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书法级别考试高档试卷(一) 本试卷及格原则(满分为120分):七级及格:80分; 八级及格:90分; 九级及格:100分 。 一、 选取(每题1分,共计20分) 得分: C 分 1、中文发展成为自觉书法艺术是在( A )。 答: A魏晋南北朝时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朝时期□ 2、下列文字属于哪种文字( D )。 答:A楷书□ B甲骨文□ C金文□ 石鼓文□ 3、秦始皇履行“书同文”作为官方
2、规范规则统一文字是(C )。 答:A金文□ B籀文□ 小篆□ D隶书□ 4、(A )是迄今为止咱们所能见到古代书法墨迹中最古老来自名家作品。 答: A《平复帖》□ B《兰亭序》□ C《月仪帖》□ D《急就章》□ 5、说文解字作者是(B )。 答:A李斯□ B许慎□ C崔瑗□ D索靖□ 6、颜体复兴是在哪个年代(B )。 答:A元代□ B清代□ C明代□ D唐代□ 7、刻于龟甲和兽骨上文字简称(B )。 答:A大篆□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8、关于中文来源和演变,
3、对的顺序是(C )。 答:A文字图画—金文—甲骨文—小篆—楷书—隶书□ B文字图画—小篆—金文—甲骨文—楷书—隶书□ C文字图画—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D文字图画—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楷书□ 9、清代僧人怀素《自叙帖》属于( C)。 答:A小草□ B章草□ C狂草□ D行草□ 10、《贺捷表》作者是(D )。 答:A皇象□ B索靖□ C王献之□ D钟繇□ 11、“明末三家”是指黄道周、( B )和王铎。 答:A董其昌□ B倪元璐□ C张瑞图□ D徐渭□ 12、《法书要录》十卷,是( C )编撰而成。 答:A羊欣
4、□ B赵豪□ C张彦远□ D张怀瓘□ 13、下列隶书中古朴劲键,方整雄浑,有生拙之趣是( C )。 答:A《西狭颂》□ B《石门颂》□ C《张迁碑》□ D《礼器碑》□ 14、( D )是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现最完整,字数又最多汉碑。 答:A《曹全碑》□ B《乙瑛碑》□ C《史晨碑》□ D《鲜于璜》□ 15、草书由章草发展到今草,相传是由东汉时期书法家(C )奠定。 答:A王献之□ B赵一□ C张芝□ D皇象□ 16、《艺概》作者是(B )。 答:A康有为□ B刘熙载□ C陈思□ D陶弘景□ 17、
5、《广艺舟双楫》作者是(D )。 答:A包世臣□ B阮元□ C冯班□ D康有为□ 18、李邕书法学习(C )后别开生面,在行楷之间,用笔深厚坚韧。 答:A米芾 □ B苏轼 □ C王羲之□ D颜真卿□ 19、《自书告身帖》作者是( A )。 答:A颜真卿□ B王羲之□ C米芾□ D黄庭坚□ 20、下列作品中属于褚遂良作品是(C )。 答:A《颜勤礼碑》□ B《化度寺碑》□ C《倪宽赞》□ D《集字圣教序》□ 二、填空(每题1分,共计20分) 得分: 分 1、王羲之被称为“书圣”,其最有名被称为天下第一行
6、书是兰亭序。 2、洛神赋十三行是王献之小楷代表作品。 3、初唐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 4、“吴门画派”创始人是沈周(明中期)。 5、“书者,散也”知名论断,出自书法家__蔡邕___知名理论著作《笔论》。 6、与“一笔书”有关两个书法家是东汉_张芝___和东晋_王羲之。 7、以兰草入笔极其潇洒自然,参议篆、隶、草、楷字形,穷极变化,自称为“六分半书”清代书家是郑板桥。 8、“日书万字”元代书家是赵孟頫。 9、被袁宏道称为“八分之散圣,字林之侠客”是徐渭。 10、古朴自然潇洒,意趣盎然摩崖刻石代表作作品《石门颂》、《西狭颂》、《杨淮表记》。 11、“瘦金体”创造者是
7、宋徽宗赵佶______。 12、“颜筋柳骨”指是颜体楷书_、柳体楷书。 13、商周时期知名金文有_大盂鼎、毛公鼎、季子白盘、散氏盘、墙盘等器物上铭文。 14、北朝书法中明珠是《龙门十二品》。 15、_擫_、押、_钩_、_格_、_抵_,被称为执笔五字决。 16、《致侄季明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17、《古诗四帖》作者是张旭。 18、“三宋”是指宋克、宋遂、宋广。 19、被称为“书圣”两个书法家是东汉_张芝_____和东晋_王羲之_。 20、迄今见到最早而署有书写者姓名碑刻石是_《西狭颂》__。 三、判断(每题2分,共计10分) 得分: 分
8、 1、《天发神谶碑》是皇象所书。 答:A对 □ B错 □ 2、钟繇有“一代绝手”之美誉。 答:A对 □ B错 □ 3、《出师颂》相传为索靖所书。 答:A对 □ B错 □ 3、 草书是行书发展到一定阶段浮现书体。 答:A对 □ B错 □ 5、《黄州寒食帖》从头至尾,气脉贯通,一气呵成,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答:A对 □ B错 □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0分) 得分: 分 1、图形文字 金文,富有图画性。 2、行书 又称押书,是在楷书基本上发展期来,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
9、弥补了楷书书写慢而草书难以辨认。 3、永字八法 1.点为侧 2、横为勒 3、竖为弩 4、钩为趯 5、提为策 6、撇为掠 7、短撇为啄 4、明四家 沈周 文徵明 唐 寅 仇 英 五、阐述题(30分) 得分: 分 1、结合秦代刻石概述秦代小篆风格特性。 答:秦代小篆笔画圆转流畅,较大篆整洁,重要用于官方文书、纪功刻石及印章中。现存《泰山刻石》和《琅琊刻石》相传为丞相李斯所书,这些刻石,结体匀称,字形呈长方,上下取纵势,偏旁部首基本固定,笔法圆转宛通,中锋用笔,藏头护尾,笔画委宛而刚劲,富于端庄美和肃穆气,虽字字独立,
10、然观其整体,互相依附,在章法上有行有列,并由其纵势产生了行间不不大于字距小布白特点。 2、试阐述赵孟頫书法风格特性及其成就 答:赵孟頫大楷书吸取李邕书碑办法,既得流美风韵,又存遒健骨气,在晋人韵味之外,又具备唐人法度。代表作《湖州妙严寺记》《三清殿碑记》《玄妙观重修三门记》《胆巴碑稿》《仇锷墓志铭稿》。其小楷极具特色,用笔极为娴熟,结体妍丽飘逸,用笔遒劲,深得晋人神髓。其行草书被世上称作成就最大者,对后世影响也是以行草书影响最大。传世作品有《兰亭十三跋》《归去来辞卷》《赤壁赋》《雪晴云散帖》,既严守古法,又纵横飘逸。 六、翻译题(20分) 得分: 分
11、翻译孙过庭《书谱》节选 吾尝尽思作书,谓为甚合,时称识者,辄以引示:其中巧丽,曾不留目;或有误失,翻被嗟赏。既昧所见,尤喻所闻;或以年职自高,轻致陵诮。余乃假之以湘缥,题之以古目:则贤者改观,愚夫继声,竞赏豪末之奇,罕议锋端之失;犹惠侯之好伪,似叶公之惧真。是知伯子之息流波,盖有由矣。 我曾用所有心思来作书,自觉得写很不错。遇到世称有见识人,就拿出来向她请教。可是对写得精致秀丽,并不怎么留意;而对写得比较差,反被赞叹不已。她们面对所见作品,井不能辨别出其中优劣,仅凭传闻所悉谁为名人,即装出辨认样子评说一通。有竟以年龄大地位高,随便非议讥讽。于是我便故弄虚假,把作品用绫绢装裱好,题上古人名录
12、成果号称有见识者,看到后变化了看法,那些不懂书法人也随声附和,竞相赞赏笔调奇妙,很少谈到书写失误。就像惠侯那样喜好伪品,同叶公惧怕真龙有什么两样。于是可知,伯牙断弦不再弹奏,确是有道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书法级别考试高档试卷(二) 本试卷及格原则(满分为120分):七级及格:80分; 八级及格:90分; 九级及格:100分 。 二、 选取(每题1分,共计20分) 得分: 分 1.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竹木简册和山东临沂出土(B)竹简,是西汉前期作品。 答:A《居延汉简》□ B《孙膑兵法》□ C《武威汉简》□ D《莱子侯刻石》□
13、2.秦祖永《桐阴论画》评论(C )行草笔意离奇超妙,深二王神髓。 答:A徐渭□ B张瑞图□ C黄道周□ D倪元璐□ 3.《书谱》作者是(A )。 答:A孙过庭□ B康有为□ C阮元□ D李北海□ 4.(C )草书求意趣于法度之外,而纵情又于法度之中。用笔狂纵,纯任自然,线条婉转如春蚓秋蛇,变化莫测。 答:A张旭□ B张芝□ C怀素□ D王羲之□ 5.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米”之称是( D )。 答:A米友仁□ B米芾□ C米闹□ D米万钟□ 6.将王献之《豹奴帖》和王羲之《吾唯辨辨帖》、《家月帖》中句子变化成自
14、己风格特性书家是( B )。 答:A颜真卿□ B王铎□ C赵孟頫□ D黄庭坚□ 7.篆隶复兴与发展是(C )“书道中兴”重要构成某些。 答:A元代□ B汉代□ C清代□ D民国□ 8.( A )隶书被朱彝尊称为“古今第一”。 答:A郑簠□ B郑板桥□ C金农□ D何绍基□ 9.知名书画家( C ),与石涛齐名,绘画位列“清四僧”。 答:A郑燮□ B吴昌硕□ C朱耷□ D邓石如□ 10.秦朝刻石《泰山刻石》相传是(C )所书。 答:A李阳冰□ B柯九思□ C李斯□ D赵高□
15、 11.清王世贞以为(《C 》):遒媚劲健,与颜真卿并美。 答:A九成宫醴泉铭□ B神策军碑□ 玄秘塔碑□ D阴符经□ 12. 《汝南公主墓志铭》,相传为(A )虞世南书。 答:A虞世南□ B李北海□ C欧阳询□ D杨凝式□ 13. 元揭傒斯以为:“唐人结体遒劲,有晋人风格者,惟见此卷。”句中“此”是指( A )。 答:A《书陆机文赋》□ B《急就章》□ C《兰亭诗》□ D《兰若碑》□ 14.《祭侄文稿》是内容与形式完美和谐典范,故元代( D )将其列为天下第二行书。 答:A赵孟頫□ B杨维桢□ C康里巎巎□ D
16、鲜于枢□ 15.今草自( B )“一笔书”开创之后,经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努力,而到唐代发展到了一种新高度。 答:A怀素□ B张芝□ C张旭□ D皇象□ 16.( C )集刻晋唐宋元名人笔迹成《戏鸿堂帖》,在明代集帖中仅次于《玉烟堂帖》。 答:A赵孟頫□ B邢侗□ C董其昌□ D徐渭□ 17.有“宋书殿军”之誉是南宋书家( B ). 答:A陆游□ B张即之□ C姜夔□ D赵构□ 18. 元赵孟頫以为( C )书法“道祖书如王、谢家子弟,有风流之习”。 答:A宋徽宗□ B吴说□ C薛绍彭□
17、 D米友仁□ 19. 如下图片哪一张是汉代篆书( D )。 答: A□ B□ C□ D□ 20.石鼓文是(A )发现。 答:A唐代□ B秦代□ C汉代□ D魏晋南北朝□ 二、填空(每题1分,共计20分) 得分: 分 1.《四山摩崖》是分别指尖山、铁山、葛山、冈山。 2.书法史上习惯把北朝碑版称为魏碑。 3.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将北魏摩崖楷书《石门铭》列为神品。 4.“买王得羊,不失所望”是形容南朝
18、书法家羊欣. 5.《九成宫醴泉铭》以方笔为主,妍美秀雅,开初唐欧阳询楷书之先河。 6.张旭传世唯一楷书作品是《郎官石记序》 7.神策军碑体现了“柳书”骨骼开张,平稳匀称特点。 8.有“书中仙手”之誉是唐朝李邕。 9.《祭侄文稿》与 争座位贴、祭伯父文稿合称颜氏三稿,是颜真卿行草书代表作品,曾收入宋、明、清历代刻本中。 10.张旭 草书艺术丰富了笔法体现力,直接影响了颜真卿书法变革,对推动唐代书法艺术发展有杰出贡献。 11《淳化阁帖》是丛帖开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当前所知最早汇帖。 12.黄庭坚是尚意书风倡导者和重要书家,主张“入古出新”。 13.苏轼以为书法好坏与学问、修养至关
19、重要,曾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局限性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 14.书谱书文并茂,不但是草书杰作,并且也是一篇持论精辟、文辞优美书法理论著作,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书法史上艺文双绝合璧之作,现仅存上卷。 15.黄庭坚行书有欹侧取势特点,用笔中锋直落,擒纵自如而线条凝练,左顾右盼,动静结合,提按、起伏、俯仰,变化多姿。 16. 米芾 书法深 入 古 法 研 究 , 又 能 锐 意 求 新 。 她 行 草 书 在 四 家 中 独 具 风 格 , 取 势欹侧,运笔如飞,自然天真,有飞动之感,奇趣横生。 17.《三诗帖》作者是薛绍彭。 18.姜夔所著书论著作《续
20、书谱》,对书法技法、书法审美等书法理论问题均有详细记载和独到看法。 19.汉汲黯传是赵孟頫小楷代表作。继承晋唐老式,法度严谨,楷法精绝,峻拔秀美,风骨俊逸。结体妍丽舒展,宽博雍容。笔法劲健圆润,方圆兼施。运笔娴熟自如,从容不迫,偶尔行书笔意,给人以活泼洒脱而又清劲秀逸审美享有。 20.《十二月十二日帖》作者是康里巎巙(1295—1345) 字子山。 三、判断(每题2分,共计10分) 得分: 分 1.《卜商帖》与《张翰帖》同为欧阳询行书代表作品。 答:A对□ B错□ 2.《集王圣教序》是怀素所写。 答:A对□ B错□
21、 3.李邕书学王羲之而变化自成。 答:A对□ B错□ 4.颜真卿另一篇行草书名作《刘中使帖》,也称《瀛州帖》,纸本墨迹。 答:A对□ B错□ 5.迄今为止,金文整顿出单字四千左右,其中所有字能所有识读。 答:A对□ B错□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0分) 得分: 分 1.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是当时士族意识形态一种人格体现,成为当时审美抱负。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 2.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是中文中常用一种庄严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
22、一波三折”。隶书来源于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3.瘦金书: 瘦金体是宋徽宗创造书法字体,是楷书一种。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连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 4.小篆: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略变化而来一种字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秦国,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 。具备笔画圆转流畅,结体呈纵势长方形,左右对称均衡,结体严谨工整特点。 五、阐述题(30分) 得分: 分 1、康有为书学思想对晚清
23、以来书法有何影响?并指出其负面效应。 答:康有为书学思想中某些过于偏激思想,如将阮元、包世臣扬碑抑帖发展为尊碑贬帖,甚至卑唐。在政治变革思想指引下,对帖学一派竭力贬斥也对唐碑加以批判,她偏激思想存在着某些局限和失当,所带来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她自己在晚年也感到碑派开通局限性,并以为千百年来未有集碑帖大成者。 2、王铎作为晚明个性解放思潮中代表书家,你如何理解她书法作品中个性特性与复古思想对立统一? 答:王铎毕生极重临写《淳化阁帖》,多次放大临写,既为临作,又为创作,她以古人笔法运自我情感。毕生崇古、信古、仿古、复古,并在晚明个性思想解放影响下,布满革新精神。王铎书法在注重前人笔法基本上特
24、别注重作品中“势”。因前人作品较小,而大幅巨制是明代中后期时代特性,王铎善于将其拓大,且不失精微。其结字欹侧多变和章法腾掷激荡,均因势而生,导致一种风樯阵马气势。此外,她还善于用墨,浓墨、渴墨交替运用使得作品燥润相生,有时也运用涨墨,这些墨法有运用,克服了刻帖局限,给作品平添了酣畅之气。更赋于作品以一种新精神内涵,在形式上对前人审美定式有了较大突破,与同期晚明书家拉开开了距离,王铎浮现,为晚明书法增添了灿烂一笔,同步她也创造性继承了二王及米芾书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书法史上入古出新又一典范。 六、翻译题(20分) 得分: 分 翻译孙过庭《书谱》节选 至若
25、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无间心手,忘怀楷则;自可背羲献而无失,违钟张而尚工。 今译:若把数种笔画摆在一起,它们形状多不相似;好几种点排列一块,体态也应各有区别。起首第一点为全字范例,开篇第一种字是全幅准则。笔画各有伸展又不互相侵犯,结体彼此和谐又不完全一致;留笔不感到迟缓,迅笔不流于滑速;燥笔中间有湿润,浓墨中使出枯涩;不依尺规衡量能令方圆适度,弃用钩绳准则而致曲直合宜;使锋忽露而忽藏,运毫若行又若止,
26、极尽字体形态变化于笔端,融合伙者感受情调于纸上;心手相应,毫无拘束。自然可以背离羲之、献之法则而不失误,违背钟繇、张芝规范仍得工妙。 中华人民共和国书法级别考试高档试卷(三) 本试卷及格原则(满分为120分):七级及格:80分; 八级及格:90分; 九级及格:100分 。 一、 选取(每题1分,共计20分) 得分: 分 1.(B)是魏碑集大成者,被称为“北圣”。 答:A李邕□ B郑道昭□ C邢侗□ D刘墉□ 2.王国维《“流沙坠简”考释》一文以为:“(D)与二爨相近,为今楷之滥觞。” 答:A《居延汉简》□ B《
27、马王堆汉简》□ C《武威汉简》 D《神爵四年简》□ 3.(A )被誉为隋代墓志中第一杰作,有评论者以为其开唐钟绍京小楷之先河 答:A董美人墓志□ B张黑女墓志□ C苏孝慈墓志□ D刁遵墓志□ 4.( C )书于乌丝栏内,但气势丝毫不受局限,潇洒自如 气势俊迈,风姿翩翩。初起稍显拘谨,愈往后更加飞动洒脱,神采超然。 答:A《苕溪诗帖》□ B《兰亭序》□ C《蜀素帖》□ D《李太师贴》□ 5.被后人总结归纳为“八诀”、“三十六法”构造方式代表书家是唐代( A )。 答:A欧阳询□ B薛稷□ C颜真卿□ D柳公权□ 6.(D )继承了邓石如篆法
28、比邓石如篆书更加妍美飘逸,线条变化更多,笔画也更丰富。 答:A赵之谦□ B金农□ C郑板桥□ D吴熙载□ 7.( C )以为张裕钊是清朝集碑学之大成者。 答:A包世臣□ B阮元□ C康有为□ D杨沂孙□ 8.( B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现最早刻石,被称为“石刻之祖”。 答:A大篆□ B石鼓文□ C金文□ D隶书□ 9.( D)是书法史上重要时期,不但五体发展齐备,浮现了国内最早书法家群体,并且产生了国内最早书法理论著作,书法开始从实用走向艺术追求。 答:A魏晋南北朝□ B元代□ C秦代□ D汉代□
29、10. 后世书家以为(C )最能代表钟繇楷书面貌。 答:A《宣示表》□ B《贺捷表》□ C《戎入表》□ D《荐季直表》□ 11. 蔡邕在( B )中“夫书肇于自然”观点,强调了书法艺术源于自然。 答:A《笔意赞》□B《九势》□C《非草书》□ D《草书势》□ 12. “铁画银钩”出自(D)《用笔论》。 答:A薛稷□ B颜真卿□ C虞世南□ D欧阳询□ 13.( A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书法史上第一部书法艺术资料总集,辑录了从东汉到唐元和年间书法理论著作。 答:A《法书要录》□ B《广艺舟双楫》□ C《九势》□ D《艺舟双楫》□ 14. 《六一题跋》体现
30、了(B )“学书为乐”主张。 答:A吴说□ B欧阳修□ C张即之□ D赵孟頫□ 15. 康有为书法学习北碑,特别是(A)等,将魏碑用笔、体势杂糅于行书之中,形成苍劲拙朴、浑厚奇宕风格。 答:A《石门铭》□ B《石门颂》□ C《爨宝子碑》□ D《爨龙颜碑》□ 16.唐代( D)与张旭、李白交游,为“酒中八仙”之一。 答:A智永□ B怀素□ C唐吕总□ D贺知章□ 17.唐文学家韩愈曾形象称( B)草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答:A怀素□ B张旭□ C王献之□ D智永□ 18.宋《宣和书谱》所评( C )
31、字字飞动,回转之妙,宛若有神。” 答:A《古诗四帖》□ B《洛神赋》□ C《自叙帖》□ D《胡桃帖》□ 19.张彦远是唐代知名书画理论家,是她把唐此前书论,辑录编著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书法史上第一部书法艺术资料总集(A ),为研究唐此前书法艺术和书学历史提供了根据。 答:A《法书要录》□ B《书断》□ C《六体书论》□ D《历代名画记》□ 20.黄庭坚评赞(A )书法“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答:A杨凝式□ B米芾□ C苏轼□ D孙过庭□ 二、填空(每题1分,共计20分) 得分:
32、 分 1.《嵩高灵庙碑》碑额书体是 篆书 。 2.刻于山东泰安泰山倾斜花岗岩溪床上是泰山金刚经 碑刻。 3.龙藏寺碑 被誉为隋碑第一。 4.清代书法家杨守敬以为:魏碑小楷推《刁遵墓志》与《郑道昭墓志》为冠。 5.迄今见到最早而署有书写者姓名碑刻石是 西狭颂。 6.“大钟”、“小钟”分别指是钟繇、钟绍京。 7.宋黄庭坚评曰:“字势豪逸,真复奇崛,所恨功力太深耳,少令功拙相半,使子敬复生,但是如此。”碑刻是麓山寺碑。 8.《祭侄文稿》是内容与形式完美和谐典范,故元代鲜于枢列其为天下第二行书。 9.颜真卿所书之碑,多请李阳冰篆碑额。 10. 韩择木书法以分隶著称当世,有“蔡邕
33、中兴”之誉,是唐代隶书四家之首。 11.《书谱》书法取法魏晋,不但草法规范,笔法娴熟,并且笔迹俊美,一气贯注。 12.《洛神赋十三行》是王献之小楷代表作品。 13. “文宗时,诏以白(李白)歌诗、裴 旻舞剑、张旭草书为‘三绝’。” 14. 《自叙帖》洋洋数百言,却一气呵成,如天马行空,优游自在,一片神机。用笔纵情奔放,如急风骤雨,纯任自然;线条瘦劲圆浑,流畅婉转如春蚓秋蛇,变幻莫测;章法纵横变化,开合有度。 15、“颜筋柳骨”指是颜真卿楷书、柳公权楷书。 16. 黄庭坚毕生创作了许多行书作品,而其中最负盛名还是 松风阁诗卷,受到后世书家爱慕和推崇。 17.《汝南公主墓志》相传为虞
34、世南所书。 18.唐张怀瓘以为 智永书法“半得右军之肉。 19、“吴门画派”创始人是沈周。 20、与“一笔书”有关两个书法家是东汉张芝和东晋王献之。 三、判断(每题2分,共计10分) 得分: 分 1.佛经刻石大体分为摩崖、经碑、经幢三种,其中经幢是唐朝后来浮现。 答:A对□ B错 2.《袁安碑》是清代隶书。 答:A对□ B错 3.《急就章》是钟繇所书。 答:A对□ B错 4.“明末三家”是指黄道周、倪元璐、和王铎。 答:A对 B错□ 5.中文发展成为自觉书法艺术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答:A对□ B错
35、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0分) 得分: 分 1.大篆:在战国时期西方秦国所通行文字 2.小篆: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略变化而来一种字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秦国,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 。具备笔画圆转流畅,结体呈纵势长方形,左右对称均衡,结体严谨工整特点。 3.章草:亦称“隶草”,是汉代下层书人在长期实用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由篆书演进到隶书阶段相应派生出来一种书体。唐朝张怀瓘称之为“章草即隶书之捷”,是由隶书急就草率发展演变而成,是隶书草化或兼隶、草于一体一种书体,也可以说章草是草书中带有隶书笔意一种书体。 4.瘦金书: 据传为赵佶所创一种字体,整
36、体峭拔,清爽润朗,飘逸灵动,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痕迹,是风格独特一种字体。重要作品为《瘦金体千字文》 瘦金体是宋徽宗创造书法字体,是楷书一种。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连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 五、阐述题(30分) 得分: 分 1、试述徐渭书法风格特性及其思想根源。 徐渭书法以奔放狂肆书风使得晚明书坛如梦得醒。徐渭书法受王阳明心学影响,思想来源是王阳明左派一脉,她强调始
37、于学终于天成,对宋人书法有所偏爱,她对苏黄米蔡均有独到看法,可见其追求已意同步,并不是一种放弃老式人,而是规定在临帖时,时时露笔意者始称高手,她书法虽然点画狼籍,但不失书法规则。她书法重要成就在行草书,长于写大幅巨制,用笔沉稳,节律跌宕,行间茂密,似急风骤雨,加上破锋、露锋、涩笔交叉运用,使得作品丰富多元。从徐渭书法作品来看,“活精神”是其书学思想精髓,反对因袭古人而无已意观点,也正是在追求为种鲜活创造精神。 2、试述康里巎巎对元代后期书法发展影响? 康里夔夔书法受赵孟頫复古思想影响,楷书由虞世南上溯到二王,一派初唐楷书风范,其行草书成就非常高,书宗二王,旁及孙过庭、怀素,用笔一拓而下,绝
38、少修饰,其草书最大特点就是今草与章草杂糅。她不但借鉴赵法来继承皇象,使古雅书卷气中平添了豪迈爽利之气,保持了北方特有刚毅气质,展示了自己鲜明特性。她书法在赵氏书风笼罩下别有一番异趣,使元代后期书坛发生了明显变化,她在杭州等地活动,书法影响了本地书家,饶介、危素都是她弟子,其书风通过这两位弟子影响到明代初期三宋,甚至中期文征明,并且为明代草书复兴注入了一针催化剂,其意义不可低估 六、翻译题(20分) 得分: 分 翻译孙过庭《书谱》节选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况书之为妙,近取诸身。假令运用未周,尚亏工于秘奥;而波澜之际,已浚发于
39、灵台。必能傍通点画之情,博究始终之理,镕铸虫篆,陶均草隶。体五材之并用,仪形不极;象八音之迭起,感会无方。 《易经》上说:“观看天文,可以察知自然时序变化;理解人类社会文化现象,可以用来教化治理天下。”何况书法妙处,往往取法于人自身容貌特性。假使笔法运用还不周密,其中奥秘之处也未掌握,就须通过重复实践,发掘积累经验,启动心灵意念,以指使手中之笔。学书须懂得使点画能体现情趣,全面研究起笔收锋原理,融合虫书、篆书奇妙,凝聚草书、隶书韵致。体会到用五材来制作器物,塑造形体就固然各有不同;像用八音作曲,演奏起来感受也就兴会无穷。 中华人民共和国书法级别考试高档试卷(四) 本试卷及
40、格原则(满分为120分):七级及格:80分; 八级及格:90分; 九级及格:100分 。 二、 选取(每题1分,共计20分) 得分: 分 1.( D)前段品评当世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家之书,后段论学书之要,言简意赅,评论得当。 答:A《书断》□ B《书估》□ C《文字论》□ D《论书》□ 2.蔡希综( A )自述家世及前代书家之书学渊源,并归总于用笔。所论多采用前人旧说。 答:A《法书论》□ B《六体书论》□ C《怀素别传》□ D《法书要录》□ 3.( B )记述了作者请教张旭传授笔法通过,以问答形式记录了张长史传授笔法内容,
41、终述古今书法异同。 答:A《笔阵图》□ B《论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C《授笔要说》□D《论书》□ 4.点明“凡书通即变”观点是(B )中观点。 答:A《书小史》□B《论书》□C《书谱》□D《三十六法》□ 5.唐文学家韩愈曾形象地称( C)草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答:A怀素□ B王献之□ C张旭□ D皇象□ 6.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以为( A )书法:“衡山之后,书法当以王雅宜为第一,盖其课本于大令,兼人品高旷,故神韵超逸,迥出诸人上。” 答:A王宠□ B王铎□ C康里巎巎□ D杨维桢□ 7.明( D)曾说过:“右军如龙,北海如
42、象。”形象地阐明了王羲之与李邕书法差别。 答:A黄道周□ B倪元璐□ C陈铎□ D董其昌□ 8.( D)与索靖书法并称为“一台二妙”。 答:A皇象□ B怀素□ C柯九思□ D卫瓘□ 9.碑额为隶书“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九字碑刻是(A )。 答: A《石门颂》□ B《西狭颂》□ C《杨淮表记》□ D《封龙山颂》□ 10.(C )被誉为隋碑第一。 答:A《苏孝慈墓志》□ B《张玄墓志》□ C《龙藏寺碑》□ D《张迁碑》□ 11.下图为( A )草书作品。 答:A张旭□ B怀素□ C张芝□
43、 D王羲之□ 12.历史上具备争议,书法史上批评也多为“薄其人遂薄其书”书家是( C ) 答:A王铎□ B张瑞图□ C赵孟頫□ D董其昌□ 13.( C )原文收入《晋书》。 探讨了中文构成、字形字体演变,并评论了西晋此前书法家。 答:A《法书要录》□ B《历代名画记》□ C《四体书势》□ D《彩笺诗集》□ 14.(D )篇幅不长,但以简洁语言,分析字形构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书法史上现存阐述字形构造最早篇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答:A《八诀》□B《书旨论》□C《指意》□D《心成颂》□ 15.(B)提出“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
44、机巧必要心悟,不可以目取也”观点。 答:A欧阳修□ B虞世南□ C释智果□ D孙虔□ 16.苏轼在( B)中说:“笔墨之迹托于有形,有形则有弊,苟不至于无而自乐于一时,聊寓其心,忘忧晚岁,则犹贤于博奕也。”赞赏作书要自乐而忘忧。 答:A《跋秦少游书》□ B《题笔阵图》□ C《续书断》□ D《山沟题跋》□ 17.(A )分为执笔、运笔、结字、用墨、临古、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牓书、论古等十二某些。 答:A《论书剩语》□ B《书法正传》□ C《书筏》□ D《书概》□ 18.(A )以为要追踪古法,论书剩语,为晚清尊碑风气开了先导。 答:A阮元□
45、 B包世臣□ C康有为□ D冯武□ 19.在(A )中,包世臣辩证地阐述了写草书之妙:“世人知真书之妙在使转,而不知草书之妙在点画,此草法因此不传也。” 答: A《答熙载九问》□ B《书学捷要》□ C《安吴四种》□ D《初月楼论书随笔》□ 20.( D ),是国内最早一 部 按 部 首 编 排 字 典 , 共 收 录 小 篆 9353个 字 , 不 仅 分 析 了 字 形 和 偏 旁构造,解释字义,并且注明字音,很合用于初学者。 答:A《书法论丛》□ B《说分第六》□ C《四音定切》□ D《说文解字》□ 二、填空(每题1分,
46、共计20分) 得分: 分 1. 汉代 时期浮现了国内最早书法理论著作。 2. 据明陶宗仪《书史会要》记载 虞集:“真、行、草、篆皆有法度,古隶为当代第一。 3. 据 《 宋 史 》 记 载 “ 以 能 书 闻 天 下 ” ,是南宋后期穷毕生之力来变化衰落书风革新书家,有“宋书殿军”之誉是张即之。 4. 北宋元符年间,被人们称作“米薛”是 米芾 、薛绍彭。 5. 唐文学家韩愈曾形象地称 张旭 草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6.用笔头修建坟墓,并自作铭文,称之为“笔冢”是智永。 7.董美人墓志被誉为隋代墓志中第一杰作,有评论者以为其开唐钟绍京小楷之先河
47、 8. 李阳冰 篆书“运笔如蚕吐丝,骨力如绵裹铁”。 9.《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为追悼在安史之乱中牺牲侄子季明所作祭文草稿。 10.孙过庭擅长行、草书,尤以草书知名,并著有书学理论名篇《书谱》。 11. 杨凝式传世墨迹很少,仅有《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神仙起居法》、《夏热帖》等数种。 12.代表着宋代书法高峰“宋四家”均是以行书著称。 13.“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昭示着作者心绪变化,是苏轼行书代表作《黄州寒食帖》写照。 14.米芾《蜀素帖》 内容为自作诗六首,亦称《拟古诗帖》。 15.清朝书法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帖学期与碑学期两大时期。
48、 16.揭傒斯 不但是“元诗四家”之一,还位列“儒林四杰”。 17.被人们形象称为“草隶”是郑簠《浣溪沙词轴》。 18.书法师古开新,在行楷中参入隶法,有六朝造像笔意是知名书画家 伊秉绶。 19. 傅山突破了宋明以来研究子学重理羁绊,有“清初第一写家”之谓。 20.嘉庆、道光时期,碑学兴盛,名家迭出,一改宋、元、明以来帖学一统天下局面,给清朝书坛带来新生机和活力,书法史上称之为书道中兴。 三、判断(每题2分,共计10分) 得分: 分 1.清代书法家中,王文志号称”淡墨探花”,刘墉被称为”淡墨宰相”. 答:A对□ B错 2.蔡襄是宋代知名书
49、法家,她代表作是<蜀素贴> 答:A对□ B错 3.魏碑指三国魏朝时期碑刻作品 答:A对□ B错 4.《艺舟双楫》作者是知名书法家,政治家. 答:A对□ B错 5.林散之、张旭、怀素是唐草三杰。 答:A对□ B错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0分) 得分: 分 1、铁线篆: 铁线篆为小篆书体之一,由秦代《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等玉筯书风中脱出。其书写办法与玉篆书写办法基本相似,因笔画纤细如线刚劲如铁而得名。此篆书用笔圆活,细硬似铁,划一首尾如线。后世称唐李阳冰书《谦卦碑》为铁线篆代表作。 2、笔断意连: 作国画或写
50、毛笔字时,点划虽断,而笔势相持续,亦叫 “意到笔不到”。 3、侧锋: 侧锋下笔,借势而侧,使笔锋方向和笔运动方向形成钝角,以求点画险劲出势,达到变化目。侧锋运笔效果是使点画或凌厉劲健,或爽利流畅。侧锋也是书法重要笔法和惯用笔法之一,以行草书运用居多。 4、初唐四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五、阐述题(30分) 得分: 1、试述米芾行书风格形成过程及其在书法史上重要影响。 米芾书法之因此获得如此高成就,应当说与她转益多师和勤奋有着密切关系。她近学周越、苏子美、远追晋唐,锐意模仿二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段季、师宜官、罗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