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化 学 2020.1 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 I 127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2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1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在这一形似“凤凰展翅”的宏伟 建筑中,使用了大量种类各异的材料。下列关于所使用材料的分类不正确的是选项ABCD材料含钒钢筋安检塑料筐有机玻璃标
2、牌玻璃钢内筒垃圾桶分类合金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硅酸盐材料复合材料2厨房中有很多调味品,它们可以补充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失去的味道、增强原有的味道或 添加一些额外的味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醋能增加食品的酸味,还具有防腐作用 B人体需控制食盐摄入量,以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 C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的钠盐,谷氨酸属于氨基酸 D白砂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蔗糖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3下列各组物质均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的是A油酸和硬脂酸 B苯和环己烷 C葡萄糖和麦芽糖 D丁烯醛和丁醛XYZW4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右图所示, X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W
3、 HXO3 D氢化物的稳定性:YH3 H2Z5泛酸和乳酸均易溶于水并能参与人体代谢,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泛酸 乳酸 A泛酸分子式为C9H17NO5 B泛酸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之一与乳酸互为同系物C泛酸易溶于水,与其分子内含有多个羟基易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有关D乳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形成六元环状化合物6右图为氯碱工业的简易装置示意图,其中两电极均为惰性电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粗盐水中含有的少量Ca2+和Mg2+可用NaOH除去 B适当降低阳极电解液的pH有利于Cl2逸出 Ca处得到的是浓NaOH溶液 D若电路中通过0.2 mol电子,理论上可在b处得到标准状况下1.12
4、L气体7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制备并收集乙酸 乙酯B证明氯化银溶 解度大于硫化银C验证溴乙烷的 消去产物是乙烯D推断S、C、Si的 非金属性强弱8下列用于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0.1 mol/L氨水的pH约为11.1:NH3H2O NH4+ + OH B用明矾KAl(SO4)212H2O作净水剂:Al3+ 3H2O Al(OH)3 (胶体) + 3H+ C向K2Cr2O7溶液中滴加少量浓H2SO4,溶液橙色加深: Cr2O72(橙色) + H2O2CrO42(黄色) + 2H+ D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水垢中的CaSO4:Ca2+ + CO32 = CaCO39某
5、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H2(g) +I2 (g) 2HI(g) H Ksp(CaCO3) B未加热前和中发生了反应:2HCO3-Ca2+ = CaCO3H2CO3 C加热浊液产生气泡主要是因为CaCO3受热分解产生了更多的CO2D向上述Na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0.5 mol/L CaCl2溶液,可能同时产生浑浊和气泡13. 某微生物电池在运行时可同时实现净化有机物污水、净化含Cr2O72-废水(pH约为6)和淡化食盐水,其装置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图中,D和E为阳离子交换膜或阴离子交换膜,Z为待淡化食盐水。已知Cr3+完全沉淀所需的pH为5.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E为阴离子交换
6、膜 B. X为有机物污水,Y为含Cr2O72-废水 C. 理论上处理1 mol的Cr2O72-的同时可脱除6 mol的NaCl D. C室的电极反应式为Cr2O72- + 6e- + 8H+ = 2Cr(OH)3 + H2O14在3个体积均为2.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 CO2(g)C(s) 2CO(g) H 0 分别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容器温度/K起始时物质的量/mol平衡时物质的量/moln(CO2)n(C)n(CO)n(CO)I9770.280.5600.4II9770.560.560xIII1250000.56y A977 K,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值为2
7、B达到平衡时,向容器I中增加C的量,平衡正向移动 C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O2的转化率比容器中的大 D达到平衡时,容器中的CO的转化率大于28.6%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8分)15.(10分) 细菌可以促使铁、氮两种元素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并耦合两种元素的循环。耦合循环中的部分转化如下图所示。(1)上图所示氮循环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有_(填字母序号)。 a. N2转化为氨态氮 b. 硝化过程 c. 反硝化过程(2)氮肥是水体中氨态氮的主要来源之一。 氨气是生产氮肥的主要原料,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为_。 检验氨态氮肥中NH4+的实验方案是_。(3)硝化过程中,含氮物质发生_(填“氧化”或“还原”)
8、反应。(4)氨态氮与亚硝态氮可以在氨氧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氮气。该反应中,当产生0.02 mol 氮气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 mol。(5)土壤中的铁循环可用于水体脱氮(脱氮是指将氮元素从水体中除去),用离子方程式分别说明利用土壤中的铁循环脱除水体中氨态氮和硝态氮的原理:_、_。16.(13分)氯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用氯苯合成染料中间体F的两条路线如下图所示。路线1:路线2:(1)试剂a为_。(2)AB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BC的反应类型为_。 (4)C与CH3COOH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比D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8,DE的取代反应 发生在甲氧基(OCH3
9、)的邻位,F的结构简式为_。(5)G的结构简式为_。(6)有机物I与对苯二甲酸( )发生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7)I与CH3COOH反应生成的有机产物除F外,还可能有_(写出结构简式)。(8)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有_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分子中含有NH2苯环上有3种氢17.(11分) 某烧碱样品因部分变质含Na2CO3。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用滴定法测定该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资料】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如下: 酚酞:pH8.2 无色 8.2pH10 红色 甲基橙:pH3.1 红色 3.1pH4.4 黄色【实验步骤】 I. 迅速地称取烧碱样品0.50 g
10、,溶解后配制成100 mL溶液,备用。 . 将0.1000 mol/L HCl标准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零,记录起始读数V0;用碱式滴定管取20.00 mL样品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2滴酚酞;以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一终点(此时溶质为NaCl和NaHCO3),记录酸式滴定管的读数V1;然后再向锥形瓶内滴加2滴甲基橙,继续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二终点,记录酸式滴定管的读数V2。重复上述操作两次,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序号123V0/ mL0.000.000.00V1/ mL21.7221.6821.70V2/ mL23.7223.6823.70(1)步骤I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
11、。(2)下列有关步骤I中样品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 a. 样品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相同pH的NaOH溶液中的小 b. c(OH-)c(CO32-)c(HCO3-) c. c(H+)+ c(Na+)=c(CO32-)+c(HCO3-)+ c(OH-) d. 向该溶液中滴加盐酸至第一终点时,n(Cl-)+n(CO32-)+n( HCO3-)+n(H2CO3)= n(Na+)(3)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装入标准溶液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4)滴定至第一终点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5)判断滴定至第二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_色变为橙色。(6)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w(NaO
12、H) =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7)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得的NaOH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填字母序号)。 a. 达到第一终点前,锥形瓶中有气泡产生 b. 记录酸式滴定管读数V1时,俯视标准液液面 c. 第一终点后继续滴定时,锥形瓶中有少许液体溅出18.(12分)煤的洁净技术(包括固硫技术和脱硫技术两类)可有效降低燃煤废气中SO2的含量,已成为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主导技术之一。 I. 固硫技术:通过加入固硫剂,将硫元素以固体形式留在煤燃烧的残渣中。石灰石是常用的固硫剂,固硫过程中涉及的部分反应如下: CaCO3(s) CaO(s) + CO2(g) H1= +178.30 kJ/mol Ca
13、O(s) + SO2(g) + 0.5O2(g) CaSO4(s) H2= -501.92 kJ/mol CO(g) + 0.5O2(g) CO2(g) H3 CaSO4(s) + CO(g) CaO(s) + SO2(g) + CO2(g) H4= +218.92 kJ/mol(1)温度升高,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H3=_ kJ/mol。(3)在煤燃烧过程中常鼓入稍过量的空气以提高固硫率(燃烧残渣中硫元素的质量占燃煤 中硫元素总质量的百分比),结合反应、分析其原因:_。II. 电化学脱硫技术是一种温和的净化技术,其基本原理为利用阳极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
14、OH,氧元素为-1价)将燃煤中的含硫物质氧化除去,其装置示意图如右图所示。(4)将煤打成煤浆加入电解槽的目的是_。(5)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6)补全用羟基自由基除去煤中二硫化亚铁(FeS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S2 + OH = Fe3+ + SO42- + H2O + _(7)利用上述装置对某含FeS2的煤样品进行电解脱硫,测得一定时间内随溶液起始pH的改变脱硫率(溶于水中的硫元素质量占煤样中硫元素总质量的百分比)的变化如下图所示。pH大于1.5后脱硫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有:随着pH的升高,反应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降低;_。19(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乙醛与新制氢
15、氧化铜的反应进行了探究。(1)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查阅资料】i乙醛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缩合等反应生成有色物质; ii溶液的酸碱性可能会影响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初步探究】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I向试管中加入4 mL 10 % NaOH溶液,滴入0.5 mL 水,加入0.5 mL 40 %乙醛溶液,振荡;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后保持沸腾无色溶液逐渐变黄,并变浑浊;加热后得黄色浊液,之后无明显变化II向试管中加入4 mL 10 % NaOH溶液,滴入0.5 mL 2 % CuSO4溶液,振荡;加入0.5 mL 40 %乙醛溶液,振荡;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后保持沸腾蓝色浊液依次呈绿
16、色、黄色、橙色,最终生成红色固体;之后无明显变化III向试管中加入4 mL水,滴入0.5 mL 2 % CuSO4溶液,振荡;加入0.5 mL 40 %乙醛溶液,振荡;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后保持沸腾蓝色溶液无明显变化(2)实验I的目的是_。(3)甲同学为了检验实验II中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HNO3,振荡,观察到红色固体完全溶解,得蓝色溶液。甲同学认为,该实验现象说明实验II中反应生成了Cu。乙同学认为甲的观点不正确,理由是_。【深入探究】乙同学对比实验II和实验III,对实验II能够发生反应的原因提出了猜想: 乙醛的还原性随着溶液碱性的增强而增强,并利用实验IV进行验证。实验装置序号A池试剂B池试剂实验现象IV-10.2% CuSO4溶液Na2SO4溶液和40%乙醛溶液按体积比9:1混合指针不偏转,A、B池中均无明显变化IV-20.2% CuSO4溶液_(4)实验IV-1中,Na2SO4溶液的作用是_。(5)实验IV-2中,B池中的试剂是_。(6)根据实验现象,乙同学认为其猜想成立。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7)综合上述实验,小组同学经过深入讨论,认为除了乙同学的猜想外,与实验III相 比,实验II能够发生反应的原因还可能有_和_。8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