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总述n教学要求:识记基本概念、领会(应用)基本原理、掌握重要的分析方法n主要内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相关分析方法(计算、论证)、技术规范与要求n 一、总述n狭义的交通的概念是指人和交通运输工具在水、陆、空线路上的流动过程,即指人员和车辆沿着特定路线行驶或航行运动,实现空间位置移动的过程。n运输是指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将人和货物从一地到另一地的载运、输送。n城市交通系统大致分三个层次:市际交通、市域交通和市内交通。n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一般包含四个基本要素:(1)连线(道路、轨道、航线等);(2)交通工具;(3)场站(停车场库、交通枢纽、公交站点等);(4)管理规则和人员。二、对外交通1、铁路
2、n铁路线路一般可分为干线铁路、支线铁路和专用线铁路三类。车站按技术作业特性,可分为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工业站、港湾站等。中间站:其主要任务是办理列车的通过、会让和越行。同时,它还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作业。区段站:在机车牵引区段的分界点设置的车站。区段站的主要任务是为邻接的铁路区段供应及整备机车或更换机车乘务组,办理通过车流的技术作业。编组站:办理大量货物列车的解体、编组作业的专业技术站。除办理通过列车外,主要办理大量改编车流,解体和编组各种直达、直通、区段、沿零摘挂以及小运转列车。二、对外交通1、铁路铁路车站按运输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客运站、货运站、客货运站。铁路车站按运输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客
3、运站、货运站、客货运站。客运站:客运站:专门办理旅客运输业务的车站,由站房、站前广场以及站场客运设备等三部分组成。根据机车正线走路可分为通过式、尽端式和混合式。货运站:货运站:专门办理接发货物列车、货物装卸作业以及货物联运或换装作业的车站。按其与枢纽内铁路线衔接的不同,一般有通过式、尽头式和混合式类型。二、对外交通 2、铁路设施布局 线路宜设置在城市的边缘或各功能分区的边缘。应尽量减少与城市道路交叉,如与城市主要干道不可避免交叉,则宜正交。客运站:中小城镇一般只设一个车站,通常布置在城镇的边缘。大城市一般设一个主要客运站(最好设置在市中心的边缘),另设一个或几个辅助客站。特大城市可设二个或二个
4、以上的铁路主客站。货运站:以到发为主的货站,应尽量靠近货源或消费地点。中转作业为主的货站应靠近编组站、水陆联运码头。二、对外交通 3、公路 n 按管理主体分,中国的公路有以下几种(行政等级):国道(予以优先发展和建设的重点国道线路,称作国道主干线)、省道、县道、乡道。根据交通量及其使用功能、性质分为汽车专用公路和一般公路两两类类五五个个等等级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二、对外交通 4、公路设施布局n(1)一般公路可与城市外围的干路相连,但要避免与直通市中心的干路相连。过境公路应绕过城市。n(2)高速公路应采用立交与城市路网相连。高速路-应远离中小城市中小城市,由立体
5、交叉牵出入城干路。-应与大城市大城市快速路网和城市外围交通干路相衔接。-可直接引入到特大城市特大城市的中心地区边缘,同城市快速环路相连。二、对外交通n 4、公路设施布局n(3)公路客运站应尽量靠近市中心和市区边缘及人口集中地区,与城市交通主要干路紧密衔接,方便旅客换乘。n(4)以中转货物为主的货运站,应布置在仓库区、工业区等货物集中且对外交通方便的地区,或设在铁路货运站及货运码头附近。以供应居民日常生活用品为主的货运站,宜布置在中心区边缘。n(5)货物流通中心:集储存保管、集散转运、流通加工、商品配送、信息传递、代购代销、连带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要求根据划分的物资配送区,合理布局货物流通中心。
6、二、对外交通n 5、水运n河港是指建设在具有河流水文特征的水体沿岸的港口(主要设置在河流沿岸)。n在自然地理条件和水文气象方面具有海洋性质的港口称为海港。n港口主要由水域、陆域水域、陆域两部分组成。码头岸线是水域和陆域交接的地域,是港口生产活动的中心。港口陆域有货物装卸、储存和疏运三大系统。二、对外交通n 5、水运n码头平面型式包括顺岸式码头、突堤式码头(直码头)、开敞式(离岸式)码头、挖入式码头。n港口作业区港口作业区是港区货物装卸和运输的场所。港口作业区布置各种港口设备(包括前方作业地带、一线库场及其集散通道、二线库场及其集疏运通道等各种生产性建筑物和构筑物以及必要的生产辅助建筑物)。n各
7、类专用码头包括油码头、杂货码头、集装箱码头、散货码头。二、对外交通n 6、水运工程设施布局n(1)遵循“深水深用、浅水浅用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原则,合理利用岸线资源。要全面安排港区用地和城市各项建设,以保证重点,照顾一般,各得其所。n(2)因地制宜地合理地划分作业区,使港口建设和城市用地协调发展。n(3)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集疏运方式,建立完善通畅的集疏运系统。n(4)港区应布置在生活居住区的下游下风。n(5)货运量大的工厂,尽可能靠近通航河道设置,并规划好专用码头,形成包括港口在内的产业区。二、对外交通n 7、机场n机场(航空港)机场(航空港)是指:在陆地或水面上一块划定的区域(包括各种建筑
8、物、装置和设备),供飞机着陆、起飞和地面活动之用。n机场的净空障碍物限制面机场的净空障碍物限制面:根据飞机的使用特性和助航设备的性能,对机场及其附近一定范围,规定几种称为净空障碍物限制的平面、斜面,用以限制机场周围及其附近的山、高地、铁塔、架空线、建筑物等的高度。n机场系统包括空域和陆域两部分。又可将机场分为飞机活动区和地面工作区两部分。二、对外交通n8、航空设施布局n(1)航空港在城市中的位置应设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两侧并远离集中的城市化地区。n(2)一般航空港布置在距城市10-30公里的范围内。n(3)一般从城市到航空港的交通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在航空港与城市之间可采用汽车专用道、快速有轨
9、交通等。三、居民出行n1、出行n(1 1)出出行行(trip)(trip),通常是指人、货物或车辆从一地向另一地移动,所完成的一次有目的的行程。n2、出行特征n(1)出行目的及目的-方式:不同目的出行的特征差异表现在交通方式、出行时辰、出行时耗、出行空间的分布上。n(2)出行次数:居民流动强度、居民乘车流动强度 n(3)出行时辰分布:城市居民的出行量在一日中各时段的分布状况。n(4)出行空间分布(O-D图,期望线图):各交通区之间出行发生、吸引量分布状况。三、居民出行n2、出行特征n(5)出行距离分布,等距线:出行距离指从出行起点到终点实际走过的距离。分布特征为随着出行距离的增大,出行的比重越
10、来越低,即人们倾向于就近活动。n(6)出行时耗分布:由出发起点至到达终点所花费的时间。其分布大致呈现出行量随时耗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n不同交通方式的出行时耗构成:公交出行时耗为T交=t步1+t候+t车内+t步2,称之为交通时间。三、居民出行n2、出行特征n(7)出行方式,交通结构,出行时耗-方式:交通结构指城市居民出行中所采用的各种出行方式的比例构成。n步行范围、自行车活动范围的概念及确定:参见p261-262,n出行方式的转换:参见p262-263 三、居民出行n3、居民出行特征的影响因素n客运量:每日(年)运送乘客的数量(人次)。n客运周转量:客运量与平均运距的乘积。参见p258第一、二、
11、三段,p263n城市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城市规模与结构、城市交通设施状况、交通政策等诸多因素,都会对城市的居民出行特征产生影响。参见p263-264 三、公共交通n1、公共交通的特点n公共交通具有运量大、集约经营、节省道路空间、污染小、能耗低的特点。门-门的直达性能受到限制,灵活性较差。n2、公共交通运营特征n(1 1)车车辆辆的的额额定定载载客客量量,用m表示,主要决定于车辆的载重量、车厢内的座位数和站立面积的大小。n(2 2)车辆满载系数)车辆满载系数=实际载客量实际载客量/额定载客量额定载客量n(3 3)平均行驶速度)平均行驶速度 V V行行=路线长度路线长度/车辆在路线各站之间行
12、驶时间之和车辆在路线各站之间行驶时间之和n(4 4)运运送送速速度度 V V送送=路路线线长长度度/车车辆辆在在路路线线各各站站之之间间行行驶驶时时间间与与各各站站上上停停靠靠时时间之和间之和n(5 5)运运营营速速度度 V V营营=2=2倍倍路路线线长长度度/车车辆辆在在来来回回路路线线各各站站之之间间行行驶驶时时间间、各各站站上上停靠时间与两端始末站停留时间之和停靠时间与两端始末站停留时间之和三、公共交通n2、公共交通运营特征n(5 5)运运营营速速度度 V V营营=2=2倍倍路路线线长长度度/车车辆辆在在来来回回路路线线各各站站之之间间行行驶驶时时间间、各站上停靠时间与两端始末站停留时间
13、之和各站上停靠时间与两端始末站停留时间之和n(6)一一辆辆车车的的生生产产率率,是指一辆车在单位时间内(一小时、一天或一年)所能完成的客运周转量。n一辆车的小时额定生产率(一辆车的小时额定生产率(M1M1时时.额额):):M1时.额=mV营(乘位公里/小时)n一辆车的小时有效生产率(一辆车的小时有效生产率(M1M1时时.效效):):M1时.效=m线V营(客公里/小时),n一辆车一天有效生产率,一辆车一天有效生产率,M1日.效=m日V营h(客公里/日)n(7)行车间隔时间:)行车间隔时间:t间间=2*l线线*60/(W行行V营营)。)。三、公共交通n2、公共交通运营特征n(8)运运载载能能力力(
14、U),在单位时间内(通常以小时计)沿路线一定的方向(单向)所能运载的乘客数。等于车辆的载客量(m)与发车频率(n)的乘积。n决决定定公公共共交交通通路路线线上上的的行行驶驶车车数数有有两两个个条条件件:能能完完成成客客运运任任务务(包括全日双向的客运周转量M日双向,以及高峰小时路线上最挤路段最大方向的客流Q最大);能按;能按t间间在路线上周转。在路线上周转。三、公共交通n3、各类公交的特点三、公共交通n4、公交规划n(1)公交线路一般有直径线、半径线、切线或半环线以及环行线。n(2)公交线路网络的布局形式主要有:1)设有中央终点设施的放射形网络(单中心放射型);2)主干线和驳运线相结合的网络(
15、主辅型);3)环线型;4)棋盘型;5)带有环线或切线路的放射网络(混合型);6)多中心放射型,参见参见p274n(3)公交路线网规划的技术指标)公交路线网规划的技术指标n公交路线网密度、路线平均长度、路线非直线系数、路线重复系数,参见p273-275n(4)公交站点:参见p275-278,港湾式港湾式停靠站停靠站n(5)公交换乘、大容量公交接运系统三、公共交通n5、后方设施与出租汽车n后方设施:公交停车场,保养场、电车整流站,车辆调度中心n出租汽车服务的方式,主要有路抛制和营业站制。参见p284-286,n6、公交评价n(1)公交站点的服务半径:公共交通站点服务半径的覆盖面积,以300米半径计
16、算,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50%,以500米半径计算,不得小于90%。n(2)公交等时线:通常是用出行时间,即纯步行时间和交通时间联合绘制成的。在这种线上的任意一点到所指定的中心,所花的出行时间相等。参见p278,倒数第四段n公交等时线的绘制方法,参见p278-279 四、个体交通n1、自行车交通n(1 1)自行车交通的特点和问题)自行车交通的特点和问题n自行车交通为慢速交通。机非干扰问题,安全问题。n(2 2)自自行行车车道道路路的的等等级级和和结结构构(分分离离形形式式):可以分为自行车专用道、自行车人行专用道、自行车道、自行车人行道等。n(3)自行车道路网由单独设置的自行车专用道、主次干
17、路两侧的非机动车道和支路组成。四、个体交通n2、摩托车交通n(1 1)摩托车交通的特点)摩托车交通的特点n(2 2)发展政策)发展政策n3、小汽车交通n(1 1)作用和影响)作用和影响n(2 2)发展政策)发展政策四、个体交通n4、步行交通n(1)有关步行交通的规划理论n1)邻里单位:以一个校区的服务区域为单位,在其外围设置干线道路,减少汽车交通对内部活动的影响。n2)雷德朋(Radburn)人车分流系统:其特点是道路分级设置,人车分离;住宅围绕尽端路组织,排除过境交通对居住区的干扰。n3)行人优先区(Pedestrian Precinct):行人优先区就是在城市的特定区域中,排除大量的汽车交
18、通,改建成适合行人活动的区域,以恢复其原有的吸引力。n4)庭园式道路(Woonerf):通过限制机动交通的速度,来保证步行交通的安全和优先通行权,从而在同一个道路空间内实现人车共存。四、个体交通n4、步行交通n(1)有关步行交通的规划理论n5)居住环境区:居住环境区由汽车交通分割而成,是具有维持日常生活需要、设施完备、大小适当、防止环境恶化的区域。道路系统具有顺序相接的分级结构。居住环境区内只布置为本区服务的道路。n6)商业步行街:将商业街作为步行专用道路,为行人集中的商业街提供良好的环境,可分为限时步行街和永久步行街。n(2)城市步行系统:指的是城市中所有对公众开放的步行空间,包括居住区、商
19、业区等各种步行子系统。n 五、城市道路系统n1、城市道路的功能n城市道路具有多种功能,包括交通功能、城市骨架功能、管线设置功能、环境景观功能、公共空间功能、防灾功能。n2、城市道路的等级结构n我我国国大大城城市市道道路路网网规规划划和和建建设设采采用用快快、主主、次次、支支四四级级体体系系,中中等城市采用主次支三级体系。等城市采用主次支三级体系。n(1)快快速速路路:承担长距离快速交通为主,设中央隔离带,两侧不设非机动车道,但可根据情况设置辅路。不应设公共建筑出入口,人流集中地区应设人行天桥或地道。严格控制相交道路数量。n200万人以上的城市和长度超过30公里的带形城市应设快速路。呈“井”、“
20、廿”形切入城市。五、城市道路系统n2、城市道路的等级结构n(2)主主干干路路:联系城市主要功能分区以及对外出入口,车流速度高,流量大。要求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道行驶,两侧不宜设置公共建筑出入口。n(3)次次干干路路:以承担城市功能分区内部的集散交通为主,其上可布置沿街公共设施、公共交通停靠站、停车场、出租车服务站等。n(4)支支路路:其上有较多的公共交通线路行驶,应满足公交线路和站点的布设要求,并不得与快速路直接相连。五、城市道路系统n3、城市道路网的基本形式n城市基本的路网形式有方格网、环形放射、自由式、混合式四种。n4、道路网的规划指标n道路网密度、干路网密度、非直线系数、道路网面积率和人均
21、道路面积、交叉口间距、道路红线宽度五、城市道路系统n5、城市路网布局的影响因素n城城市市地地理理区区位位(自然地理条件);城城市市用用地地布布局局形形态态(城市骨架关系);城城市市交交通通运运输输系系统统(城市外部交通和市内交通联系)。参见参见p327-329,n6、道路系统的规划要求n(1)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要求)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要求n同毗邻用地的性质相协调;交通均衡分布;适当的道路网密度和面积率;有利于交通分流;为交通组织和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与对外交通有良好的配合;有利于提高交通的可靠性。n(2)满足组织城市用地功能布局的要求)满足组织城市用地功能布局的要求n方便联系,合理划分用地,组织城市的景观,具有良好的生长性。五、城市道路系统n6、道路系统的规划要求n(3)满足城市环境的要求)满足城市环境的要求n使建筑取得良好的朝向;有利于通风;过境道路和货运道路应避免直穿生活区;充分考虑历史、地方特色和自然条件。n(4)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n7、交通需求预测n目前交通需求预测一般由交交通通生生成成、交交通通分分布布、方方式式划划分分、交交通通分配分配四阶段模型组成。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