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9 ,大小:1.72MB ,
资源ID:473831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4738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湛江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受干扰程度_李北兴.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湛江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受干扰程度_李北兴.pdf

1、DOI:10.12131/20220199文章编号:2095 0780(2023)02 0012 09湛江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受干扰程度李北兴1,黎傲雪1,董建宇1,吕少梁1,2,王学锋1,21.广东海洋大学 水产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2.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广东 湛江 524025摘要:大型底栖动物是潮间带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的良好指示生物。湛江湾是粤西最大的港湾,为揭示湛江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和受干扰程度,为其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分别在2020年8月(夏季)和2021年1月(冬季)实地调查了湛江湾5个不同人类活动胁迫下的断面(东海岛、东头山

2、岛、鹿渚村、特呈岛和海湾大桥),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栖息密度与生物量空间分布以及生物多样性,并采用分类学多样性指数和栖息密度-生物量比较(Abundance-biomass comparison,ABC)曲线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干扰程度。结果表明:1)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98种,其中软体动物最多(45种),其次为节肢动物(26种)和环节动物(19种);2)5个断面大型底栖动物夏、冬季的平均栖息密度分别为174和187 个m 2,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71.27和188.38 gm 2,均表现为冬季大于夏季;软体动物疏纹满月蛤(Lucina scarlatoi)和节肢动物白脊管藤壶(F

3、istulobalanus albicostatus)为冬夏两季的共有优势种;3)Bray-Curtis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分析(nMDS)结果表明,不同季节5个断面均可分为4个亚群,其中鹿渚村和海湾大桥为一个亚群,东头山岛和特呈岛为一个亚群,而东海岛夏、冬季各为一个亚群;4)分类学多样性指数和ABC曲线对湛江湾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受扰动分析评估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分类学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东头山岛断面和受旅游休闲影响较大的海湾大桥断面冬季受干扰程度相对严重,而ABC曲线则显示受贝类养殖影响的鹿渚村断面夏季受干扰程度较为严重。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已经对湛江湾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产生了一

4、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潮间带;群落结构;ABC 曲线;湛江湾中图分类号:Q 958.8文献标志码:A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Intertidal macrozoobenthic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its disturbed state inZhanjiang BayLI Beixing1,LI Aoxue1,DONG Jianyu1,LYU Shaoliang1,2,WANG Xuefeng1,21.College of Fisheries,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Zhanjiang 524088,

5、China2.Southern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uangdong Laboratory(Zhanjiang),Zhanjiang 524025,ChinaAbstract:Macrozobenthos are ideal indicators for monitoring and evalua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intertidal zones.Zhanjiang Bay is the largest harbor in western Guangdong.In order to reveal t

6、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urbed state of mac-robenthos communities in the intertidal zone of Zhanjiang Bay as well a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ir ecological protec-tion,we investigated five intertidal zones(Donghai Island,Dongtoushan Island,Luzhu Village,Techeng Island and ZhanjiangBay

7、Bridge)exposed to different anthropogenic pressures in Zhanjiang Bay in August 2020 (Summer)and January 2021(Winter).We analyzed the species composition,distribution of abundance and biomass,and biodiversities of macrozobenthos.Besides,we studied the disturbed state of macrozoobenthos communities by

8、 using the taxonomic diversity indexes and Abun-第 19 卷第 2 期南 方 水 产 科 学Vol.19,No.22023 年 4 月South China Fisheries ScienceApr.,2023收稿日期:2022-07-20;修回日期:2022-11-20基金项目: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中国与印度尼西亚近海海洋生态牧场技术合作研究”(12500101200021002);广东省科技厅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项目(2021B121211000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D0901103);广东海洋大学本科生创新团队项目(C

9、CTD201803)作者简介:李北兴(2000),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渔业生态学。E-mail:通信作者:王学锋(1980),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渔业生态与环境保护。E-mail:dance-biomass comparison(ABC)curves.The results show that:1)A total of 98 species appeared in the five intertidal zones,among which Mollusca (45 species)were the most,followed by Arthropoda (26 species)an

10、d Annelida (19 species).2)The average abundance and biomass of the macrozoobenthos were all greater in winter(187 indm2,188.38 gm2)than insummer(174 indm2,171.27 gm2).The mollusk Lucina scarlatoi and the arthropod Fistulobalanus albicostatus were the domi-nant species both in summer and winter.3)Bra

11、y-Curtis similarity clustering analysis on the communities and 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suggest that the communities in the five intertidal zones in summer and winter could be spatiallyclustered into four groups.Among them,Luzhu Village and Zhanjiang Bay Bridge formed a subgroup,Don

12、gtoushan Island andTecheng Island formed a subgroup,and Donghai Island formed a subgroup in summer and winter.4)The taxonomic diversityindex and ABC curves show some differences in evaluating the anthropogenic stresses on the intertidal macrozoobenthic com-munity in Zhanjiang Bay.Furthermore,the tax

13、onomic diversity index shows that Dongtoushan Island and Zhanjiang Bay Bridgewere affected by tourism,and were more severely disturbed in winter,while the ABC curves show that Luzhu Village was af-fected by shellfish farming and was more severely disturbed in summer.The study reveals that human acti

14、vities have had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macrozoobenthic communities in the intertidal zones of Zhanjiang Bay.Keywords:Macrozoobenthos;Intertidal zone;Community structure;ABC curves;Zhanjiang Bay潮间带位于陆海交汇处,其环境因素波动较为剧烈,是最敏感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受人类活动干扰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1-3。大型底栖动物是潮间带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鸟类、鱼类等的重要食物来源。此外,大型底栖动物

15、还具有迁移能力较弱、活动范围较小和寿命相对较长等特点,并且能够对自然和人为压力快速作出反应。因此,大型底栖动物可作为潮间带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的理想指示生物4-8,研究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种类组成、分布特征和生物多样性)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有助于近岸海域潮间带生态系统开发与保护管理水平的提升。港口是海洋经济的重要枢纽,但港口地区周边旅游业、工业和农业等不断发展对港口沿岸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压力与日俱增 1,4,9-10。湛江湾是粤西最大的港湾,港内水深浪静,作为新中国成立后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个现代化港口,湛江湾也是“一带一路”支点港口和中西部地区货物出口的主通道,在航运、旅游等方面

16、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湛江湾沿岸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湛江湾近岸海洋生态环境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11-13。目前已有不少学者研究了湛江湾区域的多个生物类群,如红树植物14、贝类15-16、藻类17以及底栖原生动物18等,而关于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报道仍较少 11,19-20。已有研究中的大型底栖动物涉及红树林和潮下带的群落结构组成11、摄食类群19和次级生产力20,生境较为单一,尚不足以反映湛江湾多样化生境中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及其受干扰程度。本研究聚焦于湛江湾 5 种不同类型的生境,研究了夏、冬季湛江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对比分析不同生境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稳定

17、性,以期能够更为综合地反映湛江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和受扰动程度,为其潮间带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断面研究区域位于广东省湛江市湛江湾的 5 个断面,分别为东海岛(C1)、东头山岛(C2)、鹿渚村(C3)、特呈岛(C4)和海湾大桥(C5),于 2020 年8 月(夏季)和 2021 年 1 月(冬季)在每个断面各设置 1 个断面采样(图 1)。其中,C1 位于东海岛通往东头山岛的港口附近,以淤泥、泥沙底质为主;C2位于东头山岛边缘,C3 靠近鹿渚村贝类滩涂养殖区,亦靠近船舶停泊区域,C4 位于特呈岛红树林保护区附近,C5 靠近海湾大桥桥底,市民和游客活动频繁;

18、C2C5 均以以泥沙底质为主。1.2 采样方法样品的采集和分析均按照 GB 12763.62007海洋调查规范 第 6 部分:海洋生物调查和 GB173782007海洋监测规范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根据当地的潮汐水位参数将潮间带划分为高潮区、中潮区和低潮区,每个潮区设置 1 个采样站位。采用长 25 cm宽 25 cm高 30 cm 定量取样框取样,取样时先充分采集表面的生物,然后铲出取样框内的沉积物,用孔径为 0.5 mm 的筛网淘洗,每个站位重复取样 3 次。采集到的样品用体积分数为 75%的乙醇固定后,带回实验室进行种类鉴定、计数和称质量。第 2 期李北兴等:湛江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

19、构及其受干扰程度13 1.3 数据处理1.3.1生物多样性指数与优势度使用 R v3.6.3 软件完成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指数的计算,具体公式如下: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H):H=Si=1Pilog2Pi(1)Margalef 种类丰富度指数(d):d=(S 1)/log2N(2)Pielou 种类均匀度指数(J):J=H/log2S(3)采用优势度指数(Y)计算大型底栖生物的优势度,当 Y0.02 为优势种1,计算公式如下:Y=(ni/N)fi(4)式中:S 为总种类数;Pi为第 i 种的个体数占样品总个体数的比例;ni为第 i 种的个体数;fi为该种在各站位出现

20、的频率;N 为所有种类的个体数。1.3.2分类多样性指数+平均分类差异指数()是样品中每对物种之间的平均分类距离路径长度21,其公式为:+=ijwijs(s 1)/2(5)式中:s 为种类数;wij为 2 个物种之间分类距离的路径长度权重值。分类差异性指数(+)是物种间路径长度的差异程度,衡量物种之间分类距离的不均匀性。其公式为:+=i/=j(wij+)2s(s 1)/2(6)各等级间的路径距离权重值 wij根据名录中不同等级水平的物种丰富度确定。本研究中物种分类等级确定为门、纲、目、科、属、种共 6 个水平,因此 wij种间 16.67,属间 33.33,科间 50,目间66.67,纲间 8

21、3.33,门间 10021-22。使用 PRIMER5.0 软件进行绘制+和+的 95%置信区间漏斗图21。1.3.3ABC 曲线栖息密度-生物量比较(Abundance-biomasscomparison,ABC)曲线法是通过比较同一坐标系中栖息密度优势度曲线和生物量优势度曲线的分布情况分析群落的受干扰状况12,23:当栖息密度优势度曲线在生物量曲线之上,表明群落受严重干扰;两者出现相交,表明群落受中度干扰;当栖息密度优势度曲线在生物量优势度曲线之下,表明群落不受干扰或受轻微干扰。统计量用 W 表示,范围为11,当 W 为+1 时表明底栖动物的栖息密度值均匀但生物量由单一物种占优势;当 W

22、为1 时则相反。W 的计算公式如下:W=Si=1(BiAi)/50(S1)(7)湛江湛江湾Zhanjiang Bay东海岛Donghai Dao南山岛Nanshan DaoC5C4C3C2C1图例 Legend潮间带断面Intertidal zone0 2.5 5.0 km(1102341E,210603N)(1102351E,210531N)(1102216E,210751N)(1102455E,211436N)(1102647E,210909N)NZhanjiang图1 湛江湾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采样断面Fig.1 Map of sampling sites of intertidal ma

23、crozoobenthos in Zhanjiang Bay14南 方 水 产 科 学第 19 卷式中:S 为出现的种类数;Bi、Ai分别为第 i 种对应的生物量和栖息密度。1.3.4群落聚类采用 Primer 软件中的 Bray-Curtis 相似性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排序分析研究大型底栖动物群聚特征,为了降低生物量占优势的个别种类的权重,对原始密度数据作 4 次方根转换23。2 结果 2.1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湛江湾潮间带 5 个断面调查共记录大型底栖动物 98 种,隶属于 9 门 12 纲 29 目 53 科,其中软体动物最多(45 种),占调查总物种数的 45.92%

24、;其次为节肢动物(26 种)和环节动物(19 种),分别占调查总物种数的 26.53%和 19.39%;其他类群动物仅有 6 种(图 2)。在 5 个断面中,特呈岛断面(C4)大型底栖生物种类数最多,为 41 种,占调查总物种数的 41.84%;其次为海湾大桥断面(C5)和东头山岛断面(C2),分别有 34 种(34.69%)和 33 种(33.67%);鹿渚村断面(C3)最少,为 25 种(25.51%)。就季节而言,冬季 C5 种类最多(24 种,占 24.49%),其次为 C2 和 C4,均为 21 种,C1 最少(19 种);夏季 C4 种类最多(32 种,占 32.65%),其次为

25、C2 和C5,均为 21 种,C1 最少(12 种)。2.2 栖息密度与生物量空间分布与分区湛江湾潮间带 5 个断面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栖息密度为 179 个m2,总平均生物量为 178.71 gm2(图 3)。栖息密度方面,5 个断面以 C5 最高(249个m2),其次是 C3(241 个m2)和 C1(187个m2),C2 最低(97 个m2)。生物量方面,C1 最高(261.51 gm2),其次是 C4(206.71 gm2)、C2(172.21 gm2),C3 最低(94.22 gm2)。季节变动方面,冬季大型底栖生物的栖息密度为 C5(426个m2)C4(202 个m2)C3(132

26、个m2)C1(98 个m2)C2(76 个m2),生物量则为 C4(287.20 gm2)C1(230.60 gm2)C5(197.92gm2)C2(182.12 gm2)C3(44.06 gm2);夏季5 个断面大型底栖生物的栖息密度表现为 C3(350个m2)C1(276 个m2)C4(216 个m2)C2(214个m2)C5(72 个m2),生物量为 C2(334.51gm2)C1(292.42 gm2)C4(229.58 gm2)C6(144.38 gm2)C5(112.38 gm2)。2.3 优势种湛江湾潮间带冬、夏季的优势种数量和优势度均存在一定差异,整体表现为夏季大于冬季(表 1

27、)。夏季优势种类有 7 种,优势度范围为 0.0210.063,平均优势度为 0.043;冬季优势种类有 4 种,优势度范围为 0.0250.081,平均优势度为 0.040。软体动物疏纹满月蛤(Lucina scarlatoi)和节肢动物白脊管藤壶(Fistulobalanus albicostatus)为两季的共有优势种。2.4 生物多样性指数湛江湾夏、冬季的 Shannon 指数(H)、Mar-galef 丰富度指数(d)和 Pielou 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分别为 2.39、2.00 和 0.79(表 2)。其中 H和 J在夏季的 C2 和 C5 最高,分别为 2.40 和 0.93

28、;d 在02.5 5.0 km02.5 5.0 km192124122132夏季Summer冬季Winter种类数Number of species软体动物Mollusca节肢动物Arthropoda环节动物Annelida其他Others种类数Number of speciesC1C2C3C4C5C1C2C3C4C5NN湛江湾Zhanjiang Bay湛江湾Zhanjiang Bay图2 湛江湾潮间带5个断面夏、冬两季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量和比例Fig.2 Number and proportion of macrozoobenthos species in five intertidal

29、sampling zones inZhanjiang Bay in summer and winter第 2 期李北兴等:湛江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受干扰程度15夏季的 C4 最高(3.10);C1 的 H、d 和 J均最低,分别为 1.74、1.10 和 0.70。表1 不同季节湛江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和优势度Table 1 Dominant species and their dominance on macro-zoobenthos in Zhanjiang Bay in different seasons种类Species夏季Summer冬季Winter珠带拟蟹守螺

30、Cerithidea cingulata0.081疏纹满月蛤 Lucina scarlatoi0.0630.023白脊管藤壶 Fistulobalanus albicostatus0.0600.033相拟节虫 Praxillella affinis0.050欧文虫 Owenia fusiformis0.043韦氏毛带蟹 Dotilla wichmanni0.033绿螂 Glauconome sp.0.032革囊星虫 Phascolosoma sp.0.025纵带滩栖螺 Batillaria zonalis0.021注:表示 Y0,表明其均受轻微干扰。其余站点各季节均为生物量曲线位于栖息密度曲线

31、之上,且不发生交叉,表明均不受干扰。2.7 群落聚类以生物量为基础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 Bray-Curtis 聚类分析结果与 nMDS 排序分析的结果一致(图 6)。聚类分析表明夏、冬季 5 个断面可划分为4 个亚群落(图 6-a)。其中夏、冬季,C5 和 C3 在相似度大于 21.68%时优先聚为一支,C2 和 C4 在相似度大于 30.61%时聚为一支,C1 则分别为相对独立的两支。5 个断面不同季节的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 nMDS 排序结果亦显示其可分为 4 个亚群(图 6-b),与 Bray-Curtis 聚类分析结果一致。3 讨论 3.1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本研究共鉴定出大型

32、底栖动物 98 种,与附近海域相比,湛江湾潮间带主要底栖动物类群组成与广西防城河口24、广东大亚湾25和广东拓林湾-南澳岛26等海域的调查结果相一致,物种的丰富度均为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环节动物。与大亚湾(物种多样性指数范围在 1.423.56,平均为 2.66,处于中等水平)25相比,本研究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介于 1.742.84,平均为 2.39,亦属中等水平。潮间带的自然生境特征对底栖生物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其次是底质、季节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27-30。首先,本研究中 C4 断面靠近红树林,而红树林生境通常有利于维持较高的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29,该区域的矿物质和营养物质可随着

33、涨退潮输入到邻近的潮间带,为潮间带生物所用。其次,生境破碎是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原因之一,若潮间带区域受人类活动影响较严重,其物种会更加单一31。C3 断面靠近村落,附近有村民在滩涂区养殖琴文蛤(Meretrix lyrata),且该区域附近多船舶停泊,同时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该区域滩涂表面有大量的死亡贝壳,生境受人类活动(如采挖贝类、踩踏、起、抛锚等)影响程度大,这很可能是该断面的物种丰富度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最后,底质类型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重要因素30,32。本研究中,仅 C1 断面底质大部分为淤泥,其余断面为泥沙底质。通常来C1WC1SC2WC2SC3WC3SC4WC4SC

34、5WC5S7580859095020406080100C1WC1SC2WC2SC3WC3SC4W C4SC5WC5S100200300400500600700平均分类差异指数Average taxonomic distinctness物种数 Number of species020406080100物种数 Number of species分类差异变异指数Variation in taxonomic distinctness图4 湛江湾潮间带5个断面夏季和冬季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的95%置信区间漏斗图注:图中前 2 个字母代表潮间带断面,如断面 C1、C

35、2;第 3 个字母代表采样季节,其中 S 为夏季,W 为冬季;后图同此。Fig.4 95%probability funnels for average taxonomic distinctness(+)and variation in taxonomic distinctness(+)infive intertidal sampling zones of macrozoobenthos in Zhanjiang Bay in summer and winterNote:The first two letters in the figure represent the intertidal z

36、one,such as Zone C1 and C2;the third letter represents the sampling seasons,andS represents summer while W represents winter.The same case in the following figures.第 2 期李北兴等:湛江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受干扰程度17讲,淤泥和黏土底质中有机质含量更丰富,成为绝大多数大型底栖生物的饵料来源,因此 C1 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也相对较高,但有机质含量过高形成污染后则会降低底栖动物的栖息密度32。底质类型含淤泥底质的 C

37、1 断面生物量最高,而栖息密度次于 C3 和 C5。C3 断面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均为最低的原因可能与该站点为泥沙底质,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最少,且个体小有关。3.2 大型底栖动物受干扰程度作为传统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的补充,分类学多冬季 Winter夏季 Summer200406080100110100W=0.148W=0.314W=0.213W=0.480W=0.058W=0.103W=0.195W=0.055W=0.495W=0.065累计优势度Cumulative dominance/%200406080100累计优势度Cumulative dominance/%C1C2C3C4C5C1C2C3

38、C4C5110100200406080100110100累计优势度Cumulative dominance/%200406080100累计优势度Cumulative dominance/%110100200406080100110100累计优势度Cumulative dominance/%200406080100累计优势度Cumulative dominance/%110100200406080100110100累计优势度Cumulative dominance/%200406080100累计优势度Cumulative dominance/%110100200406080100110100累计

39、优势度Cumulative dominance/%200406080100累计优势度Cumulative dominance/%种类排序 Species rank110100种类排序 Species rank生物量 Biomass栖息密度 Abundance图5 湛江湾潮间带夏、冬季5个断面的ABC曲线Fig.5 ABC curves of five intertidal sampling zones in Zhanjiang Bay in summer and winter18南 方 水 产 科 学第 19 卷样性指数在大型底栖动物研究中应用广泛 21-22,33-36。受干扰程度越高的群落

40、,其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越低 34。以往研究表明,受干扰程度较严重的群落其+升高21-22,35,分类学多样性指数的高低与栖息密度、物种间亲缘关系和均匀度等相关22。本研究中 C4 和 C5 的+均表现为夏季低于冬季,表明除 C4 和 C5 断面外,其余 3 个断面在夏季受干扰程度较高,这与以往研究相一致。冬季 C2 和 C5 断面大型底栖动物种间亲缘关系均匀度较差,且其+和+均落在95%置信区间外,表明 C2 和 C5 断面受干扰程度大于其他 3 个断面。这主要是由于 C2 断面优势种白脊管藤壶的栖息密度在冬季迅速减少(夏季 116个m2,冬季 28 个m2),而

41、C5 断面优势种珠带拟蟹守螺(Cerithidea cingulata)的栖息密度剧增(夏季 24 个m2,冬季 640 个m2)所导致。ABC 曲线可较好地揭示底栖动物群落受环境扰动的程度,在栖息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应用较多23,37。本研究的 ABC 曲线评估结果表明,冬、夏季 C3 的底栖动物群落受干扰程度较其他断面较为严重,其余各断面仅受轻微干扰或未受干扰。已有研究表明贝类底播区域附近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由于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程度较大,其稳定性通常较差且生物多样性也较低15。本研究中 C3 断面位于贝类养殖区域和船舶停泊区域附近,潮滩上人类采挖贝类、踩踏痕迹严重,且滩涂上残留着大量贝壳,受人

42、类活动直接影响最大。然而,这与分类学多样性指数评估结果却存在一定差异。究其原因,其一可能是 ABC 曲线和分类学多样性指数的评估结果等级划分存在差异,ABC 曲线评估等级为未受扰动、中等扰动和严重扰动12,23,而分类学多样性指数等级为未受扰动、受一定扰动21-22,致使二者评估等级无法完全匹配;其二可能是该两种评估方法原理不同,ABC 曲线侧重生物量与生物密度,而分类学多样性指数则侧重物种进化的亲缘关系。究竟哪一种方法更适宜评估湛江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扰动程度,还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中,大型底栖动物划分为 4 个亚群落。其中,靠近市区和村落的 C5 和 C3 聚成一支,位于海岛边缘的

43、C2 和 C4 为一支,而 C1 的夏、冬季各为一支。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会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种类组成和比例4,10。通常多毛类动物相较于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更具耐受性,它们能在污染程度较高的潮间带依然保持较高的栖息密度和丰富度24。C3 和 C5 断面环节动物的栖息密度均高于节肢动物,C5 断面优势种珠带拟蟹守螺为耐污种38,表明位于靠近市区与贝类增殖区的潮间带受污染更严重,而处于海岛边缘的 C1、C2和 C4 断面不受污染或仅受轻微污染。由于交通和资源的便利条件差异,人类活动强度在市区、养殖区要远大于海岛,反映了距离人类活动影响范围越近,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受扰动程度会越大。4 结论湛

44、江湾 5 个断面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较高,群落结构状况良好且分布较均匀。分类学多样性指数和 ABC 曲线评估结果表明,虽然湛江湾潮间带整体受到的扰动水平较低,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处于良好状态,但个别断面(C3 和 C5)受到的外源压力扰动已导致其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下降。底播贝类养殖和人类旅游等活动可能是影响湛江湾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此外,为深入研究湛江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结构特征及Stress:0.070(a)(b)20406080100相似性 Similarity/%C3SC3WC5SC5WC1SC4SC4WC2SC2WC1WC1SC1WC5SC5WC3WC3SC2SC2

45、WC4SC4W图6 湛江湾潮间带5个断面大型底栖动物群落Bray-Curtis聚类(a)和nMDS排序分析(b)Fig.6 Bray-Curtis clusters(a)and nMDS(b)of macrozoobenthos in five intertidal zones in Zhanjiang Bay第 2 期李北兴等:湛江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受干扰程度19其对外源扰动的响应,需进一步扩大采样的空间尺度并加强对外源压力因子的全面调查,采用多种评价指标对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进行综合评估分析,以更好地揭示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受扰动水平和程度,为海湾生态的保护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46、。参考文献:刘颖,李进京,陈晨,等.浙江象山港岛屿春、夏季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J.海洋与湖沼,2021,52(3):685-696.1李亚芳,杜飞雁,王亮根,等.底质类型对三亚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功能的影响 J.水产学报,2018,42(10):1559-1571.2DONG J Y,ZHAO L,YANG X,et al.Functional trait responses ofmacrobenthos to anthropogenic pressure in three temperate inter-tidal communitiesJ.Front Mar Sci,20

47、21,8:1-15.3CHATZINIKOLAOU E,MANDALAKIS M,DAMIANIDIS P,etal.Spatio-temporal benthic biodiversity patterns and pollutionpressure in three Mediterranean touristic portsJ.Sci Total En-viron,2018,624:648-660.4李宝泉,姜少玉,吕卷章,等.黄河三角洲潮间带及近岸浅海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组成及长周期变化 J.生物多样性,2020,28(12):1511-1522.5杨颖,陈思思,周红宏,等.长江口潮间带底栖

48、生物生态及变化趋势评价 J.生态学报,2022,42(4):1-13.6REHITHA T V,VINEETHA G,MADHU N V.Ecological habitatquality assessment of a tropical estuary using macrobenthic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biotic indicesJ.Environ Sci Pollut Res,2022,29(31):47629-47646.7陈梓林,李纯厚,肖雅元,等.江门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分布特征 J.南方水产科学,2020,16(4):1

49、8-27.8纪莹璐,王尽文,张亮,等.日照岚山港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季节变化 J.生态科学,2020,39(5):151-160.9MOSBAHI N,PEZY J P,NEIFAR L,et al.Ecological status assess-ment and non-indigenous species in industrial and fishing bays ofthe Gulf of Gabs(central Mediterranean Sea)J.Environ Sci Pol-lut Res,2021,28(46):65278-65299.10周伟男,孙省利,李荣

50、冠,等.湛江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 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3,33(1):1-8.11刘前,王学锋,吕少梁,等.湛江湾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1,41(2):103-110.12周凤霞,袁柳婷,陆旋,等.湛江湾表层沉积物不同形态磷的变化特征 J.海洋环境科学,2022,41(4):509-518.13唐秋霞,王友绍.雷州半岛红树林群落特征及其分布格局 J.生态科学,2021,40(5):23-32.14柯盛,申玉春,谢恩义,等.雷州半岛流沙湾潮间带底栖贝类多样性 J.生物多样性,2013,21(5):547-553.15崔宗梅,黄津伟,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