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共 29 页)2017 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 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4 分)读表: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
2、 195 年 15 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 164 年 24 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 144 年 68 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 106 年 108 郡、国 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3(4 分)读表:记述 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旧唐书太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新唐书高祖本纪 第 2 页(共 29 页)薛举战于泾州,败绩。”“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
3、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新唐书太宗本纪 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4(4 分)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5(4 分)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
4、进口税,每吨税金达 1 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 20 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 1 钱。这一举措()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6(4 分)1904 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 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 1883 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 78%,直隶亦有 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 351 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
5、同 7(4 分)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第 3 页(共 29 页)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8(4 分)1990 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
6、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9(4 分)在公元前 9 至前 8 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10(4 分)读表: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 约 1770 约 17901793 约 18301835 数额(百万英镑)140 175 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 年为 100)年份 175
7、5 1797 1835 指数 42.74 42.48 78.69 第 4 页(共 29 页)综合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11(4 分)如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12(4 分)1976 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 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
8、、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二、解答题(共二、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37 分)分)第 5 页(共 29 页)13(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
9、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 年
10、)(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第 6 页(共 29 页)14(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时间 中国 英国 17 世纪 康熙年间设南书房、平定三藩之乱 设台湾府、签尼布楚条约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51 年颁布航海条例 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提出“分权”1687 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8 世纪 1727 年军机处的设立 红楼梦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
11、广州十三行贸易 1792 年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来华 1763 年日不落帝国确立 1765 年工业革命 1776 年国富论 1785 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19 世纪 茶叶、瓷器大量输入欧洲,中国处于出超 鸦片走私,1839 年禁烟运动 1842 年南京条约签定 1842 年海国图志出版 19 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世界工厂地位 1832 年英国议会改革 据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整理 上为 1719 世纪中英两国部分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历史历史-选修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上重
12、大改革回眸】第 7 页(共 29 页)15(15 分)材料 新中国工资制度自 1956 年改革以后,在近 30 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 9 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 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 1985 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
13、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20 世纪 80 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20 世纪 80 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历史【历史-选修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6材料 1943 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上,中美两国政府首脑就战后问题进行了一次广泛详尽的
14、讨论,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美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中方欣然领第 8 页(共 29 页)诺。关于对日本的军事管制,美国希望以中国为主,中方要求美国住持,中国派兵协助。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美方询问中国是否希望获得琉球群岛,中方提出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美方提议由中国先行收回香港,然后宣布与九龙合成为全世界自由港,中方深以为然,但后为丘吉尔拒绝。关于朝鲜和印度支那,中方提议让这些国家独立,美方表示同意。此外,双方还讨论了日本天皇的地位、日本以实物进行赔偿、美国对华经济援助、军事合作等问题。摘编自
15、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双方就中国领土问题达成一致并写入开罗宣言的内容,说明其意义。(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政府首脑会晤所反映的美国战后东亚秩序构想。【历史【历史-选修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7材料 公元前 544 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等中原诸国。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作出准确的研判。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
16、能相赠。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第 9 页(共 29 页)上。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据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第 10 页(共 29 页)2017 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
17、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 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考点】12:西周的分封制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影响,要求学生从材料中受封对象与周王之间的
18、关系来分析。【解答】A题目的引导语是“分封”,而不是“材料反映了、说明了、体现了”由此可知,这个题目中的材料只是引出考察的对象分封,及其的作用,结合分封制的内容,我们可知,分封制加强了西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形成了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也强化了周边地区对西周的文化认同,促进了各地区的文化交流。B分封制主要是地方官制,不可能加强君主专制的权力,另外,西周时期,没有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权力在当时不是非常突出,西周主要强调以德治国。C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分封制地方诸侯国有很强的独立性,西周王朝就是不能够直接操控地方,所以实行分封,选项表述是错误的。D分封制的实施,确实是体现了世袭的贵族特
19、权,但不能说明,贵族的世袭特权是由分封制确立的,在西周之前,世袭贵族就拥有特权。第 11 页(共 29 页)故选:A。【点评】本题材料简单,但选项角度比较特殊,要求学生结合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相关知识来联合分析,同时要结合西周刚刚建立对地方控制有限这一现实来分析和理解材料。2(4 分)读表: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 195 年 15 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 164 年 24 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 144 年 68 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 106 年 108 郡、国 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
20、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考点】1J: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汉朝政治制度的基本,侧重考查汉朝的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情况,要求学生结合汉初郡国并行制的知识来分析。【解答】A从材料可知,郡国的数量不断增多,结合所学知识,这应该是汉朝削弱封国设置郡县的结果,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使诸侯国的面积越来越小,诸侯国的实力也越来越小,对中央集权的威胁日益削弱,中央与地方权力之间的矛盾逐渐缓和。B材料反应的是地方郡国并行制,不是中央官制。C结合汉武帝时期的时代特征可知,当时匈奴对边境的威胁越来越严重,汉武帝通过推恩令缓解了内部王国威胁中央集权的问
21、题,国家综合国力明显上升,有利于解决对外抵御匈奴侵略的问题。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汉景帝时期就开始削弱藩国,地方王国控制的区第 12 页(共 29 页)域只可能越来越小,不会越来越大。故选:C。【点评】回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环境,汉武帝时期,面临着北方少数民族匈奴的威胁,内部王国问题的困扰,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等问题,汉武帝通过推恩令缓和了内部的诸侯国威胁,加强了中央集权,这就为对外打击匈奴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3(4 分)读表:记述 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旧唐书太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
22、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新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新唐书太宗本纪 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考点】V4:唐太宗的历史功绩;Y1:历史与历史学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历史与历史学。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表格的解读与分析,得出四则材料的共同点。【解答】依据题干表格内容可知,四则材料都提到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因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唐军与薛举在泾
23、州作战失败,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不全面,应排除。第 13 页(共 29 页)故选:C。【点评】本题以表格形式考查对历史与历史学相关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表格、分析理解的能力。4(4 分)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考点】2P: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需要掌握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对等级秩序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
24、合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对等级秩序的影响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可知,明前中期,朝廷严格规定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旨在维护专制权威和等级秩序,但是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说明等级秩序受到冲击,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考查对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对等级秩序的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4 分)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 1 两以上
25、,比洋煤进口税多 20 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 1 钱。这一举措()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第 14 页(共 29 页)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考点】A6:洋务运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民用工业创办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结合洋务运动的特征来分析。【解答】A材料反映出,近代中国国内民营煤矿企业较之外国,煤矿企业的税收要重,洋务运动在开办民用工业的时候,为了减少受到外资企业的压力,故而李鸿章奏请政府减轻税收,这是利用行政手段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材料中没有看出加强对开平煤矿的
26、管理,主要涉及到的是对税收制度的调整。C开平煤矿,有利于抵制洋煤对中国的影响,但选项说摆脱了列强对中国煤矿的控制,太绝对,不准确。D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开平煤矿的个例,不能说明整个煤矿业的发展情况。故选:A。【点评】洋务运动的民用工业采用的是官督商办的模式,企业产品全部投放市场,企业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故而政府可以利用特权为洋务企业发展提供税收便利,提高其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材料反映的正是这一现象。6(4 分)1904 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 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 1883 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 78%,直隶亦有 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 351
27、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第 15 页(共 29 页)【考点】HE: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列强入侵对中国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结合列强入侵中国的地区和影响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可知,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及华北的直隶,留日学生较多;而西北等十几处较少可知,结合所学可知,近代时期的中国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及华北的直隶由于列强入侵较早,经济水平较高,因此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及华北的直隶留日学生较多,西北等地
28、受列强侵略较晚,经济水平较低,因此留日学生较少,即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故 A 项正确。BCD 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列强入侵对中国的影响,考查对列强入侵中国的地区和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4 分)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
29、考点】9S:抗日战争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需要掌握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政策的作用。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陕甘宁边区判断出是抗日战争时期,依据“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进行分析理解即可。【解答】结合所学知识,陕甘宁边区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中央所在地和抗日第 16 页(共 29 页)根据地,根据题干材料“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可知,这一精神的贯彻有利于团结全民族一切力量抗战,故 B 项正确。题干材料与土地革命无关,故 A 项错误。陕甘宁边区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中央所
30、在地和抗日根据地,与国民革命无关,故 C 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抗日战争,不是反抗国民党政府,故 D 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考查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政策的作用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8(4 分)1990 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考点】DD:美国的“新经济”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
31、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产生的影响,学生要联系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经济发展要求来分析材料。【解答】A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混合制经济,逐渐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由此可知,报告的主旨不可能是肯定干预经济的模式。B材料内容重点不是强调经济全球化,而是讨论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C结合美国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我们可知,当时美国布什政府和克林顿政府,都减少了对经济的直接干预,故而可以看出本报告的第 17 页(共 29 页)主旨是主张摆脱,传统的国家干预经济模式的束缚,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调节手段。D从材料中并没有看出西方经济体制的
32、实质,只能看出西方经济体制的手段特征。故选:C。【点评】回答本题时,学生要对二战以后美国经济政策调整的事实准确把握,二战结束至 70 年代初,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阶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包括美国在内都对经济进行直接全面的干预,70 年代经济危机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滞胀,大部分国家开始减少对经济的直接干预,转而寻求新的自由主义管理模式,80 年代出现了混合制经济,90 年代,美国出现了新经济。9(4 分)在公元前 9 至前 8 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宗教信仰意
33、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考点】ZA:历史文化常识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历史文化常识,具体考查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解答】根据材料“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文主义是指关心人爱护人,以人为本,古希腊神具有人的情感,即古代雅典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ACD 项均不符材料。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重点考查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第 18 页(共 29 页)运用知识的能力,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古希腊的人文主义
34、思想诞生的背景、代表人物及思想、意义。10(4 分)读表: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 约 1770 约 17901793 约 18301835 数额(百万英镑)140 175 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 年为 100)年份 1755 1797 1835 指数 42.74 42.48 78.69 综合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考点】5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工业影响,要求学生结合英国工业革命的
35、基本史实来分析材料,分析出正确的选项。【解答】A从材料可知,英国国民收入总量,1793 年,比较,1770 年有较大增长,而工人实际工资,1797 年比 1755 年,有下降,选项错误。B1793 年到 1835 年,全民收入增长超过一倍,而工人工资这一时段也大有增长,说明经济快速发展,没有完全依赖廉价劳动力。C从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可以看出,工人生活整体上应该是不断改善 D从第一个表格可以看出,你收入增加了两倍多,而工资水平增长不到一倍,说明,工人收入增长的速度低于国民收入增长的速度,说明资本家财富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工人收入增长,故而可以得出结论,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结合所学知识,这也与
36、当时的社会现实相符。第 19 页(共 29 页)故选:D。【点评】本题回答的重点是要从表格一和表格二的数据分析得出,国民总收入增加的速度超过工人工资增长速度。11(4 分)如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考点】E5: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苏联的工业化建设。需要掌握二战后冷战时期苏联的经济建设的背景和成就。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图示的解读,注意图示中的内容和文字。【解答】依据题干“苏联时期”、“又是斯大林格勒”可知,漫
37、画反映的时间是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结合所学可知,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是在 1925 年之前,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是在二战之前,故 AB两项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二战中苏联经济建设受到严重破坏,第三个五年计划被迫中断,故 C 项错误。依据漫画和结合所学可知,遏制政策是指二战后西方国家在冷战中遏制苏联,第 20 页(共 29 页)图示中“水力发电站开始建设”反映二战后苏联经济逐渐恢复发展,说明西方国家的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故 D 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以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为切入点深入考查对冷战时期苏联经济建设的认识和理解。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漫
38、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2(4 分)1976 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 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考点】EA:两极格局结束及其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两极格局结束及其影响,苏联解体后,特别是以西欧和小日本的强大为转折点;西欧国家和日本为了寻求自己的国际地位,对美国不在马首是瞻
39、,与美国合作的同时也存在竞争,美国不再能够成为号召世界的超级大国。更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强大,更为世界走向多极化提供了勃勃生机。【解答】结合所学知识,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即使西方国家也不得不与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加强合作,可见反映了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故 A 项正确;BCD 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A。【点评】两极格局的结束为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契机。两极格局之下,中国以及其他一些新生的国家,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犹如在夹缝中求生存。而且,第 21 页(共 29 页)更加容易成为大国竞争之下的牺牲品。这对于我国的外交和经济发展尤为不利。另一方面,
40、两极格局的结束后迎来的是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元化,中国必须足够的富强与独立自主才能立足于世界强手之林。二、解答题(共二、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37 分)分)13(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
41、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 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
42、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考点】6C:法国大革命;IG: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法国大革第 22 页(共 29 页)命推翻了法国专制王权,否定了“朕即国家”“朕即民族”,推动了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有利于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也冲击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秩序,有利于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近代民族观的形成。(2)本题考查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反对国内封建势力,争取民众的民主、自由、平等和民族解放。【解答】(1)根据题干信息后“启蒙思想
43、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再结合所学知识予以分析。(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斗争对象、革命目标、阶级立场以及思想观念等角度概括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第二小问结合近代中国国民革命的时代背景,分析不同之处产生的原因。故答案为:(1)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2)相同之处:追求民主与平等。不同之处: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
44、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原因: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点评】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传播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期间所颁布的人权宣言和拿破仑帝国时期颁布的民法典(后改名拿破仑法典)被称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次革命也为此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因此具有世界意义。第 23 页(共 29
45、页)14(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时间 中国 英国 17 世纪 康熙年间设南书房、平定三藩之乱 设台湾府、签尼布楚条约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51 年颁布航海条例 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提出“分权”1687 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8 世纪 1727 年军机处的设立 红楼梦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 广州十三行贸易 1792 年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来华 1763 年日不落帝国确立 1765 年工业革命 1776 年国富论 1785 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19 世纪 茶叶、瓷器大量输入欧洲,中国处于出超 鸦片走私,1839 年禁烟运动 18
46、42 年南京条约签定 1842 年海国图志出版 19 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世界工厂地位 1832 年英国议会改革 据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整理 上为 1719 世纪中英两国部分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考点】5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要求学生结合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以及影响,和当时中国的社会特征的分析。【解答】材料展示了工业革命时期,中国和西方社会发展的特征,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由于中西方的社会环境不同,所以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不同,反过
47、来,西方进行了工业革命,而中国仍然停留在古代科技水平上,导致了近代以来中西方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我们可以从材料中提取出,科技创新第 24 页(共 29 页)是大国兴起的关键因素,即西方工业革命对东西方影响不同,这样的观点,在论证的时候,结合东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对外关系发展的特征,来进行论述。故答案为:示例一:论题:科技创新是大国兴起的关键。阐述:(1)近代英国重视科技创新。1687 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标志着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1765 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785 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英国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政府鼓励发明,积极推进技术
48、革新,推动手工工场过渡到机器工厂制,促进了城市化;19 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世界工厂地位。(任答 2 点即可)(2)晚清政府忽视科技创新。为加强君主专制,晚清实行八股取士文字狱,知识分子脱离实际,不利于科技创新;对外奉行天朝上国闭关锁国,拒绝了马嘎尔尼来华的正当要求,不利于学习英国先进的科技,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从而导致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小结:英国重视科技而兴,清政府止步科技而衰。可见科技创新是大国兴起的关键。示例二:论题:西方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机遇和挑战。阐述:(1)工业革命给清政府带来了挑战。18 世纪中期兴起的工业革命,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大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
49、产力,增强了欧洲资产阶级的力量。为了扩大市场,西方列强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两次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政府的闭关锁国,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2)同时工业革命也给清政府带来了机遇。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洋务运动引进了工业革命中的机器生产和先进科技,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小结:工业革命对清政府而言,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遗憾的是,清政府没有把握住这一历史机遇,失去了跻身强国行列的机遇。(从制度创新或思想解放角度提出是大国兴起的关键也可,言之成理即可给第 25 页(共 29 页)分)【点评】解
50、答本题,首先要搞清楚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其次,要搞清楚中国明清时期的社会特征和近代中国鸦片战争的背景以及产生的影响。【历史历史-选修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15 分)材料 新中国工资制度自 1956 年改革以后,在近 30 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 9 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 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 1985 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