还是那两支歌,可是声音发涩,毫无光彩,听起来前后判若两人。是因为怯场、心慌,还是由于身体不适而影响了声音?在座的人面面相觑,大家带着询问和疑惑的眼光望着她。虽然她掩饰不住脸上的困倦,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得黯然无神,那顽皮的嘴角也流露出一种无法诉说的焦虑,可是她通体是明朗、坦率的,使人
15、信任的。她抱歉地对大家笑笑,飘然走了。苏林教授显然是大为生气了。他一向认为,要做一个真正为人民所爱戴的艺术家,首先要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各方面都能成为表率的人!这样一个自暴自弃的女孩子,是永远也不能成为有成就的歌唱家的!他生气地侧过头去望着窗外。这个城市刚刚受到一次严重的台风袭击,窗外断枝残叶狼藉满地,整排竹篱倾倒在满是积水的地上,一片惨淡的景象。考试委员会对陈伊玲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陈伊玲的声音极不稳定,很难造就;另一种认为可以让她再试一次。苏林教授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觉得重要的是应了解造成她声音前后悬殊的原因,如果问题在于她对事业和生活的态度,就算禀赋再好,也不能录取她!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16、?苏林教授从秘书那里取来陈伊玲的报名单,在填着地址的那一栏上,他用红铅笔画了一条粗线。表格上那姑娘的照片,是一张朝气蓬勃、叫人喜欢的脸,小而好看的嘴,明快单纯的眼睛,笑起来鼻翼稍稍皱起的鼻子。这一切像是在提醒这位声乐专家,不能用任何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至少眼前这个姑娘的某些具体情况,是从这张简单的表格上看不到的。如果这一次落选了,也许这个人终生就和音乐分手了。她的天赋可能从此被埋没。情况如果是这样,那他是绝对不能原谅自己的。第二天,苏林教授乘早上第一班电车出发,根据报名单上的地址,好不容易找到了在杨树浦的那条偏僻的马路。他进了弄堂,不由得吃了一惊。那弄堂里有些墙
17、垣已经倾塌,烧焦的梁柱呈现一片可怕的黑色,断瓦残垣中间时而露出焦黄的破布碎片,所有这些说明了这条弄堂不仅受到台风破坏,而且显然发生过火灾。就在这片瓦砾场上,有些人大清早就在忙碌着清理些什么。苏林教授手持纸条,不知从何处找起,忽然听见对面的楼窗口,有一个孩子有事没事地张口唱着:“咪咿咿咿,吗啊啊啊”仿佛歌唱家在练声似的。苏林教授不禁微笑了:“这准是她的家!”他猜对了,那孩子就是陈伊玲的弟弟。从孩子嘴里知道:他姐姐是个转业军人,从文工团回来的,到了上海被分配到工厂里担任行政工作。她是个青年团员,又积极又热心,不管厂里也好,弄堂里也好,有事找陈伊玲准没有错!两三天前,这里因为台风造成电线走火,烧毁了
18、不少房子。陈伊玲协助弄堂干部安置灾民,忙得整夜没睡,影响了嗓子。第二天刚好是她复试的日子,她说了 声:“糟糕!”还是去参加考试了。这就是全部经过。“瞧,她还在那儿忙着呢!”孩子向窗外扬了扬手说:“我叫她!我去叫她!”“不用了。请转告你姐姐,通过第二次考试,她已经被录取了!”苏林教授从陈伊玲家里出来,走得很快。他心里想着:这个女孩子完全有条件成为一个优秀的歌唱家,我差点儿犯了一个错误!这天早晨,有什么使人感动的东西充溢在他胸口,他想赶紧回去把陈伊玲的故事告诉每一个人。(1)阅读全文,梳理故事情节。初试艺惊四座 教授调查原因 破格录取伊玲(2)第段中,描写窗外景色有什么作用?(3)品读第段画线句,具体分析这个比喻句的妙处。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的西裤,宛如春天早晨里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4)第段,“苏林教授从陈伊玲家里出来”,为何“走得很快”?(5)请说说标题“第二次考试”的含义。(6)这个故事塑造了两个人物,你认为谁是主角,为什么?八、作文(50分)15(50分)亲爱的同学,假如你离开母校已经二十年了。这天早晨,你回到了阔别20年的母校,眼前的一切是那样的新奇,又是那样的亲切、熟悉请展开想象,以“相聚在2037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想象合理,描写生动,主题积极鲜明。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第 8 页 / 共 8 页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