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宁市大数据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大数据正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是重塑竞争优势的新机遇,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径。南宁市信息化发展处于西部同等城市领先水平,并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西南中南开放发展新战略支点的构建、广西“三大定位”的确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打造、“双核驱动、三区统筹”发展新局面的形成、“两个建成”战略目标逐步落实等重大机遇,南宁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抓住互联网+新机遇,推进大数据建设发展,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的战略任务。为加快推进南宁市大数据建设发展,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依据中华人
2、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智慧南宁建设总体规划(2014 年至2020)等文件进行编制,将是南宁市大数据建设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本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一、发展背景(一)大数据成为城市战略性基础资源和竞争力核心要素世界经济论坛(WEF)的研究报告称:“大数据是新财富,
3、价值堪比石油”。近年来,促进大数据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抢占经济社会战略制高点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美国、欧盟、新加坡等国纷纷发布大数据发展战略。2015年8月,我国也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在此期间,北京、上海、武汉、重庆、南京、贵阳等城市纷纷出台大数据发展战略,旨在推进城市大数据建设,汇聚大数据资源,发展大数据产业,挖掘大数据价值,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二)数据开放共享成为实现政府治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手段自2009年美国政府数据开放门户网站data.gov上线以来,开放数据运动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通过政府数据开放能够提高政府透明度,提升
4、政府治理能力和效率,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也能够激发社会创新,带动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目前,我国信息数据资源80%以上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里,我国政府也明确认识到信息数据资源“深藏闺中是极大浪费”,正积极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和数据开放共享,北京、上海等地率先建立了政府数据开放的网站和平台。实践表明,大力推动政府数据开放,促进跨部门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推进大数据在政府治理、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应用,充分挖掘大数据的社会价值,向企业和市民提供更丰富的数据和更精确的服务,将实现城市“公共服务多元化、政府治理透明化、社会管理精细化”。例如,波士顿通过大数据治理交通拥堵、新加
5、坡通过大数据平台为公众提供了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北京市通过大数据平台发展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武汉市通过大数据监测食品质量,创新出一个城市治理的新模式。(三)大数据成为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大数据发展加速了电子信息产业的重组和升级,华为、浪潮、曙光等企业加快推进大数据技术和产品创新,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公司积极向数据技术企业转型,形成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通过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工业、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大数据应用,使大数据产业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有助于传统企业实现精益制造、精准营销和精细化管理,精准推进传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衍生出大数据金融、大数据物流、大数据
6、商务等新兴业态,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在供给侧形成一批大数据创新产品和服务,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大数据经济繁荣。(四)信息共享成为一带一路国家间加强合作的基本途径中国正同东盟国家共同努力,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开启中国东盟合作与发展的新篇章,关键要实现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互联首先是网络的互连,互通首先是信息的互通。只有信息共享,才能即时沟通、增进了解、彼此信任、务实合作,建设更为紧密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海上丝绸之路”建起信息高速通道。(五)大数据是落实南宁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新机遇“十三五”期间,南宁市“一平台两体系三中心”的战略定位日渐清
7、晰。落实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大数据既是一个新机遇、也是一种新动力。深刻认识大数据的巨大价值、作用和潜力,牢牢把握大数据的发展趋势、特点和规律,推进大数据建设与发展,加强大数据建设与城镇现代化、工业现代化、服务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发展、协同发展、融合发展,加强以大数据推动中国东盟信息港和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建设,有利于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有利于建设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具有浓郁壮乡特色和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宜居城市,有利于不断增强首府的支撑力、辐射力和先导带动作用,勇当广西“两个建成”排头兵。二、发展现状(
8、一)主要成绩1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加强一是全面实施“光进铜退”工程,打造“光网城市”。截止2015年12月,城市光网覆盖率达到98%以上,其中新建小区光纤高速宽带网络覆盖率100%,宽带接入端口330.31万个,其中FTTH/O端口数160.27万个,同比增长76.81%。农村地区行政村互联网宽带接入通达率96%,自然村互联网宽带接入通达率75%。二是固定宽带用户数持续提高,建设“宽带城市”。截止2015年12月,南宁市宽带接入用户156.71万户(含广电宽带接入用户12.46万户),其中xDSL用户11.17万户,同比减少54.23%,FTTH/O用户75.76万户,同比增长39.69%,接入速
9、率20M以上用户9.8万户,同比增长196.95%。城市宽带接入用户128.4万户(含广电宽带接入用户11.73万户),其中家庭宽带接入用户117.3万户;农村宽带接入用户28.3万户(含广电宽带接入用户0.73万户),其中农村家庭宽带接入用户25.27万户。三是积极推动4G网络覆盖,建设“移动互联网”。截止2015年底,南宁市移动手机用户778万户,普及率106.63%,移动宽带用户渗透率(3G/4G用户)85.46%,其中4G用户232.16万户,渗透率29.84%,同比增长297.36%。移动互联网用户718.99万户,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2659万GB,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308M。
10、南宁市已建设开通的移动基站2.54万个,其中4G基站数量9766个,同比增长50.59%。3G网络实现了城市地区连续覆盖,行政村覆盖率100%,100户以上的自然村屯覆盖率90%以上。4G网络已实现了南宁市区主城区、南宁所辖5县城城区和乡镇的全覆盖。WLAN接入点数量31847个,实现了热点商圈、商务楼宇、重点企事业单位、校园、主要公共场所等人群聚集区域的全覆盖,大大提升了城乡宽带网络的普及应用水平。2智慧城市应用全面推进一是电子政务应用重点突出。南宁市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政民互动和在线办事功能不断提升,2015年,南宁市政务信息网共更新信息2.8万条。建成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呼叫中心平台,统一
11、接入政府电话热线,为市民提供24小时的非应急事件受理服务。建成南宁市人民政府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实现市政府实时召开远程视频会议,有利于减少交通费用、节约会务开支、降低行政成本和建设节约型政府。建成南宁市数字绩效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树立了全国行政效能提升的新样板。建成“绿城党旗红”党建信息平台等信息化系统,大力加强党务公开和执政能力建设。建成南宁市政协数字化平台建设,有效促进民主法制建设。初步建成南宁市领导决策支持与分析系统,为市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了数据参考。建立南宁市投资项目信息库,实现全市投资项目动态管理。建立价格监测与监管服务系统,推动价格管理科学化。推进南宁市财政应用支撑平台系统建设,建成国库
12、集中支付、部门预算等系统。建立一批国税业务流程系统,加快自治区网上办税服务大厅等业务软件的推广工作,建立地税网络发票应用管理系统。完成工商管理自助查询和网上名称查重、年检、移动巡查等系统建设,加强工商管理网络化服务。二是城市管理信息化应用成效显著。完成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新系统平台建设,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水平。基本建成南宁市社会管理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截至2015年,累计建设高清视频监控摄像头约8400个,联网接入交警视频监控约620个、社会面监控探头约5000个,构建起治安防范的“天网”。南宁市数字城管系统项目不断升级改造,网格化管理覆盖256平方千米,涵盖54万个城市管理部件。建成南宁市政务地
13、理信息平台,提供各类地理信息基础服务保障。加快推进南宁市智慧环保工程,建成机动车排气污染数据监控管理系统、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成南宁市防汛应急指挥决策支持系统(二期),建成南宁市气象探测环境实景监控系统和电子显示屏服务系统,有力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三是民生服务信息化应用加快建设。2014年,南宁市入选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市民卡工程建设加快,截至2015年底,已全面实现公交服务功能,完成了近2000辆出租车应用试点改造,在全市范围内开放了约400个市民卡服务网点。完成智慧社区建设规划,已在2个社区开展试点建设。建成统一的“五险一金”金保工程应用平台、区内异地就医平台等系统,大幅提升了社
14、会保障能力。加快数字教育建设,建成高校技校的校园信息化管理平台。基本建成南宁市住房保障信息平台,实现全市住房信息精细化管理。完成数字医疗一期建设,初步建立了基本医疗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加快智能交通建设,建成交通运输指挥控制、联网售票等系统,确保城市交通安全、畅通。建设南宁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管理平台,保障食品安全。四是经济信息化应用稳步推进。积极落实广西企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千百工程创建计划,全市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1家(南宁糖业),有17家企业荣获广西信息化示范企业称号,共有104家企业荣获广西信息化应用企业称号。积极促进“两化”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网络制造、工业大数据集成
15、等“两化”融合项目建设。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建成“中国东盟贸易门户”、南宁(中国东盟)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电子商务应用水平逐步提升,2015年,全市网购消费者人数约322万,比上年增长59%;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为1800亿元,比上年增长28%;居民网购消费额约938亿元,比上年增长48%。成功获批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行,电子商务服务业总量在全广西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其中电子商务交易额占比超过50%,城市电子商务零售额超过469亿元,占全广西70%左右。建成一批特色电子商务网站和平台。吸引了一大批有实力的外地大型电商企业入驻我市或与本地企业建立战略合作
16、关系。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全市有50%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通过企业网站或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商务洽谈、市场信息收集、供应商管理、销售管理等业务。南宁市电子商务支撑体系正逐步健全,安全认证机构、支付平台快速发展,信用体系不断完善,物流配送基础设施日趋成熟,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3数据资源建设初见成效一是南宁市基础数据库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建成南宁市人口基本信息库、南宁市企业基础信息库、南宁市信用信息数据库等一批基础数据库,实现了对政府部门信息资源的初步整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各政府部门之间存在的数据隔离和信息孤岛等问题。已建基础数据库的二期建设稳步推进,深入提升数据的整合
17、度和完整性。宏观经济基础数据库和政府、企业、社会三大信用信息数据库也加快建设。二是南宁市跨部门数据资源交换、共享和应用取得了一些进展。通过整合各部门数据资源,打破各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信息孤岛,按照“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原则,不断推进基础性、公共性的数据中心和信息平台的建设。建成了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公安专网、社会治安监控网等公共信息与网络平台。构建了统一的政务地理信息共享平台,为网络党建、数字绩效、“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等信息共享平台提供地图支持。建设了南宁市流动人口管理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基于南宁市企业基础信息库,建成涉税信息交换平台,实现21个综合治税单位的涉税信息交换共享。建设
18、南宁市信用信息系统,为全市14万户企业、867万个人建立了信用档案,并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首批通过互联网查询个人信用信息的试点区域,提升了城市诚信管理水平。建设了防汛应急指挥和决策系统,覆盖市防汛办、水利局、气象局等相关单位的防汛应急系统网络,实现了市气象局、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局南宁分局等单位防汛基础数据的实时交换与整合。三是各行业数据库建设初具规模。为加快推进农村基础信息资源整合建设,南宁市建立了农村基础信息数据库;在土地方面,建设了南宁市土地流转管理平台;广西农牧网、南宁农业信息网、南宁物流网、南宁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南宁市中小企业集群网络服务平台、南宁价格信息网、南宁文化产业信息网
19、、南宁林业产业信息网、南宁旅游信息网等行业信息网建成,有力加强了行业数据库的建设,推动了“智慧南宁”的发展。4政府信息公开稳步推进南宁市政府网站积极开展“一服务两公开”工作,创新了政务信息公开,建成9个宣传专栏,为公众提供了一站式办事服务。南宁市政府门户网站专门开设了民生服务版块,提供了“教育”、“就业”、“交通”、“医疗”、“社保”、“住房”、“婚育收养”等多项公共服务,对重点业务提供了场景式引导服务,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2015年,围绕行政权力清单、财政资金信息、公共资源配置信息、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共服务信息、国有企业信息、环境保护信息、食品药品安全、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等九大领域,大力
20、推进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全年通过各级政府网站发布信息32万份,通过自治区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发布主动公开信息13万条,微博发布信息1.4万条,政务微信发布信息3万条,自治区政务服务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基层信息化应用平台录入信息约2.65万条;市本级“一中心两馆”(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图书馆、市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上架更新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纸质文件)4102份。重新修订并印发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办法,确保信息发布及时、准确、完整,杜绝空白栏目。南宁市政府门户网站为市民提供了多方位的公众参与和互动交流的平台,集网上信访、在线访谈、在线咨询、效能投诉、依申请公开、网上
21、调查、意见征集、在线交流、在线访谈等功能于一体,2015年,全市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720件,答复率高达91%。5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南宁市电子信息产业主要由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构成。2015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主营收入)511.9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409.9亿元,在全区排位中位居第二;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不含三大运营商),达到102亿元,成为我市又一个百亿元产业,稳居全区首位。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园、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园区的建设有序推进,高端电子产品制造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涌现出富士康南宁科技园、广西德意数码股份有限公司、
22、广西卡斯特动漫影视有限公司等一批电子信息骨干企业。网络通讯设备、CAD系列设计软件、软件中间构件、生产智能信息平台、海量图文数据处理系统等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二)存在问题南宁市大数据建设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核心基地的要求相比,仍存在很多问题。1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南宁市信息化发展并不均衡,应用水平相差较大。一些部门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仍比较低,一些部门还未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一些部门重要业务信息仍通过纸质文件进行办理和传递,一些部门仍有大量文件和档案未实现电子化,政府、企业和市民查找各类信息仍面临很大的困难和不方便。2政府数据资源共享与开放不足南宁市已经建立了几十个电
23、子政务系统。但由于各个委办局各自为政、分散建设、重复建设,产生了很多信息孤岛,使得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和系统集成难度非常大。近年来,南宁市加大了跨部门业务协同系统的建设力度,初步建立了基础数据的交换与共享平台。但是,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仍面临很大困难。首先,很多业务部门缺乏数据资源共享与开放的观念和意识,多年以来养成了独占数据资源的习惯。由于各个业务部门数据共享与开放的主观动力不足,跨部门协调难度就非常大。第二,由于已建系统数据标准不一致,接口不统一,技术整合难度大。第三,一些部门的系统是国家部委自上而下建设的,在南宁市部署的仅仅是应用终端,这些系统中数据的共享还需要向自治区的厅局、甚至国家部委进行
24、申请,协调难度很大。第四,跨部门数据共享、开放和业务协同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流程不规范,责任主体不明确。由于缺乏规范的流程和制度,各个部门的责任难以界定,影响了部门数据共享、开放和业务协同的积极性,跨部门系统的应用效果受到很大影响,也影响了政府数据资源的汇聚和再利用。3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南宁市政府数据资源长期闲置在各个部门孤立的电子政务系统中,应用水平不高,数据共享、开发与利用程度很低,造成数据资源的巨大浪费。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很大程度仍依赖于各个部门临时性的手工数据收集,重复性工作多、效率低且准确性不高。基础性的人口、法人、空间地理、视频、信用等数据更新不及时,仍未很好地被相关部门、
25、企业和大众进行二次开发和利用。由于南宁市本地信息服务商少,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各类数据资源也较为分散,且利用率低。较低的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也不利于吸引大型互联网和大数据企业到南宁市开展业务。4大数据技术与人才培养和积累不够南宁市各类数据中心机房现有的技术水平及产品相对落后,没有及时的更新换代,缺少系统级的大数据新技术和新产品,大数据处理和数据挖掘分析能力严重不足。与发达地区相比,南宁市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对较少,大数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低,创新成果少,产学研用环境还未有效形成。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不健全,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不足,企业创新意识普遍不强。南宁市大数据人才培养的相关专业及院系较少,与大数据
26、相关的信息技术、数据分析等高科技人才缺乏,领军人才匮乏,高校和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也亟需完善。5大数据建设的政策、规范、标准和机制不健全南宁市在大数据发展、建设和应用领域的政策、规范、标准尚处于空白,缺乏推动各个部门数据交换和共享的制度、规范和标准,缺乏推动数据开放的政策,缺乏保护数据隐私的条例。6大数据产业基础薄弱南宁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远不及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对大数据领域龙头企业的吸引力不够。南宁市现有的电子信息企业数量少,除富士康外,大部分企业产业规模较小,且整体实力不强,使得南宁市大数据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由于南宁市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时间不长,相关的大数据产业链没有形成,所对
27、应的配套体系少且不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环境有待优化和提升。7大数据信息安全保障水平亟待提升随着数据数量和种类的增多,南宁市所面临的信息网络安全风险更加复杂。南宁市现有的信息安全技术保障水平有限,传统的数据保护方法不能满足大数据安全保障的新要求,对异构数据源、分布式计算、非结构化数据存储、政府数据开放与共享等方面的安全缺乏技术保障手段,对在数据开放共享中的隐私保护也缺乏必要手段,可能产生数据泄密和隐私侵犯等重大安全隐患。南宁市关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和新业态的信息网络安全规章制度尚不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和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相对老化,尚不能适应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
28、安全保障的要求。(三)需求分析1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需求当前,南宁市政府的公共服务仍然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的方面,例如,由于政府各个部门的数据不能充分共享,市民办理事务仍需要填写各种纸质证明,多次往返于各个部门的服务窗口。从服务民生的角度看,迫切需要通过大数据建设和应用能够实现市民人生轨迹的数据化,让每个市民的行为活动被“数据化”、“标签化”,推进百姓生活空间从“简单平面”转向“多维泛在”,让政府部门能够更加主动地通过数据来服务市民,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让大数据分析能够更加直接地实现便民惠民。例如,在政务服务大厅,市民要能够实现“一个身份证号、一个网络、一个窗口”串联起各个委办局的便民服
29、务;在家中,市民要能够通过手机实现行政服务在线办理;在家庭生活中,市民能够通过家庭数字档案智能化管理家庭日程、个人健康、安全起居;在购物中,市民能够通过定位系统,自动获取附近的商家信息;在出行中,市民能通过智能车载系统了解周边交通和停车状况,确定泊车位置;在旅行中,市民能随时了解未来天气预测、航班、酒店住宿、景点等信息,合理安排出行计划。大数据应能使公共服务与个人生活间的结合更为紧密,在医疗卫生、教育培训、公共安全等领域能为个人提升信息查询、内容分发、移动支付等应用体验,把人们的生活转向“多维泛在”。创新为民服务形式、拓宽为民服务渠道是南宁市改善民生的一项战略任务。推进南宁市大数据建设,要促进
30、数据资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形成“大数据全生命周期”的为民服务体系,实现以大数据促进教育惠民、食安惠民、健康惠民、 文化惠民、强基惠民、 敬老惠民、就业惠民、市政惠民、 畅通惠民和平安惠民,加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满足公众的日常生活需要,促进大数据技术成果惠及民众,同时推动大数据企业从事民生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加工、处理、挖掘分析和应用,形成服务市民信息消费的大数据应用产业链。2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需求当前,政府在行政管理、市场监管、城市管理、反腐败等领域仍然缺少量化的监管手段,管理的人为性、经验性成分很大,造成很多管理的漏洞。从政府治理角度看,迫切需要通过大数据建设实现政府管理和决策的数据化,
31、让人口、法人、空间、宏观经济等事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各个方面的大数据资源要能够被收集、存储和连接起来,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挖掘和共享,让数据形成的监督力,推进社会管理从“经验治理”转向“科学治理”,提高政府各部门间协同办公能力,提高政府为民办事的效率,大幅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提升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例如,在城市规划方面,政府要通过对城市地理、气象等自然信息和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人文社会信息的挖掘,能够为城市规划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强化城市管理服务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在交通管理方面,政府要通过对道路交通信息的实时挖掘,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并快速响应突发状况,为城市交通的良性运转提供
32、科学的决策依据;在舆情监控方面,政府要通过网络关键词搜索及语义智能分析,能提高舆情分析的及时性、全面性,全面掌握社情民意,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应对网络突发的公共事件,打击违法犯罪;在安防领域,政府要通过大数据的挖掘,能及时发现人为或自然灾害、恐怖事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防范能力;在社会维稳领域,政府要通过建设社会管理大数据平台,能够畅通利益诉求与沟通渠道,建立主动应对的社会治理模式等。总之,通过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要能够真正找到社会管理的症结所在,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创新社会治理,是南宁应对社会转型、化解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秩序所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推进南
33、宁市大数据建设,要围绕平安南宁、美丽南宁、和谐南宁、生态南宁的建设,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快速收集、分析与共享,支持社会治理的科学决策和准确预判,推动社会转型期的城市治理创新,同时要促进政府主动开放数据,形成政府与社会合作的大数据采集机制,推动大数据企业基于政府和社会数据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合作开发利用大数据资源,建设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3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需求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传统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创新驱动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有研究显示,数据正成为发达国家企业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在美国高科技公司,数据智能化每提高10%,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14.6%。从经济发展角度看,迫切
34、需要通过大数据建设来汇聚数据资源,挖掘数据价值,创新商业模式,改造传统产业,衍生新兴业态,推进企业创新从“业务驱动”转向“数据驱动”。例如,企业要能够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内部和外部的数据,实时掌握市场动态并迅速做出应对,提高企业决策精准率,通过精准营销来增加营业收入,通过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的历史大数据中找到创新的源泉,从而改善现有产品和服务,创新业务模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和传统产业转型,抢占大数据资源和产业制高点。在经济管理领域,政府要能够通过宏观经济基础数据库、法人单位基础数据库、城市征信系统的建设和升级改造,把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宏观经济监测与辅助决策,物价监测、监管和预警,综合治税等与经
35、济发展、市场运行息息相关的领域,提升政府对经济发展和市场运行的管理水平,保障经济的平稳发展。产业部门要能够通过大数据建设促进发展大数据经济,推进传统业态的“互联网化”和“大数据化”,加快大数据及其开发利用,催生新的业态,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南宁经济竞争力,需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业态,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南宁市大数据建设,要将大数据与传统产业相结合,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传统行业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挖掘,找到数据背后隐藏的巨大价值,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和新动力。4促进对外开放合作的需求当前,随着“一带
36、一路”战略的落实,中国与东盟等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面临的任务更加繁重。从对外开放的角度看,迫切需要通过大数据建设实现国际交流数据化,推进国际合作的“知己知彼”,通过信息共享发现新的合作领域,打造新的合作亮点,不断提升中国东盟国家间合作和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国家间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例如,在海关领域,政府要能通过将进出口贸易等数据加工、分析并应用在贸易、金融信贷、海运等领域,提升对外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水平;在综合保税区,政府要通过大力发展离岸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建设面向国际市场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和信息服务能力,间接存储海量数据,发展数据资产交易和合作等国际贸易新形式;以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为契机,通
37、过加强大数据应用,要能够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和地区间的气候数据共享、环境保护、重大灾害预防、海产品交易、海洋合作开发等领域合作的深化。南宁市作为中国-东盟合作的桥头堡和核心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拓展大数据在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的应用范畴,推进国际贸易与文化交流领域的大数据应用,是南宁市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和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加快形成面向东盟、联动西南中南、对内对外开放合作的平台的客观需要。5发展大数据产业的需求当前,大数据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
38、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全国各地竞相发展大数据产业,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迫切需要通过大数据建设,培育大数据市场,支持大数据企业,要让更多企业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从事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发掘、展现、应用等业务,为客户提供丰富的大数据产品和服务。南宁市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建设大数据产业基地,是南宁市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现实选择。通过加快民生服务、政府治理和经济转型等领域大数据建设,将形成本地大数据应用市场,能培育和吸引国内外大数据企业参与到大数据资源开发和大数据建设项目中,形成数据采集、存储、加工、挖掘分析、交易、应用服务等大数据产业链,建设大数据产业集聚区。三、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
39、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自治区“两个建成”目标和南宁市“一个平台两个体系三个中心”战略的要求,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抓国家大数据、“互联网+”等战略实施机遇,加强统筹布局和顶层设计,以建设“智慧南宁”和“中国东盟信息港”为目标,以大数据建设促进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民生服务水平提升为主旨,以“夯实基础、共享资源,深化应用、培育产业,保障安全”为重点,大力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大数据建设“七大工程”,建设大数据产业“六大基地”,发展大数据产业,挖掘大数据价值,以
40、大数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大数据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人民群众共享大数据发展成果,建设数据强市,以数据为核心支撑实现“智慧南宁”建设总体规划目标。(二)建设原则坚持统筹规划,协同推进统筹规划南宁市大数据建设,深入开展需求分析,着力加强顶层设计,合理部署建设任务,有序安排建设进度。在总体规划指导下,遵循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统筹部署大数据建设项目,支持跨部门、跨领域的业务协同和大数据资源共享,支持共用基础网络,共用基础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创新大数据建设管理体制,加强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探索大数据建设运行管理的新模式,优化政府投资模式,鼓励市场资源充分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提高投资管理和运营水平
41、。坚持开放共享,创新发展基于开放的技术架构,充分整合现有应用系统和大数据资源,加快推进网络、应用系统和基础数据库的互联互通。在安全保障的前提下,主动开放政府数据,鼓励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和互联网数据资源汇聚、共享与应用,促进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使数据资源发挥更大效益。结合公共服务模式改革和政务运行机制创新,以大数据促进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模式创新,促进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创新,推进大数据投资运营的机制和模式创新,吸引更多企业到南宁投资大数据、发展大数据产业、运营大数据资源,营造大数据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坚持应用示范,效能导向结合政府治理现代化、产业发展现代化、民生服务便捷化的总体要求
42、,优化业务流程,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应用,重点推进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服务有重大影响、对城市治理现代化起关键作用、对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重要推动的大数据应用项目,激发政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以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提升民生服务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主旨,以大数据应用服务的实现程度、质量、效率及社会满意度为衡量指标,扎实推进大数据建设,保证大数据应用效能和效益。深入挖掘大数据资源价值,推进精准服务,提升公众和企业对大数据应用的服务体验和满意度。坚持安全保障,全面可控加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与大数据应用模式相匹配、满足大数据应用与产业发展实际需要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
43、设。坚持大数据应用设备软硬件产品、平台、数据资源等全面可控,发展网络安全产业,强化安全措施,确保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可靠,着力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三)建设目标通过大数据建设发展,建成一批大数据应用和大数据产业基地,基本建成“智慧南宁”和“中国东盟信息港”,不断增强首府的支撑力、辐射力和先导带动作用,为加快建设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具有浓郁壮乡特色和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宜居城市作出重要贡献。大数据应用促进政府治理和民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全面建成覆盖南宁市政府治理和民生服务主要领域的大数据应用系统,满足依法行政、简政放权、便民惠民、精准扶贫、社
44、会治理、市场监管和宏观调控等各项目标的需要,促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作用更加显著,依法治市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大数据精准分析服务覆盖80%以上政府治理和便民惠民应用。大数据应用全面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初步构建出覆盖一、二、三产业的大数据应用平台,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产业发展现代化。大数据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度达到60%以上,企业投资和运营的城市大数据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和大数据应用占比达到60%以上。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大数据产业产值达到百亿元以上,电子制造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0家以上,带动50万人以上就业。大数据应用促进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建成中国东盟信息港
45、核心基地,大数据资源中心的数据资源和增值服务范围覆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西南中南开放发展区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大数据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明显加强,建成新一代高速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宽带网络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城市基本实现无线接入上网,为“海量、复杂、实时、精准”大数据应用提供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支撑服务。基本建成云计算数据中心,全市2/3以上的数据存储在云计算数据中心。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取得重大突破。建成共享与开放的大数据资源中心,基础数据库以及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的应用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全市每月处理数据量100PB以上,人均数据拥有量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领先,政府数据开放量
46、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领先。大数据研究与应用人才不断涌现。全市引进和培养大数据与应用高端领军人才百名以上,培养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相关职业技术人才万人以上。大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加强。基本建成大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基础设施,大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普遍建立,大数据安全基础设施不断发展,全市电子政务重要信息系统(三级)等保测评通过率达到100%,安全可靠软硬件产品应用不断加强。(四)总体架构南宁大数据建设的总体架构将基于云计算模式进行构建,总结为“1632”,即:一个总体架构:基于云计算服务模式,建设南宁市大数据建设的总体架构,建成南宁市大数据中心平台。六个分层服务架构:一是建设大数据采集
47、服务架构,既包括结构化数据采集,也包括图象、视频、语音、互联网日志、物联网数据等非结构化数据采集。二是建设大数据网络服务架构,包含高速宽带光纤网络、移动宽带网络、无线网络、卫星网、电子政务内网、外网、移动政务网、物联网服务等;三是建设大数据基础设施云服务,包含计算基础设施服务、存储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基础设施服务、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服务等;四是建设大数据平台云服务,包含数据库、虚拟化、分布式计算、内存计算、图计算、流计算、协同工作流、开发平台等服务;五是建设数据云服务,包含基础数据库、专题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数据开放平台等服务;六是建设大数据应用云服务,包含政府治理大数据、惠民服务
48、大数据、中国东盟信息港大数据创新应用等。三类关键应用:南宁市大数据应用主要围绕政府治理大数据应用、惠民服务大数据应用、中国东盟信息港大数据创新应用等三个方面进行建设,突出大数据建设提升政府治理水平、为民服务、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以及加强中国东盟国家合作交流的作用。两个保障体系:南宁市大数据建设的两个保障体系是统一的信息安全的保障体系、统一的政策标准和制度体系。 图2 南宁市大数据建设总体架构(示意图)根据南宁市大数据建设总体架构,要求南宁市加快城市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升级和完善:到2017年,基本升级完成满足南宁市大数据应用需求的新一代的城市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云计算数据中心机房,基本建成云计算平台,为后续大数据应用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和平台服务支撑;到2018年,基本建成大数据资源中心,为大数据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库和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数据开放平台。南宁市大数据中心平台与南宁市各区县和各领域大数据应用关系:首先,除国家、自治区和南宁市另有规定外,原则上不再审批有关部门、区县政府新建孤立的信息平台和信息系统。第二,某领域专业大数据应用由主管各委办局牵头、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建设,共用市级大数据中心的基础平台和数据资源,除特殊情况,各委办局不再单独建设数据中心和基础平台。第三,市级平台和应用应统一考虑各级区县的应用需求,根据权限设置,共用共享市级数据中心、平台、应用和数据资源。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