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毕业答辩论文 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目 录引言 31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发展历程及现状 5 5 7 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发展现状 92 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12 贸易条件指数分析 12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12 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14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分析 153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8 产品研制与开发技术相对落后,缺乏自主品牌 18 汽车工业集中度较低,企业专业化分工不合理 18 汽车工业生产模式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19 汽车工业发展与相关产业发展不够协调 204提升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21 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
2、进自主品牌开发 21 加强政府宏观管理,促进大企业集团合理分工 21 推进我国汽车工业集群化发展 23 加快汽车相关工业及其支持性工业的发展 24结论 25致谢 27参考文献 28摘 要汽车工业作为国家工业的支柱产业,对社会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能帮助我们改善汽车工业的经营状况,提高我国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论文首先回顾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运用进出口贸易数据量测法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从指数变化分析中可以得出,我国的汽车工业专业化分工日趋合理,汽车产品进出口量基本保持均衡增长,在出口贸易方
3、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但与汽车工业发展较成熟的国家相比我国汽车工业的竞争力指数还很低,体现出来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下游。鉴于以上实证分析结论,本文对影响我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各个因素指标进行分类和讨论,定性分析导致目前竞争力状况的根本原因。文章结尾从发展模式、规模经济和政府扶持等角度出发,阐述了提高我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关键词:汽车工业;竞争力;问题;原因分析;对策 AbstractAutomotive industry is a pillar industry of Chinese industry, which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4、on the socialist economy construction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auto industry analysis,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dustries. The disquisition first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use the Export Tra
5、de Data measurement method to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index changes can proved that Chinas auto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is becoming more rational. Automotive products imports and exports basically balanced growth. In the export trade has
6、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But compare with the auto industry than the more mature countries, the competitiveness index of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is still very low, Reflected the level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In view of empirical conc
7、lusions, the thesis affect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indicators to classify the various factors and discuss qualitative analysis led to the current competitive situation of the underlying causes. End of the article from the development model, such as economies o
8、f scale and government support point of view, expounded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trategy.Keywords: auto industry;competitiveness;problem;analysis of cause;strategy 引 言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将几乎所有国家都卷入了全球化的潮流。加入WTO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标志
9、,意味着中国经济体制将同世界市场全面接轨,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工业将在低水平的贸易保护下与国外展开竞争。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将取决于在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中能否形成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因此,有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也就迎合了经济不断走向全球化形势下的新的需要。汽车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综合体现,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等特点,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汽车工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其整体规模和国际竞争力正逐年提高。但中国汽车工业仍存在着许多严重问题,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相比,中国汽车工业的竞争力仍很弱。汽车工业是一
10、种前后关联度很高的产业,它的发展对一国经济增长所发挥的带动作用相当大。对我国来说,汽车工业竞争力既是我国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成为我国能否较好实现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关键。汽车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00年以来,汽车产值以较快的速度增长。2008年,%,%。同时,汽车行业是一种前后关联度高的产业,对其他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很大。一个国家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优势取决于以下六个因素:生产某种产品所需投入的要素条件;某种产品或服务的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条件;相关及辅助产业的发展水平状况;策略、结构与竞争所赖以存在的国家环境状况;打破现存竞争环境和秩序的机遇;政府
11、的政策行为。前四个是内生决定因素,后两个是外生决定因素。一个国家的特定产业要取得国际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前四个基本要素的动态整合。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产销大国,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产业创新能力、自主品牌、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位置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1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发展历程及现状竞争力的概念作为一个专业术语,最早是以国际竞争力的形式进入学术研究领域的。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是由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WEF)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从 1980年开始联合倡导并率先进行研究的。从1995年开始,WEF和IMD分别使用各自设定的评价指
12、标体系发布国际竞争力报告。目前此项研究已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成为世界热点问题之一。在WEF和IMD进行的世界各国国际竞争力年度评价和分析研究报告的影响下,关于竞争力的研究己成为我国学术界和实业界讨论得较多的热点之一。一般地讲,所谓竞争力,是指一个行为主体与其他行为主体竞争某种(些)相同资源的能力。对于国际竞争力的解释,最富权威的当推世界经济论坛(WEF)的定义。1985年世界经济论坛在关于竞争力的报告中提出,国际竞争力是企业目前和未来在各国的环境中以比它们国内和国外竞争对手更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在该定义中,突出强调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
13、素是质量和价格。就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内容而言,我们认为WEF有关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可最终理解为“成本”的概念。即如何以较低的成本提供同等质量的产品或者说以同样的成本提供质量更高的产品。那么,就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而言,离不开经济学的基本药方:一是改进技术,实现创新,既要研究出更高更好的产品,又要更多地节省生产成本:二是改进经济制度和管理方法,以使资源配置优化,尽可能降低“交易成本”1。国际竞争力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一个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经济关系的国际经济学概念,它并不是企业竞争力的简单迭加;而是着力于国家整体的现状水平和发展的潜力,同时兼顾国际竞争的资产条件和竞争过程、国内经济和全球经济、引进吸收和输出
14、扩张、个人风险和社会凝聚力的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平衡关系,强调市场经济理论在评价中的开发和运用,突出国家给企业竞争提供的整体环境,资产的最优利用而提高生产效率的能力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潜力发挥,最终建立的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包括产品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国家(地区)竞争力等领域。产品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一个产业乃至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竞争力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因为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是通过在市场上其产品的销售来体现的。企业竞争力又决定着产品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因为企业是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从而决定了其产品是否有竞争力。同时,一国产业是否有竞争力,主要是看该
15、产业内是否有足够数量和规模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比如,之所以说美国在计算机产业领域里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是因为有IBM(计算机企业)、微软(计算机软件企业)、英特尔 (半导体芯片企业)、康柏(计算机企业)等实力很强的计算机产业中的巨人。另外,产业竞争力又依赖于产品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一国某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该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是否拥有竞争力强的拳头产品,是否拥有一定数量和规模且竞争力较强的企业。研究我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首先还须鉴定产品和企业的“国籍”,只有分清了“我国的”与“外国的”才可以谈国际竞争。在目前的国际贸易实务中,对产品国籍的认定实行生产地原则,但在国际竞争力研究中,产品
16、的国籍则主要取决于其生产企业的“国籍”。在国际一体化生产日益发展和跨国公司在世界市场上日益占据重要地位的情况下,企业的国籍己很难区分,但在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中,公司国籍不仅不应淡化而且应予明确界定2。通常判断一家企业“国籍”的主要标准有四条:第一,企业所有权的归属;第二,股权比例大小;第三,经营管理决策权;第四,技术控制权的归属。基于以上准则,严格意义上的国产工业品是由中国个人、法人或政府所有或控股的企业、以中国技术人员可以掌握的设备和技术所生产的、零部件达到一定的国产比率、通常标有中国的品牌商标进行销售的工业产品。四个方面均不符合上述标准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属于非国产工业品(外国工业品),而在主
17、要方面符合上述标准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可视为“准国产工业品”。总之,从不同角度或层面来考察国际竞争力时,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内涵显然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甚至决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和衡量标准也有明显的不同。因此结合前人的研究和讨论的情况,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可定义为:由生产率和营销能力决定的一国特定产业及组合在国际市场上所反映出来的持续竞争能力。这一定义反映的国际竞争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在于生产率和营销能力,产业国际竞争力是通过本国与外国同一产业比较的市场占有能力,产业国际竞争力是长期的市场占有能力而非短期的。如无特别说明下文的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也将遵循这一定义3。
18、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2011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3周年,回首中国汽车工业30年,其国际竞争力依次经历了四个阶段:(1) 1978年 “合资经营可以办”(2) 1986年汽车制造业成重要支柱产业(3)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汽车市场随之逐步开放(4)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跃居世界第一 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发展现状汽车工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见表1)。2 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贸易条件指数分析 贸易条件指数也称“进出口比价指数”,通常是通过出口物价指数和进口物价指数相比而得的一种相对指标。其计算公式为:进出口比价指数=出口物价指数/进口物价指数 100%当贸易条件指数大于100时
19、,表示该国报告期的贸易条件比基期有利;反之,则报告期的贸易条件较基期差。我国近几年汽车工业贸易条件指数的数据如表3所示。表3 中国汽车工业的贸易条件指数 单位:万美元年份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出口汽车单价1.231.341.451.62进口汽车单价4.975.206.216.11贸易条件指数25252326可以看出,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的贸易条件指数都远小于100,是由于国产汽车基本处于低端产品,生产成本低,科技含量低,导致出口汽车单价的差距越来越大,导致贸易条件指数降低。近年来我国汽车出口的主力渐渐转移到了民营企业,而他们的产品一般比较低端,大量低价产品拉低了出口汽车的单价;
20、越来越多的国产低端产品替代了进口,把进口车的市场压缩到了高端5。显性比较优势系数是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alassa Bela)于1965年测算部分国际贸易比较优势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某一产业贸易的比较优势。它通过该工业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工业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份额之比来表示,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可以较好地反映一个国家某一产业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较来看的相对优势。所谓显性比较优势系数,简单地说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的出口值占该国所有出口商品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的出口值占世界所有商品出口总值的份额的比例。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测算
21、公式,如下:RCAij= (Xij/Xi) / (Wj/W)式中,RCAij代表i国(地区)j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Xij代表i国(地区)对世界市场出口i产品的出口额,Xi代表i国(地区)对世界市场的总出口额,Wj代表世界市场j产品的出口额,W代表世界市场产品的总出口额。RCA指数考虑了不同国家和不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侧重一国的出口绩效,Xij/Xi为i产品出口占该国出口的比例,j产品出口越多,该比例越大,比较优势越明显。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服务在世界服务中的竞争地位。如果RCA,则表明该国服务具有极强的竞争力,RCA,则表明该国服务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RCA,则表明该
22、国服务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则表明该国服务竞争力弱6。表4 RCA指数分析 单位:亿美元年份中国汽车出口总额中国商品出口总额世界汽车出口总额世界商品出口总额RCA总数2005年197.15 7619.50 7544.80 119235.00 0.33 2006年281.44 9689.40 9687.98 126364.00 0.41 2007年408.96 12180.00 10793.96 135700.00 0.56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年鉴、海关统计年鉴整理通过上述计算可以看出,这说明中国汽车工业不具备显示性比较优势,中国汽车产品在国际市场不具有竞争力。但可喜的是,RCA指数
23、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此可见,随着中国经济地发展,中国汽车出口总额在世界汽车出口的比重增加,说明中国汽车产销量受到世界范围的逐步认可,我国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步提高,但同样面临世界各国汽车工业竞争带来的压力和挑战。 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产品的出口竞争力通常用贸易竞争指数(TC)来衡量。TC是指一国某产业内i类产品的净出口额与其进出口总额之比,用公式表示为:TC=(Xit-Mit)/(Xit+Mit)主要衡量在产业分工形态变化中,两国相互贸易比较利益之消长情形。该指数的取值通常在-11之间:(1)指数为正,表示该国i类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具有较高的出口竞争力,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较强;指
24、数越接近l,表明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强。(2)指数为负,则表示该国i类产品的生产效率低于国际水平,出口竞争力较弱,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较弱;指数越接近-1,表明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弱。表5 中国汽车产业整体贸易竞争力指数 单位:亿美元年份汽车产品进口总额汽车产品出口总额贸易竞争力指数2007年1531319715+01262008年2087828144+01482009年2598240896+0223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年鉴机械工业出版杜2009年版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汽车产业的生产率是高于国际水平的,具有一定的出口竞争力,并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在加入世贸后,中国按时全面履行了2002年降低
25、车辆税率的承诺,进口增长加快,使得中国的汽车出口虽然增加明显,但贸易竞争指数和美国、德国、日本等汽车出口大国相比还略显不足。所以,在自由贸易环境下,它更能衡量一国的产业竞争力。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国产车竞争能力的提高、车型空档的减少、成本优势的进一步显现,近两三年国产汽车对进口汽车的替代作用进一步加强,但这种进口替代主要体现在中低档车上;针对国内产品的分布,进口汽车市场开始出现细分趋势,车型逐渐多样化,在高档化、个性化和差异化上对国产车形成补充。这正是导致中国汽车整车进口高端化的主要成因,也说明国内汽车制造企业在高端市场上的低竞争力。国际市场占有率计算公式为:Mi=Xi/Ww100%,一个国家
26、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强弱直接表现为一国服务出口在世界上占有的位置与份额。式中:Mi代表中国汽车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Xi代表中国汽车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量(额),Ww代表世界汽车产品的总出口量(额)。根据国际市场占有率计算公式计算得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可以看出我国汽车产业国际市场占有率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缓慢增长势头,说明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增长缓慢;1999年我国汽车产业出口规模小,%,1999%增长了近4倍。%的国际市场份额,说明我国汽车产品在国际上开始有了一定的国际市场。%的国际市场份额同时也表明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很弱。汽车产品大规模出口是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乃至强国
27、的重要标准之一,尽管我国汽车产业的出口量近几年增加迅猛,但是不能表明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了显著提高。根据商务部资料,我国出口的汽车中低端车型为主,主要面向俄罗斯、中东、拉美等汽车产业相对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大部分出口企业没有明确的出口战略,海外销售服务系统部完善,导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批量小,远未形成规模,在售后服务销售网络等方面大都依赖当地经销商,在货物物流方面依赖与日韩汽车厂商形成联盟的船运公司,受到较大的制约,这都导致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还不强7。纵向看:比值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较大,这说明中国汽车产品的动态出口能力有较大增强,也就是说同世界汽车强国相比,中国的出口能力的增长幅度
28、远大于发达国家,这也说明了中国汽车产业具有后发优势。横向看:中国所占的国际市场份额仍处于最低。但和汽车强国相比仅为其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这说明虽然相对数上中国有了长足进步,但从历年的绝对数上仍和几个汽车强国差距很大,竞争力仍然很弱。从2008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德国作为欧洲汽车的代表一直占有最大的国际市场份额,其次亚洲汽车工业的代表日本位居次席,北美洲的美国牢牢占据着第三的位置,形成了汽车行业中“三足鼎立”的局面。3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产品研制与开发技术相对落后,缺乏自主品牌尽管我国在研发经费上年年增加,但是和国外各大汽车公司的研发经费投入相比可以看出,我国汽车企业的研发
29、经费无论规模还是比重过小。例如投入相对较小的日产公司2005年的研究开发投入相当于我国汽车行业全行业一年的投入总和。投入比重来看,%。而我国2006年的研究开发投入比重只有 %。国外汽车大公司的研发人员一般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0%,而我国到了2006年研究开发人员的比重还不到5%与世界汽车强国在研究开发方面的差距导致我国汽车产业技术研究还主要集中在通用零件和整车组装等制造环节,核心零件和及整体研发技术还相当落后。核心技术的缺乏极大的制约了我国汽车工业整体竞争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虽然中国政府鼓励发展自主品牌,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本土整车制造商所面对的最严厉的重要任务。正是这样的原因,包括一汽、东
30、风、上汽等大型汽车集团都把发展自主品牌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不过,在行业政策层面,中国政府尚没有拿出足够有力的政策。在合资自主品牌出现后,有关自主品牌的界定也成了问题8。,企业专业化分工不合理行业集中度过低,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致命问题,目前中国有110多家汽车整车厂,其中有绝大多数厂家的销量平均只有1万多辆,与国际汽车巨头1,000万左右的销量相去甚远;一汽、上汽、东风、,而前十大汽车厂家的产销量只占全国汽车产销总量的八成左右,其他90多家汽车厂家一年汽车产量之和还不到两成。毫无疑问,中国汽车行业集中度偏低,已成为中国难以称为汽车大国的一个要害问题。行业集中度偏低,还会带来至少两个问题。一是
31、规模效益低下。汽车行业尤其是一个显著体现规模化的产业。按国际水平,一个汽车企业年产量为20万辆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30万辆才具有竞争力,250万辆才不会有被兼并的危险。以之衡量,我国绝大多数距最小最优经济规模尚有明显差距。二是阻碍创新。汽车工业的“散、乱、差”产业结构,带来的必然是技术的封闭,创新受到抑制,新工艺、新技术难以迅速传播,新思想、新观念难于被迅速接受,创新成本由之增大。对于世界汽车工业生产模式的变化而言,我国汽车工业生产方式仍较为落后。首先,无论从生产还是从市场的角度看,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空间基本上还局限于国内,条块分割的局面依然存在,难以做到全国范围内配置资源,就更不用说在全球优
32、化配置资源了。其次,我国汽车产业至今仍存在散、乱、差的局面,由地方和部门利益的驱动以及资本市场发育的限制,结构调整举步为艰。总之,我国汽车工业管理还停留在较为粗放的水平,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与汽车工业发展联系较为紧密的是原材料和能源等产业,这些相关工业的发展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汽车工业竞争力的提升。我国汽车相关产业发展水平较低,还不能给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钢铁产业虽然在总量上占世界第一,但汽车制造所用的高强度特钢产量少、品种少,应用技术和工艺落后;石油产业带来的能源瓶颈必将严重制约我国汽车工业未来的快速发展;“重整车、轻零部件”的观念和条块分割的体制使零部件产业发展滞后,零
33、部件“空心化”使我国沦为汽车强国的产品加工厂,大大地降低了产品的利润,从而阻碍了产业的发展;滞后的汽车金融服务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潜在的消费群体;机器人制造技术在国产轿车焊接、油漆工艺中较多应用,但并不广泛,与国外还有20年的差距。4提升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进自主品牌开发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不是资金和市场,而是技术,技术的改造与升级是提高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应该是企业,但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环境和条件则主要在于政府。政府在促进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集群化发展上作用空间很大。政府要鼓励汽车生产企业建立自主开发体系,并在政策上给予
34、支持。首先,可以把原来对汽车国产化的一些优惠政策转移到今后的研发补贴上。其次,国家可以组织并投资对汽车技术具有关键性和前瞻性的项目,缩短与国际汽车技术创新水平的差距。最后,对我国汽车企业自主研发出来的产品,政府可以在税收上给予优惠。为了树立民族品牌,我国大型汽车集团还应全力实施品牌战略,将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思想、营销策略全面地融入到品牌战略中去,丰富品牌内涵,树立品牌形象,培育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最终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10。 加强政府宏观管理,促进大企业集团合理分工 近些年来,一些人认为,生产力发展的第二历史阶段,即工业化阶段已被第三历史阶段即信息化阶段取代,企业规模的大型
35、化、集中化趋势即将停止,企业将出现分散化、小型化的新趋势。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有些人认为,出现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发展了大型企业集团。这种看法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但显然是片面的。第一,中国大公司的数量还不多。世界500家最大企业的排名显示,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和其拥有的大公司数是正相关的。中国内地2000年进入500强的企业虽然已经达到11家,但是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排在世界第6位,进入500强的企业数与中国经济总量所处的位置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而且在中国进入世界500强的11家企业中至今还没有一家制造业企业。第二,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平均规模要比先进工业国家的企业小得多。近年来,中国大公
36、司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骨干作用进一步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比,差距还很大。中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2000年的销售额还不到50亿美元,%。中国缺乏与国外同行业世界级企业相抗衡的大型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第三,中国的汽车行业单厂企业多,真正复合体的公司企业比较少。许多企业名为公司,但它们并不拥有许多家工厂、分公司和子公司,实际上是单厂企业,没有形成托拉斯和大公司集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组织程度。第四,即使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下,中国能达到合理规模的汽车企业也很少。据前几年的统计分析,中国的汽车工业还没有一家达到最小合理规模的。 推进我国汽车工业集群化发展产业
37、集群可以作为绝大多数产业提升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方式。对于汽车产业来说,其集群效应更为强大。“小、散、全”的产业组织结构是影响和造成我国汽车工业集中度偏低的主要原因,导致了目前我国汽车产业的规模不经济。中国汽车工业的战略重组应当从解决当前汽车产业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的现状入手,采用适合汽车产业特点的资本运营模式,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培育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规模经济效益的大型龙头企业,带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受机械制造业、原材料工业、电子信息产业以及汽车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影响。因此,政府首先应当通过税收优惠和优先安排贷款等措施,积极扶持置汽车上游产业
38、,推动它们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和市场供求衔接。其次,应当推动金融体制创新,允许规模较大的汽车工业集团的财务公司开展汽车金融服务,鼓励金融资本和工业资本合资设立汽车金融服务机构。最后,在关键汽车零部件领域要逐步形成系统开发能力,并实行模块化、电子化、个性化、同步化开发及准时化生产,使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与汽车工业配套发展。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鼓励相关产业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截至目前,全国与汽车相关产业的就业人数,已经占到了社会就业总人数的1/6。 2007年以来,%,2011年有望达到950万辆。2009年底,%。与此同时,我国汽车
39、产业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品牌汽车占国内市场份额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要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努力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增强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结 论经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中国汽车工业在产量增长方面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态势。远远高于世界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汽车平均增长率。庞大的国内市场和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使得我国正在成为全球汽车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也成为全球汽车工业未来竞争的焦点。(2)产品竞争优势不明显且市场占有率低。通过对贸易条件指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和国际市场占有率等相关指标的分析,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中国的汽车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
40、争力是很弱的。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中国经济和汽车工业的发展,各项指数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说明中国汽车工业的竞争力在不断增强。(3)中国汽车的外资依存度高,核心技术缺失。由外资企业贡献,。这一数据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体现出中国汽车工业对外来资金、技术的依附程度不断加深。(4)中国汽车工业技术竞争力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主品牌少竞争力弱,二是研发投入少,全行业研发投入在销售收入中所占比重不足2,这甚至不到日、韩主要制造商研发投入比重的一半。(5)中国汽车的工业集中度与出口能力有待提升。中国汽车企业目前的现状是散、弱、小,强者不强,即使是最大的前三家汽车企业,在全
41、球市场上仍处于一个非常小的地位。由于地方政府各自的利益需求,国内的并购重组进行得并不顺利。为了实现由制造大国向产业强国的转型,在十二五期间,国家政策鼓励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总之,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总体竞争力仍然较弱,还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与国内汽车企业长期不懈地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只有如此中国汽车工业的竞争力才有望不断提升。致 谢参考文献1 D.北京工商大学,20083 谢光亚、J.国际经贸探索,(1): 9-144 J.现代管理科学,: 82-1097 J.产业经济,: 253-2548 “以技术换市场”的跨国经营新模式J.国际经贸探索,(9): 72-769M.:立信会计出版社, : 91-93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