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51KB ,
资源ID:4842206      下载积分:8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48422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以需求层次理论为切入点分析我国农村老年人需求与社区养老体系建设样本.doc)为本站上传会员【精***】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以需求层次理论为切入点分析我国农村老年人需求与社区养老体系建设样本.doc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以需求层次理论为切入点分析中国农村老年人需求与社区养老体系建设 科目: 社区工作 班级: 社会工作11-01 指导老师: 宋雯 组长: 段宗武 组员: 刘正一 李 磊 李 丽 马银平 黄 妙 薛学媛 目录一、 问题的提出1二、 研究设计2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5四、 结论与对策8五、 参考文献10六、 附录11致谢14导言: 摘要: 老龄问题的解决在于老年人需求的有效满足。为了对中国老年人的需求满足状况有所了解, 选取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切入点,结合经济、 精神等因素, 展开深入分析, 以期为提高老年人的需求满足程度、 制定合理的老

2、年人保障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关键字: 老年人需求; 马斯洛; 需求层次理论; 社区养老体系一、 问题的提出进入21世纪后, 人口老龄化呈现出了一种加速发展的态势。当前,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 这一问题在中国表现的尤为突出。因为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 老年化速度最快的国家, 特别是中国还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 如果处理不好这一问题, 将给中国的经济发展、 社会安定带来巨大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处理好这一问题。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编写的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 )( 1) 。中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 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

3、大关。在2025年之前, 老年人口将每年增长100万人。同时, 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 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转变。截至 底, 中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 比上年增加891万, 占总人口的14.3%, 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2273万人, 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大关, 达到2.02亿, 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4.8%。同时, 老年人口的高龄、 失能和空巢化将进一步加剧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一是高龄老年人口数量迅速提高。到2025年之前, 中国的高龄老年人口将一直保持年均100万的增长态势。二是失能老年人口继续增加, 从 的3600万人增长到 的3750万人。三是

4、慢性病患病老年人数持续增加, 为0.97亿人, 将突破1亿人大关。四是空巢老年人口数量继续上升, 为0.99亿人, 也将突破1亿人大关。面临着如此严峻的现状, 中国历来都高度重视老龄问题, 早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就明确提出, ”要注意人口迅速老龄化的倾向, 及时采取正确的对策。”国务院早在1982年就成立了中国老龄问题委员会, 专门研究老龄问题, 以便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除了党和政府, 学术界也非常重视老龄问题, 相关的研究已经数不胜数。可是相关的研究大都止步于研究老年人养老问题, 并没有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 详细研究中国老年人究竟要过上一个什么样子的生活, 特别是关于农村老年人的需

5、求研究, 更是少的可怜。因此我们决定以农村老年人的需求分析为突破口, 希望能为中国的老龄问题做出微薄贡献, 本次研究也希望为相关研究做抛砖引玉之用。二、 研究设计 本次研究使用了访问法和实地调查法, 经过随机抽样, 选择了郑州市的三个农村, 分别为西连河村、 朱村辛庄和赵村。本次调查主要是经过实地调查, 了解农村老年人的需求, 并对其需求进行分析。本次调查的访谈大纲及访谈问题详见附录, 在此不做详细阐述。本次调查所得具体情况, 经总结后如下: 1、 一般农村的老年人到底需要什么? 有没有特殊要求? 我们在访谈中归纳下, 主要有以下下几个方面: 想进养老院可是村里没有。希望国家政策尽量偏向老年人

6、。提高医疗报销比例, 门诊报销范围, 增加报销项目。新农合比城市医保报销比例、 种类少, 希望增加些希望村里能有老年活动场所, 搭个戏台什么的。经过整理分析我们发现老年人很少提起她们需要什么, 即使正面问起, 很多人也是回答”没什么需要的”。分析其中的原因, 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因为她们对自己的需要说不清楚, 她们不懂什么叫做需求。二个方面是因为怕给儿女添麻烦, 即使有需要也不愿再提出。有一种”人都老了, 就别再找麻烦了, 凑活着过吧”的思想。三个方面是老年人有需求很难告诉政府, 政府也很难对症下药, 久而久之老年人也就懒得说出自己的需求, 换之以抱怨。如果把这批人换成年轻人, 那么社会

7、动荡的危险就会急剧增加。说不出来是不是就没有需求呢? 当然不是的, 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老年还是有需求的只不过没有说出来。2、 一般农村老年人所遇到的问题。经过访谈分析, 整理归纳出一下几点:无经济来源, 自己身体不太好, 到了老年无补贴( 57岁) 异地医疗无报销, 没有地方养老, 想进养老院, 村子里没有偏瘫4、 5年每月平均300医药费, 合作医疗每年报 新农合报销不多且有标准限制经济困难, 房子被拆, 寄居别人家, 不方便, 不自在, 而且医药费太高了有残疾证但因为等级不高, 没有补助新农合小病报不了新农合大病报销不多, 每月国家发的养老金太少, 拆迁了生活不方便经过整理分析我们发现农

8、村老年人遇到的问题其实不少, 这只是一部分。根据她们所面临的问题, 我们发现老年人对合作医疗的支持, 需求很高。她们希望能够多报些, 种类增加些, 自己少交些。这其实也反映了, 老年人对医疗的需求很高。好在在访谈过程中, 当我们询问看病是否方便时, 基本回答都是很方便。可见政府以后在一般农村老年人的医疗报销方面应当多些政策照顾, 特别是经济拮据的老人。当然, 拆迁并不是每个农村都有的, 一般都是近郊农村或者城中村。老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的变换不习惯, 或者寄宿在外心理不踏实的感觉很强, 能够说对这一类老人来说缺乏归属感。这就要求政府在规划用地的时候, 充分考虑到农村老年人的感受, 尽量做到先安

9、置在拆房。3、 对当前养老政策和养老方式的看法养老金对于一般农村老年人来说是一笔重要收入, 尽管农村老年人每月才几十元钱。当谈及对养老政策和养老方式的看法时。我们得到一些回答: 养老金发放政策不好, 经手人太多, 应直接发到个人账户每月养老金太少, 不去养老院需要交钱才能申请办理养老金, 希望不收钱, 机构养老不好, 如果没有子女会考虑去养老院很多政策好, 农村推行不了, 去养老院好些, 不用看儿媳脸色社区养老好些, 国家对农民的政策很好了不去养老院, 对于各种养老方式应当视自身情况而定住不起养老院, 政策比原来好, 但跟工人比还是差远了从老人们的回答中我们能够看出, 老人们是很中肯的评价了现

10、行的养老政策, 也说明了当前农村的情况, 很多政策当前农村是推行不了的。对与养老方式的选择, 大多数老人都选择了家庭养老, 但也表明如果不能家庭养老也可去养老院。极少数人选择去养老院, 选择去养老院的都是家庭关系不太和睦的。家庭关系是左右老人们如何养老的决定性原因。当我们解释社区养老以后, 几乎每个被调查的老人都认同, 说明这种居家社区养老或者说是托老所的方式在农村的也广受欢迎。可是现在一般农村的老年人并不能选择这个, 一些新农村已经有了类此机构。可见社区养老机构农村市场潜力巨大。而且政府公办更能集中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4、 对当前生活的感受及期望老年人虽然老了, 但并不是什么都不论, 什么都

11、不在意。经过访谈我们发现: 村干部腐败, 新农合报销比例太低, 希望取消强制养老保险和新农合贫富差距大, 好政策下面不执行农村干部贪污严重希望能够建立娱乐场, 所如戏台、 阅览室、 老年活动中心村干部权力不透明, 不民主, 贪污腐败多, 不能只顾自己这里面我们的到最多的信息就是不满, 不是说老年人生活都很差, 只是她们也有自己的思想, 她们认为自己的权力没有被保护, 村干部的种种行为令她们不满。事实是否真的和这些老人说的一样, 这些基层干部都这样, 我们不得而知。可能原本修建活动中心的钱被挪用了或者没有了, 可能给老年人发福利的钱也不知去向。但我们还是呼吁能够对权力施行有效的监督, 基层干部的

12、所作所为, 上面看不到, 可是普通群众确实直接利用关系者。不论怎样也都是给老人们一个尽可能好的养老环境。5、 其它情况说明上面的几个方面说明了现在一般农村老人们遇到的一些问题, 也体现了她们的需要。但有些情况还是不系统普遍, 但存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工人与农民养老金的差别。在我们访谈过程中遇到两起是工人退休的, 但凡这种老人。退休后待遇很好, 不用担心什么, 安心养老就好了, 可是农民待遇很低。尽管政策比原来好了, 可是差距过大, 人们心中怨气也会增大。反而会有所不便。这是国情, 但也希望国家在制定政策时对于一些特殊人群, 能逐渐减少差别。很多老人也反映新农合比城市医保差远了。报销比例不够,

13、种类不够。这是城乡差距, 与上面情况差不太多。我们整理分析发现农村社区的硬件条件如何, 也会影响到老人们的思想开放程度。如, 社区环境较好的, 有的老人就知道老年宫, 活动中心。并希望村里能建。社区环境稍差的有个健身场所就很不错了, 老人们也不会多想。当然一般农村社区的条件都是差不多的, 走访了几个村子差别不大。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本次调查的后续分析采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此要解释两个定义, 一是什么是需求; 二是什么是需求层次理论。首先是需求: 在社会心理学上, 用以表示一种渴望获得而又匮乏的心理状态,诸如情感的需求等。当有机体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 其内部就会处于紧张状态, 促使有机体作

14、出反应, 反应的最终结果使需求得到满足。本调查致力于论述中国老年人的需求满足状况, 因此,倾向于”人类自身感受到的一种心理匮乏状态”这一概念。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是有需求的动物, 其需求取决于它已经得到了什么, 还缺少什么, 只有尚未满足的需求能够影响人的行为。她将人类的需求分为由低到高五个层次: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 归属和爱的需求、 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它们构成一个具有相对优势关系的等级体系, 一种需求满足之后, 另一个更高的需求就会产生, 成为引导人的行为的动力。马斯洛认为, 人都潜藏着上述五种需求, 但由于个体的生理、 心理、 社会经济特征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 五种

15、需求的具体表现形态以及满足状况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个人及社会烙印。中国面临着严重的老龄化问题, 老年人具有哪些需求, 她们的需求满足状况如何, 是我们进行老龄问题研究必须关注的。经过本次调查, 我们发现, 老年人的需求大都集中于医疗问题、 精神文化需求和自身权利的实现, 总的来看就是安全需求、 尊重与自我实现需求和归属与爱的需求。首先是老年人的安全需求, 老年人的安全需求主要集中于医疗领域, 这也是让无数人崩溃的领域。相对于城镇里的老人, 农村老人所能动用的资源是很少的, 一位农民一辈子攒下的财富, 一场病就能够化为乌有。城镇老人在有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商业保险还有子女等资源情况下, 依然有看

16、不起病的风险, 就更别提资源匮乏的农村了。虽然国家推出了新农合, 但远远不够, 只是杯水车薪罢了。就像访问中一位老人所说的”新农合新农合, 小病报不了, 大病报不多。”农村老人普遍提出加大报销范围的要求, 特别是在慢性病方面, 这一要求更为突出。具体来看就是加大门诊报销范围, 不要再出现河北农民没钱看病自行锯腿的悲剧, 不要再出现农民上医院看病时这个项目不能做那个项目需要自费的情况。在药品领域, 将慢性病药品加入报销范围内。在尊重与自我实现需求方面, 老年人希望能有尊严的活着。老人们提出了诸如上政府部门办事不方便、 基层政府和村委会有腐败现象、 村委会选举不民主。在调查中很多老人也提出, 她们

17、在村委会中的村民会议里没有发言权, 很多村干部认为老人的发言没有价值, 因此也就不重视。甚至有些人认为老人的举措是多此一举。老人们不希望因为自己老了, 别人就觉得自己没用了, 她们仍想继续做出些什么。实际上, 我们认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老年人自身安享幸福晚年的需要, 也是老年人法定享有的基本权利。因为老年人卸下了社会生产和负担家庭的重担, 由事业转向生活, 由社会转向家庭, 但她们不希望游离于社会之外做一个简单的旁观者和单纯的受益者, 她们依然关注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希望经过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继续参与社会发展, 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现自我价值和尊严。在

18、现实层面上, 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基本等同于社区参与, 即参与社区公共事务、 社区公共活动及公益活动, 影响社区权力运作, 分享社区建设成果的行为和过程等( 2) 。老年人的社会参与, 一方面受家庭生活状况和自我参与意愿影响, 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帮助, 需要一定的场所和设施配套, 需要相应的组织和人员发动运作与帮助扶持。在归属与爱的需求方面, 老年人希望能过得更充实一些, 由于平时儿女们都不在家, 陪伴老人们的只有电视机了。在这次调查期间很多老人们也反映自己老了以后生活过的很没有意思, 她们希望子女能陪她们说说话、 聊聊天, 但子女们也有自己的事情, 实在是脱不开

19、身。如果和村子里的其它老人一起活动, 则有没有足够的活动场所。 从一定意义上讲, 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可能比其它需求更为急迫, 而且精神需求也是最好解决的一种需求。在调查期间, 有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湖南益阳市桃江县崆峒村的老人连续自杀( 3) 。当地老人表示她们最大的心愿是建一个免费的老年娱乐中心让她们聚在一起有书看、 有报读、 有棋牌玩, 再配一个小食堂, 有人给她们做饭吃。很多老人都是在长时间孤独状态下生活产生了厌世情绪, 加上得了疾病, 最后选择了自杀以解脱。当地人甚至认为这种方法对老人也不错。由此能够看出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是很急切的同时也是很好解决的, 因为只需要一个活动场所、 一个娱乐

20、的地方就能够让老人们摆脱孤独。因此, 从学术的角度来看。老年人普遍存在着职业终结、 角色转换后的失落感、 社会交往减少下的孤独感、 社会对比下 的自卑感、 基于疾病等原因的抑郁感等, 如果这些情感得不到有效的消化, 在某一时刻将导致老年人自杀。同时随着行动能力的下降, 老年人人际交往范围日渐缩小, 人际关系网络逐渐萎缩。老年人的社会交往大多处于”以亲属人际关系网为核心, 近邻朋友和近邻外朋友存在”( 4) 的人际网络之中。老年人一方面依赖自己所爱的人, 把她们作为自己感情寄托的对象; 另一方面又渴望获得她人的关爱, 害怕孤独与寂寞。与老伴相濡以沫, 有儿孙绕膝承欢, 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天伦之乐

21、是绝大多数老年人心中的”理想国”。( 5) 老年人希望能在自己的周围形成新的人际交往圈, 拥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能够彼此交流学习, 健身娱乐, 互帮互助。老年人需要社会的现实帮扶和专业关怀, 希望经过相应的设施和组织、 丰富多彩的活动参与, 扩大社会交往的范围, 增强自身调适能力。四、 结论与对策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了农村老年人最为迫切的需求。对于这些需求, 政府和社会有必要做出相应的回应和行动来解决这些问题。因为谁都有老的一天, 如果这些需求不加以解决, 那么我们也将面临这些需求。对于这些需求, 我们认为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建立完善的社区养老体系, 建立老人宜居社区。因此我们认为当前

22、农村养老的最佳方式是老年人居住在家, 由家庭提供养老费用, 由社会提供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由此构成社区服务居家养老模式。( 一) 社区服务居家养老模式的涵义及特点社区服务居家养老模式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 由子女提供经济供养, 社会提供统一社会化服务的养老方式。该模式在养老对象的居住方式和养老资源的组合上具有明显的特点: 1、 它选择居住在家的方式。居住方式是养老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与一个国家的文化、 养老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家庭处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中的核心地位, 亲情显得十分重要, 人们崇尚、 仰慕天伦之乐, 因此, 居家养老是中国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年人更愿意接受的方式。2、 在经济供养

23、方面确定了家庭供养( 包括子女、 配偶、 个人) 的基本原则。3、 在日常照顾方面坚持以社区的社会化服务为基础, 但又注意发挥家庭照顾以及其它各种非正式照顾资源的作用。总之; 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模式就是”家庭供养+居住在家+社区服务”的局部社会化养老方式。其中, 家庭供养是核心, 社区服务是关键, 居住在家是表现形式。以上几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便构成一种独特的养老方式。( 二) 社区服务居家养老模式的现实依据从经济角度看, 一方面, 随着近年来农村土地改革的积极推进, 农村土地的长期承包经营权已经为法律所确认, 作为最后一道保障的土地的社会保障特别是养老保障功能, 就有了实现的可能。另一方面,

24、 随着社会养老试点的推行, 个人养老储备、 商业养老保险、 子女养老保险等形式多样的社会保险的不断增加, 也有利于解决经济供养中遇到的问题。另外, 取消各种农业税以及积极解决”三农”问题的各项政策能够促进农民增收, 从而提高家庭经济供养水平。从农村社区运作模式来看, 随着社会改革的推进, 村民委员会的职能和运转模式正在发生变化, 一旦村民委员会确立了市场理念、 服务理念, 村政行为就会按照村民的需求方向运行, 农村社区服务也会逐步具体化、 规范化、 完善化, 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也就成为可能。从政策和法律保障角度看, 党和政府一直重视以养老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指出: ”建立

25、健全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有条件的地方, 探索建立农村养老、 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见, 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就是在对国家政策和农村实际进行充分考虑基础上的创造性落实。从文化观念来看, 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人”家”的观念非常强, 家庭养老的思想根深蒂固。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结合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优点, 经过以社区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在家养老, 没有脱离家庭和村落, 因而更容易被接受。( 三) 社区服务居家养老模式的重要作用首先, 有利于降低养老成本。社区服务居家养老把经济供养的责任分散到每个家庭, 减少了养老对国家的过多依赖

26、。同时, 家庭收入、 个人贡献与个人养老需求和养老水平的有机结合, 也充分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另外, 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便于各村、 各社区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多变地开展养老服务项目, 易于在广大农村推广。其次, 适应农村管理改革的形势, 有利于促进社区管理水平的提高。社区是老年人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作为社会管理的基层组织, 拓展社区的管理和服务范围, 不但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 而且有利于提高村委会的管理水平。社区管理水平的提高受社区自治程度、 社区开放程度、 社区内的市场发育程度、 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等影响。当前的调查数据表明 , 人们对社区服务的要求提高了, 群众参与社区活动的欲望增强

27、了。这就要求社区管理机构包括村民委员会改变原有的服务范围、 服务方法和服务理念, 建立适应新形势的管理机制, 从而推动社区管理水平的提高。再次, 有利于老人精神文化生活。居家养老没有改变农村老年人的人文环境, 老人们能够与自己的亲朋好友保持经常的接触, 精神上不会感到寂寞和孤独, 有利于其身心健康。从观念上来说, 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与传统的养老观念并不发生直接抵触, 也易于为农村老年人所接受。同进, 对子女少或者子女不在身边的农村老年人而言, 与亲戚朋友、 街道邻居保持密切的接触, 在消除农村老年人孤独感的同时, 又能够发展社区邻里关系, 增强团结。要解决好老年人问题,其出发点和落脚 点只能是

28、老年人的需求,并保证其合理需求的有 效满足。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以老年人的共同需 求为基础,注重不同地区、 不同层次老年人的特殊 需求,了解老年人真正关心的问题,使中国的老年人工作切实发挥效用,为老年人营造一个美满、 幸福的晚年。五、 参考文献(1)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 ) 新闻发布稿(2) 李宗华、 李伟峰、 高功敬: 城市老年人社区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山东社会科学 第3期。(3) 湖南桃江多位老人接连自杀 只为不拖累子女( 4) 刘永策、 李彦、 林明鲜: 城市老年社会人际关系网及其对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影响以烟台市文化苑社区为例, 新疆社会科学 第4期。( 5) 周绍斌: 老年人的精

29、神需求及其社会政策意义, 市场与人口分析 第6期。六、 附录农村社区及附近老人的需求分析调查方法:访谈法 访谈大纲第一:访谈准备第二:访谈对象第三:访谈内容一、 老人的基本情况( 性别、 年龄、 职业、 文化程度、 婚姻状况、 身体状况、 兴趣爱好) 。二、 老人的家庭状况( 居住条件、 家庭成员、 经济状况、 其它成员的身体状况) 。三、 老人所在地的环境( 包括邻居及社区的条件设施、 村委会) 。四、 老人当前所面临 的问题( 赡养、 医疗、 权利) 。五、 老人对国家养老机构及政策的看法, 老人对养老方式的看法( 机构养老、 居家养老) 。六、 老人对当前生活的感受及期望。七、 老人对养

30、老服务的需求。八、 老人的整体情况( 自我评价或者家庭成员对其的评价) 。访谈具体问题分析访谈准备:提问资料,记录纸和笔, 录音笔, 上门访谈礼物问题1、 大爷, 请问您今年多大了? 2、 请问您现在是退休了吗? 你之前是从事什么工作的呢? 3、 请问您上过学吗? 在哪里上的? 4、 请问你以前的工作待遇怎么样? 工作条件怎么样? 参加过养老保险吗? 现在有退休金待遇吗? 5、 请问您老伴情况怎么样? 你们现在感情怎么样? 6、 您的儿女情况怎么样? 有几个? 她们和您一起住吗?她们的工作是什么? 工作待遇怎么样? 7、 您的子女平时生活上有照顾你吗?和你们感情好吗? 你和儿媳孙子的关系怎么样

31、? 8、 过年过节都和儿女一起过吗? 她们会不会给你们买礼物? 你感觉和她们在一起有没有很开心? 9、 您和儿女之间经常在一起做什么事情, 多久一次, 开心不开心? 例如一起看电视, 一起吃饭, 一起去旅游。10、 您孙子多大了, 需要专门照顾吗? 平时都是谁照顾孙子? 您与孙子的感情怎么样? 11、 请问您现在身体怎么样? 有没有生过病? u 有病: 什么病, 是否严重, 是否求医, 医疗费多少, 由谁支付, 都由谁照顾, 医治了多久? u 无病: 平时有没有什么不舒服, 是否去医院做过身体检查, 觉得自己身体状况怎么样u 有没有申请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对这些政策是否了解? 希望有什么改进?

32、 12、 请问您平时的收入和生活费主要来自于? 是否够用? 13、 请问您生活中一般花费在哪些方面? 主要哪些需要花费较多? 14、 平时家里的大事, 一般由谁做主? 您儿女会听您的意见吗? 15、 您平时闲时你都做点什么? 有什么爱好, 例如打麻将, 听戏剧。16、 您和您邻居的关系好吗? 你们来往多吗? 相处得怎么样? 17、 村里村委会为你们建立有活动的地方吗? 有没有为你们提供娱乐设施及健身的场所? 您平时都有去使用过那些设施吗? 18、 平时或者节日, 村委会有没有为你们办过什么活动? 你有参加过吗? 您觉得这些节日意义怎么样? 19、 你对村委会的工作有什么期待吗? 20、 您知道

33、现在的一些国家政策吗? 您有关注国家大事的习惯吗? ( 介绍一些国家的养老政策) 21、 您对国家的一些养老政策是怎么看的? 您觉得国家对老人的政策好不好? 22、 您对国家的一些养老政策有什么意见吗? 您觉得还有什么能够补充和提议的? 23、 您对养老服务有什么好的提议? 你期望怎么改进国家的这些服务? 您有什么特别的需求? 24、 您了解养老方式吗? ( 介绍机构养老、 家庭养老、 居家养老) 25、 您对这些养老方式有什么想法? 26、 你喜欢了解哪方面的事情? 例如, 是否考虑过学习一些东西? 27、 如果村里有一些适合老人参加的活动, 您会积极参与吗? 28、 您年轻的时候最喜欢什么? 有什么未完成的愿望吗? 致谢本次社会调查已经结束。首先, 感谢所有参与我们社会调查的老人们, 正是她们的积极参加和配合, 才使得我们的社会调查顺利完成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再者, 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宋雯老师, 在宋老师的指导下, 我们的调查一步步的完善, 使调查中易出错的问题得以解决, 调查报告不断得到完善, 使让我们的调查能够实施而且进行下去。最后, 感谢所有共同参与这项调查的小组组长和成员, 是组长是带领和大家的共同努力, 让我们的第一次社会调查取得了圆满成功。 感谢在这次调查中提供帮助的每一个人! 谢谢你们!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