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整 式 的 乘 除 知识点归纳: 回顾:代数式 1、 单项式的概念 由数与字母的乘积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所有字母指数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次数如何判断? 如:的 系数为,次数为4,单独的一个非零数的次数是0。 单独的数字或字母也称单项式 2、 多项式的概念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次数如何判断? 二次项、一次项……判断根据? 如:,项有、、、1,二次项为、,一次项为,常数项为1,各项次数分别为2,2,1,0,系数分别为1,-2,1,1,
2、叫二次四项式。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代数式分类总结 注意:凡分母含有字母代数式都不是整式。也不是单项式和多项式。 4、多项式按字母的升(降)幂排列: 如: 按的升幂排列: 按的降幂排列: 5、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什么是同底数幂? 同底数幂中的底数可以是具体的数字,也可以是单项式或多项式,但和不是同底数幂。 (都是正整数)解释 结论: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注意底数可以是多项式或单项式。 如: 1.填空: (1)叫做的m次幂,其中a叫幂的___
3、m叫幂的________; (2)写出一个以幂的形式表示的数,使它的底数为c,指数为3,这个数为________; (3)表示________,表示________; (4)根据乘方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因此= 2.计算: (1) (2) (3) (4) (5) (6) (7) (8) 3.计算: (1) (2) (3)
4、 (4) (5) (6) (7) (8) (9) (10) (11) (12) 4.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 (1); (2); (3); (4); (5); (6); (7); (8); (9). 5.选择题: (1)可以写成( )
5、. A. B. C. D. (2)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6、幂的乘方法则 (都是正整数)解释 结论: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如: 幂的乘方法则可以逆用:即 如: 已知:,,求的值; 7、积的乘方法则 (是正整数)解释 结论: 积的乘方,等于各因数乘方的积。 如:(= 8、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6、 (都是正整数,且解释 结论: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如: 1. =________, =_________. 2. =_________,. 3.. 4. =__________. 5. =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 7.若,则=_______,=________. 8.若,则n=__________. (二)、选择题 9.若a为有理数,则的值为( ) A.有理数 B.正数 C.零或负数 D.正数或零 10.若,则a与b的关系是( ) A.异号 B.同号
7、 C.都不为零 D.关系不确定 11.计算的结果是( ) A.- B. C.- D. 12.= ( ) A. B. C. D. 1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 ) ①,②m为正奇数时,一定有等式成立, ③等式,无论m为何值时都不成立 ④三个等式:都不成立(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4.已知│x│=1,│y│= ,则的值等于( ) A.- 或- B. 或 C. D.- 15. 已知,则a、b、
8、c的大小关系是( ) A.b>c>a B.a>b>c C.c>a>b D.a
9、1。 (是正整数) 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次方等于这个数的次方的倒数。 如: 10、科学记数法 如:0.00000721=7.21(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前面有几个零就是负几次方) 11、单项式的乘法法则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注意: ①积的系数等于各因式系数的积,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 ②相同字母相乘,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③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④单项式乘法法则对于三个以上的单项式相乘同样适用。 ⑤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结果仍是一
10、个单项式。 如: 12、单项式乘以多项式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即(都是单项式) 注意: ①积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②运算时要注意积的符号,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③在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结果有同类项的要合并同类项。] 如: 13、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的的积相加。 如: 14、平方差公式 注意平方差公式展开只有两项 公式特征: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并且这两个二项式中有一项完全
11、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右边是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 如:(a+b-1)(a-b+1)= 。计算(2x+y-z+5)(2x-y+z+5) 15、完全平方公式 公式特征:左边是一个二项式的完全平方,右边有三项,其中有两项是左边二项式中每一项的平方,而另一项是左边二项式中两项乘积的2倍。 注意: 完全平方公式的口诀:首平方,尾平方,加上首尾乘积的2倍。 如:⑴、试说明不论x,y取何值,代数式的值总是正数。 ⑵、已知 求与的值. 16、三项式的完全平方公式 17、单项式的除法法则 单项
12、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注意:首先确定结果的系数(即系数相除),然后同底数幂相除,如果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如: 18、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在把所的的商相加。 即: 方法总结:①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 ②被除式=除式×商式+余式 例如:已知一个多项式除以多项式所得的商式是,余式是,求这个多项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复习题 1、 若的展开式中项的系数为-2,则的值为
13、 。 2、 若化简后的结果中不含有的一次项,则的值为 。 3、 若、分别是关于的7次多项式与5次多项式,则( )。 A. 一定是12次多项式 B. 一定是35次多项式 C.一定是不高于11次的多项式 D.无法确定 4、 多项式能被整除,那么的值为 。 5、 若等式成立,则的值为 。 6、 已知,求的值。 7、 已知,求的值。 8、已知,求的值。 9、已知,求代数式的值。 1
14、0、若的乘积中不含和项,求和的值 怎样熟练运用公式: (一)、明确公式的结构特征 这是正确运用公式的前提,1如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是:符号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且在这四项中有两项完全相同,另两项是互为相反数;等号右边是乘式中两项的平方差,且是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明确了公式的结构特征就能在各种情况下正确运用公式. (二)、理解字母的广泛含义 乘法公式中的字母a、b可以是具体的数,也可以是单项式或多项式.理解了字母含义的广泛性,就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正确运用公式.如计算(x+2y-3z)2,若视x+2y为公式中的a,3z为b,则就可用(a-b)2=
15、a2-2ab+b2来解了。 (三)、熟悉常见的几种变化 有些题目往往与公式的标准形式不相一致或不能直接用公式计算,此时要根据公式特征,合理调整变化,使其满足公式特点. 常见的几种变化是: 1、位置变化 如(3x+5y)(5y-3x)交换3x和5y的位置后即可用平方差公式计算了. 2、符号变化 如(-2m-7n)(2m-7n)变为-(2m+7n)(2m-7n)后就可用平方差公式求解了(思考:不变或不这样变,可以吗?) 3、数字变化 如98×102,992,912等分别变为(100-2)(100+2),(100-1)2,(90+1)2后就能够用乘法公式加以解答了. 4、系数变化
16、 如(4m+)(2m-)变为2(2m+)(2m-)后即可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了. 5、项数变化 如(x+3y+2z)(x-3y+6z)变为(x+3y+4z-2z)(x-3y+4z+2z)后再适当分组就可以用乘法公式来解了. (四)、注意公式的灵活运用 有些题目往往可用不同的公式来解,此时要选择最恰当的公式以使计算更简便.如计算(a2+1)2·(a2-1)2,若分别展开后再相乘,则比较繁琐,若逆用积的乘方法则后再进一步计算,则非常简便.即原式=[(a2+1)(a2-1)]2=(a4-1)2=a8-2a4+1. 对数学公式只会顺向(从左到右)运用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意逆向(从右到左)运用.如计算(1-)(1-)(1-)…(1-)(1-),若分别算出各因式的值后再行相乘,不仅计算繁难,而且容易出错.若注意到各因式均为平方差的形式而逆用平方差公式,则可巧解本题. 14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