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医药杂志 2023 年 1 月第 52 卷第 1 期Shanxi Med J,January 2023,Vol.52.No.1 7 项洁,耿德勤,覃朝晖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诊断中的价值 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9,28(11):905-907 DOI:103760/cmajissn0254-9026200911008 8 Lee KS,Kim EA,Hong CH,et al Clock drawing test in mildcog-nitive impairment: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ourscoringmethodsand qu
2、alitative analysis J Dement Geriatr Cogn Dis-ord,2008,26(6):483-489 DOI:101177/0891988711402349 9 Jones DM,Song X,Rockwood K Operationalizing afrailtyindex from a standardized comprehensivegeriatric assessment J J Am Geriatr Soc,2004,52(11):1929-1933 DOI:10.1111/j.1532-5415.2004.52521.x.10 Morley JE
3、,Malmstrom TK,Miller DK A simplefrailty question-naire(FRAIL)predicts outcomes inmiddle aged African Ameri-cans J J Nutr HealthAging,2012,16(7):601-608DOI:101007/s12603-012-0084-2 11 Rockwood K,Song X,Mitnitski A Changes in relative fitnessandfrailty across the adult lifespan:evidence from the Canad
4、iannationalpopulation health survey J CMAJ,2011,183(8):E487-494 DOI:101503/cmaj101271 12 杨艳蓉,汪子琪 合理化老年综合评估筛查轻度认知障碍并多维度病情分析 J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19,20(12):1-6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506 13樊凡,杨翠,王庆松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衰弱状态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20(12):1253-1257 DOI:103969/jissn1009-0126201812006(收稿日
5、期:2022-06-06)【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 60 例 2018年 10 月至 2021 年 12 月我院妇科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选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各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并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60 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肿瘤大小2 cm 的患者占比最多,为 667(40/60),肿瘤分期为期的患者占比最多,为 767(46/60),浸润深度为浅肌层的患者占比最多,为 650(39/60),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样癌的患者占比最多,为 80
6、0(48/60),子宫内膜样癌病理分级为 G1G2 的患者占比最多,为 833(50/60),脉管瘤栓阳性患者占比为 167(10/60),宫颈间质受侵患者占比为 117(7/60),卵巢受累的占比为 150(9/60),共发生淋巴结转移 7 例,占比为 117。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样癌者发生淋巴结转移 3 例,占比为 62,而非子宫内膜样癌者发生淋巴结转移 4 例,占比为 3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浸润深度、脉管瘤栓、宫颈间质受侵、卵巢受累是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深肌层浸润、伴有脉管瘤栓、宫颈间质受侵、卵巢受累
7、是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4191;3785;4.600;2195,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与患者深肌层浸润、伴有脉管瘤栓、宫颈间质受侵、卵巢受累等密切相关,临床可据此给予患者针对性干预及治疗措施,以预防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DOI:10.3969/j.issn.0253-9926.2023.01.010作者单位:710000 西安,陕西省康复医院妇产科通信作者:敬雨婷,Email: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绝经期或绝经期后期的妇女,且逐渐年轻化,若未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断及治疗
8、可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进而可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 1,2。近年来,相关研究 3指出,淋巴结转移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转移方式,若子宫内膜癌发生淋巴结转移可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对临床医生采用有效措施预防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并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选取 60 例 2018 年 10月至 2021 年 12 月我院妇科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进一步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 60 例 2018 年 10 月至 2021
9、年 12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李萍敬雨婷42山西医药杂志 2023 年 1 月第 52 卷第 1 期Shanxi Med J,January 2023,Vol.52.No.1月我院妇科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 妇产科学 4中关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经影像学及临床病理检查确诊者;行子宫及淋巴结清扫术者;临床资料齐全者;参与本研究前 3 个月内未接受过相关治疗者等。排除标准:肿瘤细胞已全身转移者;伴有肝癌、胃癌等其他严重恶性肿瘤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者;肝、肾功能不全,且凝血功能异常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同时参与其他试验研究者
10、等。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12研究方法与观察指标临床病理特征:收集所选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主要包括肿瘤大小、肿瘤分期 5、浸润深度、病理类型 6、子宫内膜样癌病理分级 7、有无脉管瘤栓、有无宫颈间质受侵、淋巴结转移情况、卵巢受累情况等。各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收集子宫内膜样癌、混合型(子宫内膜样癌伴浆液性癌、子宫内膜样癌伴黏液腺癌、子宫内膜样癌伴透明细胞癌、子宫内膜样癌伴神经内分泌癌、子宫内膜样癌伴浆液性及透明细胞癌、子宫内膜样癌伴去分化癌)、特殊类型(癌肉瘤、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其他(低未分化癌、肉瘤样癌、去分化癌、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子宫内膜癌
11、病理类型及不同卵巢受累情况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13统计学方法使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临床病理特征子宫内膜癌患者中肿瘤大小2 cm 的患者40 例(667),肿瘤2 cm 20 例(33.3%)子宫内膜癌患者中肿瘤大小2 cm 的患者占比最多,为667;肿瘤分期为期 46 例,期 4 例,期 9例,期 1 例,肿瘤分期为期的患
12、者占比最多,为767;浸润深度为浅肌层的患者 39 例,深肌层13 例,内膜层 7 例,浆膜层 1 例,浸润深度为浅肌层的患者占比最多,为 650;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样癌的患者 48 例,混合型 7 例,特殊类型(癌肉瘤、浆液、透明)4 例,其他 1 例,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样癌的患者占比最多,为 800;子宫内膜样癌病理分级为 G1G2 的患者 50 例,G3 10 例,子宫内膜样癌病理分级为 G1G2 的患者占比最多,为 833;脉管瘤栓阳性患者 10 例,占比为167;宫颈间质受侵患者 7 例,占比为 117;卵巢受累 9 例,占比为 150;共发生淋巴结转移 7 例,占比为 117。其中
13、盆腔及腹主动脉旁均阳性 2 例,仅盆腔淋巴结阳性 1 例,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 4 例。22各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样癌:48 例,发生淋巴结转移 3 例,占比为 62(3/48)。病理类型为混合型 7 例(117),其中子宫内膜样癌伴浆液性癌 4 例,转移 1 例(250);子宫内膜样癌伴黏液腺癌 2 例,转移 1 例(500);子宫内膜样癌伴透明细胞癌 1 例,无淋巴结转移。特殊类型:4 例(67),其中癌肉瘤 2 例,发生淋巴结转移 1 例;浆液性癌 1 例,无淋巴结转移;透明细胞癌 1 例,无淋巴结转移。其他:低未分化癌 1 例,并发生淋巴结转移。可见
14、,非子宫内膜样癌者发生淋巴结转移 4 例,占比为 333(4/12)。23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浸润深度、脉管瘤栓、宫颈间质受侵、卵巢受累是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深肌层浸润、伴有脉管瘤栓、宫颈间质受侵、卵巢受累是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 值4191,3785,4600,2195;P 均005)。见表 1。3讨论近年来,据临床相关数据 8显示,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显著升高趋势,进而导致患者病死率亦呈明显递增趋势。既往研究 9表明,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
15、转移与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关系密切,因此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措施预防并控制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意义重大。本研究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43山西医药杂志 2023 年 1 月第 52 卷第 1 期Shanxi Med J,January 2023,Vol.52.No.1年龄0.28650.235244病理类型30.0010.3576肿瘤大小10.0010.119浸润深度40.0010.001111脉管瘤栓30.0010.001宫颈间质受侵20.0010.0035卵巢受累10.0010.01661.744(0.628,0.841)1.
16、698(0.720,0.847)1.837(0.644,0.849)4.191(2.445,7.185)3.785(1.940,7.384)4.600(1.657,12.771)2.195(1.158,4.158)P值OR值(95%CI)60 岁60 岁有非子宫内膜样癌子宫内膜样癌2 cm2 cm浅肌层深肌层内膜层浆膜层无无有无有4416204048123913715010537519淋巴结转移P值(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项目例数表 1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移的相关影响因素,取得了一定临床研究成果。程峰等 10通过回顾性分析 520 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发现,淋巴
17、结转移 61 例,转移率为 117,本研究结果显示,60 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共发生淋巴结转移 7 例,占比为 117,说明早期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率不高。同时本研究发现,60 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肿瘤大小2 cm 的患者占比最多,为 667,肿瘤分期为期的患者占比最多,为 767,浸润深度为浅肌层的患者占比最多,为 650,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样癌的患者占比最多,为 800,子宫内膜样癌病理分级为G1G2 的患者占比最多,为 833,脉管瘤栓阳性患者占比为 167,宫颈间质受侵患者占比为117,卵巢受累的占比为 150,说明子宫内膜癌患者肿瘤多2 cm,肿瘤分期多为期,浸润深度多为浅肌层,病理类型以
18、子宫内膜样癌为主,子宫内膜样癌病理分级以 G1G2 为主,且多伴有脉管瘤栓、宫颈间质受侵及卵巢受累。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样癌者发生淋巴结转移3 例,占比为 62,而非子宫内膜样癌者发生淋巴结转移 4 例,占比为 333,说明非子宫内膜样癌患者多伴有淋巴结转移。进一步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发现,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浸润深度、脉管瘤栓、宫颈间质受侵、卵巢受累是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而深肌层浸润、伴有脉管瘤栓、宫颈间质受侵、卵巢受累是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说明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与患者深肌层浸润、伴有脉管瘤栓、宫颈
19、间质受侵等密切相关。分析其原因可能,子宫肌层含有丰富的淋巴结管及血管,深肌层浸润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病情更为严重,且此时距子宫浆膜面较近,肿瘤组织经过淋巴及血管转移的概率较高,进而可增加患者发生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 11。伴有脉管瘤栓、宫颈间质受侵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可进一步导致病情恶化,进而易导致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 12。卵巢受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肿瘤转移至卵巢,或合并卵巢癌,肿瘤侵犯范围较大,进而增加了淋巴结转移的风险 13。因此,临床应高度重视深肌层浸润、伴有脉管瘤栓、宫颈间质受侵、卵巢受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最大限度地进行全面的淋巴结清扫,尽可能地改善患者预后,以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
20、量。综上所述,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与患者深肌层浸润、伴有脉管瘤栓、宫颈间质受侵、卵巢受累等密切相关,临床可针对伴有以上情况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及干预措施,以减少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样本量44山西医药杂志 2023 年 1 月第 52 卷第 1 期Shanxi Med J,January 2023,Vol.52.No.1较少,仅为单中心研究等,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倚,因此,为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度及可靠性,临床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多中心研究。参 考 文 献 1 臧萍萍,杨宗利 子宫内膜癌超声造影参数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
21、20,36(12):1867-1871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012023.2 赵昌芹,张瑞林,廖丽川早期子宫内膜癌淋巴脉管间隙浸润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 J 癌症进展,2019,17(18):2176-2179DOI:1011877/jissn1672-15352019171819.3 季瑞,陆云燕 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与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J 现代肿瘤医学,2019,27(19):3491-3494DOI:103969/jissn1672-4992201919031.4 沈铿,马丁 妇产科学 M 3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
22、5:246-247 5 李玉杰,孙桂荣,韩晓蓓 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J 现代妇产科进展,2019,28(11):808-811DOI:1013283/jcnkixdfckjz201911004.6 刘丹萍,曾友玲,梅凡 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J 癌症进展,2019,17(3):348-350DOI:1011877/jissn1672-15352019170327.7 王延明,白彩云,卢秀琴 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及预后临床分析 J 实用癌症杂志,2016,31(10):1710-1712DOI:103969/jissn1001-59302
23、01610042.8 张品,岳志红,刘云鹤,等 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J 癌症进展,2020,18(2):198-201DOI:1011877/jissn1672-15352020180224.9 刘华,尚淑平,王敏 101 例子宫内膜癌肿瘤转移的高危因素分析 J 实用癌症杂志,2020,35(2):286-288DOI:103969/jissn1001-5930202002031.10 程峰,陈鑫,方晨燕,等 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J 浙江医学,2020,42(23):2529-2532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20
24、42232020-2388.11 王雅迪,于风胜,刘海梅,等 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0,36(8):615-620 12 Lee YC,Lheureux S,Oza AM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endometrialcancer:current practice and perspective J Curr Opin Obstet Gynecol,2017,29(1):47-58DOI:101097/GCO0000000000000338 13 Sarl ME,Meydanll MM,Yalcln I,et alRisk
25、factors for lymphnode metastasis among 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positivewom-en with endometrioid endometrial cancer clinically confined to the uterus J Oncol Res Treat,2018,41(12):750-754 DOI:101159/000492585(收稿日期:2022-07-01)消息 山西医药杂志 征订启事 山西医药杂志(半月刊,每月 15 日,25 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0253-9926,国内连续出版物号 CN 14-1108/R,邮发代号 22-38,定价 12 元/册),为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是综合性医学期刊,以中、初级医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办刊理念,传递医学信息,开展学术交流。编辑部邮箱:sxyyzz163com;通信地址:太原市长风街 130 号人口大厦 14 层(030006);太原市广场投分局 010025 信箱(030001);电话:(0351)2457011。发行部邮箱:zhfwzxfxb163com,电话:(0351)7553072。本刊编辑部45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