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国画(工笔花鸟)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第一课时: 工具与材料 工笔花鸟画有其特用的工具与材料,由此而形成工笔画的特点。当前工笔画家已不局限于传统的工具与材料,许多画家并对此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使工笔画在走向现代化方面趋于成熟并使工笔画风格出现多元化。 一、 版面材料 一幅工笔画在立意、 构图并完成底稿后,首先是要选择好作画的版面材料.版面材料是指所使用的各类纸、 绢、 布等材料。传统工笔画的版面多使用绢或熟宣纸, 现代工笔画还使用其它版面材料, 如水彩纸、 高丽纸、 皮纸等。选择何种版面材料主要由作者根据画面效果的构想而定。
2、下面分别叙述各类版面材料的特点及用法。 1、 绢 绢是一种传统的绘画版面材料, 中国画家已使用了两千多年。因其质地光泽细润, 很适合画工细严整的工笔画, 故至今仍在使用。 绢分生绢和熟绢两种。 生绢指末上胶矾水的绢( 包括圆丝和扁丝) , 其渗化性能强, 效果接近皮纸类。熟绢上色后不会渗开, 适合工笔画的细线勾勒、 多层渲染等技法的发挥, 特别适宜于表现虚幻和朦胧的效果。绢是适合画淡彩法的, 画浓淡相间法的亦佳。既选用绢做版面材料, 就要发挥绢的细润有光泽的特点, 如覆盖大面积厚重颜料, 掩盖住绢的光泽, 就失去使用绢的意义了。 用绢做版面材料, 一定要将绢裱在画板上, 裱时注意伸平
3、绢的横竖纹, 因绢丝极易歪斜, 特别是画人物画, 如果绢丝歪斜, 画完后再正式拖裱时人物的面部身姿会受影响而无法补救。 2、 熟宣纸 生宣纸经过胶矾水刷制或浸泡就会成为熟宣纸。其性能是不渗水, 俗话就说是不洇, 故适合于画工整细腻的工笔花鸟和人物画。熟宣纸当前有不少品种, 如清水书画宣、 冰雪宣、 书画笺、 蝉翼笺、 云母笺等。以上熟宣纸中有薄有淡, 一般说来薄者适宜画淡彩, 厚者适宜画重彩。以蝉翼笺最薄, 冰雪笺最厚, 清水书画宣为不薄不厚型。云母笺的特点是纸上有微小的云母点, 对光看有小亮点, 一般用于画花卉或山水, 如画神话传说可增加画面的神秘感和丰富感。 3、 水彩纸 水彩纸的
4、性能与熟宣纸近似, 古亦可选用来画工笔画, 但应选用水彩纸中质地较细密、 比较薄的种类为好。 二、 笔和砚 1、 勾线笔类 工笔画基本上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 故多选用狼毫这类系而尖的笔, 常见的笔有衣纹笔、 叶筋笔、 大红毛、 小红毛、 蟹爪、 拖线笔等。 2、 染色笔 常见的染色笔为大白云、 中白云、 小白云笔和其它软毛羊羔笔。纯羊毛笔过于软, 一般不用。白云笔较好用, 因为它外层是羊毫而中间部分是稍硬而挺的毛, 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笔杆写有加健字样的就属这类笔。 3、 墨汁 一般常见一得阁、 中华墨汁、 书画墨汁等。 4、 颜料 工笔画是以色彩为主的画种, 因此工
5、笔画家对颜料和色彩应当比较熟悉。当前美术用品店所售颜料大部分为锡管装中国画颜料, 共12色, 使用比较方便。也有单支大管的, 质量比较好。 根据工笔画用色的特点, 将当前经常使用的颜料分为两大类讲述其特性。 ( 1) 透明颜料类 特点是透明, 覆盖力差, 特别是适合于画花瓣和人物的面部。 朱膘: 色相呈红色, 比较鲜明。 曙红: 色相为冷红色, 但比胭脂色鲜艳。 胭脂: 色相呈深红色, 系植物颜料, 化学上称为有机类颜料。 藤黄: 色相呈柠檬黄色, 远产地为越南, 故又名月黄。 赭石: 色相呈浅褐色, 原料为赤铁矿石。 花青: 色相呈深兰色偏冷, 为植物色。 钛青蓝: 色相
6、呈较鲜明的深兰色, 接近水彩普蓝色, 是一种化学合成颜料, 色相较稳定, 如加入一些墨色与花青比较接近。 ( 2) 不透明颜料类 有矿物质颜料和粉质颜料之分。特点是覆盖力强, 特别是适合于画重彩, 如人物的衣服、 个别花瓣、 青绿山水等, 表现效果比较厚重。 朱砂: 朱砂为矿物色, 色相是一种不十分明显的美丽的红色, 这种红色是很难调配出来的, 无其它红颜色可替代。 石青: 色相呈鲜明的蓝色。石青色制好后分头青、 二青、 三青、 四青数种不同深浅的色相。 石绿: 色相呈冷绿色, 亦产于赤铜色。石绿也分头绿、 二绿、 三绿、 四绿等不同深浅的色相。色质稳定不变色, 但不能与油类溶剂合
7、用。 三、 其它工具 调色用瓷盘: 一般有大、 小两种型号, 纯白色瓷盘为好。 洗笔盅: 有专门用于画画用的洗笔盅, 或用大口瓶子或小桶。 第二课时: 白描花卉勾线技法 工笔花鸟画白描线条的要求: 勾线在工笔花鸟画中是很重要的一步。运用毛笔勾线, 对线条有很严格的要求。白描勾勒不是用细线沿着花叶轮廓去”描”, 而是用书法中讲究的用笔法”写”出形象。工笔白描不只是讲究工细, 更重要的是追求线条的力感、 快感, 所谓”工细兼力”反对纤细柔软的线条。勾线之初, 先练习使用中锋, 避免侧锋, 走在线条一侧的即为侧锋。中锋线条圆润浑厚, 饱满而富于弹性, 结实而有力感; 侧锋勾划出来
8、的线条是扁平的易出飞白。花卉中的花瓣, 叶片都是薄片状的, 宜用中锋勾勒, 侧锋只有在皱擦树石时才宜运用。开始练习勾勒时, 很容易出现侧锋, 特别在线条转弯的地方, 因为毛笔虽然是圆锥形的, 可是当拉开线条以后, 笔锋即成为一刀锋, 转弯时必须提笔, , 并轻转笔管扭转方向, 象写篆书一样, 使笔锋平行圆转过来, 才能保持中锋; 如果转弯时笔尖不提, 发压着纸面硬拐, 这时笔毛便产生折叠, 象写隶书一样, 出现折笔, 在画面上即表现为侧锋。 线条产生力感的关键在于笔锋与纸面的摩擦。有的人勾线为了细, 不敢用力, 勾出的线条是浮滑在纸面上的, 是不符合要求的。 勾线时要把笔按下去, 使笔锋对
9、纸面有一个压力, 同时又要遮住毛笔, 向上有一个提力, 两力平衡再用力一个拖的力量行笔。只压不提就是”抹”, 容易出现侧锋败笔, 只提不压就是”飘”, 线条滑而无力, 用线切忌”撩”、 ”挑”、 ”滑”。 为了使笔锋与纸面产生摩擦, 勾每一条线都必须有起笔、 行笔、 收笔三个动作: 1、 起笔藏锋: 如起笔欲向右行, 先向左藏锋顿笔, 然后再向右行, 这叫与右先左, 反之, 则欲左先右。 2、 行笔: 行笔要稳, 速度要慢, 对纸面压力要均匀。 3、 收笔回锋: 每逢收笔都须向来的方向收回, 所谓”天往不回”、 ”天垂不缩”, 使线的结尾含蓄有力。以上讲的都是锻炼勾线的力感和快感, 同
10、时还要注意练习各种笔墨变化: 如中锋与侧锋、 顺锋与逆锋, 以及顿挫、 转折、 连断、 粗细、 方圆、 疾徐、 光毛、 虚实等用笔的变化, 再加上浓淡、 干湿等墨色的变化, 达到白描用线在形式美感方面的要求。 第三课时 白描线条与花卉形象的结合 1、 勾线起笔顺序 为不蹭脏画面, 一般白描勾勒大致要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顺序勾下来。 2、 如何表现结构之前后关系 当两条线相遇, 一线在前压住另一条线, 即为前压后。 3、 边缘线与折面线的处理 花叶的轮廓线大致可分为两类不同的线条: 一种是叶片和花瓣转折时产生的折面线和花叶的主筋。另一种是叶片、 花瓣的边缘线要用顿挫、 起伏、 有
11、粗细、 连断等多种变化的笔触, 以表现花叶曲折丰富的变化。这两种线条既有对比, 又要统一, 既表现了花叶转折变化的多姿, 又要有线条本身的节奏和韵律 第四课时 线条的浓密粗细 白描花卉不用色彩, 只靠用笔墨的变化表现花卉的质感。做画时一般用淡墨和较细的线勾花瓣, 以重墨和较粗的线, 勾叶、 茎、 花萼等。花丝用中或淡墨, 花药则用最焦浓的墨。色彩深及厚硬的地方用线粗重、 方硬, 色彩浅及薄嫩的地方用线轻细圆柔。 第五课时 白描花头的用笔及注意事项 ( 1) 牡丹、 梅花、 山茶的花瓣一般从花瓣基部起笔。荷花、 菊花、 百合等花瓣可从尖端起笔。玉兰、 月季等花瓣厚硬, 勾线应
12、挺拔有力; 牡丹芍药等花瓣勾线可用细线颤笔, 用笔潇洒些。 ( 2) 花头外轮廓要有参差、 圆缺之变化。 ( 3) 花筋的处理: 花筋不明显的不勾花筋, 如梅花、 海棠等。花筋明显的必须勾好, 如辛夷、 牡丹、 杜鹃等。 ( 4) 花蕊是勾点: 花蕊一般放到最后, 并精心点好。花丝要勾的细而有力; 花药一点成型。 第六课时 白描勾叶的各种变化及注意事项 勾叶: 勾叶多从叶柄起笔, 由粗而细向尖端勾去。叶的尖端三线交界处要求错开, 这样勾出来的线生动有变化。 第七课时 茎枝与树本的勾勒与皴擦 ( 1) 嫩枝的勾勒: 出枝的节间略为膨大, 中间注意两条线平行, 一般用中墨
13、 ( 2) 木本枝干的勾勒: 一般木本枝干干裂粗糙, 起伏不规则, 除勾勒外主要是皴和擦, ”皴”是有形象的笔触, 能够必须树皮的纹裂和起伏; ”擦”是用干笔侧锋擦抹没有形象, 可与皴擦结合。 第八课时 工笔花鸟的颜色调配 中国画的颜色调配和西画的颜色调配有明显的区别。比如, 工笔画的上色虽然是多层次渲染, 但仍是以水色薄画法为主, 个别部位和个别颜色用厚画法, 西画则大多用的是厚画法。中国画用色基本表现的是固有色, 而不过分强调环境色, 而西画在强调固有色的同时, 很注重环境色、 光源色的变化和表现。因此说西画在很大程度上表现的是物象的真实, 而中国画表现的是感觉和写意。 下
14、面重点介绍几种主要颜色的调配方法: 一、 偏重的绿色: 花青+藤黄 以花青为主 二、 嫩绿: 藤黄+花青以藤黄为主或酞青蓝+藤黄个别; 三、 深红花色: 1、 一般用胭脂; 2、 比较重的深红也能够用胭脂+少量花青; 3、 也能够用曙红+花青调配; 四、 粉红色: 用水+淡曙红+酞白调配; 五、 粉绿色: 用水+淡石绿调配; 第九课时 工笔花鸟的着色步骤与技巧 一、 渲染打底: ; 渲染打底的作用和目的是表现花瓣和叶子等陪衬物的立; 渲染很讲究用笔, 做到不露笔迹和水迹。 二、 嫩绿: 藤黄+花青 以藤黄为主或酞青蓝+藤黄 个别绿色可直接用石绿( 头绿、 二绿
15、 三绿) 三、 深红花色: 1、 一般用胭脂 2、 比较重的深红也能够用胭脂+少量花青 3、 也能够用曙红+花青调配 四、 粉红色: 用水+淡曙红+酞白调配 五、 粉绿色: 用水+淡石绿调配 第十课时 工笔花鸟的着色步骤与技巧 一、 渲染打底: 渲染打底的作用和目的是表现花瓣和叶子等陪衬物的立体结构与特征。工笔花鸟画的立体特征就是经过渲染的方法来体现的。 渲染很讲究用笔, 做到不露笔迹和水迹。初学者应学会一手拿两只笔, 使两只笔( 一只染色笔, 一只清水笔) 呈十字状, 而且能使两只笔随时倒替以便渲染。应当注意的是色笔的水分要饱满一些, 清水笔的水分要少一
16、些, 不然的话水容易把色冲跑。 一般深色的画瓣和叶子都必须进行渲染。 根据不同的感受和个人的爱好选择渲染打底的颜色。比如: 深色的花瓣和老叶子一般用墨进行渲染打底, 一般三——四次; 比较浅的花瓣和叶子可用花青打底; 个别的花瓣也能够用胭脂渲染打底, 如大红的花瓣。 第十一课时 分染 分染是在渲染打底的基础上进行的过渡或补充。 1、 深红花( 紫色花) , 在用墨渲染打底的基础上, 再用胭脂进行分染过渡。 2、 偏中色的花瓣在用胭脂渲染打底的基础上再用曙红分染2——3次。 3、 老叶子, 在用墨渲染打底的基础上, 再用花青进行分染过渡2——3次。 4、 比较浅的叶子在用花青渲染的基础上再用淡绿色进行分染1——2次。 第十二课时 平涂和罩染 在渲染和分染完成后, 有的花瓣和叶子用很淡的颜色进行罩染或平涂。 注意的是要掌握颜色的浓淡程度。罩染时一般以水色薄罩法为主。 第十三课时 整理完成 进行局部的整理加工, 保持画面的统一。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