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市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 1.作为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学习做一个积极的社会人,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行为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①当同学们知道小梅因家境贫寒面临辍学时,都踊跃捐款资助 ②小亮的好朋友被小平欺负了,他挺身而出,和好朋友一起揍了小平一顿 ③小明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④小强游览泰山时在石壁上刻下“小强到此一游” A.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2.亲社会行为有利于获得社会的接纳与认可。下列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张杨和李明周末去敬老院帮助老人 ②杨洋利用假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③同学们踊跃捐款帮助家境
2、困难的刘梅同学 ④小华为帮好朋友“出气”,揍了欺负他的刘平一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指尖在手机上轻轻一按,手指在鼠标上轻轻一点,外卖、快递就送到了我们手上;有了打车软件,出行再也不用为等车烦优了;在线订购酒店,让我们有了说走就走的旅行。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网络让人们彻底远离了现实人际交往 ②网络带给我们的都是积极的影响 ③网络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④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 A.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在我国,网民可以把一些好建议通过网络直接发送到“中国政府网”的办公意见箱里,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对此,下列
3、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 ④网络阻碍民主政治的进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无业青年胡某,手持三棱刮刀,抢夺多名中小学生的财物并殴打拒交钱物的学生。受害学生拨打110报警。最终,胡某以涉嫌抢劫罪被抓。下列对胡某违法行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胡某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B.胡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C.胡某的行为违反的是民事法律 D.胡某的行为应受到行政处罚 6.林某不仅不配合疫情防控卡点的防疫体温检测,反而出言辱骂工作人员,影响防控卡点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警方
4、依法对王某予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王某的行为( ) ①属于一般违法 ②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③受到了行政制裁 ④违反了刑事法律规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④ 7.九寨沟地震发生时,西安震感强烈,当时正在某大型购物中心用餐的数百名食客赶紧跑出去避险,约有四十多家餐厅出现食客未买单就跑出去的,未买单的费用超过六万元,而在震后不少顾客主动返回结帐。为此,网友纷纷为顾客的行为点赞,这是因为( ) A.他们有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 B.他们提升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C.他们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D.只有诚信,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与帮助 8.前段时间
5、某些地方政府将闯红灯、错误垃圾分类纳入失信行为引发争议,有网友质疑此类举措存在滥用信用的风险。1月11日晚间,央行就《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意见指出,征信机构采集信用信息,应当遵循“最少、必要”的原则,不得过度采集。以上材料说明( ) A.我们要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B.征信业务需覆盖生活所有方面 C.征信信息采集需保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 D.公民要完善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 9.微信微博在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与此同时,各种谣言也在微信微博中滋生蔓延。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行使权利 ②公民要为自己在网络上的任何言论承担
6、责任 ③有了法律可以杜绝网络谣言行为 ④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必须自觉履行法律义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没有规则,就没有有序的交通;没有交通秩序,我们甚至连按时上学都得不到保障。这说明( ) A.社会规则和秩序是相辅相成的 B.有了规则就一定有良好的秩序 C.凡是有规则的地方人们就没有行动自由 D.社会生活需要秩序,规则保障秩序实现 11.《深圳市初中学业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中》,对一级指标“思想品德”的其中一个重要观测点规定:“积极参加校内外公益性活动,学校组织的公益行活动不少于8小时”。以下哪些做法属于公益性活动( ) ①到市博
7、物馆做志愿者 ②为个人学习制定规划 ③在家里主动承担家务 ④投身社区环保行动中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2.近日,许多暖心学校的硬核操作获网友点赞。这些学校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们的饭卡消费数据,结合学生在学校的综合表现,为贫困大学生发放隐形资助,用于补贴生活所需。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精准补助旨在赚取网络流量 ②在物质上给予学生们帮助 ③考虑贫困学生们的自尊心 ④网络带来的都是积极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黄风市红安县的小伙郑松,是湖北省首位无偿献血超过100次的捐髓志愿者,为了损献骨髓救人,他毅然“违约”放弃
8、了一份收入颇丰的工作,因耽误了公司的报到时间而被解聘。他说,工作可以再找,但孩子的生命只有一次。下列对郑松的言行评价正确( ) ①他承担责任,不计较代价与回报 ②他自觉履行了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 ③他弘扬了以助人为乐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④传递了正能量,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语文课代表因病请假休息,语文老师指派孟杰同学临时代替语文课代表。孟杰同学尽管不太愿意,但还是答应了。虽然有些累,但他依然做得很认真,受到了语文老师的表扬。这说明( ) ①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人人都能做好 ②不管是自愿选择的责任
9、还是非自愿选择的责任,都应该无悔地承担 ③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只要用心去做,也能够做得出色 ④承担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往往比承担自愿选择的责任做得好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5.在南海问题上,我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努力寻求与菲律宾、越南等国家进行合作,通过协商来解决有争议的海域和岛礁问题。下列对国家安全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国地大物博,失去一点土地没有关系 ②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③国家安全有了保障,祖国才能繁荣富强 ④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决不允许遭到破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 16.我国十三届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这表明( ) ①国家安全是国家核心利益,不容损害 ②我国推进法治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③危害国家安全的反中乱港分子将受到严厉制裁 ④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再实行“一国两制”和高度自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7.在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下列对国家利益认识正确的是( ) ①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②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 ③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
11、二者相辅相成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8.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国家投巨资建设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宽带进了百姓家,电视节目丰富多彩;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出行方便快捷……这告诉我们( ) ①个人利益的实现,只能靠国家、集体和社会的力量 ②有些需要只有借助国家、集体和社会的力量才能实现 ③国家利益实现的越多,内容越丰富,个人利益的实现也就越充分 ④国家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劳动者的
12、光荣称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最高奖项之一。2018年,中建钢构有限公司红旗工厂制造技术处L联合车间工人吴殿维、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赵国望等多人成为新一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国。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的光彩。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②国家建设发展是大人们的事,我们长大后就能为国家建设作贡献 ③虽然获奖者们不言代价与回报,但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而受到表彰就是他们获得的精神回报 ④中华民族素以勤劳与智慧闻名于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13、 D.②③ 20.“任何一项劳动都是崇高的,崇高的事业只有劳动。”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①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②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都是社会和人民需要的劳动 ③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农民或工人,都是平等的劳动者 ④现代社会中,从事脑力劳动比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更尊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21.社会规则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临近期末,年级内 决定在学生中评出“讲规则守秩序”模范之星,请接受下面的考验吧。 (网络生态)针对网络短视频中出现的低俗庸俗、网络谣言、传播不良生活方式等
14、问题, 2019 年 1 月,国家网信办启动网络生态治理专项行动。同时,我国还发布了《网 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明确了网络播放的短视频节目不得出现的 21 类、100项内容。 (1)请从秩序和规则两个角度,分析我国开展网络生态治理专项行动以及制定有关细 则的必要性。 (信用扬州)扬城有一家花店,长年无人值守,绿植随意摆在门口,市民自助扫码付 款后即可搬走。十多年时间,没有一盆花失窃,也没有一个人少付账。店主说:扬州 人文明素质高,我希望越来越多的扬州人都拥有诚信品质,擦亮社会底色。 (2)希望越来越多的扬州人都拥有诚信品质,为什么? (守法公民)小嘉原来是一名优秀的初中生,自从
15、沉迷于网络,逐渐变得无心学习, 上课睡觉,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教育,但他不思悔改,结交了一些社会小混混,欺凌同学、随意旷课,受到了学校处分;之后又抢劫同学和路人,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 (3)小嘉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给了我们哪些警示? 22.民主法治的社会 小秦所在班级开展以“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为主题的探究性活动,为此,同学们进行了社会调查,搜集了以下资料,请你参与。 (道德观察) 资料一 很多学校都成立了学雷锋活动小组,学生们长期参加义务劳动,帮助社区打扫卫生;在遵守交规的调查中,中学生是最守交规的群体之一;在公交车上,绝大部分中学生都能主动为老人让座…… 但是,也有学生不做家务,向父
16、母提过分要求;面对老师的批评态度蛮横;欺负同学;犯了错误抵赖不认错;故意损毁公共设施,结伙打群架…… (1)请你围绕主题,根据资料一,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法律思考) 资料二 据报道,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出现不良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2.2岁。 福建某地一中学学生遭同班同学围殴致脾脏严重出血;浙江某地初中生将一小学生关进黑屋殴打并用烟头烫……这些校园欺凌事件情节严重、性质恶劣、手段残忍令人震惊。但惩戒的方式多以批评教育为主。 (2)为解决资料二反映的社会问题,同学们查阅了相关法律,围绕“是否应该降低承担刑事责任的
17、年龄”展开了辩论,你支持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3)要遏制校园欺凌事件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发生,你还有哪些合理化建议? 23.探究背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奉献社会,不是远卖的高谈阔论,而是平凡生活中的实际行动。某校八年级(3)班学生为此开展了一次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看新闻,品美德)探究活动从一则新闻报道开始:今年9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崔崑又拿出180万元,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目前'崔崑院士已经捐赠累计600万元。崔崑教授生活上非常节俭,一件衬衣穿了30年'还住在学校的院士楼里,没买房子,没请保姆,家具陈旧,电视甚至都不是液晶的。 (
18、l)上述材料体现了崔崑教授的哪些美德? (读名言。明道理)班长为大家朗诵了两句名言:一位诗人说“我们必须奉献于生命,然后才能获得生命”。一位哲学家说“人并非为获取而给予,给予本身即是无与伦比的快乐。” (2)你如何理解上述两句名言? (思自我,看行动)“大手牵小手,关爱暖心头”,这是该班的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为该镇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送去精彩纷呈的绘画课、手工课、舞蹈课、体能课等。班主任结合此次活动,请学生谈谈在以后的生活中将如何传递关爱、奉献社会。 (3)你将如何用实际行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详解】 本题考查养成亲社会
19、行为。 ①③:养成亲社会行为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倾力奉献社会,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等。同学们为小梅捐款,参加无偿献血活动都属于亲社会行为,①③说法正确; ②:属于哥们义气的做法,是错误的; ④:小强的做法没有遵守宪法和法律,是错误的; 故本题选C。 2.A 解析:A 【详解】 本题考查亲社会的行为。 ①②③: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题目中描述的去养老院看望老人、打扫卫生,利用假期参与社会实践,踊跃捐款帮助家庭困难的同学,这些行为是一种热心帮助他人,是亲社会
20、行为的表现,故①②③正确; ④:是哥们儿义气的表现,违背了交友原则,不是亲社会行为。故排除④; 故本题选A。 3.B 【详解】 本题考正确认识网络的影响。 ①:“彻底一词太绝对,网络不能取代现实人际交往,故①错误; ②:网络是一把双刀剑,对我们既有积极影也有消极影响,故②错误; ③④:从题文中的述中可以看出,体 解析:B 【详解】 本题考正确认识网络的影响。 ①:“彻底一词太绝对,网络不能取代现实人际交往,故①错误; ②:网络是一把双刀剑,对我们既有积极影也有消极影响,故②错误; ③④:从题文中的述中可以看出,体现的是网络的积极影响,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给我们的生
21、活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故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B。 4.A 【详解】 本题考查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①②③:题文信息中,网民可以可以把一些好建议通过网络直接发送到“中国政府网”的办公意见箱里,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说明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促 解析:A 【详解】 本题考查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①②③:题文信息中,网民可以可以把一些好建议通过网络直接发送到“中国政府网”的办公意见箱里,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说明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故①②③说法符合题意; ④:题文体现网络促进民主政治进步,而不是阻碍民主政治的进步,故④说法错误; 故
22、本题选A。 5.B 【详解】 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的正确认识。 B:胡某手持三棱刮刀抢夺多名中小学生的财物并殴打拒交钱物学生的行为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受到了刑罚处罚,可知其行为是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B说法正确; ACD:一般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胡某的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不是一般违法行为,A、C、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6.C 【详解】 本题考查违法行为。 ①③:根据违法法律的不同,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王某被行政拘留,说明他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属于一般违法,受到了行政制裁,故①③符合题意; ②:王
23、某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社会危害性轻微,故②错误; ④:王某的行为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C。 7.A 【详解】 本题考查诚实守信。 A:题干中顾客主动返回结账的行为,体现诚实守信的品质,故A说法符合题意; BC:题文中顾客没体现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感,故BC说法与题意不符; D:夸大诚信的重要性,“只要……才”说法过于绝对,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8.C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诚信的正确认识。 C:征信机构采集信用信息,应当遵循“最少、必要”的原则,不得过度采集说明征信信息采集需保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C说法正确; A:体现的是如何践行诚信
24、A说法正确与题不符; B:题文中没有体现征信业务的范围,B说法错误; D:国家要完善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9.D 【详解】 本题考查合理使用网络、遵守规则。 ①②④:题文内容说明网络无限、自由有界,作为网民要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做到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所以①②④说法正确; ③:说法过于绝对化,③错误; 故本题选D。 10.D 【详解】 本题考查对生活秩序重要性的认识和把握。 D:根据所学知识,没有规则,就没有有序的交通;没有交通秩序,我们甚至连按时上学都得不到保障。这说明社会生活需要秩序,规则保
25、障秩序实现,所以D说法正确; A:社会规则和秩序是相辅相成的,在题文中未体现,A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B:有了规则就一定有良好的秩序,说法过于绝对,B说法错误; C:规则保障自由,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1.C 【详解】 本题考查社会公益活动。 ①④:依据教材知识,到市博物馆做志愿者、投身社区环保行动等都属于社会公益活动,故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个人制定学习规划、在家里主动承担家务都不是社会公益活动,故排除②③; 故本题选C。 12.B 【详解】 本题考查关爱他人。 ②③:精准补助是一种关爱学生的表现,是在物质上给予学生们帮助,考虑贫困学生们的自尊心,故②
26、③正确; ①:错误,精准补助是在真正的关心大学生,不是为了赚取网络流量,故排除①; ④:错误,网络有利有弊,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故排除④; 故本题选B。 13.A 【详解】 本题考查积极承担责任。 ①④:题干中郑松的言行是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承担责任,不计较代价与回报;传递了正能量,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故①④正确; ②:错误,他自觉履行了道德义务,不是法定义务,故排除②; ③: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故排除③; 故本题选A。 14.C 【详解】 本题考查做负责任的人。 ②③:孟杰面对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却做的很好,说明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
27、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改变自己对待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地投入,同样可以把事情做得很出色。②③说法正确; ①:“人人都能做好”的说法太绝对,应排除; ④:说法太绝对,应排除; 故本题选C。 15.B 【详解】 本题考查对国家安全的认识和理解。 ①:我国努力维护领土完整,失去土地关乎国家尊严,故①说法错误; ②③④: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安全有了保障,祖国才能繁荣富强;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决不允许遭到破坏,故②③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B。 16.C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维
28、护国家安全、依法治国等知识。十三届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这体现了国家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心和信心,国家安全是国家的核心利益,不容损害,通过这一决定,也体现了我国坚持用法治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会受到严厉制裁,因此①②③的说法是正确的。④说法错误,香港特别行政区始终坚持“一国两制”和高度自治,因此排除④,答案选C。 17.B 【详解】 本题考查国家利益。 ①②④: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
29、兴;国家利益反映最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说法①②④正确; ③: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说法③错误; 故本题选B。 18.D 【详解】 本题考查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 ②③④:题文内容说明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国家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国家利益实现的越多,内容越丰富,个人利益的实现也就越充分,个人利益的有些需要只有借助国家、集体和社会的力量才能实现,所以②③④说法正确; ①:说法过于绝对化,①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9.C 【详解】
30、本题考查对劳动的认识和理解。材料告诉我们,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这些获奖者们不言代价与回报,但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而受到表彰就是他们获得的精神回报。所以①③说法正确;关心国家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参与国家建设人人有责,②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④与题不符;故选C。 20.A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劳动的认识,题文中的观点表明,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每一个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都是社会
31、和人民需要的劳动,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农民或工人,都是平等的劳动者,所以①②③观点正确,④观点错误,正确答案选A。 二、非选择题 21.(1)有利于规范网民的行为,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有利于促使网民增强规则意识,自觉遵守网络规则;有利于净化网络环境等。 (2)①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和信任。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族原则。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③诚信是企业的资本,是企业的无形资本和标识。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3)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
32、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详解】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社会规则和秩序的认识,按照设问要求,从社会秩序和秩序的角度,分析我国开展网络生态治理专项行动以及制定有关细则的必要性。即从有利于规范网民的行为,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有利于促使网民增强规则意识,自觉遵守网络规则;有利于净化网络环境等方面回答,紧扣材料,言之有理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诚信的重要性的认识,结合材料和所学,从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
33、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项民族原则;诚信对个人、对企业、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等方面回答即可。(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预防违法犯罪的认识,根据所学,从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等方面回答即可。 【点睛】 (1)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求学生抓住设问中的限定词,社会规则和秩序的角度切入,紧扣我国开展网络生态治理专项行动以及制定有关细则的回答,言之有理即可。(2)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
34、求学生在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运用学科语言多角度组织答案即可。(3)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求学生认识到,不良行为、一般违法到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不良行为如果不能及时制止,发展下去就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2.(1)①我发现的问题:面对老师的批评态度蛮横。 ②我对该问题的分析:由于学生缺少和老师的交流和沟通,不能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③我的解决方案:沟通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和老师面对面的沟通,还可以以书信等形式进行沟通,但是不管以什么形式沟通都要注意方式方法,不伤害对方。 (2)①支持降低刑责年龄。理由:凡是触犯刑法的,不论年龄大小都必须承担刑事责任;法律对全体社会
35、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违法必究。②不支持。理由: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还不成熟,是非辨别能力还不强,应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如果小小年纪接受刑罚处罚,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健康成长。 (3)应加强校纪校规和法治教育;建立工读学校等。 【解析】 【详解】 (1)此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结合材料中存在的问题,说明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具有针对性,言之有理即可。(2)此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任选一个角度,有针对性的说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比如,选择支持降低刑责年龄,理由从法律的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违法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等方面回答;选择不支持,理由从未成年人身心特点
36、社会地位等方面切入,表明未成年人需要社会给予特殊的保护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认识,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从加强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素质,建立专门性的工读学校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3.(1)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勤俭节约。 (2)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社会的奉献之中,奉献使人快乐,使人充实,使人高尚。 (3)①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解析:(1)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勤俭节约。 (2)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社会的奉献之中,奉献使人快乐,使人充
37、实,使人高尚。 (3)①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②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详解】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优秀品质的认识,题文中崔崑教授省吃俭用,无私帮助贫困学子,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表现,体现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等,紧扣材料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认识,题文中的观点强调了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社会的奉献之中,奉献使人快乐,使人充实,使人高尚等,言之有理即可。(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认识,根据所学,从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