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名词解释:1。维生素:2水溶性维生素:3脂溶性维生素:4辅酶5辅基6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和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7黄素单核苷酸(FMN)8硫胺素焦磷酸。9。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10。磷酸吡哆醛:11生物素:12。辅酶 A(coenzyme A):13类胡萝卜素14。视色素二、A 型选择题1.维生素 B1 在体内活性形式是()A.TPP.B.硫胺酸 C.TPP 正离子 D.硫胺素焦硫酸脂 E 以上都不是2.维生素 D 的活性形式是()A.25-(OH)D3 B.1,25-(OH)2D3 C.24,25-(OH)3D3 D.24,25-(OH)2D3
2、 E 25-(OH)2D33.维生素 D 缺乏时()A.佝偻病 B.呆小症 C.痛风症 D.夜盲症 E 肾结石4.维生素 B2 的活性形式是()A 核黄素 B.FMN 和 FAD C.FMNH2 FADH2 D.NAD+E.NADH+H+5.维生素 D 的主要生化作用是()A 促进.Ca2+P 的吸收 B 促进.Ca2+P 的排泄.C 促进.K+Na+的吸收 D.促进胃肠道对.Ca2+P 的吸收 E.降低血钙,血磷的浓度6.维生素 A 缺乏时可能发生()A.夜盲症.B 色.盲症 C.白内障 D.软骨病 E.白化病7.长期服用雷米封可使维生素PP 缺乏的理由是()A.雷米封的结构与维生素PP 相
3、似,两者有拮抗作用B.雷米封可抑制与维生素PP 的吸收C.雷米封可促进维生素 PP 的排泄D.雷米封可与维生素 PP 结合,使其失去作用E.以上都不是8.维生素 B6 在体内活性形式.()A.吡哆醇 B 吡哆醛 C.吡哆胺 D.硫酸吡哆醛 E 磷酸吡哆胺9.维生素 K 缺乏时发生()A.凝血因子合成障碍症 B.血友病 C.贫血 D.溶血 E 红细胞增多症10.维生素 C 对含琉基酶的保护作用是使()A.使酶分子中-SH 维持在还原状态 B 使酶分子不被蛋白酶水解.C 使酶分子中-SH 维持在氧化状态.D.维生素 C 能与酶形成复合物,保护酶的活性.E.维生素 C 直接与-SH 结合,起保护作用
4、11、下列维生素中参与转氨基作用的是()A、硫胺素B、尼克酸C、核黄素D、磷酸吡哆醛E、泛酸三、填空题1.体内维生素 D3 在肝及肾脏被羟化为,这也是维生素 D3 的型2.维生素 B1 在体内的活性型为 TPP,它是体内催化及的辅酶.3.维生素 B2 在体内的活性型为及分别可作为黄素酶的辅基4.维生素PP在体内的活性型为及它们是多种不需氧脱氢酶的辅酶.5.维生素 B6 在体内的活性型为及。6.磷酸比哆醛及磷酸比哆胺是维生素B6在体内的活性型,它们分别是及的辅酶.7.泛酸在体内经肠道吸收后几乎全部用于的合成,该物质是的辅酶.8.生物素是体内多种酶的辅酶,参与体内的羧化作用.9.叶酸在体内的活性型
5、为,它是体内的辅酶.10.维生素 B12 是的辅酶,当其缺乏时可影响核苷酸及蛋白质合成,可引起贫血.11.维生素 C 可在谷胱甘肽还原酶的作用下使转变成,对维持细胞膜的主常功能十分重要.12、VitD 的活性形式是:。13、水溶性维生素包括族维生素和维生素。14、人类维生素 PP 缺乏症称为。15、人类维生素 B12 缺乏症称为。四、判断改错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 多数 B 族维生素参与辅酶与辅基的组成,参加机体的代谢过程()2 维生素 B1 的辅酶形式是 TPP,在糖代谢中参与 -酮酸的氧化脱羧作用.()3 维生素 B1 缺乏必然带来 TPP 含量减少,导致机体脂代谢障碍,临床
6、上称为脚气病.()4 维生素 B2 称为核黄素,其辅酶形式是 DNA+和.NADP+()5、维生素 A 又称为抗癞皮病维生素。()五、简答题1、说明当维生素 A 缺乏时为什么会患夜盲症.2、简述维生素 C 缺乏时的典型症状。3、叶酸缺乏时为什么会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4、维生素 B6 为什么能治疗小儿惊厥及妊娠呕吐?5、人类维生素 PP 缺乏时主要表现症状为?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维生素:是一类动物本身不能合成,但对动物生长和健康又是必需的有机物,所以必需从食物中获得。许多辅酶都是由维生素衍生的。2。水溶性维生素:一类能溶于水的有机营养分子。其中包括在酶的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的B 族维生素以及抗
7、坏血酸(维生素C)等。3。脂溶性维生素:由长的碳氢链或稠环组成的聚戊二烯化合物。脂溶性维生素包括A,D,E,和 K,这类维生素能被动物贮存。4。辅酶:某些酶在发挥催化作用时所需的一类辅助因子,其成分中往往含有维生素。辅酶与酶结合松散,可以通过透析除去。5。辅基:是与酶蛋白质共价结合的金属离子或一类有机化合物,用透析法不能除去。辅基在整个酶促反应过程中始终与酶的特定部位结合。6。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和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含有尼克酰胺的辅酶,在某些氧化还原中起着氢原子和电子载体的作用,常常作为脱氢酶的辅。7。黄素单核苷酸(FMN)一种核黄素磷酸,是某些氧化还原反
8、应的辅酶。8。硫胺素焦磷酸:是维生素B1 的辅形式,参与转醛基反应。9。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是某些氧化还原反应的辅酶,含有核黄素。10。磷酸吡哆醛:是维生素B6(吡哆醇)的衍生物,是转氨酶,脱羧酶的酶。11。生物素:参与脱羧反应的一种酶的辅助因子。12。辅酶 A(coenzyme A):一种含有泛酸的辅酶,在某些酶促反应中作为酰基的载体。13。类胡萝卜素:由异戊二烯组成的脂溶性光合色素。14。视色素:在视党细胞中内由11 顺视黄醛与不同的视蛋白构成的物质。二、A 型选择题:1.A2.B3.A4.B5.D6.A7.A8.E9.A10.A11.D三、填空:1、1.25(OH)2D3;活性
9、2、酮酸氧化脱羧酶;转酮醇酶3、FMN;FAD4、NAD+;NADP+5、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胺6、转氨酶;氨基酸脱羧酶7、COA;酰基转移酶8、羧化9、FH4;一碳单位转移酶10、甲基转移酶11、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型谷胱甘肽12、1.25(OH)2D313、B;C14、癞皮病15、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四、判断改错题:1.2.3.4.5.五、简答题:1、在视觉细胞内由 11-顺视黄醛与不同的视蛋白组成视色素。在感受强光的锥状细胞内有视红质、视青质及视蓝质,杆状细胞内有感受弱光或暗光的视紫红质。当视紫红质感光时,视色素中的 11-顺视黄醛在发生的光异构作用下转变成全反视黄醛,并与视蛋白分离而失色,
10、这一光异构变化同时可引起杆状细胞的 Ca+离子通道开放,Ca+迅速流入细胞并激发神经冲动,经传导到大脑后产生视觉。视网膜内经上述过程产生视黄醛,虽少部分可经异构酶作用缓慢地重新异化成为11-顺视黄醛,但大部分被还原成全反视黄醇,经血液至肝变成 11-顺视黄醇,而后再随血液返回视网膜氧化成11-顺视黄醛,合成视色素。在维生素 A 缺乏时,必然引起 11-顺视黄醛的补充不足,视紫红质合成减少,对弱光敏感性降低,日光适应能力减弱,严重时会发生“夜盲症”。2、维生素 C 是胶原脯氨酸羟化酶及胶原赖氨酸羟化酶维持活性所必需的辅助因子,体内的结缔组织、骨及毛细血管的重要构成成分也离不开胶原。在创伤愈合时,
11、结缔组织的生成是其前提,所以维生素C 对创伤的愈合是不可缺少的,如果缺乏必然导致牙齿松动,毛细血管破裂及创伤不易愈合等。3、FH4是体内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分子内部N5、N102 个氮原子能挟带一碳单位。一碳单位在体内参加多种物质的合成,如嘌呤、胸腺嘧啶核苷酸等。当叶酸缺乏时,DNA合成必然受到抑制,骨髓幼红细胞 DNA 合成减少,细胞分裂速度降低,细胞体积变大,造成巨幼红细胞贫血。4、磷酸吡哆醛是氨基酸代谢中的转氨酶及脱羧酶的辅酶,能促进谷氨酸脱羧,增进 氨基丁酸的生成。氨基丁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临床上常用维生素B6对小儿惊厥及妊娠呕吐进行治疗。5、主要表现是皮炎、腹泻及痴呆。皮炎常呈对称性,并出现于暴露部位;痴呆是因神经组织变性的结果。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