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心理学-张厚粲课程代码00031学习笔记笔记第九章: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第十章:心理健康第十一章毕生发展鸿雁第九章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一、人际交往概述(一)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1)人际关系的概念人们为了生存,就必然要与别人建立联系,与别人交流信息,形成各种各样的群体,产生不同的行为,从而也就建立了各种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不仅满足了人类的生存需要,而且也满足了人类健康发展的心理需要。(2)本能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是在个体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它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人类天生就有与别人共处,与别人交往的需要,也只有在与别人正常交往中,保
2、持一定的情感联系,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人才会有安全感。研究的代表人物:社会心理学家赞-威克斯勒等人单选母婴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婴儿以后人际关系的形成和人际关系的质量。单选动物之间的依附行为或交往行为取决于机体寻求温暖、舒适的本能需要,温暖和舒适能为机体提供安全感。(3)合群需要当个体对周围环境缺乏了解和把握,当个体心情紧张、有高恐惧感时,他们倾向于寻求与他人在一起,倾向于寻求他人伴同,而处于低恐惧的情况下,这种合群的需要并不那么强烈。(即恐惧时选择合群,忧虑时选择孤独)研究的代表人物: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1959) (4)自我肯定需要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是先从认识别人的评价开
3、始的。别人对个体的评价、态度,包括对待他们的行为方式就像一面镜子,使个体从中了解了自己,界定了自己,并形成了相应的自我概念。研究的代表人物:在20世纪初,社会学家库利(二)人际交往的理论1、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舒茨(1958提出)提出人际需要三维理论分为两个方面。(1)三维人际关系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
4、相互关系的需要。特点:儿童包容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与他人形成否定的相互关系,就倾向于低社会行为;若过分得到包容需要,又会形成超社会行为。(会过分地寻求与人接触、寻求他人的注意,过分地热衷于参加群体活动。)支配需要: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是个体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特点:若是成长于既有要求又有自由度的民主气氛环境里,个体就会形成既乐于顺从又可以支配的民主型行为倾向。而如果个体早期生活在高度控制或控制不充分的情境里,他们就倾向于形成专制型的或是服从型的行为方式。专制型行为方式的个体,表现为倾向于控制别人,但却绝对反对别人控制自己;服从型行为方式的个体,表现
5、为过分顺从、依赖别人,完全拒绝支配别人,不愿意对任何事情或他人负责任,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这种人甘愿当配角。情感需要: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特点:当个体在早期经验中没有获得爱的满足时,个体就会倾向于形成低个人行为;若个体在早期经历中,被过于溺爱,他就会形成超个人行为,;而在早期生活中经历了适当的关心和爱的个体,则能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2)六种基本的人际行为倾向:舒茨认为: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可以转化为行为动机,使个体产生行为倾向,在表现时又分为主动和被动的两种情况。人际关系的行为倾向:单选包容需要表现主动性:主动与人交往。被动性:期
6、待与他人交往。支配需要表现主动性:支配他人。被动性:期待他人支配。情感需要表现主动性:主动表示友好。被动性:期待他人的情感表达。2、社会交换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霍曼斯(1958提出)人和动物都有寻求奖赏、快乐并尽少付出代价的倾向,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人的社会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商品交换。人们所付出的行为肯定是为了获得某种收获,或者逃避某种惩罚,希望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得最大的收益。人的行为服从社会交换规律,如果某一特定行为获得的奖赏越多的话,他就越会表现这种行为,而某一行为付出的代价很大,获得的收益又不大的话,个体就不会继续从事这种行为。这就是社会交换。霍曼斯指出,社会交换不仅是物质的交换,而且还
7、包括了赞许、荣誉、地位、声望等非物质的交换,以及心理财富的交换。霍曼斯指出,社会交换不仅是物质的交换,而且还包括了赞许、荣誉、地位、声望等非物质的交换,以及心理财富的交换。单选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的心理学家是舒茨。单选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指的是包容需要。单选个体有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个体有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是支配需要。单选个体有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个体有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这是一种情感需要。简答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8、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肯定的需要。(1)强调本能作用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是在个体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它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2)当个体对周围环境缺乏了解和把握,当个体心情紧张、有高恐惧感时,他们倾向于寻求与他人在一起,倾向于寻求他人伴同。与人交往能增加人的安全感,减低恐惧感。(3)个体通过与他人交往,通过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界定自己,形成自我概念论述分析比较舒茨的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和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的异同。(1)两种理论的立足点不同。舒茨的人际需要三维理论从人际需要的角度系统地说明了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的许多现象;而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则像刺
9、激一反应理论一样,认为人的社会行为也是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以持续的。(2)两种理论对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源有不同的论述。人际需要三维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它们像生物需要调节着有机体与物理环境的关系一样,决定着个体与人类环境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人本身的内在需要决定了人的社会行为。而社会交换理论则认为,人和动物都有寻求最大奖赏、快乐并尽量少付出代价、避免痛苦的倾向,人的行为受到的奖励越多,就越容易表现这种行为,也就是说,外在的奖励、惩罚决定了人的社会行为。(3)两种理论都对人的社会行为进行了论述。二、人际沟通与人际吸引(1)人际沟通沟通的概念广义:人与信息
10、的相互作用,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大自然界的信息交流。狭义:在社会生活中的人际沟通,是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在这过程中,沟通的双方彼此交流各种思想、情感、观念、态度和意见,从而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的功能沟通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协调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的行为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从而使社会生活维持动态的平衡。沟通还具有需要满足的功能,个人通过表达自己的身心状态,实现与他人的联系,明确人际关系的行动方向,从而使自我价值得以实现。人际沟通的基本模式人际沟通的基本要素是:信息源、信息、通道、目标靶、反馈、障碍和沟通背景a.信息源:拥有信
11、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沟通的过程由他们发动,沟通的对象和沟通的目的通常也由他们决定。影响因素:信息源的权威性和经验、可值得信赖的特征、信息源的吸引力等都会影响整个沟通过程。b.信息:主要是信息源试图传递给目标靶的观念和情感,它们必须被转化为各种可以被别人觉察的信号,包括语词的和非语词的。一般情况下,中等程度的信息差异量较容易引起目标靶的态度改变,差异量如果过大或过小,都不能导致有效的态度改变。c.通道:沟通信息的传送方式。面对面的沟通除了具有语词或非语词本身的信号以外,沟通者的心理状态信息、背景信息以及及时的反馈信息等,日常发生的沟通主要是视听沟通。d.目标靶:沟通过程中信息接受者。e.反馈:
12、沟通过程是一个交互作用的过程,沟通双方不断地将自己对接受到的信息的反应提供给对方,使对方了解自己发送的信息引起的作用,了解对方是否接受、理解信息,他们接受信息后心理状态是怎样的,从而根据对方的反应调整自己的信息发送过程,以便达到预期的沟通目的。f.障碍:沟通过程中,障碍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一个环节,发送的信息没被有效和准确地编码,没有反应。没能建立有效的沟通。g.背景:沟通发生的情境。是影响沟通过程的重要因素。人际沟通的类型:a.言语沟通:语言是一定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人们用语言符号进行信息交流,传递思想、情感、观念和态度,达到沟通目的的过程。是人际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言语沟通分为口语沟通
13、和书面言语沟通。口头言语沟通可以直接地及时地交流信息、沟通意见。书面言语在间接沟通过程中用得比较多。书面言语沟通的好处是它不受时空条件的限制,还有机会修正内容,并便于保留,所以沟通的信息不容易造成失误,沟通的准确性和持久性都较高。b.非言语沟通:说和写(语言)之外的信息传递,包括手势、身体姿态、音调(副语言)、身体空间和表情等。(a)表情:是非言语沟通的重要手段。功能:人们通过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也通过表情理解和判断他人的情感和态度,学会辨认表情所流露的真情实感,是人类社会化过程的主要内容。(b)眼行为:是表达情感信息的重要方式。功能主要有:注意、劝说、调节、表达情感。(c)身体语言或
14、身体动作:采用身体姿势或身体动作来与别人交流信息,传达情感。功能:利用身体姿势或身体动作来与别人交流信息,传达情感,如摆手、搓手、拍脑袋、耸肩、触摸。四类:象征、说明、调节、情感表露。象征: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通常对身体语言有不同的理解,他们约定俗成的身体语言也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说明: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常常作为言语沟通的补充说明。调节: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在沟通过程中能够调节沟通过程,强化或弱化沟通者传达的意义、节奏和情感。情感表露:在沟通中,沟通者的坐姿、站姿、走姿等也传达着很多的信息,特别是情感信息。(d)服饰:从服装上可看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经济、职业线索和审美品位等。(e)讲
15、话风格:有声语言包括许多社会符号,它在沟通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告诉我们在什么背景下什么人在对什么人说什么。(f)人际空间:人与人间的距离也是表露人际关系的语言,传递大量的情感信息。(2)人际吸引的条件相似性与互补性:我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与我们具有相似态度和价值观的人,并与之表现相互吸引。态度是最主要的因素。一般相似性起决定性作用,但当交往双方角色不同,需要不同时,人们倾向喜欢那些行为与角色相符合的人。双方角色不同,行为不同时,人们喜欢那些与自己能够互补。代表人物:纽康姆个人品质:人际交往的深入,外在因素变得不再重要,交往者的内在品质越来越重要。热情是令人喜欢的重要个性品质,开朗比冷淡更具吸引力
16、。真诚、幽默、有涵养、礼貌、有能力、聪明等,也是影响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其次是外表的特点,比如容貌、体形、服装等因素。外貌因素在人际交往中也具有辐射效应。代表人物:安德森(1968年)接近性与熟悉性:空间上距离较近的个体,相互间接触的机会多,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尤是交往初期。代表人物:费斯廷格(1950年)简述人际吸引的条件或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3、人际关系的测量(人际关系测量的基本步骤)(1)社会测量法的原理与假设代表人物:莫雷诺原理:在每一个群体中,成员与成员之间由于存在着交往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所以,他们在心理上必然会产生相互影响,而这种相互影响也一定会反映在他们彼此之间的行为上。那么,如果
17、考察成员之间在特定情境下的相互选择行为或行为意向,就应该能够了解成员之间的心里联系状况。假设:在一个群体中,成员在不同评价意义上进行肯定或否定选择时,就反映出了这些成员之间在该评价意义方面的人际关系状况。(2)社会测量法实施的步骤其一是社会测量问卷或访谈其二是对问卷或访谈结果的分析处理(3)社会测量法的应用社会测量法主要可以了解群体内部三个方面的问题,即了解群体中最受欢迎的人,群体中有无非正式小群体,了解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整体状况。单选狭义的人际沟通是在社会生活中的人际沟通过程。单选人际沟通的基本要素是:信息源和信息、通道、目标靶、障碍和沟通背景。单选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又称为信息源。单
18、选信息源试图传递给目标靶的观念和情感又称为信息。单选沟通过程中的信息接受者又称为目标靶。单选沟通过程中发生的情境又称为沟通背景。单选除了说和写之外的信息传递,人们还使用包括手势、身体姿态、音调、身体空间和表情等来传递信息。这是指非言语沟通。单选属于非言语沟通类型的是表情和眼行为、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讲话风格和人际空间。单选眼行为的功能主要有注意、劝说、调节和表达情感。单选身体语言大致可分象征、说明、调节和情感表露。单选支配型的男性通常能够与顺从型的女性搭配成很好的夫妻,这符合人际吸引的条件中的互补性。单选我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与我们具有相同态度和价值观的人,并与之表现相互吸引,这符合人际吸引的条件
19、中的相似性。单选学生在排定座位后,同座的和邻座的同学就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因而多半能够互相吸引,成为好朋友。这符合人际吸引的条件中的接近性。名解人际沟通是指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沟通的双方彼此交流各种思想、情感、观念、态度和意见,从而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名解社会测量法是由心理学家莫雷诺1934年所首创的。这种方法从群体的角度揭示了成员在人际交往与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喜爱、冷淡或反感的人际关系状况,并且,通过数量化指标的确立,这种方法还可以研究群体的结构、群体中的威望和权利的分配方式与形式,从而诊断群体的积极性水平等。三、群体及其对个人行为的影响1、群
20、体的概念和特征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合体。群体的成员一般都有直接的接触或互动。分类: 群体规范因群体存在的正式性和非正式性,群体的功能我们通常将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合体称作群体,群体的成员一般都有直接的接触或互动。群体生活是人类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给成员心理上的归属感(情感方面影响)使成员具有认同感(认知方面的影响)使成员获得社会性支持(行动方面的影响)总之,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巨大的,在知、情、意三方面无所不在。(1)群体的一般特性:群体规范: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每个群体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信念和行为的准则。作用:对成员具有比较和评价的作用,它可为成员提供认知
21、标准和行为准则,用以调节、制约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使它们保持一致,群体规范还可作为成员彼此认同的依据。分类: 有无明文规定和监督、处罚,而分为正式的规范和非正式的规范。群体的凝聚力:能够使成员继续留在群体中的力量。体现了群体的整体性特点,由成员间的信任和约定程度所决定,包括:正性力量:a.成员间的人际吸引,相互喜欢。B.使成员留在群体中的动机。C.群体的有效性和和谐性。负性力量:a.成员离开群体必须付出更高的代价,成员不能简单地决定是否离开。B.成员没有选择加入其他群体的机会,而不得不坚持留在原群体中。.群体中的角色:群体形成,成员就会发展出与之相适应的特定行为模式及角色地位。正式群体中的角色地
22、位常常是预先决定了的,因此,群体的基本结构也就预先决定了,群体的领导:群体中具有法定地位并能够影响群体行为的人采取一定的手段,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领导群体成员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关于领导的产生,通常有两种对立的说法。一是个人特质理论,指领导者都具有某些与生俱来的特质,具备这些特质的人才能成为领导者。瑞德格(C.M.Ridgeway,1983)就提出,领导者必须具有三个方面的才能:(1)具有使群体目标得以实现的卓越能力;(2)具有强的处理群体内人际关系的能力;(3)具有权力欲、名望需要和他人崇拜的需要,强调追求成功,并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另一种关于领导的观点是情境特质论,认为情境因素决定了个体能
23、否成为领导者。2、社会影响(1)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社会助长 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他人在场,增加了个体的活动驱力或动机)代表人物:特瑞普里特 (1897年)社会干扰是指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社会助长和社会干扰?他人在场,增加了个体的活动驱力或动机,这种驱力或动机的增加对作业成绩的影响依作业的性质而定,当作业所需要的反应是已经长久练习了的或天生即会时,动机的增强将对个体起促进作用。就简单工作而言,他人的存在有助于个体效率的提高,对高水平的人来说,他人的存在就可能起助长作用但是,当作业所需要的反应
24、是尚未完全学会的行为时,动机的增强反而会破坏个体的表现,例如,在解较难的数学题或记忆新的语文材料时,若有他人在场,个体的工作效率往往会下降。社会惰化主要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代表人物:拉塔奈(1979)原因:第一,社会评价的作用。在群体情况下,个体的工作是不记名的,他们所做的努力是不被测量的,因为这时测量的结果是整个群体的工作成绩,所以,个体在这种情况下就成了可以不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人,因而他的被评价意识就必然减弱,使得为工作所付出的努
25、力也就减弱了。第二,社会认知的作用。在群体中的个体,也许会认为其他成员不会太努力,可能会偷懒,所以自己也就开始偷懒了,从而使自己的努力下降。第三,社会作用力的作用。在一个群体作业的情况下,每一个成员都是整个群体的一员,与其他成员一起接受外来的影响,那么,当群体成员增多时,每一个成员所接受的外来影响就必然会被分散,被减弱,因而,个体所付出的努力就降低了。简述减少社会惰化的有效途径(如何减少社会惰化):(1)不仅公布整个群体的工作成绩,而且还公布每个成员的工作成绩,使大家都感到自己的工作是被监控的,是可评价的。(2)帮助群体成员认识他人的工作成绩,使他们了解不仅自己是努力工作的,他人也是努力工作的
26、。(3)不要将一个群体弄得太大,如果是一个大群体,就可以将它分为几个小规模的群体,使得更多的成员能够接受到外在影响力的影响。(2)去个体化费斯廷格等认为,人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做去个体化。代表人物:费斯廷格等人(1952)原因:首先是匿名性,当一个群体的所有成员都穿着同样的制服时,个人是不容易被识别的,个体就被湮没了,被匿名了。代表人物:津巴多、戴纳另一个原因是个体处
27、于群体中,会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使自己的注意高度集中于他人的反应以及周围所发生的戏剧性事件,或者由于药物、酒精、催眠等的作用,使个体进入极端的自我卷入,从而降低了自我意识。(4)群体的决策行为群体极化所谓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因为通过群体讨论,群体中原来被大多数人同意的意见就得到了加强,所以,原来同意这一意见的人就会更相信自己意见的正确性。这样,原来群体支持的意见,经过讨论后就得到了更大的支持;而原来被群体反对的意见,经过讨论后,就会得到加强。所以,群体讨论的结果使群体的意见出现了极端化
28、,使群体的态度或意见倾向朝向两极方向运动,使原来的不同意见之间的距离加大。造成的原因:第一,群体使个人的责任得到分散。一般情况下,个人在能够对自己的行为有足够的监控的时候,会对自己的行为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但是,当个体处于群体状况下的时候,会受到群体的影响,就不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控,从而使个人行为的责任意识下降。责任意识下降的结果,必将使人们的冒险性得到鼓励。第二,群体内的信息交流使个体倾向于认为自己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个体处于群体情境下,不同的信息可以进行交流,大家通过交流信息,彼此的信息就得到了互换,这就使得成员们都会认为自己掌握了大量的信息,对于做出决策应该有足够的证据,因此,就会对自
29、己的判断格外自信,故而排除一切其他信息,使得自己的态度或意见倾向于冒险。第三,群体领导者的冒险信息促进了整个群体的冒险性。一个有较高凝聚力的群体,其领导者是有威望的,他对于群体成员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因此,如果一个群体的领导者是具有冒险性态度或意见的话,就倾向于影响成员,最终使群体讨论的结果导致极端。第四,社会比较的机制使群体成员之间互为影响。每个成员都把别人的意见或态度作为自己表达意见或态度的参照点,于是,个人的判断总是依赖于别人的判断,结果就在不知不觉中造成了群体决策倾向于冒险。第五,竞争性的群体气氛鼓励冒险。群体的气氛通常是热烈的,情绪是高涨的,这样的群体气氛容易使得成员热血沸腾,倾向于
30、冒险。另外,文化价值也倾向于对高冒险性有较高评价,高冒险性通常与英雄气概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文化氛围也使得人们倾向于冒险。代表人物:克鲁特1986实质上群体极化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信息的影响,群体讨论可以使某一种观点得到加强或支持,对持有不同观点的个体造成压力,从而使他们最终倾向于服从群体压力,而群体的意见经过讨论,被进一步极端化。二是社会规范的影响,人们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往往会支持与自己的观点接近而又较为极端的意见或态度。群体思维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以致于使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抑。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叫做群体思维。代表人物:詹尼斯(
31、1972,1985)简述如何避免群体思维所带来的不良影响a.群体领导人应该努力做到公正,并培养一种公开咨询和讨论的气氛;b.群体成员应该像支持群体计划一样,鼓励人们提出问题或批评意见;c.应请局外的专家们对群体成员提出挑战,并给群体带来新的思路;d.在达到一个共同的意见之后,群体领导人应该安排一个第二次机会的会议,使得群体成员能够将萦绕在心头的困惑和保留意见表达出来。(4)从众与服从从众(是自愿的)从众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从众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表现为对特定的或临时的情境中的优势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采纳,如跟随潮流、人云亦云等;也可
32、以表现为对长期性的占优势地位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接受,如顺应风俗习惯等。分类:同一种从众行为从心理上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为表面上顺从, 只是行为上的顺从,并非发自内心,甚至在心中还会反对自己的从众行为,因此是一种假从众。另一种为内心真正的接受。是指在行动和信念上都发生了接受,个体完全放弃了自己原有的态度或行为方式,而是出于自愿地接受了大多数人的主张,因此是一种真正的从众。从众对于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积极的意义,代表人物:阿希(1956)简述个体在哪些情况下比较容易发生从众现象?(1)判断作业的难度较高,所呈现的剌激模糊不清时,个体顺从社会压力的倾向就越高。(2)群体极具吸引力并有高度的凝
33、聚力时,个体较容易表现从众行为。(3)个体感受到群体成员个个能干,自己却无法胜任时,较容易表现从众行为。(4)个人的反应将会被群体大众所知道时,个体较容易表现从众行为。(5)群体至少具有三个成员,并且他们的反应是一致的时候,成员较容易从众。(6)在鼓励遵从社会准则的文化背景下,个体较容易从众。从众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群体的一致性,群体的规模,群体的权威性,个体的人格,自我卷入水平,以及文化差异与个体差异。从众的原因:a.行为参照。群体中的他人的行为或者观点,可以作为自己行为或意见的参照,特别是当个体处于自己对情境缺乏把握的情况下,就更需要参照他人的表现。b.个体对他人的信任和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
34、如果一个群体是具有较高凝聚力的,或者成员之间是高度信任的,那么,这个群体就会保持较高的一致性。c.害怕与众不同的心理状态。当个体的表现与众不同时,他就会面临强大的压力乃至于制裁,他会感到自己缺乏社会支持,处于孤立状态,所以,人们一般都会避免这样的情境。服从(非自愿的)服从是指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也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之一。服从包括两个方面:对权威人物命令的服从,在有一定组织的群体规范影响下的服从。区别:服从与从众有着本质的不同。在从众情况下的个体,虽然没有按照自己的本愿去行动,但却是自愿的;而在服从情况下的个体,则完全是在不自愿的情况下,应别人的要求去行动的。代表人物:米尔格拉姆(196
35、3)简述服从的影响因素:a.命令发出者。他的权威性,他对执行命令者是否关心、爱护,他是否监督命令执行的全过程等,都会影响到服从。b.命令的执行者。他的道德水平、人格特征以及文化背景等也都会影响到他对命令的服从。c.情境因素。例如是否有人支持自己的拒绝行为,周围人的榜样行为怎样,奖励结构的设置情况,自己拒绝或执行命令的行为反馈情况怎样等,也会影响到个体的服从行为。服从原因的主要因素:第一,合法权力。我们通常认为,在一定情境下,社会赋予了某些社会角色更大的权力,而自己有服从他们的义务。比如学生应该服从教师,病人应该服从医生等,在实验室中,被试就应该服从主试,特别是陌生的情境更加强了被试服从主试命令
36、的准备状态。第二,责任转移。一般情况下,我们对于自己的行为都有自己的责任意识,如果我们认为造成某种行为的责任不在自己,特别是当有指挥官主动承担责任时,我们就会认为该行为的主导者不在自己,而在指挥官。因此,我们就不需要对此行为负责,于是发生了责任转移,使得人们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后果。单选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每个群体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信念和行为的准则被称为群体规范。单选能够使成员继续留在群体中的力量称作群体凝聚力。单选主要指群体中具有法定地位并能够影响群体行为的人采取一定的手段,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领导群体成员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被称为群体领导。单选认为领导者都具有某些与生俱来的特质,具备这
37、些特质的人才能成为领导者。这种关于领导的理论是个人特质理论。单选认为情境因素决定了个体能否成为群体的领导者。这种领导理论是情景特质理论。单选社会助长的实验被认为是社会心理学的经典研究之一。它是由社会心理学家特瑞普里特首先通过实验证实的。单选提出群体去个体化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家是费斯廷格。单选社会心理学家阿希。曾进行了有关从众的经典研究,在实验室中考察了影响从众的各种因素。单选l研究发现,增加阿希式实验情境的煎糊性,则从众率就会增加。单选关于服从的经典实验研究是由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于1963年在美国的耶鲁大学进行的。单选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个体之所以会有服从行为,主要的原因是合法权力和责任转移。名
38、解群体指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合体,群体的成员一般都有直接的接触或互动。名解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名解社会情化主要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名解去个体化主要指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淹没,丧失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而致使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的现象
39、。名解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名解 群体思维是指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以致使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抑。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叫做群体思维。简答群体的功能:(1)给成员以心理上的归属感。同一群体的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中会表现出观念与行为的一致性,当与其他群体相比较时,成员就会产生一种属于自己群体的感觉,这就是归属感,是情感方面的影响。(2)使成员具有认同感。同一群体的成员对重大事件和原则问题的认识倾向于与群体保持一致。当个人对外界情况不明时,
40、这种认同就会发生很大的相互影响,有时甚至会是盲目的。这是在认知方面的影响。(3)使成员获得社会性支持。当全体的思想与行为符合群体要求时,就会受到群体的赞许与鼓励,使个体获得社会性支持,从而强化了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的一致性。这是表现在行为方面的影响。简答群体的基本特征:(1)群体规范,群体设立规范,保证其目标顺利实现。(2)群体的凝聚力,群体具有凝聚力,保证成员继续留在群体之中。(3)群体中的角色,群体一旦形成,它的成员就会发展出与之相适应的角色和地位。(4)群体的领导,群体中必然产生领导。简答社会助长产生的原因:心理学家对社会助长的产生原因指出,他人在场,增加了个体的活动驱力或动机,这种驱力或
41、动机的增加对作业的影响依作业的性质而定,当作业的行为是熟练的或天生的,动机增强对个体起促进作用;对简单的工作而言,他人存在有助于个体效率的提高,对高水平的人来说,他人存在就可能起助长作用。当作业的反应是生疏的,动机增强反而效率下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做复杂的工作时,有人在场会分散注意力而影响工作效率;而做简单的工作时,注意力的分散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容易克服,所以效率不易下降。简答从众与服从的区别:从众指个人的观点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服从是指按照他人的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从众与服从有着本质的不同,从众情况下的个体,虽然没有按照自己的
42、意愿去行动,但却是自愿的。而在服从情况下的个体,则完全是在不自愿的情况下,应别人的要求去行动的。第十章心理健康一、心理健康的标准1、科学的健康观念(1)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没有衰弱的表现,而是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一种完好的状态。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缺一不可。(2)健康的十条标准: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善于休息,睡眠良好;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能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牙跟
43、颜色正常;头发有光泽、无头屑;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自如。(3)1978年9月,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发表了阿拉木图宣言,宣言中提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一项最重要的社会性目标。(4)健康的目标:是追求一种更积极的状态,更高层次的适应与发展,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满状态。2、心理健康的概念(1)定义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2)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否能正确的反映外部
44、世界,有无明显差异。)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一个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内容是否完整协调。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在没有重大的外部环境改变的前提下,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特征是否相对稳定,行为是否表现出一贯性。(3)心理健康的分级一般常态心理。表现为心情经常偷快满意,适应能力强,善于与他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承受挫折、调节情绪的能力。轻度失调心理。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满意心境,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独立应对生活工作有些吃力。若能主动调节或请专业人士帮助,可以恢复常态。严重病态心理。表现为明显的适应失调,长期处于焦虑、痛苦等消极情绪
45、中难以自拔,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如不及时矫治,发展下去会成为精神病患者。3、心理健康的标准(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想像力、记忆力、思维力的综合。正常的智力是人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前提。心理健康的人能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保持好奇心、求知欲,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获取成就。(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对自我有适当的了解和恰当的评价,并且能够很好地接纳自己的现状,知己所长所短,愿意扬长避短,开发潜能事不苛求自己,自信乐观,而不是过于自卑或过分自负。(3)能与他入建立和谐的关系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最能体现和反映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他人交往,能以尊重、信任、
46、理解、宽容、友善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和给予爱和友谊,有稳定的人际关系,拥有可信赖的朋友,社会支持系统强而有力。(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心理健康的人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满足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虽然也有悲、忧、哀、愁等消极体验,但能适当发泄、主动调节和控制情绪,不为情绪所控,不因为情绪影响正常的生活,我们常说的情商便体现了这一能力。(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的能力和正确处理个人与环境关系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是环境的良好适应者,他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始终使自己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生活有理想但不脱离现实,能面对现实,调整自己的需要与欲望,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协调统一。5、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简述如何增进心理健康)(1)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2)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3)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尝试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4)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5)增强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单选压力也叫应激,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心理学家是薛利。名解健康是指不仅仅没有疾病和没有衰弱的表现,而是生理上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