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角色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序言: 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并且提出:“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的原则。这是对儿童游戏这一普遍现象的对的总结。儿童的社会需要日益增长,交往是儿童强烈的心理需求,儿童喜欢交往,乐于交往,交往可以使幼儿协调周边人之间的关系,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本专题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角色游戏培养中班幼儿在园期间的社会交往能力,让孩子们从小树立对的的交往观,友谊观、合作观,增强他们在积极积极的交往中获取信息、沟通情感、增进了解的能力,使幼儿在自主性交往合作中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和健康个性。 一、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性1、什么是幼儿的社会
2、交往能力所谓交往能力,是指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等互相联系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能否顺利地进行社会交往反映了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幼儿的社会交往是幼儿与周边人互相交流信息、交流情感的过程。幼儿的社会交往涉及幼儿与成人(父母、老师等)的交往,以及幼儿与同伴的交往两种基本形式。幼儿的社会交往培养内容涉及:(1)交往态度:涉及积极交往、被动交往、互相交往等方面;(2)交往能力:涉及合作、轮流与等待、遵守规则、解决冲突、交往策略等方面 ;(3)和谐行为:涉及分享、助人、忍让等方面;(4)交往行为习惯的培养:涉及礼貌、诚实、爱惜公物、维护环境整洁等方面。以
3、上四个方面具体表现为:性格开朗活泼,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养成积极的交往态度,在交往中有较强的积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交往技能,初步具有合作、分享、轮流、等待、遵守规则和解决冲突等方面的能力;与同伴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在交往活动中是受欢迎的,常被同伴接受,很少发生纠纷;与同伴和谐相处,能积极、自觉地帮助别人解决困难,能把自己的心爱之物拿出来与同伴分享,在利益面前能忍让;初步养成讲礼貌、诚实、遵守社会公德、爱惜公共财物等文明行为习惯,能按照社会行为规范的规定约束自己的行为,发展责任感和独立性。2、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幼儿实现社会化的必要途径
4、。(1)社会交往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幼儿的社会交往是生长发育与个体发展的需要,是完毕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幼儿期是人的交往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启蒙期。通过社会交往可以使幼儿了解和结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正常关系,帮助幼儿克服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利于社会交往的行为。发展行为调节的能力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充足发展个性,以形成适应社会规定的社会性行为。中班幼儿随着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及语言能力的发展逐渐脱离小班阶段的独自倾向,形成与周边人交往的需要,具有了形成一定交往技能的条件。(2)交往是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规定,通过交往,人们可以互相交流信息和感情,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达成共同活动的目
5、的。幼儿时期的交往对幼儿的成长极为重要,它能促进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未来社会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皮亚杰认为产生于同伴关系中的合作与感情共鸣使儿童获得了关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认知,儿童在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冲突将导致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并促进社会交流所需技能的获得,和同伴的交往使儿童意识到积极的,富有成效的社会交往是通过与伙伴的合作而获得的。二、角色游戏对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独特意义1、什么是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将他们积累的各种生活经验再现出来,并通过操作及与别人的对话接触加深关于这些生活经验的印象,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交往合作能力的一种游戏形式。它有助
6、于幼儿形成健康的情绪情感,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角色游戏是幼儿发明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意愿,模仿成人劳动和交往的一种发明性活动,游戏中角色可以涉及社会各行各业,涉及周边各种环境。 2、角色游戏对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独特意义(1)角色游戏是促进幼儿交往的有效形式。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按照自己乐意进行的一种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游戏,并不断巩固他们的角色意识,使幼儿尽也许以角色身份进行互相交往,给幼儿自由结伴的权力,让他们自选角色。例如:幼儿进行喜欢的娃娃家、开商店、开医院、公共汽车上等角色游戏都要放手让
7、幼儿按自己的愿望和爱好去发展游戏的情节内容。游戏中要让所有的幼儿都动起来、要人人有角色,并将游戏中的主配角让幼儿轮流担当。游戏中以强带弱互相影响,这样不仅能填补幼儿自由交往活动频率低的局限性也能促进幼儿口语、动作和思维能力的提高。由独立变合作,群体意识增强的同时也完毕了社会性的学习。马卡连柯指出:“幼儿在游戏中如同在劳动中同样,既要努力工作,又要努力思维。”角色游戏基本上是由群体来完毕的,因此,角色游戏能很好地发展幼儿之间的和谐交往,也能体现幼儿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同时将那些胆小懦弱的幼儿带动起来参与活动,克服了胆小不爱活动的弱点。可以说,角色游戏对幼儿交往意识的形成起到了催化剂的
8、作用,也可以说是幼儿交往能力培养最有效的方法。(2)角色扮演的意义还在于使儿童体验成年社会,逐渐掌握社会行为规范的准则,学习对的解决人际关系。幼儿时期,由于不能摆脱自我中心,所以不能以别人的立场、角度去考虑问题。而角色游戏是以扮演某种社会角色为基础特性的,扮演角色就必须从思想上尽量摆脱自我,以所扮演角色的身份规定自己,体验角色的情感需要。例如:在活动室里设立医院角、商店角,体验“医生”与“病人”的交往、“营业员”与“顾客”的交往。孩子们你来我往,情绪快乐,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中,不仅能掌握社会行为规范、逐渐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并且能学习不同角色间的交往方式,更增添了幼儿交往的爱好。同时,也使
9、幼儿逐步结识和理解角色的义务、职责,不断学习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进而使同情心、责任感得到发展,并逐步养成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3)角色游戏的不断丰富,有效地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角色游戏使幼儿初步形成了良好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幼儿社会性及个性形成的基础,也是实际教育与研究的难点。如:小班“娃娃家”中的“妈妈”,刚开始经常是给宝宝喂饭、拍宝宝睡觉等摆弄玩具的游戏情节,到后来,“妈妈”增添了在家做饭、请客人到家做客和“为娃娃过生日”等游戏过程,幼儿根据游戏情节发展的需要逐渐了解了自己的行为,增强了自我意识和角色意识。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会最基本的与同伴交往的技能。在理论上,真实的同伴关系和想象的
10、角色关系被认为是有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两种社会性关系对幼儿的社会互动和观点的采择能力、人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同伴友谊等有着影响。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同伴间的交往机会,幼儿在与同伴互动过程中结识到别人会与自己有不同的见解与态度,可以学会协调不同的观点,解决一些人际间的问题与冲突,改善同伴关系等。因此,通过开放的角色游戏的开展,幼儿懂得了互动、轮流、合作、分享解决冲突等基本的交往技能。(4)角色游戏还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习惯。品德在幼儿的社会发展中占有核心的内容,也是社会性发展的至高水平,在幼儿阶段尚无成型品德,但对幼儿进行社会性培养与教育有助于品德的形成。因此,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
11、儿对人有礼貌、爱惜工作人员的劳动和尊重老人等,都有助于幼儿懂得分享互惠,利他助人、互相忍让等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由此可见,角色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在体验成人的生活经验中结识社会,并且可以促进互相交往。可见,角色游戏对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特殊的功能。到了中班年龄阶段的孩子,他们的思维开始具体形象,故意性已经发展。特别喜欢模仿一些别人的行动和语言,扮演一些别人的角色。角色游戏的开展在很大限度上能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符合了孩子们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水平,很受欢迎。角色游戏是幼儿以游戏的形式再现周边人生活的过程,较其他游戏更需要互相的联系和协调配合,幼儿角色游戏水平能体现幼儿的交往能力,并能通
12、过游戏有效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三、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现状分析(一)现状表现中班幼儿随着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及语言能力的发展逐渐脱离小班阶段的独自倾向,形成与周边人交往的需要,具有了形成一定交往技能的条件。为了全面了解中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社会交往能力,以便进一步为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更好适应社会发展。对我园中班100名幼儿的合作行为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在通过创设环境开展游戏,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通过细心观测、测试,发现孩子在游戏中存在着以下障碍:1、游戏的持久性差,需要成人一定的提醒才干坚持游戏主题。中班幼儿往往由于准备道具、材料而忘了游戏的最终目的。幼儿角色意识并
13、不明确,更换角色相称频繁;对社会化的反映很少很少,多的只是周边生活中的琐事;他们游戏的目的性不强或者说主线没有,很多时候还存在着小班的特点,需要老师不断地捕获角色语言、角色动作、角色情感。需要老师根据年龄不同来“对症下药”。 此外,这在一定限度上也说明幼儿以愉悦为游戏目的,任务意识不强的特点。2、角色扮演意识不强。 在观测中发现,再现故事的目的性角色行为中,由于中班幼儿的角色扮演意识不强(所占比例87%),还不能很好地区分平常行为与扮演行为;另一方面中班幼儿的语言、移情能力等也限制他们的角色扮演能力。幼儿在再现故事内容、扮演角色时所运用的表现手段,涉及语言、动作、表情的综合运用等方式。中班幼儿
14、重要以动作为表现手段(所占比例为57%)。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一方面也许是受其言语表达能力的限制;另一方面,他们对动作更有爱好。3、在游戏中发生矛盾时,不能独立解决。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袭击性行为来解决,碰到困难往往求助老师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碰到困难时也没故意识去协助解决。结果表白,只有 30.1的幼儿能经常与小朋友合作,而69.9的幼儿合作行为较为缺少;当同伴碰到困难时,只有242的幼儿能表现出合作行为;当活动材料缺少时,只有10的幼儿选择与同伴合作。这种现状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因素分析1、社会大环境因素现代居住环境不断变化,人们居住的场合逐渐具有高层封闭的
15、特点,邻里之间咫尺天涯,互不往来,城市中开始出现“高楼综合症”,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电视机、游戏机等现代化家用电器逐渐侵占了他们的游戏时间,这无疑是孩子们自私、孤僻、袭击性行为、与同伴之间不能互相忍让等问题滋生的“温暖环境”。孩子进入幼儿园,“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便显现出来,外在的交往环境与幼儿的内心世界产生了种种矛盾,从而影响人格的健全。这些问题都将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绊脚石,在一定限度上影响孩子的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2、家庭因素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缺少同伴,碰到问题都是大人包办代替,久而久之,幼儿解决问题能力得不到发展,同伴间互相不理解、不尊重、自认为是。因而,在游戏中经常出现各种矛盾和纠纷。
16、具体表现在:角色的分派,材料的使用,角色之间的冲突等矛盾,这时,我们重要引导幼儿丰富社会知识经验,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游戏就不能顺利开展,更谈不上交往合作。3、教师的因素(1)在角色游戏中,大多数教师把指导重点放在幼儿智力、品德等方面的教育上,如教育幼儿不争抢玩具不大声说话,对别人要有礼貌等,并习惯于用成人的做法来规定幼儿。没有按幼儿意愿,教师凭主观想象分清好角色。(所以幼儿积极性不高)(2)有些教师虽然意识到幼儿合作的重要意义,但对合作的含义了解不够,对幼儿的指导也显欠缺。幼儿既缺少合作的意识,又缺少合作的能力,不会协商,不会分工与交流。四、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策略游戏是幼儿最基
17、本的活动形式。在游戏中,幼儿借助与丰富的想象模仿成人世界的真实情景,在虚拟或想象的游戏情景中幼儿积极交往、充足表现。在一定的环境与条件中、在教育者对游戏的有效组织下,随着幼儿游戏爱好和愿望的产生,幼儿游戏就成为教育实践中现实的活动行为。因此,角色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在体验成人的生活经验中结识社会,并且可以促进互相交往。可见,角色游戏对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特殊的功能,通过实践研究对幼儿的角色与交往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幼儿的交往能力在角色游戏活动中能得到体现和提高。(一)从教师角度出发1、善于捕获孩子的热点,丰富孩子的知识。幼儿在观测周边世界地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形成社会角色,而角色游戏能
18、使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在假想的动作、情景和交往中,反映他们眼中世界。如:在一次参观七宝老街的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家乡诸多的小吃产生浓厚的爱好,一路上总在津津有味的谈着、议着。针对这种发现,我决定请家长星期天带幼儿去各种小吃店进行实地观测并品尝,从中幼儿不仅知道了许多小吃的名称,还了解到这些小吃都是由哪些材料做的、怎么做的?并学习与服务员阿姨交往。星期一,个个嚷着要做各式各样的点心:馒头、馄饨、饺子、方糕、地瓜条、竹筒饭等等,孩子们真是越做越起劲。还说天热了,需要点饮料解解渴,于是又忙着搜集废旧的饮料罐,自制果茶、冷饮,大大丰富了小吃内容。根据幼儿自己动手做出的这些点心,孩子们共同商议,决定开个“
19、好吃来美食街”。幼儿做的点心分类分层的出现在“七宝小吃”、“老街茶馆”、“娃娃冰屋”和“喷喷香蛋糕房”上,有了先前这些观测和制作经验的积累,幼儿分散到各自选择的角色区中活动后,很自然地就会想到怎么玩?玩什么?他们都会互相协商好玩法,分派好角色,各司其职的真正快乐的游戏着。2、尊重幼儿,让幼儿自由选择。我们都认可“孩子是游戏中的主体”那么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纵观幼儿游戏的全过程不难发现老师在角色游戏的指导过程中要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尊重幼儿的意愿,真正实现五个自由,即:尊重幼儿选择主题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情节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玩具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角色的自由
20、、同时还要尊重幼儿自由地讲评自己的游戏、我认为只有做到了尊重幼儿这五个“自由”,游戏才干变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我们都知道孩子们在角色游戏中情绪是积极的、高涨的,他们对主题、情节、玩具、角色以及讲评上都有他们发自内心的理解和主张。当你问起他们为什么没这样而不是那样时,他们经常会头头是道地向你诉说一大堆理由。然而在游戏中孩子们也需要老师,他们需要老师成为他们共同游戏的朋友、伙伴,或者需要老师帮助他们解决些他们难以解决的问题。作为老师,假如在这方面顺应了孩子的需求,整个角色游戏就会变得相称活跃,孩子们会在游戏中大胆地反映出很多很多内容。我在餐厅这个主题中小朋友就先后玩出了:小吃店、中餐店、西餐店、卡
21、拉OK等六个情节。久而久之,游戏变成了幼儿表达情感、反映思想、结识社会的一种手段是他们一日生活中最开心的时刻了。 3、如何解决问题。人的一生总会碰到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需要解决,在学前教育期我们故意识地为幼儿设立一些小小的问题鼓励他们解决、解决,使他们从小就看见问题局限性为怪、看见问题不胆怯、看见问题肯动脑筋解决。这对将来踏上社会会是个很有效的准备。在角色游戏中,我们通过游戏情节的不断发展引导幼儿在探索中学会合作。来培养幼儿乐于与人合作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如:在游戏结束时,烧烤店的物品很多,一个人收拾忙但是来,需要与其他小朋友一块完毕。第一次,小朋友们不久把物品收拾到了整理箱,可在第二次游戏时,幼
22、儿发现材料很乱,需要很长时间拿出来摆放,于是,幼儿商议“假如我们将物品分类放好,下次游戏时同样同样的拿出来,不是就节省时间了吗?” 幼儿在合作中发现、探索、尝试,得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游戏活动,使孩子们既有成功的体验,更有合作的愉悦,同时,通过坚持一贯的游戏活动,培养了幼儿活泼开朗的健康个性。4、对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表现出的合作行为及时进行引导和鼓励。在幼儿游戏时,教师应以大朋友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去,积极做好示范,潜移默化地教给孩子交往时应有的语言,态度,表情,动作等,帮助孩子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障碍和问题当幼儿做出合作行为,能较好地与同伴一同合作学习或游戏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如,
23、“你能商议着、合作着搭,真好!”“你们俩配合得真好!”教师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以及轻抚孩子的肩膀、对孩子亲切地点头、翘起大拇指等,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励,因而进一步强化合作的动机,乐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合作行为。而对不太会合作或缺少合作意识的幼儿,教师要给予适时的引导与指导,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建议,如:“你要跟他商议着玩呢。” “一本书,假如是三个人一起看,会怎么样?”“你跟他说,咱俩一起搭,试试。”“你可以去帮他一起搭。”在教师积极的鼓励和适宜的引导下,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会逐步而有效地得到培养。(二)家园一致,共同促进幼儿社交能力的发展我们围绕亲社会性发展目的,在
24、家长的帮助下,开展一些小主题活动,如:小班的“我爱爸爸妈妈”,中班的“妈妈生病的时候”、“今天我当家”,大班的“我是中国人”、“我们去旅游”等内容,我们制定调查反馈表,请家长协助记录幼儿活动表现及效果,这样,家园互动不仅使教育活动落到了实处,更增进了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了解,取得了家长的支持。家长的参与能较好地推动幼儿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幼儿的角色游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五、进一步的反思1、幼儿的交往能力在角色游戏活动中能得到体现和提高。中班幼儿因刚步入联合游戏,其游戏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进行指导。2、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应渗透到幼儿园、家庭、社区、社会,并应逐步获得社会的肯定、支持。3、开展交往能力的培养需要有着新型教育观、敢于探索创新的教师队伍。4、加强对幼儿的移情训练,提高幼儿的交往技能,使之产生合作性行为。5、要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开展合作教学,切实提高幼儿的交往技能、合作性行为。6、好的游戏环境应当是材料丰富的、可以激发幼儿探索、思考、想象和发明的环境。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