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研所财务管理风险防控措施一、科研院所面临的财务管理风险现阶段我国科研院所的财务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级核算”和“一级管理,二级核算”。由此,科研院所财务管理所面临的风险也有一定的特点。1、债务性筹资的风险科研院所由于需要进行各种学术研究,其事业部所进行的项目投资多为投资期限长、资金需求大、投资风险大的中长期投资项目,给科研院所带来了债务性筹资的风险。通常科研院所的社会影响力较低,不能及时通过各种渠道带来投资,融资难的同时科研院所还款压力大,而政府的不定期的调整利率则导致需要其偿还比平均利率水平还要高出很多的利息,带来了更加紧迫的还息压力。这样一来,科研院所在失去偿债能力时便导致了筹资风险。
2、2、人性管理的风险在出现频率较低的财务关系中,同样较低的信息透明度就导致了相关工作者可能隐瞒、虚报会计数据的造假行为。更有甚者,研究院所的管理者、员工、有协作关系的单位和个人,出于各种借口向科研院所借款、甚至私自挪用公款、暗箱操作,引发道德风险。相关会计工作人员可能迫于压力有口难言,只能做出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造假会计信息,为科研院所的财务状况和信息真实度带来了很大的威胁。3、对外投资的风险科研院所的科研经费有限、财务状况供给能力不足,导致对外投资的程度和规模都相对较小较弱;而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力则相对较强,但却超过了其财务状况能承受的范围,导致资金的流动性受到阻碍,资金周
3、转能力下降,引发财务管理风险。4、支付与核算的风险在科研院所支付货款的时候,往往面临各种信息不对等和支付方式不明确等方面的支付风险,从而出现货款与货物的收付时间不统一的情况,往来账项的监管和处理不够及时进而导致账面不符。科研院所的会计人员在进行核算工作的时候是否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以及结算、清算、印章等等的管理中都存在相应的财务管理风险。二、防范措施1、提高筹资能力资金是科研院所进行科研活动的保障,筹资效率对其发展越发重要,所以在确保资金运转正常的前提下,提高科研院所的筹资能力就能有效的降低科研院所的债务性筹资风险。首先,现有的市场经济中,充分利用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使科研院所的社会影响力有所提升
4、,通过其重要地位来吸引科研资金,同时加强科研费用的使用效率能有效减少财务管理中出现的筹资风险。其次,制定筹资策略首先要完善筹资规模,提高筹资能力的同时也要有效避免资金占用、筹资过剩造成的成本浪费,因此而增加了财务管理风险。完善的资金风险预警机制能优化科研院所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为科研院所带来更高的利益。最后,要密切关注合理的筹资时机。当捕捉当任何不利于科研院所筹资的因素时,要充分权衡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找准时机抓住最佳筹资机会,稳准狠地为科研院所筹集科研经费。2、建立健全的财务机制首先,科研院所的领导人员要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发挥其决策权,作出正确判断,“早发现早治疗”,
5、避免财务状况失衡。其次,在提高科研院所财务风险的应对能力中,安排专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团队进行合理的预测分析和及时做出应对措施,及时发现风险随时应对风险化解风险,完善内部财务管理机制。根据科研院所的发展战略和年度预算,跟踪和监控其资金动向、投资融资、会计信息的披露等状况,形成财务预警系统,随时核实与监督,围绕监控结果中的重点情况分析解决方案并执行。在财务预警系统中设定相应的指标,通过加权平均的方法,分析出造成科研院所财务风险的具体指标,以便随时提出应对方案。这样一来,一方面强化了领导人员的责任义务,另一方面实行了具体的硬性指标系统,双管齐下的避免了财务状况总体失衡,保障了科研院所的健康经营发展。3
6、、建立风险分散机制为了科研院所的可持续发展,建立风险分散机制,最行之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合理的进行商业与社会投保,转移科研院所的一部分财务管理风险,及时的分担并化解其财务管理风险,使科研院所的防范财务管理风险的能力有所提高。4、合理投资流动的资金才有价值,科研院所投入到短期投资和中长期投资中的流动资金有很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使其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有所偏差,甚至血本无归。所以我们建议科研院所的投资手段要柔性化,灵活多变的在各种投资项目之间进行分配,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规避财务管理风险,更能减少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的距离,增加科研院所的额外收入。应建立符合科研院所特点的财务操作模式,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实行责任制等方式来进行投资活动,使财务管理风险降到最低。三、结论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造成科研院所财务管理风险的若干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作为特殊的企事业单位的科研院所,其财务管理风险有其独特性,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有效的避免风险、提高管理效率对其经营管理和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所以,科研院所想要提高竞争力,就要从源头上提高风险意识,有效科学的规避风险,才能实现科研院所的利益最大化。作者:王健工作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