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应急预案预案14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XX村山洪灾害防御预应急预案XX村XX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XXXX年XX月目录目录21山洪灾害区域划分31.1 划分原则31.2 危险区31.3 安全区32、组织指挥系统42.1 组织指挥机构42.2 职责和分工53、安全转移方案53.1 监测预警54、人员转移74.1转移原则和方法74.2转移路线75、抢险救灾流程85.1值班带班85.2 信息发布85.3 应急巡查85.4抢险救灾85.5 治安维持95.6 灾后自救95.7 灾情上报96、保障措施96.1、汛前检查96.2、宣传教育及演练106.3、防汛纪律101山洪
2、灾害区域划分 1.1 划分原则危险区是指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暴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情况,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的破坏。危险区一般处于河谷、沟口、河滩、陂坡下、低洼处和不稳定的山体下。安全区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威胁,地质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安全区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平坦或坡度平缓的地方,避开河道、河口、陡坡、低洼地带。 1.2 危险区危险区域的划分,是为了从最大程度上提前预警山洪灾害的暴发,为人民群众提供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而划定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旁;山体地势较陡峭的山区、沟谷;地质不稳定
3、的山脚,主要暴发灾害为洪水、泥石流、滑坡。划定危险区域,缩小了防灾、减灾范围,提高了工作保障力度,便于防灾、减灾以及治理措施的实施,也为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XX村山洪灾害危险区域及类型、范围、威胁人口具体情况如下:序号危险区地点危险区内灾害类型灾害诱因所属流域备注威胁人口(人)威胁房屋(间) 1.3 安全区安全区域是指当山洪灾害发生时,受灾群众能够迅速的撤离到这个地方避险,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在这个区域能够得到保障,不受山洪灾害影响的一个区域。主要分布在远离大江大河、山脚沟谷等低洼地带的高地。该地区应尽量有人居住,以保证当山洪灾害发生时,受灾群众安全快速的撤离到安全区域,相应的住宿、食
4、品、饮水、医疗、通讯能够得到保障。XX村安全区及转移路线具体情况如下:XX村XX社XX村XX活动室备注:当接收到山洪灾害预警或山洪灾害发生时,大家不要惊慌,有序、迅速的撤离到该地区事先划定的安全区域。(预警信号一般为高音喇叭、手摇报警器、铜锣、鼓、号等) 2、组织指挥系统 2.1 组织指挥机构为了建立我村防汛快速反应机制,组织和领导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成立 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领导和组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其机构设在村委会,由 (村主任或村支部书记)担任。工作组下设信息监测员、转移通知员和1个应急抢险队。应急抢险队不少于10人。信息监测员向相应工作组报送有关情况。XX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职务姓名
5、电话组长信息监测员信息监测员转移通知员转移通知员转移通知员 2.2 职责和分工组长:负责全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与指挥。信息监测员:负责雨量、水位监测,及时将信息报告组长。转移通知员:负责按照组长的命令,组织群众按预定路线转移,一人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 应急抢险队:由村组织成立一支以村民小组长和青、壮年组成的约10人的抢险队。在紧急情况下,各抢险队员自备电筒、雨衣等工具,听从命令进行有序的抢险救灾工作。 3、安全转移方案根据不同区域的气象、水文、地理、地势及居住人口数量等因素,划定好的“二区”,即危险区、安全区和转移路线,严格控制好生产、居住和建设活动。让村民熟悉“二区”范围和转移路线,同时
6、熟记紧急避灾躲灾的转移预警信号,明确山洪灾害的监测预警方法和疏散转移方案。 3.1 监测预警我村接到乡(镇)政府的电话通知后,山洪灾害防汛工作组长立即通知信息监测员、转移通知员及应急抢险队,信息监测员和转移通知员在预警期内二十四小时连续监测巡视,发现险情立即发出警报信号,通知到各户,并将有关信息反馈给村和乡(镇)政府,如遇紧急情况(如大致积滑坡)可直接报告区防汛办,由区防指统一指挥。1、在一般情况下,可参照县乡(镇)村组户的次序进行预警。2、如遇紧急情况(滑坡、水库山坪塘溃坝、堤防决口等),村级可直接报告区防指和乡(镇)防指,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工作。市防汛指挥部指挥部区防汛指挥部山洪灾害预报
7、暴雨防汛指挥部雨洪水泥石流滑坡乡(镇)指挥所村组户户图1 一般情况预警程序示意图市防汛指挥部区防汛指挥部乡(镇)防御指挥部村组 户监测员地质异常 水利工程险情 雨、水情异常水库山坪塘溃坝 山洪灾害预报暴雨洪水泥石流滑坡图2 紧急情况预警程序示意图报警信号一般为高音喇叭、手摇报警器、锣、鼓、号等。如有险情出现,由各报警点和信息监测员报告给村长,并发出警报信号,警报信号的设置因地而异,一般警报信号设置为:断续鸣声,表示险情可能出现,全区动员,提高警惕,指挥人员到位,做好一切准备,部分开始转移;连续鸣声,表示险情出现,继续按预定路线有次序地转移至安全区。 4、人员转移 4.1转移原则和方法转移工作由
8、转移通知员通知,采取村、组干部包片负责的办法,统一指挥,统一转移。本着就近、安全的原则进行安排,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采取对户、搭棚二种安置方法。信号发送员和转移组成员必须最后离开山洪灾害发生区,并有权对不服从转移命令的人员采取强制转移措施。搭棚地点选择在居住附近坡度较缓,没有山体滑坡、崩塌迹象的山头上。不能搭在山谷中或其出口两侧的山坡上。雨停后,确认其住房安全后才能允许群众搬回。制作好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明白卡,将转移路线、时机、安置地点、责任人等有关信息发放到每户。另外各村还要制作标识牌,标明安全区、危险区、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如果在转移的过程中,原制定的交通、通讯线路中断
9、时,各村、组要采取及时抢修或选择其它安全的路线,把群众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4.2转移路线我村居民接到转移信号后,必须迅速按预定路线转移。各区在汛前拟定好转移路线,汛期必须经常检查线路上是否出现异常,如有异常,则及时修补或改变路线,以免安全路上出现险情。转移路线避开跨河、跨溪或易滑坡地带。 。5、抢险救灾流程5.1值班带班进入汛期(5月1日至10月15日),村值班室指定专人负责值守。在接到乡(镇)政府灾害性天气预报(暴雨以上降水)后,村领导应24小时带班,并安排相关人员进行监测。5.2 信息发布根据紧急程度,按照职责分工,应急小组成员分别或同时采用电话、手机短信、村村响广播、手摇警报器、敲锣等方
10、式将台风、暴雨、洪水和可能出现的灾情险情等预警信息及时通知村民。特急情况时,由村两委和中心户长分头入户通知易发灾害点村民,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发现灾情苗头或出现灾情险情时要及时上报乡(镇)人民政府。5.3 应急巡查接到灾害性天气预报时,主要水利工程、重点部位责任人要上岗到位,加强巡查,出现暴雨以上降水,村两委组织应急小组不间断进行全面巡查。5.4抢险救灾接到巡查人员、村民发现灾情苗头或接到险情报告后,工作小组人员和村两委应在10分钟内赶到指定地点,开展抢险救灾、撤离受威胁人员,乡(镇)挂点驻村领导或村主任应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汇报现场情况。当接到自动监测预警信息或经过简易雨量计监测到本村
11、辖内或上游邻近村出现局部强降雨达到临界预警值时,应立即启动2级村级预警,并通知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小组成员全部待命,做好群众撤离的各项准备;如果达到村级1级预警临界指标,则应组织群众立即转移。撤离过程中,对不愿意撤离的群众,在确保群众安全的前提下,由工作小组实施强制撤离。 5.5 治安维持负责人:(村干部和小组长)主要负责本村治安巡查、维持工作以及转移群众的财产安全,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派出所。 5.6 灾后自救村两委组织村民开展恢复生活、生产、安置、卫生防疫、水毁抢修等灾后自救工作,并及时补充防汛抢险物质。 5.7 灾情上报村两委指定专人负责收集受灾情况和抢险救灾典型事迹,并及时上报乡(镇)人
12、民政府。 6、保障措施 6.1、汛前检查汛前,村领导小组要对辖区内的桥涵、危险区群众住房、排水、人员转移道路、地质灾害隐患点、泥石流沟道淤积、防汛抢险物资的消耗等进行全面普查,对发现的问题造册登记,在汛前进行处理,无能力处理的要及时向上级报告,请求支援。6.2、宣传教育及演练对本预案的主要内容,要利用会议、广播、墙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向本村群众进行告知宣传。汛前,乡指挥所和村领导小组应组织预案演练,组织居民熟悉转移路线、程序与安置方案,做到出险时驾轻就熟,迅速避险,确保生命财产安全。6.3、防汛纪律在汛期和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中,本村干部必须严格执行以下纪律:(1)严格执行防汛纪律。暴雨天气时驻村
13、干部及村主要领导未经批准不得离岗外出、山洪灾害重点防范区居民做到日不入户,夜不入睡。对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失职、渎职、脱岗离岗、不听指挥的,要追究相应责任,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2)严格遵守防汛值班制度:汛期本村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昼夜值班,值班室24小时不离人;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忠于职守,熟悉业务,及时处理日常事务。严格执行村领导带班制度,汛情紧急时,要及时向村主要领导报告雨情、水情;积极主动抓好信息搜集和整理,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全方位掌握情况;重要情况要及时逐级报告,做到不延时、不误报、不漏报,并随时落实和登记处理结果;凡上级防指的指示及重要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上报和下达。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