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潍坊市“十四五”大数据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潍坊市大数据局国家信息中心2021年5月课题组名单项目负责人单志广 博士、二级研究员,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大数据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组秘书处秘书长项目主任徐清源 博士、助理研究员,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信息化发展政策处,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师刘舒扬 硕士、助理研究员,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信息化发展政策处,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项目成员马潮江 硕士、高级经济师,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信息化发展
2、政策处处长,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斯斯 博士、副研究员,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战略规划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延强 博士、高级工程师,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战略规划处副处长,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首席工程师王 超 硕士、经济师,中国信息年鉴期刊社社长,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戴 彧 硕士、工程师,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郝怡敏 硕士、工程师,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洁倩 博士、助理研究员,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信息化发展政策处,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
3、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常苗苗 硕士、工程师,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涂菲菲 博士,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信息化发展政策处,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孙志敏 硕士、高级经济师,中国信息年鉴期刊社执行主编,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春香 博士、助理研究员,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信息化发展政策处,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前 言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国务院于2015年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对我国大数据发展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4、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应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释放大数据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利用大数据提升治国理政能力,以大数据发展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已成为全国各地的迫切需求和必然选择。本规划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
5、目标纲要、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意见、数字山东发展规划(2018-2022年)、中共潍坊市委关于制定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等文件要求,是潍坊市“十四五”期间全面构建大数据创新生态,统筹推进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依据和行动指南。目 录一、发展现状7(一)发展基础7(二)存在不足9二、面临形势10(一)数字新技术为大数据发展提供了新机遇10(二)数据新要素为大数据发展提供了新动力11(三)治理新模式为大数据发展提出了新挑战11(四)服务新生活为大数据发展提出了新要求12(五)发展新格局为大数据发展指明了新方向12三、总体要求
6、13(一)指导思想13(二)基本原则13(三)发展目标14(四)战略布局16四、构建大数据发展支撑体系,凝聚数据资源新要素18(一)完善城市“数字底座”18(二)整合汇聚城市数据资源21五、深化政务大数据应用,提升科学决策精准度24(一)大数据推进政务服务模式创新24(二)大数据辅助政府科学有效决策24(三)大数据推动公共信用体系建设25六、拓展惠民大数据应用,提升公共服务满意度29(一)大数据支撑医疗健康服务29(二)大数据赋能社保精准服务29(三)大数据优化教育资源配置30(四)大数据深化智慧养老服务30(五)大数据融入智慧社区服务31七、推进治理大数据应用,提升城市感知敏锐度37(一)大
7、数据加速规建管一体化37(二)大数据优化城市交通出行37(三)大数据驱动城市有序运行38(四)大数据助力法治潍坊建设38(五)大数据支撑生态环境治理39八、加速大数据融合渗透,培育产业转型新动能44(一)提升本地数字产业竞争力44(二)发挥农业大数据示范效应47(三)推动工业大数据融合创新49(四)鼓励服务业大数据多点开花50(五)发掘海洋大数据特色应用51九、引导大数据要素聚集,构建健康发展新生态52(一)积极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52(二)培育大数据创新空间载体53(三)探索科学有效的大数据治理56十、保障措施57(一)强化组织领导57(二)加强政策扶持58(三)加大资金投入58(四)加快人才
8、培养59(五)优化发展环境59(六)做实安全保障60一、发展现状(一)发展基础1、大数据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潍坊市积极推进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光纤网络实现市域100%全覆盖,接入能力超过100Mbps,现已建成5G基站4300多个、开通近3600多个,实现中心城市和各县市城区重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在省内率先完成了电子政务外网整合提升,建成全市电子政务“一张网”。云服务支撑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了“一地四中心”的分布式总体架构,为全市90多个单位的470多个信息系统提供云服务,形成了全市“一片云”。“物联潍坊”建设进展顺利,NB-IoT物联网络覆盖全市,“物联潍坊”公共服务平台接入3万多个物
9、联网设备,为全市各级智慧供热、智慧农业、智慧河湖等10余类70多个应用项目提供了物联设备接入、物联实时数据归集和分析应用服务支撑。“城市大脑”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整合打通并统筹调配全市城市治理、民生需求、经济发展等各领域资源,推动城市运行态势感知、联动指挥、风险预警和综合决策智能化。2、大数据资源规模不断壮大潍坊市初步形成了统一的一体化大数据平台,持续推动政务大数据有序归集。市共享交换平台覆盖全市各级各部门,编制发布政务信息资源目录2.3万余条,汇集数据信息18亿条,数据交换总量达3亿条。人口、法人、地理信息、公共信用、电子证照等五大基础数据库基本完善。数据开放成效显著,市公
10、共数据开放网站建成上线,数据开放工作有序开展,数据更新机制不断健全,现已上线5900余条目录,785万条数据,并向社会公众提供政府数据资源浏览、查询、下载等服务。3、大数据应用成效不断显现潍坊市率先开展政务大数据应用探索,打造民意舆情大数据平台,建设辅助领导决策系统,依托“1平台+1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应用辅助政府科学决策、精准施政。基于“爱山东”APP潍坊分厅,对全市政务大数据进行惠民开发利用和统一集中展现,目前“爱山东”APP潍坊分厅已上线行政审批事项600余项,推动高频服务事项“掌上办”。惠民和治理大数据应用亮点纷呈,推动大数据在城市绿波带建设、金融信贷、招生入学、医疗服务、公积金审计
11、、市政供暖等领域应用拓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大数据应用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建成“潍企通”服务企业发展智慧管理平台,为企业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精准服务。4、大数据促进产业转型持续深化潍坊市积极探索农业大数据资源整合和应用,建成全市畜牧产业大数据平台、物联农机服务云平台,并对已建成在用的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农药监管平台实现了数据共享和资源整合。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持续推进,现已实现种植、畜牧、农机、农药、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平台与市共享交换平台对接,并初步具备展示功能。全市工业互联网有序发展,“云服务券”财政补贴政策有效落实,上云企业数已超过5000家。潍坊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成立了企
12、业上云体验中心,各大工业企业自发建设行业云平台、产业互联网平台,产业协同及辐射能力不断提升。5、大数据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潍坊市鼓励大数据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在市委市政府对大数据发展的高度重视下,2019年1月正式成立市大数据局,不断优化全市大数据资源配置,加快建设数字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相继制定出台了潍坊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潍坊市市级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大数据相关产业的园区载体建设持续推动,潍坊AI物联网产业园、新松(潍坊)智慧园、青岛科技大学大数据学院、激光雷达产业园等重点项目落户潍坊。市大数据局指导支持本市300余家智能制造、软件研发、物联网等领域龙头企
13、业,共同发起了潍坊数字赋能联盟,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二)存在不足在潍坊市大数据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还面临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数据资源共享水平仍需提升,各部门业务系统“碎片化”重复建设仍然存在,影响数据高效共享与跨部门协同联动。二是数据开放与社会化利用尚显不足,由于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数据时效性和安全性难以保障,极大制约了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广泛应用。三是大数据产业龙头引领效应不足,全市现有的大数据企业主要集中在设备供应和行业应用层面,缺乏本地化大数据龙头企业,尚未形成完整的、竞争能力强的大数据产业链。四是大数据赋能传统产业仍需发力,智慧农业应用范围有限,尤其是大田种植中信息化技
14、术应用场景很少;传统制造业大部分处在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进度缓慢、效果不明显,亟需通过大数据发展带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二、面临形势(一)数字新技术为大数据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各行业领域渗透应用普及深化,全球数据量仍处于飞速增长阶段,据估算,2020年数据产生量达到47ZB 据国际机构Statista统计预测,1ZB=1012GB。我国正在加速布局5G、大数据中心、智能交通、智慧能源、城市大脑等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智慧应用体系不断完善,全要素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加快,智能泛在、万物互联发展
15、趋势明显。数据管理和分析利用的技术和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数据存量、增量的管理和应用需求持续增长,进一步推动大数据市场规模扩大。潍坊市亟需加快技术创新应用,推动大数据产业强链补链,有效把握数字技术广泛渗透和数据产业快速发展的机会窗口。(二)数据新要素为大数据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数据作为资源要素的价值正在不断放大,大数据推动社会生产要素的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运行机制,显著提升经济社会运行水平和效率。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要求“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16、”。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潍坊市亟需主动顺应和引领国家强化数据要素管理和利用的政策导向,强化数据要素全周期管理,引导数据开放共享和有序流动,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培育,保障数据安全。(三)治理新模式为大数据发展提出了新挑战随着新的城市运行模式出现和网络空间的发展,城市发展不确定性、风险点和治理要求不断增加,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间暴露出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方面的短板和不足,突出体现了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通过“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
17、创新”,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和履职能力,运用数据驱动治理创新成为提升治理能力根本选择,也是必须应对的重大挑战。潍坊市亟需强化数字政府建设,综合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城市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手段创新,构建网络化、智能化、多元化的新型治理模式,实现平战结合的城市运行管理安全、精细、高效。(四)服务新生活为大数据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加快了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步伐,在线化、个性化的数字生活新方式开始普及,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仍然明显,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未来一个时期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2019年,潍坊市人均GDP超过6
18、万元,数字化服务和数字生活基础良好。“十四五”期间,潍坊市仍需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和前瞻思维,充分运用大数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三融五跨”的协同管理和服务,补齐民生短板,创新服务模式,强化服务供给,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大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五)发展新格局为大数据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发展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鼓励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成为未来一个时期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大数据持续激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催生新业态、创
19、造新价值,发挥数据流对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的驱动引领作用,深刻影响社会分工协作的组织模式,促进生产组织方式的集约和创新,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发展模式转变的根本方式。潍坊市亟需发挥区域性交通物流枢纽作用,加快重塑产业链、供应链,提升经济运行的效率和质量,更好地融入开放发展、协同发展新格局。三、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系统衔接数字山东建设的任务要求,以凝聚数据资源要素为抓手,以优政、惠民
20、、兴业等场景应用为牵引,充分释放大数据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和对社会发展的融合、转型、提升作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取得新突破,高质量发展取得新优势,为潍坊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提供坚强有力支撑。(二)基本原则夯实基础,整合共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集约建设和共建共享,推进城市全要素数字化转型发展。打破数据共享应用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大数据资源采集汇聚、整合处理和开放共享力度,强化大数据发展应用的互联互通基础。政府先导,市场主体。鼓励政府部门率先探索公共数据开放,推动政务数据应用示范。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地位,鼓励社会多元参与大数据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促进数据、技术、人力、资本等要素的有效流动与优化
21、配置。需求牵引,动态优化。以解决潍坊城市发展和市民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导向,推进大数据在政务决策、城市治理、惠民服务、产业发展等领域的渗透应用和超前布局,并根据外部环境和需求变化不断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激发企业在大数据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中的活力,形成政、产、学、研、用、资协同发展的格局。促进大数据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催生大数据应用下的新业态、新模式,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规范有序,保障安全。建立健全数据采集、汇集、交换、使用、存储等各环节的相关标准规范和风险防控机制,落实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制度。确保大数据从采集到应用的全流程、全领域安全可控、可追溯,保护国家利益
22、、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面构建全市大数据发展生态体系。城市全要素数字化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数字基础设施达到省内一流水平,大数据广泛渗透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基本形成数据要素大市场和数据治理新模式,基本实现数据全周期管理和数据全方位赋能。将潍坊打造成为山东省大数据应用引领示范区、全国数据赋能创新示范区和国际知名的涉农大数据先行示范区。数字基础设施泛在智能。形成“物联、数联、智联”的城市数字底座。千兆宽带、5G、卫星互联网等高速网络广泛覆盖,NB-IoT(窄带物联网)、4G(LTE-Cat1)和5G组成的物联传感网络实现协同发展,建成城市智算中心和具有潍坊特色
23、的“城市大脑”公共基础平台,政务信息基础设施实现云网边端链高效协同,“云网一体”、“全面赋能”、“全面感知”的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数据资源集约鲜活。数据资源聚管通用机制全面理顺,数据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建成一体化大数据平台,政务数据资源实现应汇尽汇、“一本账”管理,数据质量显著提升,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数据共享更加顺畅。建成高精度数字孪生城市,有效支撑各领域应用。公共数据开放范围逐步扩展,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政务运行科学高效。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化应用加速政务服务模式创新,显著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政府宏观运行监测和决策指挥调度基本实现
24、数字化、平台化、可视化,政务大数据开发应用显著提升政府履职能力。惠民服务便捷普惠。信息技术应用与智能化设备逐步渗透至医疗、社保、教育、养老、公共出行等各个民生领域,大数据助力构建“业务全覆盖、平台全打通、数据全共享、服务全智能”的惠民服务体系,保障潍坊市居民安居乐业,共享数字红利。城市治理智能精准。大数据深度融入规划建设、交通出行、城市管理、法制建设、生态环保等领域,数据触角全面延伸到城市每个角落,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创新力和主观能动性,构建协同联动、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实现城市治理各个环节的无缝衔接、全域覆盖,城市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显著提升。数据赋能产业升级。引进培育一批大数据龙头企业,较
25、为完善的大数据产业链基本形成,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本地数字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涉农大数据示范效应和行业影响显著突出,推动潍坊市农业现代化进程。工业数据资源要素潜力有效释放,全面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基于数据要素的产业经济创新发展。发展生态优化完善。探索形成大数据发展的要素流通和跨区域协作机制,积极融入国内外双循环大格局。大数据应用显著提升政府精准招商和对企服务能力,大数据发展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不断完善。引进和培育一批大数据创新人才,大数据领域创新创业交流合作持续深化。数据安全体系建设基本完善,数据安全隐患监测预警能力和处置能力显著提升。(四)战略布局十四
26、五期间,潍坊市将遵循“1553”战略布局指导全市大数据发展:突出“一条主线”:以“城市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主线,打造城市运行全景可视化的“数字孪生城市”,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服务各环节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发挥“五大效应”:充分发挥大数据“加减乘除指数”五大效应:l 发挥“加法效应”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实现数据要素资源整合与共建共享,不断推动“大数据+”在各行业领域的融合应用。l 发挥“减法效应”降低社会运行成本,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减轻企业成本和群众办事负担,提升社会运行效率,降低重复性建设和重复性劳动的成本。l 发挥“乘法效应”倍增产业发展能级,通过大数据平台集聚
27、与网络效应,推动技术变革与模式创新,放大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产业发展提质增效。l 发挥“除法效应”聚焦核心关键基点,以大数据洞察社会民情和各行各业发展动态,寻求“最大公约数”,精准定位潍坊城市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不断提升政府科学决策能力。l 发挥“指数效应”驱动突破式发展,不断提升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分析能力,实现数据融合汇聚量、应用核心节点数指数型递增,驱动潍坊市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突破式发展。实现“五潍发展”:通过推进大数据发展,实现数字基础强“潍”、数据要素聚“潍”、数字应用升“潍”、数字产业兴“潍”、数字生态优“潍”。打造“三个示范”:充分利用潍坊市数据要素整合共
28、享的基础优势和“放管服”改革取得的积极成效,结合潍坊市打造全国高端制造业高地、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高地、区域性创新高地的战略定位和远景目标,通过大数据创新驱动,努力将潍坊市建设成为山东省大数据应用引领示范区、全国数据赋能创新示范区和国际知名的涉农大数据先行示范区。四、构建大数据发展支撑体系,凝聚数据资源新要素(一)完善城市“数字底座”以推进新技术融合泛在应用为重点,加快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打造“物联、数联、智联”的大数据发展城市数字新底座。1、前瞻布局“云网一体”的算力设施推动5G、千兆宽带、卫星互联网等高速网络覆盖,推进下一代互联网规模化部署,加快建设数据流量和视频流量“一网双平面”承载
29、的新型政务外网。探索加强量子通信在政务、电力等行业的前沿应用,建设量子保密通信“齐鲁干线”潍坊节点,推进与“京沪干线”互联互通。主动适应边缘智能等业务发展新需求、云间互联新环境和云原生技术发展新趋势,依托潍坊市云计算中心建设智算中心,强化人工智能计算架构,提升“云网融合、云边一体、云随需生、网随云动”的新型通信计算存储一体化、智能化服务能力。鼓励基于自主可控区块链技术,建立跨云服务、跨门户、跨底层框架的区块链基础网络平台,为上层应用提供存储、传输、计算、开发、测试等区块链底层支持和服务。2、加快打造“全面赋能”的城市大脑打造具有潍坊特色的“城市大脑”公共基础平台,加快建设以“算力+数据+算法”
30、为核心动力,由数据中台、人工智能中台、物联潍坊平台、时空信息平台、共性应用支撑平台组成的大脑中枢平台,形成强大的数据枢纽和能力赋能中心,统一支撑城市管理、惠民服务、政府运行、经济发展等各领域集约、快速的智慧化迭代升级和智能化决策应用。建设完善城市大脑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实现城市运行态势全面感知、风险隐患科学预防、城市问题高效处置、发展规划智慧决策。3、升级建设“全面感知”的物联体系以“物联潍坊”建设为基础,加快构建“天地空三位一体”的城市泛在感知网络,不断增强城市立体化的智能感知能力。完善NB-IoT(窄带物联网)、4G(LTE-Cat1)和5G协同发展的物联传感网络布局。加快建设全市共享共用
31、的物联潍坊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全市各类物联网感知终端统一平台连接、统一标准接入、统一数据采集、统一安全管理。系统规划“城市神经元系统”,结合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水利等领域管理和服务需要,科学部署智能杆等共用设施和视频图像、监测传感、控制执行等感知终端,优化多功能智能杆布局,推进视频监控增点扩面,提高智能视频监控前端比例,推进城市要素全面AIoT化。工程1 城市智算中心建设工程建设内容:依托潍坊市云计算中心,推动绿色节能提升,升级优化新型算力硬件架构,按需扩容提升高性能计算、智能计算和存储、安全等服务能力,推动集内容、网络、存储、计算为一体的边缘计算资源池节点建设布局,开展云原生应用试点,建设
32、支撑城市大脑和各类大数据应用的智算中心。推进全市云节点资源分类梳理和统一编码,加强对全市计算存储资源进行日常监测、统计分析和使用评价,实现政务云资源的统一调配服务。集成AI算法、模型和开发平台,推进视频解析算法算力资源共享,逐步提供视频分析、语音语义识别等智能化处理能力,支撑各类智能化场景应用。统筹约束:城市智算中心建成后,城市大脑和各类政务应用算力需求应统一由智算中心提供。各级各部门新建应用依托智算中心直接部署、已建业务系统逐步向智算中心迁移。各部门、各县市区原则上不再单独建设云计算中心和机房,已建设备设施逐步并入智算中心统一调配使用。(二)整合汇聚城市数据资源深化数据“聚、管、通、用”,打
33、造全量汇聚、分类管理、共享顺畅的资源体系,加快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提升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利用水平,形成有效支持数据要素潜能释放的城市“数据大脑”。1、构建分层分级的高质量“数据资源池”进一步理顺国省市县四级政务数据资源纵横“聚管通用”机制,建立完善城市数据采集汇聚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快“数据资产入表”进程,完善市县两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管理,明确数据来源、格式、更新、共享开放属性和权限,建立数据资源“一本账”,探索开展数据血缘分析和数据图谱建设。强化数据质量管理,以资源目录为抓手,加强全市数据资产底数掌握和数据资源源头治理,建立“日监测、周反馈、月通报”的数据质量控制机制,提升数据质量和鲜活度。加
34、快建设全市统一的大数据资源池,依托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加强市县两级政务数据资源统一归集管理,推动市县两级部门业务数据、物联感知数据、视频数据等应汇尽汇,积极推进省级数据返还,建立全市统一的政务数据资源“源头池”;通过清洗、转换、治理,依据目录入库汇入人口、法人、电子证照、空间地理、公共信用等基础信息资源库和各类主题库、专题库以及通用业务库,形成可按权限开放共享的“应用池”。加快构建大数据安全加固平台,护牢数据边界,提升数据安全保障水平。建立完善政府、企业、社会联动的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归集共享协作机制,依托数据应用生态平台,畅通社会数据获取和政务数据社会化应用渠道,推进政务、社会数据的统一归集和融
35、合管理。2、探索数据共享开放利用“新模式”建立应用驱动的数据共享流转机制,统一规范数据共享交换流程和管理细则,畅通基于政务云网的政务数据共享交换通道,探索开展基于政务区块链的敏感数据共享新模式,推进“数据保护上链”,提升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跨系统的政务数据共享水平。加快建设市直部门和县市区大数据应用分平台,充分依托城市大脑人工智能平台提供的结构化解析、智能化分析、新算法训练等共性能力,推进各级各部门加强基于“数据+算法”的智能化多维大数据应用。借鉴先进地市经验,逐步扩大公共数据开放范围,重点推进社会关切、需求强烈的公共服务、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公共信用等领域政务数据向社会开放,探
36、索通过设立“开放数据专区”、建设“数据沙盒”等方式,推进开放数据以“可用不可见”方式共享,在充分保障安全和隐私的前提下,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开展多样性的数据开发和增值应用创新,激发数据价值。工程2 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工程建设内容:基于智算中心和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完善升级时空信息平台功能,加强空间数据汇聚和处理能力,实现时空信息数据的统一汇聚管理。加快建设基于统一标准和规范的高精度城市信息模型(CIM)。建立统一的时空网格编码体系,提升对海量、多源、异构时空数据的一体化管理能力。加强全市地理信息、遥感影像、地名地址、三维模型数据的采集、更新、维护,作为空间基底,关联“人、地、事、物、组织”等城市治理要
37、素信息,深度融合全市各类专题业务数据,建立面向各类专题的数据图层,形成包含二维三维、历史现状、静态动态、地上地下等信息的一体化城市时空大数据全息图。结合全市统一网格划分,推进时空数据入格,形成“数据网格”。基于时空信息平台,加强对城市时空大数据资源统一管理和可视化展现,多层次、多方位直观地显示相关数据、图形等信息,刻画城市细节、呈现城市体征、推演未来趋势,为各领域数字孪生应用提供支撑。统筹约束:工程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建设成果,统一依托智算中心和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建设。统一时空网格编码标准,自然资源规划局提供基础图层,各部门、各县市区按照标准建设相关图层数据,并集成到平台。五、深化政务大数据应用,
38、提升科学决策精准度(一)大数据推进政务服务模式创新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推动各类共享开放数据与网上政务大厅、实体服务窗口等有机衔接,尽快实现申请材料历史查询和互认共享。推动“无证明”城市建设,深化统一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网上支付等应用;开展“电子亮证”模式推广,丰富在行政审批、医疗保障、义务教育、文旅活动、不动产交易、公积金业务等方面的应用场景,提升群众办事和出行效率。提高审批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在申报条件比对、申请材料图文信息识别、审批条件判断、电子证照数据调用等审批环节,研究运用智能化解决方案,探索智能审批新模式。利用大数据对个人和企业用户实现精准画像,智能分类推送相关政务信息和服务,
39、构建经济高效、服务到位、体验良好的政务服务平台,变被动式服务为主动式服务,变普适化服务为精准化服务。(二)大数据辅助政府科学有效决策依托城市大脑,推动政府数据、行业数据和第三方社会数据整合汇聚,全面掌握城市动态,全景式呈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实现对整个城市治理、惠民服务、经济运行状态的数据化、可视化管理。进一步完善辅助领导决策系统,扩大企业监测样本,深化对重点行业的结构性分析,强化潜在风险监测预警,更好支撑政府宏观经济调节和重大决策。围绕疫情防控、商事服务、便民服务、应急指挥、市场监管、城市管理、公共安全、安全生产等领域,专题开展多维度、多角度、跨部门的大数据分析研判,打造特色场景服务和主题服务
40、,提高服务决策的精细化水平。优化民意舆情大数据平台,拓展数据来源,加强对舆情产生、传播、影响、反馈、处理、引导的动态跟踪和综合治理,促进舆情分析在政府政策制定、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三)大数据推动公共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完善潍坊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平台对接市场监管、公安、税务、社保、公积金、不动产等政府部门数据,实现与国家、省级平台以及社会信用机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依法开展全市企业和个人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整合、加工、处理、查询等公共服务。健全失信联合惩戒和守信联合激励机制,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服务和监管模式,在工商登记、统计调查、质量监管、税收征缴、金融监管、食品安全、
41、消费维权等领域率先开展公共信用大数据示范应用。支持银行、证券、信托、融资租赁、担保、保险等专业机构和行业组织运用公共信用大数据创新服务模式。健全社会信用信息体系,对信用评价高的企业探索推行“容缺受理”,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工程3 政务大数据应用工程3-1 政务服务发展重点建设内容: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流程梳理,对相近或类似的事项流程进行合并,减少各事项流程审批节点涉及到的材料、证明数量和种类,减少流程环节,增强事项流程的覆盖范围,促进政务服务“零材料办”和“免办”应用。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升级,强化大数据在政务服务领域的综合应用,提升统一预约、统一申办、统一受理、统一审批、统一支撑、统一业务
42、对接、“一件事”集成服务管理等服务能力,实现一批政务服务“秒报”“秒批”。探索区块链技术在电子证照、电子档案、行政审批监察等领域应用,形成可信、可靠、可追溯的政务服务大数据体系。统筹约束:推动全市各职能部门数据汇聚共享和业务协同办理,做好各后台办理系统与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对接。3-2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建设建设内容:基于时空信息平台,整合接入各相关部门业务系统,依托地理信息、视频监控、智能感知、电话热线等信息采集手段,建立跨部门、跨层级联动,立体化、可视化、扁平化的综合性指挥平台,对全市的人、物、地、事、情等城市构成要素进行精准定位,实现省、市、县、部门多级联动和协同指挥。依托“城市大脑”,
43、建设数据分析模型和综合分析研判系统,加强对自然灾害、安全生产、灾害事故、疫情防控等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的趋势研判和监测预警,提升社会治理事件全面感知、动态监测、智能预警、科学决策和快速处置能力。统筹约束:加强与应急、公安、消防、水利、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接入已有部门分平台、县市区子平台,实现与省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对接。3-3 五“潍”驾驶舱建设建设内容:构建五“潍”驾驶舱。整合汇聚各类政务数据资源和社会数据资源,在智算中心的算力支撑和城市大脑的全面赋能下,精准展现各类城市要素物联感知监测实景,集中展现城市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政务数据总量和各类专题数据汇聚情
44、况,直观展现特定大数据应用场景数据分析视图,实时展现经济运行和产业发展动态,全面展现大数据产业服务、人才引育等情况,实现基础、数据、应用、产业、生态的五“潍”全景展示。深化经济运行大数据应用。建立经济运行分析算法模型,进行历史数据分析与模拟仿真分析,实现对城市经济运行动态信息的分析挖掘,支撑城市运行日常管理与决策指挥。开展各县市区主导产业、新兴产业、集团企业专题等特色应用,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科学评价分类并施行差别化政策措施,为潍坊市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提供决策支撑。统筹约束:五“潍”驾驶舱建设充分依托“数字潍坊”全景监测平台、辅助领导决策系统等现有基础,避免重复建设。3-4 公共信
45、用发展重点建设内容:依托潍坊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信用潍坊”网站,持续推动全市各职能部门信用信息归集,完善企业法人、非企业法人、自然人信用信息,实现对市场主体“精准画像”。基于自然人和法人信用数据,探索开展诚信电子标志工作,出台公共交通、看病就医、企业信贷、项目审批等激励措施,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加强家政服务、教育培训、餐饮、建筑等行业信用信息汇聚,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对信用等级高的市场主体和个人发放“安心码”,助力服务质量提升。探索“村级信用共同体”建设,基于村委会、涉农企业、农业经营主体信用数据开展信用创评、整村授信工作,为农业资金发放、项目融资、金融机构信贷等提供信用支持。统筹约束
46、:按照国家、省级公共信用信息标准和技术规范,完善信用信息数据库及数据接口,推动全市信用信息互联共享。探索建立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统与人民银行信贷征信数据库信息共享机制。六、拓展惠民大数据应用,提升公共服务满意度(一)大数据支撑医疗健康服务推进医疗机构与全市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居民健康医疗数据在平台集聚,加快推进电子病历、影像数据全市共享。完善以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卫生信息数据库建设,推进规范的电子健康档案全市覆盖、动态更新和在线查询,加强慢性病患者、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信息化管理,实现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与服务、智能健康评测和营养保健指导等。推进健康大数据在行业
47、治理、临床和科研、公共卫生风险预警和决策等领域应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分级分类、精准识别欺诈骗保行为。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建模等方式,为医保基金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二)大数据赋能社保精准服务进一步拓展电子社保卡功能,提高全民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的规范化、精确化和便捷化水平,为构建“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的全民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数据支撑。整合社保、民政、教育、住建、司法等职能部门的数据资源,梳理城市居民保障类信息,建立联动认证工作机制,通过社保、医保、教育、就业、住房保障等多领域数据的交叉比对实现养老保险待遇资格“静默”认证、养老保险冒领等智能化监管和精准分
48、析。构建多维度、多层级、灵活的业务查询统计报表和大数据分析应用展示体系,加强对参保、就业、基金、人力资源等多场景构成、现状、趋势的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展示,提升数字决策能力。推进社会保障大数据在救助对象比对、精准社保服务、劳动保障智能监察、综合就业服务等领域的应用。(三)大数据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为目标,建设智慧教育云平台,统一教育数据规范、汇聚各级各类系统数据,与省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共享,实现数据共享使用、分析发现规律、预测决策参考。通过大数据赋能智慧教育,再造教育教学业务流程。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一站式智能化推送,服务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建设涵盖中小学生成长数据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实现多维度数据的伴随式采集,应用大数据服务学生成长。推进智能化招生和考试系统的开发应用,推进义务教育入学报名和录取“网上办”“掌上办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