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0 ,大小:77.03KB ,
资源ID:4719966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471996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改进初中古诗文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课题的中期报告.doc)为本站上传会员【天****】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改进初中古诗文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课题的中期报告.doc

1、关于改进初中古诗文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课题的中期报告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时代背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一座知识宝库,古诗文则是这座宝库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古诗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随着近年来传统文化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出现了一大批“国学热”现象,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语文好不仅关系到学科质量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做人的质量问题,这其中也包含了中国孩子对民族文化的同理心的问题。为此,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当今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入的都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古诗文佳作。但是由于社会的进

2、步、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时代的天然隔膜造成了初中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学习古诗文的障碍,突出表现在语言的隔膜和理解的隔膜上。如何突破这些难题,这就要求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及时研究和改进古诗文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2.理论背景。现行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以现代化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新版的课标在整体上对初中语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

3、要求,让我们认识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重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深刻影响,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教师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并通过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通过整理现有研究资料,笔者发现:虽然初中古诗文教学方法研究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之一,但是有关实践教学和成功教学经验的总结,研究论述不多,尤其缺乏的是具体操作的系统性和指导性。3.实践背景。初中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古典文化的精髓,传承

4、优秀文化,提高自身素养。根据课标的要求,大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都非常注重古诗文的教学。即使有部分老师探索出了独特的教授古诗文的方法,但没有体系化,或者没有得到推广。教师对古诗文的教学大多遵循固有的教学模式:“作者背景翻译主旨背默”。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又过于强调背诵和翻译,有意无意地淡化甚至弱化品析。学生囿于背诵、翻译的圈子里,不能充分享受古诗文带来的精神滋养,古诗文教学效率低,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新的课程标准对古诗文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课程目标总目标)“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8 0篇”。(课程目标阶段目标79 年级)“评价学生

5、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新课程中的古诗文阅读教学要求要突破知识型教学模式的框架,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阅读体验、养成习惯和培养能力、最终形成文化积累。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新课标对古诗词的教学做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读古诗词时不能再单纯依照以前固有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应该进行适当的改革与创新,真正走进古诗文的天地,使学生能感知到古诗文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意境美,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

6、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二)课题研究的意义。理论意义:该课题研究对改进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方法有积极意义,对教学实践具有推进作用。因为改进初中古诗文教学方法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提升学生古诗文解读和文言文鉴赏能力的教学行为,它体现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理应受到所有语文教师的重视,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为此去作理论探究与实践完善,从而寻求使它真正发挥效益的方法和策略。它能推动我们对教学活动的分析,并能同时推动教学研究方法的转型,使我们对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把握恰到好处,时机的选择正确无误,难度的确定适宜学生的原有知识积累,内容的选择能引发学生的求知需求,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和鉴

7、赏能力,进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遗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同时也给广大教师在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方面提供可作借鉴的操作方法和行为策略。实践意义:1.改进教师教授古诗文的教学方法,总结出相对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本课题的研究,在继承现有教学模式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凸显语文教师的素养,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感受到古诗文丰富的精神内涵,提升 其语文素养。3.提高古诗文的教学质量。改进古诗文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找到了契合点,势必会

8、推动古诗文学习的进程,提高古诗文的学习效率,最终会提高教学质量。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调查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古诗文和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实际情况,分析当前初中古诗文教学困境的成因。进而结合教学实际,提出改进古诗文教学方法的策略,提高教师教授古诗文的水平,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增强民族自豪感。(二)任务在充分了解教师教授古诗文和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基础上,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在初中古诗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的重点是了解初中古诗文教学

9、的现状,在现有的古诗文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在教学中进行实践研究。难点是寻求更得当、更合理、更有效的初中古诗文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研究,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三、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在对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进行论证后,全面搜集资料,梳理文献资料。主要查找和梳理以下两类文献资料:全面研究古诗文教法的文献资料和具体研究古诗文教法的文献资料。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查找能够结合具体学情的古诗文教学实践研究和对现有古诗文教法不足之处的相关论文著述资料。关注当今初中古诗文教学学科前沿的相关经验,特别是目前来自教学一线的研究经验。查阅并梳理出与本课题相

10、关的基础理论,并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分析,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改进古诗文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2调查研究法:运用调查研究法,以问卷、访谈、听课等形式对实验教师所采用的古诗文的教学方法;对实验班级的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调查,从而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促进课题研究的进一步发展。3行动研究法:在实际教学中,以课堂教学为平台,大胆尝试,勇于实践。捕捉教学亮点,积累案例,勤于反思,善于发现,及时调整。在研究中采用观察、发现、分析获取自然真实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和资料,通过对古诗文教学效果的检测,不断修改和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寻求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二)

11、研究步骤。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4年7月2015年7月)明确研究方向,在课题研究的思想指导下,和具体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开始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具体而言:一是运用文献研究法,在对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进行论证后,全面搜集资料,梳理文献资料。主要查找和梳理一下两类文献资料:全面研究古诗文教法的文献资料和具体研究古诗文教法的文献资料。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查找能够结合具体学情的古诗文教学实践研究和对现有古诗文教法不足之处的相关论文著述资料。二是运用调查研究法,确定试验的年级和班级,确立实验的相关年级和班级的目标要求,制定问卷调查:包括针对教师古诗文教学方法的问卷调查和针对学生学习古诗文情况的问卷

12、调查。 第二阶段 : 课题实施阶段:(2015年7月-2016年7月)认真做好课题研究的具体工作,围绕课题研究内容,对问卷进行剖析和研究,提出下阶段的实验方案。实施中主要运用行动研究和观察研究的方法。在教授选定的古诗文之前,制定具体的观察提纲,按照计划进行观察。相关的课堂教学实验,以录像课,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方式呈现;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研究阶段性成果,撰写研究论文,形成文字性材料;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调整课题研究思路,并做好课题的中期检测工作。第三阶段 : 课题总结阶段:(2016年7月-2017年7月)整理课题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总结实践经验,深入分析研究,撰写课题

13、研究结题报告。初步形成“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的新课程语文教学策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古诗文教育教学活动,营造浓厚的古诗文学习氛围。以新课标理念为标准,促使实验教师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丰富知识储备,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逐步具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四、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课题改进初中古诗文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自2014年9月17日立项以来,在区、市教研室及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课题组教师以课题研究为中心,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推进,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一) 专家指导,明确研究方向和任务。 1. 聘请专家指导课题的研究工作。2014年11月13日下午

14、,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开题会在银川九中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召开。开题报告会上,李泽琪、马学梅、芦苇等专家亲临现场,对课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指导。通过这次活动,课题组教师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信心大增,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行动,投入到了课题研究的具体工作当中。同时也认识到了课题的不足之处,再次对开题报告进行了修改,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方向。2.2014年12月9日下午,课题组负责人吴玉玲老师主持课题组教师会议,下发银川九中阅海分校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办法,并带领大家一起探讨,形成共识,并具体明确了课题组教师的目标和任务。根据课题不同阶段的任务给给课题组成员的做了具体分工,课题组的工作人

15、人有责。(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要想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首先要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思想认识,使他们能够从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做课题研究,这是做好课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为此,课题组专门召开了一次动员会和两次研讨会,旨在使课题组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改进初中古诗文教学方法的深远意义,同时也明确了自己肩上的重任,从内心接受了课题研究,认同了课题研究。为了更有效,更深入地进行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课题组倡导课题组成员利用平时或节假日的时间,广泛搜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阅读与课题有关或利于课题研究的专著、杂志、网络资料等。在这一倡导下,课题组成员有多

16、次到宁夏图书馆、宁夏大学图书馆搜集国家期刊资料,掌握这一课题研究的最前沿的信息;有网购了大量的与语文教学相关的书籍,如陶行知教育论著集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探索等,不断充实自己,提升教学水平;有积极借阅学校阅览室的语文教学杂志,尤其关注古诗文教学的文章,给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提供了充足的养料;有攻读宁夏大学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也选定了古诗文教学的方向等等。课题组的教师听从课题组的安排,专注于课题研究,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课题研究的风采,促进了个人发展,活跃了教研气氛,为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定了明确的方向,更利于课题的研究。(三)、加强课题研究,提升语文成绩。自课题研究开始以来,语文组的各

17、项教研活动几乎都与课题挂靠,尤其是涉及到讲课,一定都选古诗文。2014年2015年结合银川九中第二届课堂质量工程,课题组成员展示文言文教学的优质课;2015年2016年结合银川九中第三届课堂质量工程,课题组成员展示古诗词教学的优质课。通过课堂大赛,古诗文的教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呈现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收效显著。2015年9月20日22日在银川举办的“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论坛暨银川市名师工作室发展展示现场会”。课题组主持人吴玉玲的徒弟蔡雨慧老师代表银川九中参加现场会的展示课,讲授的也是文言文人琴俱亡,获得了专家和与会教师的好评。2015年12月语文课题组的成员积极参加银川市教科所举办的第

18、二十届优秀论文评比活动,并且所有的论文都是与古诗文教学相关的。吴玉玲的初中古诗文教学方法初探,李之的初中古诗文教学方法探究,张雪飞的有声胜无声,诗经换新颜浅谈朗诵在初中古诗词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刘晓静的淡妆浓抹总相宜,李秀娟的立足学情,明确目标关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思考,李媛君的 中学古诗教学方法应对策略 ,杨学庆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让审美教育点亮古诗词教学王娜的从落寞走向旷达品读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论文评比活动的参与,将课题组教师古诗文教学的实践经验上升到了理论层面,并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大大地推进了课题研究。经过两年的课题研究,加之全体语文教研组的努力,2015年银

19、川九中阅海分校的语文均分跃居银川市第一,超市均分8.3分。教研组长李之老师代表阅海中学给市直属中学的老师做经验交流。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与九年级语文教师重视古诗文的教学是密不可分的。九年级的教师均是课题组成员,在总复习的时候,结合宁夏考试说明的要求,备课组统一思想,在做好全面复习的基础上,一定加强古诗文的复习。因为古诗文在中考中有两大块,一是古诗文的默写,二是文言文的字词、翻译、理解及诗歌的赏析。而且考查的全部是课本上的知识,讲求教法、稳扎稳打,卓有成效。(四)、完成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为确保问卷的有效性,课题组成员反复斟酌,先后进行了四次修改,完成了教师调查问卷和学生问卷。并在规定的实践内

20、下发、回收、统计、分析问卷。(五)、做好档案管理工作。1.做好研究活动的过程记录。及时记录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经验教训、方法效果、典型个案,作好有关研究会议的记录,收集好调查测试量表、过程评价的各类数据和材料,写出研究过程的大事记。2.收集、整理、保存在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图片资料、声像资料、电子软件和研究小结、阶段总结、经验总结、研究论文等。五、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组以备课组、教研组为核心,在古诗文教学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勇于改进创新。通过调查问卷的分析,了解了古诗文教学的现状,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在教学实践中反复实践,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一)、重吟咏诵读吟咏诵读是

21、古诗文教学永恒不变的旋律,是点燃古诗文情思的火花,是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传递,焕发其奇异的生命光彩。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要重视朗读背诵。朗诵古诗文,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让学生在吟咏诵读中感悟诗意、陶冶情操。传统的古诗文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视诵读的。我们现在要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将诵读的能量发挥到最佳。在每一篇古诗文的教学中,都充分展现诵读的魅力。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让“读”成为古诗文教学的魂。首先,应做好范读。教者自己应将诗读熟读透,深入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范读时,应饱含感情、把握节奏,做到抑扬顿挫,给人听觉上以美的享受:或深情柔婉,或慷慨激昂,或缓慢低沉,听者的心也会随

22、之而起伏不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老师的影响下,学生耳濡目染,定会模仿老师的行为,喜欢上诵读古诗文。其次是做好诵读指导。教师可从以下三几个方面来指导学生读好古诗文:(1)诵读要投入、心无旁骛,眼中只有诗文便能读好。(2)诵读要把握诗的节奏、停顿。在做好范读的基础上,教师应教会学生一些关于诗的节奏、音律方面的知识。(3)要融入感情。有感情地诵读才能体会诗的韵味,才能深切地体会诗人的内心情感,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真正做到与作者“心有戚戚焉”。以教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例,先借助多媒体出示重点字词,让学生读出来,达到正音正字的目的;接着让学生边读边划出诗歌的朗读节奏,明确节奏为“二/二/三”拍;再

23、指名学生谈本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怎样把握,师生共同确定开头应是惊奇兴奋,中间舒缓低沉,结尾表现惆怅难舍之情。然后给学生时间,按照以上要求自由高声朗诵,自己朗诵完后,在小组内朗诵,相互听评交流,最后每组推荐优秀者展示,这样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主动诵读、不断提升每一位同学的朗诵水平。随着对诗歌内容理解的深入,吟咏诵读也不断升腾,凸现在具体字句上。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忽如”二字要重读、快读,极言变化之快,来势之迅。因为这里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惊喜与好奇。“一夜春风来”读得相对舒缓些,“千树万树梨花开”顺势而上,读出昂扬欣喜之情。“诗人

24、是南方人,想必见到梨花盛开的景象,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由眼前景象产生联想,以梨花喻雪,新颖独特,落笔传神,让冬天泛出春意,情调乐观昂扬。这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咏雪佳句,用“春风”使梨花盛开来喻“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奇。“千树万树梨花开”又渲染出了极富浪漫色彩的的壮美情境,读之眼前立刻浮现一幅春风送暖,梨花盛开的美景。 又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以低沉迂回之气读出山势回转,挡住视线,望不见远去的朋友的难舍之情,茫茫雪地上空留下马蹄的足迹,空旷、苍茫、辽远、孤寂惆怅之情尽在吟咏之间了。通过吟咏诵读将诗人的思念延伸到远方,读有尽而意无穷,令人遐想,耐人寻味。一

25、首诗只有读出来,其生命才算完成,朗诵者要像演奏家一样,把诗歌潜在的生命激发出来。 古文的诵读,更要注重情感的揣摩。如人琴俱亡的朗读从开头的“何以都不闻消息”、“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一直压、压、压,铺垫蓄势,“子敬子敬,人情俱亡”,高亢激昂,悲情溢出。从压抑到释放、从低沉到激昂,悲情达到高潮。 诵读是开启文言语感大门的金钥匙,开启了这扇大门,引领学生进入古诗文的广阔天地。此时,学生会对古诗文充满好奇、产生兴趣,虽未深入,但已受文言之熏陶感染。我国著名的学者梁实秋先生说:“古诗文不仅供阅读,还要发出声音来吟,而且要拉长声音来咏,这样才能陶冶性情。”让我们把吟咏诵读渗透在古诗文教

26、学的血液中吧!(二)、重文言知识课程标准对古诗文阅读的要求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课程目标总目标)“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8 0篇”。(课程目标阶段目标79 年级)“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一篇文言文的学习要落实到字词句的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以此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翻译课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时,紧扣大纲的要求,变“翻译成什么”为“怎么来翻译”,教会学生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的方法,正所谓“授之

27、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进入初中,要求学生准备一本古汉语常用字词典。学习古诗文的时候,学生带词典进课堂。上课时先指导学生熟读课文,明确大意。对课文内容做进一步准确翻译的时候,先让学生利用课下注解来翻译课文。因为课下注解一般都是重点字词句的翻译。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还有疑难,就需要借助工具书来查阅。在课堂上,我一般采用学生独立查阅和四人一小组合作查阅相结合的方式,然后指名学生翻译课文。若还有翻译不通的,生生、师生间相互答疑解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重点实词、虚词、句式等板书出来,以示强调。这种做法,有时可能会花费很多时间,但和传统的老师带着学生逐字逐句的翻译相比,收效显著。不仅如此,更为胜者,学生

28、掌握了学习古诗文的方法,具备了学习古诗文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活板中出现的“为”字为例,让学生借助古汉语常用字词典查阅“为”字的意思,了解到“为”可以解释为:做;作为,当作;认为;如果,假如;给,替;因为;被;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或感叹等等。然后让学生找出文中的“为”字有哪些解释,学生找出了本篇文章中“为”字的七种解释,我将其写在黑板上: 一词多义:唐人尚未盛为之 做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是又为活板 发明为 每字为一印 刻满铁范为一板 成为未为简易 算是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被紧接着,下一篇文章核舟记中又出现了“为”字,即使语境有所变化,学生也能及时变通,正确理解“为”字的含义。“

29、教是为了不教”,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学生,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独立完成翻译,效果显著。学生掌握了翻译古诗文的方法,受益无穷。平时教学中鉴于课时紧、教师不愿放手等主客观因素,教师往往都是自己讲给学生、或者带着学生翻译,而不愿把培养翻译的能力坚持下去。如果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坚持培养学生自己翻译课文的能力,那将是对学生、乃至对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让我们坚守并坚持吧!(三)、文言并重古诗文教学中,有的教师偏文轻言,有的教师过分重言轻文,都有失偏颇。使得学生充满好奇之心推开了文言大门,兴致勃勃地切近古人,欲感受其情怀、领悟其思想而不得的遗憾。真正的教学一定要文言并重,夯实“言”,才

30、能领略到“文”的意味无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根据课标的要求,在古诗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做调整,不断尝试改进和完善初中古诗文的教学方法,以期利于初中古诗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促进学生的长足发展。对古诗文内涵的把握一定要走进文本、品析文字、领略其中的韵味。带领学生走进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让学生找出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都是怎样解决的?学生得知作者在求学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无书、无师、为师严厉、求学路途艰难、学习生活艰苦。这些困难是今天的孩子无法想象的,而作者不但面临诸多困难,

31、而且都一一克服了,最终学有所获。这靠的是什么?完全凭借的是勤奋好学、坚持不懈,他用精神的富足,战胜了生活上的贫困。这一问题的探讨,激发了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在岳阳楼记的教学中,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请你找出文中体现作者思想的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学生找,相互交流,然后请同学展示,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以出了以下三种思想:一是宠辱不惊之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偕忘”等,道出了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之情。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二是忧国爱民之思。“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他们为民生疾苦忧虑,在朝廷做官就为老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又为国君担

32、忧。这一切不受个人进退得失的影响,忧国爱民之心令人敬仰!三是兼济天下之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慨,道出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先忧后乐,胸怀天下,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高贵品质。通过讨论分析,学生汲取古诗文的精髓,内化为自己成长的养料,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思想成熟、人格完善。教陋室铭,感受刘禹锡不畏权贵、高洁傲岸、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教晏子使楚,领略晏子机智勇敢、能言善变、不辱使命的外交家的风采;教出师表,懂得诸葛亮尽忠效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胆衷心。望岳中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临绝顶的决心、积极进取的豪情;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33、超凡脱俗、飘逸洒脱的形象近在眼前;过零丁洋中文天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之情撼天动地。陶渊明的恬淡自适,苏轼的乐观豁达,李煜的哀婉凄绝,陆游的雄奇奔放、沉郁悲壮,辛弃疾的热情洋溢,慷慨豪迈等,无不激发我们的高尚情操、砥砺我们的意志品质、铸就完善我们的人格。试想如果没有对古诗文深入的分析与品味,哪能受到情感的陶冶、精神的滋养、灵魂的洗礼? 当教师引领学生打开文言大门,进入其中,和古人对话、与前人交流,思想碰撞、精神对接,便得了古诗文教学的高境界。(四)、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可以利用计算机传递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和影视信息,声形并茂,对教学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利用好多媒体辅

34、助教学,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多媒体利用声音营造美。“先声夺人”在文学作品中常有呈现。而多媒体可以音画同步,声形并茂地传递信息,这就可以打破传统诗歌教学中仅靠教师一张嘴唱“独角戏”的模式,给课堂带来灵气与活力。如学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时,可以播放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那空灵的歌声澄澈透明,营造了清新凄美的氛围,令人回味无穷,定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让他们身临其境。而后可以播放名家朗诵磁带,那富有感情的诵读定能深深地感动学生,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之后教师便带领学生诵读赏析,相信定能收到出奇的效果。多媒体充分展示画面美。诗人用语言绘形绘色,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融诗情画意于一

35、体。传统的诗歌教学,只能通过教师语言描绘和学生的想象来感受画面美,这就受到限制显得模糊,而借助多媒体,可以使想象成为现实,能真实形象地再现诗中情境,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学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时,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想象画面之后及时呈现诗中画面:竹林外的桃树上,开出一朵两朵的花,是那样的娇艳美丽,江边有几只鸭子在戏水,使宁静的画面充满生机;岸边的蒌蒿长得密密茂茂,芦芽刚刚冒出尖儿,江中河豚快要上市的图画一幅幅清晰地再现。看着图画,让学生回想相应的诗句,不知不觉便能理解背诵出来了,而画面之美又会给学生留下无穷的回味。先呈现画面有时更容易使学生进入诗境。如学十五夜望月,当屏幕出现庭院中地上落洒洁白的霜

36、花,树上栖息着一只只乌鸦的画面时,教师就可激发学生从诗中找相应的句子,“中庭地白树栖鸦”。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容易被调动起来,接下来的画面:清冷的露珠悄然落在桂花树上,有人抬头望月无限思念的孤独情态。学生很容易找出与这三幅画面相关的内容,“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样先通过画面美从视觉上予以刺激,然后结合课文找句子,学生的理解力就大大增强了。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用在所需之处,恰到好处地促进了古诗文的教学,切忌多用乱用。一定要经过精心准备、巧妙设计,方能为古诗文教学锦上添花。(五)学科间的渗透融合对古诗文的教学,不能将眼光仅局限在语文这一门学科上,更应注重学科之间的密切

37、联系,学科间的互相渗透和融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古诗文教学也应该如此,不能总是囿于传统,而应不断创新,让课堂拥有灵动的生气和活力。教师可以地将自己解放出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如课堂上常见的作者生平、创作背景有关的内容介绍可以放手让学生课前收集,课上交流;或者组织以诗人为题材为线索的专题性学习活动。如以“走近苏轼”为话题。初中学习苏轼的诗词惠崇浣溪沙水调歌头散文记承天寺夜游,有关的文学现象是“唐宋八大家”“苏门四学士”,“婉约豪放词派”等。在学生收集完资料后,教师做了一个关于苏轼的专题讲座。将学生心中枯燥的文学常识与作家知识融入到一个有血有肉、潇洒达观

38、的生动形象中,让学生了解到苏东坡是千百年来少有的天才,一个历经排挤、流放的苦难却依然乐观超脱的“奇人”。这样由诗人的生活经历深入的了解诗人,再由作品真切地触摸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多地展示苏轼的相关资料,能激发他们对作品的兴趣,更能加深他们对苏轼诗词的理解。这便是“知人论世”,在诗歌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因而在赏析诗歌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地理、历史、美学等知识读懂诗意,结合音乐配合吟诵,通过绘画表达理解,通过表演故事再现诗中情境。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教学,可以通过欣赏地图来了解巴山、蜀水的地理位置,从而理解“巴山蜀水凄凉地”的

39、内涵。可以结合文学常识了解诗人被贬的苦痛,了解诗人在逆境中不甘沉沦、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可以借助吟诵、绘画、表演等来理解诗意,这样会让上课的形式不拘一格,新颖别致,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六)开展古诗文学习竞赛初中生表现欲强,需要别人对他们的能力予以肯定赞扬,因而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诗歌教学恰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易激发他们学习竞争的热情。因为古诗文一般篇幅都较短小,而且琅琅上口易于背诵,因而可以根据古诗文的特点组织如下比赛:1.古诗文知识竞赛通过组织古诗文朗诵或古诗文知识竞赛,有助于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诗词掌握的程度,可以由教师提出诗词的题目、作者,学生分组推荐代表背

40、整首诗;也可以由教师尽可能生动的描述诗词的内容,或告诉学生诗词所包含的意思,或报出题目、作者,让学生用抢答的形式说出诗词名句;还可以将古诗文改成现代诗歌并朗诵,然后由学生评出优劣等次,活动形式多样,不一而足。2.古诗文书法比赛书法是中国悠久文化的见证,优秀的书法作品传承着历史,是文明的缩影。书法是传承古诗文最好的一个载体。学校里可以组织书法比赛,内容可写自己熟悉的古诗文,如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当那一幅幅潇洒灵秀、清新俊逸的字迹呈现于我们面前时,有种悠久的历史感扑面而来。相信在书写美的作品的时候,学生也会受到古文化的熏染。3.古诗文写作竞赛有的古诗文在讲授以后,教师可以尝试

41、让学生用古诗文写作,在模仿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如教完浣溪沙之后,鼓励学生从形式上模仿,内容上自由发挥。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开始并不追求立意多高,写得好的予以展示。但由于诗词都有严格的规范要求,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底蕴,所以能够完成诗词创作的并不多,教者还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根据诗或词的背景内容创作一个小故事,要形象生动。每人都写,写好交流,老师及时点评。另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用文言文来写日记,引导学生将古诗文阅读与中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使古诗文走进日常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这些易为学生所接受的方式能丰富他们的想象,点燃他们的创作热情。以多样的形式,使学生更切近古诗文。(

42、七)变单一为多元针对教学目标偏重知识化的问题,我校语文教师在实际教授时将文学常识的讲授相应弱化,他们对诗歌的写作年代、写作背景及作者的相关情况介绍不再像以往一样事无巨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避免了对于诗歌理解重视内容轻视感悟的弊端。语文教师不再独占古诗文的翻译,一味地讲解,让学生被动的接受。而是放手让学生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自己翻译,然后进行点拨指导。教师将诗歌的韵味与意境,诗歌的审美功能这些精华的部分更好地传达给学生。学生也多了品味、诵读、思考、感悟的空间。这样的教法提高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对诗歌的学习变成了主动的接受。针对教学方式偏重工具化的问题,我校教师认真研究中考试题

43、中涉及古诗文部分,对鉴赏诗歌等需要理解性的灵活运用性的题目仔细研究。适时调整古诗文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机制,花更多时间来赏析品味诗歌。使学生产生了学习古诗文的热情。有了人文性的支撑,就避免了古诗文教学的工具性现象,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课程标准中的古诗文阅读教学要求要突破知识型教学模式的框架,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阅读体验、养成习惯和培养能力、最终形成文化积累。要做到这些,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陈玉琨教授说创新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走一步、再走一步。语文教师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革与创新,追求古诗文教学的更高境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六、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一)存在的问题。1.如何检测古诗文方法改进后的教学效果。2.如何将改进的古诗文教学方法上升到理论层面。(二)今后的设想。 1.结合学校的课堂质量工程,继续进行古诗文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 2.行之有效的初中古诗文教学方法的呈现。3.运用改进后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进行实践研究,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4.由实践研究上升到理论研究,理论研究再指导教学实践。 20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