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36 ,大小:440.50KB ,
资源ID:4859872      下载积分:2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48598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安徽省九大产业振兴发展规划.doc)为本站上传会员【精****】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安徽省九大产业振兴发展规划.doc

1、安徽省九大产业振兴发展规划- 332 -2020年5月29日文档仅供参考安徽省九大产业振兴规划(征求意见稿)安徽省经济委员会二九年二月目 录一、安徽省九大产业振兴规划要点1二、安徽省钢铁工业振兴规划32三、安徽省汽车产业振兴规划58四、安徽省有色金属工业振兴规划70五、安徽省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91六、安徽省轻工业振兴规划110七、安徽省石化工业振兴规划129八、安徽省纺织工业振兴规划151九、安徽省船舶工业振兴规划168十、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181安徽省九大产业振兴规划要点为抢抓机遇,尽快实现与国家九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无缝对接,根据省政府部署,我委积极行动,在已发布的安徽省工业领域八大支

2、柱产业规划基础上,紧紧围绕”振兴”二字,研究制订了我省 九大产业振兴规划,要点如下:一、制订和实施产业振兴规划的重要意义1、九大产业在我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九大产业,是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我省九大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494.1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2.0%;工业增加值为1960.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6.4;总资产为5324.4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总资产的67.6;实现利润274.3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利润的76.2;上缴税金320.7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税金的74.

3、0。九大产业命系我省工业经济的命脉,钢铁、石化、有色金属是我省重要基础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和船舶业做为关键的基础装备工业,是国防军工建设的重要载体,轻工、纺织产业极大地解决了我省做为农业大省的”三农”问题。 2、九大产业当前发展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一是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正逐步显现。 10月份,我省粗钢、钢材、有色金属、汽车、内燃机、彩电、布、绒线、焦炭、烧碱等产品都呈负增长,一些多年来高速增长的行业龙头企业当月出现了亏损。从当前工业主要指标看,下滑势头仍在加剧,压力、风险进一步积累。 二是发展方式粗放是当前困难的重要内因 。当前一些产业和骨干企业生产经营出现的困难,固然有国际金融危机不可抗拒的

4、影响的外因,也有工业发展方式粗放等一些内因。我省九大产业虽各具特点,但产业层次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弱、国际竞争力不强,大多数的产品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低端,大而不强是其共性问题。三是在全国占比依然较低。 ,我省九大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九大产业的比重为 2.0%;工业增加值占全国九大产业的比重为2.2%;总资产占全国九大产业的比重为2.2%;利润占全国九大产业的1.5%;税金占全国九大产业的2.4%。分产业情况具体见表(单位:亿元): 产业 工业总产值 占全国同业比 利润 占全国同业比钢铁 830.9 2.3% 41.8 1.7%有色 663.3 3.3% 23.5 1.5%装备制造 1116.

5、0 2% 57.7 1.7%汽车 697.7 8.8% 25.7 1.8%石化 807.6 1.7% 25.8 1.2%轻工 1877.4 2.4% 84.6 1.8%纺织 339.5 1.1% 5.2 0.4%船舶 30.0 1.2% 3.2 1.4%电子信息 131.6 0.4% 6.8 0.5%合 计 6494.1 2.0% 274.3 1.5%因此,制订和实施好九大产业振兴规划不但是确保我省工业平稳较快增长、增强后劲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更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促进我省工业领域结构调整、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规划结合当前宏观形势和各产业实际情况,对发展目标进行了调整,并提出了

6、政府层面上的对策措施,突出了技术改造、布局调整、自主创新、淘汰落后、企业兼并重组等内容,形成了有目标、有重点、有抓手、务求实效的行动方案。二、产业振兴规划的要点总体目标是:到 ,我省九大产业争取实现工业总产值11400亿元,年均增长15%。 ,九大产业规划投资项目4783项,总投资5136亿元。其中,技术改造项目2389项,总投资4260亿元,技术创新项目561项,总投资159亿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897项,总投资596亿元,小企业上规模项目936项,总投资121亿元。各产业具体如下: 钢铁产业(一)现状自”十五”末以来,我省钢铁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钢铁产业在全省工业中的支柱地位

7、更加显现,我省已成为中国重要的钢铁生产、科研、教育培训基地。 ,我省钢铁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42亿元,实现利税112亿元,利润53亿元。 ,全省钢铁产业生产生铁1517万吨,钢1663万吨,钢材1769万吨;铁矿石1799万吨,产品产量分别占全国比重的3.2、3.4%、3.1%、2.5%。分别位于全国第9、9、10、6位。其中生铁、钢材较上年前移1位,铁矿石前移2位。 ,我省钢铁产业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淘汰落后工作,促进了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二)当前形势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向实体经济冲击,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慢,对我省钢铁产业已产生了严重影响。1、市场急剧萎缩,产量大幅下降。 11月份,我

8、省钢产量111万吨,同比下降29.8 %,12月份,钢产量124万吨,同比下降18.4 %,重点生产企业普遍减产。2、过剩矛盾凸显,价格急剧下跌。全国有近四分之一的钢铁产能需在国际市场消化,一旦钢材出口受阻,钢材价格就急剧下跌。 11月末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跌至102.3点,多数普碳品种钢材价格已从最高价4500元/吨左右回落了2500元/吨以上,降幅超过40%。3、行业经济效益下滑,企业经营困难。自 下半年以来,我省钢铁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经营性现金流量大幅下降,资金周转十分困难。预计 ,钢铁产业的利润约为32亿元,同比减少21亿元。(三)振兴目标围绕马钢、芜湖新兴铸管、天大石油管材等企业,

9、规划投资项目111项,总投资879亿元。其中,技术改造项目77项,总投资864亿元;技术创新17项,总投资5亿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12项,总投资926亿元;小企业上规模项目5项,总投资0.4亿元。到 ,钢产量达到25003000万吨,其中优特钢比例达到50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1100亿元左右。重点发展板带材、大小H型钢、高档硬线、车轮(特别是高速车轮)、冷轧硅钢、新型高效建筑结构钢、优质合金钢、管线钢、高强轻量化汽车用钢等特殊钢和专用钢材品种。到 ,钢铁产品结构调整为:型线比重由 的64%,下降到40%左右(全国45%左右水平)。钢铁板带比由 的33%,提高到50%以上(全国45%左右水平)。

10、板管比由 的36%,提高到60%以上(全国55%左右水平)。(四)发展重点1、板带类产品。开发生产汽车板、家电板、管线钢、桥梁板、造船板以及高档建材板等高档板材。开发生产冷轧硅钢片产品,确保我省在高端板材市场的竞争力。2、型钢产品。重点开发耐火、抗震H型钢系列;铁道车辆、集装箱等耐候H型钢系列;高韧性海洋石油平台用H型钢;专用H型钢精品材。重点开发矿山、输电工程用高强耐蚀、耐候型钢。3、线、棒材产品。开发生产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线材品种。实施 ”高效节约型建筑用钢产品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推动钢铁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4、车轮及盘环件产品。重点开发高速车轮、重载车轮和低噪音车轮精品系列,开

11、发汽车轮辋、汽车车轮用钢。为机械加工提供优质大型盘环件产品。5、发展无缝钢管、球墨铸铁管与金属制品。6、发展优质铸造生铁产品。(五)对策措施一是充分利用我省钢铁工业淘汰落后的产能,按照上大压小、等量置换的原则,重点建设一批装备水平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的特钢生产线。二是推动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参照省政府关于整合重组省内有色金属资源的办法,授权以马钢集团为主体,对省内铁矿石及冶金辅料资源开发进行整合,促进资源优先配置。三是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开发汽车、家电、装备制造、造船、建材等国内市场急需的高档钢铁产品,确保我省在高端板材市场的竞争力。四是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12、企业首次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和起草制定国家产品标准并获颁布实施,由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五是支持企业拓宽国际化经营渠道,支持马钢等优势企业到海外投资合作。六是推进钢铁企业重组联合,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汽车产业(一)现状 ,全省汽车产业企业约500多家,汽车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73亿元,同比增长34.2%;工业增加值171亿元,同比增长52.3%;实现利税58.6亿元,其中:利润25. 8亿元,同比增长49.3%;完成出口创汇9.5亿美元,同比增长86.6%。 ,我省生产汽车66.2万辆,与上年相比增长19.3%,汽车整车产量列全国第6位,占全国汽车生产总量7.4%。全年改装汽车产量5.1万辆,同比增

13、长6.3%。全省已建成合肥市和芜湖市两个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汽车工业出口额由 的全国汽车行业第三位一跃而居全国同行业首位,汽车产业已成为安徽省支柱产业之一。(二)当前形势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从 下半年开始,我省汽车产销增幅同比大幅度回落,四季度出现负增长,111月汽车产量累计同比下降5.19%,预计 汽车产量同比下降6.0%左右。较多企业出现当月亏损,处于减产或半停产状态。受国际汽车市场急剧萎缩及人民币继续升值的影响,我省汽车产品出口增幅也出现回落。由于经济效益不佳,资金紧张,企业大幅削减投资计划、缓建了一批项目、一些项目基本建成却不能发挥效益,汽车行业发展后劲严重受损。另外,我省汽车

14、产业发展还面临能源、环保等外部环境制约,以及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整体实力及竞争力弱等问题困扰,影响汽车产业平稳较快的增长。根据 汽车市场走势,预测 汽车产销将延续 后几个月下滑态势,可能出现负增长。(三)振兴目标围绕奇瑞、江汽、星马等重点企业和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规划投资项目360项,总投资435亿元。其中,技术改造项目228项,总投资384亿元;技术创新59项,总投资38亿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10项,总投资5亿元;小企业上规模项目63项,总投资8亿元。到 ,汽车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约18%;生产汽车75万辆,与上年相比增长约10%。(四)发展重点

15、1、新能源汽车及关键总成。以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产品为主要发展方向,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扶持力度。重点研发汽车动力电池、控制系统等产品,尽快实现产业化。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的公共交通产品。2、节能环保汽车及发动机排放控制、节能技术。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经济型轿车和微型车,加快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动机可变配气相位技术、缸内直喷技术、增压中冷技术、废气再循环技术、稀薄燃烧技术等的应用。3、汽车关键零部件及核心技术。重点发展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用发动机、液力汽车自动变速器及无级自动变速器、高水平的悬架系统及汽车驱动桥,经过研发和产业化,掌握其核心技术。4、汽车电子。大力开发光机电一体化的汽车电子产

16、品,包括动力系统控制、底盘电子控制系统和车身电子控制系统,促进汽车电子的产业化发展。(五)对策措施一是建议将住房公积金用于已有住房群体购买省产汽车,积极推动车改工作,拉动汽车销售市场的增长。二是进一步鼓励购买省产自主品牌产品,在汽车购置税、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客运汽车规费等方面给予减免。同时要降低政府采购车辆的价格和排量上限标准,政府采购要优先选购省产汽车。三是组织省内汽车生产企业与客运、公交企业,洽谈合作事宜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推进省产汽车的销售工作。四是研究制订我省出租车更新使用管理办法,参照武汉市、北京市、上海市等地的办法,对我省出租车更新进行限制性规定。五是加快电动汽车的配套基础设

17、施建设,推动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尽快上路进城。六是加大汽车出口的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扩大汽车产品的出口,实施”走出去”战略。七是积极开拓农村汽车市场,进一步扩大汽车产品的需求。有色金属产业(一)现状自”十五”末以来,我省有色金属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有色金属工业在全省工业中的支柱地位更加显现。 ,有色金属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27亿元、利税46亿元、利润21亿元。 ,全省有色金属产业生产电解铜48.6万吨(未含铜陵有色控股公司张家港铜业公司17.5万吨),铜材43.1万吨,铅金属30.8万吨,铜精矿9.4万吨。 ,我省有色金属产业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促进了行业节能减排工作

18、的开展。全省提出落后铜冶炼产能5万吨,落后再生铅冶炼产能10万吨。铜陵有色控股集团公司精铜产量62.4万吨,位于国内第一位,世界第五位。金隆铜业公司冶炼综合能耗(266千克/吨标煤)仅为国家标准的一半,成为国内同行业节能降耗的样板。我省重点有色金属企业主要技术装备,85%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二)当前形势有色金属产业是全球资源配置、国际化程度高的产业,从”十一五”产业发展看,当前有四个趋势:一是企业并购重组加快,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二是技术创新步伐加快,更加注重资源综合利用、节能新技术、清洁生产工艺和循环经济的推广应用。三是注重节约资源、加快利用国外资源。提高有色金属矿

19、的利用效率和勘探开发水平成为当务之急。四是更加注重发展深加工,产业链条完整性成为竞争的关键。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作为原材料基础工业的有色金属材料工业价格一路下滑,整个行业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预计 ,有色金属产业的利润约为12亿元,同比减少9亿元。但随着中国当前采取的”扩大内需,保持增长”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国作为有色金属世界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的地位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三)振兴目标围绕铜陵有色、芜湖鑫科、中国铝业等企业,规划投资项目195项,总投资293亿元。其中,技术改造项目65项,总投资183亿元;技术创新28项,总投资6亿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92项,总投资103亿元;小企业上规模项

20、目10项,总投资0.9亿元。到 ,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660亿元;形成精炼铜产量90万吨,电解铝产量30万吨,铅锌产量50万吨,铜加工材产量95万吨、其中”双高”产品达到50%;铝材产量8万吨,其中”双高”产品达到30,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15000吨、单晶硅材料1000吨。到 ,产品结构调整为:铜加工材产量由 43.2万吨,提高到 的95万吨,其中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占60%以上。铝材产量由 6.2万吨,提高到 的8万吨,其中电子用和容器包装用箔材占50%。(四)发展重点1、铜产品。以主导产品精炼铜带动铜板带、管、箔、杆、线等产品的深加工。发展以带材为原料的接插件制造生产线;以引线框架带材为原料的

21、半导体器件生产线;以漆包线和合金线为原料的专用生产线;以紫铜和铜合金棒材为原料的高档五金产品生产线。2、铝产品。利用我省电力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建设30万吨电解铝厂。大力发展再生铝产业和汽车用铝材。3、铅产品。重点开发铅酸蓄电池技术,实现铅酸蓄电池节能、环保、优质活化循环规模化生产。完善再生铅产业,实现产业升级。4、稀土永磁材料。重点发展钕铁硼及锗磁性材料高端产品,高性能非晶、微晶软磁材料,发展磁性材料及磁电一体化产品。5、钨、钼、钒产品。重点研发闭路湿法冶金,生产高纯仲钨酸铵、八钼酸铵、五氧化二钒,以及金属钨、钼、钒和棒、条、丝等深加工产品。6、有色金属新材料 。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

22、(五)对策措施一是争取国家同意在铜陵市和郎溪县设立铜拆解加工区,赋予铜陵有色金属公司进口含铜废杂物定点企业资格和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定点企业资格。二是加快推进合肥市30万吨电解铝项目早日获得国家批准,实施煤电铝联营。三是加大对控制境外资源的支持力度。支持铜陵有色等企业以直接投资、购买股权等方式,加强与国外资源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渠道。四是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支持优势企业对省内企业进行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五是加大有色金属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与大型企业之间加强合作,提高关键技术开发力度和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 装备制造业(一)现状 到 底,安徽装备制造业有规模以上企业1551个,

23、拥有资产770亿元,从业人员19.91万人。现已初步形成农业机械、电工电器、工程机械、机械基础件、机床工具、石化通用机械、重型矿山机械、仪器仪表等9个小行业(不包括汽车行业)、100个大类、近万种产品且门类比较齐全的制造业体系。 底,安徽省装备制造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003亿元、销售收入948亿元、利润52.8亿元,出口交货值63亿元。销售收入在全国排名第14位,在华东七省市排名第6位,在中部六省排名第3位。 主要产品产量为叉车4.22万台、挖掘机7843台、小型拖拉机8.83万台、金属切削机床2.98万台、大型液压机床600台、多缸柴油机16.5万台、轴承3270万套、电力变压器2118万

24、千伏安、电动机1010万千瓦。主要经济指标和重点产品产量创安徽装备制造业历史最好水平。(二)当前形势 下半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突变,装备产品的国内外市场需求迅速紧缩,行业发展速度逐月降低,企业经济效益下滑,行业发展持续减速趋势已经显现。特别是原材料设备、常规能源设备、中小型机床、部分工程机械等产品受上游产业影响,市场需求急剧萎缩,一些企业陷入困境。就省机械协会监测的100户重点企业来看, 1-6月份共实现工业产值、利润总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4.9%和26.1%,但到11月底,上述指标比上年同期增长仅为15.9%和-4.05%;重点考核的柴油机、叉车、金属切削机床、大

25、型锻压设备等产品, 1-6月份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9.7%、16.2%、5.06%、28.17%,到11月底,累计比上年同期的增幅为10.82%、-0.8%、-3.94%、-14.1%。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逐月递减,部分重点产品已呈现负增长,长期以来装备制造业内部存在的经济总量偏小、高技术产品少、企业自主开发能力不强、重大装备制造和成套能力弱、产业外向度低、与省内跨行业跨部门的联合协作不够紧密等问题也受到了激化。(三)振兴目标围绕装备制造业煤矿机械、环保设备、船舶制造、工程机械、节能装备、冶金机械装备等六大基地,规划投资项目899项,总投资678亿元。其中,技术改造项目547项,总投资474亿元;

26、技术创新163项,总投资31亿元;资源综合利用189项目,总投资152亿元;小企业上规模项目148项,总投资21亿元。到 ,装备制造业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2300亿元,年均增长23%。其中,六大基地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490亿元,占全行业的65%。(四)发展重点1、工程机械。进一步提高各类叉车、挖掘机、装载机、堆垛机及搬运等其它工程机械的综合生产能力。2、电工电器。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变压器和特种变压器,重点开发500KV及以上超高压电缆以及航天、矿用等特种电缆。发展节能电机,提高电机运行效率。3、机床工具。大力发展数控、大型、高精度机床,提高机床的数控化率。发展大型快速液压机和机械压力机,保持液压

27、机国内领先地位。 4、重型矿山机械。从技术集成、组织成套入手,力争在大型水泥成套设备、大型煤矿成套设备和大型冶金成套设备方面取得突破。5、农业机械。进一步提高多缸柴油机、单缸柴油机、手扶拖拉机、小四轮拖拉机及其它农机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6、石化通用与环保机械。加快大型技术装备国产化和产业化的步伐,力争在关键技术和成套设备上有所突破。7、仪器仪表。努力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品,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与精密测试仪器上有所突破。(五)对策措施一是省技改资金向装备制造业适当倾斜。二是今后省内企业申报投资项目,一律附上购置省内设备清单。三是抓住增值税转型的机遇,加快发展和使用省产装备。四是推进煤矿

28、机械、环保设备、船舶制造、工程机械、节能装备、冶金机械装备等6个装备制造业基地全面开工或扩大生产规模。五是建议以省政府的名义举办每年一次的安徽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并升格为安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以加大国际合作和技术引进的力度。六是依托重大工程,从技术集成、组织成套入手,提升重大成套装备制造能力。轻工产业(一)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省轻工产业取得长足进步,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轻工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715亿元,同比增长39.5%;利税110亿元,同比增长38.2%;利润55亿元,同比增长38.4%;出口交货值154亿元,同比增长30.9%。截止 底,我省轻工业有近二十种产品产量在全国位居前1

29、0名,其中,家用洗衣机、家用电冰箱产量居全国第3位,家用空调器、合成洗涤剂产量居全国第4位,白酒产量居全国第6位,机制纸及纸板、塑料制品产量居全国第9位。经过更新改造,轻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当前我省有15%以上轻工企业的生产技术装备达到了上世纪90年代国际水平,40%左右为国内先进水平。美菱、荣事达、芳草、全力、安利、鸿润等6个产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二)当前形势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急剧恶化,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对于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明显增加。影响我省轻工业的主要表现为:一是效益下降,困难局面持续蔓延。预计 全年利润60亿元,增幅比 回落30个百分点。二是出口锐减,预计 出

30、口交货值186亿元,同比仅增长13%,增幅比 回落18个百分点。三是企业生产流动资金紧张,融资困难。在挑战困难的同时,也应看到:轻工产业是最早进入市场经济的产业,具备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并已占据较大份额,在国家和省政府各项政策的支持下,预计一年内市场景气度将会有所提升,三年内将会逐步恢复正常生产与消费秩序。(三)振兴目标围绕格力、美菱、荣事达等企业,规划投资项目1799项,总投资853亿元。其中,技术改造项目797项,总投资595亿元;技术创新127项,总投资28亿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394项,总投资169亿元;小企业上规模项目481项,总投资60亿元。到 ,工业总

31、产值达到3360亿元,年均增长13.5%;出口交货值达到248亿元,年均增长10%。 (四)发展重点来自.三七二 二.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1、农产品加工业。充分发挥我省专用小麦、油菜、生猪、家禽、水产品养值等资源优势,把我省建设成粮油和畜禽精深加工基地。积极发展果蔬、茶叶、中药材、林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2、家用电器。加快长虹、美菱、美的、荣事达,合肥三洋、格力、合肥华凌等家电基地的建设和完善。3、制浆造纸。重点发展牛皮箱板纸、高强瓦楞原纸、中高档低定量涂布印刷纸和工业配套用纸等四大类产品。4、塑料制品。重点发展农用塑料、包装塑料板、编织袋、日用塑料、人造革、合成革等,以工程塑料和化学建材为突

32、破口,发展工业和中高档日用品塑料制品。5、日用化学制品。大力发展酶制剂、表面活性剂及新型助剂,巩固洗涤用品的国内领先地位。重点发展加酶洗衣粉、无磷洗衣粉,加快发展液体洗涤剂。努力发展高档化妆品,提高民族品牌的市场竞争力。6、饮料酒。充分发挥已有优质白酒和啤酒的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各种饮料酒业。(五)对策措施一是进一步开展家电下乡工作,并建议将产品扩大到所有家电产品。二是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比照农业税的办法,减免农产品加工业的增值税。三是建议提高家电、家具、皮革、五金等轻工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争取恢复到 7月1日前的水平。四是支持企业”走出去”,举办各类轻工产品展览,加大国际并购力度。五是积极

33、探索和总结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重点支持造纸、发酵、酿酒、皮革、电池等重点行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的建立与培育。石化工业(一) 现状 ,全省石化工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720亿元,同比增长27.3;完成销售产值708亿元,同比增长27.1;完成出口交货值59亿元,同比增长44.6。工业总产值分行业完成情况,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5亿元,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94亿元,化学肥料制造业182亿元,化学农药制造业26亿元,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业25亿元,合成材料制造业42亿元,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40亿元,橡胶制品业107亿元,同比增长24.02%。 ,全省石化工业重点统计的40种主要

34、化工产品,产量同比增长的有32种,占80,下降的有8种,占20。其中,柠檬酸、氰化钠、对(邻)硝基氯化苯、对氨基酚粉末涂料专用树脂等5种产品居全国第一位,硫铁矿、浓硝酸、二甲基甲酰胺等3种产品居全国第二位,子午线轮胎居全国第五位,化学农药居全国第七位。(二)当前形势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开工率持续走低,出口严重受阻,销售萎缩,价格跌势不止,行业亏损加剧。 11月份,石化工业出口交货值首次出现了月度负增长-4%,预计 全年,将完成出口交货值76亿元,增幅比 回落10个百分点;利润总额为亏损3.8亿元,同比增亏16.3亿元。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机遇:国际金融危机对以内需为主的石

35、化产品影响是短期的,从长远来看,石化产业仍具有保持平稳运行和振兴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主要是:宏观政策积极引导,促进产业发展的动力增强;生产资料价格下跌,行业发展成本降低;能源矿产价格下跌,产业比较优势增强。(三)振兴目标围绕中石化安庆分公司、淮化、铜化、丰原集团等企业,规划投资项目591项,总投资1252亿元。其中,技术改造项目289项,总投资1107亿元;技术创新71项,总投资20亿元;资源综合利用130项目,总投资113亿元;小企业上规模项目101项,总投资11亿元。到 ,石化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130亿元,年均增长18%。到 ,全省石油化工总体实力在全国的位次较 提高2位。(四)发展重点1

36、、积极推进五大煤化工和一大盐化工基地的建设。以两淮煤炭基地及现有煤化工产业企业为基础,打造淮南、淮宿、阜亳、巢湖、安庆五大煤化工基地,同时积极推进合肥盐化工基地建设。2、大力实施安庆石化8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工程系列项目。3、大力发展精细化工高端产品。重点发展生物化工产品,如生物乙烯及其衍生物、赖氨酸、乳酸及其盐等;发展满足汽车和电子工业需要的特种工程塑料,如聚酰亚胺、聚砜、聚苯硫醚、聚醚醚酮等;做大做强农药企业,发展一批低毒杀虫剂,杀菌剂及其它市场前景好的精细化工产品。4、加快建设上海华谊集团无为基地煤基多联产项目,一期工程:60万t/a甲醇、50万t/a醋酸、30万t/a醋酸乙酯,一期投

37、资50亿元, 基本建成。5、做好池州百万吨乙烯项当前期工作。争取在”十一五”末,得到国家对百万吨乙烯项目的批准,在”十二五”中期建成。6、大力发展非粮生物质产业,重点支持丰原集团纤维素综合利用工程,包括利用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等项目。(五)对策措施一是积极推进安庆石化炼化一体化工程的实施,加快煤化工和盐化工基地的建设,发展精细化工高端产品,加快煤基多联产项目建设,做好百万吨乙烯项当前期工作,大力发展非粮生物质产业。二是对化肥生产企业实行优惠电价,同时增加化肥储备金。三是积极开拓市场,省内企事业单位要优先使用我省的轮胎等化工产品。四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石油和化学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增长质量。五是淘

38、汰落后产品和产能,提高综合利用效率,促进产品开发和产业升级。纺织工业(一)现状到 底,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共857户,职工21万人,总资产315.8亿元。纺织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41亿元,同比增长35.3;工业增加值101亿元,同比增长37.3;利润5.2亿元,同比增长57.3;出口交货值77亿元,同比增长35.2;出口创汇15.5亿美元,同比增长20.3。我省纺织主导行业的生产能力和规模为:棉纺锭310万枚左右,居全国第8位;棉织机2.3万台,居全国11位;化纤能力14万吨,居全国16位;印染能力4亿米左右,居全国11位;缫丝能力13万绪,居全国7位;全社会纱产量43.2万吨,居全国8位;布

39、产量6.61亿米,居全国12位;丝产量5995吨,居全国8位。当前,我省纺织工业已形成了以棉纺织、服装为主体,丝绸、产业化纤、麻纺为特色,家纺、针织、化纤、印染、毛纺和纺机等行业全面发展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我省的纺织工业已经拥有5个中国名牌,14个安徽名牌。近些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安徽纺织工业主导行业的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和经济运行总体水平始终保持在全国纺织工业第13位左右,依然是全国纺织重要省份之一。(二)当前形势 以来,纺织工业发展已呈现出下行趋势。国际金融危机对与国际市场关联度较高的纺织工业冲击尤为明显。1、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出口增速下滑。 8月以来,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逐月回落。预计我省 出

40、口交货值88亿元、出口创汇18亿美元,增幅比 分别回落17和8个百分点。2、利润增幅下降,亏损企业增加。预计 ,我省纺织工业利润6.0亿元,增幅比 回落4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达到了352户,亏损面达37.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6个百分点。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3、银根紧缩,企业融资困难。当前纺织行业中绝大部分为中小企业,行业平均利润率低,贷款难度大,一些企业出现流动资金不足,经营困难。(三)振兴目标围绕安庆华茂、京九丝绸、中天印染、蚌埠一毛等企业,规划投资项目356项,总投资246亿元。其中,技术改造项目206项,总投资200亿元;技术创新25项,总投资8亿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49

41、项,总投资27亿元;小企业上规模项目76项,总投资11亿元。到 ,力争工业总产值达到590亿元,年均增长15%;出口交货值112亿元,年均增长10%;出口创汇23亿美元,年增长10;纱产量达到53万吨,年均增长5以上。服装产量 5亿件,年均增长26。(四)发展重点1、棉纺大力提升无卷化、无接头纱、无梭布、精梳纱产品的比重,重点支持华茂等品牌,使 ”华茂”品牌进一步做精做强,形成棉纺棉织印染服装产业链。2、毛纺重点建设蚌埠毛纺织生产基地,着力发展工艺等类毛毯、地毯及高档粗精纺呢绒。3、丝绸要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桑蚕资源,重点支持阜阳京九丝绸、绩溪缫丝基地建设。4、麻纺重点发展亚麻、苎麻、大麻等麻纺

42、及麻混纺产品,提升麻纺整理技术水平,支持铜陵、六安形成全国重要的麻纺基地等。5、化纤重点支持巢湖、滁州开发高新技术纤维、生物质纤维材料和差别化纤维,积极支持滁州彩色及差别化涤纶短纤熔体直纺项目建设。6、服装要重点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设计水平,加大服装辅料的开发力度,逐步实现从贴牌到创牌生产。抓好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的培育发展。力争到 ,我省服装、家用、产业用三大纺织品比例,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五)对策措施一是围绕资源和特色产品,延伸纺织产业链。以棉纺织企业为龙头,发展棉纤维、纺纱、织布产业链;以特色服装为龙头,发展梭织、针织面料、色织、产业用纺织品、家用纺织品以及各类辅料产业链;以粗精纺呢绒为龙

43、头,发展毛毯、地毯、毛纱、毛线、服装产业链;以丝绸面料为龙头,与上游丝、茧、蚕、桑和下游服装和制品形成产业链;以羽绒制品为龙头,发展水禽生产和羽绒加工及制成品产业链。二是加大纺织原料政策性收储力度。设立棉纺企业专项购棉款,鼓励棉纺企业购买国产棉。对贸工农一体化的缫丝骨干企业进行补贴,增加收储厂丝。三是鼓励棉纺企业建立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进一步完善进口棉配额发放和监管机制。四是充分考虑纺织企业生产工时随订单变化的特点,允许企业采用弹性工作制和部分订单急需的加班,保障企业的订单生产需要。船舶工业(一)现状 ,全省拥有船舶企业90家,全省造船完工量60万载重吨,实现工业总产值3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

44、8亿元,实现利润 3.2亿元 ,上缴税金 2.3亿元。同时预计, ,全省造船完工量12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倍;实现工业总产值60亿元,同比增长1.1倍;实现工业增加值20亿元,同比增长1.2倍;手持船舶订单近400万载重吨。主要特点是:一是一批造船产业集群基本形成。芜湖、无为、和县、枞阳、当涂、池州、铜陵等沿江地区以及蚌埠、宣城水阳、太和等内河船舶制造地区已形成较为明显的产业集聚现象。二是造船能力和水平提升明显,船舶配套产业发展加快。当前我省在建船舶产品包括5.73万吨多用途散货船、快速集装箱船、成品油船、化学品船、滚装船和绞吸式挖泥船等特色工程船舶、海洋打捞浮筒等多种科技含量较高的船舶,产

45、品出口到欧洲及东南亚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二)当前形势 以来,我省的船舶工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但进入 4季度以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船舶工业增速明显放慢,新承接海洋船舶订单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少数船舶企业出现在建船舶的船东履约困难、船舶延迟交付等现象。同时,由于我省手持船舶订单中大部分为散货船,在今后一段时期,船东撤单、推迟交船甚至弃船的风险依然存在。据不完全统计, 四季度以来,我省新承接500吨-3000吨的内河船舶订单已达到近200艘,总量近30万载重吨。从内河船舶市场周期分析,这一轮的兴旺期才刚刚开始,预计还将持续2-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三)振兴目标围绕芜湖新联造船、安庆船柴、熔安动

46、力等企业,规划投资项目70项,总投资132亿元。其中,技术改造项目51项,总投资128亿元;技术创新4项,总投资1亿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1项,总投资0.1亿元;小企业上规模项目14项,总投资3亿元。到 ,形成年造船能力450万载重吨,实现产量350万载重吨,工业总产值260亿元。建成国内重要的船舶修造和配套产品生产基地。到 ,中速船用柴油机生产能力扩大到800台,低速船用柴油机能力达189台。(四)发展重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支持芜湖、巢湖、蚌埠、安庆、马鞍山、池州等市建设船舶工业园区。重点发展3-5万吨级及以下多功能海洋散货船及快速集装箱船、化学品船、游艇、滚装船、高速客船、成品油船、工程船。大力发展中低速船用柴油机、船用曲轴、船用电器、导航通讯设备等船舶配套产品。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提升我省船舶工业整体水平。重点支持芜湖新联造船、安庆船柴、熔安动力等一批企业项目建设,尽快形成生产能力。(五)对策措施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一是大力发展内河运输业,鼓励本省船东在省内船厂建造新船,稳定我省船舶建造市场。二是制订在建船舶抵押融资办法。由海事管理部门依法办理在建船舶抵押权登记,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在建船舶抵押融资业务。鼓励金融机构到船舶工业园区开设营业网点,就近为船舶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三是对船舶企业发展用地和岸线给予优先保障,予以核发土地使用权证,以吸引外来投资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四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