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19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1、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20)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今后十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描绘了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开启了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征程,这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温家宝总理说:“以改革促发展。”这表明未来中国教育的主旋律是改革,纲要最重要的特点是瞄准了当前中国教育上所存在的问题,力图突破难题,进行创新,纲要的出台主要立足于解决教育公平、教育质量问题。制定教育规划纲要是中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
2、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是积极应对国际竞争、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改革创新的迫切需要。2、谈谈在你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怎样具体体现规划纲要关于“育人为本”方针。第一、育人为本就要坚持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第二,育人为本重点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用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第三、育人为本就是要大幅提高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和水平。第四、育人为本就要以学生为主题,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3、教育优先发展体现为哪 “三个优先”? 答:“三个
3、优先”,即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4、简括规划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八项任务。答: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八项任务是: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5、规划纲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提出了哪六项改革任务?答:一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强调更新培养观念,创新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二是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按照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的思
4、路,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 三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四是改革办学体制。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大力支持、依法管理民办教育。 五是改革管理体制。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 六是扩大教育开放。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中国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提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水平。6、规划纲要提
5、出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是什么?素质教育理论、理念怎样更好地落实到你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
6、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
7、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
8、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规划纲要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方面有提出了哪些重要举措?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
9、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8、规划纲要多次强调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谈谈中小学教师当如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公平?答:第一,要树立“教育公平”的观念。教师要实现教学公平,必须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评价观。 正确的学生观的要义是尊重学生,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具有完整生命意义的“人”来对待。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人天生就具有差异性,因此,我们要容忍学生的差
10、异存在,并将其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考虑;人是具有复杂情感的高等动物,因此,我们需及时地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与沟通,并有效地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第二,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不是一句空话,要把这个理念落实在教学中去,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作用。当然,课堂上的学习自始至终充满着“接受”与“亲历”的矛盾,而且,学生不能事事都亲自经历一番,必须向老师请教,向书本请教,必须学习大量的间接知识。但这不能作为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借口,就是接受间接知识,也需要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调动她们的已有经验。因此,教师不能以知识传授者、施与者的身份对待学生。否则,教育公平就是一句空话。
11、第三,要在大班额集体教学的环境下,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都是具体的人,都是有个性的人,就像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她们的个性。 比如,组织小组教学,就是关注个性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充分开发学生资源的一个好策略。改变形式僵化的排位方式,实行座位轮换或实行“小组圆桌”式排座,也能实现学生在教室这个“学习场”中有公平的机会,是解决由于空间位置占有的不同而产生的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有效途径。第四,在教学行为中追求“教育公平”。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会有意无意地做出对学生“不公平”的举动,如习惯性地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留给喜欢表示的学生,把关
12、注的目光始终投在离自己所处位置较近的区域内的学生,对自己欣赏的学生赞赏有加,等等。我们不经意间的“不公平”举动,可能会影响某些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对教师的态度,甚至是对整个人生的态度。而这种结果显然是与基础教育的初衷“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背道而驰的。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公平是相正确。作为教师,我们应尽量克服意识形态中存在的偏见,时刻提醒自己“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并对自己以往“不公平”的教学行为作出适当调整,使其努力接近“教育公平”。9、规划纲要对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有哪些要求?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
13、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教学信息化就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
14、方法。教育信息化还指教育的主体教师与学生信息能力的提高。只有掌握信息技术的人,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0、结合规划纲要相关内容,谈谈语文教育要更新怎样的人才培养观念?这和提高语文素养的理念有什么一致的地方?一、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致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有以下几点。(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开展德育工作,体现时代性
15、与针对性。(2)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和行的统一,鼓励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引领学生学会学习。(3)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质,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养成健康人格。(4)加强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开齐开好艺术类课程。(5)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二、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1)人人都能成才,人的才能受先天遗传的影响,但环境和教育是成才的关键,只要为每一个人提供适合的教育,她都能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才。(2)人人都有
16、权成才,接受教育发展自己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育的目的就是为每一个人成才服务。(3)为人人成才服务,面向每一个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在集体教学的情境下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成才的机会。三、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1)人人成才并不意味着人人都成为相同的“标准件”,也不意味着人人都能成为“拔尖人才”。人才是有规格和层次的区别的。经济社会发展不但需要拔尖创新人才,也需要各种复合型人才、实用技能型人才和普通劳动者。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我们的成才理想。(2)要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成才培养就要多渠道、多模式、多规格、多途径,要办好各种类型的教育,
17、为各种人才的成长铺就广阔的道路。(3)人才的多样化发展要建立在每个人的个性发展的基础之上,尊重个性特点和个性选择是培养多样化人才的关键。四、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五、树立系统培养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是现代人才培养观念的重要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不是学校培养的,是在社会这个大学校造就的。学校教育要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基,学校应该做好“夯实地基”的工作,要特别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探究创新精神的培养;学校和教师要想到小学、中学、大学的有机衔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传承;学校教师要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手与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形成体系开
18、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11、(1)该家长指出了多少年来社会一直在关注的“减负”,就此谈谈小学课业负担原因?规划纲要对减轻学生负担做了哪些要求?(2)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中小学教育怎样从“减负”入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一、1、中国教育事业已经逐步实现从数量增长向内涵发展的转变,内涵发展的本质就是保障和提高教育的质量,这个战略目标要落实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可是,在基础教育的教育和教学中,为追求数量发展,追求知识记忆,而采取违背规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的现象有逐步蔓延之势。这一问题的集中表现就是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对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问题,几经最
19、高政府部门重复发布指令进行管理整治,全国政协人大两会咨询提案,教育规划纲要用专门条款规划对这个问题的整治,其重要程度和受关心的程度可见一斑。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全国人民都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识到“学习改变命运”,“知识放飞梦想”。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经济社会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教育资源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的教育需求。而且,有限的教育资源还分布得相当不均衡,有的学校犹如宫殿般辉煌,有的学校却像寒舍般简陋,师资水平更不可同日而语。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部长还是平民,无论是通古博今的知识阶层还是不名一文的平民百姓,谁都想让自己的子女去好的学校,去接受好
20、的教育,将来有好的工作。而且,当前,作为家庭和个人来讲,这种争取只能经过“好好学习”、“好好考试”来实现。于是,在负担重但能升入好学校、负担轻但有可能辍学之间,人们情愿选择前者,而不是后者。2、竞争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但激烈的竞争往往使人感到压力很大,过度的竞争还容易使人轻浮急躁,惶惶不可终日。而且,为了竞争得胜,有些人往往为利忘义,不择手段。为了取得较好的成绩、靠前的排名、优先的录取,就会采取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这些违背规律的畸形教育落到学生头上,就表现为课业负担过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教师可能急功近利,把教育规律置于脑后。作业量大,题海战术,任意添加学习内容,延长教学时间等做法十分
21、普遍。3、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还有心理层面的渊源。4、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也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国家的教育正处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的时代。我们过去的管理行为多是为精英教育服务的,如资源配置有好有差,资源分配有多有少,有重点,重选拔,等等。现在的教育主题是公平,因此,就要实行体制改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也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教育规划纲要对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明确的规定,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1.政府要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具体措施是: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
22、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2.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要“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这些改革措施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学校和教师除严格执行政府关于规范办学行为的规定外,还要在教育教学行为方面深化
23、改革。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升学制度、评价标准、教师素质、家长观念等,但最直接的是学生作业数量过多,质量太差。就中国的实际看,让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仍需时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转变家长观念,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为了尽快把学生的过重负担减下来,确保下一代身心和谐发展,我们不能被动等待,在时机完全成熟之前必须有所行动。我们认为,最实际也最有效的行动就是抓住作业这个关键点,采取有力措施,减少作业的数量,提高作业的质量。精简作业,既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可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效益,同时,使家长调整认识,学校和政府改革选拔和评价制度,从而加速素质教育的推进步伐。3.
24、家长要发挥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教育规划纲要规定,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现在“减负”的重大阻力不但来自学校,而且来自家长。当前家长普遍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孩子从出生起就开始承载着家长所有的希望。家长们执拗地认为,只有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才能让孩子上好大学,以后找好工作。从某种程度上讲,家长比孩子更喜欢攀比,仿佛孩子一输满盘皆输。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经过家校合作的渠道,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学会
25、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有些地方创办了家长学校,推广家教课程,向家长普及正确的教育观念,这对形成学校、家庭教育合力,共同完成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历史重任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三、中小学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教育规划纲要对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明确的规定,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政府要统筹规划,整体推进。(2)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康娱乐的时间,同时要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进课堂教学气氛,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3)家长要发挥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
26、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地教育方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密切配合,共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12、结合规划纲要请就此谈谈你对教师职业素养(心态)建设的看法。(一)、教师的幸福感包括更深刻的认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需要满足与潜能实现而获得的体验。幸福感是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的持续快乐体验。2.教师的个人幸福是个人主观努力与客观机会条件契合的结果。教师的主观努力能够得到她人的认可,学校为教师的发展、教师主观努力创造条件,即可为教师带来极大的幸福感。3.教师幸福是个体对其生存状况与学校环境肯定的价值评价教师的生活状况能够得到学校的充分肯定。如学校和谐的校园文
27、化建设能够为教师的幸福提供保障。教师职业幸福更多地指向精神世界,价值的实现,这种境界能够激励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二)、教师的幸福来源于五个方面,即教师的职业情怀,即学校声誉和社会声望等方面。教师的职业素养,即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教师的职业实践,即教师职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师德的外显。职业环境,即教师所工作生活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其中物质环境如,学校的设施和配备。精神环境如学校的文化和人际关系等。(三)、教师的职业心理。即教师的职业心理。教师职业的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保证是努力减轻教师的职业倦怠。培养教师具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的人生,充分的自我效能感和成
28、就感。(四)、教师如何获得幸福:第一,积极的自我。这种积极地自我共包括教师积极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就如前面提及,教师的自我意识在支配着教师的行为,因为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为自己的幸福做出努力。自尊是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感受。当教师觉得自己有价值时,教师具备强烈的自尊心,即教师的自我评价。自尊同时还源于她人对自己的评价,当她人评价高时,教师则表现出强烈的自尊。教师要经过自己的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来获得自信并对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并获得她人的肯定和评价。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当教师对自己的能力持肯定态度的时候,会帮助教师建立积极的自我。第二,社会的努力。社会对教师的积极关注,以及为教师的幸福创
29、造条件。为教师的生活提供较好的物质保障。其次,社会肯定教师的职业定位和作用。社会对教师的重视,使得教师职业逐渐受到重视。最后,社会还应为教师提供心理健康保证,同时社会能够经过社会文化引领教师感受教师的职业幸福。(五)、从事教师职业,如果只是为了谋生,就是低层次的。一个人对一件事有了兴趣,再去做这件事时就有了一种情感,有了情感,奉献和享受就分不开了,奉献的时候就是享受,享受的时候就是奉献,这才是人类生存的高境界。过去我们谈师德,一般说的比较多的是自律、奉献、人格,很少谈教师的发展提高,很少谈教师需求。实际上,教师在奉献的同时也造就了自我,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教师最大的收获就是人才,教师的最大幸福就是桃李满天下。可是,教师须有伟大无私的品格,从不嫉妒学生的成功,而是希望学生个个成功。她总是把最好的东西教给学生,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为自己的价值观,从不担心学生超过自己。学生成功越早,名气越大,水平越高,超越自己越多,教师就越高兴。教师还需要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情怀,因为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事业,教师的收获是“迟来的爱”,因此,教师要舍得等候,要付出更多的期待。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