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量目标和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优质文档,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 文件分发明细 副本:董事长 总经理 管 代 文控中心 工程部 生产管理部 品管部 营业部 业务部 行政部 工模部 生产制造部 采 购 仓 库 实验室 其 它: 正本: 文控中心 副本编号: 版本版次 修定记录摘要 生效日期 A0 新版第一次发行 2010/01/05
2、 制订 日期 审核 日期 核准 日期 1 目的 通过对公司销售、采购、生产等过程中的各种数据的收集、统计和分析,建立质量目标,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持续改进机会. 2 范围 适用于建立和控制公司质量目标运行等活动及其记录。 3 定义 无 4 职责 4。1品管部:负责资料统计分析,并将统计分析的结果反馈到相关部门,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4。2相关部门:各部门每月统计其部门质量目标数据,负责改善质量目标数据分析中发现的
3、问题。 4.3责任部门:纠正措施及预防措施的拟订与执行。 5 作业内容 5.1流程图: 作 业 流 程 职责单位 相关记录 建立质量目标 评审改进计划 收集及统计数据 数据分析 发现问题 纠正措施及预防措施 建议改进计划 NG 拟定改进计划 公布改进结果 OK 管理者代表 各部门质量目标及计算公式 各部门 相关项目数据统计表 各部门 相关项目数据统计表 各部门 相关项目数据统计表 各部门 纠正/预防措施单 各部门 各部门质量目标及计算公式 管理者代表 质量目标改进计划表 各部门 管理评审报告表 行政部 管理评审报
4、告表 质量目标改进计划表 5.2作业内容 5.2。1建立质量目标 5。2.1。1公司总经理委任管理者代表,每年底评估和识别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或改进机会,并制定质量目标的评估方案。 5.2。1。2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本部门需评估的项目或关键工序,列出关键质量目标及计算公式,由品管部汇总整理后呈总经理批准,并分发至各部门实施. 5.2。1。3经批准后质量目标为“受控文件”,应加盖“受控文件”章,并建立分发记录,各部门不得擅自复印使用。 。4各部门实施最新的质量目标时,应在部门内进行适当的沟通。 抽样计划 本公司采用a:开关外销类:C=0 Plan及MIL—ST
5、D-105E(Ⅱ)正常单次抽样计划 b: 内销产品:GB2828—2003抽验水准 两种抽样水准做为我公司的检验标准。 5。2。3进料质控状况统计:以进料检验记录为依据,每日、每月统计来料批不良率,反映各供应商供货质量状况,并以月报的方式通知采购,对供应商进行监控、考核。 5。2。4制程质控状况统计 。1品管部每天根据《检验记录表》统计每日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状况。 5。2.4.2每月初,品管部根据当月的每日或每周制程质控统计,编制《品质月报》,对不合格项目较高前几项进行分析并拟订相应纠正措施及预防措施,要求相关责任部门跟进改善。 5。2。4.3各部门须于每月5
6、号前,将质量目标项目的达成数据交品管部进行统计分析,以便进行后续作业。 成品质控状况统计 品管部根据QA成品检验记录,每月统计成品批退率和退货项目,并编制《品质月报》,给相关部门会签,要求相关责任部门跟进改善。 5。2.6客户抱怨质控统计. 5。2.6.1 品管部每月统计客户抱怨次数编制《客户抱怨月报表》. .2当客户抱怨次数超出质量目标时,品管部依《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制订相应纠正预防措施交责任部门处理。 5.2。7营业部按期向客户发出《客户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和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5.2。8品质月报于次月初完成,经品管部主管审核后至相关部门会
7、签,作为品质改善活动之依据。 5.2。9各部门质量目标未达成目标值时,应分析原因、制订相应纠正措施及预防措施,并对改善措施效果予以比较、验证。 5。2。10建立改进目标 5。2.10。1质量目标及其实施情况除应每月总结外,管理者代表应于每年召开的管理评审会议进行审查,确定是否需要修定及设定具挑战性的改进目标,以进一步改进工序控制能力。 .2各部门对照每一关键质量工序设立的改进目标,并以此目标作为不断改进工作的基础。 6 相关文件 6.1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QF2-852 6.2记录控制程序 QF2—424 7 记录、附件 各部门质量
8、目标及计算公式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1 1、目的 为了对已完成的质量活动结果提供客观证据,证明本公司的产品生产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符合质量体系规定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的记录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记录控制。 3、职责 3.1 品控部是质量记录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质量记录责任的划分和规范要求。 3。2 各有关部门负责按本程序文件的规定实施本部门质量记录的控制。 4、质量记录控制流程 (见下页) 5、过程、方法和要求 5.1 质量记录表样的设计(编制) 5.1。1 质量记录表样在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编制的同时,由制
9、定人根据标准要求和管理的需要同步编制。 5。1。2 质量记录表样中的栏目设置要合理,既要满足质量管理的要求,又要力求简化,做到适用、充分、规范。 5.2质量记录的标识(表样代号) 5。2。1 所有的质量记录样表均应进行编号,其编号的方法按《文件控制程序》中第三章、第1节、第(1)条、第②款、e项之规定执行. 5.2。2 各部门应对本部门的质量记录进行识别、汇总,汇编成《质量记录清单》,品控部负责编制公司《质量记录清单》。以上《质量记录清单》应包含每种记录的名称、记录编号、归口管理部门、保存期等。 质量记录控制流程图 使用填写 表样设计 传递或报告 标识或编号
10、 收集.贮存.保护 存档.检索 审核.批准 借阅、复制 过期处理 印制.发放 5。3 质量记录的使用(填写)、更改 5。3。1 质量记录的填写应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字迹清晰规范,不得随意涂改。填写应能清楚地证明过程或产品满足规定要求的程序。 5。3.2 不需填写的内容,说明理由,或在该栏内划单杠线,不允许留有空白栏。 5.3。3 凡签名或签章栏均应由当事人签名或加盖印章。 5.3.3 因笔误出现错误若需更改时,应使用杠改的方法更改,并在更改处加盖更改者的图章或签名并注明更改者的日期。上交后的质量记录若需更改,应按《文件控制程序》中相应条款之
11、规定执行。 5.4 质量记录的收集、贮存、保护 5。4。1各部门负责人按照本程序文件的规定,指定专人负责质量记录的收集、贮存和管理。 5.4.2 各部门负责人对质量记录应提供适宜的环境,做到通风、干燥、防火、易检索,防止文件变质、损坏和丢失。 5。5 质量记录的归档和检索 各部门质量记录管理人员应对已归档的质量记录按规定进行分类、标识、编目、建帐、归档、贮存和管理,以便于存取、查阅和检索。 5.6 质量记录的销毁 各部门对超过保存期的或其他情况需要销毁的质量记录应及时撤出,质量记录管理人员填写《文件作废申请单》,经批准后销毁。具体撤出销毁的办法按《文件控制程序》相关条款之规定执行
12、 5。7质量记录的保存期限 5.7。1在每种程序文件和其他作业性的文件中对相关记录的保存期已作出了规定,按其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5.7.2质量记录的保存期限一般分为:短期(1年);一般期限(2~3年);长期(3年以上)。 5。8质量记录的查阅、复印 5.8.1 本公司有关人员需查阅质量记录时,应按《文件控制程序》中相关条款的规定执行. 5.8.2 当合同规定需求时,经品控部同意后复印,在商定的时间内随产品交付提供质量记录复印件给顾客。 5。9记录(表样)的更改控制 5.9.1 各部门根据需要可对记录表样进行更改,使之更为适用,更改过的新的记录表样应及时报品控部备份存档. 5
13、9.2 各部门应建立本单位有效版本的记录清单;品控部负责汇总编制全公司的现行有效的质量记录清单。该清单应包含每种记录的名称、记录编号、归口管理部门、保存期等。 湖北开特汽车电子电器系统 武汉奥泽电子 程序文件 章节号:11 版次及更改标志:B/0 文件编号:Q/KT CW11。1—2021 标题: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共 4 页 第 1 页 文件审批记录 编制: 年 月 日 审核: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文件更改记录
14、序号 更改单号 更改页码 更改标记 更改处数 更改方式 更改人/日期 湖北开特汽车电子电器系统 武汉奥泽电子 程序文件 章节号:11 版次及更改标志:B/0 文件编号:Q/KT C
15、W11。1—2021 标题: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共 4 页 第 2 页 1 目的 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是从经济角度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为改进过程和产品质量提供依据。 2 适用范围和定义对于专有名词,应当有定义。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成本的控制。 质量成本:是一种动态成本,是总成本和商品成本的一部分,由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组成. 预防成本:为调查、预防或减少不合格或缺陷所支付的成本费用. 鉴定成本:为评估产品质量是否符合产品质量要求而进行的检验和检查、试验的费用 内部损失成本:产品或服务在交货前因未能满足规
16、定的产品/服务质量要求所发生的一切成本损失费用。 外部损失成本:产品或服务在交付后因未能满足规定的产品/服务质量要求所发生的一切成本损失费用。 3 职责 3。1财务部为质量成本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汇总质量成本报表。 3。2 质量部负责提供与产品有关的成本方面的数据,如返工、返修、报废、重新检验等发生的费用。 3.3 各有关部门负责本部门与质量成本的统计数据。 4 工作程序 4.1 质量成本构成 4.1。1运行质量成本,含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 成本。 4.1.2外部质量损失成本,当发生时进行统计,质量成本的构成见附件1《质量成本费用范围明细表》。
17、4。2 在编制质量成本计划前,财务部应根据上年《质量成本报表》和《质量成本综合分析报告》以及质量成本的构成明细表来对质量成本预测,确定下年质量成本目标。 4。3 财务部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及相关资料编制年度质量成本计划,年度质量成本计划包括以下内容: a)应达到的质量成本目标; b)质量成本构成比例计划; c)完成质量成本计划的措施及各部门的责任; d)质量改进的措施及费用计划; e)测量、考核、评审计划等. 4.4 质量成本统计与核算 湖北开特汽车电子电器系统 武汉奥泽电子 程序文件 章节号:11 版次及更改标志:B/0 文件编号:Q/KTOZ CW11.1
18、—2021 标题: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共 4 页 第 3 页 4。4.1质量成本单据填报及分工 a)各部门每月如实填写本部门《质量成本统计报表》(J11-2),并报质量部。 b)预防成本 下季度10日前由质量部向财务部组织填报上季度《预防成本报表》(J11-3) c)鉴定成本 下季度10日前由质量部向财务部组织填写上季度《鉴定成本报表》(J11-4) d)内部损失成本 下季度10日前由质量部向财务部组织填写上季度《内部损失报表》(J11-5) e)外部损失成本 下季度10日前由市场部向财务部组织填写上季度《外部损失成
19、本报表》(J11-6) 4。4。2质量成本报表 a)财务部根据运行质量成本四个报表,每半年末汇总成《运行质量成 本报表》(J11-7) 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 工业总产值 b)运行质量成本反映以下两个指标 ――质量损失率 =×100% 运行质量成本 销售产值 ――单位销售收入质量成本率 = ×100% 当期完工产值 当期产量 c)当期产品单位成本
20、核算: ×100%: 湖北开特汽车电子电器系统 武汉奥泽电子 程序文件 章节号:11 版次及更改标志:B/0 文件编号:Q/KTOZ CW11.1—2021 标题: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共 4 页 第 4 页 当期质量成本总额 当期总产量×当期单位产品成本 d) 当期单位产品质量成本率核算×100% 运行质量成本报表送质量部和管理者代表. 4.5 综合分析报告及其处理 4。5。1质量部根据运行质量成本报表,找出产品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薄弱环 节,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形成综合分析报告(J11-8)。 质量部
21、将综合分析报告连同运行质量成本报表报总经理审阅,由总经理作出改进决策。 4.5。3质量部根据总经理决策组织实施和验证,填写《质量改进计划》. 5 引用文件 无 6 质量记录 6。1 《年度质量成本计划》 J11-1 6.2 《质量成本统计报表》 J11-2 6.3 《预防成本报表》 J11-3 6.4 《鉴定成本报表》 J11-4 6.5 《内部损失成本报表》
22、 J11-5 6。6 《外部损失成本报表》 J11-6 6.7 《运行质量成本报表》 J11-7 6。8 《质量成本综合分析报告》 J11-8 7 分发清单 质量部 技术部 工程部 市场部 采购部 生产物流部 人力资源部 总经办 财务部 附件1: 预防成本之各项建议增加相关成本分析的项目及方法 构成项目的分析方法和核算方式 1、质量计划及其工程
23、为策划和规划整体质量计划、检验计划、可靠度计划、数据系统等质量保证工作所产生的成本费用。 A)、成本分析方法说明: a)、质量计划的策划和规划、编制及实施之人工时; b)、质量保证体系的策划和规划、审核评价之人工时; c)、市场质量调查之人工时; d)、产品策划和规划(包括产品质量规格之制定与评审)及评审之人工时; e)、可靠性工程计划的策划和规划、编制之人工时; f)、质量信息、数据分析及纠正措施之人工时; g)、设备管理之零部件(包括:备品备件)采购成本和设备管理的人工时。 B)、核算方式: a)、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包括其主管和幕僚人员的薪资); b)、设备
24、管理之零部件(包括:备品备件)采购金额; c)、协助参与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工时费用; d)、对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作合理之分摊; e)、每月定期依据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单据作固定比例之分摊。 2、新产品开发和评估:评估新产品开发和评估工作所需之检验、测试、实验程序、评审和检讨改进等工作所发生的成本费用。 A)、成本分析方法说明: a)、新产品开发和试作之人工时及其材料、设备成本; b)、新产品检验和实验之人工时; c)、对新产品开发和试作之结果进行的评审、检讨与改进之人工时。 B)、核算方式: a)、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包括其主管和幕僚人员的薪资); b)
25、协助参与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工时费用; c)、新产品开发和试作所用的材料费用; d)、对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作合理之分摊; e)、每月定期依据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单据作固定比例之分摊。 3、产品/过程设计:设计及选择适当生产过程、生产程序,以使产品符合产品/过程特性所发生的成本费用. A)、成本分析方法说明: a)、产品/过程设计(包括产品/过程特性之制订和评审)及其评审之人工时; B)、核算方式: a)、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包括其主管和幕僚人员的薪资); b)、协助参与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工时费用; c)、对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作合理之分摊; d)、
26、每月定期依据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单据作固定比例之分摊. 4、可靠度试验: A)、成本分析方法说明: a)、可靠度试验之工作人员的工时; b)、进行可靠度试验所损耗的材料及相关费用。 B)、核算方式: a)、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包括其主管和幕僚人员的薪资); b)、协助参与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工时费用; c)、可靠度试验所损耗的材料及相关费用; d)、对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作合理之分摊; e)、 每月定期依据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单据作固定比例之分摊. 5、质量控制和管理之教育和培训:指包含产品发展、准备、实施、操作和维持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正式教育和培训之
27、成本费用。 A)、成本分析方法说明: a)、质量控制和管理之教育和培训的工时(包括公司内部教育培训和外部培训); b)、质量控制和管理之书籍、报刊、外训及其交通/住宿/差旅等成本。 B)、核算方式: a)、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 b)、协助参与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工时费用; c)、质量控制和管理之书籍、报刊、外训及其交通/住宿/差旅等费用. 6、供应商评估、管理与辅导:为了避免产品出厂后之早期失效,评估供应商质量所产生的成本费用。 A)、成本分析方法说明: a)、供应商评估、考核之人工时(包括新供应商的认定) b)、产品进货质量问题点辅导改善之
28、人工时; c)、质量水准评估之人工时. B)、核算方式: a)、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及交通差旅住宿费用; b)、协助参与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工时费用; 7、质量管理人员之薪资: A)、成本分析方法说明:质量管理人员之工时。 B)、核算方式: a)、质量管理人员之薪资; b)、对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作合理之分摊; c)、每月定期依据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单据作固定比例之分摊。 8、测量仪器/设备之设计与发展费用: A)、成本分析方法说明: a)、测量仪器/设备之设计、制作的人工时; b)、测量仪器/
29、设备之制作、购买材料及相关成本费用。 B)、核算方式: a)、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 ; b)、协助参与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工时费用; c)、对测量仪器/设备所进行的制作、购买材料之费用。 附件2: 鉴定成本之各项构成项目的分析方法和核算方式 1、进货检验:在进货阶段检验/试验产品是否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成本,包括产品寿命试验、环境测试及可靠度试验,以及有关检验/试验材料所发生的成本费用。 A)、成本分析方法说明: a)、外购/外协件零件、材料的检验之人工时(包括:平时/节假日加班时间); b)、进货检验场地的检测设备折旧成本、水电气
30、之成本; c)、进货检验人员的薪资成本; d)、进货检验所必须用到的办公用品、纸张等成本. B)、核算方式: a)、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包括其主管和幕僚人员的薪资及平时/节假日加班费; b)、协助参与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工; c)、进货检验场地的检测设备折旧、水电气之费用依比例; d)、进货检验所必须用到的办公用品、纸张等费用依比例计; e)、对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作合理之分摊; f)、每月定期依据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单据作固定比例之分摊。 2、过程检验:在过程阶段检验/试验产品是否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成本,包括产品寿命试验、环境测试及可靠度试验,以及有关检验/
31、试验材料所发生的成本费用。 A)、成本分析方法说明: a)、过程检验人员检验产品之人工时(包括:平时/节假日加班时间); b)、过程检验人员巡回检验之人工时(包括:平时/节假日加班时间); c)、过程检验人员的工资; d)、过程检验场地的检测设备折旧成本、水电气之成本; e)、过程检验所必须用到的办公用品、纸张等成本。 B)、核算方式 a)、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包括其主管和幕僚人员的薪资及平时/节假日加班费用);b)、协助参与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工时; c)、过程检验场地的检测设备折旧、水电气之费用依比例计算; d)、过程检验所必须用到的办公用品、纸张等费用依比例计算
32、 e)、对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作合理之分摊; f)、每月定期依据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单据作固定比例之分摊. 3、出货检验:在成品出货阶段检验产品是否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成本费用。 A)、成本分析方法说明: a)、成品出货检验人员检验产品之人工时(包括:平时/节假日加班时间; b)、出货检验人员的薪资; c)、成品出货检验所必须用到的办公用品、纸张等费用。 B)、核算方式: a)、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包括其主管和幕僚人员的薪资及平时/节假日加班费用b)、协助参与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工时费用; c)、成品出货检验所必须用到的办公用品、纸张等费用依比例计算; d)
33、对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作合理之分摊; e)、每月定期依据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单据作固定比例之分摊。 4、材料、成品因试验而产生的损耗(即实验):指在破坏性试验(材料分析)、零件/产品功能/性能试验过程中所消耗材料而产生的成本费用. A)、成本分析方法说明: a)、材料分析、零件/产品功能或性能试验之人工时(包括:平时/节假日加班时间); b)、实验场地的设备折旧费用、水电气之成本; c)、实验人员的薪资; d)、实验所必须用到的办公用品、纸张等成本。 B)、核算方式: a)、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包括其主管和幕僚人员的薪资及平时/节假日加班费用);b)、协助参与
34、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工时费用; c)、材料分析、性能/功能试验所用的材料费用依比例计算; d)、实验场地的设备折旧、水电气之费用依比例计算; e)、实验所必须用到的办公用品、纸张等费用依比例计算; f)、对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作合理之分摊; g)、每月定期依据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单据作固定比例之分摊。 5、测量仪器/设备(包括实验设备)的维护(即维修)、校正、购置之费用和其折旧费:指定期和维护检查测量仪器/设备(包括实验设备)所产生的成本费用。 A)、成本分析方法说明: a)、测量仪器/设备人员(包括实验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管理之薪资; b)、测量仪器/设备(包括实验
35、设备)的检定、校正成本; c)、测量仪器/设备(包括实验设备)的维修所更换零件之成本; d)、新测量仪器/设备(包括实验设备)的购置成本; e)、测量仪器/设备(包括实验设备)的折旧成本。 B)、核算方式: a)、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包括其主管和幕僚人员的薪资); b)、协助参与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工时费; c)、测量仪器/设备(包括实验设备)的检定、校正费用依比例计算; d)、测量仪器/设备(包括实验设备)的维修所更换零件之费用; e)、新测量仪器/设备(包括实验设备)的购置费用; f)、测量仪器/设备(包括实验设备)的折旧费依分摊年限计算; g)、对以上活动之
36、工作人员的薪资作合理之分摊; h)、每月定期依据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单据作固定比例之分摊。 6、检验和试验人员的薪资:包括在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出货检验;材料、成品因试验而产生的损耗(即实验)等活动的成本费用中。 7、委外检验和试验:指因公司未有该产品、材料的检验和试验能力而委托外部机构进行产品、材料检验和试验所产生的成本费用. A)、成本分析方法说明: a)、产品、材料委外检验和试验的成本; b)、产品、材料委外检验和试验的损耗成本。 B)、核算方式: a)、产品、材料委外检验和试验的实际所产生的费用; b)、产品、材料委外检验和试验的损耗实际费用。 附
37、件3: 内部失效成本之各项构成项目的分析方法和核算方式 1、报废:由于不合格品所发生的报废而产生的人工、材料等的损失。 A)、成本分析方法说明:经加工后因产品质量不良无法修复的半成品、成品的制造成本(须 扣除其剩余价值的金额)。 a)、半成品、产品不合格所产生的报废数量成本; b)、制造/生产半成品、产品报废数量所需的人工时。 B)、核算方式: a)、半成品、产品不合格所产生的报废数量之金额; b)、制造/生产半成品、产品报废数量之工作人员的薪资; c)、对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作合理之分摊; d)、正常加工必须损耗的材料之成本费用不列入报废成本中。
38、 2、返工/返修: 指返工/返修不合格品(包括:重新包装)所产生的成本费用。 A)、成本分析方法说明: 半成品、成品经检验后未达到质量要求,重新加工所产生的材料费用和所使用的工时。 a)、对不合格之半成品、产品进行返工/返修包括:重新包装)人员所需的人工时(包括: 平时/节假日加班时间); b)、对不合格之半成品、产品进行返工/返修(包括:重新包装)人员所需消耗的水、电、 气等成本. B)、核算方式: a)、对进行不合格之半成品、产品返工/返修(包括:重新包装)所消耗的水、电、气费用; b)、对不合格之半成品、产品进行返工/返修之工作人员的薪资(包括平时/节假日加班费用);
39、 c)、对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作合理之分摊; d)、对不合格之半成品、产品进行返工/返修所损耗的零件、材料费用。 3、重新检验:指不合格之半成品、产品经返工/返修后重新进行检验所产生的成本费用。 A)、成本分析方法说明:不合格之半成品、产品经返工/返修后,需要重新进行检验所产生的人工时之成本费用。 a)、对不合格之半成品、产品进行重新检验所消耗的水、电、气等成本费用; b)、对不合格之半成品、产品进行重新检验之检验人员的人工时成本(包括:平时/节假日 加班时间)。 B)、核算方式: a)、对不合格之半成品、产品进行重新检验所消耗的水、电、气等费用; b)、以上活动之检验
40、人员的薪资(包括平时/节假日加班费用); c)、对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作合理之分摊。 4、怠工:指由于质量问题造成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不合格,使生产设备怠工(如:停机、停产)所发生的成本费用. A)、成本分析方法说明: a)、由于质量问题造成材料不合格,使生产设备怠工(如:停机、停产)之损失人工时; b)、由于质量问题造成半成品不合格,使生产设备怠工(如:停机、停产)之损失人工时; c)、由于质量问题造成成品不合格,使生产设备怠工(如:停机、停产)之损失人工时; B)、核算方式: a)、以上活动所产生损失的人工时费用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薪资; b)、对以上活动之人工时和工作人
41、员的薪资作合理之分摊。 附件4: 外部失效成本之各项构成项目的分析方法和核算方式 1、顾客抱怨(包括:顾客退货)分析、处理:指产品在交付顾客之后,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顾客抱怨(包括:顾客退货)而进行不合格品处理所产生的成本费用。 A)、成本分析方法说明 a)、顾客抱怨所产生的原因分析、调查处理人员的人工时(包括纸张费用、 沟通费用、 /E-mail费用)费用; b)、顾客退货所产生的原因分析、调查处理人员之人工时(包括:纸张费用、 沟通费用、 /E-mail费用)费用。 c)、顾客退货所造成的产品搬运之人工时和交通运输之费用;
42、 d)、顾客退货所造成的产品报废数量之成本; e)、顾客退货所造成的产品不合格而重新返工/返修所产生的人工时; f)、顾客退货所造成的产品不合格经返工/返修后,而进行的重新检验所产生的人工时。 B)、核算方式: a)、进行以上活动处理所产生的纸张费用、 沟通费用、 /E—mail等费用; b)、进行以上原因分析、调查处理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 c)、顾客退货所造成的交通运输费用; d)、顾客退货所造成的产品报废数量之费用; e)、顾客退货所造成的产品不合格而重新进行返工/返修之工作人员的薪资; f)、顾客退货所造成的产品不合格经返工/返修后,而进行的重新检验之检验人员
43、的薪资; g)、对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作合理之分摊. 2、售后服务之人工、材料费用:指产品交付顾客后,顾客要求的各项服务(如:免费更换的零件、材料和免费提供的服务工时)所发生的成本费用。 A)、成本分析方法说明: a)、产品交付顾客后,顾客要求的免费更换零件、材料、培训之成本; b)、产品交付顾客后,顾客要求的免费提供服务的人工时成本; c)、产品交付顾客后,顾客要求的免费提供服务人员的交通差旅住宿成本; d)、产品交付顾客后,顾客要求的免费提供服务人员的薪资成本。 B)、核算方式: a)、以上活动免费提供顾客更换零件、材料、培训之费用; b)、以上活动免费提供顾客更换
44、零件、材料、培训之人工时费用; c)、以上活动免费提供顾客更换零件、材料、培训之服务人员的交通差旅住宿费用; d)、以上活动免费提供顾客更换零件、材料、培训之服务人员的薪资; e)、对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作合理之分摊。 3、责任赔偿成本:指因逾期交付或产品交付顾客使用后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产品责任诉讼所产生的赔偿成本。 A)、成本分析方法说明: a)、逾期交付对顾客所作的合同、订单之违约赔偿; b)、产品交付顾客使用后,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产品责任诉讼所产生的赔偿。 B)、核算方式: a)、以上活动之违约或产品责任诉讼所产生的赔偿费用(包括:律师、法庭所支付的费用); 4、延期交付之交通运输超额费用:指因公司产品交付延期所产生的交通运输超额费用(如:海运变成空运)。 A)、成本分析方法说明:产品延期交付的交通超额运输成本. B)、核算方式:以上活动所产生的交通运输超额费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