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题二:我生活的周边 (预实行时间: 3 —— 6周) 一、主题价值说明: 我们生活的社会是由不同年龄、性别、能力、文化、国籍的人所组成的大家庭。在这个社会群体中,彼此息息相关。幼儿也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让幼儿在共同生活中结识自己,关心周边的人、事、物,形成与别人合作、对社会亲近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与规范,学习自律并且懂得尊重别人,显得尤为重要。 “我生活的周边”这一主题的教育价值在于让幼儿在游戏、学习、娱乐等多种活动形态中,关注周边环境的变化发展,初步确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关心、热爱生活,学着理解别人和感恩,习得社会的行
2、为规范。 二、主题目的: 1.故意识的观测周边环境,能用清楚的语言或其他方式表现家周边的环境。 2.在共同生活中结识自己,关心周边人、事、物,亲近社会,热爱生活,与人合作,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 3.知道生活中的基本社会行为规则与规范,学会自律,懂得尊重别人。 4.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交通标志的含义,并乐意遵守。 5.了解邮局及邮局工作人员的工作特点,初步了解邮票的基本组成和用途。 6.能围绕我们周边的交通、公共设施等内容,与同伴用较连贯的语言积极、积极地进行交流,乐意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 7.养成良好的上课、游戏、盥洗、午睡、进餐等的习惯。 三、主题活动一览表: 周次 集
3、体活动建议 资源 集体活动建议 资源 第三周 1.语言:小猫进城 多元 P31;读物 P 1.音乐表现:建筑之歌 多元 P61 2.数学:到朋友家做客(一) 多元 P5;操作6 P 2.美术欣赏:看看我们的城市(农村) 多元 P ;操作6 P4 3.社会:我居住的地方 多元 P17;操作6 P2-3 3.语言游戏:快乐的小屋 多元 P13;操作6 P 4.健康:会变的情绪 南师大 P55(健康) 4.数学操作:到朋友家做客(二) 操作6 P 5.科学:桥的发展 自编 5.园本:各行各业的妈妈 新编 P56 第四
4、周 1.语言:傻小熊进城 多元 P ;读物6 P 1.音乐表现:不再麻烦好妈妈 渗透 P210 2.数学:到朋友家做客(三) 操作6 P 2.语言游戏:新房子和老房子 自编 3.社会:有用的邮局 多元 P37,操作6 P 3.美术创作:我设计的邮票 自编 4.健康:硬硬的壳、香香的肉 南师大 P145 4.数学操作:数苹果 快乐数学 5.科学:骨骼大透视 自编 5.园本:猜猜我有多爱你 自编 第五周 1.语言:动物网吧 多元 P76;读物6 P 1.音乐表现:数高楼 多元 P35 2.数学:分饼干 快乐数学 2.美术
5、创作:我设计的自动售货机 多元 P75;操作6 P 3.园本:节日贺卡 新编 P62 3.语言游戏:我被亲亲了好几下 渗透 P169 4.健康:谁的床铺最整齐 南师大 P159(健康) 4.数学操作:我家中的数字 多元 P ;操作6 P 5. 科学:神奇的纸 多元 5.社会:我的爸爸妈妈 多元 P45 第六周 1.语言:小姑娘的小花帽 多元 P66 1.音乐表现:快乐哆来咪 多元 p326 2.数学:小兔认时间 快乐数学 P28-29 2.美术创作:共撑一把伞 多元 P78;操作6 P 3.社会: 去吃自助餐 多元
6、P47;操作6 P 3.语言游戏:捉迷藏 渗透 P188 4.健康:我长大了 南师大 P154(健康) 4.数学操作:结识人民币 快乐数学 5.科学:饲养蚕宝宝 渗透 P104 5.园本:摇篮 新编 P55 (上午:2数学 2语言1美术1音乐1体育1健康1社会1科学 下午: 1阅读 1礼仪 1园本 1美术) 四、主题区域活动一览表 区域 内容 材料准备 玩法及提醒 美 工 区 做信封 操作材料6,胶水,剪刀 教师示范制作的方法,幼儿学做信封并进行装饰。 特产推荐会 宝应特产图片,蜡笔,素描纸
7、 在了解宝应特产的基础上为家乡特产设计广告,并乐于与同伴分享,积极交流。 各种各样的桥 师生共同收集的桥的图片,卡纸,胶水等 将搜集到的各种桥梁图片,沿轮廓剪下张贴在卡纸的底板上。 未来的城市 蜡笔,纸张 幼儿发挥想象,设计我们未来的,别具特色的城市。 益 智 区 电话号码你找到了吗? 自制电话机,纸,笔 自制的电话机上有八道数学题,幼儿按照顺序计算出八道数学题并做好记录。 铺墙砖 有多处空缺的底板,多种图形的墙砖 幼儿按照自己的图形经验将“墙砖”铺在墙面上。 上牌照 车牌号,新式车辆若干,车牌代号 幼儿自选车辆,根据代码找到车牌号,写在车身正面。 铺广
8、场砖 画有大方格的大底板,各色手工纸 幼儿根据自己的设计,选用各色手工纸,在“广场”上铺出一个整体图案。 阅 读 区 小报社 多种报纸样板,绘画,书写工具 幼儿根据主题内容与自己的经验设计编制 石头汤 绘本若干 继续阅读绘本故事《石头汤》,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大胆续编故事。 搬过来搬过去 绘本若干 体验故事中好朋友互相关心理解对方,碰到困难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解决困难。 我的地图册 空白记录册,纸,笔等 幼儿在了解宝应地图的基础上,绘制班级地图册。 生 活 区 配茶包 茶谱,各种材料:陈皮、红枣、菊花等 幼儿根据茶谱配茶包,如为老人配送“老人喜欢的茶包”
9、等。 家乡一日游 彩笔,宝应有特色的景点 教师提供对的导游路线图,协助幼儿制作完毕宝应一日游的路线图。 拼地图 幼儿园照片,幼儿居住的城市的照片 幼儿根据自己的拼图水平,选择不同的拼图玩法。 接水管 塑料水管,弯头 幼儿用弯头将塑料水管连接起来,延伸到各处。 建 构 区 我是小小建筑师 各种类型的积木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建构计划,搭建自己喜欢的建筑。 城市变化大 各种纸盒等 能运用多种材料搭建自己看到过的与众不同的建筑物。 有用的邮局 各种构建材料等 在了解邮局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材料搭建邮局。 美丽的社区 纸盒、纸杯等材料 运用材料搭建幼儿所
10、生活的社区。 语言:小猫进城 第三周 周一 《指南》链接: 活动目的: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农村的生活。 2.尝试根据故事情节排列图序。 活动准备: CD、幼儿读物6、挂图《小猫进城》。 活动过程: 1.听故事CD,引起幼儿的爱好: 教师播放故事CD。 ——“听完故事后,请你告诉大家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幼儿根据听到的故事内容回答问题。 2.初步理解故事: 教师逐段讲解故事,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帮助幼儿理解。 从故事开始至“小猫跳下了拖拉机,想去找个空气清新的地方吸口气”。 ——“小猫为什么要找个空气清新的地方吸口
11、气?” 从“小猫走啊走“至“小猫不吃也不喝,只是哭着喊:‘我要农民伯伯……’” ——“小猫为什么不吃也不喝,只是哭着喊:‘我要农民伯伯……’?” 从“阿姨没办法”至故事结束。 ——“为什么小猫认为还是乡下好?你认为好在什么地方?” 3.依据故事情节,给教学挂图排序: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 ——“谁乐意根据故事内容,给教学挂图排序?” 讨论有争议的内容。 幼儿阅读故事《小猫进城》,教师解疑。 环节调整与思考: 教后反思和建议: 音乐:建筑之歌 第三周 周一 《指南》链接: 活动目的: 1.
12、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感受强而有力的旋律,学唱歌曲并唱准附点。 2.体会城市建筑的不断变化,感受到家乡越来越美丽。 活动准备: CD(建筑之歌》。 活动过程: 1.聊聊我们的城市: 和幼儿一同说说我们城市的变化。 说说老房子是怎么建造的。(用了些什么材料和工具?) 2.欣赏歌曲《建筑之歌》: 听听歌曲的旋律。 说说对歌曲旋律的感受。 ——“建筑工人是怎么造房子的?” 通过模仿搬砖、敲钉子等动作,感受乐曲的力度和节奏。 小结:这段音乐是强而有力的,感觉工人叔叔在用力地干活。 3.学唱歌曲《建筑之歌》: 幼儿欣赏歌曲一遍。 分析、理解歌词大意。 ——“你听到歌里唱了
13、什么?” ——“工人叔叔唱着歌在如何干活?” 边分句学唱边模仿搬砖、敲钉子、拉锯等动作,进一步感受乐曲的力度和节奏。 对比歌曲中的附点部分,唱准附点。 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教师纠正个别的音。 幼儿集体练唱。 4.歌舞游戏——学做建筑师: 环节调整与思考: 教后反思和建议: 数学:到朋友家做客(一) 第三周 周二 《指南》链接: 活动目的: 1.理解数序和相邻数的含义。 2.初步了解生活中数的意义。 活动准备: 自制门牌号码牌、笔、幼儿操作材料6《到朋友家做客(一)》。 活动过程: 1.社
14、区的楼房: 教师引出活动内容。 ——“建筑工人造好房子以后来不及给楼房编号,请小朋友帮忙完毕这项任务,为社区内的建筑(有5幢楼)按顺序编号。” 幼儿分别给5幢楼房编号。 教师归纳:每幢楼的编号要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楼房有了编号,人们就可以不久找到要去的地方。 教师随意报出一个楼房的编号,请幼儿指认相应楼房。 2.了解房间号的含义: 教师提问。 ——“谁乐意告诉大家,你家住在xx室?它表达什么意思?” 幼儿回答问题,教师解释房间号的含义。 ——“201室:‘2’表达二楼,‘01’表达第一间房间。” 教师与幼儿互相提问,给每户人家贴上相应的房间号,如:101、103、302
15、等,进一步理解房间号的含义。 3.幼儿完毕作业: 教师讲解幼儿操作材料《到朋友家做客》中练习的规定。 幼儿完毕操作材料《到朋友家做客》中的练习,教师巡回观测指导。 环节调整与思考: 教后反思和建议: 美术:看看我们的城市 第三周 周二 《指南》链接: 活动目的: 1.初步感知物体近大远小的比例关系,并在画面中反映出来。 2.运用自己喜欢的色彩表现画面。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6《看看我们的城市(农村)》,两张从不同角度表现同一内容的画。 活动过程: 1.感知近大远小的比例关系: 教师出示两张从不同角度
16、表现同一内容的画,让幼儿观测比较近大远小的比例关系。 ——“这两张画画的是同一内容,为什么看上去不同样呢?” 教师解释近大远小的因素。 2.学习新的绘画方法: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假如我们坐在热气球上往下看,下面的房子离我们很远,看上去很小很低,所以热气球要画得大,房子要画得小。” 幼儿作画,教师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3.交流作品: 教师将幼儿的作品陈列在黑板上,告诉幼儿本次欣赏的重点是:画面的色彩和是否表现了近大远小的比例关系。 环节调整与思考: 教后反思和建议: 社会:我居住
17、的地方 第三周 周三 《指南》链接: 活动目的: 1.能用清楚的语言描述或用绘图的方式表现家周边的环境。 2.能故意识地观测周边环境。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6《我居住的地方》,笔若干支。 活动过程: 1.交流各自的调查表: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互相交流。 ——“最近,大家各自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毕了对居住地周边情况的调查。现在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家住在哪里?周边有什么建筑或标志?有哪几路公交车可以到达?” 幼儿互相交流,教师留意倾听幼儿交流的情况。 2.归纳周边环境的异同 教师将幼儿的回答用表格的形式在黑板上表达出来(见附)。 ——“请××说说你家住在哪儿(
18、路名、社区名称、x弄x号x室)?家的周边有哪些标志性的建筑物(邮局、医院、商店等)?” 引导幼儿观测黑板表格上的信息。 ——“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教师归纳异同。 ——“每户人家的住址都有所在的路名、社区名称、门牌号等;周边有不同的建筑和标志,有不同的公共交通设施等。” 3.幼儿完毕调查表: 幼儿根据自己家周边的实际情况,完毕操作材料6《我居住的地方》调查表中的内容。 环节调整与思考: 教后反思和建议: 语言:快乐的小屋 第三周 周三 《指南》链接: 活动目的: 1.初步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中小朋友热爱
19、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习用比较完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活动准备: 诗歌录音、挂图、幼儿操作材料《快乐的小屋》。 活动过程: 1.激发学习爱好: 教师播放诗歌录音并出示教学挂图,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这首诗歌讲的是小朋友们用鹅卵石搭了一间小屋,它会是间什么样的小屋呢?请听诗歌《快乐的小屋》。” 幼儿听诗歌1-2遍。 教师提问,幼儿简朴说说自己听了诗歌以后的感想。 ——“小朋友用鹅卵石搭了一间小屋后,有哪些小动物来帮忙呢?” 2.分析诗歌: 教师朗读一遍诗歌。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忆诗歌内容。 ——“为什么说这是一间快乐的小屋?” 教师再
20、次朗读诗歌。 ——“诗歌中为什么用董火虫做灯,用蜘蛛网做窗帘?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诗歌,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3.理解诗歌: 幼儿阅读幼儿操作材料《快乐的小屋》,教师在教室巡视,观测幼儿的阅读情况,重点在于指导幼儿理解诗歌中的暗喻部分。 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启发幼儿提问。 ——“你对诗歌尚有哪些不理解的部分?需要大家一起来帮助解决吗?” 环节调整与思考: 教后反思和建议: 健康:会变的情绪 第三周 周四 《指南》链接: 活动目的: 让幼儿知道快乐的情绪有益于健康,学习简朴的调节情绪的方法。
21、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讨论:人在快乐、伤心、兴奋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表情? 2.请幼儿说说看到别人有过什么样的表情,引导幼儿关注别人的情绪。 3.让幼儿根据体验说说自己喜欢什么样的情绪,为什么? 知道快乐的情绪让人舒适,也有益于健康。 4.通过短小故事如小猴过生日,小猴因过度快乐而睡不着觉; 长颈鹿因丢失了美丽的帽子而过度伤心,睡觉时做恶梦,等等,教 育幼儿应保持良好适当的情绪,任何情绪不应太过度是很重要的。 5.讨论:当自己或别人有不好的情绪时,应当如何调整和帮 助,学习一些简朴的调节情绪的方法。如说一句笑话,想想自己高 兴的事情,睡一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
22、 环节调整与思考: 教后反思和建议: 数学:到朋友家做客(二) 第三周 周四 《指南》链接: 活动目的: 1.学看社区地图,根据地址信息找到准确住处。 2.了解基本的方位关系,提高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6《到朋友家做客(二)》。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认读家庭住址卡片。 师:假如我们要去朋友家做客,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呢? (1)出示数张幼儿家庭住址卡片,引导幼儿认读卡片内容。引导幼儿观测家庭住址卡片XX社区15-2-402:这位小朋友住在哪
23、一幢楼?几单元?第几层?第几间? (2)请幼儿完整地说出这个小朋友的家庭住址。 2.出示社区地图引导幼儿寻找最合适的路线。 师:这几个小朋友同一个社区里,假如我们要去他们家做客,你们能快速的找到他们家吗?从哪个门口进入最合适?怎么走?(请幼儿画出从社区入口到目的地的路线,并说说理由) 小结:我们要去做客,要先观测社区楼号的排列规律,拟定最近的路线,再找楼号,最后找单元号、门牌号。 3.分组活动:去做客。 (1)集体解读操作方法。 师:今天小动物也邀请我们到它们家去做客,你能找到它们的家在哪里吗?去小动物家要先找到什么,再找到什么,最后找到什么? 师:我们先来找找熊猫的家在哪里?
24、1-106”这些数字各表达什意思? 师:小兔、小猴、小鸡、小象、小牛的家在几单元几室?找到之后,将小动物粘纸贴在相应的位置。 (2)幼儿分组操作 (3)分享、纠错并改正。 环节调整与思考: 教后反思和建议: 科学:桥的发展 第三周 周五 《指南》链接: 活动目的: 1、知道桥墩、桥梁、塔柱、拉锁等桥的组成部分及作用,在 决定桥面强度的因素,了解桥的发展史。 2、能提出想知道的关于桥的问题,积极参与桥的话题讨论 活动准备: 收集桥的图片资料。 活动过程: 1、教师组织幼儿交流,调动幼儿关于桥的已有
25、经验。 教师:你们有没有见过桥?在什么地方见过什么样的桥? 2、教师出示图片,引出关于桥的发展史的话题。 教师:这是人们最早造出来的桥,叫什么桥?是什么形状的? 教师:为什么人们要在这里建一座独木桥呢? 教师出示石板桥图片。 讨论:独木桥和石板桥哪个更坚固?为什么? 教师出示石拱桥图片,请幼儿比较石板桥和石拱桥。 教师出示铁索桥、斜拉桥、悬索桥的图片:这些是人们后来造的,看看桥面是靠什么架起来的?为什么不导致拱桥的样子呢? 3、引导幼儿提出自己感爱好的问题。 教师将幼儿提出的问题逐个在黑板上用图示记录,并和幼儿一起商议获得答案的途径。 环节调整与思考:
26、 教后反思和建议: 园本:各行各业的妈妈 第三周 周五 《指南》链接: 活动目的: 1.通过调查、交流,了解妈妈所从事工作的职业特点,知道妈妈工作的辛劳和不易,为妈妈的职业感到自豪。 2.知道不同职业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和理解别人。 活动准备: 完毕“妈妈职业调查——参观父母工作单位,了解父母工作内容”; 收集妈妈工作所需的用品。 收集所有妈妈工作照,按工种进行分类,做成PPT表格; 活动过程: 一、介绍妈妈的职业,引出话题。 1.幼儿大胆向同伴介绍,教师了解幼儿交流情况,适时引导
27、 2. 选取几位有代表性工作的家长(教师、医生、司机、警察等),请几位幼儿上来介绍。幼儿介绍时,投影仪呈现该家长的工作情景照。 3.教师根据幼儿介绍,对每一份工作和我们生活的关系给予价值性、认可性评价: 如医生:你爸爸是医生,能为别人看病,看来缺少这个职业真不行; 4.教师小结:每个小朋友的妈妈都有自己的工作,并且每一种工作都有自己的特点。由于有了你们妈妈的辛勤工作,我们才会有这么幸福的日子。 二、梳理、记录爸爸妈妈的职业,进一步了解职业的种类及其特性。 1. 教师逐个点击家长工作照:这是谁的妈妈?谁能看出他的工作是什么?工作时该做些什么事情? 2.教师根据幼儿提供的照片对各种
28、行业进行分类: 三、分享长大后想从事的职业,萌发幼儿爱各行各业的情感。 环节调整与思考: 教后反思和建议: 语言:傻小熊进城 第四周 周一 《指南》链接: 活动目的: 1.理解作品中角色的形象特点,结识城市中的重要场合。 2.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活动准备: 课件1、CD、幼儿读物6(傻小熊进城》。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播放故事CD。 幼儿根据听到的故事内容回答问题。 ——“傻小熊进城为什么找不到奶奶家?” ——“城里的房子有什么特别的地
29、方?” 幼儿再次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我们居住的城市里有哪些特别的房子?它们有什么用处?” ——“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小熊看到过哪些房子?” 2.观看教学课件《傻小熊进城》,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教师让幼儿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对话并适本地提问。 ——“小熊妈妈对小熊是怎么说的?让我们一起来对小熊说说。” ——“小熊为什么会感冒呢?” 提问质疑,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 ——“来到城里以后,小熊去过哪些地方?” ——“你看见过哪些特别的房子?那些房子的颜色为什么都不同样?” ——“你喜欢小熊吗?为什么?” 3.交流互动,提高经验: 教师和幼儿交流。 ——“我们的城市中
30、尚有哪些特别的场合?” ——“你喜欢我们的城市吗?为什么?” 幼儿阅读故事,加深理解。 环节调整与思考: 教后反思和建议: 音乐:不再麻烦好妈妈 第四周 周一 《指南》链接: 活动目的: 能用不同的表现方法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努力控制自己,按节拍唱出×× 0× ︳节奏中休止符后的歌词部分。 活动准备: 了解幼儿在家自我服务的情况。 活动过程: 1、以谈话方式引出主题。 谈谈在家里做事的情况,哪些事情是自己做的,哪些事情还要妈妈做。 2、幼儿学唱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1)教师范唱。唱完后请幼儿
31、说说歌中的内容,教师整理成歌词,朗诵给幼儿听。 (2)幼儿跟着教师随音乐节奏学念歌词。 (3)幼儿跟随教师轻声学唱。提醒幼儿注意倾听教师是如何唱×× 0× ︳中的休止符后的歌词的,并让幼儿单独练习这一部分。 3、引导幼儿探索歌曲前后部分的不同表现手法。 教师和幼儿共同分析这首歌曲中所表现的情感,讨论如何唱这首歌,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启发:你们已经长大了,自己能做自己的事,心里感到怎么样。 想一想应当用什么唱法来唱这部分歌词(跳跃、欢快)。最后两句是说你们不乐意麻烦好妈妈,并且表达了对妈妈的爱,想一想,应当用什么方法唱这两句歌词(连贯、抒情)。 环节调整与思考:
32、 教后反思和建议: 语言:新房子和老房子 第四周 周二 《指南》链接: 活动目的: 1.能用较连贯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生活的美好。 2.学习在小组讨论中轮流发言并耐心倾听。 活动准备: 1.收集活动资料,供幼儿张贴的大版面。 2.课件1、CD《小风筝、老风筝游上海》。 活动过程: 1.经验分享: 教师出示与幼儿一起收集的新、老房子的图片,幼儿互相交流自己收集的信息。 教师和幼儿重点围绕“新房子和老房子的不同点”进行比较讨论。 2.拓展话题: 看《小风筝、老风筝游上海》课件:从故事开始至“两
33、只风筝就这样飞啊,看啊,说啊,争论不休:一个说新上海好,一个说旧上海好,一个说新房子好,一个说旧房子好”。 教师提问。 ——“你听到了什么?小风筝和老风筝各自看到了什么?” ——“它们为什么发生争执?” 引发幼儿对“新的东西好,还是老的东西好”发表不同见解。 听故事后半部分内容。 ——“故事里,小风筝和老风筝的意见最后有没有达成一致?” ——“你们认同它们的想法吗?” 3.幼儿阅读故事: 幼儿阅读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设疑。 ——“它们约好2023后再来游览一次,你们觉得那时它们会看到什么呢?” 鼓励幼儿大胆畅想,各抒己见。 环节调整与思考:
34、 教后反思和建议: 社会:有用的邮局 第四周 周三 《指南》链接: 活动目的: 1.了解邮局及邮局工作人员的工作特点。 2.学习有重点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倾听同伴的介绍。 活动准备: 幼儿在本活动前已参观过邮局,幼儿操作材料6《有用的邮局》。 活动过程: 1.回忆交流: 幼儿自由交流各自的参观感受。 ——“参观邮局时,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邮局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引导幼儿学会倾听同伴的发言。 ——“你从别人的发言中,了解了些什么?” 2.梳理对邮局的结识: 教师与幼儿一起交流对邮局的结识。 ——“邮局的标志性颜色是什
35、么?”(绿色)。 ——“邮局里有些什么设施与物品?”(邮箱、秤、电脑、信封、汇款单等)。 ——“邮局有哪些功能?”(寄信,汇钱,寄包裹,打电话,储蓄,订阅报纸、刊物,代收煤气费、电话费、自来水费等。) 了解邮递员的工作情况及邮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邮递员的衣服有什么特点?他们重要做哪些工作?”(投递、收发。) ——“人们到邮局里来做些什么事情?” 3.阅读幼儿操作材料《有用的邮局》: 幼儿看操作材料《有用的邮局》,进一步了解邮局的功能以及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环节调整与思考: 教后反思和建议: 美术:
36、我设计的邮票 第四周 周四 《指南》链接: 活动目的: 1、欣赏邮票,进一步了解邮票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邮票的特点设计邮票。 3、体验用多种绘画材料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签字笔、水彩笔、剪刀、多媒体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邮票 1、感知邮票的用途 谈话导入:昨天我给远方的朋友寄了一封信件。今天早上邮递员叔叔却给我退了回来,小朋友帮我看看,这是为什么呀? 2、播放PPT,引导幼儿观测邮票的特点。 (1)欣赏各种各样的邮票,开阔幼儿视野。 (2)引导幼儿关注邮票的重要特点。 二、设计邮票。 1、激发幼儿设计邮票的欲望。 教师:“老师准备了
37、一个大型的集邮册,我想邀请小朋友当邮票设计师,把设计好的邮票放到这个大大的集邮册里,让爸爸妈妈欣赏,怎么样?” 2、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充足表述自己的设计思绪。 3、出示邮票范例,强化邮票的特点。 4、教师提出作画规定: (1)先设计邮票的图案。 (2)设计好图案后,将面值、中国邮政等字写上。 (3)最后剪花边时注意安全使用剪刀,垃圾放在篮子里。 5、幼儿设计制作邮票,教师巡回指导。 三、解读邮票 1、引导幼儿把作品张贴到集邮册上。 2、幼儿解读邮票的设计内容,教师及时记录。 环节调整与思考: 教后反思和建议: 健
38、康:硬硬的壳、香香的肉 第四周 周四 《指南》链接: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结识几种植物的果实或果仁,知道这些果实对脑的发育特别有益。 2.让幼儿学习吃硬果类食物的方法,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文明习惯。 活动准备: 核桃、板栗、龙眼、松子、瓜子、花生、杏仁等硬果类食物若干, 让每位幼儿能有一份。 活动过程: 1.猜谜引出课题,幼儿若猜对,就出示相应食物。 (1)谜面: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谜底:花生。 (2)谜面:有个黑宝宝,历来不开口,要是一开口,没准掉舌头。 谜底:西瓜子。 (3)谜面:壳儿硬,壳儿脆,四个姐妹隔墙睡,从小到大背靠背, 盖的一
39、床疙瘩被。谜底:核桃。 2.让幼儿说出这些食物的重要共同点:都是植物果实、硬壳、有仁、肉香。 3.让幼儿讨论:尚有哪些食物也有硬硬的壳、香香的肉? 4.向幼儿介绍硬壳的食物的营养价值很高,经常吃,能使脑袋变得更聪明。 5.教师示范如何取出核桃仁、瓜子仁…… 6.教师将事先准备的各种食物分给幼儿品尝,幼儿自己剥、磕,品尝香香的肉。 7.请幼儿将吐出或剥下的果壳、果核放在指定地方,不随地乱丢,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文明习惯。 环节调整与思考: 教后反思和建议: 数学:奇妙的图形 第四周 周四 《指南》链接: 活动目的
40、 1、学习在表格的相应位置勾画记录图形的三项特性。 2、能根据表格勾画出的三项特性,选取图形并贴在表格的相应位置。 3、积极参与讨论活动,大胆讲述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教具放大的表格,水彩笔,几何图形若干,固体胶、学具幼儿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1、结识图形特性表格。 这些图形的特性,我们在表格上能找到吗? 2、学习在表格中勾画图形特性。 今天我们就要在表格中勾画出每个图形的大小、颜色、形状的特性,打勾的时候一定要对照第一排的特性标记,勾在这个图形同一排的位置上。 3、学习根据勾画的特性选贴图形。 “仔细看看这张表格与第一张有什么不同?它是请小朋友干什么?”“
41、我们一起把第一排的三个勾读一读。”“谁来根据这一排勾画的三个特性选图形,并给它贴在应当贴的位置?其他的小朋友帮助检查。”“大家看他做得对吗?为什么?” 二、小组活动。 1、为图形勾画特性。 “请你为图形勾画出大小、颜色、形状的特性。一定要在与这个图形同一排的位置上打勾,勾画后把三个勾连起来读一读,看看与前面的特性是否同样。” 2、5以内的分解与组成。 三、活动讲评。 挑选做的有问题的操作纸讲评。 环节调整与思考: 教后反思和建议: 科学:骨骼大透视 第四周 周五 《指南》链接: 活动目的: 1、知道骨骼是人体
42、的支架,初步了解骨骼的名称和作用。 2、懂得一些保护骨骼、促进骨骼生长的方法。 活动准备: X光片(手臂、腿、胸部);PPT:脊椎骨、全身骨骼图文字卡:支撑、保护;好习惯、有营养; 活动过程: (一)我的支架 小结:骨头长在皮肤和肉的里面,我们看不到,但能摸到。有一种机器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骨头。 (二)看X光片,认身体部位(腿部、胸部、脚部) (三)人体骨骼。 1、看了这张图,你能知道些什么关于骨头的知识?引导幼儿关注: 腿部、头部、胸部、腹部、手、脚 2、对你不知道的地方提问,互相解答或老师解答。 3、人体有这么多的骨头,骨头有什么用呢?(支撑身体、保护内脏)
43、出示文字卡:支撑、保护小结:有的骨头能支撑我们的身体,比如:脊椎骨、腿上的、手臂上的骨头;有的骨头可以保护内脏。比如:肋骨做几个动作,感受骨头的作用。立正,手臂前伸;摸一摸,感觉骨骼的保护作用:头盖骨、肋骨。 4、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骨头,到底有多少块骨头呢?自己摸一摸,或是数一数图,估计一下。 大人有206块,为什么有那么多?看看手骨图,知道人体的有些部位是有许多小骨头组成。 小朋友的骨头在不断地长4、骨头在长,会有什么变化呢?(长长、合并、变硬) (四)让骨头长得好 师幼共同小结,提高:喝牛奶、晒太阳、运动等。 环节调整与思考:
44、教后反思和建议: 园本:猜猜我有多爱你 第四周 周五 《指南》链接: 活动目的: 1、在优美的意境中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发展幼儿的扩散性思维,学习以具体的动作、语言来表达抽象的情感。 3、引导幼儿感悟真挚深切的亲子深情,并能勇敢地表达出来:“我爱你就像……”。 活动准备: 《猜猜我有多爱你》画册一本, PPT课件,配乐。黑板,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师出示画册,看着封面说书名和图片上的内容。 小结:这本书上的故事讲的是猜猜兔妈妈和兔宝宝之间有多爱对方的事。那他们到底有多爱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 二、师配合 PPT讲述故事。 1、师讲
45、述第一段 师提问:小兔子说她有多爱妈妈?她用了一个什么动作来表达她的爱?(幼儿模仿动作:把手张开) 师提问:小兔子用什么动作来表达他对妈妈的爱? 幼儿说出一个动作,并学说:我爱你就像……那么…… 师小结刚才幼儿学说的动作和语言。来表达小兔子对妈妈的爱。 3、师出示画面丰富的那张图片:他们说着说着,猜着猜着,来到了山脚下,他们看到了什么?小兔子又会想到用什么方法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呢? 三、师出示自制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达对周边的人们的爱呢? 请幼儿来当小兔,谁当兔妈妈?请幼儿互相称小兔子和兔妈妈。 师:除了老师黑板上的这些,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表达自己对周边
46、人的爱呢?(幼儿自己发言) 师小结:我们生活周边尚有很多东西可以让我们来表达自己的爱。 环节调整与思考: 教后反思和建议: 语言:动物网吧 第五周 周一 《指南》链接: 活动目的: 1.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网络能传播各种信息。 2.能结合已有经验续编故事。 活动准备: 活动前幼儿已大体了解网吧的含义,课件1、CD、幼儿读物6《动物网吧》。 活动过程: 1.引出故事内容: 出示幼儿读物《动物网吧》,引导幼儿观测。 ——“这是什么地方?”——“在动物网吧里会发生什么事?” 幼儿听故事,大体了解故事。
47、2.听看结合,理解故事内容: 幼儿观看课件1《动物网吧》,边看边思考以下问题。 ——“动物网吧里,猴哥哥帮助了哪些朋友?” ——“猴哥哥是怎么帮助这些朋友的?” ——“猴哥哥在网上查阅了哪些资料呢?”“猴哥哥是怎么查阅资料的?” ——“这些朋友后来都去干什么了?” 3.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续编故事: 启发幼儿思考。 ——“尚有哪些小动物想请猴哥哥帮忙?上网可以查到什么信息?” 幼儿自由结伴,采用表演、绘画、讲故事等形式进行交流。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交流情况。 4.联系生活经验进行讨论: 幼儿介绍自己熟悉的网站,也可提出疑问,与同伴共同解决。 幼儿互相讨论。 —一“人
48、们还可以通过上网做哪些事情?” ——“上网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环节调整与思考: 教后反思和建议: 音乐:数高楼 第五周 周一 《指南》链接: 活动目的: 1.初步理解歌词,学习附点音符的演唱方法。 2.喜欢参与集体演唱活动。 活动准备: 幼儿已在活动前观测过高楼,CD《数高楼》。 活动过程: 1.理解歌词 教师将歌曲CD播放两遍。 ——“老师请大家听一首歌,你们能听出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吗? 幼儿回答,教师唱出幼儿回答的内容并示意幼儿模仿。 教师归纳:这是一首反映哥哥(姐姐)带着弟弟在数高楼的歌,它的歌名
49、叫《数高楼) 2.学唱歌曲: 教师用比较慢的速度,清唱歌曲两遍。 ——“谁能用唱的方法,将自己听到的歌词告诉大家?” 教师分句教幼儿学唱歌曲,告诉幼儿这首歌曲提成唱和说两部分。 教师用比较的方法(有附点的唱法和没附点的唱法),让幼儿感受和理解附点音符。 幼儿学唱歌曲中带有附点音符的乐句。 3.集体演唱 幼儿列队演唱歌曲。 幼儿按性别分组或按教师与幼儿分组,分别表演唱和说的部分。 环节调整与思考: 教后反思和建议: 数学:分饼干 第五周 周二 《指南》链接: 活动目的: 1、在
50、对的感知图形的基础上,学习按图形的某一特性(颜色、形状、大小)进行分类。 2、能快乐地参与操作活动,并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 活动准备: 快乐数学 活动过程: 一、进车间 1、小朋友你们爱吃饼干吗?现在我们要到饼干厂工作了,这边是"红红饼干"那边是"绿绿饼干",请戴绿袖套的工人到"绿绿饼干"那里去,那么戴红袖套的呢?(幼儿根据套袖颜色分别找到位置。) 2、幼儿操作发现5的分合方法,教师记录,将5的4种分合方法有规律的搬进组成楼房。 二、分饼干 1、教师戴厂长的头饰操作幻灯片,引导幼儿指认图形--我们厂的饼干可真多呀,谁来介绍一下,有些什么样的饼干?幼儿根据幻灯中显示的图片讲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