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共 12 页)2009 年全国高考政治试卷(全国卷年全国高考政治试卷(全国卷)一、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部分 1(3 分)某小企业 2008 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 8 元,产量为 10 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 6 元。如果该企业 2009 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 2009 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 2008 年相比()A增加 8 万元 B增加 6 万元 C减少 14 万元 D不变 2(3 分)某餐馆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 5%小明和爸爸去该餐馆吃饭共消费 200 元,在结帐索要发票时被告知,如果不要发票,可以获得一瓶价值 4 元的饮
2、料,小明和爸爸表示接受。上述做法()使餐馆少缴 6 元税款 使餐馆多获得 6 元收益 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不利于刺激消费需求。A B C D 3(3 分)当下,我国很多地方摊贩经营非常活跃,但存在经营不规范现象。有的地方以建立固定经营场所的方式给小贩提供经营空间,加强市场管理,规范摊贩的经营行为。促进这类个体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现按劳分配的收入分配原则 扩大政府调控范围 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就业 方便群众的日常生活。A B C D 4(3 分)某鸭梨产区建立恒温库储存鸭梨,为反季销售提供了条件,也为梨农增收提供了保障,据测算,没储存 1 千克鸭梨可增加收入 0.5 元,这一做法表明()A商品
3、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 B延长农产品储存时间可提高农民收入 C商品销售环节可创造更大的价值 D商品的储存成本提高了商品价值 5(3 分)“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在些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这一论述表时,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 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 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A B C D 6(3 分)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
4、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A B C D 71978 年安徽小岗村 18 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2006 年 1 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
5、式发展的新阶段。回答 78 题。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这说明()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 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财富经验和规律 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识 致富道路因时因地而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A B C D 81978 年安徽小岗村 18 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2006 年 1 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回答 78 题。小岗村
6、农户做出分田到户和重新走上合作经济道路的两次重大决策都促进了当代经济发展。这说明正确的决策()有利于创造条件促进社会发展 符合客观条件发展变化的要求 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创造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规律。第 2 页(共 12 页)A B C D 9(3 分)2009 年初,在 G 市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一位人大代表提出:现在市金融危机期间,打工者有份工作就不错了,政府应废除最低工资标准,工资由时常决定。该代表的观点引发了社会广泛议论。在下列有关该问题的议论种,正确的观点是()作为人大代表不能只站在企业经营者的立场发表意见 该代表在人大会上具有自由发言而不受追究的权利 该代表可以将自己的观
7、点写成议案向市人代会提交 该代表的言论过于偏激,应撤销其人大代表的资格。A B C D 10(3 分)2008 年 12 月 27 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 2008 年 12 月 27 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公布,自 2009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全国人大工作程序需要得到国家主席的认可 国家法律只有经过国家主席签署才具有法律效力 国家主席作为国家机构具有审查法律的权力 国家主席作为国家机构具有颁布法律的权力。A B C D 11(3 分)2008
8、 年,民主党派成员有 40 多人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担任省部级领导职务。民主党派成员担任政府领导职务()表明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参与执政 坚持了我国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基本政治制度 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政治协商的重要形式 是保障我国民主党派实现参政议政的基本条件。A B C D 12(3 分)1990 年以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保持在 20%左右。2007 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为 2025.5 亿美元,提前三年实现了 2000 亿美元的目标。这表明()中国与东盟的友好合作关系得到迅速发展 中国与东盟的共同利益明显增加 东盟上升为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 东盟发展为世界政治力量的重
9、要一极。A B C D 二、材料题二、材料题 13(32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材料一 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2008 年冬到 2009年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 8 个省市遭遇 50 年来的特大旱灾,受面积达 1.57 亩。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拔资金、物资,组织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全力抗旱救灾,取得 显著成果。材料二 2009 年 3 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按照条例,在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内各有关单位
10、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材料三 以往,有些干旱地区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浸灌抗旱,加剧了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的断流;有些干旱地区却发展诸如高尔夫球场、造纸厂等高耗水型产业,造成雪上加霜;有些地区采取人工增雨作业,但受雨云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解决干旱问题;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来得缺位,只能靠天吃饭。(1)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抗旱工作。(2)运用相关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协调水资源利用与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第 3 页(共 12 页)(3)政府为什么必须承担抗旱救灾的职责?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在抗旱救
11、灾中履行了怎样的国家职能。(4)结合材料,说明在抗旱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14(20 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到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 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 16 世纪,在 1718 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欧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这趟、咖啡
12、、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 材料二 三角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资本来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资本论 英国资产阶级将被迫在印度实行的一切,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但是,有一
13、点他们是一定能够做到的,这就是为这两者创造物质前提。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国际贸易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现代贸易与历史上的三角贸易相比有何区别?(2)结合材料,分析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二重性,并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第 4 页(共 12 页)第 5 页(共 12 页)2009 年全国高考政治试卷(
14、全国卷年全国高考政治试卷(全国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部分 1(3 分)某小企业 2008 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 8 元,产量为 10 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 6 元。如果该企业 2009 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 2009 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 2008 年相比()A增加 8 万元 B增加 6 万元 C减少 14 万元 D不变【考点】22: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的关系。1单个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必要劳
15、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2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解答】“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某小企业生产的甲种商品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 6 元出售。该企业 2008 年甲种商品为 10 万件,销售收入为 106 元=60 万元。如果该企业 2009 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10%,该企业 2009 年甲种商品为 10(1+10%)=11 万件,其它条件不变,所以,该企业的销售收入为 116 元=66 万元,所以,比上年度销售收入增加 6 万元
16、。故选:B。【点评】本题与前两年的高考计算题相比较,从计算的角度要简单一些,但对“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两个陌生的概念比较费解。通过读题,从“某小企业生产一件甲种商品”必需明白“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在本题中是指个别劳动时间,其次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应理解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该商品的价值。2(3 分)某餐馆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 5%小明和爸爸去该餐馆吃饭共消费 200 元,在结帐索要发票时被告知,如果不要发票,可以获得一瓶价值 4 元的饮料,小明和爸爸表示接受。上述做法()使餐馆少缴 6 元税款 使餐馆多获得 6 元收益 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不利于刺激消费需求
17、。A B C D【考点】7X:违反税法的表现及处理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违反税法的表现及处理 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欠税,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抗税,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解答】说法错误,小明和他爸爸的本次消费,餐馆应该缴纳的营业税为 10 元,现在不要发票,餐馆就少缴 10 元税款;符合题意,小明和他爸爸的本次消费,餐馆应该缴纳的营业税为 10 元,而赠送一瓶价值 4 元的饮料代替,这样餐馆就不用缴纳税款,多获得
18、 6 元收益;符合题意,消费者不索要发票,一旦出现意外,没有维权的依据,不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说法错误,消费者不要发票,餐馆送一定数额的礼品,有时也会吸引人们的消费;故选:B。【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3(3 分)当下,我国很多地方摊贩经营非常活跃,但存在经营不规范现象。有的地方以建立固定经营场所的方式给小贩提供经营空间,加强市场管理,规范摊贩的经营行为。促进这类个体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现按劳分配的收入分配原则 扩大政府调控范围 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就业 方便群众的
19、日常生活。A B C D 第 6 页(共 12 页)【考点】4E: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义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义 促进生产力发展、繁荣活跃市场、增加就业和收入、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解答】不合题意,因为“按劳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范围内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而材料和本题设问很显然是个体经济;符合题意,材料中根据我国很多地方摊贩经营非常活跃,但存在经营不规范现象的现象,政府的行为也正是为加强管理而
20、实施,有利于扩大政府调控范围;不合题意,从材料中不能体现从事这类个体经济的人是低收入群体,更体现不出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符合题意,方便群众的日常生活是个体经济的作用之一。故选:D。【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4(3 分)某鸭梨产区建立恒温库储存鸭梨,为反季销售提供了条件,也为梨农增收提供了保障,据测算,没储存 1 千克鸭梨可增加收入 0.5 元,这一做法表明()A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 B延长农产品储存时间可提高农民收入 C商品销售环节可创造更大的价
21、值 D商品的储存成本提高了商品价值【考点】26:影响价格的因素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升。2、价值决定价格:一般来说,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解答】A 符合题意,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从题中“反季节销售”“梨农增收”“每储存 1 千克鸭梨可增加收入 0.5 元”等有效信息可以看出,鸭梨增收的主要原因是恒温储存,反季销售,这都是受供求关系影响;B 不合题意,延长农产品储存时间是本题中反季节销售的一个条件,是反季节销售而不是延长农产品储存时间造成梨农收入的
22、提高;C 说法错误,商品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商品的生产环节中确定的,因此商品销售环节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D 不合题意,材料中的梨农并不是通过增加商品的储存成来提高商品价值的,而是通过“反季销售”来改变商品的供求,从而提高收入的。故选:A。【点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之一,我们应学会从试题中提取有效信息和核心信息,对其进行分析整合,得到正确的答案。本题难度适中。5(3 分)“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在些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这一论述表时,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能够改
23、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 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 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A B C D【考点】GH: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解答】说法错误,“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是一种意识,唯物主义认为,规律具有客观性,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不能被改变的;符合题意,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
24、的积极参与,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说法错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所以意识是不可能摆脱物质条件的制约的。第 7 页(共 12 页)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运用此方法的前提是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难度不大。6(3 分)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灾难”
25、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A B C D【考点】HK: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矛盾的同一性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解答】符合题意,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作为“灾难”与“进步”的矛盾双方,包含着向矛
26、盾对立面转化的趋势。说法错误,矛盾双方的转化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这种转化不是无条件的。符合题意,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的相互转化即是矛盾同一性的体现,故“灾难”向“进步”的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说法错误,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对事物变化发展有决定作用,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具有影响作用。因此,不能说外因在事物发展中具有决定作用。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运用此方法的前提是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难度不大。71978
27、年安徽小岗村 18 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2006 年 1 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回答 78 题。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这说明()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 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财富经验和规律 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识 致富道路因时因地而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A B C D【考点】GB: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GO:实践是认识
28、的基础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规律的普遍性、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规律的普遍性 原理: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解答】符合题意,“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说明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说法错误,规律
29、是客观的,只能认识和利用规律,而不能创造规律;符合题意,材料中小岗村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不断探索致富之路,说明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识;说法错误,该观点认识到了致富道路的特殊性,看到了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运用此方法的前提是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难度不大。第 8 页(共 12 页)81978 年安徽小岗村 18 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2006 年 1 月,该村决定
30、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回答 78 题。小岗村农户做出分田到户和重新走上合作经济道路的两次重大决策都促进了当代经济发展。这说明正确的决策()有利于创造条件促进社会发展 符合客观条件发展变化的要求 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创造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规律。A B C D【考点】GG:意识的能动作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能动作用最突出的体现):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不同性质的意识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在正确的意识指导下,促进事物发展,错误意识指导下阻
31、碍事物发展。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积极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解答】正确,“正确的决策”是意识,在正确的意识指导下,促进事物发展,因此,正确的决策有利于创造条件促进社会发展;正确,“正确的决策”是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实际的正确反映,因此,符合客观条件发展变化的要求;错误,违背了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观点,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是错误的;错误,没有
32、认清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只能认识和利用规律,而不能创造规律。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应用知识能力,难度一般。我们做每一道政治选择题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对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甄别、遴选,平时要注意夯实基础,培养能力 9(3 分)2009 年初,在 G 市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一位人大代表提出:现在市金融危机期间,打工者有份工作就不错了,政府应废除最低工资标准,工资由时常决定。该代表的观点引发了社会广泛议论。在下列有关该问题的议论种,正确的观点是()作为人大代表不能只站在企业经营者的立场发表意见 该代表在人大会上具有自由发言而不受追究的权利 该代表可以将自
33、己的观点写成议案向市人代会提交 该代表的言论过于偏激,应撤销其人大代表的资格。A B C D【考点】BL: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1)我国各级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县乡两级为直接选举,以上为间接选举。任期五年。(2)人大代表的职责: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人大代表的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解答】说法错误,该人大代表提议,在金融危机期间,废除最低工资标准,该建议是站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立场做出的,而不是只站在企业经营者的
34、立场发表意见;符合题意,人大代表具有发言表决免责权,因此人大代表在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发言、表决具有不受法律追究的权利;符合题意,人大代表具有提案权,因此,该代表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写成议案向市人代会提交;说法错误,人大代表具有在人大各种会议上发言、表决免责的权利,所以即使该代表言论过于偏激,也不能撤销其人大代表的资格;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10(3 分)2008 年 12 月 27 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
35、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 2008 年 12 月 27 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公布,自 2009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第 9 页(共 12 页)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全国人大工作程序需要得到国家主席的认可 国家法律只有经过国家主席签署才具有法律效力 国家主席作为国家机构具有审查法律的权力 国家主席作为国家机构具有颁布法律的权力。A B C D【考点】BK: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题目考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A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B地位: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
36、它监督。C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解答】说法错误,题干中,全国人大修订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灭法,在法律制定的过程中,全国人大的工作程序无须得到国家主席的认可,故排除。说法正确,该法制定、通过后,须经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后,方得到公布、施行,说明国家法律只有经过国家主席的签署才具有法律效力,故入选。说法错误,国家主席在法律公布过程中,只具有签署通过法律的权力,不具有审查法律的权力,故排除;说法正确,该法经国家主席签署后公布、施行,说明国家主席作为国家机构具有颁布法律的权力,故入选。故选:D。【点评】题目难
37、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11(3 分)2008 年,民主党派成员有 40 多人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担任省部级领导职务。民主党派成员担任政府领导职务()表明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参与执政 坚持了我国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基本政治制度 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政治协商的重要形式 是保障我国民主党派实现参政议政的基本条件。A B C D【考点】BQ: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1)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38、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基本内容: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者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解答】说法错误,在我国,执政的只能是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只能参政;符合题意,民主党派成员担任政府领导职务坚持了我国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基本政
39、治制度;符合题意,民主党派成员担任政府领导职务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政治协商的重要形式;说法错误,民主党派成员担任政府领导职务不是保障我国民主党派实现参政议政的基本条件;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知识的再认,难度不大。要求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夯实基础知识,强化记忆和理解。12(3 分)1990 年以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保持在 20%左右。2007 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为 2025.5 亿美元,提前三年实现了 2000 亿美元的目标。这表明()中国与东盟的友好合作关系得到迅速发展 第 10 页(共 12 页)中国与东盟的共同利益明显增加 东盟上升为中
40、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 东盟发展为世界政治力量的重要一极。A B C D【考点】C4: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1)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内容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基本形式有竞争、合作和冲突。(2)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国家利益不是抽象的,归根结底是该国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解答
41、】符合题意,“1990 年以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保持在 20%左右。2007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为 2025.5 亿美元,提前三年实现了 2000 亿美元的目标”表明中国与东盟的友好合作关系得到迅速发展,说明中国与东盟的共同利益明显增加;说法错误,东盟并没有上升为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不合题意,材料只是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增长情况,并不能由此得出“东盟发展为世界政治力量的重要一极”的结论。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和材料无关以及本身说法错误的,剩下的就是正确的选项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
42、本题难度适中。二、材料题二、材料题 13(32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材料一 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2008 年冬到 2009年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 8 个省市遭遇 50 年来的特大旱灾,受面积达 1.57 亩。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拔资金、物资,组织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全力抗旱救灾,取得 显著成果。材料二 2009 年 3 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按照条例,在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
43、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材料三 以往,有些干旱地区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浸灌抗旱,加剧了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的断流;有些干旱地区却发展诸如高尔夫球场、造纸厂等高耗水型产业,造成雪上加霜;有些地区采取人工增雨作业,但受雨云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解决干旱问题;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来得缺位,只能靠天吃饭。(1)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抗旱工作。(2)运用相关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协调水资源利用与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3)政府为什么必须承担抗旱救灾的职责?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在抗旱救灾中履行了怎样的国家职能。(4)结合
44、材料,说明在抗旱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考点】8C: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和目标;8J:转变经济发展方式;B2:我国政府的职能;GD: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H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题目考查国家更宏观调控的手段和目标,问题属于说明类题目,分析材料我们可知国家积极通过经济手段推动抗旱工作,从财政的支持,技术的推广以及价格杠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等措施,学生可以结合三方面进行回答。(2)题目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属于措施类题目,结合材料我们可知水资源的利用与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密切的联系,需要保证农业有生产用水,否则确不能保粮食安全,同时还需要加大水
45、资源的利用和开放,发展节水型产业,同时需要合理分配水资源,合理措施即可(3)题目考查我国政府的职能,问题分为两个小问,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政府需要承担责任是因为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第二问是体现了政府如何履行政府职能,政府调动公共资源保证粮食生产,主要履行的是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各级政府组织力量帮助农村抗旱救灾,体现的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第 11 页(共 12 页)(4)题目考查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结合材料我们发现国家首先坚持实事求是观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认识抗旱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同时坚持实践的观点,在实
46、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解决问题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把抗旱当做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等角度进行分析,【解答】(1)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改革灌溉方式;运用价格杠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人们节约用水。(2)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首先要保证农业生产用水,确保粮食安全;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水资源开发与循环利用,大力发展节水型产业;合理分配用水,保证三大产业协调发展。(3)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农民遇上严重旱害,需要国家帮助救灾,国家组织抗旱救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是政府
47、依法履行职责、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为了抗旱救灾,政府调动公共资源保证粮食生产,主要履行的是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各级政府组织力量帮助农村抗旱救灾,体现的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4)坚持实事求是观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认识抗旱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践观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当地情况的抗旱措施;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把抗旱当做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并考虑抗旱活动对自然较近的和较远的影响。【点评】(1)题目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应变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具有灵活的思考能力,但是在回答的过程中
48、不能脱离材料的中心思想和教材的知识点。(2)题目难度一般,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措施类型题目,学生可以采用“教材+材料”的模式,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回答,合理即可(3)题目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原因类型题目,在解答的过程纵需要明确题干的主体是什么,围绕题干主体确定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回答即可,同时为避免在回答的过程中漏答误答,学生可以采用先罗列教材知识点后跟随材料相关信息的方式回答。(4)题目难度较大,问题属于分析说明题目,解答此类题目一般做
49、到“两审读,一发散,一结合”。所谓“两审读”,第一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一发散”就是依据设问或者主干信息,明确问题核心,以问题核心为中心,发散相关有效知识点。“一结合”,结合发散指向与设问核心,正确作答。14(20 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到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 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 16 世纪,在 1718 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
50、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欧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这趟、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 材料二 三角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资本来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