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用nlp构建有效的口才训练体系11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应用NLP构建有效的口才训练体系 温永选(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3) 摘 要: 以”神经语法程式学”( NLP) 为基础, 构建口才学体系。提出成功沟通可经过”前提假设”, 提高口才主体的自信与勇气, 创立亲和关系的方式达到, 并以具体例子说明NLP沟通模式及应用。关键词: NLP; 口才训练; 学科体系中图分类号: H019 文章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K124( )01-0043-04”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人们早已意识到, 口才收稿日期:
2、 -06-22作者简介: 温永选( 1970-) , 男, 福建永泰人, 讲师, 硕士, 研究方向: 口才学。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语言表示能力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事业的成败。正因为如此, 图书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有关口才的书籍, 如口才大全、 卡耐基口才、 领导口才、 推销口才和公关口才等。各类院校也开设了诸如演讲与口才、 口才训练、 口语交际和人际交流等有关口才方面的课程。然而无论是书市, 还是课堂, 基本上是空泛的理论研究, 或停留于口才活动的经验总结, 或开展低层次的说话训练, 它们对千变万化的口才实践都缺乏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它们
3、所设置的训练也基本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致使学习者感觉学后难以致用。那么, 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口才水平呢? 一是必须探寻出主受体在口才活动中的特殊心理规律, 进而总结出一套有效地指导口才实践的理论。二是要建立一套普遍性的口才活动模式或程序, 经过这个模式或程序的训练, 学者能够形成口才技能。这不但是当前口才学的关键, 也是其难点。为突破这2个难点, 笔者特引进NLP。1 NLP简介NLP, 全称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中文一般翻译为”神经语法程式学”, 研究的是语言对身心起作用的程序, 由2位美国人理查德班德勒( Richard Bandler) 与约翰葛瑞
4、德( John Grinder) 创立。约翰葛瑞德原为语言学博士并在加州大学实习, 早年也曾在美国联邦调查局驻海外机构服务, 并以其模仿语言及行为的能力而屡建奇功, 数次获奖; 而理查得班德勒主修计算机科学, 却爱好心理学, 业余博览心理学类群书。两人最初的目的是研究米尔顿艾瑞克森(Milton Erickson)等美国4位极为卓越的沟通及心理治疗大师如何做出这么卓越的效果。经过研究, 她们总结出这些人的语言技巧和行为模式, 发现经过对这些语言技巧与行为模式的模仿, 其它人也能够获得类似的效果。1976年理查德和约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NLP来命名。理查得班德勒和约翰葛瑞德迅速成为美国加州大学的
5、中心人物, 并拥有一批NLP理论的狂热追随者, 这批人到如今都已是NLP领域中的国际级大师。在中文领域, 台湾的陈威伸先生参与超过50本NLP书籍的翻译和出版工作; 香港徐志忠神父于20世纪90年代每年都在香港举办NLP文凭课程; 1998年李中莹与利奥安加特合作将这一课程继续下去; 1999年李中莹开办了具有特色的全中文NLP及格执行师课程1。2 应用NLP构建口才学体系NLP有这样一个”前提假设”: ”一个人不能改变另一个人”。这句话的字面意思非常清楚, 对于口才活动来说, 就是”口才主体不能改变或推动口才受体( 听众) , 只有口才受体能改变或推动自己”, 这让人感觉太消极了, 口才主体
6、似乎只能无所作为, 然而只要认真一点, 我们便能发现其深刻的内涵每个人的信念、 价值观、 规条系统只对本人有效, 口才主体不能也无法强迫听众接受主体的信念、 价值观和规条系统, 可是口才主体能够改变自己, 找出对方的价值观, 创造、 增大或转移对方的价值观, 便会引导对方产生推动自己的行为。这样看来, 口才主体就大有作为了。你能够改变自己克服社交恐惧心理, 主动积极地探寻对方的价值观念, 创造和谐的气氛, 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 引导对方改变自己, 从而实现交际目的。基于此, 我们从提高口才主体的素质与技巧入手, 运用NLP建构口才训练体系。2.1 成功沟通的”前提假设”NLP 是不相信”绝对”
7、的学问, 不大有兴趣去找出或者坚持什么是”真理”, 为避免空泛而僵化的说教, 我们在这里不用”成功沟通的原则”、 ”成功沟通的原理”或者其它让人觉得”很权威”的字眼。我们能够假设事情是这样的, 让结果去验证是否有效, 然后决定是否坚持这些假设。香港NLP之父徐志忠神父称”前提假设”是NLP的免疫系统, 任何事情若能符合这些前提假设, 都会有良好的效果, 能够说是不会出毛病的了。事实上, 一个人若能时刻以这些前提假设为思想与言行的指南, 她便能真正地掌握NLP沟通模式的精髓了。为此, 我们能够总结NLP大师们关于成功沟通的”前提假设”作为我们今后从事口才活动的”指南”, 借以提高沟通的成功率。2
8、.2 成功沟通的基础2.2.1 口才主体的自信与勇气”大部分人宁可选择静静地躺在棺材里, 也不愿意站起来说些溢美之辞。”害怕在公众场合发言, 似乎是大多数人的共识。口才活动是说和听的双向交流, 口才主体要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 除了积极的听之外, 还必须敢说会说, 而这些都有赖于主体的自信与勇气。那么如何有效地增强自信与勇气? 心理学研究证实, 恐惧、 害怕、 自信、 勇气等情绪情感由人的潜意识控制, 恐惧与害怕是人启动自我防卫机制的结果。口才主体当然能够经过长期的口才实践及其积累的成功经验, 克服从事口才活动的恐惧心理, 但这个过程恐怕过于漫长, 而且存在着因口才活动失败而陷入更深
9、恐惧的风险。NLP突破传统心理学”潜意识是一个黑箱”的局限, 创立诸多模式实施对潜意识的控制。我们能够借用这些模式, 在短时间内克服受训者原有的社交恐惧, 提高受训者的自信与勇气。2.2.1.1 应用NLP改变经验元素, 消除恐惧心理据心理学研究, 人类大脑有1 000亿个神经元, 其中有一半以上的神经元用于储存资料( 记忆) , 神经元储存资料的方法非常独特而高效, 并非一个神经元存储一个完整的记忆或其中固定的一部分, 而是把记忆拆分成不能再细小的基本构成元素, 即经验元素, 例如视觉上的光亮度、 直线或曲线、 颜色等, 听觉上的来源方向、 距离、 清晰度、 高低调等, 以及感觉上的范围、
10、强度、 温度、 压力等。每一项记忆, 都只是将有关的构成元素组合成一个网络, 不同的记忆便有不同的网络, 而构成元素则基本不变。负责记忆的神经元, 根据其构成元素的性质, 分别归入内视觉、 内听觉和内感觉等3个内感官管理。NLP认为, 发生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 但我们能够经过改变构成记忆的经验元素, 改变事情带给我们的情绪。NLP还发展出一套经验元素改变的模式, 大致的做法是: 先让受训者深呼吸后平静下来, 然后让受训者经过回忆或想象回到产生恐惧心理的现场, 并找出主要经验元素, 再经过想象改变经验元素, 便能有效消减受训者的恐惧。12.2.1.2 应用”催眠术”, 树立自信心NLP最初研究的
11、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催眠大师米尔顿艾瑞克森(Milton Erickson)等人的语言技巧和行为模式, 并据此发展出一套人人皆可学习的催眠技巧, 即运用语言引导, 让受训者进入催眠状态后, 经过语言暗示便可给受训者的潜意识注入自信与勇气2。2.2.1.3 应用”心锚设置”, 为自己设置一个成功快乐的心锚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做过成功的事情, 有过令自己感到自豪的经验, 那么在每次口才活动之前或之中, 我们能不能调用这份自豪的感觉, 以便从容自信地进行口才活动? NLP的”心锚设置”能够帮助我们轻松地做到这一点。所谓”心锚”是指会引起某种特殊心理状态的感官刺激。我们能够经过回忆或想象, 让自己回到产生
12、自豪的现场, 并经过经验元素的强化, 让自己自豪的感觉达到最高状态时, 就能够为自己设下心锚( 如触压自己眉毛) 。如果设置成功, 我们只要启动心锚( 触压自己眉毛) , 即可让自己处于自豪的心理状态3。2.2.2 创立亲和关系NLP认为, ”沟通成功的先决条件是和谐气氛。”也就是说, 要与对方进行有效的沟通, 首先必须与对方建立亲和关系。所谓”亲和”是人与人之间协调、 一致或亲近的关系。亲和关系是成功沟通的前提与基础, 只有与对方建立了亲和关系, 对方才可能最大限度地接纳你, 才愿意与你沟通, 接受你的意见与建议, 你的交际目的才能实现。为此, 我们运用NLP的相关知识, 构建如下训练体系。
13、2.2.2.1 掌握”解读线索”的相关知识, 借以判断对方是何种类型的沟通者人类在后天的发展过程中, 尽管每个人都综合运用了视觉、 听觉和触觉来处理资讯, 形成关于世界的表象, 但每个人都会偏重于利用其中的一种感官通道来处理资讯。依据她们侧重的不同, NLP将她们分为视觉型沟通者、 听觉型沟通者和触觉型为通者。所谓”判断线索”, 是人们显示其属于何种类型沟通者的外表特征。2.2.2.2 掌握”呼应”的知识与技能, 借以建立亲和关系呼应就是配合别人的行为、 经验、 情感和信念以达成一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沟通者有意识地向别人传递了相似的信息, 从而引导别人的经验到达新的境界。呼应不但会对别人
14、产生深刻的影响, 而且对沟通者本身也是意义重大, 能够进入别人的内心世界, 能够拥有与别人类似的经验4。2.3 NLP沟通模式及应用NLP不是一门僵化的学问, 经过几代NLP大师们的努力, 已发展出诸多的程序与模式, 其中不少程序与模式能够用于口才活动, 除了前文提到的”改变经验元素”、 ”心锚设置”、 ”解读线索”和”呼应”外, 还有”引导”、 ”策略回放”、 ”镶嵌句式”、 ”隐藏命令”、 ”迷惑”和”上堆下砌”等等。为使学习者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模式, 以便今后灵活运用, 我们能够经过”含义”、 ”操作程序”、 ”示例”、 ”注意事项”和”训练”5个方面逐一传授NLP各种模式。例如, 在讲授
15、”心锚设置”时, 我们能够这样安排: 含义所谓”心锚”是指会引起某种特殊心理状态的感官刺激。操作程序1) 引出状态: 等待或用语言引导对方进入你所期待的情绪状态。2) 设置心锚: 当对方情绪达到高潮时, 结合你自己的一些行为, 设置感应点, 如触按对方的肩膀。3) 启动心锚: 在必要时, 利用第二步的动作, 启动设置的心锚。示例假设你是高尔夫球具公司的业务代表, 向张先生推销高尔夫球具。1) 引出状态: 某天你去拜访张先生时, 张先生正在描述她一个非常漂亮的3杆进洞的经验, 你发现她眼睛明亮有神, 整个人显得生气勃勃。2) 设置心锚: 当张先生的兴奋到达最高点时, 你向前微倾触摸她的肩膀, 然
16、后说”那一定让你有很好的感觉”, 你要强调很好的语气。感应点就是前倾, 触摸肩膀, 并说”很好的”。3) 启动心锚: 当你和张先生再谈及生意时, 你能够这样做: ”张先生, 从你所说和你们俱乐部当前的需要来看, ( 向前微倾, 触摸她的肩膀) 我想你会发现购买我们公司出品的球杆是一个很好( 用相同的语调) 的投资。你觉得如何? ”如果你按部就班, 照原则实施, 现在你能够预期张经理即将经验到的感觉, 会和她3杆进洞的那种兴奋感觉一样, 这会使她更容易决定达成这笔交易4。注意事项1) 安装心锚时, 感觉状态愈强烈真实, 愈有可能在今后引发心锚反应。2) 心锚的感应点不应放置在经常会使用到的身体部
17、位。训练练习在自己身上和周围的人身上设置心锚, 注意当你启动一个正面感受的心锚时对方的反应。当然在实际生活中, 我们不可能单一运用某一模式, 为了提高沟通效果, 往往是综合运用多种模式。因此, 我们将按口才活动的一般过程, 把这些看似孤立的模式, 构成一个有机的知识与训练体系。古人云: ”大匠能诲人规矩, 不能使人巧。”NLP所涉及的沟通模式, 是经过高度精简化的, 传授这些模式并不是难事, 受训者要学会这些模式也不难, 关键是它的灵活应用。因此不论是教, 还是学, 都不可将这些模式僵化了, 事实上经过精简的NLP沟通模式本身就包含了具体应用的巨大灵活性。注释: ”前提假设”是NLP 概念及技巧的基础, 意思是说当我们思考或者处理事情的时候, 能够假定人、 事、 物的关系就是这些”前提假设”中所说的一般, 然后凭这些假定去设计自己的思考方向和行为。用这个方式, 我们会发现思考和行为的效果更好。重复地运用这个方式, 我们便不会陷入困境, 而会更积极、 有进步和提升。参考文献: 1李中莹.重塑心灵M.北京: 知识出版社, .2廖阅鹏.催眠圣经M.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3罗勃帝尔士.NLP大脑操作手册M.台北: 海外出版社, 1996.4舒俊琳.构建心灵宽带网(NLP超级沟通模式)/NLP卓越之旅企业培训课程M.广州: 广东经济出版社, .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