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新九年级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资料及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胸存大道自从容周铁钧 大道生万物,百态出自然,天地人寰统归大道。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不是小道,不是小我;大道是理想信念、天性尊严、国家社稷、百姓黎民。胸存大道,就会处变不惊,淡定从容,蕴含浩然正气,尽展光风霁月。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因人诬陷,被处极刑。在刑场上,他给来送行的太学生弹奏了古曲广陵散。他面琴席坐,神色安详,初起音律幽淡,逐渐沉郁悲愤。弦断音止,嵇康仰天大笑,起身信步走向断头台。他拒绝与司马氏合作,愤世抗俗,用生命维护了高洁傲岸的尊严;他不卑不亢
2、,激昂豪迈,用琴声演绎了一曲大道从容的千古绝响。 苏东坡密州治蝗,徐州抗洪,杭州修堤,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虽屡遭贬谪,九死一生,他依然能在孤独中不断成熟,修得淡泊与宁静。“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是经过了自省的沉淀、洗刷了偏激的淡定,是无须声张的厚实、散发光辉的睿智。他于灾难之后重生,宠辱不惊,一心为国家社稷,一心为黎民苍生。 可见,胸存大道就是信念坚定,爱憎分明;胸存大道就是叩问人生,心系百姓。践行大道,就要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纵然形势千钧一发,生死攸关,依然如朝阳般喷薄,似苍松般挺拔。自古及今,中华优秀儿女都在用生命和激情诠释着大道从容。 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惨遭迫害、国破家亡时
3、,仍胸怀收复失地、雪耻报国的激昂,这是古代民族英雄气节崇高的大道从容;西南联大师生在山河破碎、颠沛流离时,仍与国家民族共进退,这是现代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大道从容;_。他们的大道从容表现为坚守节操,心存家国,恪尽职守。 普通百姓,或许少有气吞山河的舞台,也没有慷慨悲壮的机遇,但诚实友爱、奉献互助,担家责、守国法,就是烟火平民的处世大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我们唯有胸存大道,才能无所畏惧,勇于担当,创造更美好的未来。(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1)第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论证的分论点是什么? (2)请分析下面两句话中划线词的表达作用。 践行大道,就要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纵然形势
4、千钧一发,生死攸关,依然如朝阳般喷薄,似苍松般挺拔。普通百姓,或许少有气吞山河的舞台,也没有慷慨悲壮的机遇,但诚实友爱、奉献互助,担家责、守国法,就是烟火平民的处世大道。(3)文章第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4)从下列材料中选取最恰当的一个事例,加以改写,作为论据补到第段横线处。要求切合文意,与上文句式相似。 美国拳王阿里,虽备受歧视且曾被判入狱,但他仍积极争取黑人平等,呼吁世界和平。他的座右铭是:“死神面前,我大笑。”2015年5月,杨科璋在执行灭火救援任务中,奋勇冲进火海,救出一名幼童,尽到了消防战士的职责,却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开国元勋陈毅血战梅岭时,面对重重敌兵,他抖
5、抖军衣,掸掸军帽,安然落笔:“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答案】 (1)举例论证。胸存大道就是叩问人生,心系百姓。(2)通过比喻(比喻论证)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即使生死攸关都要始终践行大道的坚定执着。或许表示可能,意味着普通百姓少有气吞山河的舞台,也没有慷慨悲壮的机遇的不确定性,只是一种猜测,体现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3)承上启下。承接上文两个事例,总结什么是胸存大道,引出下文对如何践行大道的论述。文脉贯通,思路清晰,结构严谨。(4)消防战士杨科璋在火势凶猛、生命危急时,仍奋不顾身,冲进火海,抢救儿童,这是当代青年舍生忘死的大道从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以
6、及分论点。解答第一问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第三段列举苏东坡的人生经历,联系“宠辱不惊,一心为国家社稷,一心为黎民苍生”可看出其论证的分论点是“胸存大道就是叩问人生,心系百姓” 本题考查的是对议论文语言的运用。解答此类问题要联系文本所表达的内容来进行回答。划线的句子运用的是比喻论证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即使处于生死攸关的时刻都要始终践行大道的坚定执着。“或许”考查的是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或许表示可能,意味着普通百姓少有气吞山河的舞台,也没有慷慨悲壮的机遇的不确定性,只是一种猜测。体现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本题考查的是语段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在文中本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两个事例,总结什么是
7、胸存大道,映出下文对如何践行大道的论述。让文脉贯通,结构严谨。 本题考查考生对论证材料的选择和语言的组织能力。段末的“他们的大道从容表现为坚守节操,心存国家,恪尽职守”应该与前三个事例是形成对应的关系,由此可判断第二则材料符合。语言的组织也要和前面两个事例的语言大体一致。消防战士杨科璋在火势凶猛、生命危急时,仍奋不顾身,冲进火海,抢救儿童,这是当代青年舍生忘死的大道从容。 【点评】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考生在平时要注意积累并且能够学会判断和运用。 议论文语言的赏析,主要从语言的准确(说话要符合实际)、严密(说话不要有疏漏,避免片面化、绝对化)、逻辑性要强、形象
8、生动(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描写、论证方法:比喻论证) 段落的作用:开头开门见山,点题,直切主题,起提纲挈领的作用;放在文中,往往是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文末则为总结、照应、卒章显志等作用。考生要掌握文段在文本中不同位置的不同作用。 关于论证材料的选择,要切合主题,并且要符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给以的材料要加以辨析,同时要组织号语言的表达。2现代文阅读阅读议论文精神拾荒三步曲,回答下列小题。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的名言。意思是说:只读书不思考后果是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后果是危险。 孔子当然不是无的放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是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有一种人,读书很多,称得
9、上博学,但始终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还有一种人酷爱构筑体体系,发现新的真理,但拿出的结果往往并无价值,即使有价值也是前人已经说过而且说得更好的。一个人真正好读书就必定是有所领悟,真正爱思考就必定想知道别人在他所思问题上的见解,学和思怎么能分开呢?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读书引发思考,带着所思的问题读书,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 如此看来,学和思不可偏废。在这两者之外,我还要加上第三件也很重要的事录。常学常思,必有所得,但如果不及时录下来,便会流失,岂不可惜?不但可惜,如果任其流失,还必定会挫伤思的兴趣。席勒曾说,任何天才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外界的激励,如一本好书,一次谈话,会比多年独自耕耘更有力地促
10、进思考。托尔斯泰据此发挥说,思想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它的加工和表达则是在一个人独处之时。这话说得非常好,但我要做一点修正。根据我的经验,思想的产生不仅需要交往亦即外界的激发,而且也需要思想者自身的体贴和鼓励。如果没有独处中的用心加工和表达,不但已经产生的思想材料会流失,而且新的思想也会难以产生了。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觉得自己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我的体会是,三天不动笔,就必定会思维迟钝,头脑发空。 灵感是思想者的贵宾,当灵感来临的时候,思想者要懂得待之以礼。写作便是迎接灵感的仪式。当你对较差的思想也肯勤于记录的时候,较好的思想就会纷纷投奔你的笔记本了。就像孟尝君收留了鸡鸣狗盗之徒,齐国的人才
11、就云集到了他的门下。 所以,不但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录也是助兴行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学而思,思而录,是愉快的精神拾荒之三步曲。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B.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读书引发思考,带着所思的问题读书,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C.不但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录也是助兴行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D.思想的产生不仅需要交往亦即外界的激发,而且也需要思想者自身的体贴和鼓励。(2)对选文论证思路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段先用孔子的名言引出话题,然后列出生活中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为例证,用以证明博学的人都是读书很多的。B.第段开头“如此看来,学和思不可偏废”
12、一句在文章中起承接上文的作用。C.第段是紧紧围绕“我还要加上第三件也很重要的事录”这一观点展开论述的。D.第段的作用在于:画龙点睛,既总结全文,又照应题目,使文章结构显得十分紧凑。(3)对文章理解、品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段以“有一种人”“还有一种人”为例,从反面证明学和思是不能分开的。B.第段中席勒与托尔斯泰都认为思想不能孤立地产生,需要与人交往等外界激励。C.第段中“待之以礼”用得很生动,强调思想者在灵感面前,要显得有礼貌,有修养。D.第段结尾以孟尝君为喻,证明“对较差的思想也肯勤于记录的时候,较好的思想就会纷纷投奔你的笔记本了”。【答案】(1)C(2)A(3)C 【解析】【分析】
13、(1)此题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提取能力。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即可。文章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也就是第自然段明确了中心论点“所以,不但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录也是助兴行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所以答案是C项。(2)此题考查论证思路。A项对选文论证思路分析不正确。列出生活中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为例证,应该是用以证明“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学和思不可偏废”。(3)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第段中“待之以礼”用得很生动,强调的是思想者对灵感的重视。不是强调“要显得有礼貌,有修养”。故答案为:(1)C;(2)A;(3)C【点评】在做找中心论点的题目时,要知道中心论点出现
14、的位置,有时是文章题目,有时在文章的开头、中间或结尾。如果文中没有适合作论点的句子,就要用自己的话概括。而提取中心论点时还应注意:要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清论点和结论;概括时可适当借用文中词句,但一定要观照全文,不要断章取义;概括出来的论点要简洁利落,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论断的陈述句,有修辞手法的句子不能作为论点。3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快乐是一种能力 西方一位哲学家说过,人有避苦趋乐的本性。现实生活中,人人都追求快乐,但结果大相径异。为什么?因为快乐是一种能力。 能力是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实现快乐的能力既不可能与生俱来,也不可能自天而降,只能在社会生活中靠学习
15、、靠思考、靠分析、靠实践而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提高。这种能力不论是形成过程还是外在表现,都是多方面的,择其要者,主要体现在对_要_、对_要_、对_要_。 人非圣贤,有错难免。这种错,或是讨论中讲了错话,或是创新实践中做了错事。孔子说得好:“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仁之方也,亲亲为大也;亲亲为大,和睦相处,就可快乐起来、振作起来。事情就是这样:以己为喻,方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容人所不及,谅人所不能,起人所不知,礼人所不欲,让同事、同志间的快乐、和谐元素骤然变长,不快乐、不和谐的因子渐而化小。地厚者自平,宽容者自乐。人的容量和他成就的事业是成正比的,在容人中,宽容者得到的不仅是乐,还有事业的成
16、功和发展。论话中说:“宽则得众。”得众者得快乐得成功。 世界上的事总是有一利就有一弊。深山老林虽然天蓝水绿,但老百姓饭碗里的东西却未尽可意;城里的物质五光十色、丰富异常,但烦躁与污染却时时惹人烦恼,事情就是这样:沙中有金、玉中有石,这是事物的辩证法,也是生活的辩证法。这就需要学会辩证思维,对事,用“两点论”。世界万物的有与无、聚与散、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都是相对而言并相互转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没必要碰到点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就唉声叹气、一蹶不振。要相信,事情总会向好的方面发展,风雨过后会有晴天,从而乐观对今天,快乐奔明天。 人不能没有信仰。缺失信仰,精种就会空虚,灵魂就无所依存
17、。今天我们信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信仰就要居敬以持其志。立志才能定其本,志高才可意致远。有了定本致远之志,才能遇难不退,遇险不惧,面对乌云飘来,静观云卷云舒;面对春暖乍寒,照看花落花开。坚信,黄河之水无论转多少弯、遇多硬的岩,照样奔腾到海不复还: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无论路多远、道多难,一定能冲破重重关山最终实现。事情就是这样:只有极度信服、尊重并为之奋斗的才能叫信仰。这种信仰,与志相联,我有钢铁般的强度,既坚硬无比,有难不知难;又韧性无比,有苦亦觉甜,在呼啸前进的过程中,乐观主义伴始终。 快乐是能力,能力兴于细微。只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_
18、,快乐就如万山中来的溪水那样,与日俱增,且一路欢歌是向更加美好的明天。(1)下列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快乐是一种能力B.快乐是能力,能力兴于细微。C.实现快乐的能力是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提高的D.快乐能力的形成过程和外在表现,都是多方面的。(2)第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_ (3)联系全文,在第段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 对_要_、对_要_、对_要_。(4)下列内容填入第段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慎思不断,好学不倦,笃行不变,明辨不止B笃行不变,慎思不断,好学不倦,明辨不止C好学不倦,慎思不断,明辨不止,笃行不变D明辨不止,慎思不断,笃行不变,好学不倦请简析这样选填的理由。
19、(5)下列相关链接内容,可用作第_段的事实论据。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相关链接)1896年,居里夫妇立志向放射性研究领域进军,在一间原来用作贮藏:闭塞潮湿的房子里,利用极其简单单的装置开始工作。2年的潜心研究,终于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但研究成果并未得到科学界的承认。为此,以后的4年,不论寒冬酷暑,还是繁重的劳动,毒烟的熏烤,居里夫妇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使艰辛的工作变成了生活的真正乐趣,百折不挠的毅力使他们终于在1902年,从7吨沥青铀矿的炼渣中提炼出0.12克的纯净的氯化镭,并测得镭的原子量为225。使那些持怀疑态度的科学家不得不在事实面前低下头。【答案】 (1)A(2)引用西方哲学家关于人
20、有趋乐避苦本性的论断,自然引出本文所要论述的话题:快乐;并能引起读者关注和进一步地思考(3)人;宽容以待;事;辩证思维;信仰;坚定信念(4)C;先学后思再行动的排列顺序符合人们认知规律;和第段第2句“只能在社会生活中靠学习、非思考、靠分析、靠实践而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提高。”相照应,使论证结构严谨。(5)第段,居里夫妇立志放射性研究,不顾条件艰苦,他人质疑,历经6年,以苦为乐,终于成功提炼出镭。 【解析】【分析】(1)找准论点的方法:一看题目,二看开头和结尾,三看论据。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有的文章的论点要根据论题并结合文章内容自己来概括。此文题目就是中心论点。(2)此文第
21、一段引用西方一位哲学家说过的话,引出“快乐”的这一话题,并作为道理论据证明论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3)解答此题要注意阅读第二段段未这一句话概括了以下三段所说的内容,即对对人要有宽容心,对事要有辩证脑、对信仰要有钢铁志。与上下文衔接即可。(4)选项这几个词是有先后顺序的,一般是做事要广泛的学习,仔细的探究,谨慎的思考,明确的辨别,最后要切实的去实行。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同时也照应上文,故选C合适。(5)材料写的是居里夫妇“立志向放射性研究领域进军”“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使艰辛的工作变成了生活的真正乐趣,潜心研究,终于成功提炼出镭。”与第五段“有了定本致远之志,才能遇难不退,遇险不惧”“有难不
22、知难;又韧性无比,有苦亦觉甜”的论述相一致,故而放在第五段合适。故答案为:A引用西方哲学家关于人有趋乐避苦本性的论断,自然引出本文所要论述的话题:快乐;并能引起读者关注和进一步地思考 人;宽容以待;事;辩证思维;信仰;坚定信念 C;先学后思再行动的排列顺序符合人们认知规律;和第段第2句“只能在社会生活中靠学习、非思考、靠分析、靠实践而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提高。”相照应,使论证结构严谨。 第段,居里夫妇立志放射性研究,不顾条件艰苦,他人质疑,历经6年,以苦为乐,终于成功提炼出镭。 【点评】本题文章的中心论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明白中心论点常处的位置:标题、文首、文末,考生要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
23、内容后进行理解和辨析。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考生要结合文段的内容,对句子的内容和句式特点进行分析,从内容和结构上进行理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考生要结合对文章内容的感知,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理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考生要仔细阅读文段,注意其内在的关系,结合语句进行分析选择,理由要合理,语言要简洁。标题考查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运用能力。考生要分析论据的内容和中心,结合文段进行分析论理解。4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网络文学当与时代同行张贺 网络文学在中国已经走过20多年历程。不久前发布的一项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指出,题材多元化,成为网络文学内容发展的新趋势。同时,年轻化也成为
24、网络文学发展重要趋势,95后网文用户规模同比提升近20%,新生代的崛起促使行业产生内生式的升级和变革。 报告的这一结论与读者的感受是一致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网络文学不断走向主流、走向成熟。近年来,我国网络文学出现了向现实贴近、向经典靠拢、向传统文化取材的趋势,传播正能量、弘扬民族精神、表达文化自信的作品成批涌现,令人耳目一新。热门作品不再集中在玄幻、言情等传统题材上,现实主义、二次元等垂直细分题材越来越受欢迎。与此同时,贴近当下人群兴趣热点,接地气、有温度、充满正能量的作品也更容易引发读者共鸣,相关作品的阅读量和评论量都很可观。 今天,一些以往在网络文学中很少见到的题材,如扶贫、支教、
25、足球发展、相声传承等,都有一批优秀作品深入反映;一些以往很少涉及的群体,如乡村教师、基层警察、农民、牧民等,都有作品在描写。即使是穿越等具有鲜明网络文学特色的作品,其中的优秀之作也不仅仅满足于横扫对手式的“爽文”,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巨大提高。如果说20年前网络文学刚刚诞生的时候,许多创作者只能称之为“写手”,那么今天的一些创作者已经可以称之为“作家”了。 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网络文学诞生发展的20多年,正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力显著增强的20多年。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社会生机勃勃、精神状态昂扬向上。但早期的网络文学创作者受制于年龄和阅历
26、,对于现实生活缺乏把握能力,对于时代精神的感召缺乏足够的敏感,以致沉溺于虚无缥缈的幻想世界,娱乐性强而文学性弱,在许多作品中基本看不到生活与时代的痕迹。但是,正如人不可能拽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创作者也不可能永远脱离现实,生活与时代所发生的转变直接或间接都会对创作者产生影响。近年来,网络文学感受到了时代精神的召唤,人们对时代发展的自豪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在网络文学中不再缺席,反而成为创作者创作的背景与出发点,转变由此发生。 正是因为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网络文学才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近5年的作品来看,那些阅读量和评论量巨大的作品,有不少都是弘扬家国情怀、彰显奋斗精神、
27、书写人间真情的,作品所体现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都是正确而为社会大众所认同的。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精神的回应,正在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他们的作品也因此赢得了更广泛的读者。“大浪淘沙始见金”,时代潮流滚滚向前,那些与时代同行的作品与创作者最终走向了无比广阔的大海。人民日报(2019年03月18日)(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网络文学已经走向主流、走向成熟。B.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网络文学的发展。C.题材多元化和用户年轻化是网络文学的发展趋势。D.与时代同行的网络文学作品发展空间巨大。(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什么样的作品是有
28、温度、接地气的作品?结合第段,谈一谈你的理解。 (4)20多年来,我国网络文学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通读全文简要概括,并探究发展变化原因。 【答案】 (1)A(2)网络文学当与时代同行。(3)向现实贴近、向经典靠拢、向传统文化取材,传播正能量、弘扬民族精神、表达文化自信的作品是有温度、接地气的作品。(4)发展历程:早期:网络文学的娱乐性强而文学性弱;近年来:网络文学的发展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 变化原因:早期的网络文学创作者受制于年龄和阅历,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把握能力,缺乏对时代精神感召的敏感度。近年来,网络文学感受到了时代精神的召唤,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对时代精神的回应、向中华文化的回归。
29、【解析】【分析】(1)A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我国网络文学已经走向主流、走向成熟”说法错误。第2段原文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网络文学不断走向主流、走向成熟”。 (2)标题“网络文学当与时代同行”就是论点。标题是读者接触议论文的第一信息,对读者是否注意、选择该议论文来阅读具有重要的意义。标题就是论点好处就是直截了当,开宗明义。一定要在通篇阅读后作答。 (3)根据题干要求可分析第2段的“我国网络文学出现了向现实贴近、向经典靠拢、向传统文化取材的趋势,传播正能量、弘扬民族精神、表达文化自信的作品成批涌现,令人耳目一新”“与此同时,贴近当下人群兴趣热点,接地气、有温度、充满正能量的作品也更容易引
30、发读者共鸣”等句,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4)根据题干要求“发展历程”:早期可提取第4段“娱乐性强而文学性弱”;近年来的情况可提取第5段“正是因为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网络文学才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等句进行分析。变化原因:可提取第4段“但早期的网络文学创作者受制于年龄和阅历,对于现实生活缺乏把握能力,对于时代精神的感召缺乏足够的敏感,以致沉溺于虚无缥缈的幻想世界”,第5段“(近5年)有不少都是弘扬家国情怀、彰显奋斗精神、书写人间真情的,作品所体现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都是正确而为社会大众所认同的。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精神的回应,正在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他
31、们的作品也因此赢得了更广泛的读者”等句分析整理,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A; 网络文学当与时代同行。 向现实贴近、向经典靠拢、向传统文化取材,传播正能量、弘扬民族精神、表达文化自信的作品是有温度、接地气的作品。 发展历程:早期:网络文学的娱乐性强而文学性弱;近年来:网络文学的发展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 变化原因:早期的网络文学创作者受制于年龄和阅历,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把握能力,缺乏对时代精神感召的敏感度。近年来,网络文学感受到了时代精神的召唤,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对时代精神的回应、向中华文化的回归。【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要熟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对选项逐项审读,并
32、且在文中逐项落实,进行比照,从而判断正误。 本题考查考生中心论点的理解能力。中心论点常常在标题、段首或结尾。考生要注意整体感知文章后进行理解作答。 标题考查考生对文章重点语句的理解能力。考生要结合题干,在文中找到答题的区域,进行分析。 标题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考生要结合文中的内容,抓关键的句子,进行分析整理。5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良心 父亲因腹痛难忍进医院急诊,B超显示是急性阑尾炎,肠腔上还有一个直径4厘米的不明包块,医生怀疑这个包块是癌。“如果在阑尾手术中病人因其他病灶的影响而死在手术台上,本院不承担医疗责任。同意的话,请你们在手术单上签字。” “你们”是指大哥和我。医生的
33、话让大哥的脸“刷”地变白,手术单在他手中“噗噗”地抖动。他把目光投向我,突然的灾难让他的脸上充满同舟共济的企盼。他问,二子,你看呢? “签就签呗!”我漠然地说。甚至我还打了一个哈欠,不耐烦地说:“昨晚我打了通宵麻将,太困了,想早点回家,手术时你就一个人待在这儿吧!” 我想,既然没有大祸临头的感觉,何必要虚张声势地悲伤。大哥最终还是忍住了愤怒,在手术单上赌博一样谨慎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我的冷血是存心的,因为我对父亲有着深深的不满。父亲原来是一名工人,45岁那年他病退回家,让与我同班读书的大哥辍学“顶替”。大哥比我大一岁,我俩的成绩不相上下,都是班上的尖子生。可那时家里穷,父亲怕我俩都考上又都读不
34、“终局”,于是决定让大哥回来“顶替”。 就这样,我和大哥开始了不同的人生。大哥进厂不久,厂里更新了机器设备,他的工作只是坐在电脑监控室里按电钮,轻松自在,养得白白胖胖,并按部就班地娶了妻,生了子,节假日一家三口共用一辆摩托车,像一串幸福的糖葫芦在大街小巷兜风,活得好不滋润。而我这个世纪末的大学生却赶上不包分配,在一个又一个人才市场里兜售了两年,赔尽了笑脸,仍然没能把自已推销出去,个中辛酸,一言难尽。正是我们兄弟俩截然不同的生活境况让我开始憎恨父亲,他明知我自幼体弱多病,为什么不以保险起见让我“顶替”呢?既然父亲把他的爱以最实惠的方式给了大哥一个人,那么就让大哥一个人来承担养老送终的义务吧!我虽
35、然冷血却不矫情,言为心声是我最大的优点。所以我说要回家睡觉。 “请你们帮着把病人抬上手术床。”医生对我们说。我只好跟着大哥来到父亲的病房。病床上的父亲已被自己的汗水淋湿,扭曲的表情昭示着体内的疼痛正像风暴一样肆虐。生命在这一刻显得无比脆弱,大哥的眼睛终于坚持不住漾出红红的雾气,这份柔情有悖于他一贯的钢铁个性。父亲瞬间明白了自己的病情,他忽然想起什么来,吃力地叮嘱大哥:“假如我万一就这么走了,你只能给我立一根孝子棒(我们的风俗,一个儿子立一根),写上你的名字” “为什么?”大哥吃惊地问。我也对父亲的“遗言”感到不满。到死还在偏心眼儿,这不是变相地骂我不孝,不认我这个儿子吗! “因为二子是我捡来的
36、孩子,我得把这个权利留给他的亲生父母,万一他们以后有机会相认,我可不能昧了良心.”父亲说着又把眼光移到我脸上,“二子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我实在不放心。谁会料到大学生就业这么难。那时让他多读书,我是想不能亏待了人家的孩子二子啊,你别怨爸,爸就这点儿能耐。往后,让大哥多照顾着点儿大明,记着我的话,对弟弟要多帮衬啊。”父亲艰难地说完这些,汗水已几乎将他淹没。他疼爱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而他对我二十多年的疼爱却得不到回报,他要把写有我的名字的孝子棒给别人为了良心。 我的身世让我震惊。 我的狭隘让我羞愧。 我的灵魂被父亲的良心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我没有离开医院,直至手术结束。
37、医生告诉我们,“不明包块”原来是肠腔积液,真是虚惊一场。 而我,也学着乌鸦反哺的姿势,给父亲喂饭。我的良心会背负如山的父爱,走过今生。(1)作者以“良心”为题有什么用意? (2)分析选文第段和第段划线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只好跟着大哥来到父亲的病房。他疼爱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3)选文第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请结合选文分析这两段的作用。 (4)你怎样理解第段划线的句子?我的灵魂被父亲的良心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5)结合本文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主题的。(不少于50字) 【答案】 (1)“良心”是厚道、朴实的父亲做事的宗旨,为了良心,父亲把上学
38、的机会给了别人的孩子,把立孝子棒的机会留给了别人,无视养育多年的孩子对自已的憎恨和不满,把无限的愧疚和自责留给了自己。作者以“良心”为题,突出了父亲朴实而高大的形象。同时,父亲的良心也唤醒了“我”的良心和良知,凸显了文章的主题。(2)“只好”是只能够、不得不的意思,写出了“我”当时的不情愿,表现我对父亲的不满。“久久地”是持续时间长的意思,写出父亲对“我”的疼爱、惦念和对自己不能给儿子美好人生的愧疚之情。(3)运用插叙,交代了“我”冷血和憎恨父亲的原因,与下文父亲手术前的话相照应,更突出父亲的崇高形象(或更突出了父爱的崇高)。(4)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父亲一席话让“我”的灵魂受
39、到强烈的震撼,使“我”震惊、自责、愧疚。(5)示例:当年父亲让大哥辍学上班,体现出对我的偏爱;我却因为没找到工作,对父亲心生憎恨。父亲在生死之际,对我依然“不放心”;我却冷血到“要回家睡觉”。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父亲的博爱与善良,我的狭隘和冷漠,呼唤了良心的回归,突出了作品主题。 【解析】【分析】(1)文章题目“良心”首先指父亲的良心,他尽心尽了抚养捡来的孩子,把上学的机会留给“我”,虽然“我”对父亲有很多的不满,但父亲不计较,还把立孝子棒的机会留给别人;其次,通过文章结尾“而我,也学着乌鸦反哺的姿势,给父亲喂饭”可以看出,在父亲的感染下,“我”最终也良心发现。所以这个题目凸显了父亲的形象,深
40、化了主题。(2)句中的“只好”是“只能够”的意思,联系上文“对父亲有着深深的不满”,“生活境况让我开始憎恨父亲”的语句可以发现我对父亲有极大的不满,由于这种不满,我不愿意去照顾他,但面对医生的要求又不好意思拒绝,所以表现出一种不情愿。句中“久久地”意思是时间长。父亲忍者病痛长时间地凝视“我”,流露出来的是满满的疼爱之情,再因为父亲一心希望“我”能过上好日子,却没有如愿,所以内心又充满了极大的愧疚。(3)段是作者的回忆,它补充交代了了“我对父亲有着深深的不满”的原因是:父亲把工作让给了哥哥,而我却生活窘迫。所以从记叙顺序上来说属于插叙,而且这段内容在后文父亲的语言中得到了印证,体现了父亲的良苦用
41、心和崇高的品质。(4)读句子可以看出“被父亲的良心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用比喻会让句子变得生动形象,这个句子中将“我”内心受到的震撼比作“父亲的一记耳光”,可见这个震撼很强烈,此时“我”感到了之前对父亲的看法都是错的,从而产生了愧疚之情。(5)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是:良心的回归,为了突出这个主题,文段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人物的形象都在对比中凸显出来。当初父亲选择让哥哥工作,让“我”继续读书形成了对比;“我”对父亲的态度和父亲对“我”的态度形成了对比。在这些对比中人物形象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故答案为:(1)“良心”是厚道、朴实的父亲做事的宗旨,为了良心,父亲把上学的机
42、会给了别人的孩子,把立孝子棒的机会留给了别人,无视养育多年的孩子对自已的憎恨和不满,把无限的愧疚和自责留给了自己。作者以“良心”为题,突出了父亲朴实而高大的形象。同时,父亲的良心也唤醒了“我”的良心和良知,凸显了文章的主题。(2)“只好”是只能够、不得不的意思,写出了“我”当时的不情愿,表现我对父亲的不满。“久久地”是持续时间长的意思,写出父亲对“我”的疼爱、惦念和对自己不能给儿子美好人生的愧疚之情。(3)运用插叙,交代了“我”冷血和憎恨父亲的原因,与下文父亲手术前的话相照应,更突出父亲的崇高形象(或更突出了父爱的崇高)。(4)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父亲一席话让“我”的灵魂受到强
43、烈的震撼,使“我”震惊、自责、愧疚。(5)示例:当年父亲让大哥辍学上班,体现出对我的偏爱;我却因为没找到工作,对父亲心生憎恨。父亲在生死之际,对我依然“不放心”;我却冷血到“要回家睡觉”。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父亲的博爱与善良,我的狭隘和冷漠,呼唤了良心的回归,突出了作品主题。【点评】(1)本题考查标题含义和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赏析文题的妙处一般要从内容、主题、结构几方面进行鉴别欣赏,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的标题进行赏析,一般从标题的使用手法来考查,有时也从文章内容和主题角度,要求学生对文章标题进行理解,这时要求学生能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深刻认识文章中心主题。(2)本题考查对词语表达效果的理解分析
44、能力。做题时先要理解文句的意思,然后注意:一是瞻前顾后,结合文意理解;二是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三是联系人物性格、小说主题理解词句。(3)本题考查对插叙作用的分析能力。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答题思路:插入叙述了内容(背景材料,某个细节,情节),补充交代了,刻画人物性格,突出其某个特点,使人物形象生动完整,更好突出文章主题,推动情节的发展。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使故事情节更集中。(4)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
45、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5)本题考查对比手法的作用。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通过比较,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6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知白守黑非鱼 暖风刚吹到虢(gu)国老城墙根,涂弦夫就摆着细长的身子出来了。 涂弦夫曾是文联书法家协会
46、主席,除了搞一些展览或者配合小城重点活动写点应景的对联,其他时间都在写字。退了休,涂弦夫有更多的时间写字了。人越写越瘦,腰越写越弯,当然,那字是越来越纵横奇宕,干脆遒劲了。这是见过他的字或者去过他的守黑斋的人说的。 涂弦夫的守黑斋一般人去不了,除非要好友人,或者接到邀请,否则谁也别想进去。 写出一副好字,涂弦夫会给他的几个朋友打电话,沏一壶好茶,站在门口巴巴地等着他召唤的那些朋友来。 去守黑斋次数最多的是吴一品。和涂弦夫一样,吴一品也是虢国老城的名士,但他不习书法,爱的是茶,有着茶痴的名号。和涂弦夫在一起,吴一品结巴的毛病似乎也少了,两个人赏字,品茶,论道,守黑斋里墨香和茶香氤氲缭绕,别有一番热闹的雅趣。 天越来越暖,涂弦夫出来的次数慢慢多了。每天早晚,人们会在城墙根看到他,左右手各两枚油亮的山核桃,哗啦哗啦转着,绕着城墙散步。 那天晚上,转到南城门口,他发现有人在写字,还有不少人围观。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练的是地书。一根木头棍,前面绑一块水滴型海绵,水桶里蘸点水,在水泥地上龙飞凤舞,写的是沁园春雪,到了“数风流人物”,那个“风”字拐出几个奇怪的弯,但却引来围观者的喝彩。 涂弦夫仔细看看,发现这个老头还是有一些书法功底,只是个别字的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