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研究课题名称:黄河,母亲河设计者姓名陈伟栋所在学校博罗县湖镇中学所教年级七年级研究学科语文联系电话电子邮件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黄河颂是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诗中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黄河,母亲河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个综合性学习活动,即让学生感受黄河文明,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让学生关注母亲河,培养一种环保意识。由此入手,我设计了黄河,母亲河一课进行拓展来进行研究性学习。2、课
2、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1)、此次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了解黄河历史,接触黄河文化,感受黄河文明,体会黄河母亲的伟大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2)、让学生通过关注黄河的现状,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保护黄河。(3)、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口头表达、写作能力、团结协作、与人沟通合作、了解历史文化、才能展示等方面得到锻炼发展,从而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3、课题介绍本课题主要通过学生根据主题搜集整理筛选有关黄河的发源、历史文化和环境等方面资料,让学生认识黄河历史文化,感受黄河文明,关注母亲河,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
3、作;着重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思维导图如下: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1、七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般能胜任写500700字的作文;2、对网络已比较熟悉,具备一定的网上查找资料能力;3、七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研究问题的兴趣比较浓厚,好奇心较强;4、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极富个性和主观色彩,思维比较活跃,善于和同学交流,对于他们感
4、兴趣的东西他们很愿意去接触和接受;5、形式多样的研究性学习方式符合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爱好;6、很多学生对于演讲、唱歌、朗诵的制作和表演有浓厚兴趣,而且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许。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让学生认识黄河对华夏文明形成的影响;2、通过板报、主题表演、朗诵、作品等多种形式歌颂黄河,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3、查阅有关黄河现状资料,了解黄河环境的变化,增强对黄河环境忧患意识;4、献言献策,倡导保护黄河、爱护自然环境。通过以下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1、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整理筛选地理
5、中的黄河、历史故事中的黄河、文学中的黄河以及黄河的现状的相关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图片、视频影音等等。2、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设计、主持、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包括诗歌朗诵、黄河主题表演、出刊黑板报、作品(含作文、诗歌、广告词、倡议书等)展示等,加深对黄河的了解。3、通过对黄河历史、地理、文化和环境等各方面的了解,感受黄河文明,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是怎样深入全面地积淀在中国文化之中的;通过黄河的过去和现状了解,使学生认识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增强环保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板
6、报,课堂表演(说故事、演小品、俗语接龙、才艺演出(唱歌、诗文朗诵)、主题演讲、作文展出等。六、资源准备教师提供相关电脑并推荐相关网站,由学生上网查找资料;有关书籍、报刊和杂志;学生自己准备:文字资料、图片、视频影音;发动地理、美术、音乐等教师进行相关指导。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研究性学习的阶段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起止时间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1、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知识。认真听取主题讲座,掌握学习课题选择的技巧、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相关的研究方法。2、查阅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相关材料,做好准备。准备关于研究性学习的主题讲座,讲解研究性学习的要点,利用演示文稿
7、介绍本次活动的方法和步骤。1课时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提出和选择课题1、学生讨论“黄河,母亲河”这次活动的意义和价值。2、讨论课题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确定主题方向。如:历史中的黄河、黄河文化(包含与黄河有关的俗语、成语、诗歌等)、文学中的黄河(包含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黄河之忧(现状)调查报告等。1、组织学生讨论,并参与学生讨论并适时给出建议;2、对学生的分工安排进行指导;3、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值得关注的课题研究主题。2周成立课题组1、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关注点确定自己的课题,并以此形成小组。2、小组成立后选定组长,进行小组分工,根据自己能
8、力分为上网收集资料人员、图书收集资料人员,调查报告收集人员,实践操作人员等。3、学生认真听取老师的活动建议,结合自己选定的课题进行探讨。1、组织、指导学生的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分工,明确细则。2、在学生自愿分组的前提下,合理调配各组人员,以利于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可得到安排。3、联系家长以协助小组研究活动。形成小组实施方案小组进行讨论,根据各小组的分工制定研究方案,分配研究时间,细分研究内容,预订成果、根据资料和训练进行成果展示等,制定实施计划1、听取小组的讨论,指导学生制定研究方案,并提出建议和意见。2、指导学生明确资料收集的方向。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1、分组探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查阅资料,进
9、行活动演练。2、各小组汇报研究情况,并对其他组进行建议。3、收集各方面的材料,并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4、出好黑板报,用收集的资料和自制的作品布置教室。5、在课堂展示成果进行分享:进行说故事比赛、俗语接龙、讲有关黄河的历史典故,展示绘画作品,诗文朗诵,主题文艺表演,演奏歌曲等。6、各小组行动结束后,进行总结评论和反思,并要求学生写作文。1、指导、组织开展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资料共享,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并进行点评。2、指导学生制作演示文稿,并组织地理、美术、音乐等老师进行相应指导。5、指导学生归纳整理综合材料。7、老师和家长进行沟通,帮助家长协助孩子进行学习。10、组织指导写好心得体会和作
10、文。2周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黄河,母亲河这次研究性活动,与课本内容紧密联系,符合学生进一步探讨学习的兴趣。所以学生的兴趣较高,学习积极性很强。1、本次活动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了新课标的思想,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在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学生搜集、分类整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2、诗歌朗诵、讲故事、俗语接龙、黄河文化主题表演等形式激发了同学们的好胜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提高;3、整个活动过程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组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创新、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4、学生们的表现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展示成果时个个跃跃欲试,生龙活虎。每个同学都有上台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角。不足之处: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不多,缺乏经验,收集的资料不够全面,资料凌乱无序,资料的归类不当,而且在课堂展示成果时时间把握不是很好,个别组别出现了超时现象,影响了其他组的展示时间。今后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时,需充分做好活动准备工作;为使研究性学习更加有效,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还要深入到位,加强各个阶段实施对策的指导;多鼓励、多表扬,使学生增强积极参与活动信心和勇气。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