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一 名词解释1.景观反映统一的自然空间、 社会经济空间组成要素总体特征的集合体和空间体系。包括自然景观、 经济景观、 文化景观。 景观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词, 它有三种理解: 1. 作为视觉美学上的概念, 与”风景”同意; 2. 地理学上的理解, 将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 土壤、 地貌、 生物 各种成分的综 合体; 3. 景观生态学上的理解, 景观是空间上不同生态系统的聚合。一个景观包括空间上彼此相邻、 功能上互相有关、 发生上有一定特点的若干个生态系统的聚合。2.绿地率描述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
2、 ) 。绿地率所指的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 宅旁绿地等。其中, 公共绿地, 又包括居住区公园、 小游园、 组团绿地及其它的一些块状、 带状化公共绿地。3.绿化覆盖率指绿化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比值。4.公共绿地 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 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 供居民共享的游憩绿地, 应包括居住区公园、 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5.风景视线即观赏点与景点之间的视线。6.导游线导游线亦可称游览欣赏线。它与交通路线不完全相同, 导游线也需要解决交通问题, 可是, 更重要的是在组织好风景视线, 使游人能充分观赏各个景点和景区。7.空间空间被认为是一种空
3、间与时间的造型艺术, 因为人在空间中从生到死, 一直在进行连续的时空运动, 其空间感并不局限于视觉的瞬间反应; 而一直处于过去、 现在和未来三个时态上, 空间上的步移景异心理上的波澜起伏, 犹如潜读一首长诗和聆听一部乐章, 人在与环境的情感交流中受到激荡。8.场所非严格限定的三维空间, 有时某些界面还能够缺失。9.领域是源于生物学的概念, 它对空间的界定更为松散, 只是标视活动的范围。10.城市公园首先, 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 其次, 城市公园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城市居民, 但随着城市旅游的开展及城市旅游目的地的形成, 城市公园将不再单一的服务于市民, 也将服务于旅游者; 再次, 城
4、市公园的主要功能是休闲、 游憩、 娱乐, 11.开敞空间人的视平线高于四周景物的空间是开敞空间, 开敞空间中所见到的风景是开朗风景。开敞空间中, 视线可延伸到很远的地方, 视平线向前, 视觉不易疲劳12.生态绿地系统对城市各种绿地进行定性、 定位、 定量的统筹安排, 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 为城市提供适宜的气候调节、 水源涵养、 环境净化、 生物多样性保护、 游憩休闲、 社会文化等生态服务功能。 二 简述题1 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 各类绿地与城市用地分类的关系答: 城市绿地是指用以栽植树木花草和布置配套设施, 基本上由绿色植物所覆盖, 并赋以一定的功能与用途的场地。城市绿化能够提高城
5、市自然生态质量, 有利于环境保护; 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调试环境心理; 增加城市地景的美学效果; 增加城市经济效益; 有利于城市防灾; 净化空气污染。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件编制的主要内容: 答:(1)概况及地状分析( 2) 规划总则( 3) 规划目标( 4)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阐明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与布局和分类发展规划构筑以中心, 城区以核心, 覆盖整个市域。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 5)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 6) 城市绿地分类规划( 7) 树种规划( 8) 生物多样性与建设规划( 9) 古树名木保护( 10) 分期建设规划( 11) 实施措施分别按法规性、 行政性、 经济性和政策性
6、等措施进行论述3.绿色城市运动与绿色城市规划思想的要点答: 建设 污染全部控制, 资源高效利用,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绿地城市需要合理的规划布局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 狼嚎的环境质量, 在尽可能减少的能源消耗, 尽可能低的排放污染物的同时, 增强市民的环境意识, 保护生活, 拥有绿地城市就是拥有健康生活, 发展城市森林提升到城市品牌战略层面上, 从科学理论规划城市绿色未来。4、 城市绿地规划的指标体系的形成答: (1)新建居住区绿地占居住区总用地比率不低于30%( 2) 城市道路均应根据实际情况搞好绿化( 3) 城市内河、 海、 湖等水体及铁路旁的防护林带宽不应小于30M( 4) 单位附属绿地面
7、积占单位总用地面积比率不低于30%( 5) 规划区内的生产绿地面积占城市建设区总面积比率不低于2%5影响城市绿地规划指标体系确定的因素答: 包括城市性质、 城市规模、 自然条件、 历史文化、 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用地分布状况、 园林绿地基础及生态环境质量等。6、 绿地率及绿地覆盖率的内在联系。答: 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是两个不同概念的用语, 绿地率与绿化覆盖率都是衡量居住区绿化状况的经济技术指标, 但绿地率不等同于绿化覆盖率。绿地率是规划指标, 描述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 。绿化覆盖率是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占地面积的百分比, 比如一棵树的影子很大, 但它的占
8、地面积是很小的, 两者的具体技术指标是不相同的。7树种规划要点答: ( 1答: (1)新建居住区绿地占居住区总用地比率不低于30%( 2) 城市道路均应根据实际情况搞好绿化( 3) 城市内河、 海、 湖等水体及铁路旁的防护林带宽不应小于30M( 4) 单位附属绿地面积占单位总用地面积比率不低于30%( 5) 规划区内的生产绿地面积占城市建设区总面积比率不低于2%答: 包括城市性质、 城市规模、 自然条件、 历史文化、 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用地分布状况、 园林绿地基础及生态环境质量等。答: 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是两个不同概念的用语, 绿地率与绿化覆盖率都是衡量居住区绿化状况的经济技术指标, 但绿地
9、率不等同于绿化覆盖率。绿地率是规划指标, 描述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 。绿化覆盖率是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占地面积的百分比, 比如一棵树的影子很大, 但它的占地面积是很小的, 两者的具体技术指标是不相同的。8、 现在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要素 1) 符合自然规律重视适地种树的原则( 2) 符合城市的性质特征注意特色的表现( 3) 以人为本, 尽量满足市民的绿化要求( 4) 应注意园林建设实践上的要求8、 现在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要素答: 1)园林围墙2) 园子3) 园路4) 园林水体9、 地形的分类, 各类地形的基本特征答: 1)山地较高, 一般在500m以上峰峦
10、起伏。坡度陡峻2) 平原很低一般在200M以下, 平坦辽阔2) 丘陵较低一般50M以下起伏不大坡度缓和4高原, 一般500M以下地面坦荡起伏不大5) 盆地边缘陡峻四周高中见低。10.园林环境中场地铺装设计的基本原则. 答: 1.艺术性原则 2.生态性原则 3.人性化原则11.水景的类型, 规则式水池与自然式水塘在设计中的应用. 答: 类型: 平静的水体, 流水, 瀑布, 喷泉组合。规划式水池在设计中, 水池的形状, 当然是以其所在位置及其它因素决定, 适合于以平直线条为主的市区空间或是人为支配的环境里, 利用水池水面反光为观赏者提供一个新的透视点, 考虑天光, 水池池面和池底, 周边物体及观赏
11、者角度形新的空间明暗关系, 也能够加强池底色泽度吸引注意。自然式水塘在设计中较自然或半自然, 能够人造城自然的, 外形一般的曲线构成, 适合于乡村和大多公园中利用自然式池塘结合起伏地形和自然式树丛, 形成一种宁静的田园风光, 在景观中水塘能够为联系和统一环境中不同区域的手段, 景观沿水塘展开, 三维观赏强烈。12.建筑群体所构成的空间类型及空间的基本特征. 答: 中心开阔空间, 一般不受外界影响且有较抢的内向性, 景观布置必须在空间的边缘, 使中心足够空旷。定向开放空间, 具有较强的方向性, 周边修建建筑物时必须考虑空间的方向性和围合感。直线型空间, 呈长条狭窄状, 在一端或两端均有出口, 空
12、间一般较笔直, 在拐角处无弯曲状, 而且不会在此消失。13.影响空间特征的三个因素. 答: 点线面的感官沟通和尺寸。14.园林植物在景观中的主要作用. 答: 园林植树造景,即运用乔木、 灌木、 藤本植物以及草本植物等素材,经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 线条、 色彩等方面的灵感.来创造与周围环境相适应、 相协调,并表示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植物是园林景观营造的主要素材.园林绿化能否达到实用、 经济、 美观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序景观。 2.利用园林植物形成空间变化。利用园林植物创造观赏景点。 4.利用
13、园林植物形成地域景观特色。5.利用园林植物进行意境的创作。 6.利用园林植物能够起到烘托建筑雕塑的作用。15.风景观赏的基本形式. 答: 1 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 2 观赏点与观赏视距 3 平视、 俯视, 仰视的观赏 4 风景视线与导游线16.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核心. 答: 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与作用, 对空间关系的处理与发挥、 道路的设置, 水景的组织, 路面的铺砌、 照明设计、 公共设施的处理, 经行设计时, 应注意整体性、 艺术性、 实用性、 趣味性的结合。17.选择城市公园用地的基本原则. 答:首先, 城市公园式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 然后, 城市公园选址要单方面的服务城市的居民,
14、再次, 城市公园用地要便于实施休闲游憩娱乐的功能的需要。18.景观环境设计的三个层次. 答: 1.自然景观要素; 2.人文景观要素; 3.心理感知要素.19.园林规划的几种形式. 答: 一、 公共绿地 二、 居住绿地 三、 专用绿地 四、 道路交通绿地 五、 风景游览绿地 六、 生产防护绿地 20世界园林的三大致系 答: 东方园林体系, 西方园林体系, 欧洲园林体系。21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答: 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 中国古典园林能够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 两大类型。 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分, 可分为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寺观园林这三个主要类型。22田园城市的核心思想答
15、: 自然之美、 社会公正、 城乡一体1.自然之美水清洁、 无烟尘、 空气清新、 田野与城市相融。2.社会公正社会机遇平等、 充分就业等。3.城乡一体城市繁荣与乡村发展互动取代城乡分离。23景观规划的三要素理论答: 1、 从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入手, 研究以人为中心的游憩规划设计和以环境为主导的景观资源筹划; 2、 从景观规划设计的操作落实着手, 研究各类景观活动项目空间与时间分布的规律以及相应的规划设计; 3、 从景观规划设计诸纲目因素的分析评价突破, 分析判定景观规划设计的价值观念, 把景观经济、 社会、 环境的三大效益评价与景观规划设计关联的各个要素挂钩量化, 寻求发现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中国
16、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在规律。24城市滨水空间的环境特征与景观特征答: 滨水空间一般指同海, 湖 江, 河等水域濒临的陆地边缘地带, 滨水空间环境是一系列有关的多种元素和人的关系综合, 具有一定的秩序, 模式和结构, 影响和促进人与外界世界及形态要素之间的联系。首先是景观的视觉效应, 表现为人与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人与水的距离关系。其次表现在驳岸的景观性状方面。25城市广场的基本类型答: 按性质划分广场的类型, 大致上有宗教广场、 市政广场、 纪念广场、 交通广场、 商业广场和市民的休息娱乐广场( 1) 花园广场2) 水边广场3) 公共建筑群内的活动广场4) 文化休息广场5) 居住区内广场6) 空中广
17、场26街道空间的景观特征答: 连续性; 艺术处理; 要素的协调性; 设施的配置和整合; 人的感受与需求; 水, 植物的作用第三部分 分析与论述题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理想模式分析答: 从城市中心的综合性公园为核心, 分布区中心布置居住区公园, 利用游憩林带连接不同级别的公园绿地, 居住小区中心布置林园, 工业区布置在城市外围, 并利用防护绿地与生活区隔离, 成产绿地和郊区风景地契状插入市区。比较新、 旧合肥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布局结构的变化答: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以依山傍水, 环圈环绕, 田园契入, 珠落玉盘的手法, 构筑从山体森林, 湖泊水系及田园为主题的连续森林和绿化的生态系统, 形成以东部自然山脉
18、, 西部紫莲山等大型森林体及巢湖众多水库, 大型河流生态廊道的生态湿地等构成互为联系的城市生态绿地网络系统, 城区构成”一圈三环四块五脉十带”的空间构成, 突出从生态廊道为主线串众多公园绿地形成绿色植物为主, 群落结构稳定的生态网络绿地系统, 营造滨湖绿化空间和绿色人居环境, 形成环城公园特色, 建设园林生态环, 建立南肥河生态主流线, 丰富瓦不善派河, 十五里河, 二十埠河, 店埠河为城市五个水系绿脉生态廊道景观。比较上海、 苏州与合肥三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差异答: 上海, 规划集中城市化地区以及各级公共绿地为核心, 郊区以大型生态林地为主体, 以沿江河湖海路岛城等地区的绿地为网络和连接,
19、形成主体经过网络与核心, 相互作用的城市绿地大循环, 城市绿地总体布局为环契廊园林, 使城在林心, 人在绿中。苏州, 规划城市园林依苏州古老园林为磨合店, 呈放射性, 以城市中园林为核心, 向外环形发散形成城市绿环, 使城在绿环中。合肥, 规划城市滨水沿岸生态系统, 滨水贯穿城市, 绿化贯穿城市, 结合自然山脉, 形成城市森林公园, 利用水系开辟水系生态公园。以苏州园林为例分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山水观答: 自然风景以山、 水、 地貌为基础, 植被做装点, 进而改造、 调整、 提炼, 表现一种精髓概括的自然景观, 既有静观又有动观, 从总体到局部包含着浓厚的诗意, 讲究水中观山, 山水相融相亲,
20、拙政园园地多积水, 疏浚为池, 望若湖泊, 形成晃漾渺弥的个性与特色, 古人认为山水是自然中最为纯净的东西, 是对自然的浓缩, 造园更是追求变化, 山河水交替有序, 山有掩饰水之用, 山后有水使游者过山而望水, 眼境更为开阔。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答: 传统文化能够说是一脉相承的器物和习惯, 是一种物质和精神的沉淀, 设计是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活动, 从文物角度看”设计引导人”和”人引导设计”相融于一起的, 当人又一种共同认识时, 设计与人就走到了一起带着一种时代特性向前发展, 设计需求对传统文化的研究, 研究出对现代设计有用的成分去开拓未来世界, 当代设计问题是设计师与大众的配合问题
21、, 寻找相同的切入点, 即传统文化的介入应该来说对现代设计有推动作用。分析人的行为与场所的关系答: 人的必要性活动, 即人因为应生存需求而有的活动与场地关系不大, 不论什么品质的场地环境, 人都不会停止该活动, 人的选择性活动, 要求外部环境适宜和物质对人的吸引力, 依赖于外部物质环境, 人的社交性活动, 产生各种各样的场所, 要求公众开放空间特别渴望良好的长多活动环境能够对人的活动产生吸引力和对社交活动的乐观处理。 四.作图与设计构思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理想模式图2.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基本模式图3.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图式( 一) 城市规划结构示意图4.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图式( 二) 中心城与田
22、园城关系示意场地分析与设计元素的布置答: 场地分析包括: 1.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 地质土壤、 水文气象、 植物绿化及其它。2.交通极其附属设施: 交通情况、 给水排水3.场地的邻里关系: 相邻建筑物构筑物、 大空间环境创造。设计元素: 现在的城市湿地越来越少, 密实的地面几乎占据了整个越来越大的城市, 以至于大多城市地下水位急剧下降。雨水降到城市地面后, 大多没有渗人地下再自然循环, 而是被城市的雨水徘放系统带走, 现在的城市越来越渴, 鸟儿都几乎抛弃了它, 可大多数人类还必须生活在这里。当无法完全避免对自然的破坏时, 就尽量减少对它的破坏。那么在一些场地设计中很有可能保留一定的湿地, 不但使雨水在这些湿地中被消化掉, 而且减少地下雨水管线铺设量。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