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2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领域代码:035101 JM ) 一、培养目标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是为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才兼备、高层次的复合型、实务型法律人才, 同时富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及人文关怀,能够投身于西部及新疆、兵团的地方法治建设。 具体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自觉遵守和维护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公民素质,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和法律职业伦理原则,恪守法律职业道德规范。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政治立场坚定,具有热爱新疆、扎根新疆的精神。 2.掌握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从事法律职业所要求思维、方法和技术能力,紧密结合兵团和新疆工作的需要,突出实用性,注重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能综合运用法律和其它相关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能力。 4.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语资料,提倡以辅修的方式学习一门少数民族语言。 二、培养对象 经过全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统一考试并经培养单位复试选拔录取的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力)的非法学专业的毕业生。 三、学习年限
3、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3年。在校最长学习时间不超过5年 四、课程设置与要求 (一)课程要求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教育实行学分制,其中课程总学分不少于54学分,其中必修课33学分,推荐选修课13学分,自选课8学分。实践必修环节15学分,学位论文5学分。 课程按法学一级学科为主设置,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推荐选修课和自选课)。 (二)课程设置 1、必修课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0学分 (2)专业学位硕士英语 3.0学分 (3)马克思
4、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人文社科类专业必选)1.0学分 (4)法理学 3.0学分 (5)宪法学 2.0学分 (6)中国法制史 2.0学分 (7)民法学 4.0学分 (8)刑法学 4.0学分 (9)刑事诉讼法 2.0学分 (
5、10)民事诉讼法 2.0学分 (11)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2.0学分 (12)经济法 2.0学分 (13)国际法 2.0学分 (14)法律职业伦理 2.0学分 2.推荐选修课(从中选够13学分) (1)外国法律史 2.0学分 (2)国际经济法
6、 2.0学分 (3)知识产权法 2.0学分 (4)环境资源法 2.0学分 (5)法律方法 2.0学分 (6)商法学 2.0学分 (7)法律英语 2.0学分 (8) 证据法实务 2.0学分
7、 (9)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2.0学分 (10) 国际私法 2.0学分 3.自选课(从中选够8学分) (1) 合同法实务 2学分 (2) 侵权法实务 2学分 (3) 刑事辩护 2学分 (4) 保险法实务 2学分 (5) 公司法实务
8、 2学分 (6) 犯罪学 2学分 (7) 国际贸易法律实务 2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培养环节 1.培养方式 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须注重培养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限,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1)教学方式在课程教学的基础之上,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着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务能力的培养。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活动,教学相长。突出案例教学,激励教师编写高水平的案例集作为教学研究成果。 (2)校内
9、外双导师制,采取集体培养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校内导师组成员应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并具有相关实务经验的正、副教授为主,校外导师原则上为法律实务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3)以实践教学为导向。以法律诊所为主要教学模式,培养法学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意识,特别是律师职业技能,以实现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的统一。 2、培养计划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后,应与导师一起商议,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入学2周内在网上提交“个人培养计划”,并将“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交所在学院,报研究生处备案。 3. 课程学习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根据培养计划修完所规定的课程并
10、取得学分。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需要和要求选修数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课程。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专业实践 考虑到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法律专业教育背景,也没有法律职业实务背景,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实务课程性质的必修环节。实践环节用学分进行计量考核,须修满15学分。 (1) 法律写作(2学分) (2) 法律检索(2学分) (2)模拟法庭、模拟仲裁、模拟调解(3学分); (3)法律谈判(2学分); (4)专业实习(法律实务部门实习6个月)(6学分)。 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的具体环节、要求及考核工作,参照《石河子大学全日
11、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环节的管理规定》及《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管理与实施细则》执行。 5.学术活动 针对法律硕士培养的特点,要求在读期间参加以下活动累计满5次:旁听法院庭审、参加校院级或以上的研究生论坛、参加各类学术年会、论文征文。 6.学位论文及答辩 学位论文选题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论文内容应着眼实际问题、面向法律实务。重在反映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与法律技能综合解决法律实务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能力。导师组应根据学生的选题方向,确定具体的导师负责其论文的指导工作。 法律硕士学位论文应以法律实务研究为主要内容,但不限于学术论文的成果形式,还可采用案例分析(针对同
12、一主题的三个以上相关案件进行研究分析)、研究报告、专项调查等。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要体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评阅标准应当统一。字数以3万字为宜。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必须由三名本专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必须有一位校外专家或学者;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一至两名实际部门或校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论文与答辩未尽事宜分别参照《石河子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评阅实施办法》和《石河子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细则》等相关规定执行。 7.学位申请 全日制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修满学分,完成规定培养环节,
13、达到《石河子大学关于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暂行规定》的要求,可申请硕士学位,具体事宜参照《石河子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细则》执行。 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人签字: 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人签章: 日期: 031501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学 分 学时分配 开课学期 授课 教师 总 学时 理 论 实 验 必 修课 公共课(6学分) M10230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0 36 36 1 梁金贵等 M405001
14、专业学位硕士英语 3.0 48 36 12 1 蔡志全等 M1240004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人文社科类专业必选) 1.0 18 18 2 聂爱文等 专业 或领域主干课(27学分) M40 1 法理学 3.0 48 48 1 曹缅等 M40 2 中国法制史 2.0 32 32 1 李德政等 M40 3 宪法学 2.0 32 32 1 胡永平等 M40 4 民法学 4.0 64 64 1 刘新红等 M40 5 刑法学 4.0 64 64 2 王胜华等 M40
15、 6 民事诉讼法 2.0 32 32 2 朱辉等 M40 7 刑事诉讼法 2.0 32 32 2 韩川等 M40 8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2.0 32 32 2 王庆友等 M40 9 经济法 2.0 32 32 3 李卫芳等 M40 0 国际法 2.0 32 32 3 孙安洛等 M40 7 法律职业伦理 2.0 32 32 1 教师、实务导师 选 修课 推荐 选修课(选够13学分) M40 1 外国法律史 2.0 32 32 1 龚占梅等 M40 2
16、知识产权法 2.0 32 32 2 吴玉萍等 M40 3 商法学 2.0 32 32 2 张一兵等 M40 4 国际经济法 2.0 32 32 3 王新艳等 M402022 环境资源法 2.0 32 32 3 李卫芳等 M40 5 法律方法 2.0 32 16 16 3 林丽等 M40 6 法律英语 2.0 32 32 4 曹缅等 M402029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2.0 32 32 4 袁琳君等 M40 2 证据法学 2.0 32 32 4
17、 韩川等 实践必修 环节(15学分) 学术活动 2 M40 8 法律写作 2 4 校内教师和实务导师 M40 9 模拟法庭、模拟仲裁、模拟调解 3 4 校内教师和实务导师 M40 0 法律谈判 2 4 实务导师 M402024 法律检索 2 4 导师组 M40 1 专业实习 6 5-6 实务部门 自选课(从中选够8学分) M402023 合同法实务 2.0 32 16 16 4 赵建洪等 M402031 国家贸易法律实务 2.0 32 16 16 4 孙安洛等 M402025 犯罪学 2.0 32 32 32 4 张瑜等 M402026 刑事辩护 2.0 32 16 16 4 教师与实务导师 M402027 侵权法实务 2.0 32 16 16 4 张一兵等 M402028 保险法实务 2.0 32 16 16 4 李青武等 M402030 公司法实务 2.0 32 16 16 4 王庆友等 填写要求:表格名称用仿宋三号,表格内用仿宋小四号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