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第一节精气学说 精气释义中医学中的精气是指人体内有用的无形而不断运动的精微物质。人体内的精与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精为有形之精微物质,是生命的本原。气为无形之精微物质,是生命的动力。精能化气,气能生精,两者是同一物质存在的不同形式或状态。一、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一)精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由精气构成的,精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和人类的原始物质。(二)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运动的形式主要有升、降、出、入四种。在正常情况下,升与降、出与入虽是对立的,但保持着协调平衡关系。天气下降,地气上升,阴阳二气交感聚合,
2、产生了自然界万物,并推动着它们的发展变化。1、气与形之间的转化无形之气交感聚合成有形之物,即“气生形”的气化过程;有形之物死亡消散,又化为无形之气,即是“形化气”的气化过程。此即说明无形之气与有形之万物是相互转化的。2、形与形之间的转化由无形之气聚合生成的有形之物,在气的推动激发下,相互之间还可以发生转化。3、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气的运动与气化的关系:气化是通过气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变化,故没有气的运动,也就没有气化。即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的前提和条件。气化虽由气的运动产生,但在气化过程中又寓有气的升降出入聚散等运动。(三)气是天、地、万物之间 的中介1、气作为自然界万物之间的中介,维系着天
3、、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2、气作为自然界万物之间的中介,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四)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天地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组成人体的各种基本的细微物质皆属于“气”,人的形体中又充满着气。即“气充形,形寓气”。人生由气凝聚而成,人死又复散为气。人的生死过程,也就是气的聚散过程。二、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精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是维持生命的根本人的五脏、六腑、形体、官窍、血和津液等,皆属有形而静之物,必须在无形之气的推动和激发作用下才能活动。没有气,各种生命活动皆难以维持,故气是维持生命的根本。(二)精气足,则生命活动正常有序人体中气的来源有3个方面:人生之前,
4、在母体中已获得先天之精所化之气。人出生之后,通过肺吸入自然界之清气。出生之后,由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所化之气。以上三气相合,则生成充满全身而维持生命活动的气,称为“元气”、“一身之气”。(三)气的运动必须协调而通畅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气的升与降、出与入保持着相对的平衡与协调。气的运动贵在通畅。气运行通畅则血与津液流动通畅,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得以正常发挥,人体就健康。这种升降出入通畅,称之为“气机调畅”。(四)精、气、神的关系先对精、气、神几种不同含义作一了解。1、精的几种不同含义自然界无形之气中的精华或精粹部分。泛指自然界中的无形之气。此精即气,又称“精气”。泛指人体中一切有用的有形物质,
5、如先天之精、水谷之精、血和津液等。此乃“广义之精”。专指肾所藏之精,即肾精,亦即中医学精气神学说中所指之精。2、神的几种不同含义指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内在规律。指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指人看生物生命力的综合外在表现,亦即诊断学中所指的“神气”专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括心理活动。、三种含义与中医关系密切。3、精气神学说中医学的精气神学说主要阐释精、气、神的概念、相互关系及其在养生、防病、治疗中的作用。精气神学说中所指的精精气神学说中的精,主要是指肾所藏的精,亦即肾精。此精是构成人体胚胎和促进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是生命的本原。精能化气肾精所化之气称为“肾气”,又称“元气”,是促进人体生
6、长发育,推动和调节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功能,并使人具备生殖机能的原动力,是一身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精气神学说中所指的气精气神学说中的气,即前述的“一身之气”或“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精气神学说中所指的神精气神学说中的神,即上述神含义中的第和项。尤以为主;即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精气神三者之间的关系精气神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精能化气,气能生精,精气互化。故精足则气充,气充则精旺。精又能化神养神,故精为神的物质基础。精旺则神明,精衰则神疲。神能摄精固精,神守则精固,神荡则精泄。气由精生,又能生神养神,故精足气旺则神明;神能驭气统精,故神旺则气调而精固。第二节阴阳学说一、阴阳的基本概念1、阴
7、阳是个抽象的概念阴阳是个抽象的概念,阴与阳不特指某一具体事物的现象。2、阴阳只标示既相互关联又属性相反的事物和现象阴阳只标示既相互关联又属性相反的事物和现象。只有属性相反又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的两事物或现象,或一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才用阴阳标示,才能区别阴阳,才能进一步用阴阳的运动规律来阐释它们之间的关系。没有关联性的两事物或现象不在一个统一体中,就不能用阴阳标示。3、阴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阴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阴阳范畴不仅具有对立统一属性,还对事物或现象作了另外一些特殊的质的规定,因而同一对事物的阴阳所指往往是确定的,不可互换,不可反称。4、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阴阳双
8、方在一定条件下可各自向其相反方面转化。阴阳之中可再分阴阳。事物或现象的比较对象的改变,可引起其阴阳属性的改变。常见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归纳表属性空间时间季节温度湿度亮度重量运动状态阳上、外昼春、夏温热干燥明亮轻升、动、兴奋亢进、向外、蒸腾气化阴下、内夜秋、冬寒凉湿润黑暗重降、静、抑制衰退、向内、凝聚成形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阴阳交感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的相互感应而交合。又称“阴阳交感相错”,即指阴阳相互发生作用。(二)阴阳对立制约1、阴阳对立2、阴阳相互制约3、阴阳相互排斥阴阳对立“对立”即相反,是指阴阳代表了属性相反的两种事物和现象,或一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它们并不是互不相干地共处于一
9、个统一体中,而是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的。这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规律。阴阳相互制约“制约”,指阴阳双方的相互抑制。制约以对立为前题,也就是说对立可导致阴阳的相互制约,因而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大多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特性。正是由于阴阳的相互制约,才使事物取得了统一,使阴阳维持相对的平衡协调状态,即“阴平阳秘”。若有方过于亢盛,则对另一方过度抑制,可致其不足;若一方过于虚弱,则对另一方的抑制不足,可致其相对偏亢,以致阴阳双方失去了相对的平衡协调,即为“阴阳失调”。阴阳相互排斥同样,阴阳对立可引起阴阳的相互排斥,这种相互排斥往往在阴阳双方的盛衰过于悬殊时明显地表现出来。(三)阴阳互根互用 1、阴阳双方中每一方
10、都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2、阴阳双方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还存在着不断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3、“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在机体而言,生生不息之机也就遭到严重损害,以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人就会死亡。(四)阴阳消长平衡1、此消彼长与此长彼消。2、阴阳皆消与阴阳皆长。3、阴阳平衡。4、阴阳消长与平衡的关系。(五)阴阳相互转化阴阳转化,是指事物总体阴阳属性的改变。即属阳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属阴。属阴者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变为属阳。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是由阴阳结合而
11、成的有机整体,而各个组织结构,又都可以根据其所在的部位、机能特点来划分其阴阳属性。(二)用于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人体的生理功能,无论就其整体还是部分,皆可用阴阳学说加以概括说明。(三)用于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疾病是由邪气作用于人体而表现为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以及生理功能失常的生命过程,故阴阳的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四)用于指导疾病的防治 1、指导养生。2、用于疾病治疗。3、用于分析和归纳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第三节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其中“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种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这一含义被引申,用以
12、概括、归纳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这时的五行已不再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本身,而成为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即自然界具有木、火、土、金、水五种属性的事物和现象的运动变化。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一)五行各自的特性五行特性是抽象的理性概念,是用以识别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五行属性的基本依据。1、木的特性“木曰曲直”。是指木有升发、生长、能屈能伸、喜条达舒畅的特性。2、火的特性“火曰炎上”。是指火有温热、光明、向上的特性。3、土的特性“土曰稼穑”。是指土有受纳、承载、生化、长养的特性。4、金的特性“金曰从革”。是指金有肃杀、潜降、收敛的特性。5、水的特性“水曰润下”。是指水有寒凉、滋润、向下、静藏
13、的特性。(二)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分归于五行之中,构成了五行系统。这种归类的理论依据是五行特性。自自 然然 界界五五行行人体人体五五音音五五味味五五色色五五化化五五气气五五季季五五方方五五脏脏六六腑腑五五官官五五体体五五液液五五志志五五声声角角酸酸青青生生风风春春东东木木肝肝胆胆目目筋筋泪泪怒怒呼呼徵徵苦苦赤赤长长暑暑夏夏南南火火心心小小肠肠舌舌脉脉汗汗喜喜笑笑宫宫甘甘黄黄化化湿湿长长夏夏中中土土脾脾胃胃口口肉肉涎涎思思歌歌商商辛辛白白收收燥燥秋秋西西金金肺肺大大肠肠鼻鼻皮皮涕涕悲悲哭哭羽羽咸咸黑黑藏藏寒寒冬冬北北水水肾肾膀膀胱胱耳耳骨骨唾唾恐恐呻呻五行属性推演归类表五
14、行属性推演归类表1事物按五行属性归类的方法五行学说是按五行的特性来对事物进行归类的,具体的归类方法是:取象比类法 推演络绎法2对事物的五行归类 中医学五行学说,将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生理病理现象,作了广泛的联系,并以“取象比类”或“推演络绎”的方法,按照事物的不同形态、性质和作用,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用以阐释人体脏腑组织之间在生理、病理方面的复杂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三)五行的生克制化五行的生克制化,是五行之间关系正常的状态,可用于阐释自然界的正常变化和人体的生理活动。1、五行相生 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
15、依次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相生顺序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相生关系中,五行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难经喻为母子关系。其中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故五行相生实际上是五行中的任何一行对其子行的资生和促进。2、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相克制、制约的关系。相克的顺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相克关系中,五行中的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和“我克”两个方面的关系,内经称为“所胜”与“所不胜”。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故五行相克实际上是指五行中的任何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制约与克制。3、五行制化是指五行相生与相克
16、关系的结合,即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以维持其平衡协调。(四)五行乘侮和母子相及五行乘侮,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克制现象;母子相及,是五行之间相生关系的异常变化。都是用于解释自然界的异常变化和人体病理变化。1、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其顺序与相克同。引起五行相乘的的原因有二:一是所不胜一行过亢,因而对其所胜一行克制太过,使其虚弱。二是所胜一行不及,其所不胜一行则相对偏亢,故所胜一行也受到其所不胜一行的过度克制而出现相乘。2、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又称“反侮”。其次序与相克相反。引起相侮的原因有二:一是所胜一行过亢,不仅不受其所不胜一行的制约
17、,反而反克其所不胜一行。二是所不胜一行不足,其所胜一行则相对偏亢,故所不胜一行同样受到其所胜一行的反向克制。相乘相侮的区别与联系区别:相乘是按五行相克次序的克制太过,相侮是与相克次序相反方向的克制异常。联系:发生相乘时,有时也可出现相侮;发生相侮时,有时又可伴有相乘。3、母子相及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类,皆属五行相生关系失调而出现的变化。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2、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脏的相互资生关系 五脏的相互制约关系3、说明五脏与自然界的联系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1、相生关系的传变 母病及子 子病及母 子盛母亦盛 子虚母亦虚 2相克关系的传变(三)用于疾病的诊断1、用于指导四诊 2、用于推断病情(四)用于指导疾病的治疗1、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疗原则 2、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具体治疗方法滋水涵木法 益火补土法 培土生金法 金水相生法 3、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 4、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具体治疗方法抑木扶土法 培土制水法 佐金平木法 泻南补北法 第四节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 一、从宏观的角度观察事物 二、运用哲学的思维 三、注重整体上的研究 几种具体的思维方法(一)比较(二)演绎(三)类比(四)以表知里(五)试探和反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