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6 ,大小:148.04KB ,
资源ID:4769089      下载积分:8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476908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56655.doc)为本站上传会员【可****】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56655.doc

1、重庆市主城区快速路四纵线(金山大道悦来段)一标段(K8+360K9+550)施工(B标段)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目录一、编制目的1二、编制依据1三、工程概况2四、组织管理措施21、成立质量通病专项防治领导小组22、质量通病专项防治领导小组职责2五、质量通病专项质量方案及施工措施31、排水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31.1管道位置偏移或积水31.2管道渗漏水,闭水试验不合格31.3检查井变形、下沉,构配件质量差51.4回填土沉陷52、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62.1路基施工质量通病62.2路基过湿或有“弹簧”现象,不加处理或处理不到位72.3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强度偏差82.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表面松散起皮8

2、2。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碾压不密实92。6干(温)缩裂缝102。7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级配偏差132.8混合料含水量不稳定142。9混合料离析152。10混合料摊铺时骨料分配不均匀152.11混合料碾压时呈现弹软现象或基层表面灰浆过厚162.12基层平整度差172。13混合料没能形成板体或板体强度不足182.14沥青混凝土横向裂缝182.15沥青混凝土纵向裂缝192.16沥青混凝土网状裂缝202。17反射裂缝212。18沥青混凝土翻浆212。19沥青混凝土车辙222。20 沥青混凝土壅包232。21路面沥青砼松散掉渣242.22沥青混凝土路面接茬不平、松散、有轮迹252。23沥青混凝土搓板25

3、2.24沥青混凝土凹槽262.25沥青混凝土脱皮272.26沥青混凝土啃边272。27沥青混凝土光面282.28施工接缝明显282。29压实度不足302。30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构造深度不足312.31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摩擦系数不足312.32检查井与路面衔接不平顺322.33边石线形不顺、破损332.34人行道土基不夯实,水泥砼基层不密实,人行道渗水性不良332.35路面砖342。36路面砖与边石衔接不平顺,缝隙过宽352。37路面砖与检查井、路灯底座或其它突出物周边不圆顺、不平顺352.38无障碍通道362.39人行道纵横缝不顺直,砖缝过大362。40砌体砂浆不饱满372。41砌体平整度差,

4、有通缝373、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383。1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低383.2砼结构构件裂缝、裂纹383。3结构物表面施工缝明显393。4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393。5混凝土表面不平整403.6混凝土表面模板缝明显403.7混凝土表面拉杆螺丝处出现焦糊或锈蚀403。8混凝土表面漏浆413。9混凝土跑模413.10箱梁安装的板式橡胶支座脱空413。11支座不能正常工作或过早损坏423。12预制板安装位置不准确42六、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431、质量保证体系432、质量控制机构443、具体制度与措施443。1建立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443.2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制度443。3技术、质量交底制

5、度453.4二级验收及分部分项质量评定制度453.5工程质量奖罚制度453。6现场材料质量管理措施463.7计量器具管理措施46附图一、项目部质量保证体系框图4823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一、编制目的工程质量通病一直是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工程有不同程度的危害。防治工程质量通病是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更是我们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职责。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公司的工程质量水平,有效根治质量通病,结合本公司消除质量通病的经验,控制质量通病的发生,针对本工程特点,制定质量通病防治方案。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6、4、建设工程施工合同5、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6、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7、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2682008)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9、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10、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2009年版)11、其他现行规范及有关建设管理办法12、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方案13、设计图纸、审查意见、合同文件等三、工程概况金山大道(四纵线)快速干道起点接悦来片区已建成的金山大道,与柑悦大道相交形成沙井湾立交,与金山大道连接线相交形成杨柳沟立交,与椿萱

7、大道相交形成蒋家山立交,上跨猪肠溪河,继续向北与渝广(重庆至广安)高速相接,是重庆北部一条重要的纵向交通走廊。其中本次设计起点为渝北区和北部新区分界处,向北通过连接线北支线、南支线与金竹湾隧道左线与右线相接,后上跨金竹湾隧道,止于金山大道 K9+550处,主线长1。19 Km,设计速度80km/h,双向8车道,标准路幅宽度为44m,为城市快速路,含杨柳沟喇叭立交1座. 本工程由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等组成,其中道路工程、排水工程及桥梁工程是本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重点。四、组织管理措施1、成立质量通病专项防治领导小组组 长:项目经理 蒋锡伟副组长:项目副经理 陈革技术负责

8、人 王华 质量负责人 魏华组 员:程文状、李思静、高泽平、杨正中、王明生2、质量通病专项防治领导小组职责领导小组每月定期对施工现场存在的质量通病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分析出现通病的原因,依据本施工方案选择合理的解决方法,并开展调研活动或采用新的施工工艺防治质量通病的出现。五、质量通病专项质量方案及施工措施1、排水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1管道位置偏移或积水 1。1。1产生原因测量差错,施工走样和意外的避让原有构筑物,在平面上产生位置偏移,立面上产生积水甚至倒坡现象。 1。1。2防治措施(1)施工前要认真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接桩复测与保护;施工放样要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按照埋置深度和设

9、计要求以及有关规定放样,且必须进行复测检验其误差符合要求后才能交付施工;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样桩进行,沟槽和平基要做好轴线和纵坡测量验收。 (2)施工过程中如意外遇到构筑物须避让时,应在适当的位置增设连接井,其间以直线连通,连接井转角应大于135. 1.2管道渗漏水,闭水试验不合格 1。2。1产生原因基础不均匀下沉,管材及其接口施工质量差、闭水段端头封堵不严密、井体施工质量差等原因均可产生漏水现象。 1。2.2防治措施 (1)管道基础条件不良将导致管道和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一般造成局部积水,严重时会出现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防治措施: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当地基地质水文条件

10、不良时,应进行换土改良处治,以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如果槽底土壤被扰动或受水浸泡,应先挖除松软土层后和超挖部分用杂砂石或碎石等稳定性好的材料回填密实;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土方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抗槽底部排水降水工作,确保干槽开挖,必要时可在槽坑底预留20cm厚土层,待后续工序施工时随挖随清除. (2)管材质量差,存在裂缝或局部砼松散,抗渗能力差,容量产生漏水。防治措施:所用管材要有质量部门提供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管材外观质量要求表面平整无松散露骨和蜂窝麻面形象;安装前再次逐节检查,对已发现或有质量疑问的应责令退场或经有效处理后方可使用。 (3)管接口填料及施工质量差,管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

11、破损或接口开裂。防治措施:选用质量良好的接口填料并按试验配合比和合理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抹带施工时,接口缝内要洁净,必要时应凿毛处理,再按照施工操作规程认真施工. (4)检查井施工质量差,井壁和与其连接管的结合处渗漏.防治措施:检查井砌筑砂浆要饱满,勾缝全面不遗漏。抹面前清洁和湿润表面,抹面时及时压光收浆并养护。遇有地下水时,抹面和勾缝应随砌筑及时完成,不可在回填以后再进行内抹面或内勾缝.与检查井连接的管外表面应先湿润且均匀刷一层水泥原浆,并座浆就位后再做好内外抹面,以防渗漏。 (5)规划预留支管封口不密实防治措施:砌堵前应把管口0.5m左右范围内的管内壁清洗干净,涂刷水泥原浆,同时把所用的砖

12、块润湿备用;砌堵砂浆标号应不低于M7.5,且具良好的稠度;勾缝和抹面用的水泥砂浆标号不低于M15.管径较大时应内外双面较小时只做外单面勾缝或抹面;一般情况下,在检查井砌筑之前进行封砌,以利保证质量。 (6)闭水试验不合格现象防治措施:这时应先在渗漏处一一作好记号,在排干管内水后进行认真处理.对细小的缝隙或麻面渗漏可采用水泥浆涂刷或防水涂料涂刷,较严重的应返工处理.严重的渗漏除了更换管材、重新填塞接口外,还可请专业技术人员处理。处理后再做试验,如此重复进行直至闭水合格为止. 1.3检查井变形、下沉,构配件质量差 1。3.1产生原因检查井变形和下沉,井盖质量和安装质量差,井内爬梯安装随意性太大,影

13、响外观及其使用质量。 1。3。2防治措施(1)认真做好检查井的基层和垫层,破管做流槽的做法,防止井体下沉。 (2)检查井砌筑质量应控制好井室和井口中心位置及其高度,防止井体变形。 (3)检查井井盖与座要配套;安装时座浆要饱满;轻重型号和面底不错用,铁爬安装要控制好上、下第一步的位置,偏差不要太大,平面位置准确。 1。4回填土沉陷 1.4.1产生原因 检查井周边回填不密实,不按要求分层夯实,填料质量欠佳、含水量控制不好等原因影响压实效果,给工后造成过大的沉降. 1。4。2防治措施(1)管槽回填时必须根据回填的部位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填料和压(夯)实机械。(2)沟槽较窄时可采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夯填

14、。不同的填料,不同的填筑厚度应选用不同的夯压器具,以取得最经济的压实效果(3)填料中的淤泥、树根、草皮及其腐植物既影响压实效果,又会在土中干缩、腐烂形成孔洞,这些材料均不可做为填料,以免引起沉陷。(4)控制填料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2%左右;遇地下水或雨后施工必须先排干水再分层随填随压密实。 1.4。3处治措施:根据沉降破坏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1)不影响其它构筑物的少量沉降可不做处理或只做表面处理,如沥青路面上可采取局部填补以免积水.(2)如造成其它构筑物基础脱空破坏的,可采用泵压水泥浆填充。(3)如造成结构破坏的应挖除不良填料,换填稳定性能好的材料,经压实后再恢复损坏的构筑物。 2、道路工程

15、质量通病防治措施2。1路基施工质量通病2。1。1现象(1)路基未经压实即进行上部结构施工。(2)路基尚未完全化冻即进行施工,留下质量隐患.(3)压实度控制不严格,纵、横断面高程及平整度超差.2。1。 2 原因分析(1)施工单位对路基的重要作用及密实度达不到要求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未严格按技术规程施工。(2)有意偷工减料,只图省工、省时、省机械。(3)抢工期,不顾工程质量。2.1。 3 预防措施(1)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施工时做好工序技术交底。(2)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期。(3)要按照路基施工工序的要求,严格控制各项检测项目,避免结构层出现薄厚不均和密实度及强度不均匀的现象.2。2路基过湿

16、或有“弹簧”现象,不加处理或处理不到位2.2。1 现象(1)路基土层含水量过大,造成大面积或局部发生弹软现象.(2)深处理不到位,和底基层一并碾压时,压实厚度过大,整体密实度差,强度低。2.2.2 原因分析(1)由于地下水位高或浅层滞水渗入路基土层。(2) 路基土层内含有保水性强、渗透性差的粘性翻浆土。(3)设计图纸只规定处理厚度2030cm,含水量过大的路段,碾压后肯定出现“弹簧”现象,与底基层一并碾压,加大了压实厚度,虽然表面不弹软,但仅有15cm左右密实度能达到要求。(4) 雨季路基施工时,临时性渗水措施不完善,雨水浸泡路基。2.2。3 预防措施(1)在道路结构设计中,增设一道排水层(防

17、水层)或级配碎石(砂砾)。(2) 对含水量大的路基土应进行挖开晾晒处理.(3)掺石灰或水泥降低路基土的含水量,提高其强度。(4)必要时进行换土处理。(5)土基深处理层和下基层应分别进行碾压.2。3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强度偏差2。3。1产生的主要原因(1)水泥稳定集料级配不好。(2)水泥的矿物成分和分散度对稳定效果的影响。(3)含水量不合适,水泥不能在混合料中完全水化和水解, 发挥不了水泥对土的稳定作用,影响强度。(4)水泥、土和水拌合得不均匀,且未在最佳含水量下充分压实,施工碾压时间拖的过长,破坏了已结硬的水泥胶凝,使水泥稳定土强度下降,碾压完成后没能及时的保湿养生。2.3。2预防措施(1)用水

18、泥稳定级配良好的碎(砾) 石和砂砾,材料首先选碎(砾) 石和砂砾,其次是砂性土。(2)水泥的矿物成分和分散度对稳定效果有明显影响,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3)均匀拌合混合料,在最佳含水量下充分压实,保证其强度和稳定性。2.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表面松散起皮2。4。1产生的主要原因混合料拌合不均匀,堆放时间长;卸料时自然滑落,铺筑时粗颗粒集中造成填筑层松散,压不实;运输过程中,急转弯、急刹车,熟料卸车不及时,使摊铺机内产生局部大碎石集中;送料刮料板外露现象。摊铺机受料斗两翼板积料多,翻动过速,易造成混合料离析。2。4。2预防措施(1)水泥稳定混合料随拌随用,避免熟料过久堆放。 (2)运输时避免急转弯

19、、急刹车;为防止混合料在摊铺机内产生局部大碎石集中现象,禁止送料刮料板外露.(3)加强拌合站的材料控制.一是控制原材料,对不合格的原材料重新过筛;二是上料仓的料不能出现间断现象,确保料仓内随时达到满仓;三是严格控制成品料,如发现有粗细离析、花白料等现象时,应重新拌合直到达到标准。(4)采用大车运输应使用蓬布覆盖,确保混合料始终处于最佳含水量状态。2.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碾压不密实2.5。1主要原因(1)石料场分筛后的粒料规格不标准,料场不同规格的粒料堆放混乱。(2)拌合站使用装载机装料时,不同粒径由于无隔墙等原因造成混掺,装料过剩,外溢及流淌。(3)料场四周排水设施不健全,下雨使骨料含水量

20、增大,细骨料被水溶解带走.(4)拌合站进料仓被大块粒料堵塞,配料机工作不正常。(5)加水设备异常,造成混合料忽稀忽稠现象,混合料未达到最佳含水量。(6)碾压机械设备组合不当,造成碾压不密实。2。5。2预防措施(1)分筛后各种规格的骨料分开堆放,堆与堆之间设置编织袋隔墙,编织袋内装同种材料,做好排水防洪设施,细骨料采用蓬布覆盖,以防细料流失。(2)使用自动计量拌合站,电控加水,经常检查进料斗粒料情况,使用装载机随用随添加,确保各料仓的粒料平衡.(3)严格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现场安排试验人员随时对原材料的含水量和成品混合料的含水量进行测试,以便随时调整上水量.(4)采用重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复压时应

21、采用2025t 振动压路机,碾压可得到满意的效果.(5)混合料两侧支撑采用方木,每根方木至少固定三个点,而且两边的方木不能过早的拆除。(6)试验室派专人在现场对压实度跟踪检测,确保压实度达到规定标准值。2.6干(温)缩裂缝2。6.1水泥稳定基层裂缝的产生原因水泥稳定基层裂缝的产生主要是水泥稳定基层混合料水泥固化及水分散发后使基层表面产生的细微开裂现象,然后向深部和横向扩展,最后贯通整个基层。裂缝的宽度大多数为13mm,严重者可达45mm,裂缝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基层的板块整体受力状态,而且裂缝的进一步发展会产生反射裂缝,使路面面层也相应产生裂缝或断板。(1)混合料含水量过高,水泥稳定基层干

22、缩应变随混合料的含水量增加而增大,施工碾压时含水量愈大,结构层愈容易产生干缩裂缝,且愈严重(裂缝产生得早,缝口宽和缝的间距小)。(2)不同品种的水泥干缩性有所不同,选用合适的水泥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干缩裂缝。(3)与各种粒料的含土量有关,当粘土量增加,混合料的温缩系数随温度降低的变化幅度越来越大。温度愈低,粘土量对温缩系数影响愈大.(4)与细集料的含量有密切关系,细集料含量的多少对水泥稳定土的质量影响非常大,减少细集料的含量可降低水泥稳定粒料的收缩性和提高其抗冲刷性。(5)水稳基层碾压密实度有关系,水泥稳定基层碾压密实度的好坏不但影响水泥稳定土的干缩性,而且还影响水泥稳定土的耐冻性。(6)水泥稳

23、定基层的养生不及时,也会加快干缩裂缝现象的出现。(7)施工时间的选择有密切关系,基层施工时的温度与冬季温度之间的温差愈大,基层就越容易产生温缩裂缝。2。6。2水泥稳定基层裂缝的预防措施(1)充分重视原材料的选用及配合比设计。1)水泥品种的选择:不同品种的水泥干缩性有所不同。普通硅酸盐水泥干缩性很小、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次之、矿渣水泥较大。因此,选用合适的水泥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干缩裂缝。2)水泥剂量与级配:设计配合比时,通过水泥剂量分级和调整集料的级配,来保证基层的设计强度,降低水泥剂量。3)限制收缩最重要的措施是除去集料中的粘土含量,达到规范的范围,而且愈小愈好。4)细集料不能太多: 细集料0.

24、075mm颗粒的含量5%7%, 细土的塑性指数应尽可能小( 4) ,如果粒料中0。 075mm 以下细粒的收缩性特别明显,则应该控制此粒料中的细料含量在25,并在水泥稳定粒料中掺加部分粉煤灰。5)水泥的水化和结硬作用进行的比较快,容易产生收缩裂缝。有条件时可在水泥混合料中掺入粉煤灰(占集料重量的1020%),改善集料的级配以减少水泥用量,延缓混合料凝结,增加混合料的抗冻能力和改善混合料的形变能力,减少水泥稳定基层的温缩。6)根据当地的材料情况确定相应的配合比:通过试验室配合比设计,保证实际使用的材料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材料,确定结合料的种类和数量及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材料的级配应满

25、足规范规定的水泥稳定土的集料级配范围。(2)施工时间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时间摊铺:比如在夏季高温季节到来之前施工的基层不但强度高,而且可以减少由于气温降低而产生的收缩裂缝。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安排基层、底基层的施工时间,工期最好选在夏季高温季节到来之前。若在夏季高温季节施工时,最好选在上午或夜间施工,加强覆盖养生。(3)控制含水量.施工时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控制最佳含水量(水泥稳定粗粒料碾压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宜较最佳含水量大0.51.0,对于水泥稳定细料碾压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宜较最佳含水量大1%2%),避免因施工用水量控制不当而人为造成的干缩裂缝。(4)增加水稳碾压密实度.水泥稳定基层碾压密实度的

26、好坏不但影响水泥稳定土的干缩性,而且还影响水泥稳定土的耐冻性。事实证明,压实较密的基层不易产生干缩。因此在施工中选用2025t 振动压路机进行重型碾压.(5)施工中对水泥稳定基层的控制。1)加强拌合摊铺质量,减少材料离析现象。2)按试验路段确定的合适的延迟时间严格施工,尽可能的缩短基层集料从加水拌合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确保在水泥初凝时间内完成碾压。3)保证基层的保湿养生期和养生温度。(6)及时养生。干燥收缩的破坏发生在早期,及时的采用土工布、麻袋布或薄膜覆盖进行良好的养生不但可以迅速提高基层的强度,而且可以防止基层因混合料内部发生水化作用和水分的过分蒸发引起表面的干缩裂缝现象.在条件允许时,

27、及时铺筑沥青面层是减少干缩裂缝的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7)在混合料中掺入纤维.在水泥稳定碎石中掺入纤维材料,可以提高抗压强度,减少水泥稳定碎石(底) 基层的裂缝,但是成本较高,对特殊地段的水泥稳定碎石可采取掺入纤维的办法.纤维的种类较多,有钢纤维,塑料纤维,也可采用麻筋等。(8)在混合料中加入膨胀剂。混合料中加入膨胀剂可以减少水泥稳定基层的干缩裂缝,同样在水泥稳定粒料中使用减水剂,减少混合料的含水量,也可以达到减少干缩裂缝的目的.(9)基层中添加粉煤灰。水泥稳定土中添加粉煤灰(占集料重量的10 %20) ,可以延缓混合料凝结,增加混合料的抗冻能力和改善混合料的形变性能。2.7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级

28、配偏差2。7.1现象厂拌混合料的石灰比及含水量变化大,偏差超出允许范围。混合料色泽不一,含水量多变,在现场碾压23遍后,出现表面粗糙,石料露骨或过份光滑。2.7。2原因分析(2)石场供应碎石级配不准确,料源不稳定,料堆不同部位的碎石由于离析而粗细分布不均,影响配比。粉煤灰及硒鼓了含水量过大,影响混合料含水量和拌和的均匀性。拌和场混合料配合比控制不准,含水量变化对重量影响未进行修正;计量系统不准确或仅凭经验按体积比投料,甚至连续进料和出料,使混合料配合比波动增大。2.7。3预防措施(1)等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采购时应按规定采购,进料时进行抽检,符合要求后使用。(2)拌和场应设堆料棚,棚四周要有排水

29、设施,使粉煤灰内水分充分排走。(3)拌和场计量设备应准确,对各种原材料按规定的重量比计量,确保混合料配合比的准确性。混合料拌制时,拌和机应具备联锁装置,即进料门和出料门不能同时开启,以防止连续出料,造成配合比失控.2。8混合料含水量不稳定2.8.1 现象进入施工现场的混合料含水量不均匀,忽高忽低,无法正常摊铺、碾压,影响对设计标高、平整度、压实度的有效控制。2.8.2 原因分析(1)消石灰、粉煤灰含水量偏大或偏小,失去控制。(2)混合料拌制时,加水过多。2.8。3预防措施(1)混合料的出厂含水量应控制在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上浮25%的范围内,根据天气情况(气温、晴雨)取值。(2)生产场地应搭建能

30、存放部分石灰、粉煤灰防雨棚,有利于含水量的控制.当露天堆放的石灰、粉煤灰含水量偏大时,棚内材料可作备用。(3)根据粉煤灰及碎石的实测含水量及时进行修正,使水灰比稳定。2。9混合料离析2.9。1 现象混合料粗细料分布不均,局部骨料或细料比较集中,骨料表面无细料粘附或粘附不好,造成了平整度不好和结构不均匀.2。9。2原因分析(1)混合料拌和时,含水量控制不好,过干或过湿。(2)混合料机拌时间不足,粗细料未充分拌匀。(3)混合料未按规定配比进行拌和或者石料级配不好。2.9。3预防措施(1)混合料在拌和时,石灰、粉煤灰的含水量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2)拌和时间应不小于30s,以混合料拌和均匀为准.(

31、3)控制好石料的级配,若级配有偏差,应通过试验进行调整.(4)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生产质量管理,检测试验工作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2.10混合料摊铺时骨料分配不均匀2。10。1现象摊铺机或推土机摊铺后,两侧骨料明显偏多,压实后,表面呈现露骨,或粗细料集中现象。2.10。2 原因分析(1)出厂混合料不均匀,或运输与倾卸过程中产生离析。(2)混合料摊铺中,大粒径石料被搅到两侧,而细集料集中在中间,摊铺宽度越宽,混合料含水量越小,粗细料分离越明显.2。10。3预防措施(1)进混合料前,应先对供料单位原材料质量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并对混合料的配合比、拌和工艺进行试拌和复验,保证出厂混合

32、料均匀,含水量合适。(2)摊铺机摊铺时,分料器内应始终充满混合料,以保证分料器转动时混合料均匀搅动.(3)摊铺机摊铺的宽度一般应控制在机器最大摊铺宽度的2/3,摊铺速度不大于4m/min.(4)用推土机摊铺时,必须用刮平机配合作业.(5)人工找补时,要认真按规范操作,多余的粗料应摒弃。2。11混合料碾压时呈现弹软现象或基层表面灰浆过厚2。11.1现象(1)混合料碾压时不稳定,随着碾轮隆起,出现“弹软”现象。(2)混合料碾压成型后,表面灰浆过厚.2.11。2原因分析(1)下层出现“弹软”,承载力不足。(2)混合料含水量偏大,细料过多。(3)压路机过振.2.11.3预防措施(1)铺筑混合料前,必须

33、对下基层进行检测,达到质量要求后才能铺筑。(2)在拌制混合料时,应严格控制配合比,尤其是混合料中的二灰用量及含水量应符合设计要求。(3)在接近最佳含水量(2%-1%)时进行碾压,碾压时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尤其在进行振动碾压时,应防止混合料冒浆,否则应采用静压,防止过多的二灰浮至表面。2。12基层平整度差2。12。1现象(1)混合料碾压后,平整度不好,不符合质量标准。(2)混合料没有强度即遭重载车辆碾压,使基层表面出现车辙,深度达57cm.2。12。2 原因分析(1)摊铺时不能匀速行驶,没有连续供料,停机点往往成为不平点。由于分料器容易将粗料往两边送,压实后形成骨料集中现象,影响平整度。(2)混

34、合料含水量不均匀、离析、粗细不均,对平整度产生不良影响。(3)下基层不平,混合料摊铺时表面平整,但压缩量不均匀,产生高低不平.(4)基层强度未达到标准.2。12。3 预防措施(1)摊铺机铺装时要保证连续供料,匀速摊铺,分料器中的料应始终保持在分料器高度2/3以上。(2)下基层的平整度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3)各道工序施工应符合规范要求,基层强度未达到标准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2.13混合料没能形成板体或板体强度不足2.13.1 现象(1)养生期满后,混合料不成板体,有松散现象,其强度不符合要求。(2)纵向裂缝。2。13.2原因分析(1)含灰量低。(2)养护不到位,覆盖不严密,浇水养护不及时

35、。(3)气温过低时铺筑混合料,影响了强度的增长。(4)混合料碾压时,含水量过小,碾压时不成型,影响强度的增长.(5)碾压遍数少、机具吨位低导致压实度不足,混合料不结板体或板体强度低.(6)分幅施工时,接茬未处理好.2。13.3 预防措施(1)加强养护工作,培训操作人员了解和掌握养护的重要性和养护标准。(2)混合料施工时,环境气温应控制在10以上。(3)混合料碾压时,应严格控制含水量,避免过干或过湿,碾压机械、碾压遍数等应符合规范要求,确保达到密实度的要求。(4)分幅施工时采用阶梯型搭接。2.14沥青混凝土横向裂缝2。14.1 现象裂缝与路中心线基本垂直,缝宽不一,缝长呈贯穿整个路幅或部分路幅现

36、象。2。14。2 原因分析(1)施工缝未处理好,接缝不紧密,结合不良。(2)沥青未达到适合本地区气候条件和使用要求的质量标准,沥青面层温度收缩或温度疲劳应力大于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3)桥梁或地道箱涵两侧填土沉降。(4)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反射至面层。(5)施工程序不规范,地下管线设在三灰碎石基层,导致半刚性基层不连续,即便使用水泥砼加固,但线性膨胀不一致。(6)温度应力作用.2.14.3 预防措施(1)合理组织施工,摊铺作业连续进行,减少冷接缝。(2)充分压实横向接缝。碾压时,压路机在已压实的横幅上,钢轮伸入新铺层15cm,每压一遍向新铺层移动1520cm,直到压路机全部在新铺层上,再改为纵

37、向碾压。(3)设计者应根据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按本地的气候条件,合理确定沥青类型.(4)桥涵或地道箱涵两侧填土应分层充分压实,软土地基应进行加固处理。(5)对基层要加强养护,避免在上基层进行各种管线的埋设。(6)对已出现的裂缝应及时进行灌注封缝处理,防止雨水由裂缝渗透至路面结构层。2.15沥青混凝土纵向裂缝2。15。1 现象裂缝走向基本与行车方向平行,裂缝长度和宽度不一.2。15。2 原因分析(1)前后摊铺幅相接处的冷接缝未按规范要求认真处理,结合不紧密而脱开。(2)纵向沟槽回填土压实质量差,发生沉陷。(3)拓宽路段的新老路面交界处沉降不一。2。15。3 预防措施(1)施工组织时应做好

38、机械的准备工作,分幅摊铺时,前后幅应紧凑,确保热接缝。(2)沟槽回填土应分层填筑、压实(若采用撼砂回填,应采用中、粗砂,且应使用振捣棒撼实),密实度必须达到要求。(3)拓宽路段的基层厚度和材料与老路一致,厚度略厚;路基、基层等应密实、稳定,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前,老路两侧壁应涂刷粘层沥青;沥青混凝土面层应充分压实.2。16沥青混凝土网状裂缝2.16。1现象裂缝纵横交错,缝宽l mm以上,缝距40cm以下,l m2以上。2。16.2原因分析(1)路面结构中夹有软弱层或泥灰层,粒料层松动,水稳性差.(2)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质量差,延度低,抗裂性差.(3)沥青层厚度不足,层间粘结差,水分渗入,加速裂缝的

39、形成.2.16.3预防措施(1)沥青面层摊铺前,对下卧层应认真检查,及时清除泥灰,处理好软弱层,保证下卧层稳定,并宜喷洒0.30。6kgm2粘层沥青。(2)原材料质量和混合料质量严格按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的要求进行选定、拌制和施工.(3)沥青面层各层应满足最小施工厚度的要求,保证上下层的良好连结;并从设计施工养护上采取措施有效地排除雨后结构层内积水。(4)路面结构设计应做好交通量调查和预测工作,使路面结构组合与总体强度满足设计使用期限内交通荷载要求.上基层必须选用水稳定性良好的有粗粒料的石灰、水泥稳定类材料。2.17反射裂缝2。17.1现象基层产生裂缝后,在温度和行车荷载作

40、用下,裂缝将逐渐反射到沥青层表面,路表面裂缝的位置形状与基层裂缝基本相似.对于半刚性基层以横向裂缝居多,对于在柔性路面上加罩的沥青结构层,裂缝形式不一,取决于下卧层.2。17。2原因分析(1)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的反射裂缝。(2)在旧路面上加罩沥青面层后原路面上已有裂缝包括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的反射。2。17.3预防措施(1)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2)在旧路面加罩沥青路面结构层前,可铣削原路面后再加罩,或采用铺设立工织物、玻纤网后再加罩,以延缓反射裂缝的形成.2。18沥青混凝土翻浆2.18.1现象基层的粉、细料浆水从面层裂缝或从多空隙率面层的空隙处析出,雨后路表面呈淡灰色.2.1

41、8。2原因分析(1)基层用料不当,或拌和不匀,细料过多.由于其水稳性差,遇水后软化,在行车作用下浆水上冒。(2)低温季节施的半刚性基层,强度增长缓慢,而路面开放交通过早,在行车与雨水作用下使基层表面粉化,形成浆水.(3)冰冻地区的基层,冬季水分积聚成冰,春天解冻时翻浆。(4)沥青面层厚度较薄,空隙率较大,未设置下封层和没有采取结构层内排水措施,促使雨水下渗,加速翻浆的形成。(5)表面处治和贯入式面层竣工初期,由于行车作用次数不多,结构层尚未达到应有密实度就遇到雨季,使渗水增多;基层翻浆.2.18。3预防措施(1)采用含粗粒料的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类材料作为高等级道路的上基层。粒料级配应符合要求

42、,细料含量要适当.(2)在低温季节施工时,石灰稳定类材料可掺入早强剂,以提高其早期强度。(3)根据道路等级和交通量要求,选择合适的面层类型和适当厚度.沥青混凝土面层宜采用二层式或三层式,其中一层须采用密级配。当各层均为沥青碎石时,基层表面必须做下封层。沥青路面各层的混合料类型可参见附录1选定。(4)设计时,对空隙率较大、易渗水的路面,应考虑设置排除结构层内积水的结构措施。(5)表面处治和贯人式面层经施工压实后,空隙率仍然较大,需要有较长时间借助行车进一步压密成型。因此,这两种类型面层宜在热天或少雨季节施工。2.19沥青混凝土车辙2。19。1现象路面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轮迹处下陷,轮迹两侧伴有隆

43、起,形成纵向带状凹槽.尤其是在路口刹车频率较高的路段较易出现。2。19。2原因分析(1)沥青混合料热稳定性不良,矿料级配不好,细集料偏多,集料未形成嵌锁结构。沥青用量偏高,沥青针入度偏大或质量不好.(2)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时未充分压实,在车辆反复荷载作用下,轮迹处被进一步压密而出现下陷。(3)基层或下基层、路基软弱,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继续压密或产生剪切破坏。2。19。3预防措施(1)粗集料应有较多的破碎裂面(应选用反击破碎石),沥青砼中的粗集料应形成良好的骨架作用,细集料充分填充空隙,沥青混合料稳定度及流值等技术指标必须满足规范要求。(2)城市主、次干路应进行车辙检测,普通沥青砼路面动稳定度不

44、小于800次/mm,改性沥青砼路面动稳定度不小于2400次/mm。(3)设计者应根据本地施工时气候条件确定合适标号的沥青。(4)施工时,必须按照技术规程的规定进行碾压.各结构层的压实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5)随机抽检进入现场的沥青混合料.2。20 沥青混凝土壅包2。20.1现象沿行车方向或横向出现局部隆起.壅包较易发生在车辆经常启动、制动的地方,如车站、交叉路口等.2.20。2 原因分析(1)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偏高、细料偏多,或在底层洒布的粘层油量过大。在夏季气温较高时,热稳定性不好,不足以抵抗行车引起的水平力。(2)面层摊铺时,底层未清扫或未喷洒透层油和粘层油,致使路面上下层粘结不好。

45、沥青混合料摊铺不匀,局部细料集中。(3)基层或下面层未经充分压实,强度不足,发生变形位移。(4)陡坡或平整度较差路段,面层沥青混合料容易在行车作用下向低处积聚而形成壅包。2.20.3预防措施(1)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要控制细集料的用量,细集料不可偏多,沥青用量不可过多。(2)在摊铺沥青混合料面层前,下层表面应清扫干净,均匀洒布透层油和粘层油,确保上下层粘结牢固.(3)各基层要充分压实,确保密实度、强度和平整度。(4)在主干道红绿灯交叉口处考虑选用路面砖等新型材料,改善传统面层结构。2。21路面沥青砼松散掉渣2.21。1现象路面施工完成后,局部未能碾压密实,呈松散状态,开放交通后,有掉渣现

46、象,严重时出现坑洞。2.21。2原因分析(1)低温季节施工,路面成型较慢或成型不好;材料运输保温不好,沥青混合料低于摊铺和碾压温度;找补过晚,找补的沥青混合料粘结不牢,在行车作用下,嵌缝料脱落,轻则掉渣,重则松散脱落。(2)沥青混合料炒制过火,沥青结合料失去粘结力。(3)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潮湿或含泥量大,使矿料与沥青粘结不牢;冒雨摊铺,沥青粘结力下降造成松散。(4)沥青混合料油石比偏低、细料少;人工摊铺搂平时粗料集中,表面不均匀,呈“睁眼”状。(5)在路面使用过程中,溶解性油类的泄漏、雨雪水渗入,降低了沥青的粘结性能.2.21。3预防措施(1)控制好每个施工环节(材料运至工地、摊铺、碾压、终碾)的温度,并做好测温记录。(2)沥青混合料应做到快卸、快铺、快碾压。(3)加强对来料的检查工作,如发现有加温过度材料或在雨天时,应禁止摊铺。(4)沥青混合料生产企业应对集料等加强检测。2.22沥青混凝土路面接茬不平、松散、有轮迹2。22。1现象(1)使用摊铺机或人工摊铺,两幅之间纵向接茬不平,出现高差或在接茬处出现松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