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专题学习研讨发言心得体会2份【供参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特征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指明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
2、自身解放的道路,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但马克思主义不是千古不变的教条,也不是包治百病的药方。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特征决定了其本土化和时代化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在世界范围的扩展是与在特定民族国家的本土化、时代化同时发生的。本土化的根本意义在于,理论要同一定的“历史条件”或“历史范围”相结合,与一定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与一定国家的人民的需要和接受能力相结合,才能产生现实的作用。本土化才能落地生根,时代化才能永葆生机。离开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教条的马克思主义,离开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抽象的马克思主义。这就要求,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
3、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一诞生就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中国共产党承载着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
4、任,始终重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奋进的智慧和力量。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就是带领全国人民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就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历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旗帜,坚持对中华传统文化“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次历史性飞跃和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汲取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积淀的丰沛养分,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机理和本质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质和时代价值,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中国式现代化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丰富和对人类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其所蕴含的五大特征和本质要求,从理论和实践上回应了西方现代化的缺陷和西方现代化理论对这些缺陷的粉饰和遮掩,成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要理论和实
6、践成果。中国式现代化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奋斗历程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地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要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实质上就是要尽早实现现代化的号召。新中国成立后,“四个现代化”的提出与演进,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涵盖了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凸显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系统建构。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
7、伟大复兴。这既向全世界宣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任务,同时指明了实现这一使命任务的根本路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党的十八大
8、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9、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凝练,有着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根本遵循。2023年“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专题学习研讨发言心得体会1920字范文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上海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首批二十五家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之一,必然是践行“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积极参与者,使命圣神。我们要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征程中,树立我们的新方位、做出我们的新贡献。作为一名党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尤其感到使命光荣、责任在肩。第一,首先要
10、深刻领会“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深邃内涵和精神实质。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规律,指明了推进理论创新的方向和途径。要切实做到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第二,要深入观察和研
11、究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实践,在深入实践中汲取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丰富营养。当代中国正在经历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开创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理论创新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深厚基础与广阔空间。面对国际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如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如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如何统筹发展和安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共同富裕,等等,这些都是一些时代重大战略布局课题,都需要在实践前
12、行中研究探索出更加有效的路径、模式、制度和配套政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和利益固化矛盾日益显现,阻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亟待“破”与“立”,如何实现有序有效的“破”与“立”,都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拿出可行方案。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但同时也面对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和风险,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这些都给我们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要求我们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大好春天中,担起责、尽其心、用其力,理论联系实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解放思想、勇于思考,自觉回答、勇于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
13、创新,善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当前,要针对我院科研人员较为普遍存在的深入实践不够、观察能力不足、分析研究不透和成果转化不及时等问题,要通过积极践行“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来全面提升科研人员的探索创新能力,夯实我院高端智库建设的基础。第三,要胸怀天下还要脚踏实地,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努力做出我们的应有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我们要有紧迫感,更要使命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
14、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包括“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等,已经为我们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理论框架和思想指导。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面向未来,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主题,以提升学术原创能力为主线,发挥我院学科综合性强、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平台多、学术积淀深厚的优势,推进“有组织的科研”“种大田”,加强规划设计和落地执行,组建多路分队,集中精兵强将,系统开展学科建设。在优势学科如政治经济学、开放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社会转型、中国宗教学、世界中国学等,要尽快出成果、出人才,形成有影响力的学科建设著作,抢占学科制高点和话语权。要加强学科交叉,发展一批面向未来的特色学科,如数字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我们要坚持“两个结合”,继续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守正创新,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有所发现、有所建树,为丰富和发展党的创新理论贡献我院的力量和智慧。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