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高考语文默写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 3 小题) (1)子曰:“志士仁人,_,_。”(论语卫灵公) (2)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_,_。(李白蜀道难) (3)_,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杜牧阿房宫赋) (4)_,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_。(王实甫长亭送别) (5)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_,_。(温庭筠商山早行) 【答案】 (1)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3)秦人不暇自哀;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4)疏林不做美;禾黍秋风听马嘶(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解析】【
2、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此题是识记续接类默写,此类题目简单明确,只要平时按要求背诵,答题时借助记忆, 结合前后句提示,就能迅速默写,注意不要出现错字、漏字、添字情况。本题易错字:湍、喧、豗、砯、壑、暇、嘶。 故答案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秦人不暇自哀;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疏林不做美禾黍秋风听马嘶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比较简单。写错字
3、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_,_,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 (2)则仆偿前辱之责,_,_?(司马迁报任安书) (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杜牧阿房宫赋) (4)_,_。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_,_ 。(郑燮竹石) 【答案】 (1)一箪食;一瓢饮(2)虽万被戮;岂有悔哉(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4)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5)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解析】【分析】本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
4、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的易错字有“箪”、“瓢”、“戮”等。 故答案为: 一箪食;一瓢饮; 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了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其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天地万物的句子是_,_。 (2)渔家傲秋思中渲染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_,_
5、。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是_,_,_。 (4)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摹当地风俗画卷,赞美古老乡土文化的一联是_,_。 (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诗句是_,_。 (6)己亥杂诗中移情于物、以花喻人,表现无私奉献的诗句是_,_。 【答案】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4)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
6、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曾、瞬、衡阳、雁、雕、箫、简朴、絮、萍、化作。故答案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
7、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洞箫时,“_,_”两句使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洞萧声音的悲凉。 (2)师说中,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表达他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_”一句,从视觉的角度写焚烧香草时的景象,“_”一句则从听觉的角度写宫车经过时的巨大声响. (4)荀子在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弹精竭虑思考,却“_”,踮
8、起脚极目远望,也“_”。 (5)庄子逍遥游中“_,_,_”三句描写了大鹏在九万里高空毫无阻碍地向南飞行的状态。 【答案】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3)烟斜雾横;雷霆乍惊(4)舞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5)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
9、法,“嫠”“壑”“霆”“臾”“阏”。 故答案为: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烟斜雾横;雷霆乍惊; 舞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此情可待成追忆,_。 (李商隐锦瑟) (2)_,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3)_,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苏轼念
10、奴娇赤壁怀古) (4)_,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庄子逍遥游) (5)_,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6)_,恐年岁之不吾与。 (屈原离骚) (7)_,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8)_,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 【答案】 (1)只是当时已惘然(2)雕阑玉砌应犹在(3)遥想公瑾当年(4)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5)落霞与孤鹜齐飞(6)汩余若将不及兮(7)醉能同其乐(8)闲来垂钓碧溪上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
11、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惘、雕、阑、砌、犹、瑾、鹜、汩、钓。 故答案为:只是当时已惘然;雕阑玉砌应犹在;遥想公瑾当年;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落霞与孤鹜齐飞;汩余若将不及兮;醉能同其乐;闲来垂钓碧溪上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
12、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以美女自比,用“_” 两句表现了自己遭人嫉妒、受人攻击的处境。 (2)赤壁赋中写曹操破荆州后率领军队沿江而下的盛况的句子是:_。 (3)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_。 【答案】 (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3)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
13、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蛾眉”“谣诼”舳舻”“蔽”“夙”“寐”“靡”。 故答案为: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点评】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
14、,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诗中以“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虚笔夸张天姥山的高峻,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实虚结合却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_ ,_”。 (2)白居易琵琶行中“ _ ,_”两句,以多种自然界的声音为喻,描写音乐旋律的变化。 (3)杜甫在登高中“ _ ,_”两句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如建瓴走坂、百川东注,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答案】 (1)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2)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
15、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默写第一小题: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故本题填写: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第二小题:以多种自然界的声音为喻,描写音乐旋律的变化,应为“间关莺语花底滑”。第三小题表现突出典型特征的应为名句。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咽、莺、萧 。 故答案为: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点评】此题
16、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子罕中,与“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 (2)荀子在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地思考,却“_”,踮起脚极目远眺,却“_”。 (3)在苏轼赤壁赋一诗中,“_,_”两句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洞箫声的悲凉。 【答案】 (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7、不如登高之博见也(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注意:第一题,提示语是“时光如流水”;第二题,要明白“终日殚精竭虑地思考”“踮起脚极目远眺”分别对应着“吾尝终日而思矣”和“吾尝跂而望矣”,也就是填出这两句话的下句;第三题,注意侧面写法。注意易错字词:须臾,幽壑,潜蛟,泣,嫠。 故答案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
18、如登高之博见也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识记积累能力。名篇名句的默写题型以情境默写为主,因而学生平时不仅要强化背诵名篇名句,更要理解语境语意,不可死记硬背,而且注意正确书写,不可写错别字,不可添字漏字,力求准确无误。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_。_,而由人乎哉?”(论语 (2)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_。安能以身之察察,_?(渔父) (3)_,直走咸阳。_,流入宫墙。(杜牧阿房宫赋) (4)_,用之不竭_,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苏轼赤壁赋) (5)平林漠漠烟如织,_。_,有人楼上愁。(菩萨蛮 【答案
19、】 (1)(1)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2)新浴者必振衣;受物之汶汶者乎(3)骊山北构而西折;二川溶溶(4)取之无禁;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5)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比较简单。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由己、振衣、汶汶、骊山、溶溶 、无禁、暝色。 故答案为: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新浴者必振衣;受物之汶汶者乎;骊山北构而西折;二川溶溶;取之无禁;是
20、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不积跬步,_。(荀子劝学) (2)定乎内外之分,_。(庄子逍遥游)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苏轼赤壁赋) (4)_,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欧阳修醉翁亭记) (6)金樽清酒斗十千,_。(李白行路难) (7)朽木不可雕也,_。(论语) (8)_,鲜矣仁。(论
21、语) 【答案】 (1)无以至千里(2)辩乎荣辱之境(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4)日月忽其不淹兮(5)云归而岩穴暝(6)玉盘珍羞直万钱(7)粪土之墙不可圬也(8)巧言令色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至”“辩”“瞬”“暝”“馐”“圬”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1)无以至千里;(2)辩乎荣辱之境;(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4)日月忽其不淹兮;(5)云归而岩穴暝;(6)
22、玉盘珍羞直万钱;(7)粪土之墙不可圬也;(8)巧言令色【点评】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论语中“_,_”两句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2)庄周在逍遥游的结尾处说宋荣子这个人,世上所有的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就特别勤勉,世
23、上所有的人都诽谤他,他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紧接着阐明了他做到这样的原因是“_,_,斯已矣”。 (3)古人送别,常在渡口码头。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_,_。” 【答案】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3)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罔”“殆”“辩”“惨”。 故答案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定乎内外之
24、分;辩乎荣辱之境;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_,_”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守护洁净品德的坚强意志。 (2)琵琶行中,“_,_”两句通过写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独自酌酒,表现了诗人的孤独、苦闷。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_,_”。两句写出了“余则缊袍敝衣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 【答案】 (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
25、松倒挂倚绝壁(2)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盈”“倚”“倾”的书写。 故答案为: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
26、醒;二是注意难写字。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 (2)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 (3)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_,_”。 【答案】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情境默写成为近几年高考默写的一种新方式,考生要注意在平
27、时背诵文章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大意。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沮”“谀”“鄙”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故答案为: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14完成下列各题。 (1)诗经氓中,“_ ,_”两句运用比兴
28、手法,告诫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 (2)杜牧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们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 ,_ ?” (3)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_ ,_”。 (4)荀子劝学中强调君子与常人本性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_ ,_”。 (5)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 ,_”。 【答案】 (1)于嗟鸠兮;无食桑葚(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3)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
29、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嗟”“锱铢”“遨游”“生”。 故答案为: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15(2019浙江)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其身正,_;其身不正,_。(论语)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_;_,水浅而
30、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3)_,渚清沙白鸟飞回。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4)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_。夕阳古道无人语,_。(王实甫长享送别) (5)_,_。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答案】 (1)不令而行;虽令不从(2)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3)风急天高猿啸哀;无边落木萧萧下(4)淡烟暮霭相遮蔽;禾黍秋风听马嘶(5)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解析】【分析】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芥、萧、霭、黍、嘶。 故答案为:不令而行;虽令不从;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风急天高猿啸哀;无边落木萧萧下 淡烟暮霭相遮蔽;禾黍秋风听马嘶;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