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拌和站建设方案79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杭州段(四改三)航道部分土建施工第TJ01标段拌和站建设方案编制单位: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京杭运河三级航道整治工程杭州段(四改三)第TJ01标段项目经理部编制日期: 3月编制: 审核: 批准:目 录一、工程概况1二、编制依据2三、编制原则2四、总体施工部署21、生产区32、办公、生活区53、拌和站标识牌64、拌和楼安装65、拌合站监控系统6五、具体施工方案7六、人员机械安排13七、拌和站建设进度计划14八、夏季混凝土搅拌质量保证措施15九、安全保证措施15十、质量保证措施17十一、文明施工、环境保护171、环
2、境保证措施182、文明施工措施18十二、搅拌站防雷系统设计方案19十三、附件21附件1:拌和生产能力分析22附件2:拌和站基础承载力计算书23附件3:拌和站施工用电方案29附件4、拌和楼安装安全方案45附件5、拌和楼拆除安全方案51附件6、拌和站平面布置图55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杭州段(四改三) 第TJ01标段拌和站建设方案一、工程概况工程规模本工程施工范围为京杭运河邵家村(K59+670)谢村(K81+920)作业区段,利用原级航道,全长22.25km,该段涉及杭州与湖州界河及插花段航道(位于邵家村至武林头之间),该段1.7km建设里程已由湖州实施。本工程建设内容为新建、加固护岸,
3、土方开挖、填筑,水下疏浚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等,其中新建护岸0.71km,桩基加固护岸10.73km,自然生态护岸5.35km;土方工程约44.21万方;增设防撞墩3座。本工程航道底宽45m、水深3.2m、边坡1:31:4,一般护岸结构顶标高为3.2m,新建护岸墙后防洪墙高程为4.404.50m,航道设计低高程标高为-2.6m(局部-2.7m),水下边坡为1:41:3。工程名称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杭州段(四改三)航道部分土建施工(第TJ01标段)。工程地点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拱墅区参建单位业主单位:杭州交投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勘察单位: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
4、究院施工单位: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江苏科兴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质量监督部门: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督部门: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督管理局拌合站概况混凝土拌和站位于练杭高速桥东侧张家墩路,作为整个航道砼工程的混凝土拌和站。整个场地包括生活区、拌和楼、堆料场等临设,拌和站占地面积3945m2。拌和楼包括1台HZS50拌和机、2个100t水泥仓、3个存料仓、蓄水池、控制室、沉淀池等。混凝土供应范围K59+670K81+920段落内航道工程所有混凝土构筑物。二、编制依据1、施工承包合同、招标文件以及投标文件;2、施工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3、中交集团质量程序文件与质量手册。4、施工
5、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188- )5、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 )6、浙江省水运建设工程标准化工地管理规定(浙交【 】253)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 )8、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 )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 10、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三、编制原则为加快推行现代工程管理,促进航道建设“发展理念人本化、项目管理专业化、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日常管理精细化”,为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树立行业文明施工形象。根据招标文件和浙江省水运建设工程标准化工地管理规定(浙交【 】253号)的要求, 特编制
6、本建设方案。四、总体施工部署为便于项目部施工作业及管理,参照建管处及监理办相关标准化建设要求,兼顾施工的需求,本着经济、合理、科学的原则,计划如下:1)混凝土供应范围K59+670K81+920段落内航道工程所有混凝土构筑物。2)拌和站选址在练杭高速桥东侧张家墩路(京杭运河南侧),配置1套HSZ50搅拌机组,占地3945。3)拌和场地共设3个料仓,每个料仓长15m*宽10m。4)建设生活房8间,其中办公室,标准养护室、宿舍,每间不小于 20。5)停车场地设置,停车位不少于6辆车停放,并标出车位线。6)出入拌和站的施工便道,便道长约110m,路基宽6m,上面层宽5.5m,面层为25cm厚C25混
7、凝土。1、生产区(1)拌和站周围用彩钢板围挡,围挡高度为200cm。正面设置进出口,便道入口附近50 m范围内设置限速牌和车辆出入安全警示标牌。 (2)根据工地标准化要求,拌和站首先场地平整,宕渣填筑、分层压实,然后填筑10cm后碎石垫层,再进行表面砼硬化处理。场地基层填筑50cm厚宕渣,分层压实。面层采用25cm厚C25砼。所有硬化后的场地必须满足负载车辆晴雨天均能正常通行。料场划分为2个碎石区、1个黄砂区,料仓均采用轻型结构顶棚。 (3)道路建设,拌和站内设置一条便道,在拌和站及办公区中间设置一条水泥罐车进出便道,专供水泥罐车进出。道路设置道路行驶导向牌,运输车辆行驶井然有序。 (4)拌和
8、站主机建设,基础硬化加强基础处理满足主机对混凝土基础承载的地基承载力要求(计算后附)。为了达到不同规格的材料分档储备,隔离堆放,不混堆的要求。根据相关要求,各规格材料之间设置挡墙隔离,挡墙采用砼浇筑,每个挡墙宽不小于0.25m,在外墙的外侧每隔4m设支撑墩,分仓内外墙高度不低于2m。相关备套设施如下:a.2个储料罐(均为100t)、 b.3个储料仓、 c.1组滚轮传送带、 d.1套气泵、e.1座拌和楼主机控制室。 (5)场内排水系统规划,场地设置1.5%的排水坡度。场地三面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坡度为1.5%。宽度0.3m,深度0.5 m。拌和站排水采取单坡排水,在上料仓处设置截水沟以保证排水通畅
9、。拌和站设沉淀池,将冲洗搅拌设备后的废水集中处理,沉淀后才可排放站外的雨水沟。办公区(化粪池处理)等能够直接排放的生活污水,经后侧围墙外的原水沟及当地下水、排污系统相连接排走。 (6)沿线电力资源丰富,施工用电主要使用当地电网,接用浙江合正实业有限公司的工业用电,供拌和站生产、照明使用。从配电室到拌和站之间的电缆采用埋地敷设,埋入深度不小于70cm,电缆采用10cm厚细砂包裹,过路电缆设保护套管,管径大于电缆外径1.5倍。为避免附近供电电网不能常期连续性供电导致拌和站停电,站内需备置满足生产需要的柴油发电机一台其输出功率为100KW。我工区沿路线为京杭运河,可就近采取河水,其水质对砼无腐蚀性,
10、水源丰富能满足工程要求。 (7)污水处理和抑尘降噪本搅拌站产生的污水主要为清洗搅拌车和搅拌机产生的砂石污水,因此污水处理设施采用两级沉淀池:场内产生的污水经排水系统汇至1号沉淀池,由1号沉淀池过滤油污和沉淀大粒径砂石后流入2号池,2号池对泥沙进行沉淀后的水基本达到排放要求,可直接排放至当地排水系统或抽取用于机械、地面的冲洗用。 同时拟采取储料罐排气防尘专项抑尘降噪措施。1530临时停靠点101010钢筋加工棚黄砂料仓石料仓石料仓22,643,6117,4226,3635,278,6示意图2100BBB?拌合区域平面布置图拌合区域结构断面图2、办公、生活区(1)筹建拌和站试验室,配备相关试验检测
11、人员,驻地试验室设有如下部室: a.标准养护室 b.试验室 (2)门卫室,供保卫人员,保卫拌和站及相关人员生命财产办公,轮岗休息使用。 (3)拌合站办公室,统一调配协调机械的使用,合理配置机械,有效管理机械设备。(4)搅拌站建设范围内地坪采用C20混凝土硬化,其中办公区为10cm,生产区及进出道路地坪厚为20cm。每台搅拌站周围均有排水沟与周边的排水系统连接,保证场地不积水。排水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为明沟,暗沟及盖板水沟,并在水沟弯曲及必要位置设置沉砂井用于水沟清理,以保证水沟畅通。(5)拌合站生活用水来自于接用浙江合正实业有限公司的自来水,供拌和站生活使用。从合正实业到拌和站之间的水管采用埋
12、地敷设,埋入深度不小于70cm。生活区域平面布置图3、拌和站标识牌拌和站悬挂安全生产标语,拌和站平面布置图、管理人员及监督电话牌、危险源公示牌及各类标示牌、警示牌齐全标准美观。配合比牌、材料牌,各操作规程牌按安全标识牌功能布置。4、拌和楼安装在厂家技术人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安装,安装精度需满足生产及安全要求。5、拌合站监控系统在搅拌站四周设置4个监控摄像头,便于管理人员在项目部安全监控室对混凝土搅拌的全程施工进行远距离监控。同时经过拌合站管理系统经过采集终端实时对拌合机原始数据进行提取,利用网络自动将数据存入拌和站管理系统数据库中,在系统中自动进行计算分析,管理人员经过IE浏览器进行查看。系统以配
13、合比信息为基础,来展示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记录、拌合时间、产量数据、材料用量等综合信息。五、具体施工方案施工前准备 测量放样 基坑开挖 换填片碎石 基础钢筋绑扎基础模板及预埋件安装 基础砼浇筑 养生 料仓隔墙砌筑 搅拌机安装办公室及生活用房搭建。拌和站主机基础地坑,均采用砖砌模兼C30混凝土浇筑相结和的方式进行基础硬化处理。所有基础下都设置有12100双层钢筋网片。(1)100T水泥罐基础墩采用7m长C30砼预制桩,梅花形布置,浇筑C30混凝土并预埋钢板600*600-20mm;螺纹钢64-20*1500;按墩基中心间距2.05m布置水泥仓墩基础,每座水泥仓共有4个墩基。一个主机对应2个水泥
14、罐,本拌和站配备一套主机。储存罐必须预埋防风锚钩设施,以应对台风的影响。水泥罐基础示意图 (2)主机基础墩采用7m长C30砼预制桩并预埋钢板500*500-20mm;螺纹钢16-20*1000;按墩基中心间距横向2.95m;纵向4.02m间距布置。 主机基础示意图 (3)主机控制室基础墩采用C30砼浇筑并预埋钢板10*240*240;螺纹钢8-16*400;按墩基中心间距横向2.10m;纵向3.30 m间距布置。主机控制室基础示意图 (4)滚轮传输带皮带基础墩采用C30砼预制并预埋钢板14*400*300;螺纹钢16*400;横向间距1.94m,纵向间距从第1排到第4排依次间距为:3.13 m
15、;3.17m ;3.13 m。传输带基础示意图 (5)料斗基础采用砖砌,料斗长2m;上口宽2.09m,下口宽1.22m。另外蓄水池与外加剂储料仓均采用砖砌而成,建成后要满足拌和站生产需求,水容量不小于60立方。拌和系统布置图拌和系统基础布置图基础剖面图沉淀池结构图水池结构图150t 318(地磅)料仓断面图砂石料仓挡墙结构图(6)站内用电临地建设,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 )规定,本拌和站配电采用工作零线(N)和接地保护零线(PE)分开使用的TN-S系统,(见附图1)以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供电方式对用电设备送电。从总配电柜各分路漏电保护开关出线采用聚氯乙烯绝缘BV铜芯 线埋
16、入地下0.7米,部分地段穿阻燃塑料管进行保护。由分配电箱至固定设备开关箱间线路仍采用穿硬质塑料管埋地敷设的方式,开关箱至固定设备的距离不大于3m,电缆同样以穿管的方式敷设,移动式机械设备电缆明设。TN-S系统组成型式: (7) 拌和站内的驻地建设,各部室均建成彩钢板房,基础采用砖砌形式,彩钢房其规格为:3.6m*6m。(8) 场地排水施工方案下工序施工埋场外暗沟做混凝土水沟将地表水改入排水沟将原地表水临时改道开挖场地周围明沟场内统一设盖板暗沟,有车辆经过段采用混凝土结构,沟深30cm,盖板厚10cm,其它位置采用砖砌,沟深30cm,盖板厚8cm,水沟宽均为30cm。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场内污
17、水经过暗沟排向既有水沟。排水沟按1%坡度设置。六、人员机械安排拌和站主要施工组织人员安排序号人员岗位备注1韩晓军站长负总责3周伟军电工、机修用电、机械负责4张 超安全员安全负责5张旭伟调度砼调度建设期临时机械配置表序号名 称规 格配备数量1装载机ZL502台2发电机100 kw1台3自卸汽车270马力4台4挖掘机LC-2203台5推土机SD16TL1台6压路机18T1台7振捣棒15KW2台8吊车25T2台9定位桩挖泥船1艘七、拌和站建设进度计划序号各工序节点完成时间备注1清表(含施工便道) 3月05日2便道填筑(灰土、宕渣) 3月12日3场地硬化(平整、垫层) 3月17日4场地砼面层施工 3月
18、20日5拌和机、储存罐基础和围墙 4月01日6设备架设、调试 4月10日7料仓架设(防雨棚) 4月12日8生活区活动板房搭设 4月15日9拌和站整体调试(含标定) 4月20日八、夏季混凝土搅拌质量保证措施1、混凝土的配制和原材料降温措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中掺入高效减水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混凝土强度。配合比设计应考虑坍落度损失,加大混凝土的坍落度检测频率,要求每一批次检测坍落度,根据实际检测数据和规范要求调整水灰比。2、原材料降温措施拌和水降温拌和用水采用地下水,对拌和站储水池、料斗、水箱及输水管采用加遮阳隔热措施;骨料降温措施砂、碎石材料场设贮料隔仓分别堆放,皮带机
19、输送至拌和楼,这给骨料降温带来有利条件。降温拟采取:采用遮荫防晒;骨料预冷,在混凝土浇筑前2h抽水喷淋降温,向骨料堆中洒水,以促进蒸发冷却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如果用冷水(如地下水)湿润,则冷却效果会更好,在湿度较高时特别如此,可使骨料温度下降,渗水从排水沟中排出;取用料仓底部未被暴晒的材料;拌和楼的骨料输送系统采用搭盖凉棚,避免骨料运输过程中太阳照射升温,必要时对凉棚洒水降温。九、安全保证措施9.1、施工现场(1)施工便道布置畅通,排水良好。(2)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规定位置安放施工机械和堆放材料。(3)施工区域与高压电线等的距离要符合安全距离要求。(4)各危险部位、项目的警告标志齐全。(5)安全
20、守则、安全管理规定、安全生产责任及文明施工宣传标语、张贴、张挂于显眼或人员集中处。(6)设置齐全的安全宣传标语牌、操作规程牌9.2、高空作业(1)高空作业人员应衣着灵便,穿软底防滑鞋。杜绝穿拖鞋硬底鞋和带钉易滑的鞋。严禁酒后登高作业。作业时系好安全带。(2)高空作业材料要事先准备好,工具应放在工具袋内,传递工具不得抛掷或将工具放在平台和木料上,更不得插在腰上。(3)高处绑扎钢筋,要搭设好操作平台和挂好安全网。(4)用于上下攀登设施的脚手架,应将脚手架上的存留材料、杂物等清理干净,按自上而下,先装后拆、后装先拆顺序进行。9.3、吊装起重作业(1)起重安装作业前须严格检查起重设备各部件的可靠性和安
21、全性,并进行试运行;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应符合规定。(2)起吊作业时指派专人统一指挥,参加起重安全的起重工要掌握作业的安全要求,其余人员应分工明确。(3)汽车吊作业地面应坚实平整,支脚支垫牢靠。作业时严禁回转半径范围内的吊臂下站人,严禁起吊的重物自由下落。9.4、夜间作业(1)注意安排好工作计划,劳逸结合,尽量避免夜间作业。(2)夜间施工时,施工现场必须有足够的照明。施工住地(包括民工住地)要设置路灯。(3)用于上下攀登的通道必须设有足够的照明灯具。9.5、雨季施工(1)雨季施工时,应及时排除施工现场积水。脚手架、斜道板上应采取防滑措施。加强脚手架的检查,防止倾倒。(2)长时间在雨季中作业的工程项
22、目,应根据条件设置挡雨棚。施工中遇有暴风雨应暂停施工。9.6、防火安全施工现场周围都是民居,施工时要采取有效的防火、防雷措施,在生活区放置5组灭火器,生产区放置4组灭火器。9.7、安全用电(1)工地供电采用TN-S系统三相五线制系统。用电线路采用高架或埋地铺设,原则上不准明铺。场内架设电线应绝缘良好,悬挂高度及线间距应符合电业部门的安全规定。各种电器设备,符合一机一箱、一闸一保的用电要求。(2)现场接灯照明时,凡危险场所及潮湿环境应使用安全电压;灯安装在工作时触碰不着的地方;保持一灯一开关且有防雨装置。(3)各种电气设备的检查维修,一般应停电维修,并挂上警示牌。严禁在施工现场使用金属体代替保险
23、丝。(4)工地安装的变压器必须符合电业部门的要求,并设专人管理。变配电设备处,配用专用灭火设备和高压安全用具。非电工人员严禁接近带电设备。(5)移动式电气机具设备应用橡胶电缆供电。(6)施工现场,应有自备电源,以免因电网停电造成工程损失和出现事故。自备使用的发电机组的排烟管道必须伸出室外。室内不应存贮油桶及其它易燃物体,发电机组电源和电网之间要有联锁保护,严禁并列运行。(7)电工人员应持证上岗。十、质量保证措施1 、场地硬化时,确保现场没有弹簧出现,压路机碾压时要达到相应的压实效果, 2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及时做好混凝土养生,确保混凝土养护期。 3、 现场施工到场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
24、量检查,确保现场使用的材料是和格的。 4、 严格要求工人按照施工工艺操作,不懈怠,不放松 ,严把质量关,确保施工质量。十一、文明施工、环境保护 实行文明施工,重视环境保护,珍惜土地,合理利用,严格执行GB/T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严格遵照国家环保政策和建设单位对本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精心组织、严格管理、文明施工,在方案的编制上力争把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争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 1)、环境保证措施1、 在机械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噪音,废气,废水,及尘土等污染。以保障当地居民和施工人员的健康。施工场界噪声按建筑施
25、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要求控制。施工现场设置统一垃圾桶,剩饭与垃圾集中装袋,并设排污处理系统。 2、 对场地的表层腐植土,砍伐的荆刺等废料,要及时运到指定的地点进行废弃;生产及生活垃圾应用封闭运土车运走,不得随处遗撒。 3、 施工前要做到全员教育,全面规划,和理布局,为当地居民创造和保持一个清洁适宜的生活和生产环境。4、设专人负责环境保护工作,针对现场施工特点,对下属施工队提出施工过程中环保要求,定期检查。5、大气的主要污染来源有:运输、开挖、燃油机械等a、对易产生粉尘、扬尘的作业面和装卸、运输过程,制定操作规程和洒水降尘制度,在旱季和大风天气适当洒水,保持湿度。b、严禁在施
26、工现场焚烧任何废弃物和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烟尘、臭气的物质,熔融沥青等有毒有害物质要使用封闭和带有烟气处理装置的设备。c、水泥等易飞扬细颗粒散体物料应尽量安排库存放,堆土场、散装物料漏天堆放场要压实、覆盖。6、在工程开工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并保证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施工过程的有效性,做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外溢、不堵塞、水质达标。 2)、文明施工措施1 、对施工现场场地,道路坚实畅通,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标志,周边设排水设施;人行通道的路径避开作业区,设置防护,保证行人安全。 2 、对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进行监督,指导,检查,对违反文明施工的行为,有权责令限期整改或
27、停工整顿,甚至处罚。 3 、施工现场的临时设计,包括施工机具设备,运输车辆,停放位置要布置整齐。 4、 施工操作地点和周围保持清洁整齐,做到活完脚下清,工完场地清,没用完或不和格的材料要及时清理。5、在施工现场设置宣传标语、宣传专栏等,及时报道安全、质量等方面的情况及知识。6、建立住地文明、卫生、防火责任制,按规定布置防火设施,并落实相关责任人管理。 7、根据水电接驳点的位置及施工、生活用水、用电的需要进行水、电的设计,按安全、经济、美观的要求合理布设线路与开关。8、确定施工场地合理布局、优化作业方案和运输方案,保证施工安排和场地布局考虑尽量减少施工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减小噪声的强度和敏感点
28、受噪声干扰的时间。十二、搅拌站防雷系统设计方案1、概述搅拌站设备为金属结构,且位于空旷地带,易遭到直接雷击或感应雷击。因此,为了保护人员的安全及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混凝土搅拌站防雷系统应具备防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的能力和措施。一套完整防雷系统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个部分组成。2、设计依据(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0194- (3)防雷及接地安装工艺标准(4)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3、防雷装置的设计 搅拌站防雷设计主要包括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具体设计如下:(1)防直接雷击部分混泥土搅拌站防直接雷击的措施主要是在水泥罐顶安装接闪器,每座拌
29、和站靠近控制室较近的一根水泥罐上各装一个接闪器。搅拌站属于一般性工业建筑物,依据防雷分类属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采用滚球法设计接闪器,接闪器包括避雷针和两个金属滚球,其中避雷针针长1.5m,上滚球直径d=30cm,下滚球直径d=60cm,接闪器经过扁铁接地,接地电阻10, 焊接长度大于6D, 扁铁的焊接长度大于扁铁宽度的2倍。接闪器示意图如下:(2)防感应雷部分为防止感应雷电流沿电源线路侵入控制室,造成设备的损坏,电源部分应采用二级电源防雷措施。第一级电源防雷:在控制室总电源处安装一套威利WL DM8型三相电源防雷装置,作为电源的第一级防雷保护。具体技术参数为:标称通流容量In=30KA;最大通
30、流容量Imax=60KA;保护水平Up2.0KV。第二级电源防雷:在控制室总电源处安装一套威利WL DM8型单相电源防雷装置,作为电源的第二级防雷保护。具体技术参数为:标称通流容量In=30KA;最大通流容量Imax=60KA;保护水平Up2.0KV。电源经过避雷器后接地,接地线采用黄绿多股铜芯线,接地电阻4。避雷针安装完请气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避雷器安装示意图如下:十三、附件附件1:拌和生产能力分析附件2:拌和站基础承载力计算书附件3:拌和站施工用电方案附件4:拌和楼安装方案附件5:拌和楼拆除方案附件6:拌和站平面布置图附件7:便道平面布置图附件1:拌和生产能力分析混凝土方量:2500
31、0m3;总工期安排:24个月;其中集中混凝土浇筑工期7个月。混凝土总量及其工期安排,混凝土施工总工期210日历天。每天需供混凝土量25000/210=119 m3;按有效工作日210*0.7=147日历天计算,每天需供混凝土量25000/147=170m3。现一套搅拌机按日工作8h计算,日生产能力约240m3。拌和站每台拌和机生产能力为30m/h。该搅拌机的日生产能力能够满足我项目部施工的需要。存料仓周供应能力(按C25砼统一估算)C25混凝土配和比:水泥:黄砂:碎石:水:外加剂=312:765 :1148 :172: 4.06砂堆积密度:1400Kg/m;碎石堆积密度:1500Kg/m。料仓
32、设计可存砂700 m ,存碎石1400m。根据配和比计算存料可拌混凝土量:以砂为例:700m*1400Kg/m/765Kg/m=1317m;以碎石为例:1400m*1500Kg/m/1148Kg/m=1829m。高峰期周混凝土需求量:1200m/6天,存料基本能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附件2:拌和站基础承载力计算书拌和站配备HSZ50拌和机,单个罐在装满材料时照104吨(100吨材料+4吨自重)计算。一.计算公式1 .地基承载力 P/A=0 P 储蓄罐重量 KN A 基础作用于地基上有效面积mm2 土基受到的压应力 MPa0 土基容许的应力 MPa经过地质报告并经过计算得出土基容许的应力0=0.1
33、80Mpa2风荷载强度W=K1K2K3W0= K1K2K31/1.62W 风荷载强度 Pa W0 基本风压值 Pa K1、K2、K3风荷载系数,查表分别取0.8、1.13、1.0 风速 m/s,取17m/s 土基受到的压应力 MPa0 土基容许的应力 MPa3基础抗倾覆计算Kc=M1/ M2=P11/2基础宽/ P2受风面H1.5 即满足要求M1 抵抗弯距 KNM M2 抵抗弯距 KNMP1储蓄罐与基础自重 KNP2风荷载 KN4基础抗滑稳定性验算K0= P1f/ P21.3 即满足要求P1储蓄罐与基础自重 KNP2风荷载 KNf-基底摩擦系数,查表得0.25;5 .基础承载力P/A=0 P
34、储蓄罐单腿重量 KN A 储蓄罐单腿有效面积mm2 基础受到的压应力 MPa0 砼容许的应力 MPa二、储料罐基础验算1储料罐地基开挖及浇筑根据厂家提供的拌和站安装施工图,现场平面尺寸如下:2.计算方案根据规范,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计算时只考虑单个储蓄罐重量经过基础作用于土层上,集中力P=1040KN,单个水泥罐基础受力面积为2.6m4m=10.4m2,承载力计算示意见下图P=1040KN 1.4m基础 4m 本储料罐受东南风气候影响,根据历年气象资料,考虑最大风力为23m/s(九级风),储蓄罐顶至地表面距离为21米,罐身长14m,5个罐基本并排竖立,受风面200m2,整体受风力抵抗风载,在最
35、不利风力下计算基础的抗倾覆性。计算示意图如下 储料罐 风力P2 抗倾覆点 基础 罐与基础自重P1基础采用的是商品混凝土C30,储料罐支腿受力最为集中,混凝土受压面积为650mm650mm,等同于试块受压应力低于30MPa即为满足要求。3.储料罐基础验算过程3.1 地基承载力根据上面的1力学公式,已知P=1040KN,计算面积A=10.4106mm, P/A= 1040KN/10.4106mm=0.1MPa 0=0.180MPa地基承载力满足承载要求。3.2 基础抗倾覆根据上面的3力学公式:Kc=M1/ M2=(P11/2基础宽)/ (P2受风面(7+7))=(5200+1.44172.510)
36、4/2/(298.88520014/1000)=18.11.5满足抗倾覆要求其中 W=K1K2K3W0= K1K2K31/1.62=0.81.131.01/1.6232=298.885Pa3.3 基础滑动稳定性根据上面的4力学公式,K0= P1f/ P2=(5200+1.44172.510)0.25/(298.885200/1000)=31.71.3满足基础滑动稳定性要求。3.4 储蓄罐支腿处混凝土承压性根据5力学计算公式,已知100T的储存罐,单腿受力P=260KN,承压面积为650mm650mmP/A=260KN/(600mm600mm)=0.62MPa30MPa满足受压要求。经过验算,储
37、料罐基础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三、拌和楼基础验算1拌和楼地基开挖及浇筑根据厂家提供的拌和站安装施工图,现场实测平面尺寸如下:基础四个独立基础,尺寸为外边长2m2m的正方形,浇筑深度为1.4m。2.计算方案根据规范,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计算时考虑四个支腿重量经过基础作用于土层上,集中力P=2004=800KN,基础受力面积为2m2m4=16m2,承载力计算示意见下图P=200KN1.4m 基础 2m 粉质粘土本拌和楼受东南风影响,根据历年气象资料,考虑最大风力为23m/s(九级风),楼顶至地表面距离为15米,受风面80m2,整体受风力抵抗风载,在最不利风力下计算基础的抗倾覆性。计算示意图如下拌
38、和楼 风力P2抗倾覆点 基础 拌和楼与基础自重P1基础采用的是商品混凝土C30,拌和楼支腿受力最为集中,混凝土受压面积为650mm650mm,等同于试块受压应力低于30MPa即为满足要求。3.拌和楼基础验算过程3.1 地基承载力根据上面的1力学公式,已知静荷载P=800KN,取动荷载系数为1.4,动荷载P1=1120KN,计算面积A=16106mm2, P1/A= 1120KN/16106 mm2=0.07MPa 0=0.180 MPa地基承载力满足承载要求。3.2 基础抗倾覆根据上面的3力学公式:Kc=M1/ M2=(P11/2基础宽)/ (P2受风面8)=((1120+221.442.51
39、0)4.23/2)/(298.885808/1000)=18.61.5满足抗倾覆要求其中 W=K1K2K3W0= K1K2K31/1.62=0.81.131.01/1.6232=298.885Pa3.3 基础滑动稳定性根据上面的4力学公式,K0= P1f/ P2=(800+221.442.510)0.25/(298.88580/1000)=14.21.3满足基础滑动稳定性要求。3.4 储蓄罐支腿处混凝土承压性根据5力学计算公式,已知拌和楼单腿受力P=200KN,承压面积为700mm700mmP/A=200KN/(650mm650mm)=0.47 MPa30MPa满足受压要求。经过验算,拌和楼基
40、础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结论,经过计算,拌和楼和储料罐的基础满足受力要求。附件3:拌和站施工用电方案一、工程概况拌和站用电主要使用当地电网,接用浙江合正实业有限公司的工业用电,供拌和站生产、照明使用。从配电室到拌和站之间的电缆采用埋地敷设,埋入深度不小于70cm,电缆采用10cm厚细砂包裹,过路电缆设保护套管,管径大于电缆外径1.5倍。采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五线制低压电力供电系统。 二、编制计算依据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 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0194- 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 5、供配
41、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 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 三、施工用电总体设计部署序号机具名称型号安装功率(kW)数量合计功率(kW)1混凝土搅拌楼HSZ5096.1196.12交流电焊机BX3-120-19193钢筋切断机QJ407174钢筋弯曲机GW403135生活用电-10110合计125.1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站场内配电采用工作零线(N)和接地保护零线(PE)分开使用的TN-S系统,(见附图1)以三级配电三级保护的供电方式对现场送电。从总配电柜各分路漏电保护开关出线采用聚氯乙烯绝缘BV铜芯线埋入地下0.7米,部分地段穿阻燃塑料管进行保护。分级分路引至搅拌站
42、、试验办公区。安装若干分配电箱,由分配电箱至固定机械设备开关箱间线路采用穿硬质塑料管明设的方式,开关箱至固定机械设备的距离不小于3m,电缆同样以穿管的方式敷设,移动式机械设备电缆明设。TN-S系统组成型式四、施工用电线路具体布置 1、现场勘探及初步设计: (1)本工程所在施工现场范围内施工前无各种埋地管线。 (2)现场采用380V低压供电,设一配电总箱,内有计量设备,采用TN-S系统供电。 (3)根据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布置情况,总箱进线采用导线直接埋地敷设,干线采用直接埋地敷设,用电器导线采用直接埋地敷设。布置位置及线路走向参见临时配电系统图及现场平面图,采用三级配电,三级防护。 (4)按照JG
43、J46- 规定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接地电阻R4。 2、确定用电负荷: (1)、混凝土搅拌站(楼) Kx=0.65,Cos=0.8,tg=0.75 Pjs=0.6596.1=62.465kW Qjs=Pjstg=62.460.75=46.85kvar (2)、钢筋切断机 Kx=0.65,Cos=0.7,tg=1.02 Pjs=0.657=4.55kW Qjs=Pjstg=4.551.02=4.64kvar (3)、交流电焊机 Kx=0.5,Cos=0.4,tg=2.29 将Jc=50%统一换算到Jc1 =100%的额定容量 Pn=SnCos=90.4=3.6kW Pe=n(Jc/Jc1)1/2Pn =1(0.5/1)1/23.6=2.55 kW Pjs=KxPe=0.52.55=1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