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5 ,大小:99KB ,
资源ID:4884619      下载积分:8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48846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Word版).doc)为本站上传会员【天****】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部编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Word版).doc

1、部编七年级 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言文阅读练习1文言文阅读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 人不知而不愠_ 吾日三省吾身_思而不学则殆_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博学而笃志_(2)翻译下列句子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3)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请至少

3、写出四个出自本文的成语。 (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先说说这则讲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结合自身学习生活体会,谈谈你的启示或体会。 【答案】 (1)生气;反省;迷惑;喜好;坚守(2)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3)温故知新、三省吾身、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4)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分析】(1)“愠”读yn,“生气” ; “省”读xng, 反省;“殆”读di ,通“怠”,在这里指“迷惑” ;“好”是多音字,在这里读ho,“喜好、喜

4、欢”的意思;“笃”读d,“坚守”。 (2)这两个句子是名句,翻译难度不大。中“故”是形容词作名词,指“旧的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指“新的知识”。“逝者”指时间,“斯”是指示代词,指代流水,“舍”读sh,“止息、停息”的意思。 (3)成语很多来源于古书成句。分两种情况:一是从古书中直接摘引原句,如“吾日三省吾身”;一种是经过加工的,或紧缩、或减字、或增字、或换字。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首先应该能翻译、理解每一则的内容,然后根据内容作分类。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关于学习态度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关于学

5、习方法的。 故答案为:生气;反省;迷惑;喜好;坚守; 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 温故知新、三省吾身、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推断词语的意思; 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及常用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本题考查词语。成语很多。选取三个即可; 本题是主观题。对作品进行有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此

6、题需要在了解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感受。 【参考译文】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

7、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望文生义,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孔子在河边感叹道:“

8、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 日夜不停。”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2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狼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

9、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_dn dnmng屠大窘奔倚_相向目似_(2)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目似瞑,意暇甚_ 并驱如故_顾野有麦场_ 一狼洞其中_(3)把下边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其一犬坐于前(4)汉语里有关狼的成语比较多,请写出3个。 (5)狼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 (1)jing;y;眈眈;瞑(2)神情;原来;看;打洞(3)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其中的一匹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面前。(4

10、)狼狈为奸、引狼入室、狼子野心、鬼哭狼嚎(5)面对像狼一样的邪恶势力,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后胜利。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正确书写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和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注意“眈眈、瞑”二字和看有关系,都是目字旁。(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意:名词,神情; 故:名词,原来;顾:动

11、词, 看;洞:名词作动词, 打洞。(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关键词:禽兽、变诈、止、耳。句意: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关键词,犬:像狗一样。句意:其中的一匹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面前。(4)本题考查成语积累。成语大全中,有一部分是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关于动物的成语。关于狼的成语有:狼心狗肺、狼烟四起、狼子野心、狼狈不堪、狼狈为奸、豺狼成性、豺狼当道、引狼入室、声名狼藉、杯盘狼藉、豺

12、狼成性。(5)本题考查归纳文章的道理。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根据“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故答案为:(1)jing; y; 眈眈;瞑;(2)神情; 原来; 看;打洞;(3)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其中的一匹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面前。(4)狼狈为奸、引狼入室、狼子野心、鬼哭狼嚎(5)面对像狼一样的邪恶势力,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后胜利。【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正确书

13、写能力。答题时应注意,字音字形题目,注意多音字,同音字,音形近似字,仔细辨析字音和字形的细微差别。难度大,涉及的知识点多,属于易错题目。可以从词性、意义、用法辨别读音。窘。jing;倚,y,都是第三声。(2)本题考查解释文言文中实词的意义。答题时应注意,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洞: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 打洞。(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答题时应注意,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14、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变诈,巧变诡诈。几何,多少,这里是“能有多少”的意思。哉,语气词,相当于“啊”。 止:只是。耳:罢了。其一犬坐于前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4)本题考查成语积累。答题时应注意,成语中蕴含着宝贵的文化财富,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辉煌,了解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传统中华美德等众多方面。关于狼的成语很多,引狼拒虎:比喻引进另一种恶势力来抗拒原来的恶势力,其祸患将更甚。同“引虎拒狼”。鹰视狼顾:形容目光锐利,为人狠戾。鹰睃狼顾:形容目光锐利,为人狠戾。同“鹰视狼顾”。鹰挚狼食:比喻凶狠地攫取和吞没。(5)本题考查归纳

15、文章的道理。答题时应注意,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本文的主旨很清楚,就是最后一段作者的议论。文章是以狼为主来叙事的,并从狼自取灭亡的角度来归结故事的主旨的。 【附参考译文】 一个屠户傍晚回来,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屠户半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感到害怕,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屠户再次扔骨头,较晚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之前获得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屠户感到处境危急,担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

16、里面,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他刚刚想离开,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后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只是增加笑料罢了。3阅读诸葛亮诫子书文段,

17、完成下列小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诸葛亮集)(1)下列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学无以广才(增长才干)B.夫君子之行(行动)C.非宁静无以致远(达到)D.将复何及(又)(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年与时驰,意与日去。(3)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

18、相关的。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答案】 (1)B(2)用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修养德性。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3)D 【解析】【分析】(1)本B项的解释不正确,“夫君子之行”中“行”的意思是“品行”。故选B。 (2) “静”“驰”“意”“去”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3)D项有误,“悲

19、守穷庐,将复何及”从反面强调要勤学刻苦,不能荒废学业,暗含惜时之意。故选D。 故答案为:B; 用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修养德性。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D【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结

20、合选项,逐项审读,具体落实,一一比照。【附参考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用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修养德性。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4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值胡贼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

21、可去。”巨伯曰:“远来,子令吾去, 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 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视谓曰:“我辈败义之人,而入有义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注释】荀巨伯:人名。值:适逢。郡:城。相视:看望。败:毁坏。班军:调回军队。(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吾今死矣,子可去/去后乃至。B.有疾不忍委之/相委而去。C.而入有义国/与儿女讲论文义。D.而敢独止?/人不知而不愠。(2)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3)你从荀巨伯的身上学到了

22、些什么?请写出两三点来。 【答案】 (1)C(2)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3)坚守信义,对友忠诚,舍生取义等 【解析】【分析】(1)A项的“去”解释为:离开; B项的“委”解释为:丢弃;C项的“义”解释为:正义,情义/含义;D项的“而”解释为:表转折关系。故选C。 (2)句子翻译为: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我想用我的死来换取朋友的生。故断句为: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3)结合“远来,子令吾去, 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分析得出:对友忠诚;结合“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分析得出:舍生取义;结合“我辈败义之人,而入有义国

23、。”分析得出:坚守信义。 故答案为: C 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坚守信义,对友忠诚,舍生取义等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字词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理解一词多义。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结合语句的内容来划分即可。划分节奏主要依据句子的结构,一般是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之间、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要停顿。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重病的朋友,正好赶上胡贼攻打城池。荀巨伯的朋友对荀

24、巨伯说:“我如今就要死去了,你赶紧离开!“荀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为了苟且偷生而毁掉道义,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应该做的吗?“这时胡人已经到了,问荀巨伯:“大军到了,整个城都空了,你是怎样的一个男子,却敢一个人留下来?“荀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我想用我的死来换取朋友的生。“胡人听了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有仁义的国家!“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使整个城都因此获救。5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

25、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三人成虎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注:“庞恭”一作“庞葱”)(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 /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B.王信之乎

26、/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C.寡人自为知 / 屠自后断其股 (狼)D.而谗言先至/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A.久之,目似瞑 (狼)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C.有闻而传之者 (穿井得一人)D.夫君子之行 (诫子书)(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4)对于传言宋君和魏王的态度有何不同?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言? 【答案】 (1)D(2)C(3)我是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动力,并不是说从(在)井里挖到一个活人。街市上不会有

27、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采分点:市,街市或市场;明,明显;然而,但是,可是。(4)宋君对于谣言将信将疑,令人问之于丁氏体现了他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求实求真精神,魏王听信三人成虎,可以看出他缺乏主见,立场不坚定,缺乏智慧与清醒的头脑。 【解析】【分析】(1)D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都是“到”的意思。A、距离/离开。B、相信/诚信。C、自己 /从。 (2)C句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此句为代词,指“穿井得一人”这件事。例句也是代词,代这种传言。A凑足音节的语气助词。B主谓之间的助词。D结构助词“的”。 (3)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得”:得

28、到。使:使唤,劳动力。市:街市或市场。明:明显。然而:但是,可是。 (4)对于传言宋君的态度是将信将疑,而“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说明他具有求实求真精神。而魏王的态度是“寡人信之矣”,也就是听信谣言,说明他缺乏智慧与清醒的头脑。现实生活中对于传言我们要不听谣,不信谣,做到谣言止于智者。提高自身素质。 故答案为: D C 我是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动力,并不是说从(在)井里挖到一个活人。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采分点:市,街市或市场;明,明显;然而,但是,可是。 宋君对于谣言将信将疑,令人问之于丁氏体现了他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求实求真精神,魏王

29、听信三人成虎,可以看出他缺乏主见,立场不坚定,缺乏智慧与清醒的头脑。 【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理解一词多义。 (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理解一词多义。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4)第一问,文言文要点内容的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第二问,根据文言文所表明的观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或社会实践阐述即可。 【参考译文】(一)译文:宋国有一家姓

30、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宋国国君派人去问姓丁的。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不问。(二)译文:战国时代,庞恭陪伴魏国太子到邯郸做人质。在临行前,庞恭对魏王说:“要是现在有个人跑来说,热闹的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您相不相信?”“不信!”魏王立刻答道。“如果同时有两个人跑来,热闹的街上有一只大老虎,您相信吗?”庞恭又问。 “我会怀疑。”魏王回答道

31、。“那么要是三个人异口同声的说街上有只老虎时, 您会相信吗?”庞恭接着问 魏王想了一会儿回答: “我会相信。” 于是庞恭就劝诫魏王:“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此事。”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可是,庞恭走前就有人毁谤他。庞恭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了。6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

32、凝之妻也。(1)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_(人名)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俄而雪骤_撒盐空中差可拟_(3)翻译下面的句子。 白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4)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几个关键词来表明这一观点。 (5)兄妹两人的比喻哪一个更好呢?请写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 (1)刘义庆(2)不久,一会儿;相比(3)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4)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融洽(或“和谐”“欢快”“轻松”等)家庭

33、气氛。(5)略 【解析】【分析】(1)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又名世说。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2)本题中的“俄而”是“一会儿”;“拟”是古今异义词,“相比”的意思。(3)句中的“何(什么)、似(像)”两个词是赋分点,注意倒装;句中的“未若(不如)、因(趁,凭依)、起(飞舞)”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4)依据“寒雪日内集”“讲论文义”“欣然”“大笑乐”等内容,叙写了谢太傅在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子侄辈们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表现了一家人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据此理解作答。 (5)开放

34、性试题。比喻讲究形似。大团的雪花簌簌落下,倘若有风,则会漫天飞舞。像一团一团的柳絮,与鹅毛大雪相似,也会因风漫天飞舞,给人以 轻盈、飘逸、优雅的感受。用“柳絮”来比喻“白雪”,可谓形相似,景相同。“盐”与“雪花”,形状不同,轻重也有别,用“盐”喻“雪”并不是很恰当。就本文所写的“白雪纷纷”来说,用“未若柳絮因风起”更能突出其大雪纷飞的特点。但也不是说“撒盐空中差可拟”就不好,在特定的情景下,也许这个比喻更恰当。因为冬雪不全是雪片。 故答案为: 刘义庆 不久,一会儿 ; 相比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为我们营

35、造了一种融洽(或“和谐”“欢快”“轻松”等)家庭气氛。 略 【点评】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的把握,明确 世说新语 的作者。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本题是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言之

36、有理即可。 【附参考译文】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7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 , 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 未闻好学者也。”【注】蚤:通“早”。恸(tng):极度的哀伤。不迁怒:不转移愤怒。迁,转移。不贰过:不重

37、复犯一个错误。贰,重复。过,错误。亡:通“无”,没有。(1)解释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发尽白_(2)孔子“哭之恸”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甲文相关内容,你觉得颜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 (1)全部,全都(2)颜回十分好学,而且从不迁怒于人,不犯同样的错误,却不幸年纪轻轻就死了,孔子再也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弟子了,所以“哭之恸”。(3)好学、有修养及安贫乐道的精神品质。 【解析】【分析】(1)句意:头发全白了。尽:全部,全都。(2)根据“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理解作答即可。(3)在三千弟子中,孔子最喜欢的学生是颜回,不仅因为他好学不倦,始终努

38、力实践孔子的理想,还因为他有“不迁怒,不贰过”的修养。作答此题,围绕“好学、有修养及安贫乐道的精神品质”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全部,全都; 颜回十分好学,而且从不迁怒于人,不犯同样的错误,却不幸年纪轻轻就死了,孔子再也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弟子了,所以“哭之恸”; 好学、有修养及安贫乐道的精神品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

39、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作答; 本题是根据具体词句分析人物形象。先要理解具体字词的含义及在文中的作用,再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找出人物的共同点。 【附参考译文】 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哪个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可惜短命死了!现在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

40、乙翁第 , 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 , 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注释:第:房屋、宅子、家。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曩nng:以往,过去。(1)“甲翁之妻子去乡”中“去”在句中的意思是_。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两处即可) 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3)二翁登泰山表现了他

41、们什么精神? 【答案】 (1)离开(2)二翁偕往/越钱塘/(此处多加不扣分)绝长江/而至泰阴。(3)围绕“不服老、老当益壮、有毅力、不怕困难”回答出其中两点,意对即可 【解析】【分析】(1)这道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大意:甲老翁的妻子、子女都离开了故乡。“去”:离开。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这句话的大意是:两个老人都去了,走过钱塘,渡过长江,走到泰山脚下。故停顿是: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3)这道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从“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

42、之有!”可以看出二翁不服老;从“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可以看出二翁有恒心有毅力;从“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可以看出二翁老当益壮。 故答案为: 离开 二翁偕往/越钱塘/(此处多加不扣分)绝长江/而至泰阴。 围绕“不服老、老当益壮、有毅力、不怕困难”回答出其中两点,意对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注意对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掌握。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理解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

43、现代语法特点进行断句,注意题干的限制要求。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人物性格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意,结合具体的事件以及文中对人物的各种描写进行分析概括。【附参考译文】 从前有两个老翁,住在同一个巷子里,甲老翁的妻子、子女离开故乡,只有他自己一个人。一天,他带着酒去乙翁的家,两个人一起喝酒,十分快乐!乙翁说:“以前我曾去冀,雍两州远处郊游,但没有登过泰山,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去呢?”甲翁说:“那山我也没有登过,然而老了,恐怕力气不够。”乙翁说:“你说的不对!以前的愚公,九十岁的时候还可以移山,现在我们才六十来岁,哪里老呢!”甲翁说:“那太好了。”第二天,两个老人都去了,走过

44、钱塘,渡过长江,走到泰山脚下。晚上住下休息,凌晨上山,乙翁要扶他,甲翁说:“我的力气还可以,不用互相搀扶。”从太阳出来到薄暮降临,已经走过了半座大山。9文言文阅读。 乳母诗序(节选)(清)郑燮 乳母费氏,先祖母蔡太孺人之伺婢也。燮四岁失母,育于费氏。时值岁饥,费自食于外,服劳于内。每晨起,负燮入市中,以一钱市一饼置燮手,然后治他事。间有鱼飧瓜果,必先食(s)燮,然后夫妻子母可得食也。 数年,费益不支,其夫谋去。乳母不敢言,然常带泪痕。日取太孺人旧衣溅洗补缀,汲水盈缸满瓮,又买薪数十束积烛下,不数日竟去矣。燮晨入其室空空然见破床败几纵横;视其灶犹温,有饭一盏、莱一盂藏釜内,即常所饲燮者也。燮痛哭

45、,竟亦不能食矣。【注释】孺人:古代贵族、官吏之母或妻的封号。鱼飧:有鱼的饭食。(1)用“/”符号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燮晨入其室空空然见破床败几纵横(2)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 育于费氏_间有鱼飧瓜果_其夫谋去 _竟亦不能食矣_(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每晨起,负燮入市中,以一钱市一饼置燮手,然后治他事。(4)“我”痛哭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案】 (1)燮晨入其室/空空然/见破床败几纵横(2)抚育;偶尔;离开;吃(3)每天早晨,费氏背着我到集市上,用一个铜钱买个饼,放在我手中,然后才去处理其他的事情。(4)费氏对我视如己出,倍加爱护;我视费氏为母,感情至深,费氏的突然离开使我伤心难抑。 【解析】【分析】(1)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燮晨入其室/空空然/见破床败几纵横。译为:我早晨走进房间,里面空空的,只有破烂残旧的床和桌子杂乱的摆放着。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划开。注意标志性的虚词“然”等。 (2)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间”:偶尔。“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