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人类生产活动的空间差异人类生产活动的空间差异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空间差异(空间差异(空间差异(空间差异(spatial diversityspatial diversity )人类生产活动的空间差异人类生产活动的空间差异人类生产活动的空间差异人类生产活动的空间差异(human productive activity human productive activity spatial diversityspatial diversity)地域格局(地域格局(地域格局(地域格局(territorial structu
2、reterritorial structure)国际经济政治国际经济政治国际经济政治国际经济政治(international economic&politicsinternational economic&politics)人类生产活动(人类生产活动(人类生产活动(人类生产活动(human productive activityhuman productive activity)2内容结构内容结构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人类文化活动的地域格局人类文化活动的地域格局人类文化活动的地域格局人类文化活动的地域格局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人口发展的地域格局与城市化人口发展的地域格局与城市化人口发展
3、的地域格局与城市化人口发展的地域格局与城市化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人类生产活动的纬向空间差异人类生产活动的纬向空间差异人类生产活动的纬向空间差异人类生产活动的纬向空间差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人类生产活动的人类生产活动的人类生产活动的人类生产活动的空间差异空间差异空间差异空间差异人地相互作用人地相互作用人地相互作用人地相互作用基础基础基础基础表现表现表现表现 本质本质本质本质 3第一节第一节 人类文化活动的地域格局人类文化活动的地域格局人类区别于动物在于人类文明人类区
4、别于动物在于人类文明人类区别于动物在于人类文明人类区别于动物在于人类文明文明包括物质和精神文明文明包括物质和精神文明文明包括物质和精神文明文明包括物质和精神文明经济成果属于物质文明经济成果属于物质文明经济成果属于物质文明经济成果属于物质文明对于经济发展目的和方式认识对于经济发展目的和方式认识对于经济发展目的和方式认识对于经济发展目的和方式认识对于财富管理和分配认识对于财富管理和分配认识对于财富管理和分配认识对于财富管理和分配认识存在巨大差异存在巨大差异存在巨大差异存在巨大差异这是人类精神文明差异这是人类精神文明差异这是人类精神文明差异这是人类精神文明差异4一、种族一、种族(一)(一)种族划分及
5、其自然特征种族划分及其自然特征 1.1.种族划分种族划分种族划分种族划分 (1)(1)(1)(1)从从从从生生生生物物物物学学学学观观观观点点点点把把把把种种种种族族族族划划划划分分分分为为为为:黄黄黄黄、黑黑黑黑和和和和白白白白三三三三种种种种人人人人(2)(2)(2)(2)也也也也有有有有把把把把生生生生活活活活在在在在太太太太平平平平洋洋洋洋美美美美拉拉拉拉尼尼尼尼西西西西亚亚亚亚、密密密密克克克克罗罗罗罗尼尼尼尼西西西西亚亚亚亚和和和和波波波波利利利利尼尼尼尼西西西西亚亚亚亚群群群群岛岛岛岛上上上上以以以以及及及及澳澳澳澳大大大大利利利利亚亚亚亚原原原原住住住住居居居居民民民民等等等等
6、人人人人划划划划分分分分为为为为第第第第四种族四种族四种族四种族棕种人棕种人棕种人棕种人 51.1.种族划分种族划分种族划分种族划分 种族划分反映的是人口在自然特征上的相互差异种族划分反映的是人口在自然特征上的相互差异种族划分反映的是人口在自然特征上的相互差异种族划分反映的是人口在自然特征上的相互差异 种族自然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人的肤色、毛发、身高、头颅形种族自然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人的肤色、毛发、身高、头颅形种族自然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人的肤色、毛发、身高、头颅形种族自然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人的肤色、毛发、身高、头颅形状、五官(鼻形、眼睛)和血型以及指纹等方面状、五官(鼻形、眼睛)和血型以及指纹等
7、方面状、五官(鼻形、眼睛)和血型以及指纹等方面状、五官(鼻形、眼睛)和血型以及指纹等方面 皮肤颜色由于最容易辨认,所以成为人种辨认根据。从肤色上我们很容易区分出黄种、黑种和白种人 不同人种的不同肤色确实与不同不同人种的不同肤色确实与不同不同人种的不同肤色确实与不同不同人种的不同肤色确实与不同种族原始的生存环境有关种族原始的生存环境有关种族原始的生存环境有关种族原始的生存环境有关如:人类皮肤中色素量的多少和太阳如:人类皮肤中色素量的多少和太阳如:人类皮肤中色素量的多少和太阳如:人类皮肤中色素量的多少和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有关紫外线辐射强度有关紫外线辐射强度有关紫外线辐射强度有关6黑色人种主要特征黑
8、色人种主要特征 (1 1 1 1)黑种人的肤色是黑的,并且,是最细腻的)黑种人的肤色是黑的,并且,是最细腻的)黑种人的肤色是黑的,并且,是最细腻的)黑种人的肤色是黑的,并且,是最细腻的(2 2 2 2)毛发呈黑色且明显卷曲、头颅圆滚、身材适中、)毛发呈黑色且明显卷曲、头颅圆滚、身材适中、)毛发呈黑色且明显卷曲、头颅圆滚、身材适中、)毛发呈黑色且明显卷曲、头颅圆滚、身材适中、手臂较长、瞳孔呈黑色、鼻翼较宽、嘴唇宽厚等手臂较长、瞳孔呈黑色、鼻翼较宽、嘴唇宽厚等手臂较长、瞳孔呈黑色、鼻翼较宽、嘴唇宽厚等手臂较长、瞳孔呈黑色、鼻翼较宽、嘴唇宽厚等(3 3 3 3)黑种人肢体的灵活性和肌肉的爆发力是其他
9、人种)黑种人肢体的灵活性和肌肉的爆发力是其他人种)黑种人肢体的灵活性和肌肉的爆发力是其他人种)黑种人肢体的灵活性和肌肉的爆发力是其他人种所无法比拟的,黑人的舞蹈、体育运动的成就都与他们所无法比拟的,黑人的舞蹈、体育运动的成就都与他们所无法比拟的,黑人的舞蹈、体育运动的成就都与他们所无法比拟的,黑人的舞蹈、体育运动的成就都与他们的自然特征有关的自然特征有关的自然特征有关的自然特征有关 白色人种主要特征:白色人种主要特征:(1 1 1 1)白白白白种种种种人人人人的的的的肤肤肤肤色色色色一一一一般般般般是是是是白白白白色色色色的的的的。他他他他们们们们的的的的毛毛毛毛发发发发可可可可有有有有多多多
10、多种种种种颜颜颜颜色色色色,从从从从白白白白、到到到到黄黄黄黄、棕棕棕棕、黑黑黑黑和和和和红红红红等等等等。第第第第三三三三期期期期毛毛毛毛发发发发相相相相当当当当发发发发育育育育,但但但但是是是是皮皮皮皮肤肤肤肤的表面比较粗糙。的表面比较粗糙。的表面比较粗糙。的表面比较粗糙。(2 2 2 2)瞳瞳瞳瞳孔孔孔孔有有有有黑黑黑黑、黄黄黄黄、蓝蓝蓝蓝和和和和棕棕棕棕等等等等的的的的区区区区别别别别。眼眼眼眼睑睑睑睑普普普普遍遍遍遍的的的的为为为为双双双双层层层层,眼窝深。眼窝深。眼窝深。眼窝深。(3 3 3 3)长长长长头头头头,长长长长鼻鼻鼻鼻且且且且鼻鼻鼻鼻梁梁梁梁高高高高挺挺挺挺,身身身身材
11、材材材一一一一般般般般高高高高大大大大。白白白白种种种种人人人人以以以以欧欧欧欧洲洲洲洲人人人人最最最最为为为为典典典典型型型型。印印印印度度度度等等等等南南南南亚亚亚亚地地地地区区区区和和和和西西西西亚亚亚亚的的的的阿阿阿阿拉拉拉拉伯伯伯伯人人人人在在在在其其其其自自自自然然然然属属属属性性性性上都是白种人,尽管南亚人有着黑色的皮肤。上都是白种人,尽管南亚人有着黑色的皮肤。上都是白种人,尽管南亚人有着黑色的皮肤。上都是白种人,尽管南亚人有着黑色的皮肤。7黄色人种主要特征:黄色人种主要特征:黄色人种主要特征:黄色人种主要特征:棕色人种主要特征:棕色人种主要特征:棕色人种主要特征:棕色人种主要特
12、征:所谓棕种人在自然特征上界于白种人和黑种人之间,皮肤黑红,毛发卷曲、身材较高大,但在毛发和五官特征方面更近于黑种人。主要指大洋洲的原住居民。(1 1)黄黄黄黄种种种种人人人人肤肤肤肤色色色色发发发发黄黄黄黄,毛毛毛毛发发发发黑黑黑黑色色色色,第第第第三三三三期期期期毛毛毛毛发发发发(成成成成年年年年以以以以后后后后)不不不不发发发发达达达达,圆圆圆圆头头头头,黑黑黑黑色色色色瞳瞳瞳瞳孔孔孔孔,眼眼眼眼睑睑睑睑普普普普遍遍遍遍为为为为单单单单层层层层(单单单单眼皮),眼窝浅,身材适中。眼皮),眼窝浅,身材适中。眼皮),眼窝浅,身材适中。眼皮),眼窝浅,身材适中。(2 2)黄种人以蒙古人最为典型
13、。)黄种人以蒙古人最为典型。)黄种人以蒙古人最为典型。)黄种人以蒙古人最为典型。8 黑黑黑黑种种种种人人人人的的的的聚聚聚聚集集集集地地地地和和和和发发发发源源源源地地地地在在在在非非非非洲洲洲洲大大大大陆陆陆陆上上上上。主主主主要要要要指指指指撒撒撒撒哈哈哈哈拉拉拉拉沙沙沙沙漠漠漠漠以以以以南南南南的的的的洲洲洲洲。显然,热带非洲的自然条件与黑种人肤色特征的形成是有关系的。显然,热带非洲的自然条件与黑种人肤色特征的形成是有关系的。显然,热带非洲的自然条件与黑种人肤色特征的形成是有关系的。显然,热带非洲的自然条件与黑种人肤色特征的形成是有关系的。黄种人黄种人黄种人黄种人的分布集中在亚洲的东部和
14、东南部。在这些地区黄种人的数量是的分布集中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在这些地区黄种人的数量是的分布集中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在这些地区黄种人的数量是的分布集中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在这些地区黄种人的数量是最多的,分布的密度也是最大的。最多的,分布的密度也是最大的。最多的,分布的密度也是最大的。最多的,分布的密度也是最大的。白种人白种人白种人白种人的分布在几个人种中是最广泛的。欧洲和美洲是白种人的集中分的分布在几个人种中是最广泛的。欧洲和美洲是白种人的集中分的分布在几个人种中是最广泛的。欧洲和美洲是白种人的集中分的分布在几个人种中是最广泛的。欧洲和美洲是白种人的集中分布地区,但欧洲是他们的源地。白种
15、人的迁移是历史上布地区,但欧洲是他们的源地。白种人的迁移是历史上布地区,但欧洲是他们的源地。白种人的迁移是历史上布地区,但欧洲是他们的源地。白种人的迁移是历史上“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近、近、近、近代殖民主义扩张和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但是分布在亚洲(西亚和南亚)的代殖民主义扩张和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但是分布在亚洲(西亚和南亚)的代殖民主义扩张和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但是分布在亚洲(西亚和南亚)的代殖民主义扩张和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但是分布在亚洲(西亚和南亚)的白种人可能是古代伯伯尔人或亚述、闪米特人的后代。白种人可能是古代伯伯尔人或亚述、闪米特人的后代。白种人可能是古代伯伯
16、尔人或亚述、闪米特人的后代。白种人可能是古代伯伯尔人或亚述、闪米特人的后代。2.种族的分布与迁移种族的分布与迁移 种族的分布种族的分布种族的分布种族的分布 亚、非、欧三大洲分别是黄、黑、白种人的集聚地,而美洲和大洋州的居亚、非、欧三大洲分别是黄、黑、白种人的集聚地,而美洲和大洋州的居民是这三大种族自其源地扩散的结果。民是这三大种族自其源地扩散的结果。(见下图)9图5.1.1 世界人种的分布10 关于人种分布格局的起源有着不同的说法。比较传统的认识是人类起源于非洲,之后向世界各地迁徙,即一源说;另外也有多源说。人种起源说近年来还在不断发展。历史上罪恶的奴隶贸易使非洲黑人向美洲和欧洲移动。黑种人向
17、欧洲的移动与殖民地体制下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有关。黄种人最重要的迁移是往美洲的迁移,有人认为黄种人最初的迁徙是沿着白令海峡和美洲西部海岸南下的;还有近现代亚洲居民向外移民。白种人的大量迁移是历史上“地理大发现”、近代殖民主义扩张和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欧洲人向新大陆的移民。亚、非、欧三大洲分别是黄、黑、白种人的集聚地,而美洲和大洋洲的居民是这三大种族自其源地扩散的结果。结结 论论种族的迁移种族的迁移 11 人种形成的原因相当复杂,应是受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及某种历史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那么,全球范围的人类种族分布格局的形成时期:应该说人类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个体差异,随着人类分布范围的扩大,这种差异就表
18、现为种群间的差异。尽管不同的人种在外部形态上存在着差异,但作为现代智人种的成员,所有的人种在用双足直立行走,具有发达的大脑,能够创造各种文化事物,通过有性繁殖而生育出健康的后代等最基本的特点上是完全一致的,不同的人种不存在优劣之分。123.3.世界的种族问题世界的种族问题 种族是人口的自然属性。不同种族的人口可以有相同的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种族问题的表现是种族之间的歧视和矛盾,表现最突出的时期始于西方殖民主义。欧洲白人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领先条件下,把这种阶段性的领先与种族的区别结合了起来。对相对落后的黑种人和黄种人的掠夺、压迫和歧视在白人殖民的非洲、亚洲、美洲和大洋洲广泛地流散开来。人类社会经
19、济发展的不平衡是种族主义赖以存在的基础,只要这种不平衡存在,总会有人把它归结为种族的差异。因此,种族问题,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将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经常发生。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13w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甚至欧洲的白种人中间也出现了“雅利安人”优越于其他白种人的种族矛盾,引发了罪恶的德国对欧洲其他国家的侵略战争。w从殖民主义到资本主义,再到帝国主义,它在发展过程中制造的压迫和战争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人类社会必然要彻底地反思种族主义问题。w战后亚、非、拉殖民地国家的独立运动使世界反种族主 义的浪潮走向高涨,到1990年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结束,标志着世界反对种族主义的
20、斗争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14二、民族二、民族 民族是人口的文化属性。各个民族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财富,一般而言,共同的地域是民族得以形成的最先条件。所以种族发源的地域集中性决定了民族基本是在种族地域的内部分化形成的。在世界范围上,与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起源相对应的亚洲、非洲、欧洲三个大洲是世界民族演化、发展和民族人口扩散的核心地。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15 民族作为地域文化的产物,是在相对封闭的地域条件下形成的,也是一个长期发展的结果。目前世界公认的民族有2 000多个,人口超过10万人的民族有550多个。其中,汉族的人口近10亿,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人口最少的民族只有几百甚
21、至几十人,如生活在印度安达曼群岛上的明克皮人。受地理环境政治与文化历史等的影响,世界各民族普遍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和语言习惯。(表5.1.1)按照民族构成所具有的特征,可以把世界划分为以下几个区域:东亚地区、东南亚地区、南亚地区、中亚地区;西亚北非地区;西部欧洲(包括西、北和南欧)、东欧地区;撒哈拉以南的北部地区、西南部地区;北美洲、中南美洲;大洋洲。(世界语言分布图)1.1.世界的民族与民族区域世界的民族与民族区域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16表5.1.1 世界的主要语言(操该种语言的民族和人口数量,100万,1990年)语语 系系主要语种主要语种人人 口口语语 系系主要语种主要语种人人
22、口口汉藏语系汉 语1 150印欧语系英 语400泰 语50西班牙语300缅甸语35印第语290日本朝鲜语系日 语125俄 语225朝鲜语75孟加拉语200亚非语系阿拉伯语165葡萄牙语165达罗比荼语系泰卢固语70德 语100泰米尔语70旁遮普语90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印尼语140法 语80资料来源:H.J.de Blij,The Earth,An Introduction to its Physical and Human Geography,John Wiley&Sons,Inc.1995,p.272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17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182.2.世界民族的迁
23、徙、同化和融合世界民族的迁徙、同化和融合 民族的迁徙不是指某些民族的季节性的和有一定地理范围限定的移动,还包括民族地域的扩大和民族人口向其他民族地域的迁移。我国汉民族因北方的战乱向长江以南地区的迁徙;古代犹太民族因受到迫害从中东向全世界的迁徙;蒙古民族在国家扩张中向欧洲和亚洲的迁徙;斯拉夫民族近代以来随着沙皇俄国的扩张向亚洲的迁徙;西欧的许多民族随殖民主义扩张向非洲和美洲的迁徙;古代波斯人在对东部的战争中向南亚的迁徙,等等。历史上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大都与战争有关,较著名的有:近100年来,大规模的民族迁徙被民族人口的迁移所取代。人口移动在全世界范围的不断发展使许多地区出现明显的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
24、现象。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19民族同化民族同化 民族融和民族融和 民族同化是部分民族的消失,即被同化的那些民族消失了,具体说来,就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有些民族的民族特性消失了。民族同化又分为自然同化和强迫同化。民族融合是指多个民族同居于一定的地域,通过互相交往、互相联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的东西日益增多,各个民族原有的特征越来越少,形成了一个新的有别于任何一个民族地域的综合民族特征地域。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不仅仅是人口迁移的产物。在世界经济经历了300多年的全球化过程后,面对信息化社会里国际经济贸易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和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民族地域的封闭状态将
25、彻底打破,世界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进程将越来越快。但世界民族的同化和融合将导致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减少。由此可见民族同化和融合既是促进世界文明发展的动力,也是世界文明得以继续发展的结构性障碍。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2020三、世界宗教与文化世界宗教与文化(一)(一)世界三大宗教世界三大宗教世界三大宗教指:世界三大宗教指:世界三大宗教指:世界三大宗教指:以欧洲为中心的基督教以欧洲为中心的基督教以欧洲为中心的基督教以欧洲为中心的基督教以西亚、北非为中心的伊斯兰教以西亚、北非为中心的伊斯兰教以西亚、北非为中心的伊斯兰教以西亚、北非为中心的伊斯兰教以亚洲为中心的佛教以亚洲为中心的佛教以亚洲为中心的
26、佛教以亚洲为中心的佛教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211.1.基督教基督教(1)基督教的起源:从公元初年就开始了分化,这是宗教传播和人口地域差异相结合的必然。(2)基督教(人口)的分布格局是:以南欧及其南美洲移民为主体的天主教,其宗教的核心地是梵蒂冈;以东欧为主体的东正教,历史上的中心是君士坦丁堡,即现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以及分布在西欧、北欧和北美洲、大洋洲的各新教的流派。注:犹太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也是基督教的前身。后者信奉的圣经就是由犹太教所创立的。但是今天信奉犹太教的人口已不足以使它成为世界性宗教。圣城圣城耶路耶路撒冷撒冷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222.2.伊斯兰伊斯兰
27、教教 伊斯兰教的分布相当广泛,教徒(穆斯林)分布集中的地区有西亚、北非和东南亚。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在历史上对欧洲的征服把伊斯兰教传播到了西班牙的南部、巴尔干半岛。注:我国的回教即是经演变的伊斯兰教。3.3.佛教佛教 佛教起源于印度。后来留存在印度的佛教演变为印度教,而小乘佛教进入了中国、蒙古、朝鲜半岛和日本,大乘佛教则流传到了东南亚地区(主要是中南半岛)。小乘佛教在西藏和蒙古演变为喇嘛教。麦加麦加的克的克尔伯尔伯神庙神庙 印度鹿印度鹿野苑佛野苑佛塔和寺塔和寺院遗址院遗址 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23(二二)世界文化的分区世界文化的分区 东方文化以佛教和伊斯兰教为基础。在科学上,东方文
28、化追求的是哲理和思辩,在美学上追求的是意境。政教合一是现在伊斯兰教文化的一个特点。由于与维系国家政权有着密切关系,当代的泛伊斯兰主义不仅涉及各国的政治,而且进入了国际政治生活的舞台,成为引起国际政治和文化冲突的因素之一。西方文化以基督教为历史基,它首先表现出扩张的特征,宗教生活和宗教建筑占据着居民生活和聚落的中心。随着西方在近代经济上的兴起,这种扩张更加强烈,并且成为工业文明乃至信息文明的代表。由于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和现代文明,西方文化的传播不可避免。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24四、世界的国家四、世界的国家1.1.单一民族的国家单一民族的国家 某一个民族的人口占据了绝大多数,而其他民族的
29、人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国家。例如亚洲的日本、朝鲜和韩国、蒙古,欧洲的德国、法国、波兰、芬兰、冰岛等。2.2.多民族的国家多民族的国家 包括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泰国等亚洲国家,欧洲的俄罗斯、英国、西班牙和巴尔干半岛上的各个国家,美国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也都是多民族的国家。对于多民族的国家来说,解决民族之间的平等与共同发展成为国家政治的重要课题。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253.3.跨国家分布的民族跨国家分布的民族 最典型的是阿拉伯民族。阿拉伯民族在北非和西亚分化出近20个国家,构成了“阿拉伯世界”。世界政治地图的演变,即国家疆域的改变,使一些原来拥有完整民族地域的民族被分
30、属于几个国家,如欧洲的德意志人、马其顿人、阿尔巴尼亚人,亚洲的泰米尔人、哈萨克人,非洲的班图人、祖鲁人、刚果人等。这些跨国家分布的民族在各自国家如果与主体民族或其他民族发生矛盾,往往会导致这些国家的政治动荡,即提出建立独立国家的要求和与政府的对立。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264.4.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世界国家划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世界国家划分 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仅是民族及其文化的产物,国家对于世界来说更重要的是它相对于国际社会和其他国家的政治与经济的地位、作用和他们相互间的影响。国家按政治、经济的划分国家按政治、经济的划分 (1)按经济发展阶段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国
31、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2)按经济或政治体制划分:市场经济国家、经济转型国家和计划经济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3)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但带有政治倾向的划分:第一世界国家、第二世界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虽然这种划分是针对当时美苏两国霸权主义争夺条件下的世界政治地理的格局,与今天的国际政治形势不尽一致,但“第三世界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内涵仍然被普遍的接受)。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27联合国的形成和职能 它最初的主要职能是为各国解决国际政治关系提供了一个协商和发表见解的舞台,力求以和平的方式协调国家间的冲突。很多年以来,联合国没有什
32、么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资源、贫困、人口与发展问题使它越来越多地讨论和介入国际经济发展问题。形成: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最重要的国际组织,应该说是国家间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个积极结果。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28第二节第二节 人口发展的地域格局与城市化人口发展的地域格局与城市化一、世界人口的增长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规模是世界经济活动最基本的要素。人口的自然属性需要繁衍,同时和它的社会经济属性需要发展,两者均促使人口的数量在总体上必然不断增长。人口的增长与人类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供养能力相联系,也是人地关系不断发展的产物。这种供养能力的变化,一方面表
33、现为提供食物和其他生活、文化产品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表现为人类克服疾病、灾害能力的加强和人类崇尚文明、拒绝战争杀戮的社会水平提高。至1999年,世界人口的数量为59.78亿,而1820年时为10亿,1930年达到20亿,1975年为40亿,预计到2010年可以增至80亿。在历史上,世界人口的增长发生过几次跃升,分别是进入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见图5.2.1)。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29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图中说明,生产力的阶段性发展所产生的人类供养能力的革命性变化是使世界人口大规模增长的根本性原因。30有人对人口增长的速度与人口数量翻倍所需要的时间做
34、过分析,提出下列数据:人口年增长率/%人口数量翻倍所需时间(年)0.51411.0701.5462.0352.528表5.2.1 人口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翻倍所需时间 从1990年到1995年,世界总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5%,而1990年世界人口总数为53.2亿,1995年为57.1亿,按上述经验推算,50年以后世界人口规模应该达到110亿。但是,实际上在9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却在下降。这是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人类在供养能力提高的同时,对数量的控制能力也在加强。这在人口统计学上称为“人口增长的过渡”,从下图中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出生和人口死亡率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特征。第五章全
35、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31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32二、世界人口的分布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人口分布遵循的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地域分异的规律,其中主要受制于社会经济规律。自然条件方面主要是热量、水分和地形。A.当人口分布在克服恶劣自然条件下必须付出很高的成本(用于克服严寒的气候和干旱,用于平整土地等)的地方,人口分布稀少,反之密集。B.当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悠久,或者地区具有很强的克服不利自然条件的能力,也会形成密集的人口。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云云贵贵高高原原肥肥沃沃土土地地撒撒哈哈拉拉贫贫瘠瘠土土地地33表5.2.2 世界人口的分布(1996年)人口数量/108人占
36、世界人口/%密 度/人 km-2世 界57.710043亚 洲34.960.5110欧 洲7.312.732非 洲7.412.924北美洲3.05.214拉丁美洲4.88.324大洋洲0.290.43资料来源:朱之鑫,国际统计年鉴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第5页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 世界人口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旧大陆”的亚洲、欧洲和非洲,其中又以亚洲的人口密度最大。这是与亚洲作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其自然条件相对较好有关。美洲的自然条件也是较好的,但是作为移民的地区,人口的数量不是很多,只是在加勒比地区形成了密集的分布。34三、世界人口增长的区域类型三、世界人口增长的区域类
37、型 人口增长有阶段性的“过渡”规律,总体来说,供养能力的提高会带来人口增长的加快,而当供养能力进一步提高,人类对人口数量的增长会产生控制,即控制能力在提高,此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将放慢。从“费用、效用”角度理解 当人口的生产成本用于生育、居住、食物、教育、卫生、娱乐乃至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费用低下,而他们所能产生的效益(效用)劳动收入高于上述费用时,人口有加快增长的要求;反之就有放慢速度的要求。从“恩格尔系数”的内涵理解 人口需求的层次应该是不断上升的,也就是人口的“费用”是不断增加的。愈是经济发达,人口消费的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与总支出的比值)就愈低。因此一方面看到我国城市人口和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
38、下降,但另一方面一些贫困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却遇到很多困难的现象。这也就是人口增长的区域差异。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35(1)高出生与高死亡并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低;(2)高出生但是低死亡,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很高;(3)低出生、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世界人口的区域增长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世界人口的区域增长可以分为三个类型:(1)历史上全世界人口增长的共同现象,原因是人类的供养能力和克服灾害与疾病的能力低下;(2)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即人类的供养能力明显提高,同时也对劳动力产生巨大需求;(3)出现在发达国家,表明人们在控制自己的增长。可以用人口构成的金字塔来表现人口增长的不同类型(见
39、下图)。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 从1990年到1995年间,人口年自然增长率超过2%的均为发展中国家,其中非洲有36个,亚洲20个,拉丁美洲有十几个。人口出现负增长的国家除德国以外都是近几年来经济衰退的东欧国家,还有俄罗斯。其他欧洲国家一般在0.2%以下。我国在0.8%左右。36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 图中的肯尼亚代表着发展中国家,即它们在独立以后,生产力的水平得到发展,供养能力提高,使得人口出现高速增长,但是老龄人口很少,儿童占很大比重,对教育、卫生和就业等的压力是很大的。法国代表着发达国家类型。在其人口构成中,老龄人口的比重很大,儿童的数量不多,说明增长率低下,但是众多
40、的老龄人口成为社会问题。中国处于两者之间,人口构成和增长速都有向发达国家过渡的表现。37四、世界人口的城市化化城市是先进文明的代表,城市化是经济地域发展的高级产物。城市是先进文明的代表,城市化是经济地域发展的高级产物。(一)世界人口的城市化概述 城市是人类最适宜的居住地;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可以为各国的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城市在住宅、公共设施(道路、电力、供水、通讯等)、信息传播、卫生、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优先发展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人居环境;城市居民在人际交流和避免自然灾害等方面的条件也要大大优于农村。无论是传统工业经济,或知识经济都以在城市的集中发展为基本的发展方式。第五章全球
41、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38(二)世界人口的城市化表现为:1.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 据统计,1900年世界的城市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的13.6%,1980年上升到39.7%,1995年45.3%,2000年世界上已有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392.大城市的发展 19001900年,世界上人口超过年,世界上人口超过100100万的城市有万的城市有1111个,个,19751975年有年有181181个,个,19951995年达到年达到200200个。目前,世界上人口超过个。目前,世界上人口超过500500万的特大型城市已经有万的特大型城市已经有1717个。我国的上海、北京,
42、韩国的首尔,印度的加尔各答和孟买,墨西哥个。我国的上海、北京,韩国的首尔,印度的加尔各答和孟买,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墨西哥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美国的纽约,日本的东京和法国的美国的纽约,日本的东京和法国的“大巴黎大巴黎”等是人口超过等是人口超过1 0001 000万的万的巨大型城市巨大型城市。(见下图: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大城市分布图)纽约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40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世界城市化进程及特大城市分布世界城市化进程及特大城市分布411 160汉城1 107.9汉城810圣保罗404.
43、6洛杉矶101 170加尔各答1 116.9孟买810北京444.6加尔各答91 240洛杉矶1 150.9布宜诺斯艾利斯830巴黎484.1莫斯科81 250北京1 183.5加尔各答840洛杉矶494.5芝加哥71 410上海1 185.9洛杉矶840布宜诺斯艾利斯504.2布宜诺斯艾利61 510孟买1 334.2上海860伦敦533.3上海51 560墨西哥城1 624.1纽约940墨西哥城544.1巴黎41 630纽约1 739.5圣保罗1 120上海673.8东京31 640圣保罗1 810.7东京1 490东京873.3伦敦22 680东京2 019.2墨西哥城1 620纽约1
44、233.9纽约1人口人口城市城市人口人口城市城市人口人口城市城市人口人口城市城市1995年年1990年年1970年年1950年年位位次次表5.2.3 世界大城市区域的人口变化位次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423.大型的都市地带 包括美国东北部的波士华城市地带、美国中部的五大湖沿岸城市地带、西南部城市地带,南美洲东南沿海的城市地带,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地带,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地带和珠江三角洲城市地带,印度东北部城市地带,西欧的城市地带,等等。(见下图:世界六大城市群区位图)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43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44(三)世界人口城市化的地理过程(三)世界人口城市
45、化的地理过程 欧欧洲洲从从工工业业革革命命时时期期便便开开始始了了这这个个过过程程。著著名名的的发发生生在在英英国国的的“羊羊吃吃人人”现现象象,就就是是因因纺纺织织工工业业的的迅迅速速崛崛起起,将将大大量量的的耕耕地地转转为为放放牧牧的的草场以及工厂需要大批的劳动力,从而导致农民破产、进入城市的过程草场以及工厂需要大批的劳动力,从而导致农民破产、进入城市的过程。在在世世界界人人口口城城市市化化的的初初期期,城城市市对对农农村村的的剥剥夺夺是是使使农农村村人人口口进进入入城城市的重要原因。市的重要原因。在在拉拉丁丁美美洲洲形形成成的的较较高高的的城城市市化化水水平平,则则是是因因为为城城市市加
46、加工工工工业业对对大大农农场场的的需需求求和和大大农农场场挤挤压压小小农农户户破破产产,进进而而引引起起破破产产农农民民进进城城进进入入加加工工业。工工业。1.农村人口向城市的移动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45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条件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农村人口迁往到城市的原因示意图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46 这个时期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是城市的绝对贫困人口,他们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提高。随着工业的进步,发生在城市的绝对贫困现象从19世纪末期开始好转,城市工业的收入开始超过农业的收入,因此世界人口的城市化逐渐转变为城市对农村的吸引,农民陆续放弃农业而进入城市寻找收入相对较高的工
47、业职业,以及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增加的简单劳动力,成为该时期人口城市化的基本原因。这种过程在发达国家已经停止了,因为那里的城乡收入水平比较接近,并且发生了“逆城市化”现象。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却正在进行,最典型的是中国。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47 城市景观的扩散包括具有“城市”特征的城市建成区(城市基础设施)的扩散和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城市化除了农村人口机械移动引起城市人口增长外,它自己人口的自然增长也会引起对住宅、交通、各种服务和各种公共设施的要求,城市的建设用地因此不断向周围的农村发展。发生在发达国家的所谓“逆逆城市化城市化”现象,是城市的生活方式因城市人口把他们的住宅移往农村而在农村
48、地域扩散,这些城市人口沿袭的是上下班、休息日、工资收入和频繁的社会交往,因此“逆城市化”实际上仍然是城市化的发展。2.城市景观的扩散新城区新城区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48弊端:城市建成区的扩散势必占用大量农用地,城市规模的控制几乎成为不可能。建成新城区建成新城区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49 在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利用原来小城镇发展同大城市有联系(居民的就业、上学和就医等)的卫星城,成为城市景观扩散的又一种形式。上海市主上海市主要卫星城要卫星城镇镇 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50(1)铁路、公路和内河运输的发展使城市与农村、城市与城市间的交通距离不断缩小,城市建成区沿交
49、通通道不断扩展,以至于城市和乡村连为一体,城市和城市连为一体。美国、欧洲、日本的大城市地带的交通网络基本上属于城市交通的一部分。中国铁路在京津唐地区、沪宁杭地区和穗深港地区的城间运输,就是大城市带形成的必然要求。(2)通讯、电力、管道等网络的发展也会促进城市化的发展。(3)企业的跨城市的组织系统,如它们的营销、生产、交通(物流)和技术联系大大促进了城市之间的联系加强,使城市连绵成片。3.各种形式网络的扩散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51驶过富士山的新干线南京管道运输南京管道运输民航民航宁夏公路建设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52(四)四)世界城市化问题世界城市化问题 1.城市贫民 主主
50、要要发发生生在在各各国国工工业业化化的的初初期期阶阶段段。这这个个时时期期城城市市对对农农村村的的剥剥夺夺比比较较明明显,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别明显,因此农民向城市迁移。显,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别明显,因此农民向城市迁移。长长期期的的失失业业、不不稳稳定定的的就就业业和和与与之之相相关关的的低低收收入入家家庭庭成成为为不不可可避避免免。这这些些城城市市贫贫民民的的集集聚聚区区一一般般分分布布在在城城市市边边缘缘,即即城城乡乡结结合合部部。那那里里居居住住环环境境恶恶劣劣,缺缺乏乏道道路路、自自来来水水、电电力力、煤煤气气和和垃垃圾圾处处理理等等公公共共设设施施,那那里里还还是火灾、洪水、泥石流、地震等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