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要求全文及解析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11月4日公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要求(以下简称要求)。相关责任人表示,出台要求意在促进互联网直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弘扬社会主义关键价值观,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为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少年成长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要求 第一条 为加强对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正当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相关加强网络信息保护决定国务院相关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通知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措施和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要求,制订本要求。 第二条 在中国境内提供、使用互联网
2、直播服务,应该遵守本要求。本要求所称互联网直播,是指基于互联网,以视频、音频、图文等形式向公众连续公布实时信息活动;本要求所称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是指提供互联网直播平台服务主体;本要求所称互联网直播服务使用者,包含互联网直播公布者和用户。 第三条 提供互联网直播服务,应该遵遵法律法规,坚持正确导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关键价值观,培育主动健康、向上向善网络文化,维护良好网络生态,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为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少年成长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 第四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互联网直播服务信息内容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互联网直播服务信息内容监督
3、管理执法工作。国务院相关管理部门依据职责对互联网直播服务实施对应监督管理。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该建立日常监督检验和定时检验相结合监督管理制度,指导督促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依据法律法规和服务协议规范互联网直播服务行为。 第五条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应该依法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并在许可范围内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互联网直播公布者,应该依法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并在许可范围内提供服务。第六条经过网络演出、网络视听节目等提供互联网直播服务,还应该依法取得法律法规要求相关资质。第七条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该落实主体责任,配置和服务规模相适应专业
4、人员,健全信息审核、信息安全管理、值班巡查、应急处理、技术保障等制度。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直播服务,应该设置总编辑。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该建立直播内容审核平台,依据互联网直播内容类别、用户规模等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对图文、视频、音频等直播内容加注或播报平台标识信息,对互联网新闻信息直播及其互动内容实施先审后发管理。 第八条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该含有和其服务相适应技术条件,应该含有即时阻断互联网直播技术能力,技术方案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第九条 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和互联网直播服务使用者不得利用互联网直播服务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秩序、侵犯她人正当权益、传输淫秽色情等法律法规严禁
5、活动,不得利用互联网直播服务制作、复制、公布、传输法律法规严禁信息内容。第十条 互联网直播公布者公布新闻信息,应该真实正确、客观公正。转载新闻信息应该完整正确,不得歪曲新闻信息内容,并在显著位置注明起源,确保新闻信息起源可追溯。 第十一条 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该加强对评论、弹幕等直播互动步骤实时管理,配置对应管理人员。互联网直播公布者在进行直播时,应该提供符正当律法规要求直播内容,自觉维护直播活动秩序。用户在参与直播互动时,应该遵遵法律法规,文明互动,理性表示。 第十二条 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该根据“后台实名、前台自愿”标准,对互联网直播用户进行基于移动电话号码等方法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对互
6、联网直播公布者进行基于身份证件、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等认证登记。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该对互联网直播公布者真实身份信息进行审核,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分类立案,并在相关执法部门依法查询时给予提供。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该保护互联网直播服务使用者身份信息和隐私,不得泄露、篡改、毁损,不得出售或非法向她人提供。 第十三条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该和互联网直播服务使用者签署服务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要求其承诺遵遵法律法规和平台条约。互联网直播服务协议和平台条约必备条款由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制订。 第十四条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该对违
7、反法律法规和服务协议互联网直播服务使用者,视情采取警示、暂停公布、关闭账号等处理方法,立即消除违法违规直播信息内容,保留统计并向相关主管部门汇报。 第十五条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该建立互联网直播公布者信用等级管理体系,提供和信用等级挂钩管理和服务。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该建立黑名单管理制度,对纳入黑名单互联网直播服务使用者严禁重新注册账号,并立即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汇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该建立黑名单通报制度,并向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汇报。 第十六条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该统计互联网直播服务使用者公布内容和日志信息,保留六十日。 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该
8、配合相关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验,并提供必需文件、资料和数据。 第十七条 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和互联网直播公布者未经许可或超出许可范围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由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要求给予处罚。对于违反本要求其它违法行为,由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依法给予处罚;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经过网络演出、网络视听节目等提供网络直播服务,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由相关部门依法给予处罚。第十八条激励支持相关行业组织制订行业条约,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和服务评议制度,促进行业规范发展。第十九条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该自觉接收社会监督,健全
9、社会投诉举报渠道,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立即处理公众投诉举报。第二十条 本要求自12月1日起施行。国家网信办相关责任人就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要求答记者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11月4日公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相关责任人接收采访,就要求相关问题回复了记者提问。问:请您介绍一下要求出台背景。答:现在,互联网直播作为一个新型传输形式迅猛发展,广泛应用于娱乐互动、新闻报道等领域。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提供互联网直播平台服务企业超出300家,且数量还在增加。有直播平台打擦边球,靠低级趣味博取眼球,有传输违法违规内容,还有平台违规开展新闻信息直播。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深
10、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出台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要求,以加强互联网直播规范管理,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问:最近有平台涉足新闻直播,请问要求对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直播服务做了哪些具体要求?答:要求为规范互联网新闻信息直播服务,提出了“双资质”要求,即: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和互联网直播公布者在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时,全部应该依法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并在许可范围内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要求还提出,为确保互联网新闻信息直播及其互动内容健康向上,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对直播内容实施先审后发管理。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直播服务,应该设置总编辑。互联网直播公布者公布新闻信息,应该真实正确、客观公正。
11、转载新闻信息应该完整正确,不得歪曲新闻信息内容,并在显著位置注明起源,确保新闻信息起源可追溯。问:现在有部分平台对互联网直播服务用户和公布者注册认证要求不规范,违法违规行为仍有漏洞可钻,对此要求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答:要求明确,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该根据“后台实名、前台自愿”标准,对互联网直播用户进行基于移动电话号码等方法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对互联网直播公布者进行基于身份证件、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等认证登记。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该对互联网直播公布者真实身份信息进行审核,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分类立案,并在相关执法部门依法查询时给予提供。要求要求,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该保护互联网直播服务使用者身份信息和隐私,不得泄露、篡改、毁损,不得出售或非法向她人提供。问:有网民表示,在发觉不良信息或举报不良直播平台时,想举报却不轻易找到渠道,要求有没有提供部分便民举报措施?答:要求要求,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该自觉接收社会监督,健全社会投诉举报渠道,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立即处理公众投诉举报。 公众对处理结果不满意或投诉举报不畅,可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投诉举报(举报网址:,举报电话:12377,举报邮箱:)。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