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看拼音写词语。 (1)雨后的庆都山雾气朦胧,犹如仙jìnɡ( )。游lǎn( )其中,让人心kuànɡ( )神yí( )。 (2)面对别人获得的荣yù( ),我们难免会心生妒jì( )这是很正常的。但是握quán( )在心里为自己加油nà( )喊,迎头奋进才更重要。 2.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冀复得兔(重复) B.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春天) C.以子之矛陷子之盾。(陷入) D.童孙未解供耕织。(从事) 3.请在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中,选
2、出内容搭配不恰当的一项。( ) A.失散多年的女儿,突然有了消息,这让王先生喜不自胜。 B.夕阳缓缓落山的时候,已经不再光芒四射,只有那一图圈红晕。 C.他一听老师讲,就特别想要跃跃欲试,把那本书买回来读一读。 D.警方守株待兔,在此地埋伏了好几天,歹徒却始终没有出现。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 A.他在全国大赛中获金奖的原因是他坚持不懈练习的结果。 B.通过老师一番语重心长的告诫,使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C.袁隆平、屠呦呦、杨利伟这些名字,对中国人谁不熟悉? D.工人们在建设大坝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永不妥协。 5.下面一组句
3、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的作文水平进步了。 B.只要你为大家做好事,才会得到大家的信任。 C.我们认真听取并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D.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增加了友谊。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B.学校就像一个温馨的家,让我们感到安全、亲切、温暖、快乐。 C.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D.“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7.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
4、的一项是( ) ①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长出了嫩芽。我发芽了!种子自信了。 ②它默默地忍受着,但是它不甘心,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③当阳光洒在它的嫩叶上时,它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我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④种子在这里生活得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杂草都嘲笑它,说它是一颗不能发芽的种子。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①③ D.④③①② 8.读书交流。 《三国演义》中,曹操在赤壁战败,向华容道败退。孔明安排关羽在华容道截杀曹操,可关羽却放了曹操。你是否赞同关羽的做法?为什么?请用一段文字写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不少于50字。 _____
5、 9.诗文填空。 (1)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论语》 (2)三万里河东入海,___________。——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梁国杨氏子九岁,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不在,乃呼儿出。——《杨氏之子》 (4)写出2句描写童年的快乐生活的诗句,注意要出自不同的诗: 第一句:__________ 第二句:_________ (5)“__________,青春作伴好还乡。”作者是_______。读到这句诗时,你仿佛看到这样的画面(不少于30字):__________
6、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化痰止咳颗粒说明书 本品适用于感冒、肺热或喉炎引起的咳嗽。开水冲服,成人一日三次,每次两包,儿童每次减半或遵医嘱。本品不得空腹服用,服用前后一个小时不得食用酸冷食品。 11、“本品”指______。 12、“服用”与“食用”都含有“______”的意思,这里用“服用”一词是因为______。 13、根据说明书的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 ①止咳颗粒一般在饭前服用。( ) ②止咳颗粒一般在饭后服用。( ) ③服用后半小时可以喝酸奶。( )
7、 ④服用后半小时不可以喝酸奶。( ) 14、“遵医嘱”的意思是______。10岁的小孩子咳嗽了,他一次可以吃______包化痰止咳颗粒。 文言文阅读。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①,更为益②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③,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④,反为其患。 【注释】① 闻已:听完;② 益:增加;③尚尔:如此; ④口爽:口味败坏。 15、联系上下文,猜测加点字的意思。 ① 缘有盐故 ( ) ② 便空食盐 ( )
8、 16、读好下面的句子,读出停顿处用“/”划开。 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17、文中“愚人”的“愚”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结合注释,想想画“ ”句子的意思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从这则小故事中得到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后生可畏 “哦!爸爸认输喽!”随着弟弟的叫减声,响起爸爸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
9、脑袋,一边用慈爱的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道哪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哑巴?”弟弟受了教训,很委屈,张张嘴却不知道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了。”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利的理由:“您知道美国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
10、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要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时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滕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一谦虚地谢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年少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膝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道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给“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啊!疏于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了,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20、“后生”原意是晚辈,年轻人的统称,文中指(
11、 ) A.美国智力超常儿童 B.泛指晚辈(包括我) C.王勃 21、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 ) A.“我”观点大胆,认识深刻,说理透彻,使爸爸口服心服。 B.“我”能言善辩,驳得爸爸无言以对。 C.少年王勃才华横溢,名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22、爸爸原来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我对此有不同观点,先后举出两个事例进行反驳。这两个例子概括地说,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如果“我”再举第三个事例,你认为选哪个事例合适( ) A.华盛顿小时候砍了父亲的樱桃树,勇敢地向父亲承认错误。
12、B.曹操得巨象,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一筹莫展,七岁的曹冲用石头巧妙称象。 C.九岁的黄香体谅父亲的辛苦,夏天帮爸爸赶走蚊虫,扇凉父亲的席子。 24、找出第一和第四自然段中首尾呼应的句子,用“ ”画下来。 25、习作 在生活中,面对困难你选择“勇敢”了吗?面对失败、痛苦,你选择“坚强”了吗?面对“诱惑”,你选择“拒绝”了吗? 生活中的选择下千千万万,请你以“选择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先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2)写清事情的整个过程,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1. 境
13、 览 旷 怡 誉 忌 拳 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境”“拳”“誉”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C 【解析】C 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选项C加点字的解释有误,内容出自文言文《矛与盾》,句意“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其中“陷”意思是“穿透、刺穿的意思 ”,故答案为C。 3.C 【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
14、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A项,喜不自胜: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兴。词语运用符合语境。 B项,光芒四射:强烈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词语运用符合语境。 C项,跃跃欲试:形容急切地想试试。词语运用不符合语境。 D项,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词语运用符合语境。 4.D 【解析】D
15、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要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句子有毛病的地方。 A项句式糅杂,“……的原因”与“……的结果”,句式糅杂,去掉其中一个即可。 B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者“使”。 C项语序颠倒,应改为:对袁隆平、屠呦呦、杨利伟这些名字,中国人谁不熟悉? 5.C 【解析】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改病句的掌握。 A句的病因是搭配不当,与“水平”搭配的是“提高”; B句的病因是关联词使用不当,此处是关联词搭配不当,应该是“只有……才……”或“只要……就……”; D句的病因是用词不当,应改为“增进友谊”。 6.D 【解析】D 【
16、解析】略 7.C 【解析】C 【详解】本题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写种子生活的不顺利,周围的杂草都嘲笑它;接着写它默默忍受着,汲取土壤中的养料;然后写种子破土而出,发出了嫩芽;最后写种子坚信自己一定会开出一朵鲜艳的花朵。故选C。 8.放曹操是出于当时天下形势大势的考虑。赤壁之战后放走原气大伤的曹操,可以利用其有效牵制东吴,给刘备发展留下了足够的时间,如若杀掉曹操,当时天下军事实力上孙权再无人能比,灭掉了曹操,刘备就会成为下一
17、个被灭掉的对象。所以说,从军事上,必然要放。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的表达和运用。 要在熟悉故事情节,用简洁的语言表明自己的观点,阐明自己的理由,注意语言的逻辑性,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放曹操是出于当时天下形势大势的考虑。赤壁之战后放走原气大伤的曹操,可以利用其有效牵制东吴,给刘备发展留下了足够的时间,如若杀掉曹操,当时天下军事实力上孙权再无人能比,灭掉了曹操,刘备就会成为下一个被灭掉的对象。所以说,从军事上,必然要放。 9. 小人长戚戚 五千仞岳上摩天 甚聪慧 孔君平诣其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
18、丝穿取当银铮。 白日放歌须纵酒 杜甫 灿烂的春天里,诗人满脸喜悦,在白天便一边高唱欢乐的歌一边痛饮手中的美酒,想着正好趁春天启程返乡。 【详解】(1)考查对名言的积累与识记。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意思是: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2)考查对诗词名句的积累与识记。 出自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原文: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考查对文言文的积累与识记。 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中的《杨氏之子》,原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
19、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考查对诗词的积累与识记。 描写童年的快乐生活的诗句: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出自唐•白居易的《池上》。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出自清•袁枚的《所见》。 (4)考查对诗词的积累理解与识记。 出自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
20、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作答画面时可以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运用扩句的形式交代完整,语言表达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10.11、化痰止咳颗粒 12、 吃 专指吃药 13、 × √ × √ 14、 遵照医生的嘱咐 一 【分析】 11、考查了词语的理解。 由说明书可知,“本品”指化痰止咳颗粒。 12、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 现代汉语中“服用”专指吃药,而“食用”指做食物用,含有吃的意思。而这里的化痰止咳颗粒是
21、一种感冒药,吃它时要用“服用”。 13、本题考查说明书内容的题目。 从“本品不得空腹服用”这句话可知,①“在饭前服用”是错误,②是正确的。 从“服用前后一个小时不得食用酸冷食品”这句话可知,③“服用后半小时可以喝酸奶”是错误的,④是正确的。 14、本题考查了词语及内容的理解。 从“成人一日三次,每次两包,儿童每次减半或遵医嘱”可知,10岁的小孩咳嗽了,他一次可以吃了一包化痰止咳颗粒。 15、 因为 空口 16、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17、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或 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22、 18、这个人没有智慧,空口吃盐,味觉败坏,反而成为他的祸患。 19、干任何事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了头就会走向反面。 【分析】 译文:从前有个愚蠢的人,到朋友家。主人给他食物,食物嫌淡而无味。主人知道之后,于是添加盐。加了盐,食物就味美,于是(他)自言自语说:“之所以味道鲜美,是有了盐的缘故。很少就如此,何况又多了?”这个愚蠢的人没有智慧,就只吃盐。味觉败坏,反而成为他的祸患。 15、本题考查字义掌握。 ① “缘有盐故”翻译为“菜这么好吃,是因为放了盐”。这里“缘”意思是“因为”。 ②“便空食盐”翻译为“就空口吃盐”。这里“空”意思是“空口”。 16、本题考
23、查文言文句子停顿划分。 句子翻译为“于是自言自语说:‘之所以味道鲜美,是有了盐的缘故。很少就如此,何况又多了?’”划分文言文句子的朗读节奏的方法: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起强调语气或领取全句乃至全段的作用。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必须分开,而不能读成双音合成词。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谓之间应停顿,动宾之间应停顿。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朗读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份,不能把成份省略当作没有省略来读。 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通过文章“愚人无智,便空食盐”的翻
24、译“这个愚蠢的人没有智慧,就只吃盐”体现了“愚人”的“愚”。 18、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智”翻译翻译为“智慧”,“空”翻译为“空口”,“口爽”翻译为“口味败坏”,“患”翻译为“祸患”。 19、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 这篇文言文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限度,恰到好处是美妙无比,-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弄得很糟。因为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成了谬误。 B 【解析】20、B 21、A 22、 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 旧金山公立学校,推行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 王勃写《滕王阁序》 23、B 24、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
25、现出自豪的笑容。 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解析】 20、本题考查词语理解。注意结合课文,①结合句子“是啊!疏于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了,真是后生可畏啊!”可知是我和弟弟这样的晚辈,故选B。 2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句子“是啊!疏于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了,真是后生可畏啊!”,可知“后生可畏”是因为我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故选“A”。 22、本题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注意结合相关句子“大人说话,小孩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哑巴?”、“您知道美国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要经常插话,爸爸,您
26、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我国唐朝时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滕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一谦虚地谢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年少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膝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可知答案。 23、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短文写了爸爸刚送走客人,批评我们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我举了旧金山公立学校,推行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王勃写《滕王阁序》的例子来说明后生可畏的道理。本文的观点主要体现的是“后生可畏”就是小时候很有才能,结合分析,故选B。 24、本题考查关键句。短文写了爸爸刚送走客人,批评我们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我举了旧金山公
27、立学校,推行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王勃写《滕王阁序》的例子来说明后生可畏的道理。前后照应,就是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说到了,后面又作必要的交代;有的内容虽然主要在后面说,但在前面也有必要提一下,结合文章内容,可知第一和第四自然段中首尾呼应的句子分别是:第一段“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第四段“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25、范文: 选择勇敢 有的人说:勇敢是磨练出来的。的确,这句话在我身上就发生过。 我嘛,天生胆小,一条小小的蚯蚓就能把我吓得魂飞魄散,别人给我起了个绰号“胆小鬼”,为此,我不知道我为“胆小鬼”这个绰号哭
28、过多少回。但是,经过那一件事,使我变得不再胆小。 那是一个乌云滚滚的星期五,学校要培优,我很“荣幸”被选上了。我极不情愿地答应了老师。 天渐渐黑了,乌云退去了。银白的月光洒在地上,到处都有蟋蟀凄切的叫声。夜的香气弥漫在空中,织成了一张柔软的网,把所有景物都罩在里面。眼睛所接触到的都是罩上这张柔软的网的东西,任一草一木,都不是像在白天里那样实现了。它们都有着模糊。空幻的色彩,每一样都隐藏了它的细致之点,都保守着它的秘密,使人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我心惊肉跳地走出了教室,恐惧感随之而来。我迈出的每一步,都好象费了很大的意念才迈出去。我的心里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心里毛毛的,总
29、觉得后面有人,情不自禁地扭头看了一下,没人。我心里安慰一下自己:“别怕!爸爸说过世界上根本没有鬼。”我心里如打了镇定剂一样,顿时安静下来。终于走出了校门口,见爸爸在向我招手,我紧张的心情顿时放松起来,这才发现额头上。手上都沁出了汗珠。 这次,我已经锻炼了自己,让我十分开心,也使“胆小鬼”这个绰号不再属于自己!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习作能力。 本题为半命题作文,以“选择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将题目补充完整。在生活中我们会面对千千万万的选择,面对困难,是否会选择“勇敢”;面对失败、痛苦,是否会选择“坚强”;面对“诱惑”,是否会选择“拒绝”。将自己面临选择的事情记叙出来,把自己的选择写出来,并说明通过这次选择,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体会。 写作思路: 开头:简单的介绍自己面临的是什么样选择。 中间:要将自己面临选择的事情记叙出来。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交代清楚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在记事过程中,要将自己在面临选择时的心情描写出来。要将自己的选择写出来,将这次选择带给自己的体会写出来。 结尾:总结全文,说明这次选择带给自己的影响。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