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皮肤在人体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当皮肤划破时人会感到疼痛,甚至会流血,说明皮肤属于人体结构层次中的( ) A.细胞 B.器官 C.组织 D.系统 2、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是指( ) A. 两个极核都完成受精作用的过程 B.两个精子分别与两个卵细胞结合的过程 C.两个精子分别与两个极核结合的过程 D.两个精子分别与
2、卵细胞和极核结合的过程 3、如下图,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 A.⑤→①→③→④→② B.①→⑤→③→④→② C.⑤→①→④→③→② D.①→⑤→④→③→② 4、下列营养物质中,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 A.维生素、无机盐、水 B.脂肪、无机盐、糖类 C.糖类、脂肪、蛋白质 D.脂肪、维生索、水 5、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 )提供的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6、下列各项,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 A.草原中的全部植物 B.树林中的全部昆虫及它们的食物 C.农田中的全部庄稼
3、 D.一个池塘及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7、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A.唾液 B.胆汁 C.胃液 D.胰液 8、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B.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号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C.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D.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 9、下列不属于热带雨林地区所具有的特征是( ) A.冬季叶片凋落 B.植物种类丰富 C.全年都有植物开花 D.终年高温多雨 10、下列有关血液中各种成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4、 ) A.血浆具有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 B.红细胞能够快速分裂产生新的红细胞 C.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具有防御作用 D.血小板能在伤口处凝血,具有保护作用 11、下列关于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鸟类在飞行时,肺和气囊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B.鸟类的骨骼轻、薄、坚固,胸肌发达,适于飞行 C.哺乳动物胎生的生殖方式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 D.狼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兔只有门齿、臼齿 12、人的皮肤细胞分裂后,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原细胞相比( ) A.减少了一半 B.增加了一半 C.不变 D.有的增加,有的减少 1
5、3、下列关于小肠特征的叙述中,与其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B.小肠绒毛壁及其内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 D.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14、扬子鳄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B.细胞→组织→个体 C.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个体 D.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15、血红蛋白的特性决定了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A.运输氧气 B.运输二氧化碳 C.运输养料 D.运输废物 1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 A.垃圾分类,变废
6、为宝 B.围湖造田,扩展耕地 C.植树造林,净化空气 D.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17、在生活中,有很多平时叫鱼的动物都不是真正的鱼类动物,下列各组动物中,都属于鱼类的一组是( ) A.比目鱼、带鱼、章鱼 B.鲳鱼、娃娃鱼、章鱼 C.鲫鱼、金鱼、草鱼 D.青鱼、鳙鱼、鳄鱼 18、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 ) A.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 B.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 C.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 D.蚯蚓能疏松土壤 19、农民伯伯采取的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不一致的是( ) A.人工辅助授粉——提高植物的结果率 B.给庄稼施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C.白天为大棚
7、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D.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利于种子萌发 20、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B.食物无需经过消化即可被吸收 C.胃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D.肠液中只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21、为了了解近年来西昌市初中学生近视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比较法 22、小李同学因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导致夜晚看不清东西,你认为他缺乏的最可能是( ) A.维生素A B.维生素C C.蛋白质 D.钙 23、小刚上课时突然大汗淋漓,头晕眼
8、花,可能的原因是 ( ) A.天气太热 B.没吃早饭,出现低血糖现象 C.上课想睡觉 D.没写完作业,怕老师批评 24、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细菌、真菌和病毒都有遗传物质 ②细菌、真菌和病毒都能独立生活 ③酵母菌既可以用来制面包发馒头又可用来酿酒 ④所有的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5、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二、填空题(共5个
9、小题,共10分) 1、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有根、茎和_________; 植物生活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________、磷和__________的无机盐。 2、植物的果皮由__________发育而来,种子由____________发育而来,胚由_________发育而来。 3、合理营养是指__________而__________的营养。 4、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气孔是由两个______________所构成。 5、____________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图依次为家鸽、鲫鱼、青蛙、蝗虫、大
10、熊猫五种动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A类多数能飞翔,与其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有:身体呈______型,可以减小飞行时空气的阻力;体表被覆________;前肢变成________;_________发达,牵动两翼完成飞翔动作。 (2)B生活在水中,它的呼吸器官是鳃,在市场上买鱼,如果鳃的颜色是鲜红色,则是新鲜的鱼,这是由于鳃里面有丰富的___________,可以进行气体交换 (3)C肺不发达,需要借助______辅助呼吸,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______呼吸. (4)D的体表有______,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 (5)E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为____
11、. (6)图中体内无脊柱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_.(请填写字母) 2、图甲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乙为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____]_____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图乙中的a、b、c、d分别代表两种气体,其中a和d表示的是______。 (3)图乙中A、B表示气体交换部位,其中A处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_实现的。 (4)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较,______的含量明显减少。 (5)图乙中的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作______。 (6)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养成与呼吸系统有
12、关的良好生活习惯是______。(至少写出两条) 3、蕨、葫芦藓、银杏、海带和荠菜五种植物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的是_____(用字母表示). (2)E与C相比,特有的器官是_____. (3)有输导组织的植物有_____(用字母表示). (4)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的是_____(填名称). (5)图中的植物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是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如图是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1)图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______处一昼夜; (2)图③
13、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饼中_____加热,使叶片中含有的______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3)图④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____; (4)图⑥观察叶片的变化:见光处A_____(变蓝/不变蓝),遮光处B____(变蓝/不变蓝); (5)此实验可以说明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2、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中一昼夜,选取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一所示),置于阳光析照射一段时间后,摘下该叶片,去掉黑纸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用碘液检验。请分析回答: (1)将天竺葵在黑暗
14、中放置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_____作用。 (3)图二是对叶片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___,图中标号____代表的是酒精。 (4)脱色过程中,盛有叶片烧杯中的液体逐渐变成_____,脱色后的叶片呈现的颜色是_____。 (5)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图一中_____部分变蓝,说明该部分含有_____。 (6)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请根据下面的资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知道,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
15、会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糖类等有机物,而森林又是地球上最大的植物群落,因此,森林可以看成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中国政府提出的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的重要倡议,被国际社会誉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方案。 (1)森林为什么可以被称为“储碳库”?______。 (2)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森林能吸收大量的______,具有______(填“减弱”或“增强”)地球温室效应的作用。 (3)森林犹如绿色水库,植物的根______水分,再通过______作用散失水分,促进了生物圈的______循环。 (4)5棵树可意会为“森林”,绿化祖国是我们的责任,你应该
16、怎样做?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B 2、D 3、C 4、C 5、A 6、D 7、B 8、B 9、A 10、B 11、A 12、C 13、C 14、A 15、A 16、B 17、C 18、C 19、B 20、A 21、A 22、A 23、B 24、C 25、D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叶 氮 钾 2、子房壁 胚珠 受精卵 3、全面 平衡 4、叶 保卫细胞 5、森林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
17、流线 羽毛 翼 胸肌 毛细血管 皮肤 鳃 外骨骼 胎生哺乳 D 2、⑥ 肺 二氧化碳 气体扩散 氧气 呼吸作用 尽量用鼻呼吸,不随地吐痰,不吸烟,坚持体育锻炼等 3、A、B、D 花和果实 A、C、E 葫芦藓 D→B→A→C→E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黑暗处 隔水 叶绿素 碘液 变蓝 不变蓝 淀粉 2、通过呼吸作用将叶片中的有机物消耗掉(或消耗掉有机物) 对照 乙 2 绿色 黄白色 未遮光 淀粉 光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森林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糖类等有机物 二氧化碳 减弱 吸收 蒸腾 水 积极参与植树造林(/保护绿色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5 / 5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